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过程结晶复习

化工过程结晶复习
化工过程结晶复习

简答题

1. 降低结块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1.设法降低吸湿性;2使用各种覆盖层以防止水分浸入产品粒子;3使用不同添加剂,维持贮存、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晶桥(化学键)强度不变化,以及干扰变体转化的温度;4降低负载量,减小温度波动;5相对较有效的方法是制成粒状产品;6易挤压的包装袋,换成包装桶等。

2. 应用粒数衡算方法研究晶体粒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根据粒度衡算可以获知晶体的粒度分布,从而(1)得到特定物系在特定操作条件下晶体成核和生长等结晶动力学方面信息,帮助进行结晶器设计;(2)指导结晶器操作,帮助判断获得规定的粒度分布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进行怎样操作的参数调节。

3. 与分离混合物的其他方法相比,结晶法分离的优点?

答:结晶过程装置比较简单,可以分离热稳定差的混合物及沸点接近的混合物,此外,由于熔化热和结晶热比蒸发热要低得多,所以结晶法消耗能量少。

4. 如何通过料也处理量选取结晶操作方式?

答:一般情况下,对于料液的处理量小于100kg/h的结晶过程,宜选用间接操作方式;而处理量大于20m3/h则宜采用连续操作方式。此外,对于某些指定粒度分布或纯度要求甚高的结晶过程,则只能选用间歇操作方式。

5.简述杂质在晶面上或嵌入晶格,或覆盖于晶体表面时如何致使晶习发生变化?答:杂质嵌入晶格,使得原来的晶格排列发生变化,造成局部缺陷或不统一而使得表面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离子的电场作用,杂质覆盖于晶面之上,导致晶体表层性质的变化,最终致使晶习改变。

6.溶液中晶体成批生长的特点?

(1)晶体生长可能在很宽的过饱和度范围内进行;(2)大量晶体的同时生长导致细小粒子的生成,即生成的晶体粒度不大;(3)批粒子的同时生长也可能导致晶粒的互相碰撞,形成晶面缺陷或造成晶体破碎;(4)成批结晶的特征之一是易生成各种类型的连生体;(5)在实际结晶设备中各个晶体的生长条件并不相同7.什么是盐析法制备过饱和溶液?其优点是?

答:是向物系中加入某些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叫稀释剂或沉淀剂),降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而产生过饱和度的一种方法。

优点:a可与冷却法结合,提高溶质在母液中的回收率;b可将结晶过程温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对不耐热物质的结晶有利;c在有些情况下,杂质在溶剂与稀释剂的混合物中有较高溶解度,而保留在母液中,从而简化晶体提纯。

8.结晶与沉淀异同?

结晶是新相生成的过程,是利用溶质之间溶解度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一种扩散分离操作,这一点与沉淀的生成原理是一致的。两者的区别在于:结晶是内部结构的质点(原子、分子、离子)作三维有序规则排列、形状一定的固体粒子,而沉淀则是无规则排列的、无定形粒子。结晶的形成需在严密控制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因此,结晶的纯度远高于沉淀。

9.结晶分离的依据和优点:不同的熔化温度、溶解度、杂质在相间的分布规律;结晶过程装置相对比较简单可分离热稳定性差的混合物、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结晶法消耗能量小。

10.结晶器放大参数:常以Re及Fr两个特征数作为主要分析内容,需保持这两个参数不变Re=ρnd2/ηFr=n2d/g放大原则:a 溶液与固体的流动特性b 各对应部位的过饱和度c 晶种的原始粒径d 晶浆浓度e 过饱和溶液与生长结晶间接

11.形成过饱和溶液的方法:

改变温度(等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较大的物质(氯化铵,碳酸锂);增减溶剂: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体系;改变溶剂性质:增加溶质:加入全部或部分溶质,利用同离子效应实现盐析剂:加同离子盐,利用盐析效应使某溶质达到饱和而结晶析出化学反应产生低溶解度物质:加入反应剂产生新物质,当该新物质的溶解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即有晶体析出;

12.杂质影响晶形的可能过程:a. 杂质改变溶解度而导致晶习变化b. 杂质在晶面上,或嵌入晶格,或覆盖于晶体表面,致使晶习变化 c. 杂质在晶面上,或嵌入晶格,或覆盖于晶体表面,致使晶习变化

13.成核和晶体生长的比较:晶核:在溶液所处的条件下溶质分子形成的最微小尺寸的粒子形成过程成核机理结晶成核动力学晶体:溶液本体内溶质分子的不断汇聚下,晶核长大成为晶体形成过程晶体生长机理结晶生长动力学

