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征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征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征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征

线粒体呼吸链酶也称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线粒体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由5个复合物组成,分别为:NADH-Q氧化还原媒(也称为复合物I)、琥珀酸-Q氧化还原酶(也称为复合物II)、U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复合物III)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也称为复合物IV)ATPase(ATP合成酶复合物V)。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3036246.html,/trade/pdetail3398759.html

来自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粒体介导细胞

死亡信号通路,并揭示出了抑制线粒体介导蛋白质稳态应激及细胞死亡的一个胞质溶胶网络。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0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华人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上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

授陈新杰(Xin Jie Chen)博士。陈新杰教授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主要研究兴趣为线粒

体生物合成与遗传、衰老及衰老相关退行性疾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合成的主要场所,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近

年研究表明,线粒体不仅作为体内的“能量加工厂”,而且还与氧自由基的产生、细胞死

亡进程的调控有关。

线粒体功能异常多指由于线粒体膜受到破坏、呼吸链受到抑制、酶活性降低、线粒体DNA(mtDNA)损伤等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导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损伤过程。线粒体功能异常会影响整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病变。许多研究表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及衰老均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由于线粒体的多功能性,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特异病变的机制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以往的研究证实线粒体介导细胞死亡与能量耗尽、自由基生成、铁硫簇生物合成缺陷、释放促凋亡和非细胞自主性信号分子以及应激信号改变有关。在这篇 Nature文章中研究人员报告称,在酵母中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粒体介导细胞死亡信号通路。他们将这一信号通路命名为线粒体前体过度累积应激(mPOS),其特征为线粒体前体在胞质溶胶中异常累积。

随后研究人员证实,不只是影响核心蛋白质转运机器的突变,破坏线粒体内膜完整性和功能的损伤也可以触发mPOS。他们还发现一个胞质溶胶基因网络通过调节核糖体生物合成、信使RNA脱帽、转录物特异性转录,蛋白质陪伴及周转抑制了mPOS。响应mPOS,几个核糖体相关蛋白包括Gis2和Nog2上调,Gis2和Nog2分别促进了帽子结构非依赖性(cap-independent)翻译及抑制了60S核糖体亚基出核转运。研究人员指出,Gis2和Nog2上调促进了细胞存活,这有可能是抑制mPOS反馈环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研究数据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可直接导致胞质溶胶蛋白质稳态应激,由此解释了退行性疾病和衰老两个标志之间的关联。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更深入地了解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与这一网络突变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对血管线粒体标志性蛋白COXIV和sirt3的影响

2.

3.对血管DNA氧化损伤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

OhdG;彗星实验方法——凝胶电泳。

4.对血管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影响——realtime PCR 荧光,送检。

人白细胞的端粒长度,可以反映生物年龄。建立方法,为今后产品检测提供方法学。

(用剩下的鼠建立方法,包括全血的白细胞分离,DNA提取,测定端粒长度,提取线粒体)

5.对血清中酮体、血糖、ATP含量影响——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血糖

6.对血清半乳糖苷酶的影响——衰老指标

7.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自噬诱导剂

探讨不同细胞对糖利用的敏感性

细胞培养:HL-60;Jurkat;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L929、正

常T淋巴细胞。观察48h,

药物处理:低糖培养、无糖培养、无谷氨酰胺培养、高糖培养、芹菜素、阿糖胞苷、芹菜素+阿糖胞苷(正常含糖培养基)、二甲双胍、二甲双胍+阿糖胞苷

测定指标:MTT、上清液葡萄糖浓度、ATP含量(细胞裂解)、GLU

T1-5,realtime PCR (外包)。96孔板先做MTT。细胞耗氧量/线粒体膜电位,DNA氧化损伤测定,端粒长度

GLUT1是肿瘤细胞葡萄糖转运的主要蛋白,用芹菜素抑制+脂肪乳剂

输液和氨基酸输液,是否可提供机体营养,又增强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或配合核桃仁+黑芝麻+无谷氨酰胺的符合氨基酸+纤维素

GLUT1——多数细胞;GLUT2——肠道细胞;GLUT3——神经细胞;GLUT4,细胞内移位,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

探讨芹菜素对线虫寿命的影响及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适当减少ATP生成,可延长寿命。测定ATP量、端粒酶活性,

端粒长度。

p53-调控的细胞生长停滞被激活,接着它又抑制PGC-1α和 PGC-1

β(代谢过程和线粒体过程的主要调控因子)。这会导致线粒体质量

减少、线粒体功能丧失和ATP生成量减少、糖生成受损、心肌功能受

损和活性氧增加。

探讨芹菜素对动物耐缺氧的影响。

推测,芹菜素可降低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耐缺氧能力。

缬草——眩晕——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颈椎病、能量代谢障碍、

血糖低——ATP产生不足,葡萄糖含量高、丙酮酸含量高、ATP低。

缬草——催眠镇静——可能与降低脑细胞葡萄糖产生能量有关

缬草——是否具有钙拮抗作用,有报道可降血压。

牛——精神疾病——代谢组学

维拉帕米可增敏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与降低细胞能量代谢有关?维拉帕米是ca拮抗剂

生酮食疗法

编辑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生酮食疗法(Ketogenic food therapy)‖是一种利用高脂、低糖食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它会―诱使‖人的身体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促使人体通过燃烧脂肪来产生能量,而不是燃烧碳水化合物。在这样的代谢过程中,丙酮类物质会大量产生,―安抚‖诸如癫痫类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文名

生酮食疗法

外文名

Ketogenic food therapy

性质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方法

利用高脂、低糖食物

目录

1. 1概述

2. 2案例

3. 3背景资料

生酮食疗法概述

编辑

―生酮食疗法‖是一种利用高脂、低糖食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它会―诱使‖人的

身体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促使人体通过燃烧脂肪来产生能量,而不是燃烧碳水化合物。在

这样的代谢过程中,丙酮类物质会大量产生,―安抚‖诸如癫痫类的神经系统疾病。

生酮食疗法案例

编辑

食谱

9岁的山姆患有儿童癫痫症。他正在进行―生酮食疗法‖。以下是他一天的食谱:早餐

是鸡蛋和培根,外加厚厚的一层奶油;午餐是全脂的希腊酸奶添加椰子油;晚餐是热狗、

培根、夏威夷果和奶酪。每次他无辜地睁着大眼睛,将饼干或者糖递到嘴边希望获得父母

首肯的时候,答案都是―不行‖。他的零食每天也是固定的:2片培根,8颗坚果,不到1/8

个苹果。

儿童癫痫

儿童癫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的反复发作性神经系统综合征,病因复杂。简单地说,每一次癫痫发作就好像是一次大脑电子风暴。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是充满―电流‖的,

大脑产生的生物化学电信号,使得脑细胞、神经和肌肉能够互相交流。癫痫发作时,大脑

神经元过度放电引发了部分脑功能紊乱。

山姆的癫痫病并不会猛烈发作,而是强度小、发作频率高的小癫痫。在绝望之际,医生介绍山姆使用―生酮疗法‖。这个脂肪含量高达90%的食谱,有悖于人们一般对与健康饮

食的想象。这种食疗必须像吃药一样严格执行:食谱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必须

严格配比,病人每一餐的卡路里计算都必须精确到个位数。

效果

―生酮疗法‖有效地控制住了山姆的病情。他的癫痫发作次数降低到平均每天6次,他

开始玩溜冰板、学游泳,终于,他成了一个看起来快乐、健康、独立的孩子。如果癫痫症

状消失达2年,食疗就可以停止了。但中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生酮食疗法背景资料

编辑

我们知道,若不是断水,人在饥饿状态下仍然能够生存一段时间。饥饿状态下,人体动员体内脂肪、蛋白质水解提供能量,由脂肪转变而来的分子——酮体,取代了通常的糖,开始为大脑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此时,代谢产物中丙酮类物质增加。不知何故,当由酮

体而不是葡萄糖来供给器官能量时,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减轻。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使用断食的方法治疗儿童癫痫病症的记录。让一个病人饿一个星期,他们的癫痫症状就会消失。1920年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师发现使用高脂肪、低醣分的饮食,只要―骗‖过身体让它以为一直是在饥饿状态下,可以和古法断食一样让身

体产生酮体,控制住癫痫的发作。于是,―生酮食疗法‖开始流行,直到1938年,Dilantin

作为抗惊厥药物的出现,这种食疗法因为执行痛苦而日渐式微。

酮体对于神经系统的―安抚‖作用,吸引了整个神经科学界的注意。两位美国国家健康

研究所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它对于帕金森患者的作用。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显示,酮可能减

缓脑肿瘤的生长。一个名为Accera的生物科技公司正在推广他们的一种高脂粉末产品给

阿兹海默患者,服用后会出现―酮病‖的症状,而减缓阿兹海默的症状。然而,对于酮作用

于神经系统的机理,却一直是个谜。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任职的阿伯塔儿童医院小儿神

经科主任JongRho提出一个理论,酮有保护脑细胞不受损害的作用。他最近从国家健康研究所申请到了200万美金,为期五年的项目对这个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Pho的理论只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酮体如何能保护脑细胞?科学家一点也不了解我们的细胞是如何应对酮

病的。在透彻研究基础的生物学机理之前,科学家们还无法开始昂贵而漫长的药品研发之路。

临床综述:不容小视的肿瘤细胞能量代谢

2014-11-04 16:50 来源:丁香园作者:rio2016

字体大小

- | +

这篇综述于 2014 年 8 月 4 日在线发表在 Anti-Cancer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杂

志上,Oronsky BT等肿瘤学家系统性地介绍了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并详细列举了肿瘤能量代谢通路中有哪些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此外,他们还分析了抗肿瘤细胞能量代谢

策略是否可行,相关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又如何。

摘要

早在 1920 年,德国生物化学家 Otto Warburg 就发现了肿瘤细胞代谢的特点 - 高水平的糖

酵解作用,并据此拿下了第二个诺贝尔奖。Warburg 认为,肿瘤发生的最初原因是线粒体

呼吸功能障碍,为了维持细胞生存和满足大分子合成的需要,细胞选择激活另一种能量代

谢方式 - 有氧糖酵解 (aerobic glycolysis)。

1.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什么指标?膜电位?

