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园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整理年

中国产业园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整理年
中国产业园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整理年

中国产业园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

测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中国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分析 31

1.1 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分析 31

1.1.1 产业园区的定义 31

1.1.2 产业园区的类型 31

1.1.3 产业园区的功能 32

1.2 产业园区的演化趋势分析 33

1.2.1 生态系统的发端:聚核 33

1.2.2 生态系统的形成:聚链 34

1.2.3 生态系统的完善:聚网 35

1.3 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36

1.4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分析 37

1.4.1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构成要素分析 37

(1)平台运行的供需主体 37

(2)平台运行的中介机构 37

(3)平台运行的硬件系统 38

(4)平台运行的软件系统 38

1.4.2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分析 39

(1)数据查询服务系统 39

(2)智力资源服务系统 39

(3)仪器设备共享系统 40

(4)技术研发服务系统 41

(5)中小企业服务系统 41

(6)检验检测服务系统 42

(7)中试试验服务系统 43

(8)技术转移服务系统 43

(9)创业孵化服务系统 44

(10)节能环保服务系统 45

1.4.3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运营与服务 45

(1)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流程 45

(2)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模式 48

(3)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模式 50

1.4.4 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保障 52

(1)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主体 52

(2)公共服务平台的保障机制 56

第二章中国产业园区运行现状分析 59 2.1 产业园区发展历程分析 59

2.1.1 产业园区生命周期特征 59

(1)生产要素聚集阶段 59

(2)核心产业主导阶段 60

(3)技术创新突破阶段 60

(4)现代科技都市阶段 61

2.1.2 产业园区发展阶段分析 61

2.2 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分析 63

2.2.1 产业园区数量规模分析 63

2.2.2 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分析 64 2.2.3 产业园区建设面积分析 64 2.2.4 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规模 64 2.2.5 产业园区从业人员规模 65 2.3 产业园区经营效益分析 65 2.

3.1 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 65

(1)产业园区盈利点分析 65

(2)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分析 66

(3)产业园区盈利方式对比 67 2.3.2 产业园区经济指标分析 68 2.3.3 产业园区投资收益分析 68 2.4 产业园区投资与开发风险 69 2.4.1 政策性风险分析 69

2.4.2 周期性风险分析 69

2.4.3 资金链风险分析 69

2.5 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分析 70

2.5.1 园区管理体制的不科学 70

2.5.2 园区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70

2.5.3 园区创新平台建设不足 70

2.5.4 园区综合服务水平不周 71

2.5.5 园区间合作机制不完善 71

2.6 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71

第三章中国产业园区开发主体分析 72 3.1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72

3.1.1 “园中园”开发模式 72

3.1.2 “市场化”开发模式 72

3.1.3 “行政特区”开发模式 72

3.1.4 “官助民办”开发模式 74

3.2 园区住宅开发主体分析 74

3.2.1 园区住宅开发模式分析 74

3.2.2 园区住宅运营模式分析 75

3.2.3 园区住宅盈利模式分析 75

3.2.4 住宅地产运行价格分析 75 3.2.5 园区住宅开发影响因素 76 3.3 园区商业开发主体分析 76 3.3.1 园区商业地产开发模式 76 3.3.2 园区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80 3.3.3 园区商业地产盈利模式 81 3.3.4 商业地产运行价格分析 82 3.3.5 园区商业开发影响因素 83 3.4 园区工业开发主体分析 84 3.

