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

题目: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教研室:Array

注:成绩:平时40% 论文质量4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本题要设计的是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题设计了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选择的传感器为Cu100,由于信号很小,所以就需要通过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经过了滤波电路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经过V/I转换,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参数的计算,以达到通过对冷水阀开度的控制对发酵罐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有助于提高工厂产值,并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PID控制器;V/I转换;比较机构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

2.1 概述 (2)

2.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2)

2.3 传感器选择 (2)

第3章电路设计 (4)

3.1 传感器电路 (4)

3.2 比较机构电路 (7)

3.3 PID调节器并联实现电路 (7)

3.4 V/I转换电路 (8)

3.5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9)

第4章仿真与分析 (10)

4.1 传感器电路仿真 (10)

4.2 PID控制器电路 (11)

4.3 V/I转换电路 (12)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Ⅰ (16)

附录Ⅱ (18)

附录Ⅲ (20)

第1章绪论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发酵罐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次课设要求设计发酵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会影响各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的粘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并且现代发酵工程不但应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还可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等。而发酵过程是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

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也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是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在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是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其他技术也难以采用,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能够克服容量滞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负荷变化大、容量滞后较大、控制品质要求又很高的控制系统。

本次课设要求自行设计模拟式PID控制器,通过与前面传感器测定的发酵罐温度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转换为输出时的4~20mA电流信号来对冷水阀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冷水法对发酵罐进行降温,以达到对发酵罐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参数要求测定范围是30℃~50℃,测量精度为±0.5℃,以此作为对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第2章 课程设计的方案

2.1 概述

本次设计主要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并联系实际,设计模拟式PID 控制器(包括比较机构,即减法器),通过输出4~20mA 电流信号对冷水阀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冷水降温法来控制发酵罐的温度。

2.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2.1 温度控制系统总框图

如图2.1所示,本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比较机构、PID 控制器、执行机构和发酵罐五部分组成,通过比较机构,使设定标准温度与传感器通过检测反应罐内当前温度所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输入PID 调节器内,通过输出4~20mA 的电流信号来控制冷水阀门的开度,通过冷水降温以达到控制发酵罐温度的目的。

2.3 传感器选择

本次课设对传感器的测温要求为30℃~50℃,测量精度要求±0.5℃,而本温度控制系统选用的是Cu100热电阻,

Cu100参数如下: 测温范围:-50℃~150℃;

精度为0.1℃~0.3℃;

电阻比(100℃):1.428

电阻变化范围:78.6Ω~164.27Ω

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线性,经济适用性好等优点,Cu100的参数都很好的满足了本次课设的要求,因此我们选用Cu100作为本温度控制系统的敏感元件。

第3章电路设计

3.1传感器电路

图3.1 传感器电路

传感器电路由前面的三线制电桥电路和后面的差动放大电路和二阶低通滤波电路构成,而电桥电路中的电位器是我们所选用的热电阻Cu100的替代品。可以通过使电阻变化,模拟温度的变化。

传感器电路的作用:首先,通过电桥电路将发酵罐温度转换为微弱的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差动低通滤波电路,将电桥输出的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最后将其输入到比较机构。

3.1.1三线制电桥电路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本电桥电路采用的是热电阻的三线制接法,因为三线制有线路电阻补偿,可以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于2线制,并且成本低廉。

图3.2 热电阻三线制接法电路

其中其它三个桥臂的电阻应与热电阻为0℃时的电阻相同(忽略导线电阻),这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为0V ,所以选为100Ω,而Cu100的测温范围是-50℃~150℃,根据公式:

()t R R O α+=1t (3^10*28.4~3^10*25.4--=?) (3-1)

我们可以算出Cu100的电阻变化范围为78.6Ω~164.27Ω,因此我们只需选用200Ω的电位器代替Cu100受温度影响变化阻值的过程即可。

3.1.2差动放大电路

图3.3 差动放大电路

本电路为差动放大电路,其中运放OP07与各电阻构成了差动放大电路,由于需要将电桥输出的弱电压信号放大-22倍,而此差动放大电路的增益2

k 19

?=R R , 因此我们又考虑到实验室拥有元件选择Ω===Ω=k 1k 4481239R R R R ,。

3.1.3二阶滤波电路

图3.4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因为本次输入电压为低频信号,所以应该选用低频滤波电路,所以该电路为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起到对高频干扰信号进行过滤,提高测量精度的作用。

由于该电路是二阶低通滤波电路,并且我们需要HZ f c 160=、1-=p k ,而根据公式:

c c f C C R R πω212

1723=???=

(3-2)

16

23

p R R -

k = (3-3) 并结合实验室现有器材可以确定各器件参数:

Ω====k 11571623R R R R ,F C C μ121==。

()S

k T S T S D

D D

++

+=1T 1k s 1p ω3.2 比较机构电路

图3.5 比较机构电路

如图3.5所示,温度控制系统的比较机构电路,同时也是PID 控制器的输入电路,目的是为了将传感器部分反馈回去的当前反应罐温度所对应的经过放大的电压信号与设定温度(本次设定温度为40℃)的对应放大电压(本次为4.216V )进行减法运算,得到差值电压。

