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计划成本法

五计划成本法

五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支付的合理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其组成内容应当与实际成本完全一致。除特殊情况外,计划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收发频繁,期初计划,期末调整。省去运营中大量复杂的记账工作。) “材料采购”账户结构:(差异额就是计划与实际的差异体现,计划与实际相差了多少。) 2、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不相等时,差异关系如下(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1)、当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实际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额=计划成本(即: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节约差异额);(借贷相等) (2)、当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时: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额(即:实际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超支差异额=计划成本)。(借贷相等) 3、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分类登记。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注意:该科目是资产类,是“原材料”账户的抵减附加调整账户)——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分别“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为了使账实相符,根据实际成本对计划成本进行多还少补。这样资产总值就不会出现错误。 1、取得存货形成差异时: ①超支差异——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则实际资产>账面资产,在“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资产类)的借方登记补足。 ②节约差异——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则实际资产<账面资产,在“材料成本差异”科 目(资产类)的贷方登记减去。 2、发出存货并分摊差异时: “生产成本”等账户的借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 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月末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账实相符)。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 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作业的类型包括: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的。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 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生产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反映对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2)批量水平作业由生产批别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核算法详解 计划成本法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是指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进行的方法。 其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通过分配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账户设置 (1)“原材料”科目。本科目借方、贷方及余额均按照计划成本记账。 (2)“材料采购”科目。本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为借方余额,表示未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反映已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入库材料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如果是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如果是贷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 2、会计处理 ①购入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②入库: 材料成本差异若采用月末一次结转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若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③发出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④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时: 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 注意:超支差异用正数,节约差异用负数。 %100 的计划成本 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的成本差异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计划成本法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方法核算例题: 资料:1.某企业属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9月份有关会计账户期初余额如下: 原材料账户:168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46800元;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余8600元;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账户:借余184元。 2.本月发生采购业务如下: (1)购入原材料一批,买价90000元,增值税15300元;运输费4000元、装卸费80元,共计款项109380元,采用转账支票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92000元)(2)购入低值易耗品一批,买价12800元,增值税2176元;运输费800元,共计款项15776元,采用商业汇票结算,签发并承兑为期3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一张交供货方。材料已验收入库。(计划成本15600元) 3.本月末已根据领发料单汇总发出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如下表: 项目生产成本制造费 用管理费 用 合计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 原材料计划成本85000 5000 10000 3000 103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低耗品计划成本20000 11000 31000 差异( %) 实际成本 要求:1、根据资料2作购入存货的会计分录; 2.根据相关资料计算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率。(列式计算)3.计算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将计算 结果直接填入“发出材料汇总表”中) 4.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法例题答案: 1.(1)借:材料采购——原材料 93800 [90 000+80+40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80(15300+280) 贷:银行存款 109380 借:原材料 92000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 1800 贷;材料采购 93800(实际成本)(2)借: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 [12800+800×(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32(2176+56) 贷:应付票据 15776 借:低值易耗品 15600(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低耗品 13544(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低耗品成本差异 2056 2.计算成本差异率: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8600+1800)÷(168000+92000)×100%=4% 低耗品成本差异率=[184+(—2056)]÷(46800+15600)×100%=—3% 3.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应分摊差异额: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的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 B.作业环节较少 C.生产准备成本较高 D.产品品种较少 2.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缺陷有()。 A.实施成本较高 B.实施效果较差 C.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 D.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出量相关性较弱 3. 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之一是作业基础成本法()。 A.存在较多的同质成本库 B. 存在较少的同质成本库 C.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 D. 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 4. 按照作业的执行方式,可将作业分为()。 A.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 B.必需性作业和酌量性作业 C.重复作业和不重复作业 D.后勤作业和质量作业 5.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按受益对象分类的作业是()。 A.单位水平作业 B.协调平衡作业 C.批次水平作业 D.工厂维持作业 6. 销售成本和调运成本不包括()。 A.执行订单成本 B.装运成本 C.编制商品销售价目表 D.材料采购 7. 作业成本法所采用的成本动因()。 A. 不考虑辅助作业 B. 只考虑某些生产作业 C. 将作业与产品直接联系在一起 D. 将作业与产品间接联系在一起 8. 华宇公司本期制造费用共计480000元,采用传统成本法核算,它拥有5个为辅助生产部门和5个生产部门,生产25种产品。其制造费用中应有()分配至产品层次。