名词解释

1.结晶:物质以晶体状态从蒸汽、溶液或熔融物中析出的过程。

2.非均相初级成核:如果溶液中混入外来固体杂质粒子,如空气中的灰尘或其他人为引入的固体粒子,则这些杂质粒子对初级成核有诱导作用。这种在非均相过饱和溶液中自发产生晶核的过程称为非均相初级成核。

3.溶液的过饱和度:同一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浓度差。是结晶过程必不可少的推动力。

4.单核生长机理:晶面上先出现一个晶核,该晶核一边长大一边将整个晶面单层的覆盖起来,接着在长好的晶面上再次成核、单层覆盖晶面,不断重复。

5.结晶成核动力学:在溶液所处的条件下溶质分子形成的最微小尺寸的粒子,其形成过程称为成核,其形成过程机理可称为结晶成核动力学。

6. 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离子团和分子等)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所构成的固体称为晶体。

7. 结块性:物质从松散状态转为团块或整体的一种性质。

8. 结晶生长动力学:溶液本体内溶质分子的不断汇聚下,晶核长大称为晶体,其过程称为晶体生长,其成长机理称为结晶生长动力学。

9.均相初级成核:结晶体系中没有其他相的杂质或相当于均相的体系,由这类过饱和溶液中自发产生晶核的过程称为均相初级成核。

10.二次成核:在有晶体存在的过饱和溶液中进行成核过程称为二次成核。

11.成核速率影响:过饱和度、温度、机械作用、搅拌、电场磁场、超声波、辐射、

12.溶液结晶类型:冷却结晶法、蒸发结晶法、真空冷却结晶法、盐析(溶析)结晶法、反应结晶法。

13.溶液结晶:晶体从过饱和的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14.介稳状态下系统的稳定性用诱导期和介稳宽度表达

1 溶解度、饱和曲线(溶解度曲线、溶解速率=沉积速率)

2 过饱和溶液:浓度超过平衡浓度(溶解度)的溶液

过饱和曲线(超溶解度曲线)

3 稳定区:溶液不饱和、不发生结晶。

溶解速率>沉积速率

4 不稳区(Labile Region):过饱和溶液,瞬间析出较多晶核

5 介(亚)稳区(Metastable Region):溶液过饱和,无加晶种等外界扰动作用下,不发生晶核的自发形成)

区间M1----第一介稳区

(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均相成核的过饱和区间)

区间M2----第二介稳区(可自发成核的浓度区间,但不会马上形核,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后

1.固体物质以晶体状态从气相、溶液或(熔融)的物质中析出的过程。是获得(纯净)固态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2.过饱和度是在(同一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的(浓度差)。

3.均相物系指不含其它相的(杂质),或者对于结晶生成来说,可当作是(均相)的物系。

4.在有转为(固相)的物质的晶体存在下的成核,成为二次成核。二次成核是一种(多相)成核。

5.在溶液所处的条件下溶质分子形成的(最微小尺寸的粒子),其形成过程称为成核,其形成过程机理可称为(结晶成核动力学)。

6.结晶过程的阶段之一是潜伏转变期,这时直接看不到(新相)生成。这一时期称为(诱导期)。

7.对于连续过程的结晶,(诱导期)的存在并非其代表性特征,因过程涉及的是晶体与(过饱和溶液)共存的多相物系。

8.杂质对结晶物质某些物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盐溶效应)、(盐析效应)等作用而实现。

9.堆密度以(产品质量)与所占(溶剂)之比表示。

10.结晶分离的优点有结晶过程装置(相对比较简单)、可分离(热稳定性差)的混合物和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结晶法消耗(能量小)。

1.结晶过程是由(过饱和溶液或过冷熔体的形成)、晶核的出现、(晶体生长)、再结晶四个阶段组成。

2.结晶产品一般用(平均粒度)和(粒度)组成来表示。

3.大批结晶时的相形成是在很宽的(温度)和(溶液过饱和度)范围内进行的。

4.造成过饱和的方法可分为(等温法)和(多温法)。

5.结晶器的放大必须遵从溶液与固体的流动特性、各对应部位的过饱和度、(晶种的原始粒径)、(晶浆浓度)、过饱和溶液与生长结晶间接触的时间。

6.结晶器一般有冷却结晶器、(蒸发结晶器)、真空结晶器、(盐析结晶器)以及其他类型结晶器。

7.溶液结晶可分为冷却结晶、(蒸发结晶)、真空绝热冷却结晶、(盐析结晶)和反应结晶。

8.杂质对分解动力学的影响是(分解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质的(性质)和含量。

9.根据粒度组成可以评定晶体的(平均粒径)和(产品的均一程度)。

10.结晶基本总是在(多组分体系中)进行的,因为(绝对的纯物质)的化合物是不存在的。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17年9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简单精馏塔是指 A. 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 B. 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 C. 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 D. 无 正确答案: 2. 平均吸收因子法() A. 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 B. 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 C. 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D. 无 正确答案: 3.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 正确答案: 4. 气液两相处于相平衡时,() A. 两相间组分的浓度相等 B. 只是两相温度相等 C. 两相间各组分的逸度相等 D. 相间不发生传质 正确答案: 5.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 离心分离 正确答案:

