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理可行性报告

农村土地整理可行性报告
农村土地整理可行性报告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情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国土资部发2000-007号”《关于申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通知》和“国土资源厅发2001-64号”《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顺应当地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借助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的优惠政策,踏踏实实地为农民办事实、办好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以《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田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当地实际,确定对田集街道的部分土地进行整理。

安徽省淮南市田集街道位于潘集区中部,淮河北岸,淮潘公路东西方向贯穿全街道,东邻古沟回族乡,南靠架河乡,西与芦集镇接壤,北与潘集镇、泥河镇相连,境内有潘集区政治文化中心的袁庄城区,是一个城乡交错型街道。全街道辖11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74人),土地总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1761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63亩,2005年人均收入2501元。田集街道南有中国四大河流之一的淮河,北有泥河,中部顾高新河横穿东西,水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街道南片是个老灌区,沟、渠、路都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建设实施的。为了增加蓄水量、致使沟塘设计过大,断面超宽,另外还有很多废旧沟、塘、老村庄没有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加之城市推进,耕地面积少,人

们惜地如金,加快土地整理已迫在眉睫。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1必要性

项目区位于位于潘集区田集街道南部,是潘集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区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是项目区内废旧坑塘占地较多,荒废沟渠、道路纵横交错,沟渠淤塞严重,不能保证项目区正常灌溉,现有耕地的产出率较低;二是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过大,废弃水工建筑及老村庄占地得不到利用,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项目区的土地资源利用应加强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综合治理,增加耕地面积,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加大对土地整理的科技与资金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实施后将对田集街道及潘集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都起到积极作用。

1.1.2可行性

1.1.

2.1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

随着潘集区田集街道经济发展,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强土地治理、增加有效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已提到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田集街道领导班子勇于开拓土地整理的思路清晰,群众要求搞好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很高,自愿投工投劳参加土地整理。

1.1.

2.2优越的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田集街道的东南部,南有淮阜铁路,北有淮潘公路,古田路穿区而过,交通十分方便。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南有淮河,北靠顾高新河,水源充足。项目区西临架河南北总干渠,区内现有支

渠3条,斗渠16条,排涝沟12条,供、排水框架基本形成。

1.1.

2.3丰富的土地开发整理经验

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注入科学技术力量。几年来,田集街道通过塌陷地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办法来壮大自己技术力量,通过学习总结其它乡镇土地整理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周密、合理、科学安排田集街道朱圩等三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工作,并得到了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科研等单位技术支持;通过对广大干群进行土地整理技术培训,充分调动全街道各方面积极因素来全力以赴投入田集街道朱圩等三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中,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

1.1.

2.4可操作性强

项目区水利设施及道路规划均在原有水利设施和道路基础上,不占用耕地,同时通过科学合理规划还可以节约土地。废弃沟塘填平所用的土方,均来自沟、塘边原有弃土及顾高新河弃土,所以可操作性强。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类型、名称及性质

项目类型为市级重点项目;项目名称为“安徽省淮南市田集街道朱圩等三个村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性质为土地整理。

1.2.2项目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田集街道南部,东至古沟於湖村,南到架河许岗村及田

集电厂,西邻天柱山路,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60 48'25"—1160 50'14",北纬320 44'02"—320 46'08"。涉及田集、朱圩、吴湖3个行政村,7226口人。总土地面积566.67公顷,其中:项目建设规模481.67公顷,不动85公顷

1.2.3项目规模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566.67公顷,其中:项目建设规模481.67公顷,不动85公顷。项目概算投资575.9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01万元公顷。

1.2.4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一年。

1.2.5项目治理目标

本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481.67公顷,整理后项目区耕地总量357.96公顷,新增耕地74.4公顷,新增耕地率12.49%。疏浚排涝沟14.71千米,新建防渗渠9.95千米;修建土渠3.1千米;桥、涵、闸等各类配套建筑物169座;修建泥结石道路5.33千米;植树造林5.22万株。通过林、路、渠、沟、塘、及老村庄的综合整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的高产稳产农田生态区,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可持续利用。

1.2.6整理后农业生物措施利用情况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土地整理后针对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粮食产量低的现实,推广农作物秸秆“生

物剂”堆腐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使项目竣工后就能实现农、林、副业综合经营,向多功能特色农业转化。

2.报告编制依据和过程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7)《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9)《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10)《安徽省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2.2编制过程

(1)立项审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潘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田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勘测调研。确定项目的类型、性质、范围和规模。

(3)规划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考虑与项目区对外排、灌水系及道路的衔接,合理进行水、路、林的规划布臵。

(4)概算编制。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进行投资概算。

(5)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区概况

3.1自然条件

3.1.1地形地貌

项目区属沿淮平原地貌,南北略低,中部略高,高程从海拔22.1米到23.9米不等,地势起伏不大。

3.1.2气候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主要特征: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3.1.3植被

