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分析及研究

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分析及研究
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分析及研究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c34788110.html,ki.1671-7988.2019.17.010

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分析及研究

郑振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文章采用优劣分析法,对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化开展分析,同时探究了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足。通过对优劣的分析,找到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路径,即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制定统一安全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见找到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7-30-03

Innov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

Zheng Zhen

( Wuhan V 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205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erits and demerits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shortcomings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s are explo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 can find the path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s, that is,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of batteries, formulating unified safety standards, and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s can be fou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s.

Keywords: fuel cell; new energy vehicl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CLC NO.: U469.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7-30-03

前言

燃料电池汽车是随着汽车制造的发展而兴起的,其中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叶,但因为电池性能的原因,并没有获得重视。上世纪九十年代,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被开发出来,随后,各国政府及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开始重视这一项目的研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日本丰田公司率先取得了突破,并正式在日本开始出售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这是全球首款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需要长时间充电的特点不同,这款燃料电池汽车在电池内注入氢燃料的时间仅为三分钟,而其续航的里程达到700公里,但其百公里加速较纯电动汽车要慢一些。

1 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优势分析

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中安装的燃料电池,其运行原理十分简单,主要是利用燃料电池中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产生的电能能够驱动电动机的运转,再依靠电动机的运转驱动汽车的前行。这一原理是水电解的逆反应,其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的反应物只有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排行争夺战中,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还未获得较大的突破,目前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虽然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美好,但就目前而言,锂电池纯电动汽车还比不上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的优点主要如下:

作者简介:郑振(1986-),男,湖北十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能源。

30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 在全球能源短缺,提倡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新能源汽车兴起的背景出发,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挑战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措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标签:新能源;汽车 1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 1.1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念 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汽车提出来的,传统的汽车是以汽油、柴油为燃料。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目前在工程上可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以下种类:新型燃油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煤制醇醚燃料;电动汽车。 1.2 新能源汽车兴起的背景 1.2.1 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的推动 全球石油资源储量的稀缺性毋庸置疑,几个经济大国能源紧缺问题严重,现阶段仍以石油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2008年上半年石油价格从80美元一路飘升到147美元,汽车燃料的使用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这一轮石油价格上涨期间,部分新能源汽车显示出相对使用成本优势。部分消费者为免于负担过高的燃油费用而放弃原本欲购买的传统车型,而选择石油燃料消耗相对较低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厂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开始加大研发和推广的力度。各国政府也适时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销售予以补贴,新能源汽车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虽然近期石油价格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出现严重下跌,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仍可以使部分新能源汽车保持一定的使用成本优势。 1.2.2 各国石油自给率不足 世界上主要汽车消费国的石油自给率水平不高,石油的储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各国消费的需要。全球汽车第一大消费国美国石油自给率仅为33%,而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自给率甚至都在10%以下,在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保证石油供给安全己成为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难题。降低石油依赖己成必然选择。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石油对外依赖度是各国政府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必然选择。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专项调研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专项调研研究报告 https://www.360docs.net/doc/c34788110.html,

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 资前景预测报告 【出版日期】2018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8000元电子版:8000元纸介+电子:8200元【报告编号】R693567 【报告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34788110.html,/research/201811/693567.html 报告目录: 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纯电动车为主要流通车型,插电混动车型保持快速增长。其中,6月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3万辆,同比增长75.7%;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为2万辆,同比增长241%。2018.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插电混动型销量及增长走势

2018.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型销量及增长走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新能源汽车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随

