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佘延双,沙景华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E-mail:snowtus@https://www.360docs.net/doc/c39013371.html,

摘要:本文应用SWOT方法分析天津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天津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四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SWOT分析;石油化工行业;战略;天津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2005年实现天津市生产总值(GDP)366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457元。研究和分析天津石油化工行业可以为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我国石油化工产品供给,促进天津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1. 天津市工业与资源概况

1.1 天津市工业发展概况

2005年天津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774.10亿元,增长20.8%。在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形成了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优势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主要包括以汽车和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微电子和通讯设备为重点的电子工业,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管、钢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六大优势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石化、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产业。2005年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851.35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71.6%,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6%[1]。

1.2 天津市资源概况

天津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燃料、地热资源30多种,是全国矿产资源最多的城市。主要矿产有石油、煤、锰硼石、锰金、海盐;燃料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有渤海和大港两大油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油气田,年产原油1300多万吨,天然气8.5亿立方米;发现10个有勘探开采价值的地热异常区,热水总量1103.6亿立方米;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城市之一[2]。

2.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

运用SWOT 分析技术对天津市油气工业发展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天津地区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存在哪些机会,以及天津市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地区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战略。

2.1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2.1.1 国际能源市场需求旺盛,为油气及相关产业发展打开市场空间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日益紧张,以原油资源为代表的世界能源市场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能源价格的上涨促进了石油相关产业投资蓬勃发展,为与油气等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为石油与化工行业及相关的勘探、科技服务、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及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为石油化工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发展打开了市场空间。

2.1.2 天津市石油化工支柱产业龙头作用明显

分析天津市工业行业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在天津获得很好发展,并成为天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开发和科学研究投入方面也有所侧重。主导产业的存在为产业链延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基础,石油化工的延伸产业和关联产业在天津地区发展能够获得相应的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延伸产业主要包括科技含量更高的化学、材料行业,以及相应的物流分销等中下游产业,关联产业主要包括油气开发相关的科技服务业、勘探与开采科学研究,仪器仪表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一方面,这些行业的发展存在市场需求、产业环境的基础,积累了经验、人力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天津特有的优势环境,为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空间,为这些产业向外扩张及扩大出口,提供了可能与必要的条件。

2.1.3 发展海洋石油相关产业,避开激烈竞争

天津大港地区主要油气开发包括陆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在环渤海经济区域内的特色突出,也是天津特有的独特优势,为产业链向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及相关服务、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应该充分利用天津地区特有的产业特色,积极开拓相关产业发展。

2.2 天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2.2.1 面临石化行业发展的挑战

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急需开发国内油气田,国内油气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乙烯等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强度。1990 年我国合成纤维单体自给率为69%,进口依存度31%;到2002年进口依存度已上升到64%目前$我国乙烯自给率只有43%,聚乙烯自给率66%,聚丙烯自给率为71%,我国聚乙烯进口量

占世界总产量的30%,聚丙烯进口量占世界的40%[3]。

2.2.2 面临石化行业发展的挑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给石油化工行业带来挑战。近年来,石化工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在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的同时,比较注重规模和能力的扩展,对质量、技术含量、综合效益等方面的关注远远不足,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普遍存在。无论是扩能改造还是新建项目,大规模、短流程的建设方案被作为典范不分场合、不顾条件到处推广,为减少工程量的投资,以加快建设进度,百万吨级的乙烯一般只注意乙烯、丙烯的加工利用,大量的碳四、碳五、芳烃馏分的集中加工利用尚未提到议事日程,这对宝贵的石油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十一五”规划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石油化工转变增长方式(包括节能、节水、节省土地资源、加强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含量)迫在眉睫。

2.2.3 面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重化工业,重型制造业等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大,不利于天津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对天津地区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挑战。需要协调开发与保护、利用与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关系。天津在这方面已经给予了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以协调城市发展、工业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经验,如实行循环经济的政策、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2.2.4 同处渤海经济圈的辽宁和山东相关产业发达,未来地区内部竞争激烈

