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大规模可中断负荷友好互动系统创新与工程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00567.html,

电网大规模可中断负荷友好互动系统创新与工程实践

作者:李海峰罗建裕陈振宇江叶峰罗凯明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18年第03期

摘要:为提升电网对特高压直流的承接能力,将电网调度由传统的“电源调度”向“负荷调度”延伸,江苏电网开展了大规模可中断负荷供需友好互动系统建设工作。本文从可中断负荷概念、大规模负荷的暂态、稳态精准控制技术等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传输通道以及控制策略。然后,基于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情况,分析了系统快速、精准切除可中断负荷实切演练的效果。实切演练表明,该系统毫秒级动作响应时间满足频率变化的动态特性要求,在故障情况下,对电网有较强的频率支撑作用。最后,本文对系统扩建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系统未来发展和应用方向。

关键词:可中断负荷;供需友好互动系统;特高压直流;新能源;精准切负荷;实切演练

中图法分类号:TM7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https://www.360docs.net/doc/c4100567.html,ki.cjjsjj.2018.0310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发展清洁能源将转变长期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突出问题[1]。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开发总量已达世

界第一,并仍在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发展分析数据,2016年全国弃水电量达到635亿kW·h,弃风电量396亿kW·h,弃光电量69亿kW·h,总电量达到1100亿kW·h,超过当年三峡电站发电量约170亿kW·h。弃水、弃风和弃光的根本原因是清洁能源资源富余区本地消纳能力弱,外送通道不足,跨区送电困难。

我国已利用特高压电网将西部、北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解决“三弃”问题提供治本之策[2]。但是,随着东部受端电网接受区外来电比例增大,当发生区外来电大幅

波动时,受端电网将出现瞬时电力平衡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大面积停电,而传统的拉闸限电对社会影响较大。为应对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给受端电网带来的新问题,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突破,提升电网瞬时电力平衡能力。为此,江苏省电力公司研发并建成投运了大规模可中断负荷供需友好互动系统(也称江苏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下文简称江苏源网荷系统)。在特高压直流故障时,通过毫秒级控制手段,精准切除可中断负荷,有效抑制频率下降,显著降低大电网扰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力保障特高压直流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 江苏源网荷系统建设背景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课程设计

南昌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论文)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11 月30 日

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南昌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学生: 日期:自 2013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3 年 11 月 30 日 指导教师: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主任: 附录:短路点的设置如下,计算时桥开关和母连开关都处于闭合状态。

一、取基准容量: S B=100MVA 基准电压:U B=U av 二、计算各元件电抗标幺值: =0.0581, (1)X L=0.401Ω/km ,L1=16.582km L2=14.520km ,X d1=X d2=X'' d 系统电抗标幺值X'' =0.0581,两条110kV进线为LGJ-150型 d 线路长度一条为16.582km,另一条为14.520km.。 (2)主变铭牌参数如下: 1﹟主变:型号 SFSZ8-31500/110 接线 Y N/Y N/d11 变比 110±4×2.5%∕38.5±2×2.5%∕10.5 短路电压(%) U K(1-2)=10.47 U K(3-1)=18 U K(2-3)=6.33 短路损耗(kw) P K(1-2)=169.7 P K(3-1)=181 P K(2-3)=136.4 空载电流(%) I0(%)=0.46 空载损耗(kW) P0=40.6 2﹟主变:型号 SFSZ10-40000/110 接线 Y N/Y N/d11 变比 110±8×1.25%∕38.5±2×2.5%∕10.5 短路电压(%) U K(1-2)=11.79 U K(3-1)=21.3 U K(2-3)=7.08 短路损耗(kW) P K(1-2)=74.31 P K(3-1)=74.79 P K(2-3)=68.30 空载电流(%) I0(%)=0.11 空载损耗(kW) P0=26.71 (3)转移电势E∑=1