4.1 园区工业地产开发模式 84

(1)工业园区开发模式 84

(2)工业地产商模式 84

(3)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84

(4)私人业主开发模式 85

(5)综合运作模式 85

3.4.2 园区工业地产运营模式 85

3.4.3 园区工业地产盈利模式 86

3.4.4 工业地产运行价格分析 86

3.4.5 园区工业开发影响因素 87

3.5 政府对园区产业的规划 87

3.5.1 园区产业方向选择标准 87

3.5.2 企业入驻园区参考因素 89

3.5.3 政府对园区发展的定位 89

(1)园区功能定位研究框架 89

(2)园区目标客户选择框架 90

(3)园区管控机制研究框架 90

3.5.4 政府对园区产业的定位 90

第四章中国产业园区细分领域投资分析 93 4.1 高新技术产业园投资分析 93

4.1.1 高新技术产业园基本情况 93

(1)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模 93

(2)高新技术产业园经营效益 96

(3)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性质 98

(4)高新技术产业园产品结构 98

(5)高新技术产业园出口情况 98

4.1.2 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规划分析 100

(1)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发模式 100

(2)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特点 100

(3)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作用 101

(4)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模式 101

(5)生物医药产业园盈利模式 102

(6)生物医药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 104

(7)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趋势 106

4.1.3 新材料产业园投资分析 109

(1)新材料产业园主要分类 109

(2)新材料产业园主要特点 110

(3)新材料产业园主要作用 110

(4)新材料产业园运营模式 110

(5)新材料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 110

(6)新材料产业园发展趋势 111

4.2 工业园区投资分析 112

4.2.1 一般工业园投资分析 112

(1)一般工业园区开发模式 112

(2)一般工业园区合作模式 114

(3)一般工业园区产品模式 115

(4)一般工业园区运营模式 115

(5)一般工业园区收益模式 117

(6)一般工业园区发展趋势 118

4.2.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运营分析 119

(1)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119

(2)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分析 122

(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123

(4)生态工业园区细分市场分析 124

(5)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126

4.3 专业园区投资分析 128

4.3.1 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分析 128

(1)现代农业园区的分类 128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 128

(3)现代农业园区主要作用 129

(4)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模式 130

(5)现代农业科技园运营模式 139

(6)现代农业园区盈利模式 146

(7)现代农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147

(8)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进展与趋势 147 4.3.2 化工产业园投资分析 148

(1)化工产业园开发模式 148

(2)化工产业园主要特点 151

(3)化工产业园主要作用 151

(4)化工产业园运营模式 153

(5)化工产业园盈利模式 162

(7)化工产业园发展前景分析 163 4.3.3 汽车产业园投资分析 164

(1)汽车产业园的分类 164

(2)汽车产业园开发模式 165

(3)汽车产业园主要特点 166

(4)汽车产业园主要作用 166

(5)汽车产业园投资风险分析 167

(6)汽车产业园发展趋势 167

4.3.4 食品产业园投资分析 168

(1)食品产业园的分类 168

(2)食品产业园开发模式 169

(3)食品产业园主要特点 172

(4)食品产业园主要作用 173

(5)食品产业园运营模式 173

(6)食品产业园盈利模式 174

(8)食品产业园发展趋势 174

4.3.5 物流园区投资分析 175

(1)物流园区的分类 175

(2)物流园区建设规模 176

(3)物流园区主要作用 179

(4)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180

(5)物流园发展运营模式 181

(6)物流园区管理模式 187

(7)物流园区盈利模式 190

(8)物流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192

(9)物流园区发展趋势 194

4.3.6 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分析 195

(1)创意产业园区的分类 195

(2)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 196

(3)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规模 198

(4)创意产业园区主要作用 198

(5)创意产业园开发模式 203

(6)创意产业园盈利模式 205

(7)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聚集动力 206

(8)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分析 207

(9)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207

4.3.7 总部经济园区投资分析 209

(1)总部经济的特征 209

(2)总部经济园区建设要点 210

(3)总部经济园区建设现状 211

(4)总部经济园区主要作用 211

(5)总部经济园区发展模式 217

(6)总部经济园区盈利模式 218

(7)总部经济园区建设趋势 218

第五章中国产业园区竞争排名比较分析 225

5.1 2015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整体分析 225

5.1.1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25

5.1.2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25

5.2 经济发展指标排名 226

5.2.1经济发展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26 5.2.2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26 5.3科技创新指标排名 227

5.3.1科技创新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27 5.3.2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27 5.4生态环境指标排名 228

5.4.1生态环境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28 5.4.2生态环境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28 5.5社会发展指标排名 229

5.5.1社会发展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29 5.5.2社会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29 5.6体制创新指标排名 230