6. 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 A. 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 B. 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 C. 沸腾的温度不变 D. 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正确答案: 7. 液相双分子吸附中,U型吸附是指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 A. 始终优先吸附一个组分的曲线 B. 溶质和溶剂吸附量相当的情况 C. 溶质先吸附,溶剂后吸附 D. 溶剂先吸附,溶质后吸附 正确答案: 8. 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 A. 曲线 B. 直线 C. 有最高点 D. 有最低点 正确答案: 9.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 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 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 正确答案: 10. 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 A. 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 B. 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 C. 沸腾的温度不变 D. 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正确答案: 11. A. B. C. D. 正确答案: 12. 约束变量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 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 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 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正确答案: 13. 约束变量数就是()

化工过程设计_复习

绪论 1、过程工程的内容有: a、过程开发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工业化 b、过程设计提供建设过程所需要的文件及图纸 c、过程改善对已建的过程经行优化挖潜 2、什么是过程开发? 从实验室的成果实现工业生产装置的成功开发和运转。or从立项开始,经过研究、设计、建设,直到一项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技术投入生产的整个过程。 3R原则: 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耗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进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在使用原则要求制造生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循环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3R原则与化工设计的目标是一致的,其表述更强调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第一章 一、化工过程开发的主要环节、目的和意义 A主要环节:1、资料收集用工程观点收集和整理与过程有关的技术情报 2、概念设计进行预设计 3、过程评价对过程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 4.、中试经行模拟实验和中间实验 5、整理资料按照工程设计的观点整理情报资料和实验结果 6、基础设计、工程设计 目的和意义:化工过程开发是要把生产“设想”变为生产“现实”,即从实验室研究成果过度到第一套工业生产装置。化工过程开发是实验中的构想和研究成果能否顺利投入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业实施以及现有过程的改进具有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到工业生产过程存在放大效应,因此,单靠在实验阶段取得的研究资料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化工过程开发研究。 二、从实验室到工业存在放大效应的原因 a、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大多数还不足以解决从小规模装置过渡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装置的所有问题 b、副产物对反应过程和最终产品性质的影响还不够清楚 c、实验室里得到的产品样品,往往是经过最有利的操作步骤而制得的,反应物也往往是采用试剂级原料,因此最终产品的特性尚不能最后定论 d、实验室一般是在操作参数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 e、实验所用的材料、设备和物料与工业并非完全相同,而且实验时间相对较短,在实验室里一般较少考虑使用设备材料的腐蚀和产品的污染等问题。 三、中试的必要性、任务及注意事项 A必要性:1、基础研究是原理性实验,规模小,设计的影响因素少;而工业的规模大,涉及的因素多,过程复杂。 2、通过中试可以验证放大模型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 B主要任务:1、验证基础研究得到的规律

