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整理资料

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整理资料
现代数字通信技术整理资料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框图,每个框图写2行。

1. 信源编码:变换信源信号的表达方式,便于传输;压缩信源信号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传输的有效

2. 信道编码:增加冗余,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具有检错和纠错功能;与交织器共同对抗多径衰落

3、8. 交织器与解交织器:本身不具有纠错功能,只是将数据重新排列,将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分散开,

使其变为随机错误。必须与纠错编码技术相结合,才能对抗移动衰落信道的不利影响。利用了缓存技术,会引起时间上的延迟,需要增加延迟和存储空间。

4. 调制器

经典调制技术的功能主要是信号的频谱搬移,便于在信道中传输;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调制的概念有所扩展和延伸,对调制出的信号有所要求,好的调制器调制出的信号需要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较低的误码率、较低的峰均比、较低的接收机复杂度。经典调制技术延拓为空时编码、扩频调制和OFDM等

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频谱搬移与其他部分分离。

5. 射频发射: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

6. 射频接收:对从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低噪声放大

7. 解调器:对接收信号进行频谱搬移,从射频搬移到基带。同时,解调器需要完成同步、信道估计、检测的任务,以正确接收信号

9. 信道解码:检测错误或纠正错误

10. 信源解码:恢复出信源编码前的信息

二. LTE基带传输用了哪些关键技术?(7项,暂时只找到5个,可能记错了)

每个关键技术写2~3行字,说说优缺点

1. OFDM技术(OFDMA)

通过并行信道和循环前缀避免色散信道引起的ISI

OFDM 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

采用FFT技术便于实现。

OFDMA多址方式

优点:正交重叠的子载波,频谱利用率高;方便用IFFT/FFT实现;能有效对抗信道时延扩展造成的码间干扰;有效对抗多径衰落;不同子载波可用不同调制方式,可以逼近信道容量;可有效对抗窄带干扰

缺点:调制信号的峰均比大;对频偏和本振的相位噪声敏感;不适用与上行信道多用户的应用;引入保护间隔降低了有效发射功率,导致了容量下降;大多普勒频偏下存在ICI使用困难

2. MIMO

挖掘空间信道容量

有效抵抗单径慢衰落场景

提高边缘覆盖区传输速率,支持软切换

支持波束形成减少邻区干扰

缺点: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复杂度加大

3. 自适应编码调制

支持高达64QAM的高阶调制

支持多种编码码率和码长

在信道条件好的时候提高传输速率或减小发送功率,在信道条件差的时候降低速率或增大功率。

(实际系统中,传输速率调整代替发送功率调整)

优点:可以增强传输的可靠性并能提高频带利用率。(提高平均吞吐量,降低所需的发射功率或降低平均误码率。)

缺点: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存在反馈通路,这在某些系统中是不大可能的;如果信道变化的速度快于信道估计及反馈的速度,自适应技术的性能将会很差;对接收机和发射机的硬件要求很高

4. 多用户分集技术

用户间采用OFDMA的多用户分集

用户间采用SDMA(多天线支持的)多用户分集

优点:

多用户分集通过利用不同用户的信道特性来增加快衰落信道下的系统总吞吐量,在更高层次上利用信道特性

MU-MIMO是将多用户技术和多天线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多个用户之间信道相关性小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多天线的潜力,增加系统总通过率(容量)

缺点:

需要有足够多的候选用户。

需要知道所有用户的信道信息。

需要良好的,计算复杂度低的资源管理与调度算法。

5. H-ARQ

支持独立解码的递增冗余HARQ

采用多进程控制的HARQ (SW)

优点:

既可以减少自动重传的平均次数、降低包数据的传输时延,同时也能够减少每次传输过程中信道编码的冗余信息量,提高编码速率。

缺点:需要在物理层实现存储、解码和重传调度

三. 通信系统的仿真

罗列一下4~5

意问题(4~5句)

指标:

(1)信噪(干)比:通常既是评价指标又是参数

(2)均方误差:通常作为均衡器和信道估计器的评价指标

(3)误比特率,误码率,误帧率或误块率,BER 、SER 、FER 之间成一定比例关系,在不同心肝比、不同帧长度下有差别,BER 与FER 一般成正比,而BER 与SER 不一定成比例。

(4)平稳度指标:如定时精度、频率稳定度等等

(5)接入成功率(时隙ALOHA ),捕获概率,虚警概率

(6)接受灵敏度,接收机动态范围,最大发射功率,干扰抑制,带外杂散(滤波器带外特性),峰均比

(7)算法复杂度,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占用(性价比)

(8)收敛速度(自适应算法),鲁棒性,系统通过率(HARQ ),系统容量

(9)Qos (误帧率,延时,抖动,掉话率等)

注意事项:

(1)过采样和噪声滤波器。过采样时,噪声谱不再是平的,所以不能直接加白噪声,而应让白噪声通过接收端的升余弦滤波器

(2)仿真时不仅要有荧光屏输出结果,还要有file 文件每隔一段时间输出一次,保存中间结果。

(3)要有良好的测试向量与测试序列,编程的时候,要把测试口、测试的量都保留。

(4)仿真矫正:与理论计算曲线比,与文献中他人的结果、曲线比,从AWGN 信道过渡到多径信道,从已知信道过渡到估计的信道,借助于通信仿真软件和辅助工具进行校正。

(5)定点化时,对某一个中间量进行饱和截取时,可以把FER 的中间结果输出,先通过比较前30个FER 的中间结果来大致确定饱和截取的位数范围,然后再跑足够多的帧来完全确定具体的位数。