项目区林木以意杨为主,混生少量的小叶杨,草灌木稀疏,有羊草、硬质早熟禾、中亚苔草、萎菱草等。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果树资源有柿、梨、枣、葡萄等。

3.1.4土壤资源

项目区的土壤属砂姜黄土,经多年种植水稻,现已形成潜育型水稻土。土壤质地粘重板结,易旱易涝,养份含量较低,土壤耕作层较浅,适宜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作物。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中等,土壤中主要营养物质现状为:有机质12.49gkg,全氮0.29gkg,速效磷5PPM,速效钾131PPM。土壤PH 值在6.5-8之间,呈中性或微碱性。但近几年呈下降趋势。土壤

耕作层容重1.38g-1.61gcm3,孔隙度39%-48%,由于土壤渗漏量较低,对保水保肥较为有利,但排水不良易形成渍害。

从项目区的资源现状及特点分析,项目区的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少,见效快,利用范围广,经过开发整理后,可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

3.1.5自然灾害

项目区位于淮北大堤保护区内,其防洪标准达到40年一遇,但土地渍害较明显,排涝沟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其排涝功能较差。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平均为十年一次,但项目区水源有保证,通过治理,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后,该灾害将得以彻底解决。

3.2自然资源

3.2.1光热资源

项目区太阳辐射总量年均122.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23.1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3%,气温21℃期间的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54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活动积温为5130℃-5210℃;稳定通过10℃的天气数213天,有效活动积温为4752.1℃-4755.7℃;无霜期长达215-22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937毫米(1951-2001);多年平均蒸发量1613.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6%。光能充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适合多种动植物生存。

田集街道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为项目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了多种适应性,有利于综合治理,发展农、林、副各行业生产。

3.2.2水资源

3.2.2.1水源情况

项目区水资源以淮河为主,顾高新河、自然降水、地下水为辅。灌溉水源以河流取水为主,自然降水为补充,居民及牲畜用水使用地下水,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

3.2.2.2水资源情况分析

a、需水量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85%需水量202.64万立方米,包括灌溉用水量(水稻、小麦)、居民及牲畜需水量,具体为:

(1)灌溉用水量

项目区规划新造耕地74.4公顷,全部为水田。整理后项目区耕地总面积357.96公顷,全部为稻麦轮作耕地,复种指数1.88。水稻生育期概化为:泡田、返麦、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期和黄熟期。小麦生育期概化为插种出苗、分蘖迫麦、拔节孕穗、抽穗杨花、灌浆成熟,经淮南地区试验农作物各阶段净用水量。(详见下表1)

表1 水稻、小麦灌溉定额计算结果表

则:①水稻的灌溉需水量:107万立方米;

②小麦的灌溉需水量:68万立方米。

灌溉用水量为175万立方米。

(2)居民及牲畜用水

按照《淮南市水资源评价》,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30升人〃天,涉及项目区总人口7226人,年用水量为27.58万立方米;大小牲畜用水定额分别为30升头〃天、2升头〃天,项目区2005年大牲畜存栏数0.05万头,小牲畜存栏0.02万只,牲畜年用水量0.06万立方米。项目区居民及牲畜年用水量合计为27.64万立方米。

b、供水量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85%总供水量495.28万立方米,包括地面径流量、地下水和客水三部分。具体为:

(1)地面径流量:项目区建设面积481.67公顷,椐田家庵站1951年2001年50年的降雨资料统计,设计水平年降水量9314.71毫米,年降水总量292万立方米,年地面径流量78.84万立方米(径流系数α取0.27)。

(2)地下水:街道、村居民及牲畜饮年用水量为27.64万立方米,直接在村庄内打井取水,满足生活需要。

(3)客水:淮河是项目区的主要灌溉水源,利用架河电灌站进行提水,通过架河总干渠及东一、二、三支渠把水引入项目区,架河电灌站总装机15台,2240kw,每年有1台机组可为项目区供水165.24万立方米,满足项目区灌溉用水的需求。

表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85%架河电灌站供水量统计表

有效供水量为总供水量扣除蒸发量部分。项目区整理后坑塘水面8.99公顷,年均蒸发量1613.20毫米,实际蒸发量按40%计算为5.8万立方米(8.99×1.6132×0.4)。

表3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85%水资源供需情况表

单位:万立方米

通过水资源供需条件分析可知,项目建成后,设计水平年P=85%有效供水量为271.72万立方米,大于需水量,各项用水需求可以满足。(详见表3)

3.2.3生物资源

项目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存,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种类具有多样性,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等,林木以意杨、油桃、雪梨为主,混生少量的小叶杨,草灌木稀疏,有羊草、硬质早熟禾、中亚苔草、萎菱草等,果树资源有柿、葡萄等。动物资源有畜禽及水产品等,水产品以鱼类为主,有鲢、鲤、鲫、草、青等。

3.3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耕地产出率相对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很少,当地农民以种田为主,伴以经商、外出打工等方式谋生。2005年该街道农民人均收入为2501元,项目区人均收入仅2193元,收入水平较低。(详见下表4)