因为不需要对二者差值电压进行放大,因此各部分电阻阻值相等即可,结合实验室元件可取都为5KΩ

3.3 PID 调节器并联实现电路

PID 调节器电路图如下图:

PID 控制器具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其控制品质对被控对象的变化不太敏感,非常适用于环境恶劣的工业生产现场等优点,而本次设计中PID 控制器的会将经过比较机构所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最后输出的为1~5V 的稳定电压信号。

PID 调节电路由P 、I 、D 三部分电路组成,整个电路的传函: (3-4)

其中 p k =滑变总电阻/连入的电阻*5,d T 根据经验一般取5~10,这里取10。并且

3

1

k 1913-==

R R D (3-5) 所以取13R =5KΩ,19R =15KΩ。其它电阻因为对增益没有太大影响,因此都根据实验室常用器件选择5KΩ的电阻。

图3.6 PID 调节器并联实现电路

3.4 V/I 转换电路

V/I 转换电路如下图:

将PID 电路输出的1~5V 的电压信号转化为4~20mA 的电流信号。对冷水阀门进行控制。

当温度=50℃时,要求输出电流=20mA ,又因为当R R R R ===363435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37R 的阻值来控制输出的电流值,所以经过计算可知:当

37R =500Ω时,输出的电流信号=20mA 。而R 的值根据实验室常用的电阻型号取

47KΩ。

图3.7 V/I转换电路

3.5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图3.8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此电路为本次设计中的各运放提供稳定的直流稳压电源,图中LM7812CT是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芯片元器件,它可以将220V交流电源转换为稳定的12V直流稳压电源,其中U+=12V,U- = -12V。

第4章仿真与分析

4.1传感器电路仿真

图4.1 传感器部分仿真电路

由图中两个万用表示数可知,放大电路的增益K=4.189V/-186.179mV=-22.5,与设计初衷(K=-22)基本相符,所以本电路符合设计。

图4.2 热电阻输出上下限

如图4.2,为当热电阻分别为164.2Ω和78.6Ω时,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值。电桥的输出电压范围是-607.487mV~283.995mV。

4.2PID控制器电路

图4.3 PID控制电路(温度=50℃)

经过计算可知,当反应罐温度为50℃时,电阻值为121.4Ω,此时的输出电压如图=4.989V。

图4.4 PID控制电路(温度=40℃)

经过计算可知,当反应罐温度为40℃时,电桥中的电位器的电阻值为117.12Ω,此时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由图可知:输出电压=1.015V。

设计电路时,理论上通过计算可知PID控制器的输出应为1V~5V的电压信号,而通过仿真可知,实际上PID的输出电压范围是1.015V~4.989V,与设计初衷基本相符,所以设计方案合理。

4.3V/I转换电路

图4.5 V/I转换电路(温度=40℃)

由图可知,当温度=40℃(正好为设定温度)时,温度控制系统的输出电流值=4.054mA。

图4.6 V/I转换电路(温度=50℃)

由图可知,当温度=50℃(发酵罐温度最高)时,温度控制系统的输出电流值=19.945mA。

设计电路时,V/I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PID控制电路输出的1~5V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温度控制系统输出的4~20mA的电流信号,以控制冷水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罐温度的目的。

通过仿真图可知,V/I转换电路将PID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4.054mA~19.945mA的电流信号。与设计初衷基本相符,所以本设计合理。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并能够对发酵罐的温度进行控制。根据课设要求,设计了本次课设:首先,根据热电阻阻值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发酵罐当前温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此时的输出信号是微弱的电压信号,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放大滤波,再与设定温度对应的电压进行对比,经过PID控制器后,再对PID控制器的输出电压进行V/I转换,最后输出4~20mA 电流信号,对冷水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从而就可以达到控制发酵罐温度的作用。

通过计算,当电路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电路进行仿真,看看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因此采用了multisim12.0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相应电路的仿真以及总电路的仿真,各分电路基本都达到了最初的设计初衷,符合设计的要求,总电路的仿真也能够实现把经过与设定电压对比后的电压值转换为4~20mA的设计要求,因此本次课设电路设计部分基本完成。

本次课设中间经历了很多,也得到了许多。现在,课设电路基本完成了,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各器件之间存在误差,导致放大倍数为-22.5,而不是理论计算时的-22,最终结果要求系统输出的电流信号是4~20mA但是设计完成之后,输出的电流信号是4.054mA~19.945mA,虽然说系统允许存在一些误差,但是这些问题仍然都是系统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以后有待改进的地方。当然,本次的设计方案也是有一些亮点的,比如PID控制器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使本温度控制系统对温度的控制更精确,提高了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以慧,方崇智编.过程控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黄立宏,李莉娅一种PID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 现代机械.2009.1

