初中函数总结大全(很强很好很全)

初中函数总结大全(很强很好很全)
初中函数总结大全(很强很好很全)

函数总结大全

一次函数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 轴和y轴的交点)

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 …… ①和

y2=kx2+b …… ②

(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

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

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

二次函数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 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 ?)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

P ( -b/2a ,(4ac-b^2)/4a )

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X的取值是虚数(x= -b±√b^2-4ac 的值的相反数,乘上虚数i,整个式子除以2a)

V.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 +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 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 ≤ -b/2a时,y 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 -b/2a 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x-x?)(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如图,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 k |。

2.对于双曲线y=k/x ,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右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a所表示的函数图形:

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形的关于直线y=x 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全部实数集合。

(3)函数总是通过(1,0)这点。

(4)a大于1时,为单调递增函数,并且上凸;a小于1大于0时,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并且下凹。

(5)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从上面我们对于幂函数的讨论就可以知道,要想使得x能够取整个实数集合为定义域,则只有使得

如图所示为a的不同大小影响函数图形的情况。

可以看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

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注图:(1)为奇函数(2)为偶函数

1.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说明:①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对整个定义域而言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一定不是奇(或偶)函数。

(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是检验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再严格按照奇、偶性的定义经过化简、整理、再与f(x)比较得出结论)

③判断或证明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的根据是定义

2.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

定理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表,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或轴对称图形。

f(x)为奇函数《==》f(x)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点(x,y)→(-x,-y)

奇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也是单调递增。

偶函数在某一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在它的对称区间上单调递减。

3. 奇偶函数运算

(1) . 两个偶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偶函数.

(2) . 两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奇函数.

(3) .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加所得的和为非奇函数与非偶函数.

(4) . 两个偶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5) . 两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偶函数.

(6) .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相乘所得的积为奇函数.

定义域

(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属于集合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

名称定义

函数中,应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在数学中是函数在定义域中应变量所有值的集合

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1)化归法;(2)图象法(数形结合),

(3)函数单调性法,

(4)配方法,(5)换元法,(6)反函数法(逆求法),(7)判别式法,(8)复合函数法,(9)三角代换法,(10)基本不等式法等

关于函数值域误区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是函数构造的三个基本“元件”。平时数学中,实行“定义域优先”的原则,无可置疑。然而事物均具有二重性,在强化定义域问题的同时,往往就削弱或谈化了,对值域问题的探究,造成了一手“硬”一手“软”,使学生对函数的掌握时好时坏,事实

上,定义域与值域二者的位置是相当的,绝不能厚此薄皮,何况它们二者随时处于互相转化之中(典型的例子是互为反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相互转化)。如果函数的值域是无限集的话,那么求函数值域不总是容易的,反靠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有时并不能奏效,还必须联系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有界性、周期性来考虑函数的取值情况。才能获得正确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讲,求值域的问题有时比求定义域问题难,实践证明,如果加强了对值域求法的研究和讨论,有利于对定义域内函的理解,从而深化对函数本质的认识。

“范围”与“值域”相同吗?

“范围”与“值域”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两个概念,许多同学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值域”是所有函数值的集合(即集合中每一个元素都是这个函数的取值),而“范围”则只是满足某个条件的一些值所在的集合(即集合中的元素不一定都满足这个条件)。也就是说:“值域”是一个“范围”,而“范围”却不一定是“值域”。

函数总结大全!

一次函数 一、定义与定义式: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 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数,k≠0)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 (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 ……①和y2=kx2+b ……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大全

高一数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大全 高一数学公式的运用在于平常的记忆和积累以及运用,要做到公式非常熟练地运用需要整理公式。为方便大家的更好的运用公式,我整理了以下公式希望给大家提供整理和借鉴。 公式一: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sin cos(2k)=cos tan(2k)=tan cot(2k)=cot 公式二: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三: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sin cos(2)=cos tan(2)=-tan cot(2)=-cot 公式六:/2及3/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以上kZ)其他三角函数知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cot=1 sincsc=1 cossec=1 商的关系: sin/cos=tan=sec/csc cos/sin=cot=csc/sec 平方关系: sin^2()+cos^2()=1 1+tan^2()=sec^2() 1+cot^2()=csc^2() 两角和差公式 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最新高一培优专题:数列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难题汇编(含解析)

