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越橘类保健食品中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欧洲越橘类保健食品中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欧洲越橘类保健食品中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

不同制剂中的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 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化学分析含量测定 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等作用,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钠,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酸胺、吡咯。本文仅就不同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与应用,介绍如下。 1 方法与应用 陶涛等[1]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解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用硅胶H作固定相,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样品液直接点样,刮下斑点后用50%乙醇洗脱,同时做空白,在岛津UV2100,278 nm处测定其吸收度,标准曲线为Y=18.871X+0.437(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该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容易造成较大误差,重复性差已较少使用。

孟蕾蕾[2]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含量,在以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U1901下测定,参比波长为250 nm,测定波长为278 nm,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1.23%,方法可靠。 颜耀东等[3]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样品用甲醇提取,在聚酰胺板上用醋酸—乙醇(6∶1),2次展开分离后,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LR=280 nm,XS=207 nm进行扫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9%,RSD=1.47%。应用该方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黄芩苷含量,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 卢劲伟[4]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凉膈散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样品用50%乙醇提取,在聚酸胺薄膜上用30%醋酸展开,在岛津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中以测定波长KS=282 nm;参比波长KR=360 nm,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03%。本法对黄芩苷分离效果好,不用特殊处理就可将干扰成分与欲测成分分离,方法简便、灵敏。 王增理等[5]采用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法对药材黄芩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扫描范围为-0.60~2.40 mg/mL,扫描速度为50 mV/s,电流灵敏度为50 tA/V,脉冲振幅为20mV,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7%,表明该法精密度较高。

国内外蓝莓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沈涛

国内外蓝莓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园研1601班 M160808 沈涛 摘要:本文对蓝莓种类及其分布规律、营养学价值及生物学特性和国内外种子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综述。根据中外蓝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国内蓝莓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蓝莓种质资源育种生物学特性 蓝莓(SemenTrignnellae)又称越橘(又作越桔)原产于北美寒冷地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L. )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常绿灌木,在新兴果树树种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全球蓝莓品种超过150种,商业栽培品种主要划分为: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兔眼蓝莓和矮丛蓝莓4个类型,其中高丛蓝莓又可分成北高丛和南高丛2个亚类(郑炳松等2013;刘丽和郭俊英,2014)。 蓝莓栽培历史已有100多年,商业化栽培最早源于美国,随后荷兰、加拿大、德国、波兰、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国也根据自己国家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竞相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选育等相关研究,并相继进入商业化栽培和生产阶段(郑炳松,2013;Jose V.,2013)。据统计,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蓝莓产业化栽培,总面积达12万hm2,产量超过30万t,但市场上仍供不应求(郑炳松等,2013)。 蓝莓果实富含花青素、绿原酸、黄酮类、亚麻油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经研究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糖尿病、改善视力、防脑神经衰老、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保健作用,也因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和高营养价值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李金星和胡志和,2013;韩鹏祥等,2015),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潜力。 1.蓝莓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1.1 蓝莓的种类 1998年,“蓝莓”才作为果树名开始使用,最早见于吉林农业大学李亚东教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

总花色苷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 1、综合国内外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吸光值A 的方法[1]: (1) 当叶绿素是该样品中主要存在的干扰色素时,需消除叶绿素吸收含量的影响;此时, 计算公式为: A = (Amax - A620) - 0.1(A650 - A620) (2) 含有其它干扰物质时花色苷总量的测定: a) 直接法:在新鲜的植物提取物中,因为很少含有在花色苷的最大吸收区发生吸收的干扰物质,花色苷总量可以直接由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测定。 计算公式为: A = Amax 直接法吸收光谱测定:用××分光光度计于250 - 800nm 下全波长扫描,得到花色苷在0.1 % 盐酸—80 % 乙醇中的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在此最大波长下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值A 。 b) pH 示差法:在加工或储藏过程中,会产生褐色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和花色苷具有相同的能量吸收范围。这类花色苷总量的测定,通常用pH示差法[8] 。 计算公式为: A = (Amax - A700) pH1.0 - (Amax - A700) pH4.5 pH 示差法吸收光谱测定:先确定合适的稀释因子,使样品在λmax下的吸光度在分光光度计的线性范围内;然后制备两个样品稀释液,其中一个用氯化钾缓冲液(0.025M,pH1.0) 稀释,另一个用醋酸钠缓冲液(0.4M,pH4.5) 稀释,将稀释液平衡15min 后,用蒸馏水做空白,分别测定两种样品稀释液在λmax和700nm处的吸光值A。 2、花色苷总含量的测定[2]:通过波长扫描,确定××花色苷在可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利用花色苷的结构特性,当pH为1.0时在λmax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当pH 为4.5时,花色苷转变为无色查尔酮形式,在λmax处无吸收峰,用示差法计算溶液中总花色苷含量。 计算公式为: C (mg/ g) = (A0 - A1) ×V ×n ×M / (ε×m ) 式中: A0 、A1 —分别为pH1.0、pH4.5时花色苷在λmax处的吸光值 V —提取液总体积(mL ) n —稀释倍数 M —cy-3-glu (矢车菊- 3-葡萄糖苷)的相对分子质量(449.4) ε—cy-3-glu的消光系数( 29600) m —样品质量( g)