后,报告对新能源汽车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定义及特点 1.1.1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定义 1.1.2 新能源汽车特征 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1.2.1 混合动力汽车 1.2.2 纯电动汽车 1.2.3 燃料电池汽车 1.2.4 气体燃料汽车 1.2.5 生物燃料汽车 1.2.6 氢燃料汽车 1.2.7 太阳能汽车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分析正文目录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燃料电池汽车等清洁汽车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增强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关键总成及零部件。鼓励开发使用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分别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在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及相应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强调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科学技术部共同向社会公布的《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同样也强调要“研究电动汽车等新型动力”。“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都把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研究列入科技计划,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都设立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科研课题。“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电动汽车专项”将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要内容,国家投人近9亿元。“十一五”国家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 在技术现状方面,1998年,清华大学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其燃料电池由北京富源燃料电池公司提供;1999年北京富源燃料电池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出燃料电池乘用车;2001年,北京绿能公司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工业学院合作,研制出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出租车、客车和12个座位的公共汽车;2004年,国家甲醇燃料汽车示范工程在长治正式启动并通过了国家验收;2005年,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绿色燃料电池游览车投入试运,总行驶里程达1.2万公里,无故障运行时间达2000小时;2006年,由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超越三号”燃料电池轿车在第八届“比比登清洁能源汽车挑战赛”中表现抢眼,四项比赛评分均为“A”,并在两个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采用了与国际同领域权威单位不同的技术路线,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能量混合型和功率混合型两种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电——电混合、平台结构、模块集成的技术特征,燃料经济性高于国外同类样车特别是纯燃料电池驱动模式样车,轿车和客车两种车型节氢效果均十分显著,现已经成为国际上主流构型。新一代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平台也已经基本建立。 在产业化目标方面,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化目标是,2006~2010年期间,通过示范运行,找出薄弱环节,攻克技术难关,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小批量试制;2010~2020年,争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批量生产;2020~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整体技术水平要基本与国际电动汽车水平相当,并且实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 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际应用方面,我国于2003年与2007年分别启动了两期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政府、全球环境基金(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支持的项目,由科技部、北京市、上海市共同组织实施,目的是为了降低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成本,借助在北京和上海两市进行的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供氢设施的示范,加快其技术转化。北京市、上海市各采购6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进行示范运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基于上海大众领驭平台的燃料电池轿车作为我国首款燃料电池轿车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20辆领驭燃料电轿车为奥运会提供交通服务,运行总里程超7.6万km。

全球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比研究

全球主要市场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比研究 一、课题概况 该课题作为百人会基础研究课题之一,于2014年底立项,时至今日历时1年,对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四个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工作。课题组建立了来自四个地区的专家形成的研究团队,并寻求了包括能源基金会、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IZ)的支持,主要以当地视角来研究该地区的政策情况。 课题组成员包括以下: 课题负责人: 张永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 课题召集人: 龚慧明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主任 国际支持单位: Christian Hochfeld 德国国际合作结构(GIZ)可持续交通项目高级顾问白云峰德国国际合作结构(GIZ)项目经理 主要研究人员: Drew Kodjak 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执行主任 何卉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高级研究员 王云石加州大学戴维斯交通研究院中国能源和交通中心主任 李春利爱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钟允爱知大学博士候选人 刘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主任方海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副主任 张百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研究员 董超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研究员

李振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数据分析师 刘晓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咨询部研究员 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包含了以下板块: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激励工具包总体评述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乘用车激励工具分析 (三)、美国各级政府电动乘用车激励政策量化评估 (四)、日本电动汽车相关政策发展综述 (五)、欧洲新能源汽车政策综述及分析 附录 附录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摘编 附录2 美国电动汽车政策概览 附录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市场发展综述 附录4 日本电动汽车技术和产业现状及趋势综述 附录5 加州零排放车政策实施回顾和介绍 第一、二部分及附录1、3主要由百人会研究人员完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协助完成了中国政策的梳理;第三部分内容及附录2由ICCT美国研究人员完成;第四部分内容及附录4由李春利教授提供;第五部分由ICCT欧洲研究室研究者完成,GIZ对其提供了国际方面支持;附录5由王云石主任提供。在前期课题组的召集和搭建过程中,能源基金会(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各部分报告最终由百人会汇编合并。 二、研究成果简介 经过了一年的持续研究,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交流讨论,在相对一致的框架下完成了以下研究结果: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大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有多大》,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电动车市场长远来看到底容量几何?不久前在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业内一些权威人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下载论文网 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2.9万辆,同比2013年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5倍。除了销量猛增,乘用车占推广总量的70%,私人购买与新能源汽车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电动车百人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介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6万辆。” 普华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在论坛上表示:“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美国和欧盟国家将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