辽宁省和山东省都是工业发达省份,与天津有相似的工业基础与油气资源,且工业产业结构相似。三个相临省份的主导产业都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石油开发、化学化工等行业,对天津市工业经济、特别是油气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挑战。这些竞争主要体现在市场资源的争夺、人力资源的争夺、投资资本的争夺等方面。要求天津市能够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以提高本地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求天津市能够提高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求天津市能够改善和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能够体现出突出的优势特征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2.3 天津市油气工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3.1 区位条件优越

天津区位条件优越。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也是我国沿海港口码头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并跻身于世界港口20强。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4068.8万吨,其中进港9369.3万吨,出港14699.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80.1万国际标准箱。天津已基本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交通网络。铁路和公路辐射华北、西北、东北广大地区。对内拥有2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腹地,对外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目前北方最大的货物空运中心,天津机场航线达到65条,通航城市54个。

2.3.2 国家支持滨海新区发展

国家在全国炼油和乙烯发展规划中,将天津确定为重点支持发展的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为代表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将天津列为第二批原油和成品油战略储备基地。同时国务院以“国发〔2006〕2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建立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

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2.3.3 适合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良好基础

天津具有建设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基础。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天津工业的规模、总产值、经济效益等均居前列。天津地区最大的油田当属渤海油田和大港油田,大型的石油勘探开发企业主要有大港油田分公司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石油工业基地建设主要有大港石油工业基地和塘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天津地区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有天津石化和大港石化,分别隶属于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中国四大石化化工集团建设了炼油、乙烯、液化天然气(LNG)、和化工新材料等项目,正在逐渐形成天津的海洋化工基地。

2.3.4科技人力资源丰富

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校37所,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50多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50万人,其中石化及化工行业从业人员达22万人[2]。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每年都有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和国际的先进水平。为石化工业的发展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2.4 天津市油气工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2.4.1 陆地油田产量下降

大港油田是天津地区最大的油田之一。1979年以来,油田开发继续不断地采取了综合调整和积极挖潜的措施,特别是“八五”期间实施了以“稳油控水”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综合调整;加快应用新技术动用薄油层、低渗透油层和稠油这类难开采的储量;大力扩展外围的勘探,进行滚动勘探开发以不断发现新油田、新的含油区块,并及时投入开发以补充产量等几方面努力。30多年来,大港石油生产基本稳定,但后期产量开始出现缓缓下降。

2.4.2 探明了很多油气资源但是没有开采出来

截止2004年底,天津市原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94亿吨,而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和当年采出量却分别仅为1.10亿吨和0.017亿吨;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185.23亿立方米,而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和当年采出量却分别仅为583.32亿立方米和2.77亿立方米,可见,天津市的油气开采比例是很低的。遇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在石油行业实施技改的企业中,只有少数采用了进口设备和技术,多数仍以国产设备和工艺为主,而少数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又往往并不是最先进的。科研投入少、技术开采自主创新不足。目前,天津的石油开发的技术缺陷主要表现在复杂地层钻井技术、高含水后期提高水驱采油技术、三次采油技术、低渗透油气田开采技术和稠油、超稠油开采技术等方面。

2.4.3 产业聚集程度低

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区位商作为衡量聚集的一个指标,一般区位商大于1说明该地区该部门的专业化水平较高,聚集明显,小于1则说明聚集不明显。天津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且石化工业作为天津市支柱产业,其区位商大小可以看出其占全区经济规模的程度。以2001年天津市和能源大省黑龙江省的石油化工主要两大行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

及炼焦业来比较区位商大小。

表2 2001年天津和黑龙江石油化工产业区位商比较[4]

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

地区

区位商区位商区位商区位商

产值从业人数产值从业人数

天津 2.47 11.36 0.79 0.87 黑龙江 6.94 7.78 1.97 3.80 从表2可以看出:天津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区位商较大,聚集程度较高,而石油加工及炼焦行业区位商均低于1,该行业聚集度较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 天津市油气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3.1 天津油气开发战略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海域石油勘探开发呈现出迅猛态势,已成为石油生产的主要增长点,新探明储量的70%及近40%的产量来自海域,海域油气资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及接替战略资源。实施勘探战略应以效益为中心,油气并重;以自营勘探引导和促进对外合作,加大油气勘探和储量增展的速度。渤海湾油气勘探要以获得有开发价值的油气储量为目标,努力采用新的地质理论,勘探技术和方法,加大勘探力度。确保油气勘探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投资效益。