[3] 张毅,张宝芬编.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 周泽魁编.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 孙波,陈刚,王尔智,张炳义.啤酒发酵中温度的测控方法[J].控制工程,2008(5)

[6] 王国安,张利波发酵罐恒温供冷控制系统[J].赤峰学院学报,2009(7)

[7] 李文涛,李忠虎.过程控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

附录Ⅰ

总电路图(1)

发酵罐温度串级控制系统概述

一、被控对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等 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也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是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应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还可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以及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发酵反应器(发酵罐)是发酵企业中最重要的设备。发酵罐式必须具有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和形成产物的各种条件,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之能在低消耗下获得较高产量。例如,发酵罐的结构应尽可能简单,便于灭菌和清洗;循环冷却装置维持适宜的培养温度;由于发酵时采用的菌种不同、产物不同或发酵类型不同,培养或发酵条件又各有不同,还要根据发酵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来设计和选择发酵罐的类型和结构。 通风发酵设备要将空气不断通入发酵液中,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泡越小,气泡的表面积越大,氧的溶解速率越快,氧的利用率也越高,产品的产率就越高。通风发酵罐有鼓泡式、气升式、机械搅拌式、溢流喷射自吸式等多种类型。 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发酵工厂常用的类型之一,它是利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气和賿液充分混合促使氧在賿液中溶解,以保证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强化热量传递。无论是微生物发酵、酶催化或动物植物细胞培养的微生物工程工厂都应用此类设备,占目前发酵罐总数的70%~80%,常用语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和酶的发酵生产。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是属于一种搅拌釜式反应器,除用作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器外搅拌反应器还大量用于混合、分散、溶解、结晶、萃取、吸收或解吸传热等操作。搅拌反应器由搅拌容器和搅拌机两大部分组成。加班容器包括筒体、换热原件及内构件、搅拌器、搅拌轴及其密封装置、传动装置等统称为搅拌机。 1.1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微生物药品发酵所用的菌体绝大多数十中温菌,如丝状真菌、放线菌和一般细菌。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40摄氏度。在发酵过程中,应维持适当温度,以使微生物生长代谢顺利进行。由于微生物的种类不同,所具有的酶系及其性质也不同,因此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如细菌的生长温度大多比霉菌高。有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等各个阶

