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关键字:唯物史观,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纪元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又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的伟大发现。

他对唯物史观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最早见于1846年写成的《德意志意

识形态》。

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以后,就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并对唯物

史观进行检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就是这种实践的辉煌

成果。当时,研究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废除共和、复辟

帝制的著作,影响较大的有两部:一部是维克多·雨果的《小拿破仑》,

另一部是蒲鲁东的《政变》。由于唯心史观的束缚,前者只有对政变主

人公的个人暴力行为作了尖刻的斥责,而将政变本身描绘成了偶然性的

晴天霹雳;后者虽然想把政变描述成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对政变的

历史说明又成了对政变主人公的历史辩护。马克思则革故鼎新,用唯物

史观剖析这个通过偶然性表现出的必然性历史事件,论证了“法国阶级

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局势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

演了英雄的角色。”他的结论是,波拿巴得以黄袍加身,是因为法国社

会中人数最多的小农阶级拥戴他。由于小农阶级势单力薄,自己不能主

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便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乞求别人来代表自己。

波拿巴正是利用法国小农阶级这种致命弱点,实现“行政权支配社会”

的。

马克思通过研究历史检验唯物史观,进而又发展唯物史观。1859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一步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性阐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

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

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

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

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

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

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

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

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33页)《资本论》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和丰富唯物史观的又一杰作。它从分析“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入手,通过剖析商品,

进一步发掘劳动二重性、价值、货币、剩余价值、资本、以及资本积累、

分配和流通等内涵,揭示出“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社会成员间的生产

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

继马克思之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致约·布洛赫、康·施米特、瓦·博尔吉

乌斯等人的信中,也对唯物史观作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致布洛赫的

信中,突出地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经济基础是“历史过程中决定性因

素”,“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同时发生“相互作用”;二是强调历史

的创造“总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

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

力”,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包括在合力里面。(《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6、697页)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论断,唯物史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

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

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二、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

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并影

响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影响

社会存在。三、阶级、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其中,阶级同生产发展的

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构成原始社会解体后一切社

会历史的重要内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

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

阶级社会的过渡。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中,民族的内部结构

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外交往的发

展程度;私有制和资本是造成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解放战

争是进步的、革命的。五、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其中,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结局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杰出个人对

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列宁高度评价唯物史观,强调它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是“

社会科学的别名”,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发现后的历

史证明:是唯物史观破天荒第一次把历史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为历

史研究指出了“对各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

密的研究的途径”,使之得以走上“科学地研究历史这一极其复杂、充

满矛盾而又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的途径”,(《列宁选集》第2版第2卷,

第425页)从而开辟了历史研究新纪元。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最早传播唯物史观的是李大钊。1915年5月,他在《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扼要介绍了

唯物史观。随后又发表《史观》、《唯物史观和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史学要论》等阐释唯物史观的专文。特别是在《史学要论》中,首次

论述了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他呼吁:要用唯物史观对中国

历史“进行改作或重作”。

在李大钊的倡导下,最先用唯物史观“改作或重作”中国历史的是

郭沫若。此前,他在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马克思主义原著的过程

中,就接受了唯物史观。他在1928年1月17日的日记中,专门记有“读

唯物史观公式”,即他直接从德文翻译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那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论断。

郭沫若在研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发现,恩格斯“没有一句话说到中国”。因此,他决心以这部名著为“向导”撰写“续篇”

。他认为,要人们广泛接受唯物史观,就必须把它中国化,使它在中国

落地生根。基于这样的决心和认识,郭沫若从1928年8月至1929年11 月,写了《〈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

与其思想上的反映》、《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等5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探索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并用中国历史检验唯物史观“适应度”的论文

,于1930年汇集成专著《中国古代会研究》出版。该书是在理解和把握

社会生产方式,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切入的。他确信“社会的整个的建筑是砌成经济基础上的。生产的方式

生了变更,经济的基础也就发展到了更新的阶段。经济的基础发展到了

更新的一个阶段,整个的社会也就必然地形成了一个更新的关系,更新

的组织。”据此,他认为,“大抵在西周以前就是所谓‘亚细亚的’原

始公社社会,西周是与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相当,东周以后,特别是

秦以后,才真正地进入了封建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 卷,第153~154页)这种研究方法和结论,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启来者。当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也并非白璧无瑕,在研究方法上,“