四. 纠错编码,LDPC 码的优缺,与其他编码如Turbo 码等对比,LDPC 码的解码算法的优缺点 LDPC 码的优点:

(1)纠错性能优越,无Turbo 码在高信噪比、低误码率(-6-7

1010 )时的“盆底效应”(error floor )

(2)高码率时性能优越(编码效率高、冗余少)

(3)利于并行实现编解码器,利于高速数据传输,且便于ASIC 设计

要设计卷积码和Turbo 码的高速并行解码结构,需采用串/并转换+overlap

(4)即便采用硬判决算法也能取得不错的纠错性能

(5)通过校验式可知解码是否成功,或是否存在不可纠的错误,有些应用中不必另外加入CRC ,对解码动态终止或误帧统计十分方便。

(6)可望用于光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等很多领域,目前已经在数字电视、深空通信等通信系统有应用

(7)在知识产权上和专利上不再有麻烦

缺点:

(1)硬件资源需求比较大,全并行的译码结构对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的需求都很大

(2)编码比较复杂,更好的编码算法还有待研究。同时,由于需要在码长比较长的情况下才能充分体现性能上的优势,所以编码时延比较大

(3)相对而言出现比较晚,工业界支持还不够

(4)Turbo 码在误码率为-2-6

1010 区间接近香农限,正好适合移动通信,且打孔后误帧率呈连续变化,而LDPC 码对不同的速率有不同的最优生成矩阵,误帧率不能做到连续变化。因此,在移动通信中,Turbo 码更有优势。

LDPC 码的主要解码方法

(1)BF (比特翻转)

算法硬件实现简单,适合列重较重的LDPC 码。但是性能较差

(2)WBF (加权比特翻转)

BF 算法的改进,性能接近软判决算法。但是复杂度高

(3)BP

当Tanner 图满足渐进无圈,BP 算法等效MAP 译码

迭代译码算法,可以实现并行高速译码

自检错能力能力较强,error floor 较低

缺点是复杂度高

(4)MS

BP 算法的简化

Tanner 图上的短圈对其性能影响较小

性能略差于BP ,但是复杂度低,硬件可实现

(5)OSD+BP

性能最好,复杂度最高

五.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缺陷,以及抵抗这些缺陷的措施

(1) 多径传输环境

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不同,导致时延扩展。时延差小于时间分辨率时,不可分辨的多径,就会叠加,形成衰落。时延差较大时,可分辨的多径,就会造成码间干扰或多址干扰。

(2) 时变传输环境

a. 终端的移动改变电波的传输环境,等效传输函数为时变函数。

b. 衰落快慢相对于观察时间而言,信道在一个码元时间内保持不变,则称为慢衰落,一般均假设信道为慢衰落(把码元时间切得很短),对于OFDM 系统,通常假设信道在一个OFDM 符号内不变。

c. 终端的移动,会造成多普勒频偏,这反映了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率。

(3) 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

a. 每个用户不独占传输媒体和介质,需要动态分配资源,这就产生了同频干扰或多址干扰。

b. CDMA 系统中各用户在频率上和时间上是重叠的。

对抗措施:

(1)抗衰落

a. 分集接收技术: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发送分集以及接收分集

发送分集可以有效对抗单径慢衰落

b. 纠错编码+交织技术

c. 功率控制技术:克服远近效应,对抗慢衰落有效

d. 智能天线技术,时空编码技术(与发送分集配合使用,对抗慢衰落)

c. 扩频、跳频与OFDM调制技术

(2)针对时变信道的技术

a. 把每个码元切得很短,对应的持续时间很短,就可以把系统近似成线性移不变系统,并且误差在容忍范围内。

b. 信道估计技术

(3)针对码间干扰的技术

自适应均衡技术,线性均衡器、DFE均衡器、MLSE均衡器、MAP均衡器

预均衡(预编码)

(4)针对多址干扰的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MLSE的应用

干扰抵消技术:判决反馈的应用

迭代软干扰抵消技术

六. H-ARQ

采用ARQ技术的原因:

传输过程中,由于干扰和信道不完善导致传输错误

高速数据业务对误码率要求比较高

与FEC相比实现简单,可获得很高的系统可靠性

缺点:需要Back Channel,时延大

HARQ技术(Hybrid ARQ)

HARQ-I型:直接将ARQ与FEC技术结合,FEC纠错能力大大减少了重发的次数。ARQ在协议层,FEC 在物理层。

HARQ-II型:系统根据信道当前的具体情况,自适应调整码速率;错帧不被丢弃,而是存储在接收端,并与重发的帧合并起来形成更可靠的数据帧。

H-ARQ II型(具体展开)

1. 纠错位重传,第一次发送检错位,如果传输不成功,则再把剩下的纠错位发送过去,这就变成了H-ARQ II型

2. 合并技术:分集合并和码字合并(软判决算法)

3. 递增冗余:通过递增发送码字的冗余度,以增大正确译码的概率,从而增加数据的吞吐量

4. 自适应递增冗余:因为移动通信信道是时变信道,比特错误情况随信噪比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应采用自适应的编码速率以适配信道条件

5. 链路自适应:自适应调制与自适应编码提供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CDMA系统的快速功率控制就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

H-ARQ III型

1. 基于CPC(互补的打孔卷积码)的混合III型ARQ

2. 每个已发分组与重发分组都能进行自解码

(笼统的说)

HARQ技术充分利用前向纠错和自动重传请求的优点,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系统吞吐量。HARQ 基于信道条件提供精确的编码速率调节,自动适应瞬时信道变化,且对时延和误差不敏感。采用HARQ 技术既可以减少自动重传的平均次数、降低包数据的传输时延,同时也能够减少每次传输过程中信道编码的冗余信息量,提高编码速率。