表42005年项目区所辖各村社会经济情况表

单位:人、公顷、元

3.4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4.1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项目区灌溉主要以架河电灌站供水为主,总装机2240KW,斗渠3条,农渠16条,排涝沟12条,配套建筑物38座,大都在七八十年代兴建,沟渠淤塞严重,致使项目区灌排不畅,且输水渠道均为土渠,渗漏严重,水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

3.4.2交通状况

项目区对外交通较为便利,南有淮阜铁路,北有淮潘公路,祁古路穿区而过,但是田间道路、生产路缺乏统一规划,占地较宽,且多为土路,坑洼不平,特别是阴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3.4.3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林木覆盖率为14.3%,网格偏大,多为500-700亩一格,且林木品种单一,缺棵断带现象十分严重。

3.4.4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东南有“单机甲中华”之称的平圩电厂,区内有50万kv 高压线路穿区而过,为以后整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3.4.5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区内无工矿企业,无污染源,林网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但缺乏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设计,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工程不能有序正常进行,林木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较差。

4项目分析

4.1项目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淮南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田集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系潘集区土地整理重点项目,其规划方向与市区级规划所确定的用途一致,符合法定要求。

4.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项目区土地面积566.67公顷,由田集街道朱圩、吴湖、田集3个行政村集体所有,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二大类。农用地包括耕地283.57公顷,其他农用地96公顷;建设用地包括住宅用地102.10公顷,不动85公顷。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土地的产出率相对较低,水稻单产450公斤亩,小麦单产215公斤亩。通过对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可有效改善种植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表5 项目区土地登记情况一览表

单位:公顷

4.3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本项目主要通过整理田间沟、渠、路、塘,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耕地面积。该工程预计新增耕地74.4公顷,新增耕地率15.4%。新增耕地主要包括:整理前农村道路用地114.71公顷,整理后农村道路用地16.09公顷,新增耕地1.01公顷;整理前农田水利用地50.7公顷,整理后农田水利用地33.7公顷,新增耕地17公顷;项目区原有坑塘水面28.2公顷,东二支南北坝塘沟、老干渠、朱圩大沟、部分小沟塘,新增耕地21.26公顷;老村庄占地面积102.1公顷, 整理后66.97公顷, 新增耕地35.13公顷;通过以上措施,可使项目区内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得到明显提高。

表6 田集街道朱圩等三个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对比表

单位:公顷、%

4.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4.4.1自然因素

项目区原土壤属砂姜黄土,经多年种植水稻,现已形成潜育型水稻土,质地粘重,耕作层浅,适耕期短,耕作阻力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易渍、易涝、易旱。项目区内部排、灌、蓄、养功能设施较差,造成灌溉不及时,排涝无出路,道路蛛网密布,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4.4.2经济因素

2005年该街道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501元,项目区所属各村年平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格式与编写、报送要求 A、封面格式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推荐单位: 编制时间: B、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业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实施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 附件与附表 C、正文编写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范围与编制依据 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效营业执照涵盖的全部内容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三、最近三年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经营情况以及在建工程情况 四、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理土地的位置 二、区域总体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内容 二、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以经过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地点

二、建设条件 三、环境保护 第八章实施计划 一、拆迁安置方案 (一)整理土地及人口现状 (二)拆迁安置方案 二、前期工作计划 三、建设工作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一、招标的内容 二、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一、估算的范围 二、估算的依据 三、总投资估算 四、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一、资金筹措方式 二、融资方案分析

省级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级投资**市**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血防)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简介 (6) 2项目区概况 (8) 2.1自然条件 (8) 2.2资源条件 (10) 2.3社会经济状况 (11) 2.4土地利用现状 (12) 2.5基础设施条件 (13) 3项目分析 (19) 3.1项目合法性分析 (19) 3.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20) 3.3水资源平衡分析 (21) 3.4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7) 3.5土地适宜性评价 (29) 3.6公众参与分析 (30) 4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34) 4.1规划原则 (34) 4.2规划依据 (34) 4.3规划方案比选 (37) 4.4规划方案总体布局 (38) 4.5建设内容和标准 (43) 4.6节水措施说明 (47) 5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48) 5.1土地权属现状 (48) 5.2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48) 5.3土地权属调整的方法和程序 (48) 6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51) 6.1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51) 6.2项目实施进度 (52) 6.3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措施 (54) 6.4项目建后运行管护方案 (55) 7投资估算 (57) 7.1投资估算依据 (57) 7.2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57) 7.3投资估算费用构成 (62) 7.4投资进度计划 (63) 8效益评价 (66) 8.1社会效益评价 (66) 8.2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67) 8.3经济效益评价 (67) 9风险分析 (70)

9.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70) 9.2风险程度分析 (70) 9.3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72) 10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73) 10.1结论 (73) 10.2建议 (73) 11附表、附图、附件 (74) 11.1附表 (74) 11.2影象资料 (74) 11.3附图 (74) 11.4附件 (74)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合同样本

