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

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

为切实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XX省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的通知》(XX办函〔201X〕85号)等精神,结合XXXX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科学构建生活垃圾分类运行体系,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繁荣富裕美好XX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行业牵头、部门包干,条块结合、属地负责,权责明确、注重长效”的原则,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2.完善机制,创新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着力构建以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为导向,以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专项处置为核心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

3.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遵循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科学分类方法,不断完善分类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和技术。在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和试点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将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向市场。

(三)主要目标。201X年底前,完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任务;201X 年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范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群众可接受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2020年在XXXX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设施体系。

二、试点范围

(一)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范围。从市本级和XX区党政机关,学校、宾馆、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中选择25家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试点。

(二)引导居民自觉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在XXXX区选择三个封闭或开放式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试点,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三、主要任务

(一)明确分类标准。

根据生活垃圾成分特点,按照大类粗分、实用易行、方便操作、利于推进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未纳入分类的垃圾按现行办法处理。

(二)做好分类收集。

根据《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X)等规定,试点单位需自行配备符合标准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容器外观、颜色和标识由市城管执法局统一制定公布。

1.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试点单位:垃圾收集容器可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类规范设置,盥洗室(卫生间)可设置适当规格的“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放置废纸、茶叶残渣等;“有害垃圾”专门收集容器可在单位大门或其他公共区域规范设置;有食堂的单位还需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规定,做到源头分类管理,规范收集暂存,严禁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2.住宅小区:垃圾收集容器按“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餐厨垃圾”三类规范设置,“有害垃圾”专门收集容器可选择在小区大门或其他公共区域规范设置,由居民自行定时投放,各小区专人负责管理。鼓励采取设置智能回收设备、爱心回收屋等方式,探索提高“可回收物”中低价值类物品(如废玻璃瓶、旧衣物)资源化回收与利用。

(三)推进分类处理。

1.可回收物。采取定点、预约等收集方式,积累一定量后由居民或单位直接投售至废品回收点,或具有资质企业上门收运和回收利用。

2.有害垃圾。由市城管执法局或专业化服务公司通过定点、预约等收集方式将居民产生的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申报登记、规范暂存、统一管理,与有资质单位签订“有害垃圾”处置协议后规范开展转移、处置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