犯了公式主义的毛病”,“差不多死死地把唯物史观的公式,往古代资

料上套”。也就是说,它在探索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时,忽略了历史发展

的多样性。因此,对商代社会发展水平估计过低,认为处于氏族社会末

期;又套用古代希腊、罗马社会模式,定西周是“纯粹的奴隶制国家”。

这些毛病,后来都作了改正。此外,郭沫若还将唯物史观用于古文字、

先秦诸子、中国古代历史分期、历史人物、古籍整理等研究领域,同样

取得了开风气之先的成就。

在郭沫若的带动下,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史学家也将唯物史观引进各自研究领域。如吕振羽所说:郭沫若“是最先应

用历史唯物论来系统地研究殷周社会的。我们都是后起者,追随上去的。

”1934年7月,吕振羽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利用考古资料,结合神话传说,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原始社会的发

展规律,填补了疑古思潮造成的大段历史空白。翦伯赞的研究视野主要

集中在历史理论。他在1938年出版的《历史哲学教程》,是一部系统阐

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著作,涉及内容有历史科学的任务、历程和阶级

性,历史发展的合法则性,历史的关联性、实践性、适应性,中国社会

形势发展及群众、领袖与历史等。1941年,吕振羽、范文澜分别在重庆

和延安出版了在唯物史观为指导下撰写的《简明中国通史》第一分册和

《中国通史简编》上册,范文澜把其写作经验概括为“三通”,即直通

、旁通和会通。直通,“就是要精确地具体地划分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各

个阶段”;旁通,“就是社会中各个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有机联

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会通,就是“两个方面的综合”。(《范文澜历史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6、77页

)这两部著作,开创了中国通史研究新局面。侯外庐的追求是“在史学

领域挑起一副社会史和思想史各占一头的担子”。他在1943年和1944年出版了《中国古典社会史论》(1955年重版时改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这批历史学家各领风骚的著作,显示

出唯物史观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国史学发展划出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果说,《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问世的时候,唯物史观在中国还像长江大河源头的涓涓细流;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便以

长江挟风涛出三峡、黄河汇百川入东海的浩荡洪流,在全国史学界占据

了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凡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人,以及历史学的所有分

支学科,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唯物史观。

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

无庸讳言,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偏颇和失误,但这不能归咎于唯物史观,更不能因噎废食,提出“回到乾嘉学派”。

早在唯物史观发现之初,恩格斯就告诫人们:“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

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

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9页)后来又强调:“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

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成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88页)这就是说,唯物史观既反对空论,又反对教条;它要求充分占有资料,具体分析历史事实。谁能做到这些,

谁就能取得超群出众的成绩。《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当初能在史坛上振

聋发聩,迄今仍不失其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原因就在于它既以唯物史

观为指南,又以“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掌握了的历史资料”

为基础。如郭沫若所说:“就我所能运用的材料和方法上看来,我的看

法在自己是比较心安理得的。秦、汉以前的材料,差不多被我彻底剿翻了。考古学上的、文献学上的、文字学、音韵学、因明学,就我所能涉

猎的范围内,我都作了尽我可能的准备和耕耘。”(《郭沫若全集·历

史编》第2卷,第468页)郭沫若的治史实践表明,唯物史观并不排斥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学派”,相反,“乾嘉学派”的治学如能以唯物史观

为指导,则会如鱼得水,活力非凡。

“乾嘉学派”集中国古代考据学之大成,其研究以经学为中心,兼及文字、音韵、史地、天文、历算、典制、金石等门类。这个学派运用

训诂、注释、校勘、辑佚、辨伪、考证等方法治学,在整理和保存文化

典籍,推进实证史学研究方面,具有不容低估的贡献。这个学派治学固

在平实、严谨,但流于孤立、静止、片面、烦琐,不能就历史现象的横

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进行综合分析,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更不能对重大历

史事变作出规律性的解释。此乃近代以降“乾嘉学派”日渐衰落的症结

所在。唯物史观传入中国以后,给考据学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前进方向。

郭沫若能以《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契粹编》、《两周

金文辞大系考释》、《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等著作,发人所

未发,走在罗振玉、王国维等古文字研究大家前面,深得同道赞许,仍

在于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拓展和创新了考据的范围和方法,用宏观研

究带动微观考据,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当年,胡适无视唯物史

观,鼓动青年“整理国故”,郭沫若批驳他说:“谈‘国故’的夫子们哟!你们除饱读戴东原、王念孙、章学诚之外,也应知道马克思、恩格

斯的著作,没有辩证唯物论的观念,连‘国故’都不好让你们轻谈。”(《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9页)诚哉斯言!今日治史者当深思。