编号:_____________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合 同 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第一部分合同协议书 发包方: 承包方: 为实施省级投资工程项目第五标段(以下简称项目),经过公开招标,发包方已接受承包方对该项目的投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X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X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暂行办法》、《X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管理暂行办法》、《XXX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内容: (4)承包范围: 第二条工期。本工程总工期60天(日历天),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 第三条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国家和省级现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项目验收规范以及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 合同价款:人民币(大写:贰佰叁拾伍万柒仟捌佰壹拾贰元伍角陆分) (小写:¥2357812.56元) 第二部分通用合同条款 第六条词语定义及合同文件 1、词语定义

通用合同条款、专用合同条款中的下列词语应具有本款所赋予的含义。(1)通用合同条款: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及建设工程施工的需要订立,通用于建设工程施工的条款。 (2)专用合同条款:是发包方与承包方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是对通用条款的具体化、补充或修改。(3)承包方项目经理:指承包方在专用条款中指定的派驻施工场地的全权负责人。 (4)设计单位:指发包方委托的具有相应工程设计资质等级负责本工程设计的单位。 (5)监理单位:指发包方委托的具有相应工程监理资质等级对工程合同履行实施管理的单位。 (6)总监理工程师(总监):指由工程监理单位委派常驻施工现场实施管理的全权负责人。 (7)合同价款:指承包方按合同约定完成了包括缺陷责任期内的全部承包工作后,发包方应付给承包方的金额,包括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按合同约定进行的变更和调整。 (8)工期:指承包方在投标函中承诺的完成合同工程所需的期限。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9)天:除特别指明外,指日历天。合同中按天计算时间的,开始当天不计入,从次日开始计算。期限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当天24:00。 (10)图纸:指合同指定的工程图纸,以及由发包方提供或由承包方提出并经发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基本概况 (3)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4)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四、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8) 一、项目开发背景 (8)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8) 一、所在地基本情况 (18) 二、区位选择 (19) 三、场址条件比较 (23) 第四章市场分析 (25) 一、区域市场界定 (25) 二、市场SWOT分析 (29) 1、优势分析 (31) 2、劣势分析 (33) 3、机遇分析 (33) 第五章项目环境容量与接待容量预测 (34) 一、环境容量预测 (34) 二、接待容量预测 (35)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36)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6) 二、项目建设设计依据 (38) 三、建设方案 (38) 四、道路交通规划 (42) 五、配套设施工程 (42)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47) 一、编制依据 (47) 二、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要求 (47) 三、环境保护措施 (48) 第八章消防与安全卫生 (52) 一、消防 (52) 二、安全卫生 (60)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臵 (63) 一、组织机构 (63) 二、人力资源配臵 (63)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5) 一、工程项目管理 (65) 二、项目实施进度 (65)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一、投资估算 (66) 二、资金筹措 (66) 第十二章财务分析 (68) 一、经营收入和利润分配估算 (68) 二、财务评价 (69) 三、经济效益分析 (69) 四、财务评价结论 (71) 第十三章社会效益评价 (73)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 (74) 一、资金风险及防范 (74) 二、工期风险及防范 (74) 三、工程质量风险及防范 (75) 四、经营风险及防范 (77) 五、其他风险及防范 (80) 第十五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82) 一、结论 (82) 二、建议 (8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记者在市国土局了解到,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也可以在农交所购买建设用地指标。 现在土地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集体和农户,是否参与、如何筹资、怎样建房、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都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其中涉及农民集体产权的由农民集体讨论决定,涉及农户产权的由农户自主决定,乡镇和村只是土地综合整治的组织者。 按照规定,整治项目立项需向当地县级国土部门申请,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己作为申报主体,持立项批复到农交所挂牌,寻求投资者,如果不在农交所挂牌,能通过其他渠道找到投资者也可以。"企业在立项的时候,就可以参与进去,跟农民签订合同约定建设用地指标的归属。"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的集体建设用地很少,一般不作为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大多数是整村推进,或者几个村联合申报,而且一般会委托他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申报,比如委托具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经验的社会投资人或者各县的土地整理中心组织申报。 而如果投资者整理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多,用不完,就可以拿到农交所出让。得者不用,可以再转让。 指标落地必须要有项目 指标只是指标,不是土地使用权。要想取得集体建设用地,还需让指标落地。 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治项目的投资者,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验收后确定的面积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指标落地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指标面积就地使用相应面积的集体建设用地。还有一种情况是,指标的异地使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规划的有条件建设用地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持有同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证书》。鼓励非公益性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区域,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确需征收为国有土地的,依法实施征收。通过使用指标征收的国有建设用地必须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在成都市土地拍卖中心公开出让。 凡是要改变土地性质,把集体用地征用为国有用地的,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凡是跨县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不管是否改变集体建设用地性质,都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其余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不跨县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只需成都市国土局批准即可。 在市国土局了解到,建设用地指标落地必须通过项目落地。 利益分配向农村倾斜