5.6.1体制创新指数前10名的新升级或新设立国家级经开区 230

5.6.2体制创新指数排名前10位的国家级经开区(90家) 230

第6章:中国重点省市产业园布局与产业规划方案 231

6.1 北京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231

6.1.1 北京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231

6.1.2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231

6.1.3 北京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 234

6.1.4 北京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237

6.1.5 北京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238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38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38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39

6.1.6 北京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245

6.2 上海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248

6.2.1 上海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248

6.2.2 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248

6.2.3 上海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 250

6.2.4 上海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256

6.2.5 上海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258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58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60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261

6.2.6 上海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271

6.3 天津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273 6.3.1 天津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273

6.3.2 天津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273

6.3.3 天津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 301 6.3.4 天津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305

6.3.5 天津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306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06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06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07

6.3.6 天津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309

6.4 重庆市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314

6.4.1 重庆市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314

6.4.2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314

6.4.3 重庆城市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 349

6.4.4 重庆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350

6.4.5 重庆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351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51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52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356

6.4.6 重庆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362

6.5 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365

6.5.1 江苏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365

6.5.2 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365

6.5.3 江苏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413

6.5.4 江苏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414

6.5.5 江苏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415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415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416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419

6.5.6 江苏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432

6.6 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438

6.6.1 浙江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438

6.6.2 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439

6.6.3 浙江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489

6.6.4 浙江省产业园区布局及规划 500

6.6.5 浙江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500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00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01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02

6.6.6 浙江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512

6.7 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514

6.7.1 广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514

6.7.2 广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514

6.7.3 广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550

6.7.4 广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551

6.7.5 广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552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52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52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55

6.7.6 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559

6.8 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561

6.8.1 山东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561

6.8.2 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561

6.8.3 山东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562

6.8.4 山东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564

6.8.5 山东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565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65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67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568

6.8.6 山东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575

6.9 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576

6.9.1 福建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576

6.9.2 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577

6.9.3 福建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615

6.9.4 福建省产业园区布局与规划 617

6.9.5 福建省产业园区细分市场投资分析 618

(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618

(2)工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619

(3)专业园区市场投资分析 628

6.9.6 福建省产业园区发展机遇分析 632

6.10 湖北省产业园区布局及产业规划 632

6.10.1 湖北省产业园经营情况分析 632

6.10.2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 632

6.10.3 湖北省产业发展环境及方向 673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际发展趋势 近年来世界上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加上私有化的浪潮,正在重新塑造电力工业,使电力工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工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归纳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体制改革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美国和英国发动的电力工业市场化体制改革,即所谓自由化、民营化、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电力部门的"自由化"及其伴生的"民营化",它的优点和缺点并存,因为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公用事业,任何政府都不会让它只处在市场控制之下。"自由化"和"民营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证可靠、长期充足的电力和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符合环境标准、面向更广泛的用户。这种改革能否成功,尚须拭目以待。 2. 更加广泛地使用电力 世界上至少今后20~30年还将主要靠化石燃料提供能源,但化石燃料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排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要求更加广泛的使用电力。我国早在1985年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1995年又提出能源建设要以电力为中心,这个方针与世界潮流是一致的。 --从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实践来看,电力增长越快,总的能源需求增长越慢;电力占终端能源比重越大,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即能源强度)越低; --电力工业是最能清洁利用化石燃料的部门,也是效率最高地利用化石燃料的部门,发达国家几乎把污染最严重的煤炭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发电; --电力还有改善地区环境的作用,在能源利用密度大的大中城市,如果用电力来替代化石燃料的应用,可以直接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其他污染问题。电力的广泛应用是解决大中城市污染问题的最好办法。 但是电力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燃气和秸杆等能源的速度,决定于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经济水平,决定于石油、天然气的可供应能力,以及电力对其他能源的竞争能力。我国目前电气化的水平还很低,按计算我国199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的比重约为7.5%,而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为15%,大致相差一半。经济合作组织国家预计到205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重有可能达到36%。我国如果要在今后50年中,电气化程度要赶上经济合作组织国家,而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占36%,其他64%还是要依靠化石能源解决,粗略估计,固体燃料占16%,液体燃料占27%,气体燃料占17%,热力占4%。这就是说今后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必然要逐步上升,即使到2050年电力成为终端能源中的第一位,也还有64%的终端能源要依赖化石能源。电力在进行能源替代时,必然要在竞争力最强,最经济的领域首先替代。 3. 电力工业把注意力转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电力工业初期依靠水电和凝汽式火力发电站,工业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大部分开发后,电力发电技术在狭窄的领域里进行,即不断提高汽轮发电机的温度、压力,由低温低压、中温中压、高温高压、并向亚临界、超临界的方向发展,采用更大型的发电机、汽轮机和锅炉。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凝汽式发电机技术几乎没有多大进展,电站的平均效率稳定在35%左右。而且新电站比老电站造价要高得多,且可靠性差。但是电力部门认为这是暂时的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 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 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 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 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