高一培优专题:数列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已知数列{a n}、{b n}均为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分别为S n,T n,若对任意的n ∈N*,都有,则=() A.81 B.9 C.729 D.730 2.在正项数列{a n}中,若a1=1,且对所有n∈N*满足na n+1﹣(n+1)a n=0,则a2017=() A.1013 B.1014 C.2016 D.2017 3.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1﹣(n>1),a2016=() A.2 B.1 C.D.﹣1 4.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 n}的前n项之积为T n,若,则的最 小值为() A.7 B.8 C.D. 5.设等差数列{a n}满足:=1,公差d∈(﹣1,0).若当且仅当n=9时,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则首项a1取值范围是() A.(,)B.(,)C.[,]D.[,] 6.设数列{a n}满足,a n+1=a n2+a n(n∈N*),记, 则S10的整数部分为() A.1 B.2 C.3 D.4

7.若函数,, ,,在等差数列{a n}中,a1=0, a2019=1,b n=|g k(a n+1)﹣g k(a n)|(k=1,2,3,4),用p k表示数列{b n}的前2018项的和,则() A.P4<1=P1=P2<P3=2 B.P4<1=P1=P2<P3<2 C.P4=1=P1=P2<P3=2 D.P4<1=P1<P2<P3=2 8.数列{a n}满足a n+1+(﹣1)n a n=2n﹣1,则{a n}的前64项和为()A.4290 B.4160 C.2145 D.2080 二.填空题(共9小题) 9.已知数列{a n}满足则{a n}的通项公式. 10.在数列{a n}中,a1=2,2a n+1=a n2+1,n∈N*,设b n=,若数列{b n}的前 2018项和S2018>t,则整数t的最大值为. 11.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a n﹣1|=2n﹣1(n∈N,n≥2),且{a2n﹣1}是递减数列,{a2n}是递增数列,则a2018=. 12.数列{a n}中,a n=3n﹣1,现将{a n}的各项依原顺序按第k组有2k项的要求进行分组:(2,5),(8,11,14,17),(20,23,26,29,32,35),…,则第n 组中各数的和为. 13.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是S n,,4S n S n﹣1+S n=S n﹣1(n≥2),则S n=.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中数学】单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若,2παπ??∈ ??? ,2cos2sin 4παα?? =- ???,则sin 2α的值为( ) A .7 8 - B . 78 C .18 - D . 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得到cos sin αα+=,再将两边平方利用二倍角正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解:因为2cos2sin 4παα?? =- ??? 所以( ) 22 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4 4 π π αααα-=- 所以()())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2 αααααα-+= - ,cos sin 02παπαα??∈-≠ ??? Q , 所以cos sin 4 αα+= 所以()2 1cos sin 8αα+=,即22 1cos 2cos sin sin 8αααα++=,11sin 28 α+= 所以7sin 28 α=-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已知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2米、3米、4米,将三边都增加x 米后,仍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2 x << B . 1 12 x << C .12x << D .01x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得x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将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均增加x 米形成A B C '''V , 设A B C '''V 的最大角为A '∠,则A '∠所对的边的长为()4x +米,且A '∠为钝角,则 cos 0A '∠<, 所以()()()()()2222342340x x x x x x x ?+++<+? +++>+??>? ,解得01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灵活利用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3.小赵开车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行驶,30分钟后到达B 处,此时,小王发来微信定位,显示他自己在A 的南偏东70?方向的C 处,且A 与C 的距离为15 3千米,若此时,小赵以每小时52千米的速度开车直线到达C 处接小王,则小赵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大约为( ) ( ) 7 2.6≈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25分钟 【答案】B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得到30BAC ∠=?,20AB =,153AC =,两边和夹角,之后应用余弦定理求得5713BC =≈(千米),根据题中所给的速度,进而求得时间,得到结果. 【详解】 根据条件可得30BAC ∠=?,20AB =,153AC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30175BC AB AC AB AC ?=+-??=, 则5713BC =≈(千米),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 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二次函数: (1)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2)焦点的坐标为241(,)24b ac b a a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分数指数幂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1m n m n a a - = = (0,,a m n N * >∈,且1n >). 根式的性质 (1)当n a =;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数列》难题汇编附答案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数列》期末考知识点 一、选择题 1.设{a n }为等比数列,{b n }为等差数列,且S n 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若a 2=1,a 10=16且a 6=b 6,则S 11=( ) A .20 B .30 C .44 D .88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2=1,a 10=16列式求得q 2,进一步求出a 6,可得b 6,再由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解S 11. 【详解】 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2=1,a 10=16, 得810 2 16a q a = =,得q 2=2. ∴4 624a a q ==,即a 6=b 6=4, 又S n 为等差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111116 1111442 b b S b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训练了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求法,是中档题.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 21sin 2n n a n π+?? = ??? ,则12312a a a a +++???+=( ) A .0 B .55 C .66 D .78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分n 为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计算出21sin 2n π+?? ??? 的值,可进一步得到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然后代入12312a a a a +++???+转化计算,再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出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得,当n 为奇数时, 213sin sin sin sin 12222n n ππππππ+????? ?=+=+==- ? ? ?????? ?,