到2020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接近美国的销量。” 与会的新能源行业相关的官员、专家和车企领导一致认为,新能源汽车2015年将延续2014年的快速增长趋势,保持同比2~3倍的增长,预计2015年产销量将达15~20万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众车企纷纷布局2015新能源汽车市场。 上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个领域全面布局的企业,期待在2015年厚积薄发。朱军介绍,“上汽在一开始就通过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目前我们正在加大对零部件的投入,争取明年(荣威550 PLUG-IN)的产能扩充到1.2万辆。”他还透露,2015年荣威550 PLUG-IN会出改款车型,而接下来每年上汽都会有一款新的插电混合动力车投放市场。 广汽计划在2015年对新能源汽车路线微调。在大股东之一万向集团的技术支持下,广汽决定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转向增程式电动车。前不久广州车展上,广汽正式推出GA5增程式电动车。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一款全新平台打造的微型车(代号或为C10IB)、一款紧凑级车(代号或为C50EB)以及与美国公司联合开发的中级车将是2015年着重推出的产品。 作为最早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汽车集团之一,长安2015年也将在新能源领域集中发力。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勇介绍,从明年开始长安将大举进入新能源车市场,尤其是新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3月

目录 一、大众MEB 由来 (5) (一)MEB 定义全新物理平台和电器及软件平台 (6) (二)新能源高速发展大门已然开启 (9) 1、需求端持续回升 (9) 2、政策端全面拉动 (11) 3、供给端产品项目全面展开,各车企新品密集推出 (14) 二、大众MEB 在国内优势十足,但压力不小 (16) (一)大众入华三十六载,MEB 建立无可比拟体系竞争力 (16) (二)外部挑战压力空前 (17) 1、特斯拉带来的挑战显而易见 (17) 2、其他外资及自主品牌强敌环伺 (20) 3、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20) 三、MEB 未来值得期待 (21) (一)良好定位区间 (21) (二)规模化效应巩固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圈 (21) 四、分析建议 (23) 五、分析提示 (24) 图表目录 图表1:2022 年MEB 全球计划建造工厂 (5) 图表2:上汽大众MEB 工厂 (6) 图表3:大众MEB 工厂规划 (6) 图表4:MEB 平台产品 (7) 图表5:MEB 产品系列车型 (7) 图表6:MEB 纯电动车平台 (8) 图表7:MEB 平台三电布置 (8) 图表8:MEB 平台电池模组构成 (8) 图表9:大众汽车ICAS 模块 (9) 图表10:MEB 平台与智能手机平台对比 (9) 图表11: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单位:辆)及增速(%) (10) 图表12:2019 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单位:辆)及增速(%) (10) 图表13: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单位:辆) (10) 图表14:2019 年新能源纯电动车上险量构成(%) (11) 图表15:2020 年欧盟碳排放超标罚款推测(单位:亿欧元) (11) 图表16:部分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 (12) 图表17: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政策补贴对比(单位:万元/辆) (13)

