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高考政治大题模板练习

专题13 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答题要素】

文化对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十文化对人(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⑥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典例探究】

典例1.(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是分析说明型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不同性质的文化作用不同,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要求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属于意义类的试题。考生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答出文化作用的双重性,即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指出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典例2.(2018?江苏高考)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技巧点拨】材料主要讲的是瓷都景德镇在现代社会煥发的新生机,青花面盆通过电商销往中东国家,说明传统文化为促进现代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3D 打印技术”体现出生产力的发展,“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典例3.(2018?全国卷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技巧点拨】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始终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得文化的发展可以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典例4.(2018?天津高考)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信中国》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信中国》电视节目中的“书信”记录的事情和人,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说明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正确;B材料未体现;C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不是途径;D说法太绝对。络。由此可见( )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答案】A

【技巧点拨】题干主要讲的是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中国,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重在强调中华文化,这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A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B与题意不符。“文化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表述错误,应是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审美素养有影响,D与题意无关。

【变式演练】

1.(2017·天津高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以前很多文艺院团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团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过八成。一张小小的“文惠卡”,不仅让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

【答案】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②有利于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③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

【解析】

本题限定考查范围是“文化生活”,设问指向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让普通巿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利于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

2.(2017·江苏高考) 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016?江苏高考)“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B

【解析】题意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和传播,A不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很明显莎士比亚代表的是“文化”,“征服全世界”,说明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答案是B。

4.(2016·江苏高考)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A

5.(2016?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

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答案】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

本题易因没有从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的不同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而失分。从设问要求看,本题知识限定为文化对经济的作用。首先说明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的不同影响。然后从落后观念导致贫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经济发展这两个方面予以分析。

16.(2013·浙江高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答案】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7.(2013·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答案】

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本题易因没有注意从“雷锋精神”和“塑造人生”这两个限定条件答题而失分。调动和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塑造人生的三点表现,同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的限定,还应将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特点等知识融入答案之中。通过读材料可以得出雷锋精神从性质上说是一种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因此本题答案可围绕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先进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展开全面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