化工分离过程重点

1、相平衡:指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的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2、区域熔炼:是根据液体混合物在冷凝结晶过程中组分重新分布的原理,通过多次熔融和凝固,制备高纯度的金属、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提纯方法。 3、独立变量数:一个量改变不会引起除因变量以外的其他量改变的量。 4、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只透过溶剂(通常是水)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液的渗透压,使溶剂从溶液中透过反渗透膜而分离出来的过程。 5、相对挥发度:溶液中的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与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 6、理论板:是一个气、液两相皆充分混合而且传质与传热过程的阻力皆为零的理想化塔板。 7、清晰分割:若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外没有其他的重组分,而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外没有其他轻组分,这种情况为清晰分割。 8、全塔效率:完成给定任务所需要的的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默弗里板效率:实际板上的浓度变化与平衡时应达到的浓度变化之比。 9、泡点:在一定压力下,混合液体开始沸腾,即开始有气泡产生时的温度。露点:在一定压力下,混合气体开始冷凝,即开始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10、设计变量:设计分离装置中需要确定的各个物理量的数值,如进料流率,浓度、压力、温度、热负荷、机械工的输入(或输出)量、传热面大小以及理论塔板数等。这些物理量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因此,设计者只能规定其中若干个变量的数值,这些变量称设计变量。 简答题: 1、分离操作的重要意义 答:分离操作一方面为化学反应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清除对反应或者催化剂有害的杂质,减少副反应和提高收率;另一方面对反应产物起着分离提纯的作用,已得到合格的产品,并使未反应的反应物得以循环利用。此外,分离操作在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源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2、精馏塔的分离顺序答:确定分离顺序的经验法:1)按相对挥发度递减的顺序逐个从塔顶分离出各组分;2)最困难的分离应放在塔序的最后;3)应使各个塔的溜出液的摩尔数与釜液的摩尔数尽量接近;4)分离很高回收率的组分的塔应放在塔序的最后;5)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尽量提前分出。 3、精馏过程的不可逆答:精馏过程热力学不可逆性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1、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动量传递;2、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3、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4、填料塔的选择板式塔与填料塔的选择应从下述几方面考虑1)系统的物性:A当被处理的介质具有腐蚀性时,通常选用填料塔;B对于易发泡的物系,填料塔更适合;C对热敏性物质或真空下操作的物系宜采用填料塔;D进行高粘度物料的分离宜用填料塔;E 分离有明显吸热或放热效应的物系以采用板式塔为宜;2)塔的操作条件;3)塔的操作方式。 5、填料种类的选择:A填料的传质效率要高;B填料的通量要大,在同样的液体负荷条件下,填料的泛点气速要高;C具有同样的传质效能的填料层压降要低;D单位体积填料的表面积要大,传质的表面利用率要高;E填料应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F 填料的单位重量强度要高;G填料要便于塔的拆装、检修,并能重复利用。(简述)6.进料板位置的选择:答:从上往下计算时,如果 S j HK j LK R j HK j LK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1 , 1 , 1 , 1 , ,式中下标R和S分别表示用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计算的结果,则第j级不是进料级,继续做精馏段的逐级计算; 如果S j HK j LK R j HK j LK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1 , 1 , 1 , 1 , ,则第j级是进料级。由精馏段操作线确定yi,j,再由平衡关系求出xi,j,而下一级的yi,j+1应由提馏段操作线计算; 当从下往上逐级计算时,进料位置的确定方法是: 如果S j HK j LK R j HK j LK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和S j HK j LK R j HK j LK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1 , 1 , 1 , 1 , 则第j级是适宜进料位置,xi,j+1应换成平恒精馏段操作线计算。第一章2、分离过程可以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又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3、分离媒介可以是能量媒介(ESA)或物质媒介(MSA)。4、当分离组分间隔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萃取精馏。5、如果由精馏塔顶引出的气体不能完全冷凝,可从塔顶加入吸收剂作为回流,这种单元操作叫做吸收蒸出(或精馏吸收)。6、能形成最低共沸物的系统,采用一般精馏是不合适的,常常采用共沸精馏。7、离子交换也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有选择性的除去某组分,而树脂本身能够再生。第二章1、相平衡热力学是建立在化学位概念基础上的,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3、Φi s为校正处于饱和蒸汽压下的蒸汽对理想气体的偏离,指数校正项也称普瓦廷因子,是校正压力偏离饱和蒸汽压的影响。4、若按照所设温度T和求得∑K i X i>1,标明K i值偏大,所设温度偏高。根据差值大小降低温度重算;若∑K i X i<1,则重设较高温度。 第三章 1、设计分离装置就是要求确定各个物理量的数值,如进料流率、浓度、压力、温度、热负荷、机械功的输入量、传热面大小、理论塔板数等。2、N v是描述系统的独立变量数,N c是约束关系数,设计变量数N i,则有N i=N v-N c。3、约束关系式包括:1)、能量平衡式;2)、物料平衡式;3)、相平衡关系式;4)、化学平衡关系式;5)、内在关系式。 4、设计变量数N i可进一步区分为固定设计变量数N x e和可调设计变量数N a e。 5、不同装置的变量数尽管不同,其中固定设计变量的确定原则是共同的,只与进料物流数和系统内压力等级数有关。 6、轻关键组分:关键组分中相易挥发的那个组分;重关键组分:不易挥发的关键组分。 7、多组分精馏与二组分精馏在浓度分布上的区别可归纳为:a、在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浓度分布有极大值;b、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的,因此重组分仅出现在釜液中,轻组分仅出现在流出液中;c、重、轻非关键组分分别在进料板上下形成几乎恒浓的区域;d、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但进料板浓度不等于进料浓度,塔内各组分的浓度分布曲线在进料板是不连续的。 8、由于分离作用主要取决于液汽比L/V,流量相当大的变化对液汽比的影响不大,而对分离效果影响也小。级间饿两流量越接近于相等,即操作越接近于全回流,则流量变化对分离的影响也越小。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MESH方程。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目等于 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小回流比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非分 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 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 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非理想性不大时, 加入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 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 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高组分1对2的 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用增强因子表示化学反应对传质 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子E的定义是化学吸 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 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行变量分析,若组 分数为C个,建立的MESH方程在全塔有 NC+NC+2N+N=N(2C+3) 个。 η; 6. 热力学效率定义为= 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力学效 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 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力,克服溶 剂的渗透压,是一种用来浓缩溶液的膜 分离过程。 二、推导(20分) 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 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 式中: K i ψ——气相分 率(气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立

