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

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
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

2018/06/DTPT

——————————

收稿日期:2018-05-11

0前言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光纤传输系统至今,G.652光纤一直为光纤传输系统的主用光纤。在21世纪初,也曾有G.655光纤在骨干传输网中的短暂应用,但很快主用光纤又回到了G.652光纤。目前,G.652光纤广泛应用于骨干网、本地网、接入网等各个场景。

随着互联网、DC 高速互联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网络流量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扩容速度不断加快,提出了超高速传送要求。但是,超100G 的400G 及1T/2T 等超高速传送技术基于多电平调制和多

子载波技术,在G.652光纤上无电中继传输距离受限、传输设备投资大,对光纤提出了新的要求。

G.654光纤具有低衰减系数、大有效面积、低非线性效应等特性,可以很好地延长无电中继传输距离,满足干线传输需求。适用于陆地传输系统的G.654光纤成为骨干传输网的主要选择,业内已在陆地传输系统试用G.654光纤。

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共193条,总长度达18万皮长公里,承载着10G 、40G 和100G 传输系统。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中,G.652光纤光缆约为14万皮长公里,占比为77.8%;G.655光纤光缆为4万皮长公里

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

Research on Optical Fiber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China Unicom's Inter-provincial Trunk Optical Fiber Cable Network

关键词:

干线;光纤;光缆;维护;建设

doi :10.12045/j.issn.1007-3043.2018.06.010中图分类号:TN9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043(2018)06-0038-07

摘要:

分析了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络现状和规划建设、运行维护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国联通的实际情况,论证分析了省际干线光缆网G.652光纤用于G.655光纤维护、新建光缆G.654光纤应用和新建光缆敷设方式,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结论可作为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建设的指导原则。

Abstract :

I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rprovincial trunk optical fiber ca-ble network of China Unicom.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Unicom,it demonstrates and analyzes G.652optical fiber used in G.655optical fiber maintenance,new G.654optical fiber cable applications and new method of laying cable,and then propose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The main conclusion can be used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Unicom's interprovincial trunk optical cable network.

Keywords :

Trunk line;Optical fiber;Optical fiber cable;Maintenance;Construction

吕洪涛1,张曜晖2,金

飙1(1.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3;2.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

南郑州450007)LüHongtao 1,Zhang Yaohui 2,Jin Biao 1(1.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Beijing 100033,China ;2.China Infor?

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Branch ,Zhengzhou 450007,China )

引用格式:吕洪涛,张曜晖,金飙.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8(6):38-44.

建设维护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吕洪涛,张曜晖,金飙

中国联通省际干线光缆网光纤技术和建设方式研究

38

光缆的种类与结构

2.5 光缆的种类与结构 光缆是多根光纤或光纤束制成的符合光学、机械和环境特性的结构体。光缆的结构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光缆在工程施工、维护中的操作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必须了解光缆的结构、性能,才能确保光缆的正常使用寿命。 2.5.1 光缆的种类 光缆的种类很多,其分类的方法就更多,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 1、按传输性能、距离和用途分类。可分为长途光缆、市话光缆、海底光缆和用户光缆。 2、按光纤的种类分类。可分为多模光缆、单模光缆。 3、按光纤套塑方法分类。可分为紧套光缆、松套光缆、束管式光缆和带状多芯单元光缆。 4、按光纤芯数多少分类。可分为单芯光缆、双芯光缆、四芯光缆、六芯光缆、八芯光缆、十二芯光缆和二十四芯光缆等。 5、按加强件配置方法分类 光缆可分为中心加强构件光缆(如层绞式光缆、骨架式光缆等)、分散加强构件光缆(如束管两侧加强光缆和扁平光缆)、护层加强构件光缆(如束管钢丝铠装光缆)和PE外护层加一定数量的细钢丝的PE细钢丝综合外护层光缆。 6、按敷设方式分类。光缆可分为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和水底光缆。 7、按护层材料性质分类。光缆可分为聚乙烯护层普通光缆、聚氯乙烯护层阻燃光缆和尼龙防蚁防鼠光缆。 8、按传输导体、介质状况分类。光缆可分为无金属光缆、普通光缆和综合光缆。 9、按结构方式分类 光缆可分为扁平结构光缆、层绞式结构光缆、骨架式结构光缆、铠装结构光缆(包括单、双层铠装)和高密度用户光缆等。 10、常用通信光缆按使用环境可分为 (1)室(野)外光缆——用于室外直埋、管道、槽道、隧道、架空及水下敷设的光缆。 (2)软光缆——具有优良的曲挠性能的可移动光缆。 (3)室(局)光缆——适用于室布放的光缆。 (4)设备光缆——用于设备布放的光缆。 (5)海底光缆——用于跨海洋敷设的光缆。 (6)特种光缆——除上述几类之外,作特殊用途的光缆 2.5.2 光缆的型号 光缆型号由它的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构成,中间用一短横线分开。 1、光缆型式由五个部分组成,如图2.11所示。