3.2 天津石化工业发展战略

以“资源最优化,产品市场化,投资节约化,效益最佳化”为基本指导原则,实现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的中下游产品的加工深度、附加值加大。发展油化一体化,提高技术发展深度加工;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推动传统石化业改造,实现规模效益,提升竞争力为核心,实现石化工业跨越式发展;注重环保问题和城市生态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实现绿色石化工业。争取渤海油田基地的核心区建设,积极争取渤海原油从天津上岸,抢先利用渤海油气资源,建

设炼油、乙烯等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落户天津滨海新区,努力建成全国最

大的油气开采加工基地[5]。

3.3 打造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制造基地战略

国油气开发装备及工程技术落后,制约了海洋油气大规模开发的进程。由于技术装备落后,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目前仍主要集中在200米以下的近海海域,深海油气田的开发仍是一片空白。天津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拥有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天津造船公司、河北省海运总公司塘沽船厂、天津新港船厂等能够承担建造任务的主体企业,还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一大批能够参与研发设计的科研院所。此外,在材料、电子、船用配套等方面,能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提供相应的配套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发展海洋勘察技术,不断发现可开发资源和能源;发展海洋服务技术与贸易和海洋环保技术。

3.4 石油工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

通过石油工业展开积极的国际合作,达到促进天津石油工业以及相关科技、制造、劳务输出等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达到以下目标: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深海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在天津地区的发展;带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装备的出口;培养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施工队伍,促进天津地区高科技含量的劳务物输出;提高天津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石油工业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统计局.2003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s://www.360docs.net/doc/c39013371.html,,2004-03-01

[2] 史丹. 我国石油化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决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05,(14):19—20

[3]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2005年

[4] 徐瑜. 我国石油化工产业聚集现状及发展策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4):11—15

[5] 宋涛.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带动环渤海海洋经济发展天津航海[J]. 天津航海,2004,(2):41—43

THE STUDY ON STRATEGY OF PETEOLEM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IANJIN

She Yanshuang, Sha Jinghua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School,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China (100083)

Abstract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SWOT metho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in Tianj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opportunity, the threat, the superiority and the inferior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we give four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Industry competitive ability in Tianjin city.

Keywords: SWOT analysis;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Strategy;Tianjin city

作者简介:

佘延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方向研究;

沙景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源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

上海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上海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发 展规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上海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体现了企业的经营哲学。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是企业凝聚和激励全体员工的精神内核,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上海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积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企业文化的初创时期;90年代中、后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设计、推行时期;进入新世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时期。2000年11月,上海石化第一次党代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上海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论框架初步确立。六年来,公司按照《若干意见》所确立的发展目标,组织开展了理论探索、知识普及和实践活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步入快速发展和规范运作的轨道。 面向未来,上海石化正进入改革、调整、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石化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支撑企业改革、调整、发展的文化,支撑全体员工事业信念的文化,支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的文化。为加快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步伐,促进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特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1、发展目标 适应企业经济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的要求,建设具有激励、约束、凝聚、导向、辐射等功能,以人为本,特色鲜明,被广大员工所普遍认知、认同,对内有较高向心力,对外有较大影响力,趋向成熟稳定的优秀企业文化。 2、指导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员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成企业热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良好氛围。致力于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兼容并蓄、注重特色。导入中国石化核心价值观,借鉴、引用兄弟单位成功经验,汲取上海城市精神和海派文化精华。注重挖掘、整理、提炼具有企业特质的文化内涵,突出企业的鲜明个性,走具有上海石化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讲求实效、循序渐进。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克服形式主义,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既要做到高起点,追求精品工程,又要做到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重点突破,循序渐进,促进企业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大要素协调发展。 ——整体规划、系统运作。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规划和阶段性实施方案,有目标、有步骤的推进各项实践活动。系统运作,分层落实,同心协力,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要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和推动者,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全体员工要做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把个人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根植历史积累,继承优秀传统,传承企业文脉。坚持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永不满足,持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建设符合先进文化和时代发展方向的优秀企业文化。 3、主要任务 ——进一步丰富企业理念。以树立和落实低成本战略的理念为重点,梳理、整合、宣传上海石化现有的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理念,挖掘、整理、归纳提炼各专业条线的管理理念,开展群众性企业文化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完善公司理念系统。 ——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以完善“三基”工作、内控制度、HSE体系为重点,推动理念与制度的融合,发挥理念对制度的导向和支撑作用,使制度切实体现理念的精神实质,并通过制度的执行使理念落到实处。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石油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业绩PK