当今世界教育与管理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世纪初教育及教育管理改革 发展的基本趋势 贺乐凡 一、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融合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教育改革,并形成了两大潮流:一是教育实行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的教育改革;一是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的教育改革。这两类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和重点各不相同,采用的方法也互有区别。两种思潮相互碰撞,形成了融合的趋势。 所谓融合,即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合,有人称它为融通,也有人称它为整合,还有人从东西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它称之为“东西合壁”,提法虽然有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大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其优势,也都存在各自的缺陷,没有绝对好的教育,也不存在绝对差的教育;第二、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整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第三、教育改革要以发扬本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教育全球化要以民族化为基础,离开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1 二、融合趋势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 (一)教育管理理论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世纪初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确有了新的发展。 在管理科学的对象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管理规律,并严格地按照规律所确立的原则进行管理。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不仅要依据科学,而且要讲艺术,要提倡管理艺术的创造性。有的校长还提出,学校管理是一种技术,校长的培训,要重视管理技术的培训2。 在管理的目标取向上,过去人们认为,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而组织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就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现在人们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认为组织要有共同的目标,但组织的共同目标,往往是反映一种理想的追求,带有口号激励的色彩,难以具体操作。而个体的目标,则是千差万别的,生动具体的,易于操作,管理应定位干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关系。 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过去人们强调严格的组织层级划分,宝塔式的结构,按照层级原理进行管理。现在人们按照社会信息化的要求,主张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岗位间的协作和人员的一专多能,目的在加速信息的传输和人员的流动,提高管理效率。这种管理思想,也叫“企业重构”或“组织重建”3。有人说,“组织重建”的思想,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戴明的质量管理之后,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可见其重要性。其理论的基点,是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重新强调管理的效率。 1参阅:①薛峰:《融合: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现代教育报》2003年1月1日;②黄书光:《论“中西融通”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2参阅:C·沃纳:《为领导者设的课》,《1997年中美教育研讨会论文集》第87页 3参阅:王东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5,163,341页