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趋势 探讨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趋势探讨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使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在国内大力拉动内需以及3G建设、FTTH建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光纤光缆行业走过了“爆炸性”增长的一年,与此同时,新一轮的行业整合和投资高潮也拉开了序幕。回眸过去,展望未来,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如何发展值得每一位业界同仁思考。 一、光纤光缆产业的构成及发展现状 1.关键技术和产业构成 自光纤通信实用化应用30余年来,光纤光缆的制造技术突飞猛进、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并且由于规模化应用、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光纤光缆产品在性能指标不断提高的同时,成本在不断降低,从而带动了光纤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目前国内的光纤光缆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包括以光棒制造、光纤拉丝和光缆制造为主要构成的主产业链,以及扩展外延形成的光纤光缆材料等各种分产业链,这个产业链随着光纤应用领域的扩展还在快速延伸。 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体系上我们认为,国内有两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那就是“一头一尾”。“一头”是大家都清楚的光棒制造技术,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及企业的持续投入下,国内的光棒制造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技术突破和大规模制造近在咫尺,相信2~3年内,国内的光棒制造能力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那么,另外“一尾”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应用领域的扩展研究,光纤光缆技术发展到现在,其应用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信领域,现在看来,在医学、传感、电网安全保护等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当然还包括我们目前还未用到的更多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有实力的大公司参与还不多。国内的光纤光缆产业基础不能仅仅建立在传统意义的通信领域,那样在不久的将来会基本饱和,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加强与各行业合作,不断拓展光纤新的应用领域。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联通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协议

中国联通互联网接入服务协议 协议编号: 本协议于年月日在签定.签约双方为: 甲方: 乙方: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分公司 甲方因组建通信系统工程的需要,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内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项目内容 乙方向甲方提供以下产品和服务: 1、乙方为甲方提供宽带IP专线实现因特网接入,提供 M出口。 2、乙方提供的线路应满足甲方整个系统承建的技术要求。 第二条工作条件和双方协作事项 1、甲方向乙方说明项目内容和具体要求,提供项目进行中所需的工作环境和便利条件,并做好有关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与乙方共同营造文明施工的现场环境。 2、根据甲方的规划,乙方按甲方的需求进行施工,免收相关的工程成本费。 3、甲方提供接入的地点为:。 第三条费用及支付方式 为了维护甲乙双方利益,对甲方使用乙方提供的带宽IP专线上网费用及结算方式作如下规定: 1、免一次性连接费和手续费200元(人民币) 2、网络使用费: 3、计费周期:以实际开通日期开始计费 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光纤包年周期费,以现金或转帐支票方式

第四条验收标准和方式 光纤线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用专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线路的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标准。 第五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根据协议按时缴纳网络使用费。有关费用的计费周期和缴纳费用的时间、方式等,按乙方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1.2、甲方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通信政策、法规、制度,不得妨碍网络的正常运行;不得 利用因特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秘密和侵犯国家、集团、公民的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因特网查阅、复制、制造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淫秽色情的信息;也不得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的服务。 2接入单位(企业、个人)对接入的互联网站必须完成相关备案手续,并提交主办单位名称、IP、域名和备案号等备案信息。 3、甲方不得擅自改变经营主体或采取承包等方式转让给他人。 4、甲方有责任保护好乙方提供给甲方使用的设备,并且在协议终止后须将完好的设备归还乙方,否则乙方有权对甲方开户时所交的设备押金进行处置。 5、甲方如违反以上规定,乙方有权立即终止本协议并停止相关服务,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负责。 第六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承诺在受理甲方的宽带IP专线业务申请后个工作日内,为甲方开通该业务。 2、乙方承诺甲方能正常使用宽带IP专线业务。若甲方使用的宽带IP专线业务出现一般障碍,乙方承诺接到投诉后12小时内恢复甲方的通信(若光缆中断,乙方承诺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恢复甲方的通信,不可抗力除外); 3、根据协议的规定,乙方按时收取甲方的网络使用费。如甲方发生欠费,乙方有权进行催缴、并按有关规定计收滞纳金,甚至终止所提供的通信服务,直至甲方交清所有欠款及按规定应支付的滞纳金。 4、如果甲方未交网络使用费,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取消其上网服务。 5、若甲方违反本协议的规定,乙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并封停甲方所租用的电路,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完整版)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单选)