BYS-30温湿度控制仪使用说明书

B Y S-30温湿度控制仪 使用说明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BYS-30型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 使 用 说 明 书 浙江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温湿控制仪,混凝土养护室控制仪欢迎您来电咨询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温湿控制仪,混凝土养护室控制仪的详细信息!浙江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温湿控制仪,混凝土养护室控制仪不仅具有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水平,更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和优质的解决方案。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温湿控制仪,混凝土养护室控制仪技术电话: BYS-30型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是浙江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自行研发的新一代适用于各水泥厂、水泥制品厂、商品砼搅拌站及建工、交通工程、公路施工单位、科研机构和质检站对标准养护室的温湿度控制,具有操作方便、控制准确等优点。 本控制仪另一特点为三通道设置,常规单通道设置时,可控制20m3以下空间的温湿度,当用户选择二、三通道时只要增加一台或二台加湿加热水箱, 即可控制达 50m3和70 m3空间的温湿度。 一.产品符合GB/T 50081-2002《普通砼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ISO2736、JTGE30-2005等标准的要求。 二.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技术指标上海雷韵技术电话:控温范围:10~40℃控温精度: (20℃)±2℃控湿范围:≥95%(相对湿度) 加热功率: kW / kW(常规配置/二通道配置/三通道配置) 制冷功率:≤2kW(用户需自己配备≤3匹单冷空调,不要遥控器,控制回路接入本控制仪) 加湿功率: 60W 电源电压:AC220V±22V 电源频率: 50 Hz±1Hz 三.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1、该控制仪由控制箱、加湿器、不锈钢加热水箱和空调(自备)四大部分组成,其温、湿度的控制均由数显仪表自动交换,无须人工控制。 2、工作原理 (1)温控:当养护室内的温度高于控制仪的上限给定值时,控制系统即输出制冷信号,控制单冷空调,外接负载工作,反之,温度低于控制仪的下限给定值时,主机即加热,当达到控制要求时自动恢复到恒温状态,如此反复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用户如果安装的是冷暖型空调,则不能去掉遥控装置,宜把空调调整在目标控制温度的下限,利用本控制仪把温度控制在更精确的状态下。 (2)湿控:当养护室内的湿度低于控制值时,控制系统输出加湿信号,控制主机加湿器工作,室内湿度达到要求后即自动停止工作。控制仪还设置有手动加湿功能,只要按下控制面板上的手动加湿按钮,即可进行人为加湿。 四.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动控制仪安装及使用方法 1、安装方法 (1)首先将控制箱固定在养护室外,固定位置以方便操作为宜。选择最近位置将温湿度探头放入养护室内并固定好,温湿度传感器分别按编号连接到控制仪。养护室应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密封性,空间大小符合要求。 (2)然后将主机放于养护室中心位置,用塑料水管将增湿器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连通,打开水龙头(常开小量)进水能自动控制,水位必须高于电热管,以免电热管脱水烧毁。加热、加湿插头分别插在控制箱的插座上。 (3)单冷空调器安装前需将控制系统拆除,然后将压缩机的电源插头直接连接在制冷插座上。注意:如果安装冷暖型空调,不要把空调接入控制仪,让空调独立运行即可。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基于STC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现有温度测量方法线性度、灵敏度、抗振动性能较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STC单片机,采用Pt1000温度传感器,通过间接测量铂热电阻阻值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案。重点介绍了,铂热电阻测量温度的原理,基于STC实现铂热电阻阻值测量,牛顿迭代法计算温度,给出了部分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法。实验验证,该系统测量精度高,线性好,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关键词:STC单片机、Pt1000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铂热电阻阻值、牛顿迭代法。 Study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Zhang Yapeng,Wang Xiangting,Xu Enchun,Wei Maolin Abstract:A method to achiev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the Indirect Measurement the resistance of platinum thermistor is proposed. It is realized by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STC with Pt1000temperature sensor.The shortcomings of available methods whose Linearity, Sensitivity, and vibration resistance are worse are overcame by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y using platinum thermistor , the measurement of 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 based on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 the calculating temperature by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Par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sion and linearity of the method is superior. It is also superior in real-time character and reliability and has a certain valu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STC single chip computer,Pt1000temperature sensor,platinum thermistor’s resistance,Newton Iteration Method 0 引言 精密化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极高,而温度控制的核心正是温度测量。 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测温方法有热电偶测温、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测温、铂热电阻测温四种方法。 (1) 热电偶的温度测量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但是它的电动势小,灵敏度较差,误差较大,实际使用时必须加冷端补偿,使用不方便。 (2) 集成式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度好、性能稳定等优点,适于远距离测量和传输。但由于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在国内测温领域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3) 热敏电阻具有灵敏度高、功耗低、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其阻值与温度变化成非线性关系,在测量精度较高的场合必须进行非线性处理,给计算带来不便,此外元件的稳定性以及互换性较差,从而使它的应用范围较小。 (4)铂热电阻具有输出电势大、线性度好、灵敏度高、抗振性能好等优点。虽然它 的价格相对于热敏电阻要高一些,但它的综合性能指标确是最好的。而且它在0~200°C范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 设计任务 (1) 1.2 设计要求 (1) 2 设计方案 (1) 3 硬件电路设计 (1) 3.1 最小系统电路 (1) 3.2 温度采集模块 (3) 3.3 显示模块 (4) 3.4 硬件总体仿真图 (7) 4 主要参数计算与分析 (7) 4.1 DS18B20的主要参数 (7) 4.2 STC89C52RC的主要参数 (8) 4.3 LCD1602的主要参数 (8) 5 软件设计 (9) 5.1 主程序流程图 (9) 5.2 温度测量系统各子模块 (9) 6 心得体会 (12) 7 参考文献 (12) 8 附录 (12) 8.1 实物图 (12) 8.2 元件清单 (13) 8.3 C语言程序 (14)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温度检测系统。 1.2设计要求 (1)用温度传感器18B20测环境温度,用LCD1602显示测量结果。 (2)用PROTEUS仿真。 (3)焊接电路板并调试运行。 2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采用S T C89C52R C单片机作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来设计数字温度计。主控制器由单片机S T C89C52R C实现,测温电路由温度传感器 DS18B20实现,显示电路由LCD1602液晶显示器直读显示。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S T C89C52R C,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实现温度显示,能准确达到以上要求。如图一所示。 图一总体设计方案 3硬件电路设计 3.1 最小系统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于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如图二所示:

关于发酵罐的控制系统

关于发酵罐的控制系统 一参数控制 1温度控制 a 信号输入为4-20mA电流,对应输出为0-150℃温度 b 输出温度需通过校对调整,可编在程序内,也可以做个人机界面,使用人调整(a+bx) c 工作温度设定,通过人机界面由使用人输入 d 控制温度设定,分上限和下限,可采用工作温度加偏差温度(如0.5℃、1℃等)由使用人设定,也可以采用直接的温度值由使用人设定,也可以以0.5℃的偏差直接写入程序 e 控制方式:低于下限温度自动启动加热,高于上限温度自动启动冷却;加热和冷却过程需分别由使用人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参数,参数为:加热时间(热水阀开启的时间,范围0-5分钟)和加热间隔时间(可设置为两次加热的间隔时间,也可以设置为热水阀关闭的时间,可以0-10分钟,由于加热过程中,热水进入发酵罐夹套后,发酵罐的温度上升要滞后一段时间,所以,关闭热水阀后要等一段时间,避免频繁启动而温度波动过大;同理,冷却过程也需要设置“冷却时间”和“冷却间隔时间” 2 酸碱度(pH)控制 a 信号输入为4-20mA电流,对应输出为0-14的pH值 b 输出pH需通过校对调整,需通过人机界面,使用人调整(a+bx) c pH值设定,通过人机界面由使用人输入 d 控制pH值设定,分上限和下限,可采用工作pH值加偏差pH值(如0.1、0.2等)由使用人设定,也可以采用直接的pH值由使用人设定, e 控制方式:低于下限pH值自动启动加碱,高于上限温度自动启动加酸;加碱和加酸过程需分别由使用人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参数,参数为:加碱时间(加碱蠕动泵开启的时间,范围0-5分钟)和加碱间隔时间(可设置为两次加碱的间隔时间,也可以设置为加碱蠕动泵关闭的时间,可以0-10分钟,由于加碱过程中,氨水进入发酵罐后,发酵罐的pH值上升要滞后一段时间,所以,关闭加碱蠕动泵后要等一段时间,避免频繁启动而pH值波动过大;同理,加酸过程也需要设置“加酸时间”和“加酸间隔时间” 3 溶氧值(Do)控制 a 信号输入为4-20mA电流,对应输出为0-100的Do值 b 输出Do需通过校对调整,需通过人机界面,使用人调整(a+bx) c Do值设定,通过人机界面由使用人输入 d 控制Do值设定,分上限和下限,可以采用直接的Do值由使用人设定, e 搅拌电机的转速可设定为手动和自动,手动时由使用人通过人机界面直接输入,自动时则需要设定一个初始值和最低值,然后与溶氧(Do)相关联 f 控制方式:低于下限Do值自动启动搅拌电机加速,高于上限Do值自动启动搅拌电机减速;加速和减速过程需分别由使用人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参数,参数

温度控制系统测试.

温度控制系统测试 实验目的 1.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基础上,控制实际的模拟对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实验设备 1.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 2.数字式万用表、示波器(自备); 3.温度对象、控制对象。 实验原理 图 1 温度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由给定、PID调节器、可控硅调制(使用全隔离单相交流调压模块)、加温室(采用经高速风扇吹出热风)、温度变送器(PT100输入0-100°输出2-10V电压)和输出电压反馈等部分组成。在参数给定的情况下,经过PID运算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加温室里的温度稳定在给定值。 给定Ug由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实验面板单元U3的O1提供,电压变化范围为1.3V~10V。 PID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可控硅调制的输入信号,经控制电压改变可控硅导通角从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作为对加温室里电热丝的加热信号。 温度测量采用PT100热敏电阻,经温度变送器转换成电压反馈量,温度输入范围为0~100℃,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电压范围为DC2~10V。 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调节反馈系数β,从而调节输出电压。

实验电路原理图 实验电路由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板上的运放和备用元件搭建而成,实验参考参数如下:R0=R1=R2=100KΩ,R3=100KΩ,R4=10M,C1=10uF,R5=430K。Rf/Ri=1;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 1.先将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面板上的电源船形开关均放在“OFF”状态。 2.利用实验板上的单元电路U9、U13和U15,设计并连接如图2所示的闭环系统。 图2 在进行实验连线之前,先将U9单元两个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均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小),使电阻R0、R1均为100K; 将U15单元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小),使输入电阻R3的总阻值为100K;C1在U15单元模块上。R4取元件库单元上的10M电阻。R5取元件库单元上的的430K电阻; U13单元作为反相器单元,将U13单元输入端的100K可调电阻均顺时针旋转到底(即调至最大),使电阻Ri为200K;保证反馈系数为1。 注明:所有运放单元的+端所接的100K电阻均已经内部接好,实验时不需外接。 (1)将数据采集系统U3单元的O1接到Ug; (2)给定输出接PID调节器的输入,这里参考电路中Kd=0,R4的作用是提高PI调节器的动态特性。 (3)经过PID运算调节器输出(0~10V)接到温度的检测和控制单元的脉宽调制的

温度监控软件说明书(2009-1-19)

目录 1 用户手册简介 (2) 1.1 阅读对象 (2) 2 设备参数 (2) 3 系统网络结构 (2) 4 温度监控系统软件 (3) 4.1 系统安装 (3) 4.2 系统登录 (3) 4.3 系统主界面 (3) 4.4 修改密码 (4) 4.5 操作员信息管理 (4) 4.6 监控用户信息管理 (6) 4.7 温度数据实时监控 (7) 4.8用户温度详细信息 (8) 4.9用户温度汇总统计 (9) 4.10用户温度曲线图 (10)