LTE中的HARQ

支持独立解码的递增冗余HARQ

采用多进程控制的HARQ

每一次传送带打孔后的编码数据都可以独立解码

(还有一些没来得及记)

七.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可分为四类: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群同步

载波同步

早期的通信系统要求接收机精确恢复载波频率和相位,以实现相干解调,一般用锁相环实现采用频率合成计技术,产生一个与发送端误差较小的载波(不需要同频同相),该频率合成计由基带的频偏估计器提供的误差信号降低频偏。

残余频偏和终端移动造成的多普勒频偏由信道估计器估计出后,通过数字方法加以校正。

位同步(定时同步)

早期的通信系统位同步采用锁相环实现

移动通信系统的采样时钟同样采用频率合成计技术,与载波发生器锁在同一个参考源上,当载波误差符合系统要求。定时误差已满足系统需求

位同步和载波同步不同,不仅采样频率要准确,还寻找最佳采样时刻,单载波移动通信系统,目前通过采用过采样信号信道估计,选取最大信干比点实现采样时刻选取的。

帧同步

早期的有线通信系统采用帧同步字实现帧同步的。

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是较为复杂的多步复合方式实现帧同步的。其中包含了载波能量搜索,载波频率校正,时隙同步,位同步等。

不同的系统采用的帧同步方式不同,最终都是采用广播信息接收正确来最终确定帧同步是否完成的。

由于采样时钟存在误差,帧同步随着时间会漂移,所以必须采用跟踪技术确保帧同步。同步跟踪也可以看成是位同步。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步

移动通信系统的同步分为上行同步和下行同步。

考虑到通信质量,小区切换及宏分集等因素,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以基站为基准的同步(或准同步)通信系统。

移动终端的载波和定时均锁定在所在小区的基站的载波和定时上。

下行同步一般通过基站发出的同步信道,导频信号和训练序列来实现。

上行同步基站只是在一定的时延和频差范围内完成信道估计和信号的接收,不调整基站频率和定时。某些时候通过信令调整移动台发射定时。

移动终端的初始同步

移动终端的初始同步一般分为三步。

(1)系统频点搜索。通过性能良好的训练序列或导频,接收机相关接收判断系统是否工作在此频点。

(2)时隙同步或子帧同步(同时开始频率定时校正)

(3)帧同步:移动终端建立系统帧定时。帧同步是否建立是以系统广播的同步信道信道信息是否接收正确为依据。

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策略实现同步,但一般导频的设立不仅仅用于同步,还要辅助参数测量和信道估计。

实际系统的同步,详见课件

八. 评判调制方式的各项指标以及给定调制方式说明其优缺点。

最重要的2个指标:

(1)有效性:频带利用率。比如高阶调制频带利用率高

(2)可靠性:误码率。同样的SNR,高阶调制的误码率要比低阶调制高得多

其他一些指标:

复杂度

抗功放非线性(比如PAPR大小;恒包络调制的优点,主瓣能量集中)

调制方式是否与信道匹配:这样方便接收机的设计

64-QAM:传输效率高,抗噪声性能一般,峰均比较高,接收机复杂度较高。

GMSK:对抗功放非线性带来的频谱扩散,抑制对相邻频带的干扰,具有很好的抗功率非线性和较高的误码性能

数字通信技术

学习中心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数字通信技术》全真试题 (闭卷9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题分10 10 10 30 40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分/题,共5个) 1. 在通信系统中,信息源的作用是把待传输的信号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它输出的信号称为:() (A) 模拟信号 (B) 数字信号 (C) 基带信号 (D) 频带信号 2. 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我们称之为:() (A) 数字通信 (B) 模拟通信 (C) 基带传输 (D) 频带传输 3. 以下不包含在编码信道中的设备是:() (A) 调制器 (B) 发转换器 (C) 传输媒质 (D) 收转换器 4. 下列对FDM与TDM两种复用方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FDM信号在时间域上混叠,而TDM信号在频率域上是混叠的 (B) FDM信号属于频带信号,而TDM信号属于基带信号 (C) FDM对信道的线性要求与单路时一样,而TDM比单路时要严格 (D) FDM和TDM一样,N路复用时对信道带宽的要求是单路时N倍 5. 以下属于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中传输层协议的是:() (A) FTP (B) TCP (C) DNS (D) IP 二、填空题(1分/空,共10个) 1.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称为________ ,有时也称为________ 。 2. 在数字通信中,按照数字信号排列的顺序不同,可将通信方式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 数字通信可以通过数字信号的,消除,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4. 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 5.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归纳为两点:一是的影响,二是 的影响。 三、判断题(2分/题,共5个) 1.()时间上是离散的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也称为离散信号。 2.()在信息速率相同的条件下,多进制信号的码元传输速率要小于 二进制信号。 3.()无线电噪声的频率范围很宽广,但是干扰频率是固定的,因此

数字通信技术.pdf

《数字通信技术》综合习题1 1.理解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的区别,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答: 基带信号-直接由信息转换得到的电信号,二进制编码中,符号'1'和'0'用相应脉冲波形的"正"和"负"或脉冲的"有"和"无"来表示。由于频带从零开始一直扩展到很宽,因此属于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基带信号经过各种正弦调制后,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比较高的频率范围的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中代表消息的电参量的状态数为无穷多个,在幅度上和时间上连续变化的信号。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举例:以信号电压幅度变化图示举例。 数字信号:相对模拟信号,若代表消息的电参量的状态数为有限个,则 称之为数字信号。举例:以信号电压幅度变化图示表示。 相对而言,模拟信号比较适合于传输,数字信号则比较适合于处理。 3.试述数字通信的特点。 答: 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有以下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 2、利于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信号的存储和处理,提高了通信效率; 3、便于加密,保密性强; 4、数字通信系统可以传输各种信息;