一、单选 1、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是科学技术生产。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科管)科学技术。 3、“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是马克思对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的一段生动描述。 4、为实现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拉开序幕的是惠特尼。 5、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 6、邓小平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在1988年。 7、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 8、“综合就是创造”是日本提出的科技立国的一个口号。 9、世界上首倡“科学是一种建制”的科学学家是贝尔纳。 10、1979年,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教授所作的三喷注实验,找到了胶子存在的遗迹。 11、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在60年代中期,从结构的角度出发,发展了计算方法,提出了层子模型。 12、目前,有些理论这家想建立称为“大统一”的理论,试图把弱-电-强统一起来。 13、目前世界上的高能加速器中最多的是正-负电子对撞机。 14、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高能加速器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5、银河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 16、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同光度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它使测定包含这类变星的遥远恒星集团的距离成为可能。这一关系是勒维特发现的。 17、面向观察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蓝端移动,而背向观测者运动的光源谱线将向红端移动,这是多普勒效应。 18、广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空间和引力的全新的理论,不仅正确地预言了日全食掠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发生1.75角秒的偏折,而且完满地解释了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说明的水星近日点每百年前移43角秒的现象。 19、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层的大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主要是这些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表面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以及大西洋中一条很长的弱地震带,这些地震带正是板块的边界。 20、更深刻地认识影响所有时间尺度的地球演化的各种过程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最终目标。 21、侏罗记、白垩纪属于中生代,鸟类哺乳动物出现。 22、地球上,有30多万种植物,十几万种微生物,还有100多万种动物。 23、“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这句话是恩格斯说的。 24、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模型,宣告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25、驱动自然世界朝着复杂性前进的动力是自然选择和自组织。 26、达尔文创立了进华论。他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是自然选择。 27、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是根据恩格斯的:“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思想完成的,这位科学家是奥巴林。 28、提供“生命可以在原始汤中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产生”证据的实验是米勒。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光纤通信的应用背景 通信产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追溯光通信的发展起源,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利用烽火台火光传递信息,这是一种视觉光通信。随后,在1880年贝尔发明了光电话,但是它们所传输的信息容量小,距离短,可靠性低,设备笨重,究其原因是由于采用太阳光等普通光源。之后伴随着激光的发现,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他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能作为通信媒质。从此,开创了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 二、光纤通信的技术原理 光纤即光导纤维,光纤通信是指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要传输的信号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其中,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纤芯是一种玻璃材质,以微米为单位,一般几或几十微米,比发丝还细。由多根光纤组成组成的称之为光缆。中间层称为包层,根据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在纤芯内的全反射,实现信号的传输。涂层就是保护层,可以增加光纤的韧性以保护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光发信机、光纤线路、光收信机、中继器及无源器件组成。光发信机的作用是将要传输的信号变成可以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线路实现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光纤线路在终端把信号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通过光收信端把变化后的光信号再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光放大器将这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平,最终送达到接收端的电端完成信号的输送。中继器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衰减,并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进行校正。无源器件的作用则是完成光纤之间、光纤与光端机之间的连接及耦合。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通过信号的这一传输过程可以看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其形式主要实现了两次转换,第一次即把电信号变成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第二次即把光信号在接收端还原成电信号。此外,在发信端还需首先把要传输的信号如语音信号变成可传输的电信号。 三、光纤通信的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光纤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石英,石英属绝缘材料的范畴,绝缘性好,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受电流的影响非常小,因此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很强,可以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受人为架设的电缆等的干扰。这一特性相比于普通无线

1 通信用光纤的发展历史

1 通信用光纤的发展历史 自从20世纪70年代光纤衰减降到实用化水平以来,光纤从多模光纤开始,其工作波长随着激光器技术的发展从0.85μm波长发展到衰减更低带宽更宽的1.3μm波长。这种光纤被当时的CCITT(现(ITU-T)列为G.651光纤。20世纪80年代初,单模光纤开始实用,且零色散波长设计在1.31μm。这种光纤被CCITT列为G.652单模光纤(SMF)。20世纪90年代初,1.55μm的激光器进入商用,这一波长上的光纤衰减最低,而且波长窗口较宽,对波分复用的使用较为有利。但是,G.652光纤在该波长下约+17ps/(nm·km)的色散,对使用有较大的限制。采用零色散位于1550n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是较早的一个解决方法,此种光纤被CCITT列为G.653光纤。这种光纤主要用于海底光缆系统,它把单一波长传送几千公里。有些国家也一度广泛地用于陆上干线中。 随着光纤放大器和波分复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发现DSF在1550nm附近的零色散会由于光纤的非线性效应而影响信号的传输。 为了克服色散位移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出现了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这种光纤在1550nm波长上有一定范围的小色散。色散的下限保证足以抑制四波混频,色散的上限保证允许10Gb/s的单通道能传输250km以上,而无需色散补偿。这些N Z-DSF于1996年被ITU-T列为G.655光纤。这些初期的NZ-DSF在不同场合使用后发现,单一规格的NZ-DSF难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于是各个光纤制造厂相继开发了具有不同色散性能的NZ-DSF。其中色散范围已越出G.655建议书的规定,工作波长也超出了G.655建议书的范围,达到1600nm以上。为此,ITU-T于2000年4月的1997年~2000年研究期末期会议上把G.655类光纤分为G.655A和G.655B两个子类。 在非色散位移光纤方面的一个进展是对长波长宏弯损耗的改善,使得传输波长可以延伸到L波段。另外一个重大进展是朗讯公司通过采用新的制棒技术,成功地消除了13 85nm附近的OH-引起的衰减峰,使得1310nm波长窗口(约1280~1325nm)和15 50nm波长窗口(约1530~1565nm)之间的波段都能利用。为此,ITU-T于2000年