1 用户手册简介 感谢您使用本公司的温度监控系统软件产品! 温度监控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让供暖公司全局(省略)本公司多年来经过对监控行业的深入了解,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系统解决方案,并成功开发了温度监控系统软件产品。 1.1 阅读对象 本手册的主要用途是帮助您熟悉使用温度监控系统软件产品。本手册的阅读对象包括:供暖公司、省市区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用户。 2 设备参数 3 系统网络结构 系统通过数据通讯服务器将PSTN与INTERNET连接,数据通讯服务器收到温度数据后,通过UDP消息通知监控电脑,监控电脑能实时显示用户最新上报的温度,系统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4 温度监控系统软件 4.1 系统安装 双击系统安装程序图标后(如下图所示),显示安装程序,根据安装提示完成系统安装。 图1 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会出现【温度监控系统】快捷方式,同时【开始】->【程序】中会多一个【温度监控系统】菜单。 双击桌面上的【温度监控系统】快捷方式图标,即可运行程序了。 4.2 系统登录 双击桌面上的【温度监控系统】快捷方式图标后,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登录界面: 图2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及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 若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正确即可进入系统。 若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则提示“你输入的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 若服务器无法连接,或你的电脑不能正常上网,则提示“服务器正在维护!”。4.3 系统主界面 登录成功后,自动进入系统,显示如下图所示的主界面: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讲解

题目: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教研室:Array 注:成绩:平时40% 论文质量4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本题要设计的是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题设计了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选择的传感器为Cu100,由于信号很小,所以就需要通过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经过了滤波电路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经过V/I转换,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参数的计算,以达到通过对冷水阀开度的控制对发酵罐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有助于提高工厂产值,并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PID控制器;V/I转换;比较机构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 2.1 概述 (2) 2.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2) 2.3 传感器选择 (2) 第3章电路设计 (4) 3.1 传感器电路 (4) 3.2 比较机构电路 (7) 3.3 PID调节器并联实现电路 (7) 3.4 V/I转换电路 (8) 3.5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9) 第4章仿真与分析 (10) 4.1 传感器电路仿真 (10) 4.2 PID控制器电路 (11) 4.3 V/I转换电路 (12)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Ⅰ (16) 附录Ⅱ (18) 附录Ⅲ (20)

第1章绪论 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发酵罐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次课设要求设计发酵罐的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会影响各种酶反应的速率,改变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除这些直接影响外;温度还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如发酵液的粘度;基质和氧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和传递速率。某些基质的分解和吸收速率等,进而影响发酵的动力学特性和产物的生物合成。 并且现代发酵工程不但应用于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还可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等。而发酵过程是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 发酵工程是应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为工业大规模生产服务的一门工程技术,也称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是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在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是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其他技术也难以采用,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时,应用PID控制技术最为方便。采用PID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它具有控制精度高,能够克服容量滞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负荷变化大、容量滞后较大、控制品质要求又很高的控制系统。 本次课设要求自行设计模拟式PID控制器,通过与前面传感器测定的发酵罐温度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转换为输出时的4~20mA电流信号来对冷水阀门开度进行控制,采用冷水法对发酵罐进行降温,以达到对发酵罐温度进行控制的目的。参数要求测定范围是30℃~50℃,测量精度为±0.5℃,以此作为对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XMT-2000 智能型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此产品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以便正确使用,并妥善保存,以便随时参考。 操作注意 为防止触电或仪表失效,所有接线工作完成后方能接通电源,严禁触及仪表内部和改动仪表。 断电后方可清洗仪表,清除显示器上污渍请用软布或棉纸。显示器易被划伤,禁止用硬物擦拭或触及。 禁止用螺丝刀或书写笔等硬物体操作面板按键,否则会损坏或划伤按键。 1.产品确认 本产品适用于注塑、挤出、吹瓶、食品、包装、印刷、恒温干澡、金属热处理等设备的温度控制。本产品的PID参数可以自动整定,是一种智能化的仪表,使用十分方便,是指针式电子调节器、模拟式数显温控仪的最佳更新换代产品。本产品符合Q/SQG01-1999智能型数字显示调节仪标准的要求。 请参照下列代码表确认送达产品是否和您选定的型号完全一致。 XMT□-□□□□-□ ①②③④⑤⑥ ①板尺寸(mm)3:时间比例(加热) 5:下限偏差报警 省略:80×160(横式) 4:两位PID作用(继电器输出) 6:上下限偏差报警 A:96×96 5:驱动固态继电器的PID调节⑤输入代码 D:72×72 6:移相触发可控硅PID调节 1:热电偶 E:96×48(竖式) 7:过零触发可控硅PID调节 2:热电阻 F:96×48(横式) 9:电流或电压信号的连续PID调节 W:自由信号 G:48×48 ④报警输出⑥馈电变送输出 ②显示方式 0:无报警 V12:隔离12V电压输出 6:双排4位显示 1:上限绝对值报警 V24:隔离24V电压输出 ③控制类型 2:下限绝对值报警 GI4:隔离4-20mA变送输出 0:位式控制3:上下限绝对值报警 2:三位式控制 4:上限偏差报警 2.安装 2.1 注意事项(5)推紧安装支架,使仪表与盘面结合牢固。 (1)仪表安装于以下环境 (2)大气压力:86~106kPa。2.3 尺寸 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45~85%RH。 (3)安装时应注意以下情况 H h 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引起的结露。 腐蚀性、易燃气体。 直接震动或冲击主体结构。 B l 水、油、化学品、烟雾或蒸汽污染。 b b’ 过多的灰尘、盐份或金属粉末。 空调直吹。阳光的直射。 热辐射积聚之处。 h’ 2.2 安装过程(1)按照盘面开孔尺寸在盘面上打出用来安装单位:mm 仪表的矩形方孔。型号 H×B h×b×1 h’×b’ (2)多个仪表安装时,左右两孔间的距离应大 XTA 96×96 92×92×70 (92+1)×(92+1) 于25mm;上下两孔间的距离应大于30mm。 XTD 72×72 68×68×70 (68+1)×(68+1) (3)将仪表嵌入盘面开孔内。 XTE 96×48 92×44×70 (92+1)×(44+1) (4)在仪表安装槽内插入安装支架 XTG 48×48 44×44×70 (44+1)×(44+1) 3.接线 3.1接线注意 (1)热电偶输入,应使用对应的补偿导线。 (2)热电阻输入,应使用3根低电阻且长度、规格一致的导线。 (3)输入信号线应远离仪表电源线,动力电源线和负荷线,以避免引入电磁干扰。 3.2接线端子 4.面板布置 ①测量值(PV)显示器(红) ?显示测量值。 ?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提示符。 ②给定值(SV)显示器(绿) ?显示给定值。 ?根据仪表状态显示各类参数。 ③指示灯 ?控制输出灯(OUT)(绿)工作输出时亮。 ?自整定指示灯(AT)(绿) 工作输出时闪烁。 ?报警输出灯1(ALM1)(红)工作输出时亮。 ?报警输出灯2(ALM2)(红)工作输出时亮。 ④SET功能键 ?参数的调出、参数的修改确认。 ⑤移位键 ?根据需要选择参数位,控制输出的ON/OFF。 ⑥▲、▼数字调整键 ?用于调整 数字,启动/退出自整定。