电路设计与负荷计算

电路设计与负荷计算!家装必读!<3367>字节 规铜线截面积分为: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平方毫米 相关的计算公式为: I=KT0.44A0.75 其中K为修正系数,一般覆铜线在内层时取0.024,在外层时取0.048; T为最大温升,单位为℃; A为覆铜线截面积,单位为mil(不是mm,注意); I为容许的最大电流,单位为A。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铝线估算口诀(一): 二点五下乘以九(2.5×9),往上减一顺号走(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35×3.5),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铝线估算口诀(二):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 七零九五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摘要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计划、用电、调度等部门的基础工作。讨论了年度负荷预测、月度负荷预测和短期负荷预测的特点、成熟 方法,分析了负荷预测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指出未来的主要研 究方向。根据国内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实践和国外的经验,对我国 开展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参数辨识 第一章引言 负荷预测是从已知的用电需求出发,考虑政治、经济、气候等相关因素,对未来的用电需求做出的预测。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对未来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电力 需求量的预测决定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的大小;电能预 测决定发电设备的类型(如调峰机组、基荷机组等)。 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状况及水平,同时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最大负荷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确定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 第二章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原理 通常来说预测电力系统负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负 荷模型,该模型有两层含义:一是负荷的时空特性,二是负荷电压和频率特性。对于负荷的时空特性指的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分布,负荷的分布也会不同。这种负荷模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研究人员通常是采用负荷时间曲线来描述这种特性。这样负荷曲线以时间为依据,就可以分为日负荷、周负荷、季负荷以及年负荷;如果换成以时空角度为划分依据,则此曲钱又可分为系统、节点和用户三种负荷曲线;若按照负荷的性质来分,负荷曲线又可以分为工业、农业、市政以及生活负荷等。 在一般的安全运行的过程中,负荷模型指的就是未来时空特性,因此也可以将此作为负荷预测模型。通常负荷预测模型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短期或者实时的负荷预测,还能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做长期的预测。负荷的预测通常采用的是概率统计,有效地分析工具即为时间序列分析,由于是预测未来的负荷,所以会存在或多或少误差。对于未来负荷预测误差所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与负荷变化的规律不一致,如某些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停电,这样负荷曲线就会在事故时段出现一些突变。此时就不能依靠负荷预测模型所得出得结果了,因为有人的干预。但是也不能因为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就全盘否定负荷预测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学院:电力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_ 班级:1203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310240006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1) 课题 (2) 第一章.短路的概述 (2) 1.1发生短路的原因 (2) 1.2发生短路的类型 (2) 1.3短路计算的目的 (3) 1.4短路的后果 (3) 第二章.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4) 2.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 (4)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4) 2.2.1标幺值的概念 (4) 2.2.2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5) 2.2.3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5) 第三章.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6) 第四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9) 4.1对称分量法 (9) 4.2各序网络的定制 (10) 4.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0) 4.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0) 4.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2) 4.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12) 4.3.2正序等效定则 (14)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电力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学习电力系统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及方法、电力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为从事电力系统打下必要的基础。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是重中之重,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主要是短路电流周期(基频)分理的计算,在给定电源电势时,实际上就是稳态交流电路的求解。采用近似计算法,对系统元件模型和标幺参数计算作简化处理,将电路转化为不含变压器的等值电路,这样,就把不同电压等级系统简化为直流系统来求解。 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是最常见而且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最严重故障的后果之一。

电力系统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

1课程设计的题目及目的 1.1课程设计选题 如图所示发电机G ,变压器T1、T2以及线路L 电抗参数都以统一基准的标幺值给出,系统C 的电抗值是未知的,但已知其正序电抗等于负序电抗。在K 点发 生a 相直接接地短路故障,测得K 点短路后三相电压分别为0=a U , 1201-∠=b U , 1201∠=c U 。试求: (1)系统C 的正序电抗; (2)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电流; (3)K 点发生bc 两相接地短路时发电机G 和系统C 分别提供的故障电流(假设故障前线路电流中没有电流)。 系统C 发电机G 15.01=T X 15 .00=T X 25 .02=T X 25.02==''X X d 图1-1 1.2课程设计的目的 1. 巩固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2. 练习查阅手册、资料的能力; 3.熟悉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有关电力系统的常用软件; 2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1基本概念的介绍 1.在电力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短路。三相短路也称为对称短路,系统各相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处于对称状态。其他类型的短路都属于不对称短路。 2.正序网络:通过计算对称电路时所用的等值网络。除中性点接地阻抗、空载线路(不计导纳)以及空载变压器(不计励磁电流)外,电力系统各元件均应包括在正序网络中,并且用相应的正序参数和等值电路表示。 3.负序网络:与正序电流的相同,但所有电源的负序电势为零。因此,把正序网络中各元件的参数都用负序参数代替,并令电源电势等于零,而在短路点引入