中国联通光纤熔接技能大赛河南

2010年中国联通光纤熔接技能大赛 初步方案 前言 为提高广大光缆线路维护人员的维护技能以及快速抢修障碍的应变能力,同时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从而带动集团整体光缆线路维护水平的提升,集团公司决定于2010年上半年举办光纤熔接劳动技能大赛。

一、大赛组织方式、比赛组队及分组 大赛拟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省公司自行组织,选拔出参加集团公司决赛的选手。决赛由集团公司统一组织,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竞赛标准。比赛以2人为一组进行组队。决赛时,北方10省市每省市可选派2组选手参加决赛,南方各省分公司每省可选派1组选手参加决赛。 二、比赛方式 比赛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种形式。 理论考试主要考光纤传输理论及集团维护规程线路设备分册部分(笔试成绩占20%),现场操作主要考查选手的光纤熔接技能(实操成绩占80%)。现场操作由每组2名选手联合完成,各单项成绩之和计入各组总成绩,同时计入个人总成绩。个人按总成绩高低分出名次。 三、参赛人员及范围 参赛人员为集团31省分公司与我公司签有劳动合同的从事线路维护的人员(可以是协议员工、劳务工及外包服务人员)。

四、比赛时间 2010年5月底前各省分公司应完成初赛(选拔赛),选拔出参加集团公司决赛的选手。集团决赛时间暂定在6月中下旬举行。 五、比赛费用 初赛阶段的各项相关费用由各省分公司自行承担,复赛阶段各省分公司需承担本队人员的差旅费及食宿费,其它费用由集团公司承担。 附件 考试范围及评分标准 一、笔试考试范围 1.光传输理论; 2.中国联通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规程线路设备分册内容。 二、光纤熔接比赛规则 1.各参赛队需自带熔接机和熔接工具(如切割刀、剥线钳、酒精棉、胶布、螺丝刀、剪刀等)、OTDR; 2. 大赛组委会向每个参赛队提供层绞式光缆两盘(根)(每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第一章通信网技术概述 1.1概述 1.2通信设备 构成通信网的最基本的设备是用户端设备、传输链路设备和转接交换设备。 1.3广域网分类 1.4通信协议 1.4.1 协议 通常将网络分层结构以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比较著名的网络体系结构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for Standardization)提出的开放系统体系结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美国国防部提出的传输控制协议TCP/IP;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公共数据网X系列协议;IBM公司提出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等。 1.4.2 标准化组织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2.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一直负责制定电信网的标准系列。 3.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负责研究因特网的体系结构以及新一代因特网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第二章数字通信技术 第三章光纤通信技术 3.1 光纤通信 3.1.1光纤通信的发展 3.1.2 光纤通信的特点 1.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由信息理论知道,载波频率越高,通信容量就越大。 2. 损耗低。目前实用的光纤均为石英系光纤,要减小损耗,主要是靠提高玻璃纤维的纯度。 3. 在运用频带内,光线对每一频率成分的损耗几乎一样。因此,系统中才去的均衡措施比传统的电信系统简单,甚至可以不必采用。 4. 光纤内传播的光能几乎不辐射,因此很难被窃听,也不会造成统一光缆中各光纤之间串扰 5. 不受电磁干扰。因为光纤是非金属的介质材料。 6. 线径细、重量轻,便于敷设。 7. 资源丰富。制作玻璃光纤的原料是适应,其来源十分丰富。 3.1.3 通信系统中主要技术指标 1.分贝dB 分贝dB 是以常用对数表示的两个电压或两个功率之比的一种计量单位。