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 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设计的发展在我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曙光。综观工业设计在我国近年的发展,既有令人兴奋鼓舞的一面,又有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相当多的人开始重视并投身其中,给我国的工业产品带来了新面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识,及对行业的规范管理。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工业设计在设计教育工作者、企业家和执著的工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和工业设计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在真正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面临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这些危机表现在: (1)虽然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充斥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端产品,这些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经常遭到国外企业的反倾销投诉。 (2)很多工业企业在面对国内外众多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时毫无办法,面对产品的销路不畅感叹市场疲软,而事实上他们所说的疲软是根本不存在的。疲软的只是他们陈旧的产品和观念,而不是市场。 (3)我们在市场上能够看到的国产工业产品,真正适合我们消费者需要的具有独创性设计的还非常少见,商店里销售的多数产品与国外进口产品外观接近或相似,而模具质量还相对较差。某些品牌的汽车甚至因为抄袭德国著名品牌的设计而被起诉。 (4)企业重技术轻设计,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产品核心技术先进就能够有很好的销路,但技术再先进如果它没有经过工业设计的过程,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能被人使用的商品。科技以人为本,工业设计就是沟通技术与人的桥梁,不经过工业设计的产品,技术再先进也很难被市场了解和认同。 (5)很多企业愿意花费数千万元去做广告宣传,却不愿意投资几万元给工业设计师去开发一件可能会为企业赢得巨大效益的产品。有的企业只重视包装装潢和企业的外部形象,而没有认识到企业形象的根本就是它的产品。 (6)目前国家相关产业管理部门虽然提出了要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但是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够,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国家人事部的职称评定目录中还没有工业设计师这个职称。 应该说以上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将在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变得更为突出,今后我们的企业要想在保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国际市场,就必然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否具有独立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将成为体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解决这些危机将成为我国发展工业设计的最大机遇。虽然问题众多,但是我们可以预计中国产品依靠工业设计、先进技术、优良品质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时期很快就会到来。 二、工业设计改革发展探讨 1.提高专业设计人才综合素质 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设计这类行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改革,可是这些还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和工业设计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状况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能仅仅要掌握设计的基本的理论,还要掌握加工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市场洞察力,以及大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可以说,当前设计教育业的发展关系到将来我们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业界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电网建设不断加强。随着电源容量的日益增长,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电网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输变电容量逐年增加。2009年,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457千米,变电设备容量27756万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39.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1.29%;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7.62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9.40%。其中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电压等级的跨区、跨省、省骨干电网规模增长较快,其回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6.64%和25.97%。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发展迅速。我国能源资源和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西电东送重点在于输送水电电能。按照经济性原则,适度建设燃煤电站,实施西电东送;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我国检测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检测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摩根士丹利2008 年 5 月的研究报告,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为500 亿欧元,约合 4,400 亿元。 根据国外研究,目前全球技术检测市场规模约合6000 亿元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将保持15% 左右的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推算,近年来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平 均增速约 10%,到 2015 年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容量超过 1.2万亿元。 据预测,2020 年全球潜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超过 2,000 亿欧元,细分领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20 亿欧元以上,包括消费品、农产品、油气;第二层次: 10 到 20 亿欧元,包括建筑、化学品、矿业、制造、交通、汽车、电力;第三层次: 10 亿欧元以下,包括政府、船舶、健康、银行、其他。