新能源汽车市场细分

新能源汽车市场细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细分原则的原则: 市场细分按照以下几种原则分类: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消费者心理、购买用途。 1.地理环境: 中国地域经济差异较大东南沿海人士相对收入较高,对新能源汽车这种相对高端的汽车具有更多的购买能力,而在一些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就具有局限性,农村更加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方面也不够,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应该关注东南沿海或者大城市。2.人文环境: 在寻找合适细分市场时要注意人文环境。不同地域的人群对汽车消费偏好是不同的。人文变量是区分消费者群体最常用的基础,原因之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使用率经常与人文变量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人文变量比大部分其它类型的变量更容易衡量。年轻有活力的城市应更多推广个性、新潮的车型;经济活跃、收入高的城市应多推商务车型和高端品牌。女性消费力强的地域应推广容易驾驶、外形设计时尚的车型。 3.消费者心理: 当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会趋向多样化。抓住消费者心理可以帮助企业成功进行市场定位。比如成功者较为偏好能证明其成功与地位的车型。有思想者往往喜欢耐用、有功能性和有价值的车型。好尝试者一般属于年轻、热情、冲动和有反叛意识的人,不断尝试新鲜与刺激。行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可以在国定 假日和特定的节日进行促销活动。 4.购买用途 新能源汽车市场按购买用途分为家用车与公交车 对于国内外家用车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1丨:2012年末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9309万辆,增长18. 3%。民用轿车保有量5989万辆,增长20. 7%,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308万辆,增长22. 8%。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薛一平透露,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继续平稳发展,头两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31万辆和338万辆,同比增长10%以上,尤其是乘用车市场产量和销量增速更快。国际权威染志英国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罗宾同样对中国汽车市场信心十

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大规模量产可显著实现降本提效

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大规模量产可 显著实现降本提效 大规模量产可显著降低燃料电池成本 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833辆和2737辆,其中N2车型产量占比过半,12月份国内FCV(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规模占全年一半左右。 2019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为128.1MW,同比增长140.5%2上半年,企业装机功率集中在30-45kW之间,而下半年企业装机功率多为45-60kW之间。美国能源局研究显示,大规模量产可显著降低燃料电池成本。 1、2019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833辆和2737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从2016年到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逐年增加。或受到疫情影响,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辆和322辆,同比分别下降44.1%和40.9%。 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6000辆,已达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到2020年实现5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阶段性目标。预计2020年能达1万辆,超先前预期。

2、2020年12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集中放量 其中2019年12月国内FCV(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规模占全年一半左右,12月放量主要是因为: 1)氢燃料电池汽车在11月份及之前完成生产,12月份获得生产合格证; 2)氢燃料电池汽车国补迟迟未出,企业为避免补贴政策在2020年出现大变化,集中于2019年年底完成当年燃料电池汽车生产计划; 3)各地政府在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集中释放订单需求,各车企为保障订单供应而提前生产,集中于2019年年底完成订单交付。如佛山386辆燃料电池汽车采购项目,常熟2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交付。 3、N2车型产量占比过半 2019年N2车型产量占比为55.37%,其次为M3车型,占比34.06%。M1类车型(没有产出。由于中国明确了商用车先行先试的路线,FCV乘用车停滞了。2017年以来,中国没有一辆FCV乘用车产出。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汽车生产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相关论文 题目: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16级3班 姓名:余魏敏 学号: 201621080158

目录 引言 (1)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 1.1 国家的政策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2) 1.2 我国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3) 1.3 新能源汽车产量以及渗透率预测 (4) 1.4 环境的影响 (4)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与钢材之间的关系 (4) 2.1 新能源汽车对钢材的新要求 (5) 2.1.1 新能源汽车构造对钢材的需求 (5) 2.1.2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对钢材的需求 (5) 2.1.3 由钢材带来的发展优势与不足 (6) 三、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 (6) 3.1 对2016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分析 (6) 3.2 消费者是如何选购新能源汽车的 (7) 3.2.1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7) 3.2.2 价格合适 (7) 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7) 4.1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进口分析 (8) 4.1.1 上半年汽车进口结构分析 (8) 4.1.2 上半年的进口车型特征 (8) 4.2 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分析 (8) 4.2.1 新能源车的出口结构 (8) 4.2.2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特征 (9)

