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论文: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核工业论文: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核工业论文: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核工业论文:

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摘要: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核工业人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当今时代弘扬核工业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工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建设;意义

2005年1月15日,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发展五十周年大会上,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指出,“在我国核工业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形成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1]

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工业发展进程中,广大核工业人铸就的崇高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爱国奉献、勇担重任、严谨细致、开拓创新精神的浓缩。核工业精神集中体现了核工业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核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发展。今天弘扬核工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工业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人们有昂扬的斗志,无私地奉献精神,需要人们具备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品质,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言“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痛苦于受人凌辱与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与鞭打。”[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核工业精神继承与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具有创新与科学的时代特色,是核工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精神品质,因此核工业精神是当今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1.核工业精神中“事业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书经·尚书》云“纣有臣亿万,亿万其心;周有臣三千,唯一心”,最后周灭了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凝聚力的威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开创性事业,比周灭纣更复杂、更艰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世俗化、物化,有些人借口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悲观消极,不思进取;虽然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内极少数分裂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勾结,破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国际反华势力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寻找各种借口制造事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取得伟大事业的胜利,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民族成员为了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内聚力[3],它能把全国人民,不分地域、年龄、种族、职业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没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引,就没有民族的凝聚力。弘扬核工业精神,发扬核工业人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可以增强民族志气,凝聚民族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能凝聚人心,还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因为爱国主义精神使人勇于承担民族和社会的责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乐于奉献自己的一切;使人产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竭的力量和高尚的情怀,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核工业人在创业时期,技术落后,条件恶劣,苏联提供的援助突然中断,许多核科学知识都要靠自己摸索,是爱国主义精神让核工业人战胜了一切困难,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没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没有在科学追求上的献身精神,就没有去开发具有极大潜能的科技力量,就没有核科技的进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提高人们的创造力,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激发人们创造力的源泉。

2.核工业精神中“进取成就一切”的拼搏精神、进取创新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动力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前提,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当前我国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依然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我国虽在某些尖端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整体科技水平低,尤其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实施率只有10%左右,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因经济的发展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只是全世界的制造大国,而非创造大国,要使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需要有一股精神,一股气,拼搏是创新的保障,创新是拼搏的目的,为创新而拼搏,在拼搏中创新。“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拼搏、创新的典范,弘扬核工业精神,学习核工业人拼搏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所谓综合国力,即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能够有效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结构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实践创造活动中文化因素的不断增强,以及文化在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决定性意义的日益凸显,综合国力中核心性、标志性的因素,经历了一个从暴力向物质实力进而向文化实力不断转化的过程[4]。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精神的力量,精神是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等硬实力竞争,还包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5]。核工业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弘扬核工业精神既能提升硬实力,又能提升软实力,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核工业精神中“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的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平等、法治、竞争的经济,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的

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由于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不够高,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没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而是把利润摆在首位,这实际上是一种责任感缺乏的表现,是一种错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做到产品有问题不出厂,绝不放过一个疑点,不留下一个隐患,从每个人、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严格地把住质量关、安全关,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使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确实做到了万无一失。弘扬“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的核工业精神,使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刻不忘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忘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感融入到工作中,人民的生命就更有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核工业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教材

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的领导者、决策者,她能否始终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关系到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我们党作为国家的执政党,经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洗礼,事实证明她确实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但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抵制不了糖衣炮弹的诱惑,逐渐偏离了人民的队伍,追求享受、名利,有的人甚至腐化堕落。我们党要始终立于时代潮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核工业精神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教材:核工业精神体现的忠于祖国、忠于党的坚定信念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核工业精神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强大力量;核工业精神所体现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个法宝。