最新版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 1.2 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新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 **市**镇人民政府 1.4 建设地点、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期限 1、建设地点 **镇**村 2、建设内容 **市**镇**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内容包括: (1)主干道围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市**镇**村国道2边住户住家采用围墙围护美观。 (2)亮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在**村主干道上安装路灯,共安装45盏。 3、建设期限:半年 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7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分2部分,其中,申请财政拨款67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万元。 本项目工程实施进度为半年,安排投资使用计划为半投入70万元。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6-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市**镇政府工作报告; 3.**市**镇**发展规划; 4、**市**镇村镇建设规划; 5、**市**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6、**市**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8 结论 **镇**村周边地区位于敦白公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化**村的环境,是**镇政府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本项目建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从村屯环境建设入手,通过对**村的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市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从现时利益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示范工程。本项目对**镇和**市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完整版)

(声明:所提供的标准合同或协议文本及具体条款,不是最终法律文本,仅供参考,不建议直接使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就该合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投资建设项目的合作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达亿万元; (三)、建设内容:农村居民安置建设,康护中心,托老院,乡村度假酒店会所,现代农业观光,经营性租赁性住房,配套商业设施; (四)、项目位置、面积及区域范围:域; 1、该项目位于镇村社,其四界详见附件一:项目区域界线图。 2、该项目区域面积约亩,其中现代农业观光耕地面积亩,非耕地面积亩,具体以国土局实测为准。

二、用地方式 该项目由乙方全额出资对用地范围内进行一级土地整理,整理范围内的农用地和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相关土地流转程序流转给乙方使用,其中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三、项目整体合作模式 1、、由乙方作为本项目的投资主体,全面出资并负责实施项目的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和经营;相关土地整治事宜及费用,由甲方指导村委会与乙方另行约定。 2、甲方确认乙方为本协议所涉及的土地范围内项目及农村综合土地整理通过实施“建设用地流转”依法获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 3、乙方负责组织编制该项目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项目所需的资料,乙方在收到项目资料后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向甲方提交,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提交的项目规划后及时审核通过,并向上级规划主管部门报批。 甲乙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将该项目列为成都市或四川省重点开发项目,并争取相应的优惠配套政策。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享有相应的合作权益。 由甲方负责该项目的报审立项工作,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总结报告

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双坪村土地整理项目 施 工 总 结 报 告 编制单位:重庆昌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11月1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北部,涉及三教镇的双坪村狮子山社、石碾沟社、瓦店子社、雷打石社、王家桥社、张家坡社和高牌社。项目区东西长约3.2km,南北宽约3.6km,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0′25″~105°52′20″,北纬29°29′53″~29°31′51″之间。项目区东以永铜公路为界,西以坪村石碾沟社的溪沟为界,北以双坪村与永坡村交界处的苗圃为界,南以双坪村与利民村的村界为界。项目区范围线主要是以权属界和地类界为界线。 本项目于2009年由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申报,同年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提交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于2010年批复为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批准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33.61hm2,新增耕地为37.83hm2,总投资1223.82万元。该项目由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重庆瑞升资产土地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入库备案后于2012年2月进行公开招投标,由重庆昌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并由重庆渝兴监理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监理。 由于“西三环”(永川-铜梁)高速公路在该项目入库备案后规划南-北方向贯穿整个项目区,在项目区内征地面积为15.65hm2,造成项目建设规模减少,部分原规划的道路、沟渠等工程因西三环建设需要调整线路或取消修建。 由于项目区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耕地进行了流转,采用集中经营方式,导致原设计的土地平整工程实施方式不适宜现在的经营方式,需对土地平整工程位置及设计方式进行调整。 经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向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请示,并征得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意见后,同意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变更,因此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委托重庆瑞升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对重庆市永川区三教镇双坪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变更。 本项目原规划设计总投资为1223.82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1069.46万元,占总投资的97.39%(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费236.07万元;农田水利工程费422.45万元;田间道路工程费409.23万元;其他工程费1.70万元);其他费用为130.36万元(前期工作费59.14万元;工程监理费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稿