我国蓝莓_越桔_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措施

文章编号:1002-1728(2003)03-0021-03 我国蓝莓(越桔)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措施 Ξ 修英涛,常凤英,姜 河,杨伟力,候利军 (沈阳农业科技开发院,辽宁沈阳 110161) 中图分类号:Q949.772.3文献标识码:B 蓝莓(Blueberry )又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V accinium )植物,灌木小浆果果树,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从北极到热带高山地区均有分布。其果可生食,亦可加工果汁、果酒、果酱等,从其加工果汁的果渣中,可以提取越桔红,是优良的天然食品红色素。蓝梅具有较高经济 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1、29] 。蓝莓果实含有防止脑神经衰老、增强心脏功能、明目及抗癌等独特功效物质,因此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17]。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智利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把蓝莓视为保健与功能食品,倍受人们青睐,国际市场售价昂贵,供不应求[2]。蓝莓的栽培驯化工作1900年始于美国,到目前为止,已选育出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余个,总栽培面积近20000hm 2,年产量达20万t ,形成了缅因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明尼苏达州等十余个主要产区。继美国之后,荷兰、加拿大、德国、波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竞相引种栽培,根据自己国家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并相继进入商业性栽培[3]。尽管中国也有越桔属植物分布,但对其研究很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蓝莓、树莓、沙棘、酸枣等以风味独特,营养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被列入世界第三代水果的行 列[10、11]。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我国 野生蓝莓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蓝莓的营养成分,并对野生蓝莓进行了初步的加工利 用研究[4、5、6、7、8、9、12、29]。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自1983 年后,有关单位先后从国外引进100个左右蓝莓品种,并进行一些栽培研究工作,筛选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南方、北方气候条件栽培的品种,并进行了有关育苗、栽培环境与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 1 栽培品种与育苗技术 111 栽培品种 我国东北山区有着丰富的越桔属资源,其中以笃斯越桔(V .ulginosum )和红豆越桔(V .vitis 2idaea )面积校大、储量较多,集中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大兴安岭产量可占全国的90%,丰年产量可达数十万吨[5]。大兴安岭素以高寒著称,被认为是水果栽培的禁地,而野生越桔却生长繁茂。因此要加强对这一地区野生越桔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要引进推广适于这一高寒环境的 优质高产栽培品种进行商业化栽培。我国有许多适于蓝 莓栽培的生态区,仅长白山就有近百万亩的强酸沼泽地,稍加改造即可进行商业化栽培。但大面积开发,需要与各地环境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和大量优质苗木[13]。野生蓝莓品种果实小,产量低,口味差,难以适应商业化栽培需要,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吉林农业大学、南京植物研究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从美国、加拿大、波兰、芬兰、德国等国家引进蓝莓品种100个左右,并进行了栽培筛选与育苗研究。根据树体特征、果实特点及区域分布分为四类。 矮丛蓝莓:树体矮小,一般高30~50cm ,抗旱能力较强,且有极强抗寒能力,极适宜于东北高寒山区大面积商业化栽培,果实较小,适于做加工原料。代表品种有美登(Biomidom )、斯卫克(Brunswick )、坤蓝(Cumber 2 land )[14、16、27] 。 半高丛蓝莓:一般树高50~100cm ,果实比矮丛蓝莓大,比高丛蓝莓小,抗寒力强,一般可抗-35℃低温,适于北方寒冷地区栽培。代表品种有北陆(Northland )、北村(Northcountry )、北蓝(Northblue )、圣云(St.cloud )[14,16]。 高丛蓝莓:株高2~3m ,果实较大,品质佳,鲜食口感好,可以作鲜果市场销售主栽品种。分为南高丛蓝莓和北高丛蓝莓两类。南高丛蓝莓喜湿润、温暖气候条件,适于我国黄河以南地区发展;北高丛蓝莓喜冷凉气候,抗寒力较强,有些品种可抵抗-30℃低温,适于我国北方沿海湿润地区及寒地发展。代表品种有艾文蓝(Avonblue )、蓝丰(Bluecrop )、爱国者(Patroit )、泽西(Jersey )、艾朗 (Aron )[17、21、27] 。 兔眼蓝莓:一般株高达7m 以上,生产上控制在3m 以下,寿命长、抗湿热,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且抗旱。适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丘陵地带栽培。代表品种有巨丰(Dellite )、杰兔(Premier )、粉蓝(Powerblue )[27]。112 育苗技术 蓝莓苗木繁殖方法主要有3种,即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和组织培养方法。 硬枝扦插:主要适合于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一般于每年春季(3~4月)剪取1年生的营养枝,扦插条长度以15cm 为宜。上部切口为平切,下部切口为斜切,正好位于芽下,扦插基质为腐苔藓或草碳与河沙(1∶1)的混合基质,枝条插入基质时只留一个顶芽,扦插苗床应支离地 Ξ收稿日期:2002-05-08 辽宁农业科学 2003(3):21~23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完整版)黄芩苷提取