肿瘤细胞用有氧糖酵解替代正常组织细胞的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 HOS)。这些不能经由线粒体途径获得 ATP 的肿瘤细胞,只能进行代谢重组,以维持细胞

内的 ATP 和 NADH 水平正常。众所周知,ATP 和 NADH 是生物大分子合成、生物膜整合、离子浓度维持和 DNA 合成所必需的。

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什么?是否在细胞损伤或异常增殖时,这个物质低,而ATP、NA DH这2个物质实际测定无差异,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应该下降。这种下降会导致两种情况,一种细胞凋亡,组织损伤;一种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线粒

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是损伤,什么情况下引起的是异常增殖呢?哪个指标是关键?对精神分

裂症来说线粒体功能一定有障碍,是如何引起神经损伤?或为何精神分裂症会引起神经细胞,多巴胺释放增加,原因是什么,多巴胺合成原料为酪氨酸??

设计实验:白血病细胞HL60、Jurkat,K562+维甲酸——诱导分化率——能量代谢指标

(代谢组);+GAOH_诱导分化率——能量代谢;+芹菜素——诱导分化率——能量代谢;+阿糖胞苷——诱导分化率——能量代谢;所有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障碍指标(陈晓芳)+

缬草+维拉帕米。希望做出来的结果是,白血病细胞主要通过有氧酵解途径,而经过维甲酸、GAOH诱导分化后恢复线粒体途径的代谢;芹菜素、缬草素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有氧代谢,与阿糖胞苷合用,可增加凋亡率。GAOH途径可能通过AMPK/mtor; 芹菜素、缬草、

氯喹可能通过自噬

实验二、神经细胞培养(如何使正常细胞永生化????查方法)+LPS,线粒体膜电位、能量代谢——细胞凋亡胶质瘤细胞与正常胶质细胞,比较差异。想观察的是,正常细胞线

粒体功能正常,代谢走的是线粒体途径;而胶质瘤细胞走的是有氧糖酵解途径。如果能够

选择性抑制有氧糖酵解,是否可以找到增敏肿瘤对化疗药的敏感。

那么对于精神疾病,是否精神分裂症存在线粒体代谢障碍,而抑郁症主要影响神经递质的

合成?而且,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代谢障碍较阳性症状严重???阴性症状与抑郁症主要

区别在于可能一个脱髓鞘,一个不脱髓鞘,因此,检测血清的碱性髓鞘蛋白,应该有差异。阳性症状的差异则很有可能体现在线粒体功能或代谢组的小分子差异。(陈晓芳)

巨噬细胞原代与永生化后的区别,难道是启动了有氧酵解通路?

―跟着钱走‖是一个发现和破获犯罪活动的久经考验的方法,因为非法所得的钱款需要销赃。同样,可以将这种方法沿用到肿瘤研究中,追踪和破坏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和氧化还原通货 NADH。因为肿瘤需要大量的 ATP 和 NADH,它们不仅是肿瘤细胞转移和增殖所必需的,还是维持肿瘤细胞生存所必需的。

目前,有四种可以有效降低肿瘤细胞 ATP 水平的策略:(1)使用靶向能量代谢的小分子能

量限制模拟药物 (ERMAs),(2) 使用可以降低能量―补给‖的自噬抑制剂,(3)加速细胞内 AT

P 消耗以增大能量缺口,(4)控制食源性能量物质的摄入以切断能量供给。

1. 前言

―肿瘤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然而,因果相连,肿瘤发生有且仅

有一个最初原因。简而言之,肿瘤发病的最初原因是正常细胞的氧化呼吸被糖类物质发酵

所取代。正常情况下,所有人体细胞均是专性好氧细胞,而部分肿瘤细胞却是厌氧细胞。‖1966 年诺贝尔奖会议上,Otto Warburg 将其理论简述为―肿瘤是一种代谢疾病‖。如今的抗

肿瘤药物研究已经被―个体化治疗‖主导,旨在寻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特异性分子

活性的药物。随着人类染色体测序工作和特定肿瘤遗传易感基因鉴定工作的开展,已经发

现了多种靶向特定突变基因或基因产物的药物。

由于特定基因簇或基因突变并不是所有类型肿瘤发生所必需的,所以有必要寻找特定的生

物标记,以便确定哪些患者可以在治疗中获益。然而,如果恶性肿瘤正如 Warburg 所描述的那样―肿瘤是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结果‖,那么 ATP 合成受阻会造成发酵的补偿性增加,因

此肿瘤就是一种由能量失衡触发的疾病。

查资料,肿瘤的代谢失衡与细胞损伤的代谢损伤有什么区别?2个问题,对精神疾病,我

们需要解决细胞损伤的代谢障碍,对于肿瘤,我们希望解决发酵补偿性增加的代谢失衡,

为何这种是衡可以导致细胞永生

这种从代谢方面的看法与当前的主流观点相悖,主流观点认为多基因突变是不同类型疾病

发生的基础。按照 Warburg 的思路,基因突变只是肿瘤发生―犯罪现场‖的―旁观者‖,反而

―真正的罪犯‖发酵却逃脱法网,但是 Warburg 并没有验证这种分析方式的真实性。

简而言之,不可逆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触发了一系列的基因突变连锁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

促进了―第二个最佳‖ATP 产生方式 - 糖酵解的进行。的确,通常将基因突变当做肿瘤发生

的最初原因,不过基因突变可能是代谢和能量失衡的结果或补偿性反应(!!!!)。

延伸开来,尽管 Warburg 没有直说 HIF1-α、c-myc、ras、IGF-1 和 PI3K/Akt/mTOR 基因

突变或过表达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糖酵解代谢,但是基因突变可能在肿瘤发生中扮演了

―第二大角色‖而非―内奸角色‖。因为 HIF1-α、c-myc、ras、IGF-1 和 PI3K/Akt/mTOR 等因

子在糖酵解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缺氧环境下,肿瘤细胞选择开启糖酵解代谢并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的表达,最终促进肿

瘤的发生和转移。很明显,一个基于 ATP 来源而非氧化磷酸化的恶性循环最终形成了。有趣的是,有些肿瘤处于常氧状态仍可能选择糖酵解代谢以便获得更多的能量通货 ATP,这

在某种程度上触发一种恶性肿瘤表型。

(糖酵解途径和线粒体途径产生的ATP过程中,什么小分子物质不一样???)

从治疗层面出发,曾经那个所谓的靶向抑制剂伊马替尼 (imatinib) 在临床应用中却偏离了

它原先设定的靶点葡萄糖转运体 -1(GLUT-1)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PD),于是也失

去了干扰细胞能量代谢的能力,可见个体化基因医学的发展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抗肿瘤策略。

此外,Seyfried 等多位科学家认为任何一个―反向理论‖,例如 Warburg 效应,一旦偏离了

当前主流研究的基因 - 中心框架,不可避免地沦为边缘科学。靶向肿瘤能量代谢的抗肿瘤

药物研发过程已经彻彻底底地演变为分子水平的―猎巫行动‖。

图 1. ATP 的来源和用途

肿瘤就像一条九头蛇,某条信号通路一旦受到抑制,新的替代性信号通路就会出现。只要细胞内的能量充足,新的通路就可能激活,哪怕是一条―性价比极低‖的通路。按照逻辑极端方式分析,个体化用药类似于一种基因药理学领域的―打地鼠‖游戏,一个致瘤基因突变受到抑制,另一个致瘤基因就―蹦出来了‖。

这里有个前提,个体化用药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生过程的核心‖。从另一个逻辑极端分析,HIF1-α、c-myc、ras、IGF-1 和 PI3K/Akt/mTOR 基因的过表达或功能异常可能是细胞能量产生的必需分子,这表明基因突变可能是肿瘤发生的结果而非原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正如执法机关追踪黑社会犯罪和恐怖组织活动资金的来源一样,科学家应该追踪肿瘤细胞能量通货 ATP 的来源,因为肿瘤细胞的―资金来源‖似乎只有一个不稳定的单一途径。这条途径容易受到其他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的影响。

过度的 ATP 缺乏会导致 Na+-K+-ATP 酶依赖性离子泵功能障碍,破坏细胞内离子稳态平衡,最终诱发细胞水肿和死亡。18F-FDG PET/CT 扫描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摄入大量的葡萄糖,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一观点:肿瘤细胞过度依赖葡萄糖和糖酵解代谢。

(减少碳水化合物,就是减少糖,采用脂肪通路功能或蛋白质通路供能,是否就可以饿死肿瘤细胞呢?)