新农村建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1、总论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微山县鲁桥镇鲁桥中心社区。 (2)项目建设单位:济宁祥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点:微山县鲁桥镇。 (4)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用地面积约73442.6m2,安置50户,总建筑面积183300m2。主要建设内容有主体建筑工程、主体装饰工程、道路工程及绿化工程等。 (5)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5589万元,其中工程造价及配套工程费用20163万元、土地购置及补偿1760万元、项目各种手续费3666万元。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 (6)项目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为36个月,即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济宁祥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济宁市中区车站南路,公司成立于2010年2月1日,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独立核算,是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法定代表人程祥民,注册资本800万元,固定资产176万元,拥有主要机械设备净资产791.8万。企业经营范围为建筑工程施工、土地复垦、道路施工、维修。公司技术力量较强,拥有员工330人,职称人员54人,工程类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9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2人,二级建造师10人。企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丰富,成立2年来,共组织实施了1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亿余元。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73442.6m2; 安置总户数:50户; 总建筑面积:183300m2; 总投资估算:25589万元; 建设期:36个月(2012年5月-2015年5月)。 1.4主要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建设本项目是加快推进鲁桥镇城乡建设,扩大鲁桥镇城乡规模和提升地域品位的需要;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的选址及建设方案符合微山县鲁桥镇城乡建设要求,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建筑材料有来源,具备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等施工条件。 2、项目建设背景 为提高微山县鲁桥镇的城市化水平、扩大城乡规模、有效集聚人口,城乡近期居住建设应以新区建设为主、旧区改造为辅,做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开发鲁桥镇鲁桥中心社区。 鲁桥中心社区现址位于镇政府以南、济微公路以西、鲁桥镇五村辖区内,现有居民50户、约200人,民居50幢,住宅占地面积7.33公顷,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和泥(石)木结构。 对本工程建设,镇委、镇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已把该项目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2010-08-06 119

(三)加快村镇改造建设。以中心村(镇)为重点,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 (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 (五)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 三、要求和原则 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加快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村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统筹,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规范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市场,鼓励企业、个人等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用地规模和布局,整体推进村镇改造、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建设。 (三)村为主体,惠及农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村为主体开展,要在坚决守住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红线、努力增加耕地的前提下,使农民群众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土地节约,人口集聚。实行开发与整理联动、复垦与盘活并重、增量与减量挂钩,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配套建设,促进人口向居住点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理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全市2015年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落实党中央关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指示,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紧扣永昌县实际,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将土地整理和村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工程相结合,按照现代生态农业的要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整理,是永昌县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要求。 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缓解人地紧张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水源镇北地村,东临朱王堡头沟村,南靠永宁村,西至永宁村,北连东沟村,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导致项目区耕地零散,交

通不便,水利条件差,机械化水平低。只有将土地加以开发整理,配套基础设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该项目本着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渠(井)路、林、田、电综合配套,从而达到增加耕地总量、提高耕地地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项目区概况 1、位置与范围 永昌县位于东经101”04’35”-102“43’27”,北纬37。47。ZI。-38。39,58。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接民勤县,西邻山丹县,北接金川区,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邻,东南与武威市为邻,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接壤。东西长144.1km,南北宽97.1km。总面积5876.7km2.约8815029.9亩。 项目区位于位于东经102”39’35”-102”40’23”,北纬38O 19I 04。-38。181 05”,位于水源镇北地村,东临头沟村,南靠永宁村,西至永宁村,北连东沟村。水源镇距武威市32公里,距金昌市46公里,属于武威和金昌两大经济板块交汇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金武公路、永民公路横穿全境,镇域面积470.84平方公里。 2、自然条件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前,会同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将全线的平面控制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的水准点进 行交桩,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可考虑布置二线导线和三级水准线路,进行路中线和路边线初步放样,打好定位桩,对原稻田和植被地进行处理,达到机械作业所要求的地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出现陷机等现象。并清除地表树木和植被根茎,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2)填料试验:对填料进行补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 批。 3)填筑试验路段:施工前,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用路基填筑料,总结出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及材料最佳的含水率等,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4)泥结碎石铺填 (1)清淤、清表并经压实后的地面,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5 时, 可直接分层铺填分层压实。填土虚铺厚度不大于300mm,路基填筑时每填筑压实一层,检测一次标高与压实度。

当地面横坡陡 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米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 4%的内倾斜坡。砂类土则不挖台阶,将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松,然后压实。压实后按照分层填土逐层压实的方法填筑路基。 (2)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翻松300mm,然后整平压实。(3)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时,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0%。 (4)地面翻松后分层整型、压实,压实度不小于技术规范要求。路基填筑时为满足修整边坡后的路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填筑时两侧超填50cm。不同土质填料分层填筑,填筑至路基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小于 10cm,且此层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5)用透水性较小或不透水的土填筑时,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_2%的范围内,用作下层填料时,顶部做成4%的双向横坡,用以填筑上层时,不得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6)中途长期停工或雨后施工时,路堤表层及边坡应加以整理,不得有积水的地方,复工时,须重新检测路堤表层压实度及含水量,如压实度不满足要求,则重新翻松,待含水量接近正常时,重新进行碾压。

最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的主要依据、原则及范围 (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0) 2.1背景 (10)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3) 2.5总体判断 (17) 2.6可行性建议的主要结论 (17) 2.7价值延伸及综合评价 (18) 第三章市场分析 (20)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21) 4.1项目定位方案 (21) 4.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7) 5.1投资估算 (27) 5.2资金筹措 (28) 第六章“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29) 6.1指导思想 (29) 6.2**村概况 (29) 6.3总体构想和规划原则 (31) 6.4目标任务 (32) 6.5实施进度与安排 (33) 6.6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34) 第七章环境保护、安全消防与节能 (36) 7.1环境保护 (36) 7.2安全卫生 (38) 7.3消防 (39) 7.4节能 (40) 第8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 (41)