石油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分析

2017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境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裕、竞争异常激烈。据统计,境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6%,其中汽油、煤油需求依然旺盛。境内天然气需求增速加快,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5.9%。境内主要化工产品需求大幅增长,乙烯当量消费量同比增长11.3%,化工毛利保持强劲。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排行榜上13家石化A股上市公司总营收为33906.43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32.49亿元。纵观石化A股上市公司营收情况,共有8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2家营收在10000亿元以上,营收最低的为2.53亿元。毫无疑问中国石化位居前三季度石化A股上市公司营收排行榜榜首,前三季度营收17449.55亿元。中国石油前三季度营收共计14577.04亿元,排名第二。上海石化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1.58亿元,排名第三。前3家公司营收合计32708.17亿元,占21家石化A股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6.47%。净利润方面总共有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10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A股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83.73亿元,排名第一。中国石油2017前三季度净利润173.62亿元。上海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1.01亿元,排名第三。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石油化工行业龙头企业简介: 1.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大型石油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公司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10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公司主要从事业务包括: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的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等。 数据显示2012-2016年间中国石化营收整体而言有所下降,年均复合增长率位 -8.76%。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石化营业务收入为1.74万亿元,同比增长2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83.73亿元,同比增长31.6%。纵观六年间中国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七月二日星期二 对石油化工行业的认识与感想 在学校进行了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其对应的实验科目。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下,我们有幸在大二期末小学期内与石油化工行业有近距离的接触。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关于石油化工行业门类与系列产品链的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石油化工行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是基础性产业,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横向的角度观察,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主要有四大类,分别为:基础有机化学品,例如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等;基本有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例如醇、醛、酮、酸、胺类、酚类、卤代物、硝基化合物等;高分子化学品,例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精细化学品,例如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石油助剂与添加剂、催化剂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可见石油化工行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娱等方方面面,石油化工行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又被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从纵向的角度观察,石油加工工序又是复杂的,每一步都有一定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即可以再深入加工,也可以直接运用。比如石油加工可以得到基础有机化学品,基础有机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基本有机化学品,而这两种产品再加工又可以得到精细化学品,高分子化学品。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行业、中游行业和下游行业。上游行业主要为炼油及进一步裂解生成基础化工原料;中游行业主要为基本有机原料及三大合成材料;下游行业主要为精细化工、材料工业等,是指以有机化工原料和聚合物继续深加工得到更多品种的产品。石油化工行业门类按加工深度分类又可分为零道加工,一道加工,二道加工,三道加工,四道加工。零道~二道加工对应上、中游产业,特点是规模大、投资高、效益低,尤其是零道加工。三道~四道加工对应下游产业,特点是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规模小、投资低、产品附加值高、效益高。由此也可见初级石化产品是随着加工深度的不断延伸而更大的提高附加值。所以石油要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是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 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石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

2014年石油化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石油化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分析报告 2014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 (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 二、行业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 (7) 1、行业的市场化程度 (7) 2、行业竞争情况 (8) 三、石油化工勘察设计行业的供求情况 (9) 1、行业需求情况 (9)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9) (2)环保标准提升,带来大量的硫磺回收装置技改需求 (10) (3)新增的石油炼化产能要求配套装置 (11) (4)进口原油劣质化,推动加氢装置、硫磺回收装置需求 (12) (5)油品升级带动加氢装置、硫磺回收装置需求提高 (13) 2、行业供给情况 (14) 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6) 1、从业资质壁垒 (16) 2、技术和人才壁垒 (17) 3、资金实力壁垒 (17) 4、从业经验壁垒 (18) 五、行业主要企业 (18) 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化趋势 (18)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0) 1、有利因素 (20)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 (20) (2)石化工业产业升级,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20) (3)国家推动节能减排,清洁化生产,环保要求大幅提高 (21)