A.48000元 B.480000元 C.1920元 D.0元 9. 与数量相关的动因不包括()。 A.产量 B.直接人工工时 C.机器工时 D.生产工人人数 10. 在作业成本法下通常难以找到合适的成本动因来将()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至产品。 A.车间管理 B.直接人工 C.质量检验 D.机器调试 二、多项选择题 1. 作业按所完成的职能可以分为()。 A.后勤作业 B.协调、平衡作业 C.质量作业 D.变化作业 E.产品维持作业 2.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 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大 B.企业规模大、产品品种多 C.作业环节多且易辨认 D.生产准备成本较高 E.计算机技术较高 3. 作业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A.按作业所完成的职能分 B.按作业的执行方式分 C.按作业的性质分 D.按作业的收益对象分 E.按作业的时间长短分 4.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兴起和运用与以下新的制造环境密切相关()。 A.专业化生产 B.电脑辅助设计 C.弹性制造系统 D.适时制生产方式 E.自动化生产 5. 成本动因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因果关系 B.受益性 C.合理性

第五章 分步成本法

第五章分步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种分步法中,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的方法是()。 A.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分步法 B.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分步法 C.分项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二生产步骤的广义在产品不包括()。 A.第一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B.第二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 D.第三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3.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 A.综合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分项结转分步法 D.逐步结转分步法 4.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逐步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综合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分步法 5.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 A.本月库存商品成本合计本月库存商品所耗半成品费用 B.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合计本月库存商品所耗该种半成品费用 C.本月库存商品所耗半成品费用本月库存商品成本合计 D.本月库存商品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6.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以分为()。 A.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C.实际成本结转分步法和计划成本结转分步法 D.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7.某产品由四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A.5次 B.4次 C.3次 D.2次

8.分步法适用于()。 A.单件小批生产 B.大量大批生产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D.单步骤生产 9.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指()。 A.库存商品与广义在产品 B.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C.库存商品与月末在产品 D.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10.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本步骤生产费用 B.上步骤转来的生产费用 C.库存商品成本 D.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种分步法中,不必进行成本还原的有()。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项结转法 D.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E.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2.采用分步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可以()。 A.按生产车间设立 B.按一个企业设立 C.按实际生产步骤设立 D.按一个车间中的几个生产步骤分别设立 E.按几个车间合并成的一个生产步骤设立 3.半成品成本综合结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按实际成本结转 B.按计划成本结转 C.按成本项目结转 D.按原材料成本结转 E.按固定成本结转 4.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 A.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资料 B.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库存商品成本资料

第五章作业成本1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 一、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 作业成本计算是英文Activity-Based Costing的中译名,简称ABC法。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者创建的。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革新。 (一)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以单一标准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如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材料总量、机器小时等,其主要目的是为分配间接费用提供统一的基础,以便于存货计价和利润计算。如图4-1所示。 这种以单一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费用分配基础的分配方法,在间接费用项目较少、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可行的。然而,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日益发展,对机器人、特殊机器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程

序使用的不断增加,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加。有资料表明,8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美国为35%,日本为26%,若从电子行业看,美国为75%,日本为50%--60%。这是由于近20年来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纷纷实行自动化生产、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以及弹性制造系统的结果。这使得直接人工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小,间接费用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制造费用的构成也日益复杂。因此,如果只采用一个成本动因分配,无论采用哪种成本动因,都无法客观反映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因而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的失真。所以,只有在产品品种少、间接费用数额不大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一个成本动因分配制造费用。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条件下,以直接人工小时等单一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是不准确的。因为这种分配方法不能显示这个单一成本动因与间接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失真。同时,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成本动因之间缺乏因果关系,不利于间接费用的预算与控制,并且使成本报告不能满足管理部门或管理者进行定价、自制与外购、生产批量等决策的需要。(二)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 为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中以单一成本动因分配间接费用的局限性,作业成本计算法将间接费用按照作业进行归集,并将各项作业产生的成本按照每个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根据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量将间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计算原理可用图4-2表示。