与模拟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有以下缺点: 1、与模拟通信系统比较,占据的带宽较宽,频带利用率不高。 2、数字通信系统对同步要求高,系统设备比较复杂,要有集成电路技 术作基础。 4、解释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含义及具体的衡量指标。 答: 有效性:指消息传输的多少。即指单位时间内,在给定信道所传输信息 内容的多少。 可靠性:指消息传输的质量,即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采用码元速率RB和信息速率Rb来表示: 1、码元速率RB:指单位时间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记为Baud 或B。码元速率与进制无关,只与码元宽度有关。 码元速率又叫调制速率。它表示调制过程中,单位时间调制信号波(即 码元)的变换次数。 图示表示:调制速率的概念,一个单位调制信号波的长度为T秒,则调制速率为1/T。 2、信息速率Rb:指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单位:比特/秒,记为bit/s 或b/s或bps。注意在实际系统中常用比特率(单位bps)衡量一个系统的传输速率,其一般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号的位数,而 不是信息速率的概念。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常用差错率来表示,即信号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阶段作业一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数字通信系统只需做到位同步和帧同步,便可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A.正确 B.错误 2.收端定时系统产生位脉冲、路脉冲等的方法与发端一样。 A.正确 B.错误 3.PCM30/32路系统信令码的编码没有任何限制。 A.正确 B.错误

4.帧同步码位选得越长越好。 A.正确 B.错误 5.A律13折线编码器(即逐次渐近型编码器)编出的码字是非线性码。 A.正确 B.错误 6.A律13折线编码器和解码器均要进行7/11变换。 A.正确 B.错误 7.逐次渐近型编码器中

B.错误 8.N不变时,非均匀量化与均匀量化相比,大、小信号的量化误差均减小。 A.正确 B.错误 9.抽样时若不满足抽样定理会产生量化误差。 A.正确 B.错误 10.时分多路复用的方法不能用于模拟通信。 A.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前方保护的前提状态(即前方保护之前系统所处状态)是()。 A.同步状态 B.捕捉状态 C.失步状态 D.后方保护 2.PCM30/32路系统第23路信令码的传输位置(即在帧结构中的位置)为()。 A.F7帧TS16的前4位码 B.F7帧TS16的后4位码 C.F8 帧TS16 的前4位码 D.F8 帧TS16 的后4位码

3.PCM30/32路系统传输复帧同步码的位置为()。 A.Fo帧TS16前4位码 B.Fo帧TS16后4位码 C.F1帧TS16前4位码 D.F1帧TS16后4位码 4.PCM30/32路系统帧同步码的码型为()。 A.0011011 B.0110110 C.0000 D.1101110 5.PCM30/32路系统传输帧同步码的时隙为()。 A.TS0时隙 B.奇帧TS0时隙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精简版)word版本

第一章 1.材料、能源、信息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P15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P16 3.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P16 4.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特点: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P16 5.3C革命: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P16 6.3A革命: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 7.因为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8.信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9.“高”特征:高驱动、高增值、高智力、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 10.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agenda for action) 11.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P19 12.信息化的特点:非物质性、超时空性、可扩展性。P20 13.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P20 14.信息的性质:普遍的和无限的、信息依附于媒体且可以独立与原事物、信息可以共享、信息可以变换、信息可以传递但不增值、信息是动态且有时效的、信息具体而可以被感知和处理的P26 15.信息的功能:信息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信息是知识和智能的源泉。P30 16.信息的生命周期:信息收集、组织、存储、检索、传输、加工和利用P31 17.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P32 18.资源的内在属性: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P32 19.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P34 20.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集合,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凡涉及到这些过程和技术的工作部门都可称作信息部门。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可能是机械的,也可能是激光的;可能是电子的,也可能是生物的。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 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敏感元件,除了普通的照像机能够收集可见光波的信息、微音器能够收集声波信息之外,现在已经有了红外、紫外等光波波段的敏感元件,帮助人们提取那些人眼所见不到重要信息。还有超声和次声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那些人耳听不到的信息。不仅如此,人们还制造了各种嗅敏、味敏、光敏、热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这样,还可以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从传统的电话,电报,收音机,电视到如今的移动电话,传真,卫星通信,这些新的、人人可用的现代通信方式使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使过去必须由专业的电信部门来完成的工作,可由行政、业务部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直接方便地来完成。通信技术成为办公自动化的支撑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同样取得了飞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2017年春季第二次阶段作业

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线路保护倒换比环形网保护倒换的业务恢复时间快。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2.误码率主要由信噪比最差的再生中继段所决定。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3.再生中继系统没有噪声的累积。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A;]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4.AMI码符合对基带传输码型的要求,是最理想的基带传输码型。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B;]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5.CMI码的最大连“0”个数为3个。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6.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中的位置是不固定的。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7.SDH网中没有交换设备。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PCM三次群的形成一般采用异步复接。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第二次阶段作业 学生答 案: [A;]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9.码速调整之后各基群的速率为2112kbit/s。 A.正确

《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练习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教育、远程教育《数字通信技术与应用》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幅度连续幅值是离散的 2、频分制时分制 3、幅度时间模拟 4、有效性可靠性 5、抽样量化编码 6、译码低通 7、是根据语音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8、提取语音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码 9、时间上抽样定理 10、幅度上 11、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 12、=△/2 >△/2 13、模拟压扩法直接非均匀编解码法 14、起始电平量化间隔 15、127 128△ 32△ 512△ 16△ 64△ 56△ 1024△ 16、125μs 256比特 8000 17、传帧同步码和失步告警码 传各路信令码、复帧同步码及复帧对告码 TS1~TS15、TS17~TS31