五、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与前景分析 摘要: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车成了必然的选择。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进行总结,阐述各类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进展及其性能,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应用现状,指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对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 关键词:技术,现状,应用前景,钢材,出口 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在持续的增加,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导致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石油对外依存度也不断升高。在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传统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同时,在政府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刺激下和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行政策推高传统牌照汽车持有成本的双重利好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快速增长,渗透率在不断的提高。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达到了 34 万辆和 33万辆,同比增长3.3 和 3.4 倍。2016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 50.7 万辆,同比增长 53%,预计 2017和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以达到 75 万辆和 200 万辆,渗透率在 2020 年有望达到 6%,新能源汽车正在全国大范围的推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能源领域无疑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热点。随着环境保护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国际原油供应的持续紧张,多数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资,以替代传统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功。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特别是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本田等主要汽车厂商根据本国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策略,成功研发了多款新能源概念车型和应用车型,其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己经投放 市场,实现量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大致分为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FCEV、燃气汽车(Gas Vehicles,GV、生物燃料汽车(Biological Fuel Vehicles,BFV等类型。美国将新能源汽车研发重点放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同时推广生物燃料汽车的产业化,日本在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技术最为先进,德国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方面都有独特技术,同时也努力推广生物燃料汽车产业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直到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360万辆,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产销更是双双突破1800万辆,继续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位置。但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增长率居高不下,汽车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消耗、大气污染、危害安全等方面问题。在我国,汽车对石油需求约占石油总需求量的35%,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按照目前的汽车普及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无论是石油产量还是石油进口量都将面临严重负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汽车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源头之一。鉴于此,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主题下,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 车。

国内外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详解及市场现状分析

国内外政策不断释放,燃料电池汽车处于爆发前夕 1、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对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积极的发展规划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等国家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与商业化应用发展迅速,各国均制定了燃料电池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 投入巨额补贴,日本由于其自身的资源匮乏,甚至将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提升到了国家战 略层面。 表7:海外主要发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辆) 国家2017 2020 2022 2025 2028 2030 美国4,500 13,000 40,000 1,000,000 日本2,400 40,000 200,000 800,000 法国250 5,000 20,000-50,00 荷兰41 2,000 韩国81,000 1,800,000 国内政策对燃料电池汽车持续加强战略支持。我国自2002年起即确立了以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为 “三横”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从2012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起, 持续加强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战略支持与产业引导。各项科技发展规划或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燃 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研究,提出重点围绕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 6 大创 新链进行任务部署,支持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在财政补贴方面,2016-2020年持续实 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根据 2020 年发布的后续通知,将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 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 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 表8:2016-2020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4T09:22:55.43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哲田娟 [导读] 新能源汽车又称清洁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BEV,包括太阳能)、燃料电池电动(FCEV)、氢发动机、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类能源为动力的汽车。 王哲田娟(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在现行产业政策以及现有的汽车能源技术下,根据数据折线图的特征,选取了回归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预测我国未来石油耗尽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首先根据所收集的历年石油销量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和修正,具体分析出了现有石油的耗尽年数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的销售量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石油;发展前景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机动化水平的发展,世界资源越来越呈现出紧张状态,鉴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交通愈来愈拥堵,并且汽车业与许多行业紧密相关,如钢铁业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上市,石油资源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政府部门以及许多行业所关心的问题。 1 新能源汽车简介 新能源汽车又称清洁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纯电动(BEV,包括太阳能)、燃料电池电动(FCEV)、氢发动机、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等类能源为动力的汽车。与使用汽油、柴油作为燃料的常规汽车不同,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一般分为4种:使用天然气、生物质燃料、煤基燃料等替代燃料作为燃料的代用燃料汽车;使用汽油、柴油或代用燃料但增加混合电动系统从而具有显著节油效果的混合动力汽车;单纯从电网取电使用蓄电池和电动系统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利用车载氢燃料电池发电和电动系统的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汽车有诸多的好处,但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比如成本,现在的电动车成本要比同级别车高出1/3,而且需要政府大力发展充电站,否则电动车的方便性也会大打折扣。并且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75%的石油需要进口,能源问题是我国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欠缺,目前汽油内燃机仍占99%的市场份额。在多方面的共同压力下,中国将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较快的国家,而且中国将成为最早将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市场之一,但速度相对缓慢。 2 模型建立 由于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的预测,而石油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下表的石油消耗数据进行回归预测,根据其折线图趋势选择线性预测,如下图: 表1 单位(百万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石油消耗量 3433.3 3449.3 3518.1 3558.7 3576.2 3611.3 3681.8 3823.7 3871 3910.9 3952.8 图1 由y=55.802*t+3336.7(1997年t=1)可以粗略的计算出在经过三十五年世界石油资源耗尽。而根据问题二汽车保有量在2065年达到峰值,说明这之间的十多年里汽车还是在大量销售,但那时的石油资源已经耗尽,为了满足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同时适应能源缺乏的现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速度变得更快。而且我国政府大力支持购买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有力。可以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市场越来越大,在汽车保有量达到峰值以后,近乎全部的汽车市场都将被新能源汽车所占领。 据预测,到2020年替代能源动力(含各种非纯汽油燃料和混合动力,电动及燃料电池等技术)轿车在基本场景的假设下将占整个市场新车销售量的39%,其中最有优势的替代能源动力形式为汽油混合动力,约占26%,但是在这时中国75%的石油需要进口。由于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的预测,借鉴研究可得,2050到2059年汽车的销售见表2。 年度汽车预测销售量 2050 1139.63 2051 1319.36 2052 1518.41 2053 1737.74 2054 1978.27 2055 2240.96 2056 2526.75 2057 2836.58 可见,新能源汽车在以后的汽车销量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至最后完全占领市场。下面对新能源汽车销售进行定性预测,新能源汽车的