项目一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 子项目一、黄芩根中黄芩苷的提取 1、【项目目的】 (1)掌握黄芩苷不同提取工艺和操作要点,不同工艺对产品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2)通过黄芩苷含量检测,掌握定性、定量方法在黄酮类物质检测中的应用;(3)通过对黄芩苷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掌握正交方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4)通过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实训,掌握黄酮类物质提取的一般规律。 2、【项目任务】 (1)通过查阅文献,掌握水提法、醇提法在黄芩苷提取中的基本原理; (2)查阅文献设计不同的黄芩苷提取工艺,并结合正交实验进行黄芩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得到提取得率最大化; (3)查阅文献并结合黄芩苷国标检测方法,对提取中黄芩苷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4)总结黄芩苷提取工艺各环节具体参数,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各小组以PPT形式作出整体汇报。 3、【项目要求】 (1)能够全面准确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可能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进行测定分析,同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2)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分析,确定合适的因素和水平设计正交实验;(3)通过正交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4、【项目背景】 (1)黄芩及黄芩苷简介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其主要成分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

类化合物,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同时,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前景。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逐渐为药学和化学工作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对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有较多报道,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温浸法、煎煮法、微波法、超滤法等,但如何提高黄芩苷收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整个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黄芩苷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全面探讨。 A、水提法 黄芩粉碎为20-40目,提取2次,物料比为10和5倍,时间为60 min和30 min,分离方式为先用双层细滤布过滤再离心分离,60℃用盐酸调 pH 2—3,再70℃保温60 min,静置3 h,蒸馏水分离洗涤两次,干燥得黄芩苷粗品,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粉碎→煎煮→过滤→离心→调节Ph值→保温→静置→洗涤→粗制品→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值→加乙醇→调节Ph值→冷却→过滤→干燥→成品。 B、回流提取法 黄酮苷类(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醋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进行提取。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甲醇一水(1:1)或甲醇。乙醇和甲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高浓度的醇(如90%、95%)宜于提取甙元,60%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于提取甙类物质。可以采用一定浓度的醇溶剂提取,测量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提取率。

花色苷纯化分离及鉴定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13-11-20; 修稿日期 :2013-12-0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271836 ; 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课题 (CX2012B290 作者简介 :魏一枝 (1990- , 女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通信作者 : 邓洁红 (1967- , 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园艺产品深加工理论与技术 , 通信地址 :410128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湖南 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E-mail :hongjiedeng@163.com 。花色苷纯化分离及鉴定研究进展 魏一枝 1, 邓洁红 1, 2, 王维茜 1, 刘永红 3 (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 长沙 410128; 2.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长沙 410128; 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长沙 410127 摘要 :花色苷是高等植物中最重要的水溶性色素。因其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安全无毒并有一定的 营养和保健功效而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 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国内外花色苷分离纯化 (层析法、高速逆流色谱、膜分离法、固相萃取、以及花色苷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 核磁共振法的研究方法 , 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全面认识和开发利用花色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花色苷 ; 纯化 ; 分离 ; 鉴定