(4)国家政策支持,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化初步建立 (23) 2、不利因素 (24) (1)勘察设计市场部分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现象仍较突出 (24) (2)高端人才流失现象增多,优秀勘察设计人才缺乏 (25) (3)专有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比较薄弱,创新技术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不足 (25) (4)部分勘察设计标准规范管理滞后,国际化水平不高 (26) (5)配套的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26) 八、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27) 1、行业技术水平和特点 (27) (1)石化勘察设计行业技术水平 (27) (2)硫磺回收领域技术水平 (28) 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30) (1)设计—采购—施工(EPC) (31) (2)设计—施工总承包(D-B) (31) 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32) (1)行业的周期性 (32) (2)行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32) 九、行业上下游产业状况 (32) 十、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33) 1、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2、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33) 3、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34) 4、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4)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1.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现状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石油化工工业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几次改革重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跻身世界石油化工大国行列。整 体实力较强、配套比较完整,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原油加工能力、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2003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04亿吨/ 年,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达到578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树脂 生产能力172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纤维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139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2.我国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几年来,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 术改造的力度,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批大型石油化工骨干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整改造,我国石油化工的产业布局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003 年我国千万吨级以上规模的炼厂已从1998年的2座增加到7座,乙烯装置在普遍完成第 一轮改造的基础上,燕山、上海、扬子、大庆等乙烯装置成功地进行了第二轮改造,生产能力均达70万吨/年以上,齐鲁、茂名乙烯正在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天津、中原、广州和独山子等中型乙烯也进行了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扩能改造,装_______ 置生产能力均达到 20万吨/年以上。为减少成品油及石化产品的长距离调运,重点扩建了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旺 盛地区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2003年长江三角洲和华南沿海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炼油能 力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2个百分点,乙烯生产能力所占比例上升了4个百分点,缓解“北 油南调、西油东运”给交通运输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国已建成镇海、大连、金陵、高桥、 抚顺等一批大型炼油基地,以及燕山、上海、扬子、齐鲁、大庆、茂名、吉林、兰州、辽阳、仪征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二、装置结构 通过不断调整装置结构,已基本趋向合理,已基本适应了资源和市场的需要。技术改造,提高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适应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油加工能力已达到4300万吨。还增加了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能力集团公司加氢裂化占原油一次加 工能力比例继续保持 比例已从1998年的质 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三、产品质量国执行了国家新的汽、 量从5000ppm降到 Z000ppm,从今年起北 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炼油产业通 过,2003年高硫原 1998年时的5%,加氢精制能力所占12%上升到24%,催化重整比例从1998 年的6%上升到7%,满足油品 与前几年相比,我国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已显著提高。2003年全柴油标准,汽油硫含量从原来的1SOOPPm降到SOOPPm,柴油硫含

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_以天津港为例

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 ——以天津港为例 钟振远 阮晓彦 钟国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滨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港口、城区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以天津港口为例 分析了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论文通过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的空间发展具体分析了港口发展是如何影响城市地域结构 与空间形态的,探讨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并为港口与港口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港口;港口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港口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货物装卸和换装场所,而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条件优越的港口城市,依托强大的经济腹地,城市规模发展,可能跃升成为国际性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沿海地区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港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港口城市(区)的城市空间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本文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出发,以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空间发展为例,研究港口对港口周边城区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1 港口与港口城市理论及其特征 1.1 港口与港口城市定义 港口定义:“指具有停靠船舶,上下旅客,装卸、储存和驳运货物等服务设施,并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所构成的场所”。 港口由一个或若干个港区组成。港口是交通运输大动脉中的枢纽,是货物换装和集散的中心,是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联接点,旅客在这里上下船,货物在这里集散、暂存、换装并改变运输方式。 港口城市: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与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概念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在港口城市中,港口占有的特殊地位,才使其在这种类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较为成熟的港口城市包含以下特征:以港口作为窗口,以一定量的腹地作为依托,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作为港口的载体。 1.2 现代港口空间演变评述 第一代港口:1950年代以前。港口满足其基本功能,即进行货物的装卸和储存并完成货物在海上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 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向外扩张,许多依赖水运的工业向临港区域集聚,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第四代港口:严格意义上说,是专家预测的港口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港口将成为全球生产、销售等整个供应系统中重要的接点,同时高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全面应用,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口生产由追求规模化转向强调个性化、提供全程、全方位和多层面服务,提出建设生态港的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日益紧密,从而形成区域经济、技术、文化、利益共同体。 1089