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 i /x i 。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 一般关键组分与非关键组分在顶、釜的 分配情况如何 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 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 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 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气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4.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 热力学效率 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 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 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 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 学效率高。 5.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有那些 (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 四、计算(1、2题10分,3题15分,共35分) 1. 将含苯(mol分数)的苯(1)—甲苯(2)混合物在下绝热闪蒸,若闪蒸温度为94℃,用计算结果说明该温度能否满足闪蒸要求 已知:94℃时P 1 0= P 2 0= 2. 已知甲醇(1)和醋酸甲酯(2)在常压、54℃ 下形成共沸物,共沸组成X 2 =(mol分率), 在此条件下:kPa P kPa p98 . 65 , 24 . 9002 1 = =求 该系统的活度系数。 3. 气体混合物含乙烷、丙烷、丁烷(均为摩尔分数),用不挥发的烃类进行吸收,已知吸收后丙烷的吸收率为81%,取丙烷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A=,求所需理论板数;若其它条件不变,提高平均液汽比到原来的2倍,此时丙烷的吸 收率可达到多少。

化工工艺设计管理制度

xx 工艺生产管理制度 技术部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专业资料

前言 化工工艺管理是化工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企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产品质量能否合格达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能否降低、生产工况条件能否确保安全、环保排放能否符合要求乃至企业能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和有效保证。为在化工企业建立良好、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创造较好的生产工况运行条件;为确保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安全平稳和努力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xx关于“加强工艺管理”的文件和规定的精神,对企业化工产品生产全过程实施工艺技术的有效管理,重在对生产现场的有效监督、检查以及各级责任制的落实、考核、进一步消除工艺管理工作中的盲区和误区,进一步推动工艺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工艺管理水平,由xx公司技术部特编写此“化工工艺管理制度”,以供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领导参考学习。 “化工工艺管理制度”将化工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环节和各项工作容基本都作了罗列,对工艺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及职能作了阐述;并重点将“工艺纪律”及“操作纪律”作了单列,旨在强调其重要性。希望各企业的领导认真学习“化工工艺管理制度”,按“化工工艺管理制度”的要求完善和提高本企业的工艺管理水平。 xx技术部 2012年12月30日 专业资料

目录 一、化工工艺管理概况 1 化工工艺管理的任务 2 化工工艺管理的容 3化工工艺管理的组织形式 二、化工工艺管理基本要素 1化工工艺技术文件管理 2 中间工艺技术控制指标管理 3 产品原材料、能源资源消耗定额管理 4 工艺查定管理 5 原始纪录管理 6 化工工艺技术统计管理 7 工艺纪律及操作纪律管理 8 化工工艺技术资料及信息管理 9 化工工艺管理计划及总结 10 生产设备的工艺管理 11 工艺巡回检查管理 12 产品质量的工艺管理 13 技能培训的工艺管理 14 安全环保中工艺管理 15 工艺管理息管理 三、工艺纪律管理 1 工艺纪律管理容 2 工艺纪律的检查与考核 四、操作纪律管理 1 操作纪律管理容 2 交接班及相关纪录管理 3 操作纪律的检查与考核 专业资料

化工工艺初级设计复习知识点

复习知识点 绪论 01.新技术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包括:概念设计、中试设计和基础设计。 02.化工设计根据项目性质可分为新建项目设计、重复建设项目设计和已有装置的改造设计 三类。 03.对于重大项目和使用比较复杂技术的项目,为保证设计质量,可以按初步设计、扩大初 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设计。 04.化工设计是将一个生产系统全部用工程绘图的方法和手段,转化为工程语言,也就是描 绘成图纸、表格及必要的文字说明的过程。 第一章化工工艺流程设计 01.带控制点流程图一般包括:图形、标注、图例、标题栏等。 02.化工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用细线画出,主要物料的流程线用粗实线表示。 03.在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中,仪表位号的除第一个字母以外的后续字母表示表示仪表功能。04 05.有两个仪表盘安装符号 06. 称、各种图形符号、代号的意义以及管道的标注等。 07.工艺流程图可以不按比例绘制。 08.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工艺设计中起主导作用,是施工安装的依据,同时又作为操作运行及检修的指南。 09.对于管路标注IA0502—100,“IA”表示仪表空气,“05是工段号,“02是管段序号,管道公称直径为100mm。 10.设备分类代号中表示反应器的字母为R。 11 12.一个流程由流程线、物料流向、名称及物料的来源和去向构成。 13.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中管径一律用公称直径标注。 14.工艺流程图中设备可以不严格要求按比例绘制,但要考虑各设备的相对位置和标高。15.在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中,对功能一样,一用一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设备,一般可采用简化画法。 16.工艺流程图包含工艺流程草图、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等。 17.工艺物料代号PGL表示气液两相工艺物料。 18.化工工艺流程图是一种表示化工生产过程的示意性图样,根据表达内容的详略,分为方案流程图和施工流程图。 19.某仪表的工位号是TT-203,那么该表的功能是温度变送器。 20.在工艺流程图中,共用工程埋地管线由中虚线表示。 21.在工艺流程图中,流程线相交时,一般同一物料流程线交叉时,应做到横断竖不断。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朱智清 化学工程系有机教研室 目录 前言 ...................................................................................................................... 目录 ...................................................................................................................... 第一部分填空题 ................................................................................................... 第二部分选择题 ...................................................................................................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第四部分计算题 ...................................................................................................