二、核工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人是一切生产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人,国际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弘扬核工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1.弘扬核工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它决定一个人的灵魂,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诚然科学文化素质是良好素质的必要条件,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会愚昧无知,野蛮落后,自然谈不上有良好的素质,但如果仅有知识,没有人文精神,没有人文素质,就不懂得关心人,就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可能成为“高级杀手”或“高级书呆子”。对一个国家的国民来说,爱国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与提高的,它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人文精神的熏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浇灌。核工业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凡是精神都是人文的”。弘扬以爱国奉献为本质特征的核工业精神,可以促使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帮助人们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灵魂得到洗礼,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弘扬核工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良好素质的基础。科学知识主要是告诉人们“是什么”、“为什么”,是求真,是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的人文,是残缺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文化知识,它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精神动力。核工业精神饱含科学与人

文精神,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真理,得到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其爱国奉献、淡薄名利、艰苦奋斗的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科学文化的王国中孜孜以求的力量源泉。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学者之所以能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甚至献出生命,就在于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与高尚的人文素质,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与素质,他们就不可能克服遇到的困难,就不能忍受求知的寂寞与艰辛,就不可能去开发具有极大潜能的科技力量。因此,弘扬核工业精神对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3.弘扬核工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国民身心的和谐。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人们,面对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要想获得内心的宁静,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归根到底就是利益得失关系。“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人视名利如粪土,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为荣,以献身祖国建设事业为人生最高追求。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被物化,那些从海外归来的一代又一代核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弘扬核工业精神,可以使人确立正确的追求目标,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身心的和谐。

4.弘扬核工业精神有利于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改革创新,杨叔子院士在文化素质讲演中提出人最重要的素质有两个,一是爱国,一是创新。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核工业精神的重要特色,弘扬核工业精神,学习核工业人开拓创新的事迹,可以使国民看到创新之可能,创新之可行,产生自主创新的愿望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康日新.“四个一切”:核工业的宝贵精神财富[J].中国军转民,2005,(2):14.

[2][6]汪青松,查昌国,张国定.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62-66.

[3]王利华.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27.

[4]顾海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95.

[5]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1998-09-29.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 核能开发、利用, 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20世纪30年代,随着核物理科学的发展,核能的利用被提上日程。40年代初,美国为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 集中一大批欧美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投入巨大的物力和资金,开始了核技术研究和创建核工业。1941年12月6日, 美国总统F.D.罗斯福批准了著名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曼哈顿工程”;这是一个由政府控制的庞大的融科学技术、军事和工业为一体的国防工程;它征调了全国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数千名科技人员, 投资达数十亿美元。1942年12月2日,由科学家E. 费米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导,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后来又陆续建立了三座生产钚-239的石墨水冷反应堆和一个提取钚-239的放射化学工厂,以及气体扩散和电磁分离铀厂。1945年,美国研制生产出原子弹,其中一颗于当年7月16日进行了试爆, 两颗于当年8月6日和9日分别投到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核工业进一步发展, 除继续扩大易裂变物质的生产、大量进行核试验、制造核武器外,也将核能利用作为船舰的动力,建设核电站;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至今已拥有核电站上百座。前苏联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核能研究,1943年决定研制核武器;1948年第一座生产钚-239的反应堆投入运行;1949年8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1952年第一座气体扩散工厂投产;1954年6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至今已拥有核电站几十座。英国和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建立核工业,分别在1952年和1960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我国的核工业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1954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1955年9月, 在薄一波主持下起草了《关于我国制定原子能事业计划的一些意见》,同年12月进一步修订成《关于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原子能事业计划大纲(草案)》,提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的设想。1956年11月16日,国家建立了第三机械工业部,在苏联援助下建设核工业。1958年,中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0年,苏联政府撕毁协定,撤走专家。此后,中国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继续发展了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直接领导研制生产原子弹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 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试航成功, 表明中国的核工业已有较快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70年代末,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核工业由主要为军用服务,转向军民结合,以核为主, 多种经营, 主要从事核能、核技术的和平利用, 民用产品的开发。1983年6月, 开始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功率为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的建设;1984年4月,引进技术设备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近年来,核工业继续贯彻“军民结合,以核为主,多种经营,搞活经济”的方针,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empirenews.page--]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