最新成都高一数学期末考试难题汇编(含解析)超经典填空选择解答题(高一培优)

最新成都高一期末考试难题汇编(含解析)高一培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设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x)﹣a=0有三个不等实根x1,x2,x3,且x1+x2+x3=﹣,则a的值是() A.B.3 C.D.2 2.已知函数y=sinx+1与y=在[﹣a,a](a∈Z,且a>2017)上有m个交点(x1,y1),(x2,y2),…,(x m,y m),则(x1+y1)+(x2+y2)+…+(x m+y m)=()A.0 B.m C.2m D.2017 3.数列{a n}满足a1=1,na n+1=(n+1)a n+n(n+1),且,记S n为数列{b n}的前n项和,则S30=() A.294 B.174 C.470 D.304 4.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对任意n∈N*,S n=(﹣1)n a n++2n﹣6,﹣p)(a n﹣p)<0恒成立,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 且(a n +1 A.(﹣,)B.(﹣∞,)C.(﹣,6)D.(﹣2,)5.已知函数,若,则=() A.1 B.0 C.﹣1 D.﹣2 6.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则 的取值范围是() A.[0,2]B.[1,3]C.[2,4]D.[3,5]

7.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线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BE B.EF∥平面ABCD 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 D.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定值 8.设等差数列{a n}满足=1,公差d∈(﹣1,0),当且仅当n=9时,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求该数列首项a1的取值范围() A.(,)B.[,]C.(,)D.[,] 9.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a+b+c)(a+c ﹣b)=,则cosA+sinC的取值范围为() A.B.C.D. 10.定义符号函数为sgn(x)=,则下列命题: ①|x|=x?sgn(x); ②关于x的方程lnx?sgn(lnx)=sinx?sgn(sinx)有5个实数根; ③若lna?sgn(lna)=lnb?sgn(lnb)(a>b),则a+b的取值范围是(2,+∞); ④设f(x)=(x2﹣1)?sgn(x2﹣1),若函数g(x)=f2(x)+af(x)+1有6个零点,则a<﹣2. 正确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高一数学必修一 函数知识点总结

3. 函数值域的求法: ①配方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特征来求值;常转化为型),(,)(2n m x c bx ax x f ∈++=的形式; ②逆求法(反求法):通过反解,用y 来表示x ,再由x 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y 的取值范围;常用来解,型 如: ),(,n m x d cx b ax y ∈++= ; ④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转化为能求值域的函数,化归思想; 常针对根号,举例: 令 ,原式转化为: ,再利用配方法。 ⑤利用函数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⑥基本不等式法:转化成型如: )0(>+ =k x k x y ,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公式来求值域; ⑦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⑧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对任意的 注:① 函数上的区间I 且x 1,x 2∈I.若2 121)()(x x x f x f -->0(x 1≠x 2),则函数f(x)在区间I 上是增函数; 若2121)()(x x x f x f --<0(x 1≠x 2),则函数f(x)是在区间I 上是减函数。 ② 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步骤: <1>设x1,x2∈M ,且21x x <;则 <2> )()(21x f x f -作差整理; <3>判断差的符号; <4>下结论; ③ 增+增=增 减+减=减 ④ 复合函数y=f[g(x)]单调性:同增异减 [](内层) (外层)) (,则)(,)((x f y x u u f y ??===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函数及其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在x 轴上纵坐标为0 , 在y 轴上横坐标为, 原点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 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像法 3、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4、自变量取值范围 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高一数学公式总结