代替故障条件的不对称电势源中的负序分量,便得到负序网络。 4.零序网络:在短路点施加代表故障边界条件的零序电势时,由于三项零序电流大小及相位相同,他们必须经过大地(或架空地线、电缆包庇等)才能构成回路,而且电流的流通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情况及变压器的解法有密切关系。 2.2 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1.单相(a 相)接地短路 单相接地短路是,故障处的三个边界条件为: 0fa V = ; 0fb I = ; 0fc I = 经过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 (2)(0)(1)(2)(0)00fa fa fa fa fa fa V V V I I I ? =++=? ??==? 2.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 b 相和c 相短路的边界条件 . 0fa I = ; ..0fb fc I I += ; . . fb fc V V = 经过整理后便得到用序量表示的边界条件为: (0) (1)(2)(1)(2)00fa fa fa fa fa I I I V V ? =??? +=??? =?? 3. 两相(b 相和c 相)短路接地 b 相和 c 相短路接地的边界条件 0fa I = ; 0fb V = ; 0fc V =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综合模型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序列量,其中序列量包含最大负荷数值以及电量数值等成分,当前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是采用多样性的方法完成序列量的预测。首先要设定具体的条件,然后在该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假定,然后通过单一的方法对包含的多个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由于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因此最后得到的参数与理想数值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进行修正,通常采用的是多种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是不同的,各个数据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32],那种预测结果最为接近真实情况,与预测人员的经验以及日常积累的常识等存在密切联系,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国家各项能源政策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使用综合方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然后完成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最终的参数。还有一种常用的负荷预测模型是加权处理,使用多种方法完成历史序列等数据的分析和预测,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权重的设置,最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出来,得到最终分析数据。 首先,针对使用到的序列预测方法,做如下定义: 定义1:有关预测、推理及拟合序列: 当获得某一物理量后,在要求的历史时间段范围内如n t ≤≤1的取值分别为 n x x x ,,,21 对于未知时段N t n ≤≤+1范围内进行预测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预测公式: N n t t S f x t 2,1),,(?== 其中,预测模型的参数向量的数值用S 表示,例如当预测模型为线性状态时, 则有:T t b a S t b a t t S f x ],[,),,(?=?+==有 此时可以计算得到各个时段的预测数值大小,分别为N n n x x x x x ?,?,?,,?,?121 +,此时会将序列n x x x ,,,21 称为原始数列,n x x x ?,,?,?21 为原始数列的预测序列,在未来的某个时段得到的相对应的子虚列N n x x ?,?1 +称为原始序列的推理数列。相应 的拟合时段主要指的是时段n t ≤≤1这一段范围,推理时段主要指的是时段N t n ≤≤+1这一段范围。 定义2:拟合残差、方差以及协方差 采用m 种方法对原始数列的数值n x x x ,,,21 进行预测分析,其中的第i 中预 测方法对原始序列的拟合序列为n x x x ?,,?,?21 ,因此能够得到有关拟合残差的数值 大小: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

第七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 容要点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可分为实用计算的“手算”和计算机算法。大型电力系统的故障计算,一般均是采用计算机算法进行计算。在现场实用中,以及大学本、专科学生的教学中,常采用实用的计算方法—‘手算’(通过“手算“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题1: 如图7一1所示的输电系统,当k点发生三相短路,作标么值表示的等值电 路并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各元件参数已标于图中。 图7一1系统接线图 解:取基准容量Sn=100MVA,基准电压Un=Uav(即各电压级的基准电压用平均额定电压表示)。则各元件的参数计算如下,等值电路如图7一2所示

图7-2 等值电路 例题7-2: 已知某发电机短路前在额定条件下运行,额定电流 3.45 N KA I=,N COS?=

0.8、d X ''=0.125。试求突然在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的起始超瞬态电流''I 和冲击电流有名值。(取 1.8=i m p K ) 解:因为,发电机短路前是额定运行状态,取101. 10U =∠? 习题: 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计算时,等值电路的参数是采用近似计算,做了哪些简化? 2、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分类、危害、以及短路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3、无限大容量电源的含义是什么?由这样电源供电的系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包含几种分量?有什么特点? 4、何谓起始超瞬态电流(I")?计算步骤如何?在近似计算中,又做了哪些简

化假设? 5、冲击电流指的是什么?它出现的条件和时刻如何?冲击系数imp k 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6、在计算1"和imp i 时,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将异步电动机(综合负菏)作为电源看待?如何计算? 7、什么是短路功率(短路容量)?如何计算?什么叫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如何计算? 8、网络变换和化简主要有哪些方法?转移电抗和电流分布系数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9.运算由线是在什么条件下制作的?如何制作? 10.应用运算曲线法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主要步骤如何? 11、供电系统如图所示,各元件参数如下:线路L, 50km, X1=0.4km Ω ;变压器T, N S =10MVA, %k u =10.5. T K = 110/11。假定供电点(s)电压为106.5kV 保持恒定不变,当空载运行时变压器低压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试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起始值、冲击电流、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及短路容量的有名值。 12、某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元