论核工业的发展

论核工业发展 Development of Nuclear Industry 【摘要】核工业在中国创建于一九五五年。核工业的创建与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核工业对国防科技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核工业。56年来,中国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制止核讹诈,反对核战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解放了的新中国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人民具有高度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中国共产党具有领导一切的伟大力量,不仅能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而且能够领导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富强国家。 【关键词】论述核工业发展 【前言】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铀元素的放射特性,这一重大发现就成为了原子科学史起点,同时也敲开了现代核科学技术的大门。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研究,从军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如今,核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效益明显,是当代技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 中国核工业发展概况 核工业是知识、技术、资金密集的工业。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建设核电站,不仅要求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最新成果,还要求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工业基础。中国是怎样在五十年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作出发展核工业的决策的,以后又怎样在断绝外援的情况下,完全自力更生地发展起来,突破原子弹、氢弹、潜艇核动力技术难关,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中国核工业创建与发展经历了几个什么样的阶段,有哪些基本的经验教训,今后发展前景又怎么样?这些,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中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1950年即建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了原子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1954年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的苗头,1955年初,国家决定发展原子能工业,同年开始了铀矿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开始了第一座研究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设,于1958年9月投入使用。1957年开始了核燃料企业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在上述工作中,中国曾得到苏联在技术上的援助。1960年8月,苏联中断援助。此后,中国依靠本国力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体系。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字号:大中小】新华网甘肃频道(2007-11-19 16:08)来源:南方网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人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共产主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共产党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而兹伯里热烈赞扬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毛泽东曾说:"长征事前并无计划,没有让我参加准备工作,我到最后一刻才接到撤离的通知。"但是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事实证明,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标志着伟大的长征胜利了,这是中国革命转折性的一个伟大胜利,为以后抗日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长征中广大指战员所表现出的不畏千难万险的革命英雄气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据杨成武回忆讲:"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召集了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长征精神,毛主席说,长征的同志都是英雄汉,长征是播种机,播下的种子将来是有收获的。"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对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提出了更深更新更高的要求。弘扬这个时代精神,科学地认识它的时代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科学深入地认识研究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必须把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与长征精神内在逻辑结构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长征精神的价值就存在于它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中。我们只有认清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按照长征精神的本质内涵去研究认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科学地把握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及其精神的集中体现之一,它作为一个历史的生成物,作为一个客观的有生命的认识对象,人们对它的理性认识,特别是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应该说,对长征精神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人们认识成果逐步积累的过程。另外,长征精神作为一个发展着的精神存在物又有一个自我逐步成熟展开的过程,也是人们对它的深层次认识,特别是价值认识需要一定时间。以往我们对长征精神的研究,基本上是外在特征、外在整体风貌的研究,因此对长征精神的价值研究有待深入。因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尚不足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只有揭示事物的内在逻辑结构,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深化对事物价值的认识。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实践精神、行动哲学,必然有它科学的体系,有它独特的内在逻辑结构。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具体内容都应该在长征精神的发展过程中及其内在逻辑结构中去研究。我们认为,长征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 1.理想信念的灵魂支柱层。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胜利,是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的胜利。长征的两年时间里,环境虽然险恶,但红军指战员仍然是视死如归,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大家继承发扬了井冈山讲理想、讲信念的精神。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然而,正是因为在长征精神中包孕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长征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向心的力量、感召激励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就是长征精神现代价值中的重要的作用。 2.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生死观念层。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那么大家究竟靠的是什么?除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最新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世界核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高科技产业是从事核燃料研究、生产、加工, 核能开发、利用, 核武器研制、生产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主要由放射性物质地质勘探、铀矿开采、水法冶金、铀精制加工、铀同位素分离、核燃料元件制造、各种类型的反应堆、辐照燃料和乏燃料后处理、人工易裂变材料钚(Pu)-239的生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锂同位素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武器制造和试验以及相应的科研、设计单位组成,主要产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动力装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电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能、热能、机械动力等。与有机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异常高的热值,成品燃料的贮存和运输费用较少,因而在选择核电厂址时,不受燃料开采和加工地区的地理限制,从而适于在缺乏有