光缆的结构及种类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3797226.html,) 光缆的结构及种类 变宝网11月21日讯 光缆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它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需要防水、缓冲等。 一、光缆的结构 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 光缆由加强芯和缆芯、护套和外护层3部分组成。缆芯结构有单芯型和多芯型两种:单芯型有充实型和管束型两种;多芯型有带状和单位式两种。外护层有金属铠装和非铠装两种。 二、光缆的种类 1.按照传输性能、距离和用途的不同,光缆可以分为用户光缆、市话光缆、长途光缆和海底光缆。 2.按照光缆内使用光纤的种类不同,光缆又可以分为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 3.按照光缆内光纤纤芯的多少,光缆又可以分为单芯光缆、双芯光缆等。 4.按照加强件配置方法的不同,光缆可分为中心加强构件光缆、分散加强构件光缆、护层加强构件光缆和综合外护层光缆。 5.按照传输导体、介质状况的不同,光缆可分为无金属光缆、普通光缆、综合光缆(主要用于铁路专用网络通信线路)。 6.按照铺设方式不同,光缆可分为管道光缆、直埋光缆、架空光缆和水底光缆。

7.按照结构方式不同,光缆可分为扁平结构光缆、层绞式光缆、骨架式光缆、铠装光缆和高密度用户光缆。 三、光缆的选用 光缆的选用除了根据光纤芯数和光纤种类以外,还要根据光缆的使用环境来选择光缆的外护套。 1.户外用光缆直埋时,宜选用铠装光缆。架空时,可选用带两根或多根加强筋的黑色塑料外护套的光缆。 2.建筑物内用的光缆在选用时应注意其阻燃、毒和烟的特性。一般在管道中或强制通风处可选用阻燃 但有烟的类型(Plenum),暴露的环境中应选用阻燃、无毒和无烟的类型(Riser)。 3.楼内垂直布缆时,可选用层绞式光缆(Distribution Cables);水平布线时,可选用可分支光缆(Breakout Cables)。 4.传输距离在2km以内的,可选择多模光缆,超过2km可用中继或选用单模光缆。 直埋光缆埋深标准 敷设地段或土质埋深(m)备注 普通土(硬土)≥1.2

国内外光纤光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11

国内外光纤光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光缆通信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这段历史也就是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史和光纤光缆的发展史。光纤光缆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对光缆可用性的探讨;取代市内局间中继线的市话电缆和PCM电缆;取代有线通信干线上的高频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这两个取代应该说是完成了;现正在取代接入网的主干线和配线的市话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并正在进入局域网和室内综合布线系统。目前,光纤光缆已经进入了有线通信的各个领域,包括邮电通信、广播通信、电力通信和军用通信等领域。 1光纤 符合ITU-TG.652.A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表现在1550n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 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 G.653光纤虽然可以使光纤容量有所增加,但是,原本期望得到的零色散因为不能抑制四波混频,反而变成了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障碍。 为了取得更大的中继距离和通信容量,采用了增大传输光功率和波分复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此时,传输容量已经相当大的G.652普通单模光纤显得有些性能不足,表现在偏振模色散(PMD)和非线性效应对这些技术应用的限制。在10Gb/s及更高速率的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可能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之一。光纤的PMD通过改善光纤的圆整度和/或采用“旋转”光纤的方法得到了改善,

符合ITU-T G.652.B规定的普通单模光纤的PMDQ通常能低于0.5ps/km1/2,这意味着STM-64系统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大约400km。G.652.B光纤的工作波长还可延伸到1600nm区。G.652.A和G.652.B光纤习惯统称为G.652光纤。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包括受激布里渊散射、受激拉曼散射、自相位调制、互相位调制、四波混频、光孤子传输等。为了增大系统的中继距离而提高发送光功率,当光纤中传输的光强密度超过光纤的阈值时则会表现出非线性效应,从而限制系统容量和中继距离的进一步增大。通过色散和光纤有效芯面积对非线性效应影响的研究,国际上开发出满足ITU-TG.655规定的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利用低色散对四波混频的抑制作用,使波分复用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得以应用,并且使光纤有可能在第四传输窗口1600nm区(1565nm-1620nm)工作。目前,G.655光纤还在发展完善,已有TrueWave、LEAF、大保实、TeraLight、PureGuide、MetroCor等品牌问世,它们都力图通过对光纤结构和性能的细微调整,达到与传输设备的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为了在一根光纤上开放更多的波分复用信道,国外开发出一种称为“全波光纤”的单模光纤,它属于ITU-T 652.C规定的低水吸收峰单模光纤。在二氧化硅系光纤的谱损曲线上,在第二传输窗口1310nm区(1280nm-1325nm)和第三传输窗口1550nm区(1380nm-1565nm)之间的1383nm波长附近,通常有一个水吸收峰。通过新的工艺技术突破,全波光纤消除了这个水吸收峰,与普通单模光纤相比,在水峰处的衰减降低了2/3,使有用波长范围增加了100nm,即打开了第五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中国联通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技术规范范本 Unicom Fiber Distributed System Equip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V 1、0)QB/CU全文结束》》x-xx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注2: 目录目录I前言V中国联通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规范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缩略语14 系统定义 24、1 多系统接入单元 34、2 扩展单元 34、3 远端单元35 设备功能要求 35、1 系统制式 35、2 载频要求 45、3 业务要求 45、4 双通道能力要求 45、5 固网和WLAN能力要求 45、6 远程供电 45、6、1 光纤直流远供 45、6、2 PoE供电 45、7 网管功能要求 45、8 组网要求 45、8、1 组网能力 55、8、2 传输方式