智能型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河北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智能型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2010140 指导教师 2014年02月23日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生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在单片机温度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是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保持温度。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广泛实用于地热、空调器、电加热器等各种家庭室温测量及工业设备温度测量场合。随着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生活中对温度的控制水平。近年来,温度的检测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次毕业设计选题的目的主要是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掌握系统总体设计的流程,方案的论证,选择,实施与完善。通过对温度控制通信系统的设计、制作、了解信息采集测试、控制的全过程,提高在电子工程设计和实际操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初步培养在完成工程项目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培养研发能力,通过对电子电路的设计,初步掌握在给定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达到以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巧妙合理地去设计工程系统中的某一部分电路,并将其连接到系统中去。提高查阅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 当今社会温度的测量与控制系统在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到工业冶炼,物质分离,环境检测,电力机房,冷冻库,粮仓,医疗卫生等方面,小到家庭冰箱,空调,电饭煲,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这方面研究意义非常的重要。 二、综述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 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在今后的温控系统的研究中会趋于智能化,集成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更准确,更加稳定可靠。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①冷冻库,粮仓,储罐,电信机房,电力机房,电缆线槽等测温和控制领域。 ②轴瓦,缸体,纺机,空调等狭小空间工业设备测温和控制。③汽车空调,冰箱,冷柜以及中低温干燥箱等。④太阳能供热,制冷管道热量计量,中央空调分户热能计量等。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

企业GS药品储运温湿度监控系统操作手册北京志翔领驭

目录 1. 登录与退出系统 (2) 1.1. 登录系统 (2) 1.2. 退出系统 (2) 2. 基本资料 (3) 3. 用户与权限 (3) 3.1. 建立用户 (3) 3.1.1. ............................................... 增加用户 4 3.1.2. ............................................... 删除用户 4 3.1.3. ............................................... 设定权限 4 3.2. 修改密码 (4) 4. 维护 (4) 4.1. 系统参数设置 (5) 4.2. 清空历史记录 (6) 4.3. 时间设定 (7) 4.4. 设定空库 (7)

4.6. 增加测点 (8) 4.7. 删除测点 (9) 4.8. 修改测点 (9) 4.9. 显示设置 (10) 4.10. 短信报警参数 (10) 4.11. 测点记录间隔 (10) 4.12. 测点配置结构 (11) 4.13. 历史记录另存为 (11) 4.14. LED屏设置 (11) 4.15. 移动基站设定 (11) 4.16. 导入平台图 (12) 4.17. 温湿度报警设定 (12) 4.18. 温湿度控制参数 (13) 5. 查询 (13) 5.1. 测点信息查询 (13)