18、抽样合路分路 19、256kHz 8个控制编、解码用 20、防止假失步(m-1)Ts 同步状态 21、防止伪同步(n-1)Ts 捕捉状态 22、PCM复用数字复接数字复接 23、同步复接 复接时造成重叠和错位 24、按位复接按字复接按位复接 25、同步复接异步复接 26、100.38μs 848bit 27、820bit 28bit 4bit 28、插入码元去掉插入的码元(削插) 29、光纤同步信息传输 30、电接口光接口 31、段开销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 32、终端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再生中继器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33、未经调制变换的数字信号 从零开始的某一段频带 34、未经调制变换的基带数字信号直接在电缆信道上传输 35、NRZ码 36、10 37、3个 38、码间干扰误码 39、再生中继器 40、均衡放大定时钟提取抽样判决与码形成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是在时分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 不仅可以传输电话信号,还可以传输数据信号及图像信号,所以在十分广泛的领 域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大 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可见,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应用 微波是当今时代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数字微波通信技术 就是利用微波来传输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同时还能够利用电波空间传输各种信 息甚至是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的信息进行传输,而且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生 中继,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通信方式,本文主要对数字微波通 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因为其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详见下表: 表1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波通信技术是微波频段借助于地面视距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出现了近几十年的时间。在出现初期阶段,微波通信系统通常是模拟制式的,它与当时的同轴电缆载波传输系统相同都是通信网长途传输干线的重要传输方式。具体而言,我国各个城市之间的电视节目是通过微波来进行传输的。20世纪70 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发出了几十兆比特每秒容量的数字微波通 信系统,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通信技术自模拟阶段向数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20 世纪80年代末期,同步数字系列在传输系统中已经变得十分常见,可以说已经 被普遍应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与光纤、卫星一起被看作现代通 信技术的重中之重。 当今时代,数字微波通信技术不仅在传统传输领域内得到了关注,更在固定 宽带接入领域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可见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发展态势 良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 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3.1 实现正交幅度调制级数的提升以及严格限带 要有效提升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率一般需要应用到多电平正交幅度 调制技术,当前阶段,通常要应用到256与512正交幅度调制,未来还会应用到1024和2048正交幅度调制。此外,对于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 严格,必须要确保其余弦滚降系数可以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3.2 网格编码调制及维特比检测技术 采取复杂的纠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但是这会导致系统的 频带利用率随之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就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有效处理该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网格编码 调制技术需要使用维特比算法来进行解码。但是,在数字信号高速传输的当今时代,使用这种解码算法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南大网院Internet原理、电子商务安全、信息检索、信息组织期末考试整理

Internet原理 选择题 1、停一等协议主要缺点(信道利用率不高) 2、局域网最常用的基带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 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语义,语法) 4、由于IP地址难于记忆,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用(DNS)协议进行转换。 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6、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A、当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2,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7、在物理层实现连接功能可采用(中继器)A、网桥B、中继器C、网关D、路由器 8、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起源(ARPANET) 9、关于OSI/RM,哪个说法错误的(C)A、7个层次就是7个不同功能的子系统 10、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11、在HDLC中,帧被分为三种类型,下列不属于HDLC规程的帧是(MAC帧) 12、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OSI模型的(网络层) 13、若无噪声信道的线路带宽为3khz,每个码可能取的离散值个数为8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可达(18kbps) 14、CCITT建议的T1载波标准中,每一帧包含的位数及传输一帧所用时间分别(193,125) 15、采用脉码调制方法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若采样频率为8000次/秒,量化级为256级,那么数据传输率达到(64kbps) 16、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曼侧斯特) 17、一次传输一个字符(5~8位组成),每个字符用一个起始码引导,用一个停止码结束,如果没有数据发送,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停止码,这种通信方式成为(同步传输) 18、EIA 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0”的电平范围为(+5至+15) 19、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ISP/SPX) 20、通信子网的虚电路操作方式和数据报操作方式与网络层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在下列阐述中,()不正确 2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网卡) 22、Bell系统的T1载波标准采用的线路服用方式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23、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集线器可以对信号放大) 2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建立通信线路) 26、FDM是(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7、滑动窗口协议中,如果发送窗口尺寸大于1和接收窗口尺寸等于1时,是(停一等协议) 28、双绞线由两个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搅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程度) 29、目前用于快速Ethernet的传输介质通常为(5类UTP)A、3类UTP B、3类STP 30、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曾和上面的第N+1层的关系(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简答题 3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宏观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和网络节点;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包括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资源子网包括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其功能是提供处理数据和访问网络的能力;通信子网包括网络节点、通信链路和信号变换器等,主要提供网络通信功能。