8.1经济效益分析 (41) 8.2社会效益分析 (41) 8.3生态效益分析 (42)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43) 9.1结论 (43) 9.2建议 (4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县**乡**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位置 项目主管单位:**县**乡人民政府 项目位置:**县**乡**村 1.1.3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5100万元。 1.1.4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1节编制依据 第2节编制范围及内容 第3节选用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第4节工程总体目标 第5节施工总体部署 第6节工程概况 第7节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第8节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臵 第1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2节管理机构框图 第3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第4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第5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第三章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1节人员和仪器的配备 第2节平面控制网测设方案 第3节梯田施工测量方案 第4节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各分部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

第1节施工测量方案 第2节土地平整施工方案 第3节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第4节田间道路施工方案 第5节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第6节材料取样、试验方案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1节质量方针和贯标工作 第2节质量计划、质量目标管理 第3节管理机构保证措施 第4节质量管理制度、职责保证措施 第5节制度和技术保证措施 第6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第7节原材料保证措施 第8节计量保证措施 第9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10节特殊部位、重要部位质量控制措施 第11节质量控制点的设臵 第12节质量控制程序图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臵第1节总体施工部署 第2节临时设施的布臵

第3节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 第4节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第1节工程进度计划 第2节进度计划管理 第3节施工调度工作 第4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5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流程图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1节劳动力的实施 第2节劳动力的配臵计划 第3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4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 第九章施工机械配臵 第1节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第2节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第3节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第十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1节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第2节材料设备供应措施 第3节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第4节材料价格控制措施

土地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土地综合整治可研报告 1.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从统筹城乡发展、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等几方面阐述。 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 说明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规模及新增耕地面积。 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说明项目建设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式。 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3.项目区概况 3.1项目所在县情况 简述项目所在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情况。 3.2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状况 说明项目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要重点叙述项目所在地区水系、径流、洪水、泥沙、水位和水质特征,说明地下水含水量、各地层渗透性、富水程度和地下水动态特征)、气候、植被、工程地质(要说明引水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场址、输(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说明输水线路、田间道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初步提出基础处理措施)、土

壤、自然灾害等自然条件;分析项目区光热、水、生物资源状况。 3.3社会经济条件 说明项目所在乡(镇)、村的居民点数量、人口、户数;概述主要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状况。 3.4土地利用现状 3.4.1土地利用结构 明确项目实施以前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和特征,说明基本农田面积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结构应根据最新变更数据,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规定,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 3.4.2土地利用程度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经济效果(作物单产水平、投入产出状况等)。 3.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交通状况 说明项目区对外的道路交通状况;说明项目区内部道路等级、分布和质量状况。 3.5.2灌溉排水设施状况 查明项目区外部河流水系、防洪设施条件等;说明项目区内水源及引水工程、灌溉、排水骨干设施现状;说明田间灌溉、排水工程设施现状。 3.5.3电力设施状况 说明变电站、用电、变电设备的位置、规模、容量、归属和运营状况;说明项目区内输配电线路的路径。 3.5.4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 说明防洪、水土保持和防护林等农田保护设施现状。

新农村建设可行性报告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原则和围 (2) 1.2.1编制依据 (2) 1.2.2编制原则 (2) 1.2.3编制容 (3) 1.3承办单位情况 (3) 1.4建设规模 (3) 1.4.1建设规模 (3) 1.4.2项目建设期 (4) 1.5结论 (4) 第二章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 2.1.1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取向背景 (6) 2.1.2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土地资源紧的需求背景 (6) 2.1.3 旅游资源需求不断加大与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背景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项目的法律、政策框架与实施条件 (12) 3.1法律、政策框架 (12) 3.1.1 拆迁安置主要依据的法律和政策 (12) 3.1.2 拆迁安置涉及的相关法律与政策条款 (12) 3.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5) 3.2.1经济条件 (15) 3.2.2 社会条件 (17) 3.2.3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18) 3.2.4 政府支持 (18)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实施方案 (20)

4.1项目建设规模 (20) 4.2 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 (20) 4.3 拆迁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 (21) 第五章配套设施建设方案 (30) 5.1电气专业设计方案 (30) 5.1.1供电要求与负荷等级 (30) 5.1.2 供电围及容量 (30) 5.1.3低压配电系统 (30) 5.1.4接地及安全 (31) 5.1.5防雷系统 (31) 5.2给排水设计方案 (32) 5.2.1给水方案 (32) 5.2.2排水方案 (32) 5.2.3消防 (32) 5.3管线综合方案 (33) 5.4照明设施方案 (33) 第六章节能篇章 (34) 6.1编制目的 (34) 6.2节能措施 (34) 6.2.1建筑节能 (34) 6.2.2机电设备节能 (34) 6.2.3照明系统节能 (35) 6.2.4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 (36) 6.3节水措施 (36) 第七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7) 7.1场址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37) 7.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37) 7.3环境设计 (37) 7.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38) 7.4.1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38) 7.4.2扬尘防治措施 (38) 7.4.3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38) 7.5.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39) 7.5.1 建筑设计 (39) 7.5.2 废气的防治措施 (39)