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负荷从电力系统的电源吸取的有功功 简介 负荷特性,电力负荷从电力系统的电源吸取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随负荷端点的电压及系统频率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电能的消耗者对电力系统的分析、设计与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几十年来,人们提出了大量的负荷模型,包括静态负荷模型、机理动态负荷模型、非机理动态负荷模型。同时,也不断积累了不少实测参数。建立一个负荷特性数据库,能够很方便地对历史数据进行各种查询以及调用,便于从一个整体、长期的范围来对负荷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应用。 从负荷建模系统对数据库的要求而言,该负荷特性数据库必须安全可靠并且易于使用,要求提供大容量的数据仓库,支持大容量的数据调用且迅速,另外,在与其它数据库的连接、操作系统的适应上应该更具有广泛性。鉴于此,该软件和数据库分别是用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来进行开发研制的。Visual Basic是一个可视化、面向对象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具有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SQL Server有着很好的易用性、可伸缩性和可靠性等等,这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企业客户和独立软件供应商构建应用程序的需要。在江苏电网以及河南电

网的负荷特性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项目中,通过实践证明,该负荷特性数据库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特性分类 负荷功率随负荷点端电压变动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电压特性;负荷功率随电力系统频率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负荷的频率特性;负荷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负荷的时间特性。但一般习惯上把负荷的时间特性称为负荷曲线(有日负荷曲线、年负荷曲线等),而把负荷的电压特性和负荷的频率特性统称为负荷特性。 反映负荷点电压(或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达到稳态后负荷功率与电压(或频率)的关系,称为负荷的静态特性;反映负荷点电压(或电力系统频率)急剧变化过程中负荷功率与电压(或频率)的关系,称为负荷的动态特性。 负荷功率又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这两种功率的变化规律差别很大。将上述各种特征相组合,就确定了某一种特定的负荷特性,例如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无功功率静态电压特性等。 电力系统的负荷的主要成分是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电热电炉、整流设备、照明设备等。在不同负荷点,这些用电设备所占的比重不同,用电情况不同,因而负荷特性也不同。 特性模型 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影响很大。例如,研究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采用不同的负荷特性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中采用有一定精度的负荷模型是很重要的问题。

电力系统用电负荷定义

电力系统用电负荷定义 用电负荷的概念 电能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向电力系统取用的电功率的总和,称为用电负荷; 用电负荷的分类及要求 1、根据对用电可靠性要求的不同 1.1、一类负荷:中断供电时将造成人身伤亡,或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重大损失的负荷:如发生设备重大损坏,产品出现大量废品,引起生产混乱、重要交通枢纽、干线受阻、广播通信中断或城市水源中断、环境严重污染等; 1.2、二类负荷:中断供电时将造成严重减产、停工,局部地区交通阻塞,大部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 1.3、三类负荷:除一、二类负荷之外的一般负荷,这类负荷短时停电造成的损失不大。 2、根据国际上用电负荷的通用分类 2.1、农、林、牧、渔、水利业:包括农村排灌、农副业、农业、林业、畜牧、渔业、水利业等用电,约占总用电负荷的7%; 2.2、工业:包括各种采掘业和制造业用电,约占总用电负荷的80%;2.2.3、地质普查和勘探类:此类负荷仅占总用电负荷的0.07%; 2.4、建筑业:约占总用电负荷的0.76%; 2.5、交通远运、邮电通信业:公路、铁路车站、码头、机场、管道运输、电气化铁路及邮电通讯等用电,约占总用电负荷的1.7%; 2.6、商业、公共饮食、物资供应和仓储业:各种商店、饮食业、物资供应单位及仓储用电等,约占总用电负荷的1.2%; 2.7、其它事业单位:包括市内交通、路灯照明用电、文艺、体育单位、国家党政机关、各种社会团体,福利事业、研究等单位,约占总用电负荷的 3.1%;2.2.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包括城市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约占总用电负荷的6.2%; 3、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政策和要求的不同 3.1、优先保证供电的重点负荷; 3.2、一般供电的非重点负荷; 3.3、可以暂时限电或停电的负荷; 用电设备分类 一般将用电设备按其工作性质分为以下三类: 3.1、长时工作制用电设备 其使用时间长或连续工作的用电设备,如多种泵类,通风机、压缩机、输运带、机床、电弧炉、电阻炉、电解设备和某些照明装置等. 3.2、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 其工作时间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的用电设备,如切削机床辅助机械的驱动电动机,启闭水闸的电动机等。 3.3、反复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 其时而作,时而停歇,反复运行的用电设备,如吊车用电动机,电焊用变压器等。 用电负荷的构成与特点 电力系统负荷一般可以分为城市民用负荷、商业负荷、农村负荷、工业负荷以及其他负荷等,不同类型的负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1、城市民用负荷主要是城市居民的家用电器,它具有年年增长的趋势,以及明显的季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课及答案 新