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和国际分工深化,全球检测行业近年来保持了 15% 左右的快速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基本上都来自欧洲。近年来,大型综合性检测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收购兼并,以便于迅速进入新的市场,并在短时间内获得资质、渠道和人才,提高空白领域的检测能力。如美国大部分较具规模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检测公司被欧洲大型检测公司收购兼并,成为其美国分公司。 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技术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本地综合性检测机构成长较快,初步具备了综合竞争力。 (二)我国检测行业发展进程 我国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检验检测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 第三阶段: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 第五阶段: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 (三)我国检测市场规模 2002 年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国际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检测行业成为中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服务行业之一,其中以民营和外资为主的中国第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大陆,下同)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现状 (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 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7.9%。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4.41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701.4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4年9月,随着青海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建成投产,我国水电装机超过了1亿千瓦,达到1083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6%,目前在建规模约4700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70万千瓦。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已投运单机容量6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火电机组约55台,其容量占火电装机容量的10.7%,在今后4年中将有60台以上的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60万千瓦机组中超临界机组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开始兴建,到2010年将有10台以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产。 关停了一大批耗能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组,自2000到2002年,关停的小机组约1000万千瓦。洁净煤发电技术得到应用,采用引进技术自主设计制造的30万千瓦CFB锅炉,正在建设或开展前期工作的有10余台,2004年末约有2000万千瓦脱硫装置投入运行或在建,近几年新建火电机组几乎均同步安装烟气脱硫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八— 1. 刖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 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 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 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 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 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 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 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 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 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 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 2.3%。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对中国现当代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改革发展走向的探讨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0333040105 柯敏 引言从现当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教育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教育体制不合理、教育制度问题多多以及人们认识偏离等现状,国家教育部针对性的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优良教育传统的国度,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口耳相授的朴素的经验教育,到奴隶社会狭隘的贵族教育,到封建社会专著于谋取高官厚禄、光耀门楣、封妻荫子等的世俗教育,再到现在的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无一不是在问题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由此,我国的教育决不能陷于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不适或尴尬而束住了手脚,现如今是一个以人才为根本的,以知识经济为依托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教育事业要发展,仍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所以我觉得中国教育改革是成功的,我也希望和大家得到共识。本文将从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缺陷带来的恶果和悲剧、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等方面来进行探讨我国教育的成败。 2.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体制和制度存在的问题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落后都意味着灾难。“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工业化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变;二是人们一次性学历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国民创新能力密切相关,这两大转变是一个整体,既是制度的变迁,更是文化的演进。”[5]因此,贯穿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正在成为许多国家争相谋求的政策方向,而信息网络技术形成的新载体新平台,也为学习方式转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活力。与较完善市场机制下传达出来的信息相关,教育正在全面适应社会岗位群和人的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要,这可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看出一个趋势,从零级的学前教育逐级到六级的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开始分为职业、普通和综合不同类型;高等教育阶段则把高职高专和本科并列为两类高等教育,而不是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能够沿着普通学校一直升到学术性学位的,都只是少数人,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上、职前职业教育、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继续教育,从高职高专到大学本科、专业性研究生学位,其实都是专业和职业教育培训的越来越强的优势,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分工的大潮流,也是知识社会就业与雇佣结构“网格化”[2]、“扁平化”[2]的大趋势。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家长、学校和社会用人部门中尚未形成这样的共识,也没有足够的前瞻意识,仍旧把学术性学历学位教育当成“修成正果”的唯一途径,仍以全日制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致使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办学方针、教学宗旨、学校管理、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盲目趋同或墨守成规,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动力和活力,有些地区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门的非理性化,已出现所谓“知识性失业”[6]或“过度教育”[6]等问题。 2.2学校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的价值偏向问题近些年来,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如课程改革、教育体系重组、学校管理、教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业设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一个比喻 如果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我们一直在为客户护养宠物,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宠物,也没有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对于护养的工作,我们又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很多时候,我们也 没有能力去拥有或者缔造宠物。 护养宠物:中国大部分的产品设计师一直在按照客户提出的想法和要求进行着产品的设计, 参与企业产品的开发,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着价值。这是事实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工业设计所 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这种设计的价值和影响力远远不是设计的全部。 不得不做的护养工作:即使委托设计的价值远不是设计价值的全部,但是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现状,出于客户自身对产品设计的要求。我们却必须去做,并且努力去做好委托式产品设 计的工作,这是设计的一个基础工作。 缺乏护养的专业性:我们一味的想要把宠物打扮的更漂亮,但是却很少在意宠物的感受,在意宠物的健康,在意宠物自身的特点。就像做一个产品设计,我们除了对产品自身的造型有 更高的追求,但是对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可实现性、产品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定 位以及产品的文化内涵,缺乏更深层次的探寻。因此,我们对产品设计的把握能力也就存在 了一定的难度。这个和中国现有的教育形式是有一定关系的,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也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个现状。 缔造新的宠物:很多国外的设计公司,不断的为客户缔造新的宠物。而我们在新产品的自主设计问题上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1)中国工业设计公司的组织构成:中国多数的设计公司包括业务员,ID设计人员和结构设计人员三个部分。其中ID人员占据了大部分比例。于是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我们除了对造 型有更高的理解,对于电子,材料,工艺,市场的分析等力量显的薄弱,约束了创新思维的 嗅觉。团队的整合优势因为没有完善的资源流程而发挥不出最强的力量。 (2)中国客户对产品设计的理解认知程度:中国更多的企业划好了一条道路让设计师沿着已 经有的路子进行产品设计,约束了设计师的主动性,而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中国相对数量不多, 对产品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公司更是鲜见。出于设计公司的生存状况,经常使大家力不从心,这是制约我们的设计师缔造新宠物的一个枷锁。 (3)设计理论和设计的现实环境脱节:设计是一个前沿性的创新工作,不仅要求设计师在设 计的流行趋势和设计的方法上有前瞻性的理解,也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对现有的加工工艺、材料以及新型的加工工艺、材料,电子技术的应用与拓展,新型的技术应用,产品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内容都是书本之外的知识,工业设计教育不能与现实环境紧密联系,往往制约了设计师能力的提高,阻碍了设计的发展,这是设计在中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882年,英籍商人等人招股筹银5万两,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安装1台16马力蒸汽发电机组,装设了15盏弧光灯。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发电,电能开始在中国应用,几乎与欧美同步,并略早于日本。 从188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其间67年电力发展基本状况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百孔千疮的破烂摊子,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维艰,技术水平相当落后,。 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状况 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 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世纪末,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发电装机容量继1987年突破1亿千瓦后,到1995年超过了2亿千瓦,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发电量在1995年超过了1万亿千瓦时,到2000年达到了万亿千瓦时。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力工业进入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投产大中型机组逐年上升,2004年5月随着三峡电站7#机组的投产,我国电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到2004年底发电装机总量达到亿千瓦,其中:水、火、核电分别达10830、32490、万千瓦。2004年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2000~2004年,5年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150万千瓦,2004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容量5100万千瓦,超过美国在1979年创造的年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的世界历史最高记录。预计今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000万千瓦,年末装机容量将超过5亿千瓦。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班级:会展1111班 学号 姓名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文化创业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业产业是一种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做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倍受关注。我认为从大趋势上讲,会展业有很大的发展生命力,有非常大的商业空间。但就目前来看,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虽然起点很高,但它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会展业发展非常不成熟。中国会展起步晚,在规模、规划、管理人才、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扩张粗放,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市场开放度低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紧缺,缺少专业人才。就目前看,由于会展是一种新型行业,教育体系还没跟上步伐。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没有经验,使的现在从事会展工作的人都是学其他专业的,与会展工作不搭边。2、会展管理体制有很大缺陷,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化程度低,使企业缺乏参与竞争的忧患意识。3、场馆的利用率很低。场馆的建设面积很大,维护也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闲置不用时,企业又没经济收入,又要投入成本,很不划算。浪费国家资源,行业效率低。 4、会展的服务质量不高,没有为参展商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也限制了目前会展业的发展。 而我个人还认为会展行业还存在以下不足:会展的服务范围太窄,没有向市场进一步扩张。应该进行宣传和示范,让的企业和个人了解