中图分类号 :TS264.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1295(2014 01-0050- 05doi :10.3969/j.issn.1005-1295.2014.01.013 Research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WEI Yi-zhi 1, DENG Jie-hong 1, 2 , WANG Wei-qian 1, LIU Yong-hong 3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128, China ; 2.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of Hunan Province , Changsha 410128, China ; 3.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 Changsha 410127, China Abstract :Anthocyani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water-soluble pigment in plants.It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t home and abroad because of its variety and wide range of sources , safety and rich in nutrition and health effects ,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development value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The present paper mentioned some methods for anthocyani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chromatography ,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 membrane separation , solid phase extraction , and identific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 Key words :anthocyanin ; 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identification 0引言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 , 开发和应

花青素含量测定

花青素含量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花青素含量测定的简单方法。 实验原理: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苯并吡喃衍生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也是树木叶片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 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大量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降低高血脂大鼠的甘油脂水平,改善高甘油脂脂蛋白的分解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抗变异、抗肿瘤、抗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J。苹果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是果皮颜色形成的重要物质。苹果中的花青素由植物次生代谢重要途径一苯丙烷类代谢形成,同位素示踪揭示花青素的碳原子分别来自苯丙氨酸和乙。苹果中的花青素由矢车菊素的三种糖苷组成,分别是矢车菊素-3一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一7·阿拉伯糖苷J。苹果中花青素的含量主要受温度、日照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紫外光可以明显提高花青素的合成效率,因此苹果的向阳面较背阳面红L4J。Jerneja等研究表明富士苹果成熟前期是其花青素形成的重要阶段,其中矢车菊素一3一半乳糖苷占总花青素92 %~98%J。 器材与试剂: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箱,剪刀,烧杯,量筒,移液管 实验试剂:0.1mol/L HCL, 矢车菊素一3一半乳糖苷,甲醇,蒸馏水 实验材料:苹果 实验内容: 1、作标准曲线:采用l %盐酸甲醇配置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标准系列溶液,浓度分别为100、20.0、10.0、5.0、2.5、1.0 ~g/m L 。用分光光度计测出OD值(波长530nm),计算出标准曲线。 2、选2个苹果,把苹果皮削出,称取5g的果皮加入10m L l %盐酸甲醇溶液匀浆,在40 ℃下提取1h,离心后取上清液在波长530nm测出OD值。 3、计算出苹果中花青素的含量。

从越橘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具体地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从越橘中提取原花青素的生产方法,将越橘原料粉碎后经负压空化法提取,超滤有机膜过滤,树脂纯化步骤,得到原花青素制品。本技术所述方法提高了原花青素的收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工厂生产的进行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从越橘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 步骤: (1)粉碎:将越橘洗净、干燥、粉碎、过筛,得到越橘粉末; (2)提取:将越橘粉末及提取溶剂加入负压空化设备,料液比 为1:4~1:6,进行负压空化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 其中,提取溶剂为乙醇-水混合物,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6:4~8:2, 压力为-0.08MPa~-0.06MPa,提取次数2~3次,提取时间30~60min, 提取温度为25~40℃; (3)膜分离: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经超滤有机膜截留,得到 透过液; (4)树脂纯化:将步骤3)得到的透过液上预处理好的大孔吸附

树脂柱,先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无糖,再用5~10倍柱体积、质量浓度为20~5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得到洗脱液;浓缩洗脱液并干燥,得到原花青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取越橘 洗净、60℃真空干燥,用机械粉碎法进行粉碎,过80目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越橘 粉末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5,提取溶剂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2,压力为-0.08MPa,提取2次,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先经 截留分子量为500~1000的超滤有机膜截留,收集截留液,弃透过液,收集到的截留液再经截留分子量为50000~100000的超滤有机膜截留,得到透过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大孔 吸附树脂是AB-8、XAD-7、XAD-10或D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洗脱 液经浓缩后,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得到原花青素制品。 说明书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的提取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000烧杯1 250ml烧杯2 铝锅1 50ml容量瓶5 漏斗1 紫外分光计1 纱布1 1.2 试剂 黄芩饮片乙醇盐酸 2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黄芩苷标准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配制0。5mg/ml黄芩苷标液,分别吸取标液0。5,1。0,1。5,2。0,2。5,3。0,3。5,4。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78nm处测吸光值,得到吸光度-浓度回归曲线为y=0。064x-0。0102,r2=0。9982。 2.2样品含量的测定精确称取实验所得黄芩苷粗品50mg用50%乙醇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吸取续滤液2。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定容。另取50%乙醇作空白,于278nm波优点测吸光度,由回归方程式计算出对应浓度,按下式计算黄芩苷含量。 黄芩苷含量(%)=[对应浓度(μg/ml)×100×40]/样品重(mg) 3.实验步骤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参考胡应权的方法,黄芩→粉碎→称取黄芩粗粉20g→加水煎煮→趁热分离出滤液→40℃下加盐酸调pH1~2→80℃下保温→静置→分离出沉淀→洗涤干燥→黄芩苷粗品,其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按下式计算黄芩苷收率:黄芩苷收率(%)=M/M0×100%式中:M-所得黄芩苷粗品重量M0-提取时用黄芩的重量 不同溶媒不同溶媒剂量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都对黄芩苷提取有影响。 3.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 次,溶媒倍量固定为10倍(重量比),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7006、950,6的乙醇及水为溶媒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表1 不同溶媒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 溶媒种类黄岑苷含量(mg/ml) —————————————————————————— 水提取 70%乙醇 9596乙醇 —————————————————————————— 3.2 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将提取次数固定为1次,提取时间固定为1h,分别以8、10、12、14、16倍于黄岑粉的水进行提取,考察不同溶媒倍量对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详见表2。