图 2. 细胞代谢对比:正常细胞依赖氧化磷酸化,肿瘤细胞依赖糖酵解和谷氨酰胺代谢

除了对糖酵解的依赖外,肿瘤细胞也需要谷氨酰胺。和葡萄糖一样,谷氨酰胺也是一种回补物质,它可以为 Krebs 循环 (Krebs Cycle,三羧酸循环) 提供草酰乙酸等能源性前体物质。

(明白了,这是为何术后,肠屏障损伤,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加速肠道细胞的修复,因为加强了能量供给)

由于糖酵解和谷氨酰胺代谢 (glutaminolysis) 提升了细胞内的碳通量,造成 Krebs 循环前体中间物的聚集,从而激活另一条代谢通路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大量 NADPH,这可以还原谷胱甘肽的,从而缓解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此外,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大量核糖 -5- 磷酸,后者是核酸生物合成必需的构件分子。

(肿瘤细胞内的GSH水平比正常细胞高?)

图 3. 肿瘤细胞的 ATP 和能量来源

面对化疗和放疗所带来的遗传毒性应激,肿瘤需要适应这种环境并开启自我防御机制,其中包括药物外排、DNA 损伤修复、生存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抗凋亡和胞内存活信号通路激活,这一系列生命活动均需要大量的持续的 ATP 供给。

上述任何一种适应 / 防御策略均需要与 ATP 产生相关通路交联,例如有氧糖酵解 / 谷氨酰胺代谢 / 磷酸戊糖途径。然而,这些代谢通路的产能效率远低于氧化磷酸化。如果 ATP 需求大于了供给,就会出现一种―能量赤字‖,此时肿瘤会有三种应对策略:提升 ATP 产量、通过自噬“补给”ATP 产生或降低 ATP 消耗。

随着 ATP 供给的减少,多种细胞活动受到限制,例如由 ATP 依赖性多药耐药泵介导的药物外排、p53 等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观遗传沉默。Chen 等研究发现,能量限制模拟剂 (2-de oxyglucose 和 3-bromopryuvate) 可以重新激活沉默的 KLF6 肿瘤抑制基因。

Zhou 等研究发现,药物耐受性肿瘤细胞在 ATP 耗尽的情况下化疗敏感性升高,而药物敏感性肿瘤细胞在外源 ATP 补给的请款下化疗耐药性升高。相比正常组织细胞,肿瘤细胞需要更多的 ATP,但是肿瘤细胞在能量来源切换方面的灵活性很差。因此,通过抑制糖酵解降低 ATP 水平可以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

(这个可以设计实验验证下)

这就造成了―生存重于生长‖,以及获得性耐受。这种策略与 Warburg 效应一样,成为了肿瘤治疗的统一标准,也是肿瘤治疗策略转变的基础和理由。然而,肿瘤治疗策略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代谢本身,而应该从总的 ATP 和 NADH 产生角度开展。

并非一种达尔文优势,肿瘤对发酵的依赖可能仅是能量供给不足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相比正常组织,这是一种竞争性劣势。因此,可以将肿瘤的这个缺点应用于治疗层面,特别是用于提升化疗敏感性。(如何限制肿瘤发酵途径呢?)

先前的肿瘤化疗策略往往因为化疗敏感性低而失败,如今有了可以升高肿瘤化疗敏感性的方法,肿瘤治疗也就变成了慢性的可治愈性的疾病,而且可以在锝 99m (99mTc) -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sestamibi) 扫描仪下成像。

图 4. 肿瘤细胞的能量产生过程和潜在抑制靶点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是 ATP 依赖性 p- 糖蛋白泵 (Pgp,由 MDR-1 基因编码) 的底物,这种

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可以检测 Pgp 的抑制情况,从而反映肿瘤相对于基线水平的化疗敏感性。按照这种显像方法,―跟着 ATP 走‖的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如图 4. 所示)。

2. 葡萄糖代谢

2.1 葡萄糖转运体抑制剂

由于葡萄糖具有极性亲水性,它不能穿透疏水性的细胞膜,因此需要借助一类特殊的跨膜

转运蛋白 - 葡萄糖转运体 (Glucose Transporters,GLUT)。肿瘤细胞的 GLUT 表达显著上调,这表明肿瘤细胞将葡萄糖作为主要的 ATP 能量来源。肿瘤大量消耗葡萄糖必然加大了葡萄糖的摄入量,最终加剧葡萄糖代谢。

图 5. 常用的葡萄糖转运抑制剂

研究发现,ATP 过量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列举了多

种 GLUT-1 抑制剂,例如不可逆抑制剂 (WZB117 和 Phloretin 根皮素)、diclofenac(双氯

芬酸)、apigegnin、fasentin、STF-31、以及临床获批药物 ritonavir(利托那韦),如图 5. 所示。(葡萄糖转运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建立,研究构效关系,黄酮类物质,要减少芹

菜素副作用,就希望不要进入血脑屏障,否则可能引起缺糖,眩晕,芹菜素预防肿瘤可能

与此有关,降低葡萄糖转运,那么芹菜素抗高血压,抑制平滑肌增殖,是否也与GLUT-1

抑制有关呢,好像逻辑很对啊,难道芹菜素是个双靶点,enOS诱导,和GLUT-1抑制。

那么雌激素与糖代谢有关系吗,因为芹菜素同时也是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它降压的机制,

恢复血管弹性的机制是什么呢?如果是这样,我需要做一个水溶性黄酮,不能过血脑屏障。WZB117 和 Phloretin 是 GLUT1 的不可逆性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葡萄糖的摄入量和细胞

内的 ATP 水平,从而抑制糖酵解和细胞生长。补给外源性 ATP 可以缓解肿瘤细胞的 WZB 117- 诱导性细胞毒性,这表明 WZB117 等 GLUT 抑制剂通过降低细胞内 ATP 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Diclofenac 除了具有抗炎症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由 COX-1 和 COX-2 介导) 外,还是一种 G LUT-1 抑制剂。最近研究表明,Diclofenac 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细胞摄入葡萄糖。与 Di clofenac 相同,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 apigenin 也是一种 GLUT-1 抑制剂。

先前有人推测 apigenin 可能通过细胞周期阻滞来发挥抗肿瘤活性,但是最近研究发现 apig enin 可以显著抑制 GLUT-1 的表达,从而降低人类胰腺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入。查阅临床试

验官方网站可以发现,有一项旨在研究 apigenin 对结直肠癌复发影响的临床试验 (NCT00 609310),不过该项试验尚未开展。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抗HIV―鸡尾酒‖可以显著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病率,HIV 蛋白酶抑制剂

具有抗肿瘤活性?研究发现,Ritonavir 可以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 (McBrayer) 和卵巢癌

细胞 (Kumar) 凋亡。卵巢癌组织中的葡萄糖转运体高水平表达 (GLUT 1 和 GLUT 3) 与不

良预后密切相关。

尽管 Ritonavir 对卵巢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可能与 PI3K/Akt 通路受抑制相关,但是有证

据表明 Ritonavir 可以抑制胰岛素依赖型 GLUT4 活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研究结果表明,GLUT8 和 GLUT11 是细胞增殖和存活所必需的,GLUT4 是细胞葡萄糖代谢 (ATP 产生)

所必需的。

体内研究发现,葡萄糖转运体抑制可以下调 ATP 依赖性 p- 糖蛋白泵水平,从而升高肿瘤

细胞的化疗敏感性。Ritonavir 可以升高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 doxorubicin 的敏感性。部分

肿瘤细胞因为 P- 糖蛋白过量表达而产生 daunorubicin 耐药性,GLUT-1 抑制剂 phloretin

可以降低这些肿瘤细胞对 daunorubicin 的耐药性。

相比于上述对 GLUT-1 靶向性不强的分子或作用机制复杂的天然产物,fasentin 是一种小

分子GLUT-1 选择性抑制剂。研究发现,fasentin 可以与葡萄糖转运体的特异性位点结合,限制细胞对葡萄糖和营养的摄取,从而提升细胞对 FAS 和肿瘤坏死因子凋亡 - 诱导配体(TRAIL) 的敏感性。