石油化工发展趋势及机遇

未来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趋势及中国创新发展机遇 未来十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前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了一批跨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未来十年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创新发展机遇”进行深入讨论,用了9个月的时间,五易其稿,形成了“跨国公司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在9月11~12日召开的2014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向业界公开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作为报告发布人指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全球视野和独到见解,值得全行业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和深入思考。整个研究报告共分五个部分,4万多字,现摘要介绍其主要观点。 一、未来十年世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新的趋势。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五大新趋势: (一)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推动全球石化消费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1.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推动全球石化市场重心东移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空间,并推动市场增长重点由北美、西欧加快转向高速增长的亚太和南美地区。未来十年,亚洲将持续保持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 2.全球石化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在未来中长期发展阶段,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发展速度都将超过GDP增速。 (二)原料多元化进程加快,推动全球能源原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页岩气大规模开发推动全球油气供给重心向西转移 北美“页岩气革命”正在推动世界油气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气国。随着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全球能源供给的重心将加快从中东向西半球转移。 2.中国现代煤化工重大突破开辟了原料供应新途径 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油价的持续高位促使中国使用更多的煤炭来替代进口石油。现代煤化工的技术突破加快了以“煤代油”的进程。中国正在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工程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30T17:21:42.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李彬艳 [导读]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处天津东丽区,距离天津市中心13公里,至天津港30公里,相隔北京134公里。 李彬艳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采用SWOT方法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研究。通过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环境分析。以“成为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北方经济中心发展的航空引擎”和“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为使命,以“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愿景,目标“把天津机场建成文化先进、制度健全、流程合理、操作规范的品牌机场”,使天津机场真正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关键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STEEPLE模型 一、机场介绍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处天津东丽区,距离天津市中心13公里,至天津港30公里,相隔北京134公里。南至津北公路,西至东外环路东500米,北至津汉公路及京津高速公路,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强的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等综合交通优势。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能源配套齐全。 天津机场多机场系统的二线机场。自2014年以后天津机场2号航站楼8月28日启用,建设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机场地下综合交通中心也将同步投入使用,飞机、地铁、市内公交车、长途巴士、出租车、私家车6种交通方式可在天津机场任意换乘,旅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以上任意交通方式从天津机场出发到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代理国内外客货运包机业务,并提供一条龙服务。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天津机场主营业务包括:飞机起降服务、航空地面服务、广告业务、房屋场地租赁、停车场服务、省际包车客运、市内包车客运等。 天津机场现有跑道2条,第一跑道3600米,第二跑道3200米,飞行区等级4E级,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航站楼面积达11.6万平方米,货库8.9万平方米,具有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同时为各航空公司提供地面代理业务。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奥凯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银河货运有限公司等。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年年递增态势,2014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更是突破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4%。货物吞吐量随近四年增长,2014年天津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23.3万吨,同比增长8.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实现了快速发展。 天津机场以“成为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北方经济中心发展的航空引擎”和“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为使命,以“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愿景,目标“把天津机场建成文化先进、制度健全、流程合理、操作规范的品牌机场”。 二、战略分析 从宏观环境维度分析,影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发展的众多因素。进一步了解其所处地位与发展空间的实际意义。 1、政治因素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从人口、地域、还是各种资源的储藏量来讲,中国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中国正在崛起,在东亚地区,在联合国,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与日剧增。近年来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中所展现的巨大力量,中国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示好的对象。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不断加强,教育文化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改革开放让中国展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但是,中国还不是一个强国,在资源丰富的头衔下,中国的人口使这个国家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行靠后,GDP也不是很高。13亿人口中,农民仍占主要部分,司法体系,社保体制仍有欠缺的地方。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能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 在2010年初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李家祥局长对建设民航强国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检释。在《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一文中,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可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截止到2020年,此为全面强化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航强国的构想初步成形;第二阶段从2020到2030年,为全面提升飞跃阶段,完成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质变。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作为天津自贸区的一部分。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天津滨海机场也在中国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完善自己,不停的前进。 2、法律法规分析 (一)《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属国家颁布的行政法规,各地人民政府必须遵守执行。 (二)《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05-2020年)中,对华北地区的描述为:“提升和发挥天津、沈阳机场分别在滨海新区发展和东北振兴中的地位作用”。 (三)《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2015年04月08日。 天津机场片区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1.96平方公里),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挥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的海空联动作用。 3、经济分析 2014年天津生产总值1572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10.0%。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为金融、贸易等领域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74家,合同外资额228.20亿美元,增长10.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8.67亿美元,增长12.1%。全市实际利用内资3600.32亿元,增长15.4%。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