植物花色苷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植物花色苷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1380 规格:50T/24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3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3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30mL×1瓶,4℃保存。 产品说明: 花色苷是一类可食用的易溶于水等溶剂的天然色素。花色苷使植物呈现多彩的颜色,本身更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因而在天然食用色素、保健品和医药行业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花色苷在不同pH下的结构性质测定花色苷含量,在pH为1时花色苷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当pH 为4.5时,花色苷转变为无色查尔酮形式在530nm处无吸收峰,通过测定不同pH下的530nm和700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样本中花色苷的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匀浆器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样本处理: 按照样品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样品,加入1mL提取液),充分匀浆后转移到EP管中,封口膜封口防止挥发,60℃浸提30min,期间可震荡数次,提取后提取液定容至1mL。12000rpm,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二、测定步骤: (1)可见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蒸馏水调零。 (2)加样表:

试剂名称(μL)测定管1测定管2 样品100100 试剂一900- 试剂二-900充分混匀后测定测定管1和测定管2分别在530nm和700nm处的吸光度,测定管1在530nm和700nm处的吸光值记为A1、A1’,测定管2在530nm和700nm处的吸光值记为A2、A2’,计算ΔA=(A1-A1’)-(A2-A2’)。 三、花色苷含量计算: 1、按样本鲜重计算: 花色苷含量(μmol/g鲜重)=[ΔA÷(ε×d)×103×F]×V提取÷W=0.037×ΔA×F÷W。 2、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花色苷含量(μmol/mg prot)=[ΔA÷(ε×d)×103×F]×V提取÷(Cpr×V提取)=0.037×ΔA×F ÷Cpr。 F:稀释倍数,该反应体系下为10;d:比色皿光径,1cm; W:样品质量,g;ε:花色苷的摩尔消光系数,2.69×104mL/mmol/cm; V提取:提取液总体积,1mL;103:单位换算系数,1mmol=103μmol; Cpr:样品蛋白浓度,mg/mL(蛋白浓度需用PBS单独提取后自行测定)。 注意事项: 1、如果A1大于1,可以适当加大稀释倍数,保证总体积1mL不变,如50μL上清液和950μL试剂一(相当于 稀释20倍);如果A1小于0.1,可以适当缩小稀释倍数,保证总体积不变,如500μL上清液和500μL试剂一(相当于稀释2倍),使A1保持在0.1~1范围内,可提高检测灵敏度;注意应同样调整上清液和试剂二体积比例;计算时以实际稀释倍数代入下述公式中。 2、因提取液会使蛋白变性,若使用蛋白浓度计算需用PBS单独提取后自行测定。

蓝莓各个生长阶段图解

蓝莓各个生长阶段图解 休眠期--植株部位:花芽。描述:不见花芽膨大。花芽鳞片紧闭。不见生长迹象。 花芽膨大--植株部位:花芽。描述:春季植株开始生长第一信号。花芽膨大可见;花芽尖头外部鳞片裂开,露出内部色泽略浅鳞片。花芽的这个阶段耐受温度为-12度至-9度。

叶芽绿尖初期--植株部位:叶芽。描述:叶芽尖端鳞片裂开。叶芽尖端绿叶组织开始长出。露出2毫米至5毫米绿色组织。叶片紧卷。 花芽绽裂--植株部位:花芽。描述:花芽开放,花芽鳞片之间单独花朵雏形可见。寒冷耐受温度为-7度。