现代数字通信

一. 通信系统的基本框图,每个框图写2行。 1. 信源编码:信号一般首先经过AD变换,将模拟信号采样量化变成数字信号,便于传输,再去除信源信号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传输的有效性,提高效率。 2.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通过增加冗余,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具有检错和纠错功能;与交织器共同对抗多径衰落 3.交织器与解交织器:本身不具有纠错功能,只是将数据重新排列。交织器主要用于对抗突发错误,将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分散开,使其变为随机错误。必须与纠错编码技术相结合,才能对抗移动衰落信道的不利影响。利用了缓存技术,会引起时间上的延迟,需要增加延迟和存储空间。 4. 调制器 经典调制技术的功能主要是信号的频谱搬移,实现有效传输。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频谱搬移与其他部分分离。调制的概念有所扩展和延伸,好的调制器调制出的信号需要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较低的误码率、较低的峰均比、较低的接收机复杂度或者能够对抗非线性带来的频谱扩散,抑制对相邻频带的干扰。经典调制技术延拓为空时编码、扩频调制和OFDM等 5. 射频发射: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 6. 射频接收:对从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低噪声放大 7. 解调器:经典调制技术中,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接收信号进行频谱搬移,从射频搬移到基带。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解调器需要完成同步、信道估计、检测的任务,并且软输出,是的解码器能够工作在软判决状态,对抗信道衰落,提高误码率,以正确接收信号 9. 信道解码:检测错误或纠正错误 10. 信源解码:恢复出信源编码前的信息 二.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缺陷,以及抵抗这些缺陷的措施 (1)多径传输环境 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不同,将导致时延扩展。时延差小于时间分辨率时,不可分辨的多径叠加,造成衰落。时延差较大时,可分辨的多径,就会造成码间干扰或多址干扰。(2)时变传输环境 a. 终端的移动会造成多普勒频偏,这反映了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信道传输函数为时变函数。 b. 衰落快慢是相对于观察时间而言的,信道在一个码元时间内保持不变,则称为慢衰落,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资料

2010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一﹑复习方法 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 1 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 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 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 二、简答题 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了解) 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 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 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掌握)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检全率、检准率

二、简答题(了解) 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 一、、名词解释 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 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 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 第五章分类法 第一节 一、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二、简答题 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了解) 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 第二节 一、名词解释 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 二、简答题 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掌握) 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掌握) 3、复分表的作用。(了解) 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 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掌握) 第三节 一、名词解释 引用次序、同位类、交替类目 二、简答题 1、引用次序对于类目体系展开的作用(掌握) 2、传统分类法对于横向关系的处理方法(掌握) 3、类目体系中类目之间存在的基本关系及表现形式。(掌握)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摘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历程,对现代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主要针对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及数字微波通信进行了发展趋势的介绍。同时,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现代信息 技术发展趋势 0引言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1900年波罗的海的一群遇难渔民,通过无线电呼叫而得救,移动通信第一次在海上证明了它对人类的价值;1903年底莱特驾驶自己的飞行器飞上了蓝天,开创了航空交通新领域;1946年世界上第一架计算机诞生,开创了信息经济时代和扩展人类脑力的里程碑;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ARPANET开通,为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当初的人工转接到后来的电路转接,以及到现在的程控交换和分组交换,还有可以作为未来分组化核心网用的ATM交换机,IP路由器;由当初只是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卫星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等等,以及由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第三代通信技术的即将上市,以及以后的第四代通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1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1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心愿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在传输到对段,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 1.2程控交换 程控交换技术即是指人们用专门的电子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随着电信业务从以话音为主向以数据为主转移,交换技术也相应地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给予分株的数据交换和宽带交换,以及适应下一代网络基于IP的业务综合特点的软交换方向发展。 1.3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移动通信 早期的通信形式属于固定点之间的通信,随着人类社会党俄发展,信息传递日益频繁,移动通信正是因为具有信息交流灵活,经济效益明显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所谓移动通信,就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通信。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在移动的时候进行通信,方便,灵活。现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多分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2)光纤通信 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3)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而言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展之间利用人在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而进行的通信。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而投资费用和通信距离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组织引论 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 化的过程。组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 2、信息组织的诞生与发展: (1)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 1)清册职能时期 2)查检职能时期 3)组织职能时期 (2)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 1)文献组织阶段 2)信息组织阶段 3)知识组织阶段 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P8) 1)系统论 a)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耗散结构理论 a)一种自组织结构 b)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相互作用 c)相互影响、制约,与环境发生交互 d)使自身保持稳定,动态有序的活结构 3)协同论 a)海尔曼·哈克 4、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P9) 1)语言学 a)一种符号系统(形式和内容) b)词(词组) 词形、发音、语义、语用 2)逻辑学 a)形式逻辑 b)数理逻辑 c)辩证逻辑 3)知识分类学 a)信息资源的知识分类 b)知识分类体系(图书馆图书分类) 5、自动分类标引(P15):是指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赋予其分类标识, 以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活动。分为: 1)自动归类 自动归类是指先分析待分类对象中的特征,将其与各种类别中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 进行比较,再将待分类对象归入特征最近的一类并赋予其相应的分类号。自动归类 根据使用的技术通常分为基于词的自动分类(词典法)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分类 (知识法)。