计划成本法习题答案-

【单选】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A.502.5 B.570 C.630 D.697.5 答案:B 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100%= -5%,则当月

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为600*-5%= -30万元,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30=570万元。 【单选】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答案:A 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某企业原材料计划成本为100元/千克、月末一次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根据以下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5日从A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480千克,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货款通过银行支付,材料未入库。 (2)6日预付B公司10 000元,用于购买原材料。 (3)10日从B公司购入的原材料160千克已运到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的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5 000元,增值税2 550元,用银行存款补足货款。 (4) 20日从C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600千克,专用发票价款60 000元,增值税10 200元,款已支付,但材料未到。(5)25日,上述(1)中从A公司购入的原材料运到。 (6)28日,从D公司购入原材料材料30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发票到月末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原题: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对外作一次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按计划分配时是对包括辅助生产在内的所有部门,调整差异时只对除辅助生产以外部门进行。 (一)计划分配: 1、供电车间: (1)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7×4000= 680(元)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8500=3145(元) (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7000=2890(元) (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500=255(元) (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000=170(元) (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2000=340(元) (7)合计:680+3145+2890+255+170+340=7480(元) 2、机修车间: (1)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00=340(元)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1800=3060(元) (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100=3570(元) (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70×100=170(元) (5)合计:340+3060+3570+170=714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3145 ——二车间产品2890 ——机修车间680 ——供电车间340 制造费用——一车间3315 ——二车间3740 管理费用510 贷:生产成本——供电7480 ——机修7140 (二)计算成本差异: 1、供电车间:7040+340-7480=-100(元) 2、机修车间:6720+680-7140=260(元) (三)差异调整: 1、供电车间: (1)分配率:-100/40000=-0.0025(元/度)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8500=-46.25(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7000=-42. 50(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500=-3.75(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000=-2. 50(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2000=-5. 00(元) 2、机修车间: (1)分配率:260/4000=0.065(元/小时)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1800=117.00(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2100=136.50(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65×100=6.5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 ——二车间产品 制造费用——一车间113. 25 ——二车间134.00 管理费用1.50 贷:生产成本——供电 ——机修260