1、某电力系统额定频率N f 为 50HZ ,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2*3*0.20.40.30.1L P f f f =+++,试求: (1) 当系统频率为50HZ 时,负荷的调节效应系数*L K ; (2) 当系统运行频率为48HZ 时,负荷功率变化的百分数及此时的调节效应系数*L K 。 答: 2、如下图所示,某水电厂通过SFL1-40000/110升压变压器与系统连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时高压母线电压分别为及,要求最大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低于10KV ,最小负荷时低压母线的电压不高于11KV ,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 ~m in (1510)S j M VA =+~ max (2821)S j MVA =+(2.138.5)T Z j =+Ω 140000 S F L -2*2.5%/10.5kv ±(10~11)kv (112.09~115.45)kv 3、如图降压变压器的等效电路中,折算到一次侧的阻抗为(2.4440)T T R jX j +=+Ω。已知在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通过变压器的功率分别为~~ max min (2814)(106)S j MVA S j MVA =+=+,,一次侧的电压分别为1max 1min 110113U KV U KV ==和。求二次侧母线的变化不超过~的范围,试选择分接头。 2 1110(12*2.5%)/6.331.5kv kv MVA ± 4、110/11kV 降压变压器折算到一次侧的阻抗为(2.330)j +Ω,已知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流

过变压器等效阻抗首端的功率分别为~ max(2412) S j MVA =+, ~ min(126) S j MVA =+,一次侧实 际电压分别为 1max 110 U kV =, 1min 112 U kV =。要求二次侧母线电压在最大负荷时不低于,最小负荷时不高于。确定变压器二次侧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电容器)。 5、电网结构如图所示,其额定电压为10KV。已知各节点的负荷功率及线路参数如下: ~ 2(0.30.2) S j MVA =+ ~ 3 (0.50.3) S j MVA =+ ~ 4 (0.20.15) S j MVA =+ 12(1.2 2.4) Z j =+Ω 23(1.0 2.0) Z j =+Ω 24(1.5 3.0) Z j =+Ω试作功率和电压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完整版)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题 9-1负荷的组成 1.综合负荷的定义 答: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的负荷,亦称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它是把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所有的用户的负荷总加起来而得到的。 2. 综合负荷、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的区别及关系 答: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 9-2负荷曲线 1.负荷曲线的定义 答:反映一段时间内负荷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用负荷曲线来描述 ? 2.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慨念 答: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分,分为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天24小时负荷的变化情况;年负荷曲线描述了一年内负荷变化的情况。 ? 3.日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平均负荷、负荷率、最小负荷系数的慨念 答: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值称为日最大负荷max P (又称峰荷),最小值称为日最小负荷min P (又称谷荷);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期(日,月,年)内的负荷功率的平均值,24 24d av W P Pdt =?;负荷率m k 是日平均负荷av P 与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ax av m P k P = ;最小负荷系数α是日最小负荷min P 跟日最大负荷max P 之比,即min max P P α=。 ? 4.日负荷曲线的作用 答:日负荷曲线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它是调度部门安排日发电计划和确定系统运行方式的重要依据。 ? 5.年最大负荷曲线的定义和作用 答:年最大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它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修计划,同时也为制订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的扩建或新建计划提供依据。 ? 6.年持续负荷曲线的定义、最大负荷利用时数的慨念、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用途 答:年持续负荷曲线是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排列而绘制成,作用是安排发电计划和进行可靠性估算。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ax T 是全年实际耗量W 跟负荷最大值max P 之比,即8760 max 0 max max 1 W T Pdt P P = =? 9-3负荷特性与负荷模型 1.负荷电压静态特性、ZIP 模型 答:当频率维持额定值不变时,负荷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称为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负荷模型ZIP 是指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对负荷特性所作的物理模拟或数学描述,负荷模型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2 2(/)(/)(/)(/)N P N P N P N q N q N q P P a V V b V V c Q Q a V V b V V c ??=++?? ??=++?? 其中系数满足11P P P q q q a b c a b c ++=??++=? 上式中第一部分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代表恒定阻抗消耗的功率;第二部分与电压成正比,代表与恒电流负荷相对应的 功率;第三部分为恒功率分量。 2.负荷频率静态特性的线性模型 答:(1)(1)N PV N qV P P k V Q Q k V =+????=+??? 和(1) (1)N Pf N qf P P k f Q Q k f =+????=+??? 式中()/N N V V V V ?=-,()/N N f f f f ?=-