三角函数 诱导公式 公式一: sin(2π+α)=sin α cos(2π+α)=cos α tan(2π+α)=tan α 公式二: sin(2π-α)=-sin α cos(2π-α)=cos α tan(2π-α)=-tan α 公式三: sin(π+α)=-sin α cos(π+α)=-cos α tan(π+α)=tan α 公式四: sin(-α)=-sin α cos(-α)=cos α tan(-α)=-tan α 公式五: sin(π-α)=sin α cos(π-α)=-cos α tan(π-α)=-tan α 公式六:

sin(π/2+α)=cos α cos(π/2+α)=-sin α sin(π/2-α)=cos α cos(π/2-α)=sin α ①两角和差公式(写的都要记) sin(α+β)=sin α cosβ+ cos α sinβ sin(α -β)=sin α cosβ- sinβcos α cos(α +β)=cos α cosβ- sin α sinβ cos(α -β)=cos α cosβ+ sin α sinβ tan(α +β)=(tan α + tanβ)/(1 - tan α tanβ) tan(α -β)=(tan α - tanβ)/(1 + tan α tanβ) ②用以上公式可推出下列二倍角公式 sin2α =2sin α *cos α cos2α =(cos α)^2-(sin α)^2 =2(cos α)^2 -1 =1-2(sin α)^2 tan2α =2tan α / [1 - (tan α)^2]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

【高中数学】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高考知识点(1) 一、选择题 1.已知函数f (x )=sin 2x +sin 2(x 3 π +),则f (x )的最小值为( ) A . 12 B . 14 C . 3 D .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通过降幂公式和辅助角法将函数转化为()11cos 223f x x π? ?=-+ ?? ?,再求最值. 【详解】 已知函数f (x )=sin 2x +sin 2(x 3 π + ), =21cos 21cos 2322 x x π? ? -+ ?-?? + , =1cos 23sin 2111cos 22223x x x π??? ?--=-+ ? ? ????? , 因为[]cos 21,13x π?? + ∈- ?? ? , 所以f (x )的最小值为12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倍角公式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逆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 '''-的侧棱长为3,AB BC ⊥,3AB BC ==,点E ,F 分别是棱AB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当三棱锥B EBF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则异面直线A F '与AC 所成的角为( ) A . 2 π B . 3 π C . 4 π D . 6 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设AE BF a ==,1 3 B EBF EBF V S B B '-'= ??V ,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点 E ,F 的位置,然后根据//EF AC ,得到A FE '∠即为异面直线A F '与AC 所成的角,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详解】 设AE BF a ==,则()()2 3119333288B EBF a a V a a '-+-?? =???-?≤=???? ,当且仅当3a a =-,即3 2 a = 时等号成立, 即当三棱锥B EBF '-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点E ,F 分别是棱AB ,BC 的中点, 方法一:连接A E ',AF ,则352A E '= ,352AF =,2292 A F AA AF ''=+=,132 2EF AC = = , 因为//EF AC ,所以A FE '∠即为异面直线A F '与AC 所成的角, 由余弦定理得2 2 2 81945 2424cos 93222222 A F EF A E A FE A F EF +- ''+-'∠= =='????, ∴4 A FE π '∠=. 方法二:以B 为坐标原点,以BC 、BA 、BB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3,0A ,()3,0,0C ,()0,3,3A ',3,0,02F ?? ??? , ∴3,3,32A F ?? '=-- ??? u u u u r ,()3,3,0AC =-u u u r , 所以9922cos ,9322 A F AC A F AC A F AC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2018年高考数学真题较难题汇编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 已知四棱锥S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E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 与BC 所成的角为θ1, S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θ2,二面角SABC 的平面角为θ3,则( ) A . θ1≤θ2≤θ3 B . θ3≤θ2≤θ1 C . θ1≤θ3≤θ2 D . θ2≤θ3≤θ1 2. 已知a ,b ,e 是平面向量,e 是单位向量,若非零向量a 与e 的夹角为,向量b 满足b 24eb +3=0,则|ab |的最 小值是( ) A . 1 B . +1 C . 2 D . 2 3. 已知a 1,a 2,a 3,a 4成等比数列,且a 1+a 2+a 3+a 4=ln (a 1+a 2+a 3),若a 1>1,则( ) A . a 1a 3,a 2a 4 D . a 1>a 3,a 2>a 4 4. 已知λ∈R ,函数f (x )= ,当λ=2时,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函数f (x ) 恰有2个零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1,3,5,7,9中任取2个数字,从0,2,4,6中任取2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用数字作答) 6. 已知点P (0,1),椭圆+y 2=m (m >1)上两点A ,B 满足 =2,则当m =____________________时,点B 横坐标 的绝对值最大 7. (15分)如图,已知点P 是y 轴左侧(不含y 轴)一点,抛物线C :y 2=4x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PA ,PB 的中 点均在C 上 (1) 设AB 中点为M ,证明:PM 垂直于y 轴 (2) 若P 是半椭圆x 2+=1(x <0)上的动点,求△PAB 面积的取 值范围 8. (15分)已知函数f (x )= lnx (1) 若f (x )在x =x 1,x 2(x 1≠x 2)处导数相等,证明:f (x 1)+f (x 2)>88ln 2 (2) 若a ≤34ln 2,证明:对于任意k >0,直线y =kx +a 与曲线y =f (x )有唯一公共点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P M B A O y x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