石化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要点提示: 强势分析:生产持续增长,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较2003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长,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开采企业因国际原油持续高价,收益稳定上升。 弱势分析:石油进口继续增加,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受到国际油价上涨严重挑战;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下游化工企业,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加大,企业炼化一体化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机会分析:进入原油供应短缺时期,石化市场将经历重大调整,石化行业的战略重组以及石化业进入周期性上升将创造新的行业投资机会;石油战略发展给业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带来较大投资空间;燃料油期货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期货投资条件。 风险分析:国际油市动荡影响国内即将全面开放的成品油市场,影响下游相关行业企业成本和内需增长,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增长。中国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产品的供不应求,部分石化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 热点提示:石油价格问题;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问题;贸易逆差严重;石油战略转型;润滑油终端市场整合。

正文目录 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 (33) 一、工业产值 (33) 二、产品产量 (44) 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66) 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88) 一、生产继续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平稳 (88) (一)石油生产增速放缓,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创历史新高 (88) (二)石化产品需求旺盛,产量增幅回落,价格增势放缓 (1515) 二、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速增加 (2020) (一)产值快速增长 (2020) (二)销售产值平稳增加 (2020) (三)经济效益增速加快 (2121) (四)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121) 石化行业主要经济问题概述 (2323) 一、石化扩能走向规模化,部分行业投资过热 (2323) 二、中国与国外石化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525) 三、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挑战我国炼油工业 (2727) 四、国产润滑油不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竞争急需规范 (2828) 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030) 一、需求将继续增加,全球石油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030) (一)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依然持续坚挺 (3030) (二)全球炼厂高负荷运转国际炼油毛利保持较高水平 (3333) (三)下半年全球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434) 二、下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3535) (一)石油市场增速回落,进出口贸易仍呈显著逆差 (3535) (二)需求增长强劲,石化业供不应求,总体价格水平向好. 3838 石化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4343) 一、仍处景气周期,2004年石化行业投资价值提升 (4343) 二、成品油经营将迎来转势之年 (4444) 三、成本控制释放化工投资价值 (4545) 四、中石化整合产业链提升企业投资价值 (4646)

天津港保税区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保税区经济实力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已经成为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资促进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功能区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区。在这样的背景下,保税区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天津港保税区作为我国15家保税区之一,也面临两样的问题。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对天津港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心区港联动

Abstract After development for decades, the economy in our bonded areas has been enhanced a lot. Bonded areas become promotion areas of attracting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investment, function zon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ing, and trial areas of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Under the condition, how to develop the bonder areas is a serious question to be answered. Tianjing bonder area, as one of the 15 national bonder areas of China, is in facing with the same probl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experts in this area, this thesis is going to analyze the questions and reasons which was faced by Tianjing bonder area.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help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ianjing bonder area 【Key Words】: Bonded Area;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Joint-movement between the region and port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修改)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分析报告 (杨婧刘璐胡馨月娄姚荣) 第一节、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况 1、国际石化产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倒挂日渐频繁;二是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价差缩小;三是石油的金融属性更加明显,投机商继续青睐石油期货市场;四是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但降幅逐季收窄;五是欧佩克减产履约率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剩余产能大幅增加;六是石油库存居高不下。 通过对市场、贸易、油价、运输和劳动成本等方面的分析,鉴于欧美严格的环保要求,以及市场的成熟度,欧美等地区对基础化学品和大宗石化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这就迫使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全球化工行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原料产地(中东)和产品市场(亚洲)转移。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2009 年,排在前10位国家的炼油能力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比例有所提高,亚洲的中国、日本、印度、韩国4国,占世界10 大炼油国总能力的比例已上升到39.9%(见表1),炼油能力占全球的比例也上升到23.1%。