方案-如何理解和运用作业成本法

如何理解和运用作业成本法 '本文试途用通俗的 解释作业成本大师精湛的理论,希望对财务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一、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 某企业经理的一句话可以说明一个优秀成本 系统的重要性:“现在行业收益率都非常低,往往只有4-6个点,如果成本计算有1%差距,企业收益就要扭曲20%。”让我们再来看看经营者和专家对成本管理的见解。 (一)现行企业的理解: 1. 简单认识 把成本管理系统当成财务的一个部分,为了完成财务报表而做成本核算,至于成本信息谁在使用,并不是重要。成本核算是一项任务而已。 2. 一般 把成本管理系统看成经营决策的一个支撑,一个信息来源,可以辅助管理部门以及市场部门制订经营决策,但是帮助不大。从销售部门打给财务部门成本核算人员的问询价格折扣空间的电话数量就可以知道。 3. 深入应用 把成本管理系统视为企业整个运营的一个基础平台,促使企业精细化管理优化和提升。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分析每一个产品带给企业的价值,分析产品的盈利特性,可以分析每一个客户/渠道/区域对于企业的价值。同时,这个平台可以支撑责任 体系实现,可以帮助确定内部成本控制标准,制订考核依据。它能覆盖企业所有的业务的平台,包括采购、 、销售环节,而不仅仅是覆盖生产运作的平台。 (二)专家实施ABC的认识 根据已实施ABC项目的 ,专家们有以下几点深刻理解: 1. 多方参与,综合协调 作业成本法一般应由财务部门负责来做,但是对核算体系的设计例如作业划分动因选择最有发言权的是生产物流等业务部门,使用成本信息的是销售部门、管理层,把作业成本法变成现实的是一线业务人员、 人员和财务成本核算人员,这其中也少不了IT部门的大力支持;所以,作业成本法的项目往往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 不到位都可能导致项目中止。 参考方案:可以通过外部顾问咨询,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来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2. 把握好核算的精细程度 核算体系设计太细致的话,导致实施困难;太粗的话,又没有实际意义。这个度很难把握。如在项目中,客户希望把物流成本明确到每一份提单的储存天数,这不仅需要业务运作的各个环节有很详细的数据,还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持。太细致导致实施不下去,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参考方案:以满足成本信息的需求为目标,先尽可能详细,根据能否实现来对核算体系不断进行简化。 3.选择合适的实现工具 如果在ERP中实现,ERP需要做重新配置,客户一般缺乏对专用工具的了解,在Excel 中实现太复杂。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及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属于资产类)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与估时作业成本法 ——论作业成本法的缺陷与估时作业成本法的改进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相较于传统成本法主观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则采用动因追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分配环节的主观性。然而,作业成本法在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非常多来自现实问题的阻碍,使得其并没有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系统方法的首选。 (一)作业成本法的缺陷 一、对职工的调查过程极其耗费时间 在企业规模较大、部门众多的情况下,逐一调查每位员工花费在不同作业上的时间需要花费很大的时间成本。例如,一家公司整个企业的ABC模式中包括150项作业,而这些作业的成本需要分配到500个成本对象上去,所需数据十分繁杂,对职工的调查过程也会相应非常漫长,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获取的数据难以证实其准确性。 二、调查所获数据主观且难以证实,忽略了潜在的未利用生产能力 例如,在一个部门建立ABC制度,主要分为三项作业,需要向职工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在这三项作业上所耗费的时间做出估测。但是,员工总是倾向于填写对自己有利的数字,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分配于这三个作业,即三个作业的耗时总数为100%。这在实际工作生产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能一天的8个小时全部耗费在有效的劳动上,总有休息、等待的非生产性耗时。因此,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算出的作业费用率往往偏高。 三、难以反映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有理想化假设条件的成本计算方法,必须假设企业内部门对于员工职责划分十分明确,并且所有员工都能够各司其职;其次,所有员工必须十分诚信,在做职工调查的过程中对于自己在不同作业上的时间分配要准确报告、不隐瞒自己休息、等待甚至迟到早退的现象,才能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

存货的计划成本法

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 存货的计划成本计价主要涉及存货的购入和发出两个阶段,在内容上涵盖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具体的存货项目。以下以原材料为例,具体说明存货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需要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但不需设置\“在途物资\”科目。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需掌握五笔核心分录、成本差异的分配、发票账单与材料到达企业是否同步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五笔核心分录 1.采购材料采购材料时,按材料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应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科目;按不同的结算方式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即: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 材料入库:材料入库时,按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即: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3.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时,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按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即: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或者相反。 4.发出材料:发出材料时,根据材料的具体用途和领用部门,按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即: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5.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 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时,按照发出原材料计划成本计算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即: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在上述五笔会计分录中,要注意: (1)第1笔分录和第5笔分录的区别;(2)第5笔分录的金额,需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才能确定。

作业成本法与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案例 资源设计 企业目前的账户设置包括: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两个账户没有辅助生产账户。相对于传统成本,直接材料仍然应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人工是各种作业完成的必要条件,需要计入各种作业中。人工工时数据是资源和作业分配的重要成本动因,制造费用在传统成本下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业成本法下,应重点关注传统成本下的制造费用,根据各项费用的实际用途分配到作业。根据作业定义的情况以及资源的处理原则,确定了以下资源项目,见表 表资源设计

