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摘要: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网络学习环境,其诸多的优势和完备的功能有效地支持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着重阐析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历史教学策略及其构建原则以及在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前言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重任务。但在常规班级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在课堂上针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现有的教学条件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能力培养的更好实现。如果有了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支持,将有助于更好地落实高中历史教学所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

一、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策略

从2013年9月开始,我校就开展了基于局域网的网

络氛围的历史教学策略的探讨。当然,并非所有的高中历史课型都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历史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进行尝试。探索出系列化的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历史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可使学生产生预期的学习心理导向。在这一环节,创设情境是关键,提出问题是目的。主要通过创设生动、感人的情境,愉快精彩的活动或者提出富有诱惑力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方向。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自主动机,激发学习的欲望。

2、提供资源,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接近学生认知发展区的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索、去发现。目的是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主动构建新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组内协作,互帮互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通过组内协作、交流观点、展示个性的自主学习过程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4、多元互动,交流评价。通过师生、生生、人机互动,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优势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5、实践应用,拓展创新。教师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或利用超链接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方法和相关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践表明,构建“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历史教学策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网络环境下历史教学策略构建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历史教学的要求,历史学科网络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

2、交互性原则。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采用人机交互作用的方式,使计算机提供各方面的历史信息“刺激”学生,学生又把自己学习思考后的“反应”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随时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根据其历史学习的实际水平,提示学习思路,确定适宜的信息传输量,自动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进度。

3、层次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依据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

论,根据学生学习水平不尽相同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在计算机或教师的启发下,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都能得到发展,尽量避免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吃不了”,有特长的学生“吃不饱”,尽量避免部分学生因学习目标过高形成的心理压力。

4、合作性原则。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也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因此,设计网络软件应特别注意将个性化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

三、几点思考和体会

笔者所在的萱花中学已建构起宽带接入INTERNET的校园网络,这是我校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条件,技术层面的问题本文不作深入的阐述。笔者在本着“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及时总结、不断提高”的方针,在实践中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和专家同行的评价与建议,在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