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2)

辽宁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与仿真(2) 院(系):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王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15-06-15至15-06-26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能需求的日益增长,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电力系统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担任重要的角色,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关于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与仿真也越来越重要。 本论文首先介绍有关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基本概念及短路电流的基本算法,主要讲解了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其次,通过具体的简单环网短路实例,对两相接地短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两相接地短路故障进行仿真,观察仿真后的波形变化,将短路运行计算结果与各时刻短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两相接地短路;MATLAB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 (1) 1.1.1电路系统中的短路 (1) 1.1.1短路的后果 (1) 1.2短路计算的目的 (2) 第2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计算原理 (3) 2.1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 (3) 2.2三相序阻抗及等值网络 (3) 2.3 两相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步骤 (4) 2.4两相(b相和c相)短路 (4) 第3章电力系统两相短路计算 (7) 3.1系统等值电路的化简 (7) 3.2两相短路计算 (9) 第4章短路计算的仿真 (11) 4.1仿真模型的建立 (11) 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11) 第5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电力系统的负荷

电力系统的负荷 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负荷。其中把电能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等),并在用电设备中真实消耗掉的功率称为有功负荷。电动机带动风机、水泵、机床和轧钢设备等机械,完成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还要消耗无功。例如,异步电动机要带动机械,需要在其定子中产生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在其转子中感应出电流,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转。这种为产生磁场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变压器要变换电压,也需要在其一次绕组中产生磁场,才能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电压,同样要消耗无功功率。因此,没有无功,电动机就转不动,变压器也不能转换电压。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同样重要,只是因为无功完成的是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不直接作功,才称为“无功”的。电力系统负荷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其全部功率称为视在功率,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单位千伏安)。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电动机在额定负荷下的功率因数为0.8左右,负荷越小,其值越低;普通白炽灯和电热炉,不消耗无功,功率因数等于1。 电力系统负荷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具有随机性,其变化情况用负荷曲线来表示。通常有日负荷曲线、月负荷曲线(国外多用周负荷曲线)、年负荷曲线。图7—2所示为年、日负荷曲线图。年负荷曲线表示的是每月的最高负荷值。日负荷曲线是将电力系统每日24h的负荷绘制成的曲线。日负荷曲线中负荷曲线的最高点为日最大负荷(又称为高峰负荷),负荷曲线的最低点为最小负荷(又称为低谷负荷),它们是一天内负荷变化的两个极限值,高峰负荷与低谷负荷之差称为峰谷差。峰谷差越大,电力调峰的难度也就越大。根据负荷曲线可求出日平均负荷。日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百分比值,称为负荷率。负荷率高,则设备利用率高。最小负荷水平线以下部分称为基荷;平均负荷水平线以上的部分为峰荷;最小负荷与平均负荷之间的部分称为腰荷。为了满足系统负荷的需要,应进行负荷预测工作,绘制不同用途的负荷曲线。 二、电力系统互联 电力系统互联可以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它的主要作用和优越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更经济合理开发一次能源,实现水、火电资源优势互补。 各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尽相同,能源资源和负荷分布也不尽平衡。电力系统互联,可以在煤炭丰富的矿口建设大型火电厂向能源缺乏的地区送电,可以建设具有调节能力的大型水电厂,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这样既可解决能源和负荷分布的不平衡性,又可充分发挥水电和火电在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2)降低系统总的负荷峰值,减少总的装机容量。由于各电力系统的用电构成和负荷特性、电力消费习惯性的不同,以及地区间存在着时间差和季节差,因此,各个系统的年和日负荷曲线不同,出现高峰负荷不在同时发生。而整个互联系统的日最高负荷和季节最高负荷不是各个系统高峰负荷的线性相加,结果使整个系统的最高负荷比各系统的最高负荷之和要低,峰谷差也要减少。电力系统互联有显著的错峰效益,可减少各系统的总装机容量。 (3)减少备用容量。各发电厂的机组可以按地区轮流检修,错开检修时间。通过电力系统互联,各个电网相互支援,可减少检修备用。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事故时,电力系统之间可以通过联络线互相紧急支援,避免大的停电事故,提高了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又可减