农村土地整理论文130508

金昌市农村土地整理使用的制度改革分析 摘要: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面临着不断规范和完善。本文是以金昌市为例,通过运用理论和实践资料就土地整理的背景、现状、及对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揭示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金昌;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改革 Abstract The land arrangement is used as a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llage availably in a specific way into practice, but is modern along with the village, the town tur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land usage system faces continuously norm with perfect. This paper takes Jinchang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make use of the theories with practice the data the background,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land sorting, and proceed the analysi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road, announce to public the land Consolidation with the village land usage system a relation for mutually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Key phrase: Land Arrangement; The town turns; The system for

城乡建设用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业主简介 (9)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10) 第四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5) 第五章新增建设用地出让收入分析 (17) 第六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37)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0) 第八章项目管理方案 (41)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5) 第十章项目收益预测分析 (47) 第十一章贷款偿还及财务分析 (50) 第十二章风险分析 (52)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 二、项目性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拆迁安置补偿、安居工程建设、建设用地统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项目地点 本项目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 四、项目业主 五、**项目运作方式及建设规模 (一)项目运作方式 采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完成本次土地整理。 项目区由拆旧区与新建区组成,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本项目通过对拆旧区的拆迁安置、土地集约利用获得建设用地指标,再对建新区进行土地征用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建新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获得新增建设用地交由政府在公开市场上出让,以固定收益模式保障投资的回收。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包括拆旧区及建新区两部分,建新区位于**市**大同镇凤

凰湖片区,拆旧区位于**大同镇同福村、界牌村、青龙村和一心村范围内,预计土地整理面积为600亩。 六、整理目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省《关于印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8]68号)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为了使整理土地达到招拍挂出让条件,推进都**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做好土地资产运营工作,增加土地收益,充分发挥土地市场宏观调控作用和土地市场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使**土地资产价值最大化,支持**农民群众的住房安置问题,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服务。 七、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3、《关于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 [2005]207号); 4、《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169号); 5、《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 号); 6、《**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川国土资发 [2008]68号); 7、《**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背景 (1)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二、编制目的、依据、原则、范围 (2)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 (5) 第二节项目概况 (6) 一、项目建设地点 (6) 二、项目建设目标 (7)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7) 四、建设工期 (8) 五、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8)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第三节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11) 第二章项目建设区域基本情况 (12) 第一节项目区域概况 (12) 一、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12) 第二节项目建设地概况 (16) 第三节项目建设区域现状概况 (18) 一、现状概况 (18) 二、存在问题 (2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4) 第一节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一、项目客源市场细分及定位 (24) 二、景区市场规模预测 (28) 第二节旅游市场的总体结构 (32) 第三节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一、全国旅游市场的特点 (34) 二、某省旅游市场的特点 (36) 三、项目前景预测 (38) 第五章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条件 (40) 第一节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0) 一、建设原则 (40) 二、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2) 第二节工程建设条件 (43) 一、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 (43) 二、水文、气候 (43) 三、自然资源条件 (43) 四、社会经济条件 (44) 五、交通条件 (45) 六、施工条件 (45)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 (47)

第一节工程建设方案的规划原则 (47) 一、规划先行原则 (47) 二、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47) 第二节建设方案 (47) 一、项目建设布局 (47) 二、建筑、结构工程 (48) 第三节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50) 一、总平面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0) 二、总体规划方案 (50) 第七章分项工程设计方案 (52) 第一节室外绿化工程 (52) 一、道路 (52) 二、混凝土硬质地面 (54) 三、房屋加固方案 (54) 四、房屋外墙立面改造和装饰 (63) 五、广场设计方案 (67) 第二节室外附属工程(水和电) (73) 一、设计参数 (73) 二、排水管渠设计 (74) 三、给水工程设计 (77) 四、弱电工程(综合通信) (78) 五、强电(电力)工程 (78) 六、燃气工程 (80) 七、检查井盖 (80) 第三节室外附属工程(路灯) (81) 一、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标准: (81) 二、道路照明设计概述 (81) 三、节能设计 (83) 第四节室外附属工程(绿化) (84) 一、绿地 (84) 二、绿化施工原则 (84) 三、种植土及地形施工说明 (84) 四、种植施工说明 (85) 五、苗木质量要求 (86) 六、苗木规格说明 (87) 七、养护管理要求 (88) 第八章节能 (89) 一、概述 (89) 二、编制依据 (89) 三、节能措施 (89) 四、节水措施 (90)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92) 第一节环境保护的目的与原则 (92) 一、环境保护的目的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