会展业。教育体制不够完善,会展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困难,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总体上看,会展行业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和巨大的行业作用将蓬勃发展。 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并且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伴随着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经济文化的“带状”发展新趋势,中国设立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文化产业带”、“环渤海湾经济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走廊”、“黄河中原地区文化带”、“珠江经济文化产业带”和“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带状经济发展区。呈现了中国独特的发展趋势:1、传统文化内核的再开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以“家”和“国”为中心的群体价值和理念;强调“和谐”,追求“圆满”;强调人本精神和忧患意识。文化创意产业要以人为本,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和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展2、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吸收西方广告文化,充分进行商业开发从美国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创意文化产业都是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的火花,中国应充分发挥商业的和市场的价值,尊重资本的价值和创造,就能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中国创意产业布局逐渐完善,产业规模日趋壮大,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出现以集聚区为载体,以区域板块为格局,以行业集群为纽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态势。逐步向以文化为资源,以创意

当代中国教育发展趋势Word版

论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从隋唐开始,中国就有了科举考试制度,用来选拔官员。而到了如今,中国的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并有文科与理科之分,供学生适应选择自己的专项。 中国现代的教育制度的弊与利,在我国社会民众中有较大的争议,有的认为利大于弊,也有的认为弊大于利。大部分人认为应试教育有很大的缺陷,只注重书本的知识,只凭试卷考的分数来评判学生的标准状况,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到底教育目的价值在哪?教育家罗崇敏认为,教育就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如果教育不能使人幸福,教育就没有意义了。我们提出价值主义教育就是要使教育回归人的本真,使教育去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我们的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根本是使教育者教育唯真、唯智、唯实、唯和。所谓“唯真”就是教育要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实践真理、捍卫真理,做真人、行真事,要真爱、真诚。这就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教育培养人的两面性产生了挑战。现在的教育往往培养人的一种政治表