历史研究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就其科学的、完整的历史观与方法论而言;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迄今为止还不曾发现任

何历史理论可以与它分庭抗礼或取而代之。只有唯物史观能高屋建瓴,

鞭辟入里,对一切被歪曲和颠倒的历史作出符合历史本原的解释。中国

农民战争史和中国农民史研究的开展和新学科的建立,便是典型一例。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广大农民衣食无望,身

不由己。他们为了求生存,争自由,被迫多次举旗反抗。这种天经地义

的斗争,在包括二十四史在内的史籍里是颠倒着的,一向被诬为“盗”、“贼”、“寇”、“匪”、“乱”、“逆”等。毛泽东依据唯物史观,

最先把这颠倒的历史又颠倒过来。他在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

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

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

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25 页)这篇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开了中国农民战争史和中国农民史研究的先河。

唯物史观问世以来,就以其独有的理论魅力,吸引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史学流派和历史学家。如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说:“1930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广泛扩展,即使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历

史解释的历史学家们(他们在苏联以外仍占大多数),也不得不用马克

思主义的观点来考虑自己的观点。”。(《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先前有些无意接受唯物史观的历史学家,在功成名就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受益于唯物史观,因而尊重和推崇

起发现唯物史观的马克思来。法国“年鉴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

在《奇怪的崩溃》中写道:“如果有一天,革新派的历史学家们决定为

自己建造先贤祠的话,那末,那位来自莱茵河畔的先哲的银髯飘然的半

身塑像一定会端坐在殿堂之首列。”(转引自《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8页)在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学家对唯物史观尚且如此,那末,在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中国,历史学家不是更有理由坚持把唯物史观

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南吗?

【参考文献】:

历史唯物主义材料题目

1、“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庄严承诺,让人振奋和憧憬,给人以力量和希望。追求幸福与尊严,是人的崇高价值取向。党和政府顺应这一必然趋势并针对当前客观实际的新问题,将“人民的尊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落实,是国家发展的最高思想理念的新变化,也体现了新世纪在取得巨大经济建设成就、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之后的新期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哲学依据。 2、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被世界读者认可,是因为他始终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社会课题,并对各种时代的“关口”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是因为他一直站在人的立场写作,歌颂了生活在故乡土地上那些平凡而又历经灾难的生命;还因为他在立于本土文化的根基上,善于借鉴欧美、拉美等现代文学的养分。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莫言为什么要“歌颂生活在故乡土地上那些平凡而又历经灾难的生命”。 3、材料1:2010年7月7日,集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等于一身的重庆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执行死刑,其54年复杂而荒唐的人生到此终结。文强曾经是重庆公安系统标杆式的人物。但是,当他成为手握大权的地方领导干部之后,渐渐地从社会守护者蜕变为黑社会的“保护伞”,从执法者蜕变为阶下囚。 材料2:文强在悔过书中写道:“看到比自己资历短、业务又不熟悉,甚至过去是自己‘下级’甚至‘下下级’的人,都提拔到与我同一级的职务,甚至更高的职务后,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情绪,升官不成,就乱用权……”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剖析文强的蜕变给公务员的警示。(14分)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真题感悟

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 真题感悟 1.(2015·新课标卷Ⅰ,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合经济基础的变化,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体上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2.(2015·上海高考,26)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因为( ) A.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参与者 C.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 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故D符合题意;A、B、C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 答案:D 3.(2015·新课标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

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17 历史唯物主义

2011年高考真题政治试题分类汇编:历史唯物主义 1. (2011·北京28) 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B 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 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易。“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强调的是要依靠群众,其它不符合题意。 2. (2011·天津9)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A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A。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绝对社会意识,人们的幸福感以物质财富为基础,体现了这点,②符合题意,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致,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确与错误执法,所以不能笼统的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说法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的社会意识的变化。本题答案选A。 3. (2011·广东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