5.3. 备份文件查询 (14) 5.4. 温湿度查询 (14) 5.5. 曲线分析 (15) 5.6. 提取所有记录 (16) 6. 管理 (17) 7. IP编码规则 (18) 1.登录与退出系统 1.1.登录系统 双击“GSP专用温湿度监控系统2011”图标,点击下拉按钮选择“用户名”,输入“密码”,点击“确定”进入到系统。 “超级用户”密码无。用该用户登录系统,可以建立其它用户。具体设置参照“用户资料维护”。 1.2.退出系统 点击系统左边的“退出”按钮退出系统时,系统会提示: 点击“确定”按钮后,退出系统;点击“取消”,则返回软件界面。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发酵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摘要 本题要设计的是发酵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发酵是放热反应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罐内的温度会逐渐升高。而温度对发酵过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课题设计了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选择的传感器为Cu100,由于信号很小,所以就需要通过差动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并且经过了滤波电路滤波,然后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经过V/I转换,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最后进行仿真分析以及参数的计算,以达到通过对冷水阀开度的控制对发酵罐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应用温度控制系统,有助于提高发酵效率,有助于提高工厂产值,并且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温度控制,PID控制器,V/I转换,比较机构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发酵培养基简介 3 1.1.2工艺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温度影响微生物细胞生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温度影响产物的生成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温度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温度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发酵热的测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最适温度的选择与发酵温度的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温度的选择....................................................................................... VII 2 培养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总体设计方案.............................................................................................. VII 2.1.1 系统总框图...................................................................................... VII 2.2硬件设计................................................................................................... V III 2.2.1温度采集电路.................................................................................. V III 2.2.2 PLC与计算机的通信......................................................................... I X 2.3软件部分......................................................................................................... X 3总结........................................................................................................................ X III 参考文献:............................................................................................................... X III

BWY(WTYK)-802、803温度控制器说明书中文

感谢您使用本厂产品 使用前请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概况 (1) 二、工作原理 (5) 三、主要技术指标 (5) 四、安装及使用 (5) 五、注意事项 (10) 六、附录Pt100工业铂电阻分度值表 (11)

一、概况 1、温度控制器根据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制订的JB/T6302《变压器用压力式温度计》标准的命名 如下: 2 2、温度控制器根据JB/T9236《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型号编制原则》的要求产品命名如下: 2

BWY(WTYK)系列温度控制器的成套性和适用性

图一 系列温度控制器外形及安装尺寸B W Y (W T Y K )

二、工作原理 变压器温度控制器(以下简称温控器),主要由弹性元件、毛细管、温包和微动开关组成。当温包受热时,温包内感温介质受热膨胀所产生的体积增量,通过毛细管传递到弹性元件上,使弹性元件产生一个位移,这个位移经机构放大后指示出被测温度并带动微动开关工作,从而控制冷却系统的投入或退出。 BWY(WTYK)-802A、803A温控器采用复合传感器技术,即仪表温包推动弹性元件的同时,能同步输出Pt100热电阻信号,此信号可远传到数百米以外的控制室,通过XMT数显温控仪同步显示并控制变压器油温。也可通过数显仪表,将Pt100铂电阻信号转换成与计算机联网的直流标准信号(0~5)V、(1~5)V或(4~20)mA输出。 三、主要技术指标 (一)BWY(WTYK)-802、803型 1、正常工作条件:(-40~+55)℃ 2、测量范围:(-20~+80)℃ (0~+100)℃ (0~+120)℃ (0~+150)℃ 3、指示精确度: 1.5级 4、控制性能:①设定范围:全量程可调 ②设定精确度:±3℃ ③开关差: 6±2℃ ④额定功率: AC 250V/3A ⑤标准设定值:802:K1=55℃; K2=80℃ 803:K1=55℃; K2=65℃ K3=80℃ 5、仪表安装尺寸:详见外形及安装尺寸图 (二)BWY(WTYK)-802A、803A型 1~5条同上。 6、输出Pt100铂电阻信号(附分度值) (三)XMT-288F数显温控仪,另附说明书。 (四)XMT-288FC数显温控仪,另附说明书。 四、安装及使用 (一)BWY(WTYK)-802、803型温控器

基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基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与控 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系统由TL431精密基准电压,NTC热敏电阻(MF-55)的温度采集,A/D和D/A转换,单片机STC89C51为核心的最小控制系统,LCD1602的显示电路等构成。温度值的线性转换通过软件的插值方法实现。该系统能够测量范围为0~100℃,测量精度±1℃,并且能够记录24小时内每间隔30分钟温度值,并能够回调选定时刻的温度值,能计算并实时显示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温度最大值、最小值、最大温差,且有越限报警功能。由于采用两个水泥电阻作为控温元件,更有效的增加了温度控制功能。 关键词: NTC TL431 温度线性转换 Abstract: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L431 as precise voltage,the temperature acauisition circuit with NTC thermistors (MF-55), the transform circuit of A/D and D/A, the core of the minimum control system with STC89C51, 1the display circuit usingLCD1602, etc. Ge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by the software method. The range of the measure system is 0 ~ 100 ℃, measurement accuracy + 1 ℃.It can record 24 hours of each interval temperature by per 30 minutes selected of temperature.The time can be calculated and real-time display within 24 hours of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maximum value, and each temperature sensor has more all the way limit alarm function. Due to the two cement resistance as temperature control components, the more effective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function. Keyword: NTC TL431 temperature linear conver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