电动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 概述: ●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要着重发展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安全、节能的汽车。 ●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 年~2020 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油价和政策的双重影响,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将更受关注。油价上涨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它的积极作用,促使一些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燃油成本上升和消费者对燃油经济性的关注,再加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惠及面不断扩大,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和新能与汽车的市场前景要乐观一些。 ●新能源汽车必将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在石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 压力下,传统汽车产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人类再次站在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最终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再次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曾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 器”,在给我们带来快捷交通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巨大的市场容量,明确的增长预期;政策的

大力扶持;较好的技术储备;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能源状况、自然资源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比较有利。预计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16%左右。 ●初步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和技术体系,技术路线基本明确。混合动 力汽车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技术上易实现,是近期产业化重点,但其过渡性特征明显;纯电动汽车是中长期发展方向;燃料电池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战略方向。预计“三纵”各类产品将各领风骚数十年。与此同时,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三横”技术得到很大提升。 ●产业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步伐。国家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 策意义重大,政策效果将远大于政府补贴对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影响。预计国家近期将出台全面、系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同时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类股票表现的催化剂。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带动作用强。将带动上游矿产资源开采、电池材料制造和充 电设备需求的大幅增长,此外还将产生电池租赁等新的商业模式。整车领域则看好传统汽车基础扎实、具有一定新能源产业链技术、较强整合匹配能力和产业化能力的公司。 ●驱动电机系统是新能源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 车辆行使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电机驱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功率转换器、控制器、各种检测传感器以及电源等部分构成。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心脏。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是能量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新能源汽车大作业 作业名称:国内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我国与先进国家同行业的差距,提出改进方案建议。 学院:工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年级:交通运输1201 学号: 策划人:张弟 二零一五年六