数, I 称为 y = f (x ) 的单调_____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 I 内的______两个值 x , x ,当 ? ( x - x ) ? [ f ( x ) - f ( x )] > 0 ? f ( x ) - f ( x ) x - x ?x x - x ?x x - x < 0 ? f ( x ) 在区间 [a, b ] 上是减函 x - x , 《函数的基本性质》知识总结大全 沛县第二中学数学组 张驰 1.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是研究函数在定义域内某一范围的图象整体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是研 究函数图象在定义域内的局部变化性质。 ⑴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 y = f ( x ) 的定义域为 A ,区间 I ? A .如果对于区间 I 内的______两 个值 x , x ,当 x < x 时,都有 f ( x ) _____ f ( x ) ,那么 y = f ( x ) 在区间 I 上是单调增函 1 2 1 2 1 2 1 2 x < x 时,都有 f ( x ) _____ f ( x ) ,那么 y = f ( x ) 在区间 I 上是单调减函数, I 称为 1 2 1 2 y = f ( x ) 的单调_____区间.如果函数 y = f ( x ) 在区间 I 上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 么函数 y = f ( x ) 在区间 I 上具有________. 点评 单调性的等价定义: ① f ( x ) 在区间 M 上是增函数 ? ?x , x ∈ M , 当 x < x 时,有 f ( x ) - f ( x ) < 0 1 2 1 2 1 2 ?y 1 2 > 0 ? > 0 ; 1 2 1 2 1 2 ② f ( x ) 在区间 M 上是减函数 ? ?x , x ∈ M , 当 x < x 时,有 f ( x ) - f ( x ) > 0 1 2 1 2 1 2 f ( x ) - f ( x ) ?y ? ( x - x ) ? [ f ( x ) - f ( x )] < 0 ? 1 2 < 0 ? < 0 ; 1 2 1 2 1 2 ⑵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②图像法;③复合函数法;④导数法;⑤特值法(用于小题) ⑥结论法等. 注意: ①定义法(取值——作差——变形——定号——结论):设 x ,x ∈ [a ,b ] 且 x ≠ x ,那 1 2 1 2 么 ( x - x ) ? [ f ( x ) - f ( x )] > 0 ? f ( x 1 ) - f ( x 2 ) > 0 ? f ( x ) 在区间[a, b ] 上是增函 1 2 1 2 1 2 f ( x ) - f ( x ) 数; ( x - x ) ? [ f ( x ) - f ( x )] < 0 ? 1 2 1 2 1 2 1 2 数。 ②导数法(选修):在 f ( x ) 区间 (a ,b ) 内处处可导,若总有 f ' ( x ) > 0 ( f ' ( x ) < 0 ),则 f ( x ) 在区间 (a ,b ) 内为增(减)函数;反之, f ( x ) 在区间 (a ,b ) 内为增(减)函数,且 处处可导,则 f ' ( x ) ≥ 0 ( f ' ( x ) ≤ 0 )。请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可以“数形结合法”研究。 点评 判定函数的单调性一般要将式子 f ( x ) - f ( x ) 进行因式分解、配方、通分、分子 1 2 (分母)有理化处理,以利于判断符号;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提醒 求单调区间时,不忘定义域;多个单调性相同的区间不一定能用符号“ ”连接; 单调区间应该用区间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判定函数不具有单调性时,可举反例。 ⑶与函数单调性有关的一些结论 ①若 f ( x ) 与 g ( x ) 同增(减),则 f ( x ) + g ( x ) 为增(减)函数, f ( g ( x )) 为增函数; ②若 f ( x ) 增,g ( x ) 为减,则 f ( x ) - g ( x ) 为增函数,g ( x ) - f ( x ) 为减函数, f ( g ( x )) 为减函数; ③若函数 y = f ( x ) 在某一范围内恒为正值或恒为负值,则 y = f ( x ) 与 y = 的单调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1 f ( x ) 在相同