叶芽绿尖晚期--植株部位:叶芽。描述:叶片开始展开。更多绿色叶片组织可见,长度6毫米至13毫米。叶芽这个阶段通常伴随花芽绽裂。 花穗紧密--植株部位:花。描述:花簇中,可以清晰分辨出单独花朵。花芽这个发育阶段,耐受温度为-7度至-5度。

枝条生出--植株部位:新生枝条。描述:叶芽长出数个叶片,叶片展开。叶片长大,新枝长出。 粉红花芽早期--植株部位:花。描述:花朵膨大,花朵之间明显分离。花冠短小,闭合。花芽这个阶段耐受温度为-5度至-4度。 粉红花芽末期--植株部分:花。描述:单个花朵发育完全。花冠长大,颜色变白,依然闭合。花芽这个阶段耐寒温度为-4.4度至-2.8度。

开花初期--植株部位:花。描述:部分花冠生长至最大并且开放,许多花朵依然闭合。这个开花阶段,耐寒温度为-4度至-2.2度。 开花完全期--植株部位:花。描述:树丛上绝大多数花开放。花期这个阶段,耐寒温度为-2.2度。 花冠脱落--植株部位:花。花的花冠开始脱落,可见绿色小果。这个阶段最易冻伤。冻害发生温度为0度。

液相色谱使用方法(花色苷)

一、摘要 ⑴、葡萄皮色素来源较为丰富。葡萄果皮花色苷不但含量高, 而且种类多, 葡萄花色苷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 安全、无毒,且具有降低肝脏及血清中脂肪含量、抗氧化、抗肿瘤、延迟血小板凝集等多种生理和药用活性功能对葡萄皮花色苷的提取技术及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⑵、目前为止花色苷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直接比色法、pH示差法、亚硫 酸脱色法、色谱法,本次实训我们采用液相色谱法对花色苷进行提取。 ⑶、用于液相色谱法提取葡萄酒中的花色苷前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再测定 其中的花色苷来判断葡萄酒或者葡萄皮中的花色苷,标定是否合格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二、关键词 ⑴花色苷⑵液相色谱⑶分光光度计 三、正文 引言 花色苷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浸提法、微波辅助萃取法、酶解法超高压辅助提取法、本次我们是利用微波萃取,微波是一种频率300~300 000 MHz的电磁波。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 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被萃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到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的萃取剂中。由于传统提取过程中能量累积和渗透过程以无规则的方式发生,萃取的选择性较差,只能通过改变溶剂性质或延长溶剂萃取时间来获得,同时又受限于溶解能力和扩散系数,效果不够理想;微波因其能对

萃取体系中不同组分进行选择加热,因而能使目标组分直接从基体分离萃取。微 波萃取受溶剂亲和力的限制较小,可供选择的溶剂较多。另外,微波加热则利用 分子极化或离子导电效应直接对物质进行加热,避免了传统加热过程因热传导、 热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加热效率高、升温快速均匀,缩短了萃取时间。具有设 备简单、适用范围广、重现性好、萃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能耗低、污染轻等 特点。用液相色谱法来检测葡萄酒及葡萄皮中的花色苷,用等度及梯 度检测花色苷的存在来判断其营养成分。 ⑴、材料及方法 ①仪器及试剂 材料:葡萄皮 仪器:超声波提取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安捷伦-高效液相 色谱仪 试剂:甲醇、甲酸、水 ②实验方法 葡萄皮花色苷提取液的制备 干葡萄皮→粉碎→加入提取液→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提取液 称取 1g 粉碎过的干葡萄皮,按 1:40(g/mL)的料液比加入酸性乙醇提取液,用超声波清洗器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定为:频率 40KHZ,功率 500W,工作状态 100%。超声波辅助提取 40min 后过滤得到花色苷提取液,用72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530nm下测定吸光值,以吸光值为考察指标,确定提取效果。 在提取液乙醇浓度为 60%,提取液 pH 1.0 的条件下,于 30℃、40℃、50℃、