[化工工艺设计]考试卷(附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7)/(2018)学年第 2 学期试题单〈A卷〉课程名称:化工工艺设计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廖辉伟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考试时间:月日 一、名词解释题 ( 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 1.工艺路线的可靠性 2.能量衡算法 3.化工单元操作 4.内部收益率 二、填空题1 (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 5.化工设备选用及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是指()。 6.生产工艺流程草图一般由物料流程、( )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7.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是以基础设计为依据提出项目建议书,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写出(),上级批准后,编写设计任务书,进行扩大初步设计,后者经上级主管部门认可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8.化工设计可根据项目性质分类,也可按设计性质分类,根据项目性质分类可将其分为 ①新建项目设计;②()和③已有装置的改造设计。 9.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的基础上,完善流程图设计和车间布置设计,进而完成管道配置设计和设备、管路的保温及防腐设计。10.化工车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并能满足生产要求;(2)便于操作管理;(3)并能保证安全生产;(4)要求( ),并尽量节约材料和投资。 11.化工设备选用及工艺设计的先进性是指()。 12.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扩大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完善()和车间布置设计,进而完成管道配置设计和设备、管路的保温及防腐设计。 13.化工设计按设计性质分类可将其分为①新建项目设计;②重复建设项目设计;③()。 14.方案设计阶段的任务是确定生产方法和生产流程,它们是整个工艺设计的基础。要求运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料,根据有关的基本理论进行()的对比分析。 三、论述题 ( 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

化工过程设计 文档

1、 化工过程设计的内容: ① 化工厂整体设计,具体包括:A ,厂址的选择;B ,总图布置;C ,安全放火与环境保护;D ,公用工程;E ,自动控制;F ,技术经济等 ② 工艺过程设计,设计强度,包括:计划任务书→绘制工艺流程草图→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工艺计算及选型→工艺流程图设计→车间布置设计→概算→编写设计说明书 ③ 另外,化工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工艺过程设计和化工厂整体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与基本方法。 2、计算机辅助软件:ASPEN PLUS 、PROCESS Ⅱ、CHEMCAD 3、本书的目的是经济、环境、安全、能源;及找出设计方案的最优化 4、化工过程工程发展的方向是绿色过程工程,以及实现过程工程与产品工程的结合。 5、过程设计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法则):资源、能源节约法则、环境友好法则和经济法则。 6、过程工程包括:过程开发、过程设计、过程改善。 7、绿色化学科学与工程被定义为减少与消除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威胁所做的化学过程和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8、理想的化学反应要具备下列特点:操作简便,安全,高收率和高选择性,节能,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试剂与原料。 9、过程设计的核心目标是:确定出一个综合优化的设计方案。 10、投资决策前时期:我国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及扩大初步设计等阶段。 11、工艺流程图包括(按工艺流程图深度的不同来分):工艺流程框图、工艺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施工图。 12、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 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计划任务书最终决策工程评估初步决策详细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万元以上项目投资→→??????→→?? ????→??→?→ →→→3000 13、化工工艺设计包括:计划任务书、绘制工艺流程草图、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工艺计算及选型、工艺流程图设计、车间布置设计、概算、编写设计说明书。 14、设计的两个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详细工程设计) 15、描述化学反应程度的变量(反应速率、反应转化率、反应选择性)作为反应器的单元变量。一个流程或一个反应器带有几种独立的化学反应,就应该相应引入几个反应单元变量。 16、几个重要知识: ① 化工工艺设计的“龙头”——流程组织; ② 流程组织的核心——反应途径的合成与挑选 ③ 化工厂设计的核心——化工工艺设计 ④ 化工工艺设计的核心——MB 方程和HB 方程 14、流程组织与合成包含的内容:(简答) A 原料的预处理 B 反应的合成 C 产物的分离 D 热交换网络 15、流程组织的具体任务 A 原料的预处理 B 反应途径的合成与挑选 C 分离技术的选择 D 分离顺序的选择 E 专用地址的分配 F 能量集成与管理(热交换网络) 16、流程组织的三个阶段: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 朱智清 化学工程系有机教研室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II 第一部分填空题 (3) 第二部分选择题 (8)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14) 第四部分计算题 (15)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质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 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 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 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 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 ()的结论。 25.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6.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以上。 27.吸收过程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化工工艺设计参考资料