2)自动聚类 自动聚类是指从待分类对象中提取特征,再将提取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并按一定原 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对象定为一类,设法使各类中包含的对象大体相等。一 般是在语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词频统计和相似性比较加以聚类的。 6、自动主题标引技术(P16):自动主题标引是指由计算机自动确定语词标识来表达信息资 源主题的过程,包括 1)自动抽词标引:是指直接从原文中抽取词或者短语作为标引词来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 2)自动赋词标引:是指由计算机从受控词表中自动选取词语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 7、文献著录标准(P21) 1)ISB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各类型文献书目著录的国际标准。外文简称ISBD。由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根据1969年丹麦哥本哈根国际 编目专家会议精神而制订。ISBD在总则及各分则内,明确规定了款目的著录项目、 各著录项目的顺序以及标识符号的使用等,既统一了各类型文献的书目著录,又各 有特点,同时有利于不同文种书目记录的识别与交流。 2)AACR:《英美编目条例》国际性的文献著录规则。1967年出版的《英美编目条例》简称AACR1,由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图书馆协会,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提 出,C.S.斯波尔丁编。由于英美双方对部分规则有分歧意见,AACR1有两个版本, 即英国版(British text)和北美版(North-American text)。1971年《国际标准书目 著录》问世后,为适应网络化和文献著录标准化的需要,1978年出版了AACR2。 注:以上均来自百度百科 8、信息资源标引(P23) 1)标引的含义:分析文献的内容特征及相关外表属性,用特定语言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而赋予文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2)标引过程: a)主题分析,即在了解和确定文献的内容属性及帮助揭示内容的某些外表属性 (如文献类型)之后,将这些属性概括为主题并用自然语言表述,同时分析主 题概念之间或主题概念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b)转换标识,即用专门的主题概念或概念因素,构成一定形式的检索标识。 3)标引语言:标引语言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文献需求主题概念的简明性、单义性和关联性概念标识系统,是根据标引和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类语言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P32) 1)《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原名《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71年着手编制,1975年出版第1版,1980年、1990年、1999年分别出版第2,3,4版。 2)分类(P33、34) 《中图法》类目排列的基本原则是: ①优先使用事物的客观发展次序、事物内部固有的次序、科学的系统次序以及人们 认识事物的逻辑次序排列同位类。 ②同位类的排列贯穿着从总到分、从理论到应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 ③当某类事物的客观次序不明显或某种人为的次序更有利于检索时,则按人为次序 排列同位类。主要是按类目的重要程度、文献的多少、通常的习惯次序以及从现实到

现代数字通信

现代数字通信 一.通信系统的基本框图,每个框图写2行。 1.信源编码:首先,信号一般经过A/D变换,将模拟信号采样量化变成数字信号,便于传输;其次,进行数据压缩,去除信源信号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传输的有效性,提高效率。 2.信道编码:信道编码通过增加冗余,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具有检错和纠错功能(卷积码主要用于纠错,分组码用于检错);与交织器共同对抗多径衰落 3.交织器与解交织器:本身不具有纠错功能,只是将数据重新排列;交织器主要用于对抗突发错误,将突发错误在时间上打散开,使其变为随机错误;必须与纠错编码技术相结合,才能对抗移动衰落信道的不利影响;交织器采用了缓存技术,会引起时间上的延迟,需要增加延迟和存储空间。 4.调制器 经典调制技术(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功能主要是信号的频谱搬移,实现有效传输。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频谱搬移与其他部分分离。调制器调制出的信号需要有较高的频谱效率、较低的误码率、较低的峰均比、较低的接收机复杂度或者能够对抗非线性带来的频谱扩散,抑制对相邻频带的干扰。经典调制技术延拓为空时编码、扩频调制和OFDM等。 5.射频发射: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由天线发送出去 6.射频接收:对从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低噪声放大 7.解调器:经典调制技术中,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接收信号进行频谱搬移,从射频搬移到基带。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解调器需要完成同步、信道估计、检测的任务,解码器能够工作

在软判决状态,对抗信道衰落,提高误码率,以正确接收信号 9.信道解码:检测错误或纠正错误 10.信源解码:恢复出信源编码前的信息 二. 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缺陷,以及抵抗这些缺陷的措施 (1)多径传输环境 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不同,将导致时延扩展。时延差小于时间分辨率时,不可分辨的多径叠加,造成衰落。时延差较大时,会造成码间干扰或多址干扰(CDMA系统中表现为Chip间干扰)。 (2)时变传输环境 a. 终端的移动改变电波传输环境,造成多普勒频偏,反映了信道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信道传输函数为时变函数。 b. 衰落快慢是相对于观察时间而言的,信道在一个码元时间内保持不变,则称为慢衰落,否则称为快衰落。一般均假设信道为慢衰落(把码元时间切得很短),对于OFDM系统,通常假设信道在一个OFDM符号内不变。 (3)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 a. 由于每个用户不独占传输媒体和介质,需要动态分配资源,这就产生了同频干扰或多址干扰。 b. CDMA系统中各用户在频率上和时间上是重叠的。 对抗措施:(要不要每种措施都具体解释一下?) (1)针对衰落的技术 a.分集接收技术: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发送分集以及接收分集,发送分集可以有效对抗单径慢衰落

数字通信的应用

在电子式互感器中数通信技术的应用 针对当前电子式互感器的研制情况,着重研究并解决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数字同步和数字通信的关键技术难点。在数字同步技术方面,使用数字移相和相位均衡技术将数字信号波形大范围地前移并保持近似于线性的群延时;使用二次插值技术在小范围内进行精细的相位调整。在数字通信方面,针对IEC61850-9-2LE标准互操作性较差的缺陷,提出分布式采样值控制块的思想,定制了分布式采样值控制块之间的通信协议。 近几年来随着嵌入式技术和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绝缘性好、无饱和频带宽数字化等优点。电子式互感器一般由高压侧的系统由于高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值很小为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误差和衰耗一般在高压侧将其转换成离散数字信号后发送实时电气量的采集由传统集中式改变为分布式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采样同步问题采样同步技术成为决定电子式互感器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同步采样相关的是数字通信标准深化了的概念将其作为逻辑设备融入到标准体系中其主要功能是数据的合并和发送为间隔层的保护测控设备提供时间一致的电流和电压数据。