尽管 fasentin 自身不能诱导细胞死亡,但是它为寻找高效非天然产物葡萄糖转运体抑制剂

起了个好头,例如 STF-31 就具有合成致死活性。

2.2 葡萄糖转运体 -1 与肾癌

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 就是代谢通路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好例证。

肾细胞癌是典型的缺氧性肿瘤,主要依靠糖酵解获得 ATP。例如,肿瘤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 和延胡索酸水化酶 (FH) 受到抑制或功能障碍会造成下游底物聚集(琥珀酸和延胡索酸)。

它们是代谢信号物质,可以抑制脯氨酰羟化酶 (PHD) 的活性。这些羟化酶是预防 HIF-1α

积累所必需的。HIF-1α积累会诱发VEGF、TGF-β、PDGF、GLUT1 和 EPO 基因的过量

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细胞分化、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特别是,GLUT1 过量表达会使肿瘤细胞对葡萄糖―上瘾‖。(李建需要做这几个指标)

肾细胞癌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肾脏癌症,约占 90-95%。肾细胞癌细胞对化疗、放疗和免疫

疗法的耐药性很强。最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舒尼替尼 (Sut ent) 和索拉非尼 (Nexavar)。

在大多数肾细胞癌患者中,von Hippel–Lindau (VHL) 肿瘤抑制基因是失活的,这会造成 H IF-1α积累,以及肿瘤细胞对 GLUT1 的高度依赖。因此,我们可以据此设计具有合成毒性

的 GLUT1 抑制剂,用来治疗 VHL 失活性的肾细胞癌患者。

STF-31 是一种小分子 GLUT1 抑制剂,它具有很大的改造潜力,特备是针对 VHL 失活的

肿瘤细胞。动物模型研究发现,STF-31 可以用 VHL 依赖性方式抑制葡萄糖的摄入和 ATP

的产生,从而诱导细胞死亡,最终抑制肿瘤生长。因为正常组织中也存在 GLUT 受体,因此高剂量 GLUT 抑制剂可能会引发系统性毒性。

然而,低剂量 GLUT 抑制剂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 ATP 水平和下调 MDR 转运体表达水平

升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不会产生系统性毒性。因此,在低剂量服药情况下可以

将 GLUT 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用来预防和治疗化疗耐药性。

2.3 己糖激酶抑制剂

葡萄糖一旦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就会发生磷酸化作用,形成葡萄糖 -6- 磷酸 (G6P)。

这是糖酵解的第一个关键步骤,由同工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 催化完成。己糖激酶通过

磷酸化将非离子化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不是葡萄糖转运体的底物,所以葡萄糖就被困在细胞中了。

图 6. 己糖激酶抑制剂

氯尼达明 (Lonidamine) 是一种吲哚衍生物,作为口服己糖激酶抑制剂和抗锥虫药物。研究

发现,氯尼达明具有抗肿瘤活性,它可以将己糖激酶与线粒体解耦连,目前已经进入临床

前和临床实验阶段。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氯尼达明单独用药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然而,氯尼达明用药与化疗联合进行时治疗效果较好。例如,氯尼达明与表柔比星 (epirub icin) 联合用药可以缓解乳腺癌对表柔比星的耐药性。氯尼达明同样可以提高卵巢癌和肺癌

的化疗敏感性,结果虽然喜人但是并不严谨,这表明仍需开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恶性神经胶质瘤是一种特别依赖糖酵解的肿瘤,那是否可以将线粒体耦连己糖激酶作为氯

尼达明治疗的靶点?临床研究发现,氯尼达明作为放疗增敏剂和放化疗增敏剂 (XRT 和 te mizolamide) 可以有效治疗恶性神经胶质瘤,升高肿瘤患者存活率。

最近,氯尼达明已经用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治疗,但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药物相关肝脏毒性,相关治疗研究工作因此被叫停。检索可以发现,目前并没有正在开展的氯尼达明临床试验。然而,大家对氯尼达明的兴趣并没有消减,目前正在试图通过改变剂型以降低其器官毒性。

2- 脱氧 -D- 葡萄糖 (2-DG) 和 3- 溴丙酮酸 (3-BP) 是己糖激酶 -II 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通

过降低细胞内 ATP 水平升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2- 脱氧 -D- 葡萄糖是一种葡萄糖

类似物,可以进入细胞并通过磷酸化作用形成 2-DG-P。然而,2-DG-P 是一种―终结‖物质,不能参与进一步的代谢反应,从而阻断糖酵解的进行。

体内研究发现,2- 脱氧 -D- 葡萄糖单独使用时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因为内源性葡萄糖会与

其竞争己糖激酶的活性位点。不过,2- 脱氧 -D- 葡萄糖与 adriamycin 和 paclitaxel 联合使

用时,它可以显著提升后者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 ATP 水平和抑制多药耐药泵相关,因为药物外排需要消耗大量 ATP。

曲妥单抗 (Trastuzumab) 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 ErbB2 抗体,研究发现它可以有效缓解 ErbB2 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情。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肿瘤会出现针对曲妥单抗的获得性耐药,这是曲妥单抗的一大主要缺点。最近证据表明,肿瘤对曲妥单抗的耐药性主要与葡萄

糖摄入增加和乳酸产生有关。

研究发现,2- 脱氧 -D- 葡萄糖可以提升曲妥单抗耐药性细胞对曲妥单抗的敏感性,这表明

联合用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治疗策略。2- 脱氧 -D- 葡萄糖目前已经进入一期临床试验,它的耐受性很好且毒性较小。

3- 溴丙酮酸 (3-BP) 是丙酮酸的类似物,是己糖激酶和 3- 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这

两种酶在糖酵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前研究发现,经肝动脉灌注给药时,3-BrPA 对肝内和肝外肿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

Cardaci 等研究发现,3-BP 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酰胺代谢发挥毒性作用,谷氨酰胺代谢是肿瘤细胞的另一个非线粒体性 ATP 能量来源。尽管谷氨酰胺可以替代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但是在谷氨酰胺不存在的情况下,3-BP 在体外仍有很强的的细胞毒性。

2.4 丙酮酸激酶 M2(PKM2) 抑制

在糖酵解的倒数第二步由丙酮酸激酶 (pyruvate kinase) 催化完成,磷酸烯醇丙酮酸 (PEP) 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激酶有四个亚型:L、R、M1 和 M2,其中 M2 是肿瘤细胞丙酮酸激酶的主要亚型。有趣的是,相比其他亚型丙酮酸激酶,PKM2(丙酮酸激酶 M2)的活性很低,这会造成糖酵解上游中间产物的积累。

这些中间产物可以经磷酸戊糖途径转化为核糖 -5- 磷酸等大分子合成的底物。尽管 PKM2 抑制会抑制肿瘤的发展,但是 PKM2 催化磷酸烯醇丙酮酸生成丙酮酸是 ATP 产生的关键步骤,是能量稳态维持必不可少的。

图 7. 丙酮酸激酶 M2(PKM2) 抑制剂

紫草素 (Shikonin)(图 7.) 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中药萘醌衍生物。紫草素通过产生活性氧(ROS) 抑制肿瘤细胞 PKM2 的表达,具体机制可能与 358 位胱氨酸残基氧化相关。紫草素治疗膀胱癌的研究已经进入临床二期阶段,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数据报告。紫草素,目前有人用于子宫内膜异位)

因为相比正常组织,在肿瘤细胞中 M2 亚型丙酮酸激酶更为常见,所以 PKM2 已经成为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基于 MTT 法的小分子药物高通量筛选结果显示,抑制率为 50% 分子的命中率约占 7%。尽管已经发现了 PKM2 抑制剂,但是它对 M1 亚型丙酮酸激酶的选择性不佳。

理论上,高效的 PKM2 抑制剂可以完全抑制糖酵解代谢和 ATP 产生。不过,这些选择性不强的 PKM2 抑制剂可能对其他亚型的丙酮酸激酶有很好的靶向性,或者可以与其他细胞毒性药物联合使用。

紫草素及其类似物 (例如 alkannin 紫草红) 是一种天然染料和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中药领域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研究发现,紫草素和紫草红均能有效抑制 PKM2,但对 PKM1 或丙酮酸激酶 -L(PKL)没有抑制作用,从而限制糖酵解和 ATP 的产生。这两种分子药物对人类皮肤癌细胞有化学预防作用。但是,目前在美国并没有关于紫草素和紫草红的临床试验。

关于老药新用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奥利司他 (orlistat) 是胃肠道脂肪酶和脂肪酸合成酶 (FA SN) 抑制剂,主要用于减肥,然而研究发现奥利司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最近研究发现,奥利司他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PKM2 的活性,这表明在卵巢癌治疗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磷酸戊糖途径

3.1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 是肿瘤细胞内主要的抗氧化酶,它可以维持谷胱甘肽 (GSH)水平以免细胞遭受 ROS 损伤。谷胱甘肽活性池的再生情况视 NADPH 的还原力而定,肿瘤细胞需要保持很高的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以便保护细胞免受 ROS 的毒性作用。

图 8.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

因此,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可能会产生灾难性影响,ROS 水平失控,从而促进细胞死亡。尽管早在 1960 年有报道称类固醇可以抑制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然而处于抗肿