化工工艺设计参考资料

1 概述——化工装置设计的特性 1.1 介质特性 腐蚀性 易爆、易燃 毒性及污染环境 高温、低温 真空、高压 1.1.1 介质流体分类 1.毒性 介质毒性程度参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规定分为四级,其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 Ⅰ级(极度危害)小于等于0.1mg/m3,GB50316中A1类 Ⅱ级(高度危害)0.1~1.0mg/m3,GB50316中A2类 Ⅲ级(中度危害)1.0~10mg/m3,GB50316中A2类 Ⅳ级(轻度危害)大于10mg/m3。GB50316中A2类

2.可燃易燃性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下表。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如何分类?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下表。 3.耐腐蚀性等级分类 酸、碱、尿素、NH3、氢、氧、氯离子、硫化氢汽、CO2汽等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的腐蚀性。 耐腐蚀等级分类 4. 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中对流体的分类 A1类流体category A1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剧毒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如有极少量的流体泄漏到环境中,

被人吸入或与人体接触时,能造成严重中毒,脱离接触后,不能治愈。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中Ⅰ级(极度危害)的毒物。 A2类流体category A1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有毒流体,接触此类流体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脱离接触后可治愈。相当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中Ⅱ级及以下(高度、中度、轻度危害)的毒物。 B类流体category B fluid 在本规范内系指这些流体在环境或操作条件下是一种气体或可闪蒸产生气体的液体,这些流体能点燃并在空气中连续燃烧。 D类流体category D fluid 指不可燃、无毒、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和设计温度介于-20~186℃之间的流体。 C类流体category C fluid 系指不包括D类流体的不可燃、无毒的流体。 1.2 生产特性 要求连续稳定(大型装置一、二年才停车检修),开停车耗时、化钱。 1.3 设计特性 要求物料与热量的基本平衡 工艺流程复杂,控制要求很高 各专业、各设计环节都涉及安全因素内容 设备和管道材料种类多、针对性强 1.4众多的标准和规范 2 化工厂建设及化工设计的程序 规范的项目建设程序需通过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 2.1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基本建设程序中最初阶段的工作,是对建设项目的轮廓设想和立项的先导,是为建设项目得以立项而提出的建议。文件内容包括市场初步分析、原材料供应、产品规模、初步厂址、预计投资和效益等内容。其重点是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期末复习题答案——化工过程设备设计

《化工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外压容器 内外的压力差小于零的压力容器叫外压容器。 2.边缘应力 由于容器的结构不连续等因素造成其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的附加应力为边缘应力。 3.基本风压值 以一般空旷平坦的地面、离地面10米高处,统计得到的3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计算而得的值叫基本风压值。 4.计算厚度 由计算公式而得的壁厚叫计算壁厚。 5.低压容器 对内压容器当其设计压力为 1.6MPa P 1MPa 0<≤.时为低压容器。 6.等面积补强法 在有效的补强范围内,开孔接管处的有效补强金属面积应大于或等于开孔时减小的金属面积。 7.回转壳体 一平面曲线绕同一平面的轴旋转一周形成的壳体为回转壳体。 8.公称压力 将压力容器所受到的压力分成若干个等级,这个规定的标准等级就是公称压力。 9.计算压力 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壁厚的压力为计算压力。 10.20R 20表示含碳量为0.2%,R 表示容器用钢。 11.设计压力 设定在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其值不低于工作压力。 12.强制式密封 完全依靠螺栓力压紧垫片使之密封为强制式密封。 13.强度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至发生过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4.临界压力 导致外压圆筒失稳的外压为临界压力。 15.主应力 在单元体的三对相互垂直的平面上只作用有正应力而无剪应力,这样的平面为主平面。在主平面上作用的正应力为主应力。 16.内压容器 内外压力差大于零的压力容器叫内压容器。 17.强度 构件抵抗外力作用不致发生过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18.无力矩理论 因为容器的壁薄,所以可以不考虑弯矩的影响,近似的求得薄壳的应力,这种计算应力的理论为无力矩理论。 19.压力容器 内部含有压力流体的容器为压力容器。 20.薄膜应力 由无力矩理论求得的应力为薄膜应力。 二、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划×) 1.内压圆筒开椭圆孔时,其长轴应与轴线平行。(×) 2.设计压力为4MPa的容器为高压容器。(×) 3.容器的名义厚度与计算厚度的差值是壁厚附加量。(×) 4.受内压作用的容器必须按强度计算进行壁厚设计。(√) 5.一常压塔最大压应力应发生在安装检修时的设备迎风侧。(×) 6.在补强圈上开有一个M10的小螺纹孔。(√) 7.压力容器无论制造完毕后或检修完毕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 8.边缘应力具有自限性和局限性。(√) 9.当焊缝系数一定时,探伤比例随焊缝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10.容器的强度反映了外压容器抵抗失稳的能力。(×) 11.压力容器的设计寿命是从腐蚀裕量中体现出来(√) 12.法兰密封中,法兰的刚度与强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13.当材质与压力一定时,壁厚大的容器的应力总是比壁厚小的容器应力小(×)14.塔的最大质量出现在其水压试验时(√) 15.塔的稳定性计算也可用计算法进行计算。(×)