工装费用(包括采购)直接计入直接计入到“生产准备”作业 工装库存管理费用直接计入直接计入到“生产准备”作业 设备费用账户针对各台设备费用归入 对应的工作中心作业中 人工费用账户按人数分配到各作业 厂房费用按面积分配到作业 [1] 设备原值固定不变,可以转化成固定的百分比。从而不需要动因数据采集。 图2资源设计 图2是核算体系的资源设计。资源分为两个层次,其中有关设备费用要求各项费用按照工作中心分录,能够直接追溯到工作中心,财产保险费用主要是设备保险费用,按照设备价值分摊到各个设备,动力用电等据各个设备的功率以及加工工时分摊到设备,设备折旧原来采用整体折旧方法,现在根据各个设备现值分别设备折旧。设备保养修理费用是为了保障整过生产正常进行,因此把设备保养维护费用按照设备数量分配到各个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是在MIS系统中定义的加工单位,通常是由具有相同加工特征的设备组成。MIS系统中的计划调度模块以工作中心作为任务分派单位,因此这里的设备相关费用按照工作中心归集。 企业把工具库和材料库统一到一个库存中,材料和成品管理工作很少,通常原料由外商根据订单供应,而产成品完成后直接发送给外商客户。工具室中的主要职能是保证生产中对于工装的需求。因为根据生产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三)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1.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内容及其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流转,在企业内部一般包括购进、销售、储存几个环节。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种类、规格繁多,批发零售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较为复杂。 根据是否对库存商品同时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核算,以及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还是进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数量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既进行数量核算,又进行金额核算。又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2)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只进行金额核算,不进行数量核算。又分为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各种核算方法均具有其适用范围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售价金额核算法。 2.售价金额核算法 (1)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使用范围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在实物负责的基础上,只以售价为计量单位记账,控制商品的购进、销售、储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主要是适应商品零售企业“服务对象广,交易次数频繁,交易金额小,规模小,经营品种繁多”的商品流通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核算方法。 (2)账户设置售价金额核算法下,仍然要使用“材料采购”、“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账户,但是,“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分期收款发出商品”账户是按售价计价。除此之外,上述所有账户的核算内容与使用方法,均与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 为适应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要求,还要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账户的备抵账户。它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库存商品时,商品的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额。贷方登记企业购进、销货退回以及加工收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借方登记月末分摊已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所有库存商品尚未摊销的进销差价。该账户应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余额与“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即为库存商品实际占用的资金数额,即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3)售价金额核算法的账务处理 购进商品的账务处理。根据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支付货款或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账务处理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下相同,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商品进价贷记“材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计划成本法的核算 计划成本法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内容,比较基础,但很多学友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了,这里再给大家总结一下,可以很容易地记牢它,我就不再举具体的例子了。 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时,购入材料时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这里和实际成本法来对比一下,商业企业和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存货的工业企业,购入但尚未入库的材料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由此可以得出,“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核算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只是分别在不同的核算方法下使用而已。

【识记要点】 ①“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口诀:借超贷节) ②“材料采购”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途物资”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

资产评估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可确指资产的有( )。 A.商标B.专利权 C.著作权D.商誉 2.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受到技术进步、市场变化等外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更大,这体现了无形资产的特点中的( )。 A.非实体性B.垄断性 C.经营效益性D.价值的较大不确定性 3.一项无形资产的寿命期,主要取决于它的( )。 A.重置成本B.损耗程度 C.机会成本D.使用价值 4.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应该确定无形资产评估的前提,即它的( )。 A.有效期限B.成熟时期 C.重置成本D.能产生超额收益 5.在无形资产转让价格评估中,转让价格的计算公式可以是( )。 A.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率B.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分成率 C.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分成率D.销售收入×销售利润分成率6.用成本法评估某项专利技术,已经在开发该专利的过程中耗费的材料费用20万元,工资费用30万元,管理费用5万元,专用设备费10万元,营销费用5万元,咨询鉴定费5万元,其直接成本为( )。 A.75 B. 50 C. 65 D. 20 7.同一内容的技术发明只授予一次专利,对于已取得专利权的技术,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营利性实施。这是专利权的( )。 A.独占性B.专有性 C.时间性D.不可转让性