瘤研究中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是类固醇,包括内源性脱氢表雄酮 (DHEA) 和儿茶素没食子酸盐 (catechin gallates)。如图 8 所示,6- 氨基烟酰胺(6-amin

onicotinamide) 和海藻天然产物溴苯酚 (bromophenols) 也是选择性和可逆性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

随着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升高,研究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

到如何寻找更加有效的 DHEA 类似物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MDR) 形成与药物外排

泵的激活相关。(GAOH是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吗)

研究发现,多柔比星耐药性结直肠癌细胞的药物外排泵 MRP1 和 MRP2 表达水平上调与

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活性增加、磷酸戊糖途径水平升高和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升高相关。这些数据表明,抑制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可以使肿瘤细胞的药物外排泵失活,从而升高

HT-29DX 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RRx-001 (如图 8. 所示) 可以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 和 DNA 甲基转移酶活性,

是一类结构新颖的抗肿瘤化合物,目前已经进入临床实验一期阶段。RRx-001 是一种亲电体,可以与谷胱甘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亲核硫醇基团结合。

RRx-001 的抗肿瘤活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和活性氮水平升高有关 (reactive o 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RONS)。半胱氨酸依赖性酶对氧化修饰 / 损伤特别敏感,它

活性部位的半胱氨酸残基是催化反应所需的,因此可以通过活性氧调控实现对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PD) 的抑制。

RRx-001 是一种强有力的和选择性很高的肿瘤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在 RRx

-001 所产生的氧化迸发情况下肿瘤细胞敏感性更高。同样,RRx-001 也可以通过活性氧抑制丙酮酸激酶 M2 的活性。

在一期临床试验阶段,25 位晚期转移性肿瘤患者在接受 RRx-001 预处理后,病情显著改

善且没有显著的系统毒性,这表明 RRx-001 对肿瘤细胞的毒性更强。ATP 水平是反映化

疗耐药性药物的关键决定因素,研究发现 RRx-001 可以增强后续化疗的疗效,其中包括 4位结直肠癌患者和 1 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这个研究结果可能与先前的假设―化疗耐药性是不可逆的‖相悖,恢复敏感性 (resensitizatio n) 可能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

4. 谷氨酰胺代谢

4.1 谷氨酰胺转运体

肿瘤细胞对两种营养物质特别上瘾,它们分别是葡萄糖和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人体含量

最丰富的循环性氨基酸,谷氨酰胺经过代谢可以转化为α- 酮戊二酸,α- 酮戊二酸是 Krebs 循环的中间产物。Krebs 循环不仅细胞提供 ATP,还为大分子合成提供前体物质,例如为

糖异生提供苹果酸、为氧化磷酸化提供 NADH、为亚铁血红素合成提供琥珀酰 CoA。

其中,回补反应 (anapleurotic reactions) 是 Krebs 循环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尽管正常细胞

很少动用谷氨酰胺进行代谢,但是肿瘤却可以将谷氨酰胺代谢相关的中间产物回补进入 Kr ebs 循环。此外,谷氨酰胺还是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 的前体。(长期生肌肉的,吃生肌

粉是否很容易得肿瘤呢)

图 9. 谷氨酰胺代谢抑制剂

它莫西芬 (Tamoxifen) 和雷洛昔芬 (Raloxifene)(如图 9. 所示) 均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酰胺转运体 (ASCT2) 阻断谷氨酰胺的细胞摄入,从而降低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不过,通过添加外源性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N-acetyl L-cysteine) 和雌二醇 (17 b eta-estradiol) 可以升高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这可以缓解上述两种药物的细胞毒性。

谷氨酰胺类似物阿西维辛 (acivicin) 和 6- 重氮 -5- 氧代 -L- 正亮氨酸 (DON) 可以抑制谷氨酰胺代谢,从而显著抑制体内外肿瘤细胞的。然而,由于它们的选择性较低和毒性较大,目前尚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5. 自噬抑制

在营养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肿瘤细胞动用和调配一些生物大分子用于代谢反应。自噬是一种维持 ATP 正常水平的自我补给方式,从而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水平。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细胞的癌变》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细胞的癌变》知识点 总结 一、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二、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体细胞能分裂 50-60 次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变后球形的成纤维细胞癌细胞的分散和转移示意图癌症为什么难治?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三、细胞癌变的原因 (1) 物理致癌因子: 辐射(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1、致癌因子 日本广岛、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的影响。幸存的居民皮肤癌、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诱发众多白血病患者。图为

悲惨的受害者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性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 (2) 化学致癌因子: 无机物- 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有机物- 如黄曲霉素、亚硝胺、尼古丁、甲醛、苯、联 苯胺、煤焦油、苯并芘等 (3) 病毒致癌因子:感染人的细胞,将其基因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诱发癌变 如:感染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 EB 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使儿童患淋巴癌、成人患鼻咽 癌。 2、内因遗传因素 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A. 原 癌基因 B. 抑癌基因 肿瘤细胞正常细胞为什么会转化成癌细胞?癌细胞正常 细胞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突变突变癌基因失去抑制作用不能控制 (致癌因子的作用)不受控制,恶性增殖 四、癌症的预防

cancer杂志年终大盘点2015肿瘤学十大发现

Cancer杂志年终大盘点——2015肿瘤学十大发现 2015年年尾,美国肿瘤学会官方杂志Cancer 对过去一年肿瘤领域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做了大盘点。下面,请随我们一起看看,2015年有哪些发现登上了cancer的头条吧! 1、肿瘤疫苗:未来预防结肠癌的“利器”尽管有了结肠镜等筛查手段,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尤其是高危因素患者)死于结肠癌。为了加强结肠癌的预防措施,来自华盛顿大学的Mary (Nora) Disis博士正试图通过将特异性基因导入疫苗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发展。目前Disis博士和她的团队已经研究了上百种可作为结肠癌疫苗靶点的基因,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明确哪一种基因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关键信号,并且能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较好地识别。 在美国肿瘤学会研究基金会的帮助下,该研究已经进入了筛选阶段,Disis博士认为:“我们预计要花费3年时间对所有的基因疫苗在小鼠体内的有效性进行检测,筛选出最有的肿瘤疫苗,并且预计再花一年的时间进行扩大检测以保证它在人体内的安全性。” 2、中医耳压法:乳腺癌患者最简便的疼痛减轻疗法 疼痛一直是很多癌症患者的梦魇,超过40%的乳腺癌女性患

者称,术后两三年内一直受疼痛困难,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Pittsburgh大学的Chao Hsing Yeh教授2015年9月18号在Cancer Nursing发表一篇文章称,一天三次按压贴在耳朵上的带小种子的敷贴可以有效地减轻乳腺癌患者的 疼痛和疲劳。Yeh教授将这种疗法称为“耳压法”(APA).这种方法类似于中医的针灸,理论也来源于传统中医理论。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一种看不见的能量,也称之为“气”将内外器官连接起来。耳部的某些特殊穴位与大脑是相通的,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激发脑内神经反应从而减轻疼痛,而且一些研究也通过fMRI找到了耳部某些穴位与大脑神经元活动的关联。 APA疗法简单易行,第一次时需要医生将一种叫vacarria的植物种子贴在特殊部位(这些敷贴可以保持4周左右),并教患者按摩手法,一天三次,一次九分钟,以后患者可以自己在家中操作。Yeh教授在31例一直受疼痛困扰的中年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了试验,这些患者共接受APA疗法共4周。Yeh教授称7天后接受APA疗法的患者疼痛减轻了51%,4周之后,她们的疼痛程度减轻了71%,而且患者的疲劳感和睡眠都有所改善。 “APA疗法不仅是一种简单而廉价的疗法,而且没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一种比较适合乳腺癌患者的疼痛疗法。”目前,Yeh教授正在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APA