函数的最值、极值问题专题训练

函数的最值、极值问题专题训练 【复习指导】 本讲复习时,应注重导数在研究函数极值与最值中的工具性作用,会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用导数去解决.复习中要注意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应用. 双基自测 考点一 极值问题 【例1】设函数f (x )=ax 2+e x (a ∈R )有且仅有两个极值点x 1,x 2(x 1

=0,故 f (x 1)=12 1 +e x ax =1 11e e 2 x x x -=231e x ,故1 1231e 1e e 02x x x --=.记 R (x )=2 3 12 x x e e e x --(00,(1)f '<0, (2)f '>0,而 x 1=2 3 ∈(0,1),故当 a =233e 4-时,f (x )极大=f (x 1)=2 32 e 3 . 【练习1 】设函数()ln ln (0,0f x a x x a =+>>且a 为常数). ⑴.当1k =时,判断函数()y f x =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⑵.当0k =时,求证:()0f x >对一切0x >恒成立; ⑶.若0k <,且k 为常数,求证:()y f x =的极小值是一个与a 无关的常数. 【解】⑴.当1k = 时,1 12 2()ln ln ln ln x f x a x a x -=+=-+ ,则 2 ' ()0f x =≤,故函数()y f x =在(0,)+∞上是单调减函数. ⑵.当0k = 时,12 ()ln ln f x a x - =-+ ,则()f x =.令'()0f x =得, 4a x = .当04a x <<时,' ()0f x <,()y f x =是单调减函数;当4 a x >时,'()0f x >, ()f x 是单调增函数;故当4 a x =时,()y f x =有最小值 ()2l n 22l n 104 a f e =->-=>,即()0f x >对一切0x >恒成立. ⑶.1122()ln ln f x x a x -=-+, 故'()f x =.令'()0f x = 得,00kx a -= (1k = (舍) k =,故

初升高: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升高: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知识点总结篇一 1. 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 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 直线x=a对称;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 +a)=f(x-a) 或f(x-2a )=f(x) (a>0)恒成立,则 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 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 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6)y=f(x)对x∈R时,f(x+a)=-f(x)(或f(x+a)= ,则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 5.方程 (1)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 (2)a≥f(x) 恒成立a≥[f(x)]max,; a≤f(x) 恒成立a≤[f(x)]min;

三角函数总结大全(整理好的)

三角函数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诱导公式 1.任意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2.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区间角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要特别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称为非象限角。 终边相同的角是指与某个角α具有同终边的所有角,它们彼此相差2k π(k ∈Z),即β∈{β|β=2k π+α,k ∈Z},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终边相同的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都相等。 区间角是介于两个角之间的所有角,如α∈{α| 6π≤α≤65π}=[6 π,65π]。 3.弧度制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角,记作1rad ,或1弧度,或1(单位可以省略不写)。 角有正负零角之分,它的弧度数也应该有正负零之分,如-π,-2π等等,一般地, 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角的正负主要由角的旋转方向来决定。 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r l = α,其中,l 是圆心角所对的弧长,r 是半径。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主要抓住180rad π?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1rad =π 180°≈57.30°=57°18ˊ; 1°=180 π≈0.01745(rad )。弧长公式:r l ||α=(α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扇形面积公式:2 ||2 121r r l S α==。 4 三角函数的定义: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0)r r == >,那么 sin y r α= ; cos x r α=; tan y x α=; (cot x y α=; sec r x α=; csc r y α=) 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那么: (1)y 叫做α的正弦,记做sin α,即sin y α=; (2)x 叫做α的余弦,记做cos α,即cos x α=; (3)y x 叫做α的正切,记做tan α,即tan (0)y x x α=≠。 5 三角函数的符号: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我们 可以得知:①正弦值 y r 对于第一、二象限为正(0,0y r >>),对于第三、四象限为负(0,0y r <>); ②余弦值 x r 对于第一、四象限为正(0,0x r >>),对于第二、三象限为负(0,0x r <>);③正切值y x 对于第一、三象限为正(,x y 同号),对于第二、四象限为负(,x y 异号)说明:若终边落在轴线上,则可用定义求出三角函数值。 6.三角函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