表1 各国炼油能力表 2、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炼油工业逆势上扬。2009 年,中国新增原油一次加工能力4 500万t,全国炼油能力增至4.83 亿t/a,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9 年年底,全国千万吨级炼油厂已达到17家,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约为3.75 亿t,比上年增长7.9%。 (2)产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46 万家,实现总产值6.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13%,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35万亿元,增长0.15%。20 多种大宗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数据见下表2: 表2 石油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数据表 (3)市场需求持续回升。2009年,国内主要石化产品表观消费量持续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88亿t,同比增长6.2%;乙烯表观消费量达1 165.6 万t,同比增长10.1%;硫酸表观消费量增长21.4%,烧碱增长13.4%,纯碱增长8.9%,甲醇增长35.9%,合成树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一)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一)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分析 1、行业概况 石油及石油石化产品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石油石化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石油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20 世纪,中国石油工业经历了50 年代恢复和探索、60~70 年代高速发展和80 年代以后稳定发展的三大历史阶段。1978 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1 亿吨大关,进入了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石油进口国。近年来,中国原油消费量持续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 年全年原油产量达到2.08 亿吨,同比增加1.65%。原油进口量约为2.82 亿吨,同比增长4.1%。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87 亿吨,同比增长2.8%。由于国内原油产能增长缓慢,中国原油供应对外依存度持续处于高水平。2013 年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8.1%,与上年基本持平。 2、竞争格局 石油石化行业主要可以分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石油炼制与油品销售、石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三大板块。 石油属于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中国政府对于石油产品的开采及经营资格进行了行政约束。经过1998 年的战略性重组,在原油经营领域,目前国土资源部仅允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从事原油的勘探和开采业务;中国联合石油公司(中石油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中石化集团

2017年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0月

1、行业整体景气回升,收入利润齐增长 (5) 2、百花齐放,各自精彩 (7) 2.1、油气开采:油价同比好转,行业有所复苏 (7) 2.2、勘探及油气服务:严冬已过,乍暖还寒 (9) 2.3、油气仓储与销售:成品油需求稳定增长 (11) 2.4、炼化一体化:景气依旧 (13) 2.5、石油化工下游深加工:高景气,高业绩 (17) 2.6、石油化工与煤化工关联:迎需求大量释放期 (20) 3、投资建议:油价大概率中位震荡,利好炼化一体化行业 (23) 4、附:石化行业板块分类及标的情况 (25)

图 1:上半年原油价格同比提升 (5) 图 2:上半年各行业收入全面增长 (6) 图 3:上半年各行业业绩全面提升 (7) 图 4:上半年油气开采行业收入利润双升 (7) 图 5:上半年油气开采行业毛利率同比继续下滑 (8) 图 6: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保持增长 (9) 图 7:上半年全球原油钻机数持续增加 (9) 图 8:上半年油服行业收入和业绩同比上涨明显 (10) 图 9:上半年油服行业毛利率由负转正 (10) 图 10:OPEC 产量下降不显著,美页岩油持续增产 (11) 图 11:OECD 商业原油库存仍远高于 5 年均线 (11) 图 12:上半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同比止跌回升 (12) 图 13:上半年成品油价格同比有所提升 (12) 图 14:国内成品油市场供给过剩 (13) 图 15:2017 年上半年炼油毛利率有所下降 (14) 图 16:聚烯烃产品表观消费量总体保持增长 (14) 图 17:聚乙烯-石脑油价差维持较高水平 (15) 图 18:2017H1 聚丙烯-石脑油价差高于去年同期 (15) 图 19:PTA 产能过剩 (16) 图 20:2017 上半年 PTA 价格、价差依旧处于低位 (16) 图 21:2017 上半年聚酯价差有所扩大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