高中生物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第十六章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细胞代谢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并且存在复杂的调节机制,这些调节机制都是在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RNA)的作用下进行的。 重点: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酶活性的调节。 第一节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细胞代谢的基本原则是将各类物质分别纳入各自的共同代谢途径,以少数种类的反应转化种类繁多的分子。不同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交叉点上关键的中间物而相互转化,其中三个关键的中间物是G-6-P、丙酮酸、乙酰CoA。 一、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 1、糖转变成脂 图 糖经过酵解,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及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变成乙酰CoA,合成脂肪酸。 2、脂转变成糖 图 甘油经磷酸化为3-磷酸甘油,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异生为糖。 在植物、细菌中,脂肪酸转化成乙酰CoA,后者经乙醛酸循环生成琥珀酸,进入TCA,由草酰乙酸脱羧生成丙酮酸,生糖。 动物体内,无乙醛酸循环,乙酰CoA进入TCA氧化,生成CO2和H2O。 脂肪酸在动物体内也可以转变成糖,但此时必需要有其他来源的物质补充TCA中消耗的有机酸(草酰乙酸)。 糖利用受阻,依靠脂类物质供能量,脂肪动员,在肝中产生大量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 二、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 1、糖的分解代谢为氨基酸合成提供碳架 图 糖→丙酮酸→α-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 这三种酮酸,经过转氨作用分别生成Ala、Glu和Asp。 2、生糖氨基酸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糖 凡是能生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草酰乙酸的a.a,称为生糖a.a。 Phe、Tyr、Ilr、L ys、Trp等可生成乙酰乙酰CoA,从而生成酮体。 Phe、Tyr等生糖及生酮。 三、氨基酸代谢与脂代谢的关系 氨基酸的碳架都可以最终转变成乙酰CoA,可以用于脂肪酸和胆甾醇的合成。 生糖a.a的碳架可以转变成甘油。 Ser可以转变成胆胺和胆碱,合成脑磷脂和卵磷脂。 动物体内脂肪酸的降解产物乙酰CoA,不能为a.a合成提供净碳架。 脂类分子中的甘油可以转变为丙酮酸,经TCA进一步转变为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这三者都可以转变成氨基酸。 四、核苷酸代谢与糖、脂、氨基酸的关系 核苷酸不是重要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各种氨基酸,如Gly 、Asp 、Gln是核苷酸的合成前体。 有些核苷酸在物质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的核仁可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B.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可维持细胞形态 C. 线粒体与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可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 D. 细胞膜与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融合进行成分的更新 2.对哺乳动物性腺某一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未经复制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在普通培 养基上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4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B. 若1个子细胞不带有放射性,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中期带有放射性的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两条染色体带有放射性 3.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 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液面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 B. 液面可能会一直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停止 C. 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一定高度停止 D. 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均通过极性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B.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进而调节基因组的表达 C.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依赖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D. 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5.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要经过加工才能与核糖体结合发挥作用: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 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过程需要非蛋白质类的酶参与。而且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发挥完作用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基因可参与生物体多个性状的控制 B. 催化某些初始RNA剪切过程的酶是通过转录过程合成的 C.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是核糖体内完成的 D. mRNA的合成与降解是细胞分化的基础,可促进个体发育 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与基因重组无关 B. 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只能来源于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存在生殖隔离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某科技小组的同学,欲测算农田中某种农作物在晴朗的白天6~9时有机物的制造量,进行了如下操作: 在农田中随机选取多个样方;用透明玻璃罩罩住样方内所有植株形成密闭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在该时间段内连续采集数据;然后将各样方的玻璃罩用黑布罩住,继续采集数据三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6?9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此时间段内测得罩内CO2浓度先升高后下降,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 (2)6?9时,罩内CO2浓度最高时,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原因是______。 (3)若该小组测得6?9时各罩内CO2平均减少量为a,黑暗处理3小时各罩内CO2平均增加量为b,则______表示6?9时样方内该农作物固定CO2的总量,进而可推算有机物的制造量。有同学分析后认为该结果与实际会有较大误差。请你从影响植物生理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角度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主要是______。 8.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临床常见的发烧也称发热,原因是致热 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极地工作人员与高温车间工作人员相比,体温仍能维持稳定,主要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协调下,______细胞氧化放能、产热增多的结果,同时体内______ (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2)发热的原因有多种,如感染性细菌侵入人体后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灭活的______免疫过程;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和病毒侵入细胞后的______免疫过程等均能引发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发热。 (3)若人体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______病,及HIV病毒攻击T细胞均能引起发热现象。对后者的治疗往往需要临床注射从小牛胸腺中提取的胸腺素,请分析胸腺素的作用是______。 (4)正常人一定程度的病理性发热对机体是______ (填“有利”或“不利”)的。发热严重者会出现四肢酸痛、头晕、抽搐等症状,这是由于体温过高影响了______使机体代谢活动发生紊乱所致。 9.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能见到一种基于“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图所 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把多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有机整合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这与单个生态系统(如鱼塘生态系统)相比,优点是______。据图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可做为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 (2)输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______;图中塘泥可以为桑树和甘蔗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的原因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受到少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废水(含有化肥、农药、普通洗衣粉、石油、高含硫煤碳)污染时,能通过______等方式消除污染,污染严重时可使该鱼塘发生“水华”现象,上述废水中能促使“水华”现象发生的物质是______。 10.某小组利用某种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高等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性状分别是:花色 (红、粉红、白)、叶型(宽叶、窄叶)、籽粒颜色(有色、无色)、籽粒发育(饱满、不饱满)。 实验结果如下表:

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肿瘤 从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再从单个或少量癌细胞发展成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肿瘤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机体因素相互作用、多基因参与、经多阶段发展的结果。 第一节肿瘤发生发展概述 一、肿瘤发生的多阶段性学说 化学致癌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多阶段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可分为启动(initiation)、促进(promotion)、进展(progression)和转移(metastasis)等阶段。 二、肿瘤的克隆源性和肿瘤异质性 克隆(clone)是指单个细胞经无性繁殖而形成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细胞群体。多数研究表明人类肿瘤为单克隆起源,也存在肿瘤的多克隆起源。 肿瘤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指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在形态、核型、免疫表型、生化产物、增殖能力、分化程度、侵袭和转移能力以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具有各自细胞学特征的肿瘤细胞亚群。 第二节肿瘤病因学 肿瘤的病因包括环境因素(外因)和机体自身因素(内因)两大方面。环境致癌因素可分为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以及生物致癌因素三大类,机体自身因素包括遗传、免疫、内分泌和代谢以及精神神经等因素。 一、化学致癌因素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引起肿瘤约占人类肿瘤病因的80%,是最主要的导致肿瘤发生的环境因素。 共同特点:①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效应;②不同化学致癌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可出现累积、协同或拮抗等不同效应;③化学致癌物所造成的细胞遗传性损伤可通过细胞分裂遗传到子代细胞;④大多数化学致癌物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所形成的衍生物具有致癌作用的,称为间接致癌物(indirect carcinogen)。 (一)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1. 芳烷化剂(aralkylating agents):其代表性的是多环芳烃类(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多环芳烃类是迄今已知致癌物中数量最多、分布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发表文章:The Hallmarks of Cancer,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肿瘤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这篇论文被称为肿瘤学研究的经典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 在2011年3月出版的Cell杂志上,两位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在原有的六大特征的基础上,新增了四大特征,包括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将原有的肿瘤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写出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并简述ATP化学组成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解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比较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生成和消耗特点,总结其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ATP-ADP的循环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TP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ATP的分子简式 2.教学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ADP的循环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 理解ATP作为“能量通货”的含义 教学用具与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以讨论、探究、实验教学法为辅。 分组学习,问题讨论,激发思维,实施探究,分析归纳,总结梳理。 教学设计 教学安排:1课时 时间安排:用5-10分钟时间进行新课的导入,30-35分钟进行新课的展开,最后花5-10分钟进行课程总结。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10min) 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有关萤火虫发光的故事 【提问】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那是什么能转化成了光能呢? 【副板书】设问:什么能转化成了光能 【回答】……可能是食物,可能是葡萄糖,也可能是化学能等等 【评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答案,那这些答案是不是都对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进行下面的探究。 【通过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问】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那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的储能物质又是什么?这些能量能直接被利用吗?如何证明呢? 【回答】 ……能(因为我们宏观看到的就是吃进去食物(主要是葡萄糖)之后就有了能量有了动力)。……不能(能源物质进入体内后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过程才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总结】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是葡萄糖,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但它们是不是能被直接利用呢,我们通过以下实验来进一步分析。 多媒体演示萤火虫荧光实验(发光器必须切割粉碎,如果发光器不切割粉碎,而是完整的结构,则加葡萄糖后仍会发光,因为葡萄糖被氧化,间接供能;必须放置一段时间等直接能源消耗完全才能开展实验)。 教师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学生讨论:从A、B试管的实验现象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在无法进行能源物质的氧化分解时,葡萄糖不能使生物发光而ATP能。 【总结】ATP是可以作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葡萄糖里的能量不能直接利用,我们把它比作是存折里的钱,那么ATP能直接供能,可以比作现金,即流通的货币,简称“通货”。 【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把思维指向ATP,从而进入ATP的学习。 通过“实验”锻炼观察现象,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认识“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的结论。帮助学生理解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 新课展开 一.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10min) (这部分内容为教学重点,但比较简单,重在记忆) 多媒体展示ATP制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 2、ATP的分子简式? 3、简式中A,P,~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后我再简单介绍各字母、符号代表的含义及高能磷酸键的名称由来和特点,加深印象。(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20.92 kJ/mol能量的化合物都叫做高能磷酸化合物) 【主板书】ATP的分子结构简式 二.ATP的利用 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那它是如何释放能量的呢 【提问】1、ATP供能时,释放哪个化学键中的能量? 2、ATP供能过程中,可形成哪些产物? 【回答】……释放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形成ADP 【讲述】ATP的水解过程,指出这是一种放能反应。 【主板书】ATP ATP(水解)酶ADP+ P i+能量 【提问】ATP水解后的能量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代谢物及细胞感受代谢物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