8.专利的成本费用与专利可以带来的额外收益之间( )。 A.有必然联系B.没有多大联系 C.没有必然联系D.有一些联系 9.商标的评估对象是()。 A.商标所带来的总体收益B.商标注册时所花费的费用 C.商标产品的价格D.商标所带来的额外收益10.决定商标权价值高低的因素为( )。 A.商标的基本构成和设计B.商标所能带来的效益 C.商标具有法律保护的专用权D.商标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具有的特点11.商誉评估值指的是企业超额收益的( )。 A.本金化价格B.重置成本价格 C.变现价值D.最高收益值 12.某企业外购一项无形资产,法定年限为15年,现已使用了3年,经评估其重置成本全价为100万元,则此项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净值为( )。 A.75万元B.80万元 C.82万元D.85万元 13.对无形资产评估时()。 A.收益法是唯一的方法B.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都可采用 C.只能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D.只能采用收益法和成本法14.某企业的预期收益额为16万元,该企业的各但单项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为60万元,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20%,以此作为适用本金化率计算出的商誉价值为()。 A.10万元B.20万元 C.30万元D.40万元 15.对同一专利权来讲,其价值最高许可使用形式为为()。 A.普通使用许可B.排他使用许可 C.交互使用许可D.独占使用许可

计划成本分配法

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

————————————————————————————————作者:————————————————————————————————日期:

浅析计划成本分配法 1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背景知识及定义 1.1背景知识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相关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知识。 1.1.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程序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进行结转和分配。由于辅助生产提供劳务或生产产品的种类不同,起好费解沌河分配的程序也不同。 对于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生产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而发生的辅助生产费,在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完工入库时,其成本也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借方,其结转过程与基本生产车间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基本相同。在领用时,根据用途按存货发出的各种计价方法。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的借方。 对于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提供水、电、运输、修理等劳务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应按受益单位的耗用量,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转入“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借方。 1.1.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原则 为了正确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应遵循一下分配原则: ①谁受益谁承担。对于接受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或生产的产品的受益单位均应负担辅助生产费。其中,凡是能够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各该对象的成本中,不能直接确认受益对象的,应按受益比例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受益多的分配多,受益少的分配少。 ②方法简便合理。辅助生产费的分配要采用既简便又合理的方法进行。为此,企业应根据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具体情况及其管理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既不能只求分配方法的简单而忽略了分配结果的准确性,又不能只求结果的准确性而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五章作业成本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第五章作业成本法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思考题 1、什么是作业、作业的类型有哪些? 答:作业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活动, 是汇集资源耗费的第一对象,是连接资源耗费和产品成本的中介。作业的类型包括: (1)投入作业,即为生产产品做准备的有关作业。包括产品研发和市场调研;招聘和培训员工;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等。 (2)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 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3)产出作业,即与顾客相关的作业。包括销售活动;收账活动;售后服务;送货等。 (4)管理作业,即支持前三项作业的作业。包括人事、工薪、数据处理、法律服务、会计和其他管理。 2、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计算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 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3、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作业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来对多种产品合理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直接费用的处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是一致的,两种 计算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对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假设间接费用的发生完全与 生产数量相联系,并且间接费用的变动与这些数量标准是一一对应 的。因而它把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机器小时、原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可以说,传统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 作业成本计算通常对传统成本计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进行 改进,采用作业成本动因为标准,将间接的制造费用分配于各种产品,这也是作业成本法最主要的创新。作业成本法下分配间接费用遵循的原则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4、生产作业有哪四种类型? 答:生产作业,即与生产产品有关的作业。包括操作机器或使用工具生产产品;生产过程中搬运产品;储存产品;检查完工产品等。 生产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即单位水平作业、批量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能力水平作业。 (1)单位水平作业反映对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进行的工作。 (2)批量水平作业由生产批别次数直接引起,与生产数量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