55、9 设备升级能力 55、9、12G&3G系统 55、9、23G&4G系统56 设备形态 56、1 多系统接入单元 56、1、1 功耗 56、1、2 设备尺寸 56、1、3 接口需求 66、2 扩展单元 66、2、1 功耗 66、2、2 设备尺寸 66、2、3 接口需求 76、3 远端单元 76、3、1 室内型 76、3、2 室外型87 无线射频指标107、1 工作频段107、1、1 定义107、1、2 指标要求107、2 标称最大线性输出功率及误差1 17、2、1 定义1 17、2、2 指标要求1 17、3 自动电平控制(ALC)1 17、3、1 定义1 17、3、2 指标要求1 27、4 最大增益及误差1

27、4、1 定义1 27、4、2 指标要求1 27、5 增益调节范围1 37、5、1 定义1 37、5、2 指标要求1 37、6 增益调节步长及误差1 37、6、1 定义1 37、6、2 指标要求1 37、7 频率误差1 47、7、1 定义1 47、7、2 指标要求1 47、8 矢量幅度误差(EVM)1 57、8、1 定义1 57、8、2 指标要求1 57、9 峰值码域误差(PCDE)1 57、9、1 定义1 57、9、2 指标要求1 57、10 带内波动1 67、 10、1 定义1 67、 10、2 指标要求1

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技术发展及思考

光纤光缆和通信电缆技术发展及思考 发表时间:2019-10-14T13:24:34.053Z 来源:《河南电力》2019年2期作者:郑铭 [导读] 伴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光纤光缆技术已经在通信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对于通信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郑铭 (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 210061) 摘要:伴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光纤光缆技术已经在通信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对于通信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通信光缆传输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及其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光纤光缆;通信电缆;发展分析 一、通信光缆的传输现状 (一)通信光缆出现微弯损耗的问题 可以从相关分析中得出,有效传播信号过程中,对于通信传输的线路进行布置时,具有很多弯曲现象,继而对周围信号的传播方向以及实际路径造成改变,使得损耗问题出现。当通信传输的线路弯曲程度非常严重时,就会导致信号传输期间形成透出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传输方向进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对损耗有所增加。一般而言,这两者之间属于正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弯曲程度越大气时,其所导致的损耗就会更加大,当弯曲程度比较小的时候,生成的损耗就会逐渐减小。 (二)光缆出现连续影响的问题 对于通信光缆铺设的工作来说,因为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质量,加之备受断面不整齐等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还有就是在通信线路的接点位置有不连续或者是不均匀信息的传输问题出现,最终导致通信光缆传输效果非常不好,也就是出现了光纤散射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光缆信号,形成一定的损耗,不利于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一般光缆铺设的时候,断线技术的水平高低总是会对光缆信号传输的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具体应用过程中,不管是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断面技术,势必会出现倾斜问题,产生严重的连续影响方面的问题。 (三)产生外部影响的问题 光缆的外部影响是利用间接方式对光缆的信息传输进行影响,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光缆直接影响了输送线路的周围环境和大气效应以及地面磁场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光缆传输的数据质量和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当传输线路中出现尘埃物质时,通信传输的整体效果就会备受直接影响,还会使得传输线路出现损耗。与此同时,在时间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损耗越来越大,严重干扰了通信传输的过程,不利于通信传播工作顺利地开展,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二、通信光缆在传输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一)加强接续技术以及断面技术的改进 想要促进传输缆线断面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促进相关技术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通信光缆的线路构造以及传输原理,势必会通过自身所掌握的连续测试方法开展工作。与此同时,还必须结合多见的一些问题,展开科学预测,制定针对性地应急预案。这样一来,就算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多问题出现时,也是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的,防止增加损耗影响的程度。除此之外,在通信缆线的接续施工过程中,因为会产生比较多的影响因素,诸如直径和尺寸与形状等,都会使得不均匀和不规范的现象出现,直接影响连续质量。通过针对性地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技术,就可以很好地处理直径和尺寸与形状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中,必须重视缆线清洁,防止因为环境杂质长时间地在缆线连接位置附着,导致损耗问题出现,对传播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产品质量对于光缆的传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产生直接影响,相关人员要加强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研究力度。现阶段,铺设通信光缆的时候,因为质量缺陷或者是损耗过度使得多种问题连续出现,例如缆线的缆芯出现失圆问题和折射率失去均匀的问题,都对连接点实际传输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导致吸收与色散损耗问题出现,在此基础上,使得传输波形有严重的变形出现。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施工单位的整体缆线质量进行更严格的控制。 (三)对缆线的弯曲程度进行减小 因为缆线的弯曲程度以及所导致的损耗间属于正比例关系,所以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缆线的严重弯曲进行降低,如果弯曲程度非常小,那么所产生的损耗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实际施工期间,导致的缆线弯曲因素还是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必须加强施工中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必须对接头工艺进行一定的优化,很好地控制缆线弯曲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减小损耗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很好地保障,并且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好基础准备。 (四)对通信光缆的材料原始属性进行最大化优化 敷设线路的时候,施工人员能够凭借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与技术手段对线路质量进行一定的检测,确保线路质量可以与传输标准的要求之间相互符合,当在检测的时候出现问题时,就要采取针对性地措施,防止影响通信光缆的传输质量。与此同时,还要在配盘的时候,有效地匹配缆线信息,确保所有信息和要求之间相互符合。如此来说,连接缆线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进行一定的缓解,并对传输损耗进行有效地控制,促进通信的整体质量提高。 三、通信工程中光纤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加强拓扑结构设计 对于通信工程中光纤接入网技术而言,拓扑结构设计是比较核心的组成部分。光纤接入网的操作过程中,拓扑结构的选用比较多元化,其中包括总线结构、环型结构、星型结构等等。例如,环型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铁路类型的通信工程,提供较多的保障,在安全性、稳定性方面表现较高。星型结构的操作,则可以在有交换功能、控制能力的集线器,或者是交换机等设备上,开展有效的利用,促使星型耦合器作为网络中央的节点,开展通信工程中光纤接入网技术的操作,而且在移动的传输速度上是非常快的,同时在维修方面相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光缆,光纤,电缆区别