“代谢物及细胞感受代谢物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重大项目指南 细胞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大量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发生了代谢重编程,并且对肿瘤代谢的认识已经不再局限于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改变,诸多代谢通路包括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谷氨酰胺代谢、丝氨酸代谢、一碳单位代谢、胆碱代谢等,在肿瘤细胞中均发生了重编程变化。随着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代谢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已成为活跃的国际学术前沿,细胞代谢异常先于肿瘤发生的理论也逐步在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糖缺乏可促进KRAS野生型的细胞获得KRAS及其信号通路分子的突变,首次证明细胞代谢异常可以导致原癌基因突变。2-HG竞争性抑制多种α-KG依赖的双加氧酶活性(如:介导DNA氧化去甲基化的Tet双加氧酶),以及其他表观遗传调控相关的酶(如: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等,从而影响表观遗传调控,启动肿瘤的发生、影响肿瘤的进展。这些研究发现提供了代谢改变可以促进肿瘤发生的直接证据,而且其调控的关键节点也正在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潜在的靶点。基于肿瘤代谢改变的研究成果,将为肿瘤的分子诊断、精确分型、预后分析、靶向治疗和药物反应性等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肿瘤代谢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涉及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和多种分子机制,而代谢物及细胞感受代谢物异常在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例如:代谢产物乳酸可以直接增加某些蛋白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肿瘤细胞能感受环境代谢物变化,增加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的合成;肿瘤细胞还能调整自身的能量感受通路,增强对代谢压力的适应,提高在低营养状态下的存活率,是肿瘤产生抗药性的因素之一。此外,肿瘤细胞还通过与免疫细胞竞争营养,而抑制抗肿瘤免疫,如:肿瘤细胞糖酵解增高可以引起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营养不良,抑制T细胞肿瘤免疫;调控胆固醇代谢途径可提高肿瘤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的活性,增强抗肿瘤细胞免疫。肿瘤代谢研究的领域已进一步扩展到肿瘤微环境,以及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因此,发现代谢物异常、了解细胞如何感受代谢物异常、代谢异常对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以及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造等是重要的前沿科学问题,阐明其内在的分子机制将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本立项拟以发现与肿瘤发生相关的代谢物为切入点,研究重要代谢物异常在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明确细胞感受代谢物失调的机制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探索代谢异常对肿瘤微环境的改造及其生物学效应和机制。从而阐释代谢异常在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基因表达与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和地位,深入理解代谢物(或包括相关代谢酶)和细胞感受代谢物失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为临床转化提供新的诊断靶标与治疗靶点。本项目的实施对促进代谢生物学、化学、免疫学与肿瘤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科交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目标 以我国常见高发的1-2种肿瘤为模型,发现一批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有明确调控作用的重要代谢物,研究这些代谢物异常在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确定代谢物和细胞相互作用失调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解析代谢物对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阐明代谢异常对肿瘤微环境的改造及其生物学效应,建立适于转化研究的代谢物体外及体内研究的实验平台,发现可能用于肿瘤临床诊断的代谢物分子标记物,鉴定可能具有肿瘤临床治疗前景的代谢物分子靶标。 二、研究内容 选择我国常见高发的1-2种肿瘤为模型,开展如下四方面的研究: (一)肿瘤相关代谢物的发现:采用高通量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检测手段,发现、筛选和鉴定一批与肿瘤表型特征密切相关的代谢物;运用细胞模型、荷瘤小鼠及转基因小鼠等动物模型,证实其体内外对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

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十大特征释义 众所周知,癌细胞几乎肆虐横行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大脑到各个器官,从表皮到骨骼,我们曾经在进化中得到的、在生物界引以为豪的人体,在癌细胞肆虐下往往显得那么脆弱,有时似乎变得不堪一击。 癌细胞并非入侵的外族,它们与组成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细胞同文同种,但不同的是癌细 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赋予了它们十种特殊“器物”,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人体内纵横 捭阖,所向披靡。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9.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10.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其一: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 在人体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系统中,倘若一个细胞想要改变其现有状态(如从静止到 生长分化状态的改变),必须接收到一系列相关指令,这一过程才能进行,就像军队中的 令行禁止一样。就这样,数以万亿计的细胞各司其职,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维系着人体的 健康。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在正常细胞中还没有发现一例例外。 这些改变细胞状态的指令,生物学上称之为信号分子,它们多是外源的,即由另一类细胞 产生,这也是人体保持自我平衡的重要机制。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指令接收器 (受体)相结合,细胞状态改变这一过程得以实施。 在这方面,癌细胞是截然不同的,它们通过种种“奇巧淫技”把自己对外源生长信号的依 赖降到了最低限度。首先癌细胞们获得自己发号施令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自行其是 的合成生长分化所需的生长信号,无需依赖外源性信号。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在神经胶母细 胞瘤和恶性肉瘤中的癌细胞就分别获得了合成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TGFα(肿瘤 生长因子α)的能力。其次癌细胞还会大量表达其表面的信号接收器,这样就可以富集周 围微环境中的生长信号从而进入生长分化状态(注:正常情况下,未经富集浓度的生长信 号不足以触发生长分化)。此外癌细胞还会改造它周围的一些正常细胞成为生长信号的生 产工厂供其使用,并招募一些帮凶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分化。 其二: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 平衡似乎是人体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体内除了有生长信号外,还存在着生长抑制信号。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分子如同看家护院的“爱犬”一般时刻检测这些细 胞的“身体状况”和周边环境,根据情况来决定细胞的未来的命运:或是继续生长分化, 或是仍然处于静止期,抑或丧失生长分化能力进入有丝分裂的后期。这样正常细胞才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行有序的生长分化。对于癌细胞来说,如果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 不断地生长分化,必须逃避这些“爱犬”分子的监控。他们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基因突变使 得这些“爱犬”分子失去活性,从而实现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的目的。 其三:规避细胞凋亡 逃避细胞凋亡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癌细胞都具有的能力。负责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大体上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如同上文所述的“爱犬”分子,如一种名叫p53的蛋白就是其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另一类则负责执行细胞凋亡。前者监控细胞内外环境,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 足以触发细胞凋亡,即指挥后者执行。目前科学研究证实,DNA损伤,信号分子的失衡以 及机体缺氧都有可能触发细胞凋亡。

医院实时无标记细胞多功能分析仪等购置招投标书范本

采购需求 一、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以及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一)采购标的需实现的功能或者目标 本次招标采购是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配置基本设备,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所提出的设备技术规格和服务要求,综合考虑设备的适用性,选择需要最佳性能价格比的设备前来投标。投标人应以技术先进的设备、优良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充分显示自己的竞争实力。 (二)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要求 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规定,本项目投 标人为小型或微型企业且所投产品为小型或微型企业生产的,投标人和产品制造商应出具招标文件要求的《中小企业声明函》给予证明,否则评标时不予认可。投标人和产品制造商应对提交的中小企业声明函的真实性负责,提交的中小企业声明函不真实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监狱企业扶持政策:投标人如为监狱企业将视同为小型或微型企业,且所投产品为小型 或微型企业生产的,应提供由省级以上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具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投标人应对提交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负责,提交的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不真实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根据《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 策的通知》(财库〔〕号)规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在参加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时,投标人应出具招标文件要求的《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并对声明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中标、成交供应商为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采购代理机构将随中标结果同时公告其《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接受社会监督。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小型、微型企业。不重复享受政策。 4.鼓励节能政策:投标人所投产品如属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最新一期的《节 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的产品,投标人需提供证明材料。《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可以在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413036246.html,/)上查阅下载。