果蔬采后休眠与生长

1、结合实际论述果蔬采后休眠的类型及休眠期,生产上是如何利 用果蔬采后休眠期达到保鲜的效果? 果蔬采后休眠的类型有自发休眠和被动休眠两种类型,其中自发休眠是果蔬休眠的内因而被动休眠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利用改变果蔬的自身导致休眠的因素而达到的休眠的效果。 不同种类果蔬的休眠期长短不同,大蒜的休眠期一般为60-80天,通常夏至收获到9月中旬芽才开始萌动;马铃薯的休眠期为2-4个月;洋葱的休眠期为1.5-2.5个月;板栗采后有一个月的休眠期。此外,休眠期的长短在同种类蔬菜的不同品种间也存在着差异。 果蔬采后有休眠现象,在生产实际中我们可以利用果蔬的采后休眠的现象来在不同时节吃到新鲜的果蔬。根据果蔬的不同的特性来延长果蔬采后的休眠期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第三题中主要讲述果蔬采后控制休眠的方法) 2、果蔬在采用休眠期间会出现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A、细胞结构的变化: 质壁分离,胞间连丝断裂;原生质变化:休眠前期,原生质脱水,从而聚集大量疏水性胶体;电解质很难流动;解除时情况相反。 B、酶活性的变化: 激素平衡与休眠:休眠时体内形成大量ABA。解除时形成GA 。休眠期没有RNA 合成。 GA能促进休眠器官的酶蛋白合成,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核糖核酸酶等水解酶和异柠檬酸合成酶等呼吸酶 C、贮藏物质的变化 休眠期贮藏物质(淀粉)很少变化,但发芽期变化剧烈,水解过程加强。 3、果蔬采后控制休眠的方法及措施有哪些?如何在实际中运用? 植物器官休眠期过后就会发芽,使得体内的贮藏物质分解,导致产品重量减轻、品质下降。因此,贮藏中需要根据休眠不同阶段的特点,创造有利于休眠的环境条件,尽可能延长体眠期,推迟发芽和生长以减少这类产品的采后损失。 A、温度对休眠的影响 温度:主要影响强制休眠期,温度低抑制发芽; 果蔬采后先使产品愈伤,然后尽快进入生理休眠。度过生理休眠期后,利用低温可强迫休眠而不萌芽生长。板栗的休眠是由于要度过低温环境,采收后就要创造低温条件使其延长休眠期,延迟发芽。一般要低于4℃。 B、气体成分对休眠的影响 气体成分:低O2,适当CO2抑制发芽,主要对洋葱大蒜。 调节气体成分对马铃薯的抑芽效果不是很有效,洋葱可以利用气调贮藏。同时低氧也是能够控制果蔬采后休眠的措施。 C、化学药剂 化学药剂有明显的抑芽效果。 化学药物:苯乙酸甲酯(MENA)

【CN109757640A】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0335.0 (22)申请日 2019.03.07 (71)申请人 宣城柏维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42100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十字经 济开发区立宇大道18号 (72)发明人 陈国靖 陈斌 程一林 蔡家昌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 郭璐 (51)Int.Cl. A23L 2/39(2006.01) A23L 33/105(2016.01) A23L 33/10(2016.01) A23L 2/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及其制备 方法,该直饮粉是蔓越莓全果提取物粉与玫瑰茄 提取物、梨果仙人掌粉、刺梨粉、玫瑰茄粉、接骨 木莓浓缩果汁粉、白葡萄果汁粉、红甜菜汁粉一 种或几种组成的单方或复方再与适量的山梨糖 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 赤藓糖醇、木糖醇一种或几种作为辅料制备而成 的直饮粉;经过筛、称量、混合、制软材、制粒、干 燥、整粒、总混、灌装、质检、包装、入库工艺步骤 制成,制备过程中使用对其混料和烘干均具有较 高促进作用的设备,来提高蔓越莓直饮粉的品 质, 缩短制备时间。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10页CN 109757640 A 2019.05.17 C N 109757640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757640 A 1.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其特征在于:该直饮粉是蔓越莓全果提取物粉与玫瑰茄提取物、梨果仙人掌粉、刺梨粉、玫瑰茄粉、接骨木莓浓缩果汁粉、白葡萄果汁粉、红甜菜汁粉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单方或复方再与适量的山梨糖醇、甘露糖醇 、麦芽糖醇 、乳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赤藓糖醇 、木糖醇一种或几种作为辅料制备而成的直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其特征在于:该直饮粉包括蔓越莓粉、辅料赤藓糖醇、木糖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其特征在于:该直饮粉包括蔓越莓粉、梨果仙人掌粉、刺梨粉、玫瑰茄粉,辅料赤藓糖醇、木糖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其特征在于:该直饮粉包括蔓越莓粉、接骨木莓浓缩果汁粉、玫瑰茄粉、白葡萄果汁粉、红甜菜汁粉,辅料赤藓糖醇、木糖醇。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量、粉粹、过筛:按照配方量准确称取蔓越莓粉与玫瑰茄提取物、梨果仙人掌粉、刺梨粉、玫瑰茄粉、接骨木莓浓缩果汁粉、白葡萄果汁粉、红甜菜汁粉一种或几种、再按配方准确称取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一种或几种,分别粉碎,过80目筛,备用; 2)干混、制粒:将配方将蔓越莓粉与梨果仙人掌粉、刺梨粉、玫瑰茄粉、接骨木莓浓缩果汁粉、白葡萄果汁粉、红甜菜汁粉的一种或几种与配方中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均匀后,加30%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网制得湿颗粒; 3)干燥:采用带自旋转筒的电热鼓风设备对湿颗粒进行烘干,在35℃干燥15-30分钟,控制水分≤10%,得干颗粒; 4)整粒:将干燥好的颗粒用30目筛网整粒; 5)灌装:将上述合格颗粒进行铝塑袋灌装,控制装量,热封,包装; 6)质验:待验品经取样由质检员进行检验; 7)入库: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外包,入库房的产品合格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带自旋转筒的电热鼓风设备包括烘箱主体,所述烘箱主体内设置旋转筒式烘干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式烘干机构包括左转动件、右转动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左转动件与所述右转动件之间的筒式载料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式载料器包括固定端、可拆卸端以及载料部,所述载料部设置多层,其多个载料部内径依次缩小,且同心,所述载料部包括双层滤网载料筒,双层滤网载料筒之间为载料仓,用于有序放置待烘干颗粒,所述固定端左侧与左转动件可拆卸连接,右侧与载料部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端左端与所述载料部可拆卸连接,右端与所述右转动件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蔓越莓直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件与右转动件结构相同,均包括转动座和转动轴,转动座固定在烘箱本体内壁上,转动轴与转动座转动连接,转动轴外周上开设一圈环形锁紧槽,并在环形锁紧槽两侧对称开设锁紧孔,锁 2