电子式互感结构 上图是电子式互感器的整体框架,其中高压侧采集器的主要功能是模拟电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并下传,本文将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同步机制下移到MU,省去了向采集器传送同步采样脉冲的上行光纤,简化了系统。 多路采集信号在MU汇合组包后通过最简单的通信协议栈向以太网发送采样测量值(SMV)数据包.这一过程决定了MU有多任务并行和强实时性的显著特征。但另一方面,IEC61850标准的互操作性和灵活性却导致具有复杂的通信协议栈和弱实时性,为了解决上述矛盾降低实现难度制定EC61850-9-2le标准该标准在采样值控制块预配置基础上将特定的通信服务映射到了以太网链路层仅保留协议集的sendmvmessage服务,以降低可互操作性为代价,简化电子互感式的设计。针对保护SMV报文高可靠性的特殊要求,在PHY保护通道扩展为8个独立的光口。保护用SMV报文以点对点方式直接连接到间隔层的保护测控装置。 电力系统中来自不同设备间隔的电流和电压信息必须利用公共的时钟脉冲做到同步。常用的时钟信号是:PPS或B码。其共同特征是:以秒为单位实现同步,即1 s同步一次。IEEE 1588精密时钟协议(PTP)是基于以太网的时间同步方式,它通过在主从时钟节点之间传递带时间戳的PTP报文计算主从时钟之间的时间偏差,以实现同步。

信息组织学复习资料

第2章信息组织概述 1.信息组织的内涵 ●信息组织(information organization)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 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 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从层次上看,信息组织包括了序化和优化两个层次,序化是基础,优化是延伸。 2.信息组织要素 ●属性与序、规范和操作是信息组织的两对基本要素,是信息组织进行的依据,信息组织学科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要素之上。 (1)属性 ●属性反映了信息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属性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属性和内在属性,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外在属性称为外表特征,内在属性称为内容特征。 ●信息组织的过程就是按照事物属性之间的同一性、包容性、交叉性和排斥性等关系对信息实施序化的过程。 (2)序 ●序是事物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事物或系统的各个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在时空中的表现,即事物发展中的时间序列及排列组合、聚类 状态、结构层次等空间序列。 (3)规范 ●有序无序是针对一定参照系而言的,这个参照系就是规范。 ●信息组织规范主要包括: ①基本术语规范; ②有关信息技术规范(信息交换格式、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语言、网络标准与协议 等); ③信息组织技术规范(如信息描述规则、信息代码、信息标引规则和信息组织成 果编排规则等);

④其他相关规范。 (4)操作 ●操作指根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特征,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标引,并将其组织进相应系统的过程。 ●这一操作一般是依据一定的信息资源描述处理的规范,对信息资源的特征和内容进行分析、归纳、选择、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组织进信息资源集合和 检索工具。 3.信息描述规范 ●描述项目规范: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关键词等 传统文献著录时基本描述项目分为9个大项。依次为:题名和责任者项目;版本项;文献特殊细节项;出版发行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及有关记载项;提要项。 《都柏林核心集》则将其描述项目分为1 5个大项。题名、作者或创作者、主题和关键词、描述、出版者、其他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资源标识符、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权限管理。 ●描述文字规范:采取的文字 ●描述级别规范:详略程度 ●描述格式规范:各种描述项目的次序、描述的标识、描述项目的表达形式等 4.词汇规范 ●用词规范:同义规范、词义的规范; ●词间关系的规范:这些关系包括等同、等级、相关三种基本类型。 5.句法规范 ●引用次序:指复合主题标引和检索时,各个主题因素的组合次序。 ●辅助符号 ①关系符号:分类组织中用:+ :( );主题组织中用:—,:②联系符号:防止错误的组配关系③职能符号:明确主题标识的句法含义④逻辑组配符号。 ●句式转换

2021年专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标准范文

专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标准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专用无线电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即时的 ___沟通、数据采集和图像、视频传输,为国防、公共安全、经济建设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由美国 ___工业协会(tia)制定,经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认可的标准。p25(project 25)是itu提出的全球开放的数字通讯标准之一。用户主要是军队、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应急通信等高端专业用户。 p25标准的演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fd ___ (频分多址)技术,每个信道带宽12.5khz,上行、下行传输速率均为9.6kb/s,兼容模拟技术;第二阶段采用td ___时分多址双时隙技术,等效信道带宽6.25khz,上行速率9600b/s,下行速率1xxb/s。 p25标准是开放式的,允许各设备厂商的产品互相兼容;且具有向后兼容性,以融合现在的模拟通信技术。还包含了对 ___通信加密的要求;并将12.5khz的频谱带宽分成6.25khz或等效的频谱,通过缩窄带宽,提高频谱效率,p25采用广域设计,中继基站功率可达100w、 ___终端功率不低于5w。单个中继基站覆盖100km2,组建___通信系统需要的中继基站数量少,适合广域覆盖、调度功能要求高的用户使用。

2.2 tetra 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 - 陆上集群无线电)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etsi(欧洲通信标准协会)为了满足专业部门对 ___通信的需要而设计、制订统一标准的开放性系统,采用数字td ___技术的专用 ___通信系统。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以在同 ___台提供 ___通信和数据传输,支持 ___终端脱网直通互联,可实现鉴权、具有空中接口加密和终端对终端加密功能。还具有虚拟专有网络功能,可在一个物理网络同时为互不关联的多个个体、群组服务。tetra具有频谱利用率高、通信质量好、组网方式灵活的优点,目前已实现如图像数据传输、 ___互联查询等许多新的应用。所以 tetra数字集群系统一投入商用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tetra 系统抗干扰能力强,支持用户点对点单呼、点对多点组呼、应答组呼、单向点对多点广播呼叫以及 ___加密通话。 欧洲通信标准协会为了满足小范围用户对专用无线电通信的需要,制订了dmr(digital?mobile?radio)数字集群通信标准。该标准主要应用在小区域服务,如中小企业、 ___小区等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