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负荷计算书的编制,供电方案的设计和选型

第四篇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仪电 讯设计 第二章电力系统设计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 第二节电力负荷计算书的编制 第三节供电方案的设计和选型 第四节电力系统单线图的设计 第五节主发电机组的选型 第六节应急发电机组的选型 第七节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第八节规格书的编制 第九节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第十节大功率电动机起动电压降

计算 第十一节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 第十二节电力系统中的电缆负载电流的估算 第十三节线路电压降计算 第十四节配电装置及其选型 第十五节电缆的种类,特性与选择 第一节电力系统的设计步骤海上油气田电力系统的设计是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的众多专业中的一个专业,也就是电气专业。电气专业的设计工作主要是:进行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电力系统的设计。电力系统设计任务的开展,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的保证等的主要依据是:业主的任务书及其它专业提供的基础资料。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提供完成以后,电气专业就可以开展电力系统的设计了,电力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可归纳为: ●确定海上油田的基本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海上油田的规模,油气田资源的类型(油田,气田或油气田)和海 上构造物的形式等。 ●根据规范和业主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设计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确定设计深度和范围。 ●根据机械,舾装,安全,通讯和仪表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设备清单编制电力负荷计算书。电力负荷计算书中的“正 常工况”计算的结果是选择主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的依据。“应急工况”计算的结果是选择应急发电机的容量的依据。 ●根据负荷计算书的计算结果,确定电站的容量,电力及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确定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电压 等级和接地方式等)。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银川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学院:电力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________ 班级:1203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1310240006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课题 (2) 第一章.短路的概述 (2) 1.1发生短路的原因 (2) 1.2发生短路的类型 (2) 1.3短路计算的目的 (3) 1.4短路的后果 (3) 第二章.给定电力系统进行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4) 2.1收集已知电力系统的原始参数 (4)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4) 2.2.1标幺值的概念 (4) 2.2.2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5) 2.2.3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5) 第三章.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9) 4.1对称分量法 (9) 4.2各序网络的定制 (10) 4.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0) 4.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0) 4.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2) 4.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12) 4.3.2正序等效定则 (14)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6)

第9章_电力系统的负荷

第9章电力系统的负荷 今天,我们将进入电力系统负荷的学习。主要对图9-1所示内容进行讲解。 图9-1 第 9章结构图 负荷

9- 1电力系统负荷 一负荷定义 电力系统的负荷就是系统中千万个用电设备消费功率的总和。 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负荷(综合用电负荷),它是把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所有用户的负荷加起来而得到的。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用电设备包括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电热装置、整流装置和照明设备等。不同的行业中,这些用电设备的比重也不同。 二负荷分类 1 按物理性能划分 有功负荷:指电能转换为其它能量,并在用电设备中真实消耗掉的能量,如照明设备,单位为kW。 无功负荷:在电能输送和转换过程中,需要建立磁场而消耗的动能,它仅完成电磁能量的相互转换,并不做功,因而称为“无功”,如电动机、变压器和整流装置等,单位为kvar。 2 按电能划分 a 综合用电负荷 指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市政生活等各方面消耗的功率之和。根据用户的性质,用电负荷又可以分为工业负荷、农业负荷、交通运输业负荷和人民生活用电

负荷等。 b 供电负荷 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 c 发电负荷 供电负荷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发电负荷。