达,就是表达如何去追求什么,表达如何忠心,表达如何为了未来的目标。另外,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智慧,敬畏智慧,生长智慧,要求取智慧。这样,教育就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爱智慧的民族,使每个人成为爱智慧的人。然后去增长自己的智慧,实践自己的智慧。

目前,教育部也在积极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的改善我国的教育制度。我个人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使“德”与“体”提升到与“智”相同的地位,三者共同发展,缺一不可。一个学生,他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并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教育的弊端。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我国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关键词:电力系统概况,电力行业发展 1.前言 中国电力工业自1882年在上海诞生以来,经历了艰难曲折、发展缓慢的67年,到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1949年以后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78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1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2566亿千瓦时,分别跃居世界第8位和第7位。改革开放之后,电力工业体制不断改革,在实行多家办电、积极合理利用外资和多渠道资金,运用多种电价和鼓励竞争等有效政策的激励下,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发展规模、建设速度和技术水平上不断刷新纪录、跨上新的台阶。装机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和日本,从1996年底开始一直稳居世界第2位。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5%、10.34%。发电装机容量继2000年达到了3亿千瓦后,到2009年已将达到8.6亿千瓦。发电量在2000年达到了1.37万亿千瓦时,到2009年达到34334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占到总发电量的82.6%。水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24.5%,核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3%,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微乎其微; 二、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

浅 谈 工 业 设 计 发 展 及 前 景

浅谈工业设计发展及前景 通过对工业设计概论的学习,我对工业设计这门学科的认识得以进一步加深。工业设计概论是对整个工业设计专业的一个综述,包括工业设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问题!今天我的这篇论文单就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发展与趋势展开讨论! 刚进大学的时候,对这个专业不太了解,查了查就业前景,觉得就业不是很好,于是就失去了兴趣,可是后来慢慢对这门课有了了解以后,发现,其实这门课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无聊,只到大三之后才感觉这门课其实是很有趣的,涉及范围很广,无论是产品设计,平面设计,还是居室设计,建筑设计基本都属于工业设计范畴。除此之外,创新性,趣味性,概念性特别强,所以实际上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学科之一! 首先谈谈工业设计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十九世纪后期开始至二十世纪初期,欧洲大陆上先后发生了诸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它们力图阻止社会工业化的出现。然而这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迫使社会工业化进程飞速前进,也使人类第一次对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生的消极结果做出判断。一群建筑师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这些人变成了当时现代设计的核心。德国正是这一观点的发源地并以此为设计立场,它强调设计怎样为德意志民族创造更好的生活,这也使得德国能够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设计强国。德国的设计可以说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以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欧洲的大体风格是相近的,只是各有侧重点,比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有机功能主义,意大利则把设计当做是一种文化来看。另外,我们隔壁的日本,韩国也是顶尖工业设计强国,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态势。除此之外,超级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工业设计也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成熟的体系。 再来说说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事实上,工业设计在中国的起步很晚,20 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由此我们必然性的在这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历史性差距。目前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 对比了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工业设计的发展与现状,以后的工业设计发展趋势仍然是以欧美,日韩为发展强国,中国不断努力学习探索的过程,所以重点谈谈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设计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c38080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2年中国电力设计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报告编号:648844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c380806.html,/yjbg/yjhy/qt/20170808/648844.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2017-2021年中国电力设计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c380806.html,/ 已发布2018版,如需了解最新目录,请联系我司 第1章 2017年世界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7年世界电力设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电力设计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电力设计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市场分析 一、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需求分析 二、2017年全球电力设计产销分析 三、2017年中外电力设计市场对比 第2章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我国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一、电力设计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电力设计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三、电力设计市场消费层次分析 四、我国电力设计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12-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运行分析 一、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2017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7-2021年电力设计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7-2021年电力设计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第四节对中国电力设计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电力设计市场特点 二、电力设计市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