黄芩苷

黄芩苷 【中文名称】:黄芩甙(苷) 【英文名称】:Baicalin 【C A S号】:21967-41-9;100647-26-5 【植物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Su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分子式】:C21H18O11 【分子量】:446.36 【熔点及溶解度】:熔点223-225℃ 【结构式】: 【理化性质】黄芩苷为黄色结晶,熔点223℃。淡黄色细针晶(甲醇),熔点223-225℃;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但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 【黄岑苷的提取与精制】 黄芩苷的提取多采用水煮提,加酸沉淀的方法 1、黄芩苷的提取 称取黄芩粗粉100g,加10 倍量沸水,并加热煮沸30分钟,随时补充失去的水分,脱脂棉过滤.药渣再加8倍量水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加浓盐

酸调pH1~2,水浴保温80℃30分钟,放置24小时,析出黄色沉淀.离心滤去沉淀中的水分.将沉淀移入500ml烧杯中,加水100ml,充分搅拌使成为均匀的混悬液,滴加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入等体积95%乙醇,搅匀后于50℃(水浴保温)迅速抽滤,滤液加热至50℃,以浓盐酸调pH1~2,放置(约4小时)使析出沉淀.倾去上清液,沉淀物抽滤,沉淀用蒸馏水抽洗2~3次,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粗制黄芩苷. 2、黄芩苷的精制 称取黄芩苷粗品,加10倍量水搅拌均匀,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6.5~7,使黄芩苷全部溶解,加活性炭适量拌匀,加热至80℃30分钟(水浴),抽滤除去活性炭渣,滤液用浓盐酸调pH1~2,加入等体积95%乙醇,50℃保温30分钟(水浴),至有沉淀析出时取出,放置过夜,抽滤,沉淀用少量乙醇抽洗,抽干,60℃以下干燥,得精制黄芩苷,称重,计算得率. 【黄岑苷结构鉴定】黄芩化学成分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而本研究中黄芩苷粗品的提取方法与一般黄芩的提取方法相似,只是多了1~2步酸沉纯化步骤,因此其中的化学成分应该仍然是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且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应该较高。对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如薄层色谱法(TLC)[15~17]、紫外吸收光谱法(UV)[18~20]、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及核磁共振技术(NMR). 其中较权威、应用最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本研究成分分析将以HPLC法为主。 鉴定方法:薄层色谱法 吸附剂:硅胶G薄层层析板,厚O.25-O.3mm 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7:2:0.5 :0.5 v/v/v) 显色剂:1%氯化铁-乙醇溶液 方法:样品配成合适浓度的甲醇液,用点样毛细管点样,点2-3次,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