化工分离过程-模拟题答案

1.分离过程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两类,即(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过滤属于(机械分离),精馏操作属于(平衡分离) ,超滤属于(速率分离)。 2. 平衡分离过程所用的分离剂包括(物质媒介)和(能量媒介)。 3. 设计变量由(描述系统的独立变量数)和(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数)确定,计算设计变量的表达式是(Ni=Nv-Nc),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和(可调设计变量)。 4. 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5.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传质)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各相的温度、压力相等,各相组分的逸度相等)。 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7. 常见的特殊精馏有(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8. 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质量传递),(能量传递)和(动量传递) 9. 气体吸收按照溶质与液体溶剂之间的作用性质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吸收因子的定义为(A=L/KV ),其与(L/V )成正比,与(K )成反比。 10. 结晶过程要经历两个过程,即(成核)和(晶体生长)。 1. 当把一个常温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温度点叫作(C) A.露点 B.临界点 C.泡点 D.熔点 2. 溶液的蒸气压大小(B ) A.只与温度有关 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 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 D.只与组分的浓度有关 3. 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 )

化工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设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精馏塔系统合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为了减少过程的输送量,尽早移出含量大的组分,以降低后处 理能源消耗。 2.在分析、评比流程的组织最佳方案时,可从物料计算和原料合计方面去进行考虑。 3.一个化工过程,可分解成六个子系统。其中分离顺序的合成,用于研究分离顺序,从而确定最佳 分离组合。 4.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销售情况的研究。 5.在分析、评比流程的组织最佳方案时,可从工艺设备的设计和选型方面去进行考虑,并完成设 备一览表。 6.化工过程的六个子系统中,能量的和质量的管理和集成,用于研究化工过程中自身能量搭配 利用,从而达到最佳节能的效果。 7. 8.死态的温度定为298.15 K。 9.在分析、评比流程的组织最佳方案时,可从非工艺设计项目的方面去进行考虑,并为他们提 设计要求。 10.在分析、评比流程的组织最佳方案时,可从车间布置设计方面去进行考虑,并完成平面布置和 立面布置图。 11.一个化工过程,可分解成六个子系统。其中操作时间表的安排,用于研究化工过程多单元操作组 成,从而达到全系统的最佳操作。 12.在分析、评比流程的组织最佳方案时,可从化工管路的设计方面去进行考虑。 13.在分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程中含有固体的物流出现,以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量。 14.热交换网络合成中,其基本步骤的第一步是:列表分析给定化工工程中所有的热流股和冷流股。 15.在分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质量分离剂,以避免增加分离物料量。 16.分离方法中,应尽量避免过程含有固体物流出现。 17.一个化工过程,可分解成六个子系统。其中反应途径的合成,用于研究反应途径,从而确定最佳 生产工艺路线。 18.化工过程的六个子系统中,分离技术的选择,用于研究各种分离技术能耗成本,从而确定最佳 分离方案。 19.精馏塔系统合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最难分离的组分在最后分离,以便降低操作成本。 20.热交换网络合成中要求画出热能阶图,求出窄点温度及所需最少的外源热和冷量。 21.精馏塔系统合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如果进料组分中含有一个低沸点温度,则应在反应器前后 把它移出,不应在分离系统内长时间停留。 22.热交换网络合成中,需要分析窄点上下的冷热流股搭配。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精选文档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的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逸度也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 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 v-Nc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 = AV)。 23、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6、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化工分离过程试卷试题库.docx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库(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的温度压力相等、每 一组分的逸度也相等)。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7、吸收有( 1 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 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 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 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膜分离)、(吸附分离)。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 17、 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Ni=N v-Nc ) 19、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 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 = AV )。 23、精馏有( 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 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 混合)。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 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 26、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 27、常用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活性炭)。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 2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 30、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 第二部分选择题 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c )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