光缆(optical fiber cable)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通信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通信光缆比铜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自1976年以后已发展成长途干线、市内中继、近海及跨洋海底通信、以及局域网、专用网等的有线传输线路骨干,并开始向市内用户环路配线网的领域发展,为光纤到户、宽代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传输线路。 光缆历史 1976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在亚特兰大建成第一条光纤通信实验系统,采用了西方电气公司制造的含有144根光纤的光缆。1980年,由多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开始在市内局间中继线和少数长途线路上采用。单模光纤制成的商用光缆于1983年开始在长途线路上采用。1988年,连接美国与英法之间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海底光缆敷设成功,不久又建成了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缆。中国于1978年自行研制出通信光缆,采用的是多模光纤,缆心结构为层绞式。曾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开展了现场试验。后不久便在市内电话网内作为局间中继线试用,1984年以后,逐渐用于长途线路,并开始采用单模光纤。通信光缆比铜线电缆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中继段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自1976年以后已发展成长途干线、市内中继、近海及跨洋海底通信、以及局域网、专用网等的有线传输线路骨干,并开始向市内用户环路配线网的领域发展,为光纤到户、宽代综合业务数字网提供传输线路。 光缆网是信息高速路的基石 光缆是当今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如果把“互联网”称作“信息高速公路”的话,那么,光缆网就是信息高速路的基石---光缆网是互联网的物理路由。一旦某条光缆遭受破坏而阻断,该方向的“信息高速公路”即告破坏。通过光缆传输的信息,除了通常的电话、电报、传真以外,现在大量传输的还有电视信号,银行汇款、股市行情等一刻也不能中断的信息。目前,长途通信光缆的传输方式已由PDH向SDH发展,传输速率已由当初的140MB/S发展到 2.5GB/S、4×2.5GB/S、16×2.5GB/S甚至更高,也就是说,一对纤芯可开通3万条、12万条、48万条甚至向更多话路发展。如此大的传输容量,光缆一旦阻断不但给电信部门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由于通信不畅,会给广大群众造成诸多不便,如计算机用户不能上网、股票行情不能知晓、银行汇兑无法进行、异地存取成为泡影、各种信息无法传输。在边远山区,一旦光缆中断,就会使全县甚至光缆沿线几个县在通信上与世隔绝,成为孤岛。给党政军机关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应用分析 林小平