代谢与肿瘤的关系

丙酮酸脱氢酶与肿瘤的防治 正常细胞的能量代谢特点是使用葡萄糖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 ( OXPHOS),这种代谢方式既经济,效率也高。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表现 在活跃地摄取葡萄糖,进行有氧糖酵解。这种看上去很不经济的能量供给方式 对肿瘤细胞却是必需的,它既为肿瘤细胞的不断生长提供能量,也为它们提供 了生物合成的原料。肿瘤细胞这种能量代谢方式早在20 世纪 20 年代就被德国 科学家Otto Warburg观察到,基于这一发现,Warburg提出假设:肿瘤细胞有氧糖 酵解的产生反映了线粒体呼吸链的破坏,而且,糖代谢的异常可视为肿瘤发生 的始动因素。大多数体内肿瘤细胞及体外的转化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依然呈现葡萄糖高摄取率,增强的糖酵解代谢及代谢产物乳酸增加的这一现象 则是普遍存在,并被称之为Warburg Effect[1]。而在正常细胞中,ATP的产生主 要是通过OXPHOS,丙酮酸脱氢酶是连接糖酵解和Krebs的纽带,作为细胞进入 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限速酶,在调节糖酵解和糖氧化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系。 1、丙酮酸脱氢酶的简介 丙酮酸脱氢酶(PDH),是由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PDHA1)和E1β 亚单位(PDHB)基因编码的α和β亚基组成的结合硫胺素焦磷酸盐(TPP)的异 四聚体[2]。Koike等[3]首先克隆和测序了编码人类PDHE1α和E1β亚单位的cDNA 序列。PDHA1的基因组DNA全长15.92kB,含有11个外显子,位于X染色体短臂上(Xp22.1~22.2)。其中含有保守的硫辛酸焦磷酸盐结合区,位于外显子6的 编码195氨基酸残基和外显子7的编码255氨基酸残基之间。此外,在4号染色体 上有一段与PDHA1同源的无内含子的序列,主要在睾丸组织表达。PDHB基因 位于3p13~q23,全长1.5kB,含有10个外显子。 在线粒体中,丙酮酸脱氢酶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 体的形式存在。丙酸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c)是定位在线粒体中的多酶复合物, PDHc包含3个催化酶和2个调节酶,以及3个 辅因子和1个结合蛋白。催化酶分别是丙酮酸脱氢酶(E1)、二氢硫辛酰胺转 乙酰酶E2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E3不是PDHc特定的,但是被其他两个丙酮 酸脱氢酶复合物组份共享,从而E3活性不足通常有超越预期分离的丙酮酸脱氢 酶复合体缺乏的后果。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所有蛋白均是核编码的。高等生 物中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快速调节主要是由PDH激酶(PDK)和磷酸酶(PDP)介导E1α亚基可逆性磷酸化实现的,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基存在三个磷酸化位点。而细菌的PDHc活性主要是通过别构效应来调节,PDHc缺陷导致代谢障碍,组 织受损[4]。 2、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功能 PDHc是一组限速酶,催化丙酮酸不可逆氧化脱羧转化成乙酰辅酶A,同时

肿瘤细胞培养(完整版)

第6章肿瘤细胞的培养 肿瘤细胞培养是研究癌变机理、抗癌药的敏感性、肿瘤细胞和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手段。癌细胞是比较容易培养的细胞,当前所建立的细胞系中癌细胞是最多的。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肿瘤研究具有许多优点: (1)可免受机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个体差异性,便于探索各种物理、化和生物 因素对肿瘤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 (2)既便于从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又便于从基因及分子水平上研究 癌变的发生机理; (3)可长期传代、保存,便于观察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行为的改变。 (4)可用于快速筛选抗癌药物和研究耐药机理。 (5)研究周期短,比较经济。 但是它也有缺点,如长期培养可使细胞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体外实验所得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体内的情况,应与体内试验结合研究更为合理等。 一、肿瘤细胞培养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和性状 形态不规则,细胞界限清晰,伸展较差,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仁多、核浆丰富。折光性强,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微绒毛多而细密,与肿瘤细胞具不定向运动和铺着不依赖性有关。 2、生物特性 癌细胞在无血清或低血清(2%~5%)时仍能生长,营养要求不高,因能自分泌促增殖因子,在软琼脂培养时单个细胞能形成集落,生长方向性消失,再加上失去了接触抑制,癌细胞数量增多时可呈多层重叠生长,细胞饱和密度大,有丰富的三极有丝分裂,分裂指数高,细胞倍增周期短。 3、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可无限制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株)都表现有这种特性。但体外培养的永生性和体内肿瘤的恶性(包括侵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的,因恶性肿瘤多数在体外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功,生长增殖能力并不旺盛,有时只能传若干代,说明体外培养的永生性可在体外培养后获得的。另外,体外培养的许多细胞系,如NIH3T3、Rat-1 10T1/2等均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但两者有相关性,永生性可能是细胞恶性变的某一阶段。 4、侵润性 侵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仍保持有这种特性,当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侵润入其他正常组织中,甚至能穿透人工隔膜。 5、异质性 所有肿瘤细胞都是由增殖能力、遗传性、起源、周期状态等性状不同的细胞组成,属于异质性,其中有的衰老、退化,有的处于周期阻滞状态,只有那些处于活跃增殖的肿瘤干细胞才是支持肿瘤生长的成分,肿瘤干细胞易于生长增殖,分离培养干细胞的方法称干细胞培养(有干细胞系和数个亚系组成)。

细胞代谢专题分类整理

细胞代谢专题分类分块研究 近年高考考了什么? 一、A TP的合成、利用及能量代谢 考查的角度:A TP部分命题较低,多融合有关代谢或生理过程综合考查。 例题: (2016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答案】D (2016新课标I.29)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答案】(1)γ (2) α

二、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1、考查形式:对酶的本质及酶在代谢中作用的理解,多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结合,以选择题为主;对探究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考查主要是以实验形式进行,题型主要是非选择题,集中在对酶特性曲线的分析和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上。 2、命题趋势:高考对酶的作用及特性的考查将趋向于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表、曲线等以实验分析或设计的形式进行,所占分值较大。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多以选择形式出现,也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3、考查的角度:酶相关的实验探究是高考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酶的考查也不乏“亮点”与“创新点”如2016年全国卷I第3题考查测定酶活性的实验操作步骤,试题考查的知识简单,主要体现对考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预计2019年高考中,以“酶的作用机理”“酶的特性”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为背景的实验类试题出现的概率较高。试题中渗透着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4、例题: (2016新课标II.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 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 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4)生物体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B (2)加快(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专一性 (2016课标1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2017?新课标Ⅱ卷.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2018?新课标I卷.2)生物体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肿瘤新十大特征

CELL综述: 肿瘤新十大特征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2011年3月4号,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发表综述,题目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整个综述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且将过去的6个特征扩增到10个特征,新增加的4个特征为: 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并且将过去的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调整为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背景介绍 我们已经提出了总共6种肿瘤标志,组成了一个基本原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肿瘤性疾病显著差异的逻辑网络(Hanahan and Weinberg, 2000)。我们的讨论中包含了这样的概念,肿瘤细胞逐渐进展成新生物,它们获得一系列标志性能力,而人类肿瘤形成的多步骤的过程可以用初始癌细胞获得使它们成为肿瘤并最终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 我们注意到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肿瘤不只是癌细胞组成的岛状物。它们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物,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的相互作用。我们是这样描述招募来的正常细胞,它们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形成肿瘤相关基质,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这样的话,这些间质细胞对于特定能力标志的发展和表达是有贡献的。在接下来的十

肿瘤细胞代谢机制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机制 1.正常细胞能量代谢以及warburg效应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用于储存和传递化学能。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的相互转化实现了储能和放能。细胞中产生ATP主要通过胞液中进行的糖酵解(glycolysis,Gly)和线粒体中进行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两种途径产生。 在正常组织中,90%ATP来源于氧化磷酸化,而仅有10%来源于糖酵解[1]。并且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受到抑制,称为Pasteur效应。 1920年,Nobel奖获得者Warburg发现肝癌细胞糖酵解活性明显强于正常肝细胞,并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活性也很强。肿瘤细胞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依然呈现葡萄糖高摄取率,增强的糖酵解代谢及代谢产物乳酸增加的这一现象则是普遍存在,并被称之为Warburg Effect[2]。Warburg认为这种糖酵解活性增强是由于肿瘤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出现不可逆性损伤造成的。但是现在对于这一观点有很多不同看法。 2.糖酵解优势 虽然肿瘤细胞中糖酵解占据优势,但是Koppenol表明肿瘤细胞中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和正常细胞大致相同,但是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取量却是正常细胞的10倍。而且,每13个葡萄糖分子中一个被氧化磷酸化而12个进行糖酵解。所以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36分子ATP同时经糖酵解产生24分子ATP[3]。所以可以看出肿瘤细胞糖酵解活跃。尽管糖酵解的效率低,但是肿瘤细胞可以从糖酵解中受益:①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所以对能量需求量大,而糖酵解多产生的ATP也有利于肿瘤生长。②糖酵解的中间产物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可以合成脂肪酸、核酸,调节细胞代谢和生物合成,有助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③糖酵解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 ,HK)拮抗细胞凋亡。④糖酵解产物使肿瘤周围微环境酸化,这种酸化的微环境不利于正常细胞生长,但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4]。 3.糖酵解活跃机制 肿瘤细胞中糖酵解活跃的机制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调节引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糖酵解的跨膜结构,酶代谢异常,肿瘤微环境,癌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异常等。 3.1 有利于糖酵解的跨膜结构 肿瘤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左右,所以肿瘤细胞膜表面应存在大量葡萄糖转运体(GLUT),并且肿瘤细胞糖酵解活跃,生成大量乳酸,所以细胞膜表面应存在大量的单羧酸转运泵以及氢离子相关转运体,否则会造成细胞内乳酸堆积,导致酸中毒,致使细胞死亡。 3.1.1葡萄糖转运体 葡萄糖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胞内,由于葡萄糖为水溶性有机物,所以需葡萄糖转运体(GLUT)协同进入胞内。GLUT至少有14种,其中GLUT1,GLUT3,GLUT4和葡萄糖亲和力较高,具有转运葡萄糖的活性。且在大量恶性肿瘤GLUT3,GLUT4过量表达,GLUT1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5]。 3.1.2单羧酸转运泵和氢离子相关转运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