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业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管理系物业管理教研室

.

. 课程标准是学院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内

容、学时安排等作出规定的教育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本课程在课程内容上涵盖了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全面介绍了物业管理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业务内容和业务处理程序,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岗位人才要求为基准,结合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学习能力,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用物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前期课程:物业管理概论、物业管理法规、物业设施设备管理

后续课程: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

学习本课程,首先是要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其次作为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物业管理实务是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基本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以“岗”为纲,充分考虑基本知识、原理与岗位技术、技能的高度关联,根据物业管理行业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本专业以房屋管理员、客户服务中心接待员、办公综合人员等岗位为主的物业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规格,明确本课程作为为实现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搭建

的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真实工作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既能够对物业管理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概括性的认识、了解,也能够清楚物业管理的业务项目,所应了解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培养学生专业认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运用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开发理念,体现任务和项目导向,以物业管理企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以物业管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一是将物业管理在处理实务时的工作任务分解为:工作认知、服务、协调、处理、组织、设计等六项主要学习性工作任务。二是为了处理好不同岗位工作业务特殊性的学习,并确保学习过程有效性,又将物业管理企业实际的实务工作分解为:前期物业管理、房屋维修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公共秩序管理、物业环境管理、综合经营服务、物业管理方案设计等七大类主要学习性工作领域,将服务、协调、处理、组织、设计五项工作任务嵌入到上述工作领域之中,形成学习性任务,并且学习性任务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递进。教师应该以完成项目为指导进行必要的技术内容讲解,并不要求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核心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和掌握是第一位的,为学生项目实施和自主实践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进行自学和提高,以项目本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物业管理实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运用。为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法理视角的理论支持以后所从事的物业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法理基础掌握物业管理实务体系,了解物业管理实务的现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

1. 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物业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2)具有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具体的物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结合物业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物业管理方案的技能。

(3)初步具有组织策划物业管理活动的能力和各项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力。

2. 知识目标

(1)掌握物业管理概述基础知识。

(2)熟悉物业管理员从业内容。

(3)熟悉物业管理各项工作的程序。

(4)掌握物业管理工作职业要求和规范。

2

.

.

(5)掌握团队建设基本方法。

3. 素质目标

(1)与人沟通交流能力。

(2)团队分工、协调合作能力。

(3)能分析物业管理领域常见纠纷和问题。

(4)增强职业素养,成为守法公民。

五、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六、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1.师资要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要求至少有两名主讲教师需要具备物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同时具备具体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实践技能,主要要求包括:

(1)具有熟练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所有前续课程的知识;

(2)具备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相关实践能力;

(3)应掌握物业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同时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即根据本课程标准制订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对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写出教案;还应该具备较强的施教能力,即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能够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2.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本课程可以选择在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如在普通教室上课,则在讲授物业管理具体工作,如物业智能化管理、物业安全管理、物业一卡通管理、物业多媒体管理等内容时借助学院的物业智能实训室进行实践模拟练习。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机房)完成,可借助课程教学软件、教学习题库、案例库等完成教学和学生实践任务。

3.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选用或编写

教材选取应遵循“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的教材选用原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或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课程设计思想,满足课程内容的需要和岗位职责的要求, 教材内容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将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管理经验纳入教材中,体现教材的时代性。鼓励编写与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指导教材,吸纳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合作编写教材。

(2)推荐教材

[1]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教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黄安心.物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

. [3]林德钦.物业管理法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教学参考资料

[1]徐鹤生.物业综合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教学资源开发建设

(1)建立相应课程网站,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2)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

(3)完善课程教学文件建设,并实现共享。

(4)加强学生与教师的紧密联系,建立多种互动平台。

5.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理论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物业管理的整体内容,重点掌握物业管理工作过程中的

相关管理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和符合实际的模拟教学环节,实行分组教学和角色扮演等模拟场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可以实现就业顶岗的“零距离”。

七、课程考核

表1 课程考核方式

表2 期末终结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