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B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选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必然具有阶级性。诸神之赐、天赋人权都是具有阶级性的命题,但不能绝对化地得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的结论。 6. (2011·福建36)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A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解析】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应选A项。B、C本身观点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手段和设施,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D项表述错误。 7. (2011·浙江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

高考政治《历史唯物主义》大题选练

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练习 例1.材料一:201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为实现“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起好步、开好头。 结合材料一说明,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9分) 2、(8分)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材料一观点说明了什么哲理?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联系?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3.(10分)(2011·济宁模拟)新年伊始,珠三角地区企业大面积患上“用工饥渴症”。目前珠三角地区90%以上的工厂缺工,甚至有企业生产线告停……,珠三角频传“民工荒”。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类似现象。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是导致“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要求在打工中赚钱,更希望扎根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不愿从事最脏、最累、最“没出息”的工作;思维活跃、有梦想有追求,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但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 你怎样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价值观? 4、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 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 请用《哲学与生活》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有关观点评析上述两个事件。(12分)

唯物史观高考试题例举

唯物史观高考试题例举 概念界定: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常规分析】 本试题的命制意图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学以较大的启示。近几年来,对国民政府所主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给予了极高的正面评价,这是必须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历史的另一面,即本试题所示的国

民党在抗战时期仍然“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等历史现象。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地还历史本来的真面目。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常规分析】 英国国王从中世纪的“君权神授”到近代的“统而不治”,其权力的限制有一个历史过程。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迎立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召集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

会主权”原则,给王权以很大限制。在18世纪初,国王还能运用手中的实权,恩赐官职,笼络保王势力。1721年以后内阁制逐渐形成,英王的行政权逐渐转移到了内阁。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成为象征性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含义 一、生产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三、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

高中政治高考考点整理《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高考考点整理《历史唯物主义》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考点2价值观 1.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4.评价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①最高标准是两个符合,即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③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

2016高考题之唯物史观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考点定位】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内涵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这些知识点基本都是属于记忆的知识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考生只需要准确记忆,在做题时小心审题就可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2.(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2)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本题强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而劳动者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而且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③说法不属于唯物史观,因此本题选B。 【考点定位】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名师点睛】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源泉、物质条件、直接创造)。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读材料和选项后,确定④的说法错误,因为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排除BD,③必选;材料并没有涉及生产方式,所以①和材料无关,不选,正确答案是C。 【考点定位】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的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问题。解题时一定要明确,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价值判断与选择是否正确有客观的标准,要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材料中的净网行动就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4.(2016年全国高考天津卷9)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历史唯物主义主观题(三年高考例题)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主观题 一、小角度题目 1、考点: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例1、(2009重庆卷39.) 材料三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8)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三。(10分) 例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 答: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考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11·全国新课标)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 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

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12分)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模块四《生活与哲学》专项微测十一历史唯物主义(带答案)

专项微测十一历史唯物主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香港回归21年的实践证明:以基本法为基础的“一国两制”,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创新,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也充分照顾香港的特殊情况和港人利益,并有力地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这表明( ) ①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推动社会进步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趋势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①表述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②不选。“一国两制”政策是在特殊的国情下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而进行的制度创新;21年的实践证明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又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社会意识,③④正确。 答案 D 2.(2018·辽宁三校联考)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极大地降低了资金门槛,为百姓投资创业打开了方便之门。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数已达7 328.1万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表明( )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②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③改革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生产活动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材料中商事制度改革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①③正确。②颠倒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本身说法错误;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3.(2018·长沙模考)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根据变化的实际重新定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义主要矛盾( )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历史唯物主义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必4——历史唯物主义 28.(2011·北京)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例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段话强调中国共产党要B A.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 B.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C.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D.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易。“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强调的是要依靠群众,其它不符合题意。 9.(2011·天津)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A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来源:学科网] 9.解析 A。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绝对社会意识,人们的幸福感以物质财富为基础,体现了这点,②符合题意,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致,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确与错误执法,所以不能笼统的说社会错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的社会意识的变化。本题答案选A。 35.(2011·广东)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B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从理论上说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必然具有阶级性。诸神之赐、天赋人权都是具有阶级性的命题,但不能绝对化地得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的结论。 36.(2011·福建)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A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解析】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应选A项。B、C本身观点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手段和设施,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D项表述错误。 29.(2011·浙江)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A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