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应用分析林小平 发表时间:2019-05-06T10:27:05.4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作者:林小平[导读] 摘要:光纤通信技术自问世以来,因为其特殊的物理特点,而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并且传输距离长、资源丰富并且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包括电话、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领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广泛的生活和业务需要。 (国网漳州供电公司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光纤通信技术自问世以来,因为其特殊的物理特点,而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并且传输距离长、资源丰富并且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包括电话、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领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广泛的生活和业务需要。本文主要就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了分析,以供参阅。 关键词: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应用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态势,所以对互联网信息传递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以满足现阶段互联网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电信企业与各领域之间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部分地区已完成光纤通讯技术代替传统信息传递技术,使日益膨胀的互联网信息量得到有效传递。但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在技术上也相对不够。 1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基本概念简述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就是将光作为数据信息传递载体,利用光纤自身具有的光传导性进行数据信息传递,从而塑造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新技术,同时也是有线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新技术。光通过调变后可以携带数据信息,然后通过光纤自身光传导性进行数据信息传递。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在进行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中,数据信息传递量十分庞大,而且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很大保障,同时数据信息传递速度受到光传递速度影响,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十分快捷。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在当前有线通信技术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同时也是有线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主流信息传递方式。在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应用过程中,电子计算机将所要传输的数据发输入到发送机中,发送机将数据信息调制处理后负载到载波上,然后通过光纤将载波传递到远程接收端,由接收机将载波上的信息重新还原成数据信息。我国光纤通讯传输技术最早起源于1980年,它的出现为我国通信技术领域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对促进我国通信技术领域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2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应用 2.1光复用技术的应用 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具有非常好的容量和速度,将其应用到人们生活生产中,可以发挥最大的输送优势,从而提高通讯效率。在光纤通讯传输技术中,光电复用是发展非常完善的技术,它实现了在同一光纤中,将不同波长通过多条线路传输。因此,在光纤通讯技术应用中,要结合光电复用技术对不同的传输信息构建通道,也可以通过辅助器处理波长信息,然后将处理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客户端,以保证传输的质量。在整个传输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光电复用技术,实现一根光纤、多路传输,从而满足高速率信号传输的需求。常见光电复用技术主要包括波分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等,不同技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近期,光网络研讨会暨FITIH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主要讨论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流量暴增压力,网络效率跟不上用户需求,如何做到保障基础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在会议上,高通技术公司提出了5G波分复用技术何D啕将进一步下沉到城域网和接入网,从而实现低成本带宽扩容,并且指出光纤光缆以及波分复用设备(及其上下游,芯片,模块,板卡等)成为增速最快的领域,通过Dc互联和网络虚拟化将保证云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快速调度。 2.2光纤接入技术 在现代光纤通讯技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光纤,通常情况下有主干传输网络和用户接人两部分组成宽带。接人网用户终端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等,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转换光信号与电信号,从而传输局端与客户端信息。光通讯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即光纤、光检测器、光源等,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发出电信号之后而发端光源紧接着发出相应的光信号,从而能够达到转换的目的。 2.3光弧子通信技术 “损耗”和“色散”是限制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的主要原因,光信号在传输时能量不断减弱是因为“损耗”,使光脉冲在传输中逐渐展宽是“色散”。光纤的色散使得不同频率的光波以不同的速度传播,随时出发的光脉冲,由于频率不同,引起不同传输速度,终点的到达时间也就不同形成脉冲展宽,使得信号畸变失真。实际上,光孤子在光纤的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损耗,损耗降低孤子的脉冲幅度,不改变孤子的形状。减少“损耗”和“色散”的影响,可采用分布式的光放大器或集总的光放大器的方法,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掺铒光纤放大器补偿了损耗。采用预加重技术,用色散位移光纤传输,扩大了中继距离。使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波形保持不变,传输距离可以保持在13000~20000km的水平。光弧子通信非常适应海底光缆通信中应用。结合同波分复用系统使得光弧子通信兼具了大容量、超高速的特点。 3现代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发展前景更具广阔性。就光纤传输技术发展趋势而言,超高速系统、光弧子通讯技术、全光网络等是主要研究方向,是推动光纤传输技术快速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推动力。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基于技术上的优势,在超高速光纤系统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已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同时逐步转向了光弧子通讯技术的研究,由于光弧子在传输过程中无错误码,为进一步提升信息传送容量以及延长传输距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1向全光网技术方向发展 全光网络技术是指光纤内部光信号在全程传输过程中,数据信息都以光负载形态存在,只有在到达网络客户端的时候才还原成数据信息。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向全光网技术发展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速度,降低因网络节点处理问题造成的数据信息负载量有限问题发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光纤通讯传输网络的总体利用率。我国现阶段在全光网技术研究上还有很大空白,需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研究成果,使我国光纤通讯传输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3.2向超高速信息传递时代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