月 能源领域无疑是 21 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热点。随着环境保护概念的深入人心和国际原油供应的持续紧张,多数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投资,以替代传统以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形成了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中部分技术已经在商业化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功。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特别是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本田等主要汽车厂商根据本国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策略,成功研发了多款新能源概念车型和应用车型,其中一些成熟的技术己经投放市场,实现量产。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大致分为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s,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s,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FCEV)、燃气汽车(Gas Vehicles,GV)、生物燃料汽车(Biological Fuel Vehicles,BFV)等类型。美国将新能源汽车研发重点放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同时推广生物燃料汽车的产业化,日本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方面技术最为先进,德国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方面都有独特技术,同时也努力推广生物燃料汽车产业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之后,从 2002 年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直到 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 1360 万辆,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2010 年,中国产销更是双双突破 1800 万辆,继续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位置。但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增长率居高不下,汽车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能源消耗、大气污染、危害安全等方面问题。在我国,汽车对石油需求约占石油总需求量的 35%,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50%按照目前的汽车普及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无论是石油产量还是石油进口量都将面临严重负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提升,汽车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源头之一。鉴于此,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主题下,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装┊┊┊┊┊┊┊┊订┊┊┊┊┊┊┊┊线┊┊┊┊┊┊┊┊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相关概念界定 (1) 1.1 新能源 (1) 1.1.1新能源的来源优势 1.2 新能源汽车 (2) 1.3 低碳经济 (3) 1.4 低碳经济对汽车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3) 第2章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4)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方面发展现状 (4)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4)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5) 2.3.1 新能源政策的实施 第3章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7) 3.1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且补贴少 (7) 3.2 市场窄小且没有实现产业化 (7) 3.3 产品技术不成熟 (8) 3.4 缺乏相关配套设施 (8) 3.5 购买成本偏高,消费者难接受 (9) 第4章低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市场发展对策 (10) 4.1 提高政府扶持力度 (10) 4.2 创新产业模式 (11) 4.3 提高产品技术 (11) 4.4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12) 第5章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3) 5.1 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 ,纯电驱动为发展方向 (13) 5.2 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将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 (13) 5.3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3) 结论 (15) 谢辞 (16) 参考文献 (17)

┊┊┊┊┊┊┊┊┊┊┊┊┊┊┊装┊┊┊┊┊┊┊┊订┊┊┊┊┊┊┊┊线┊┊┊┊┊┊┊┊ [摘要]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旧有的常规资源一方面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另一方面,地球的污染也使人类意识到了石油、煤等常规资源的污染。为了解决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问题,人类开始逐步研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的问世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自1991年起,我国便开始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究。二十多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不温不火,鲜有问津的状态。虽然政府高度支持,政策补贴亦不缺乏,许多企业也在积极研发,但依旧没有达到设定的目的,我国碳排放量依旧是在世界总排放量中位于第一。 本文写作目的既是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并找出限制市场发展的原因及提出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现就定义开始,确认讨论对象及范围,确定文章起点;其次系统阐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并结合现状分析;再次,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制约我国新能源市场汽车发展的因素并逐条列出;接下来,针对现有的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及规划方案;最后,针对搜集而来的文献,提出对于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前景及趋势。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产销政策 引言 在目前迅速增长的社会中,我们也更需要新的能源,汽车消耗了我们总能源消耗的60%。过度使用传统能源大大加剧了环境污染,导致空气质量迅速恶化。新能源不需要石油等燃料,并大大减少了这些污染的好处,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统计数字表明,新的能源车辆,特别是清洁的、不受污染的、而不是基于其排放废气特性的电动车辆,已经被淘汰。在低碳经济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成为一个新的宠物,对于汽车工业的全面发展,它是一个新的竞争机会,新能源汽车是一种新兴的动力,在当前的市场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根据低碳环境下对这一领域的市场发展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根据低碳环境下开发新能源汽车工业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升级和使目前环境得到改善境。 第1章相关概念界定 1.1 新能源 1980年举行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将新能源界定为: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稳定能源取代环境污染严重的不可再生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量、地热、潮汐能、氢能和核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