9- 2负荷曲线 实际的系统负荷是随时间、季节、气候变化的,其变化规律可以用负荷曲线来描述。 按负荷种类可以分为有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负荷曲线;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日负荷和年负荷曲线,按描述的负荷范围可分为个别用户、电力线路、变电所、发电厂以至整个系统的负荷曲线。上述三种特征相结合,就确定了某一种特定的负荷曲线,如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 下面介绍最常用的电力系统有功日负荷曲线、有功年最大负荷曲线以及年持续负荷曲线。 一日负荷曲线 1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负荷在一天24小时内变化的规律称为日负荷曲线,如图9-2所示。 日负荷曲线中最大值P max称为日最大负荷/尖峰负荷/峰荷。 日负荷曲线中最小值P min称为日最小负荷/谷荷。 为了方便计算,实际上常把连续变化的曲线绘制成阶梯形。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论文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论文 摘要: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负荷预测实质上是对电力市场需求的预测。该文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各种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并指出做好负荷预测已成为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力市场建设规划 1引言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从电力负荷自身的变化情况以及经济、气象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出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未来的经济、气象等因素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作出预先的估计和推测。负荷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对未来需求量(功率)的预测和未来用电量(能量)的预测。电力需求量的预测决定发电、输电、配电系统新增容量的大小; 电能预测决定发电设备的类型(如调峰机组、基荷机组等)。 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状况及水平,同时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最大负荷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确定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 2负荷预测的方法及特点 2.1单耗法 按照国家安排的产品产量、产值计划和用电单耗确定需电量。单耗法分"产品单耗法"和"产值单耗法"两种。采用"单耗法"预测负荷前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产品单耗或产值单耗。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规律是产品单耗逐年上升,产值单耗逐年下降。单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对短期负荷预测效果较好。缺点是:需做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比较笼统,很难反映现代经济、政治、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2.2趋势外推法 当电力负荷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且无明显的季节波动,又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趋势模型y=f(t)。当有理由相信这种趋势能够延伸到未来时,赋予变量t所需要的值,可以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这就是趋势外推法。 应用趋势外推法有两个假设条件:①假设负荷没有跳跃式变化;②假定负荷的发展因素也决定负荷未来的发展,其条件是不变或变化不大。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是应用趋势外推法的重要环节,图形识别法和差分法是选择趋势模型的两种基本方法。 外推法有线性趋势预测法、对数趋势预测法、二次曲线趋势预测法、指数曲线趋势预测法、生长曲线趋势预测法。趋势外推法的优点是:只需要历史数据、所需的数据量较少。缺点是:如果负荷出现变动,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2.3弹性系数法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及标幺值算法

第七章短路电流计算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7-1 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一、短路的原因、类型及后果 The cause, type and sequence of short circuit 1、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 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 2、短路的原因: ⑴元件损坏 如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等所造成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 ⑵气象条件恶化 如雷击造成的闪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大风造成架空线断线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 ⑶违规操作 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线路或设备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加电压. ⑷其他原因 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3、三相系统中短路的类型: ⑴基本形式: )3(k—三相短路;)2(k—两相短路; )1( k—单相接地短路;)1,1(k—两相接地短路; ⑵对称短路:短路后,各相电流、电压仍对称,如三相短路; 不对称短路:短路后,各相电流、电压不对称; 如两相短路、单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 注:单相短路占绝大多数;三相短路的机会较少,但后果较严重。4、短路的危害后果 随着短路类型、发生地点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短路的后果可能只破坏局部地区的正常供电,也可能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短路的危险后果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动力效应 短路点附近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在导 体间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使导体和它们的支架遭 到破坏。 (2)发热 短路电流使设备发热增加,短路持续时间较长时,设备 可能过热以致损坏。 (3)故障点往往有电弧产生,可能烧坏故障元件,也可能殃

(完整版)电力负荷预测综述

电力工程信号处理 课程报告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分析 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王瑞霞老师 学号: 115108000887 姓名:于杏 日期: 2016.01.17

目录 1. 绪论 (2) 1.1电力负荷预测研究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2. 电力负荷预测 (3) 2.1 电力负荷的研究背景 (4) 2.2 电力负荷的构成及特点 (4) 2.3 电力负荷的一般步骤 (4) 2.4 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5) 2.4.1 回归模型预测法 (5) 2.4.2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5) 2.4.3 人工神经网络法 (6) 2.4.4 灰色预测法 (6) 2.4.5 专家系统法 (6) 2.4.6 模糊数学法 (7) 2.4.7 小波分析法 (7) 2.5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分析与比较 (8) 3.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极其重要。准确的负荷预测是实现规划方案科学性和正确性的保证,也是保证电网可靠供电,优质运行的一项前瞻性工作。 本文先对介绍电力负荷预测的意义和发展概况,然后着重列举了回归模型预测法、模糊数学预测法、小波分析法等七种预测方法,并分别指出了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不同及适用情况。以便于在选择出更为合适的电力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得到更为理想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电力负荷,电力系统,方法 Abstract Power load forecasting of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oper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accuracy of the load forecasting ensures the planning scheme to be scientific .It is also a prospective work to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 and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power load forecasting firstly, and then emphatically enumerates seven kinds of forecast methods, such as the regression model prediction method, fuzzy prediction method,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etc. At the end,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ir different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The article is useful in choosing a more appropriate power prediction methd, on the basis of which, better predic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Keywords: power load, the power system,m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