机燃料和水能资源的地区提供能源,也适于用作持久航行的远洋船舰的动力。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释放的有害物质比火电站少得多,有利于环境保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核电已经能在经济上同火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有限,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因此, 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此外,核工业和核技术还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射线仪器仪表以及辐射技术,在辐射加工、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跟踪探测、分析测量等科研生产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能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利用裂变能到开发聚变能,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期望,它将成为最终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 前苏联在研制成功核武器之后,也将核技术转向了核电领域。1954年,苏联利用石墨水冷生产堆的经验,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此后,苏联就一直在开展有关大型的、具有经济效益的核电站建设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以较快速度建设了一批核电站。总的来说,前苏联设计建造的核电站运行一直比较稳定,而且负荷因子很高,特别是VVER-44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多年来负荷因子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暴露出了苏联核电站安全性上存在严重问题。尽管VVER型压水堆的安全性比切尔诺贝利的大功率管式铀石墨堆

弘 扬 两 弹 一 星 精 神 - 中国大学生在线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南华大学“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发展纪实 南华大学 二ΟΟ七年六月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南华大学“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会发展纪实 南华大学 风雨兼程,薪火相继,南华大学从1959年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建立,历经衡阳工学院重建、1993年改名中南工学院,2000年与衡阳医学院合并组校,2002年与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合并,实行实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成为了湖南省第一所为海军培养国防生的高校。近50年来,南华大学始终立足国家需要,坚守核类学科阵地,坚持为核服务,不断铸造核特色,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南华大学是我国国控核类专业人才战略储备培养的10所高校之一,核类专业齐全、规模较大,是我国培养核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学校切实加强绞园文化建设,坚持“德育首位”理念,把民族精神教育与国防教育、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报效祖国,献身核事业”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践行两弹一星精神、核工业精神,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核特色校园文化。 一、“两弹一星”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突出作用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二十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了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会上,国家主席江泽民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我们认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团结奉献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会认为“两弹一星”精神的精髓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的爱国精神。” 南华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极适应服务面向的行业特性,以德育为先导,以学科为基础,突出“核”特色,矢志不渝,不断探索,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为国防科技事业特别是核工业培养了大批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对于“两弹一星”精神在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中所起的突出作用,我们有着较为科学、系统、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在大学校园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加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建设一流大学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演讲稿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演讲稿 在心底里写下爱,最好是繁体字的愛 这个愛带有心啊,在爱的源头上供养一颗心 就像我们的核工业,用心去爱才有核心之愛 当年从思想中破土而出的理想和梦想 以雪中送炭的精神,为荒原送去沸腾的火花 创业者心中那团火,点燃激情澎湃的岁月 即便是戈壁荒滩或沙漠边缘 初心腾空而起,使命如日中天 这百折不挠的精神,搅得天翻地覆 这核声飞扬的青春,让人间再无百年孤独 从遥远的404,到永远的221 到远上白云间的504,高悬着核工业的长帆 深入青春万岁的沧浪之水,一如 百步穿杨的林中响箭 啊,万死不辞的核工业,是国家的良心和人民的太阳 在经典的故国神州,唯有核工业写下平安符 这惊天动地的诗篇,靠隐姓埋名的人朗读 泥土的味道和奋斗的足迹只有一个韵脚:爱 爱这个苦难深重的母亲,爱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爱这个问心无愧的家国,爱这个空谷跫音的乡土 爱这个无怨无悔的跋山涉水,爱这个杜鹃啼血的执命向前

核工业精神能量,是光明撕碎一切黑暗的力量 像四月将一切纷至沓来的鲜花举过头顶,苍穹之光响彻心空 15万核工业人,在巨大的世界里推动劳动之美 这是歌唱祖国的幸福,这是祖国需要我的荣光 核工业人带着柔软的火焰,像山花烂漫的春天一样情不自禁 用心中的玫瑰致敬风雨兼程的行者,用钢铁炼成的雪花 铸造强国富民的核梦初心,锻造以身许国的热血衷肠 所谓核工业,就是万马奔腾的征程,就是策马扬鞭的人生,就是为国立心的使命 啊!以翻江倒海的气势,调整昆仑山的海拔高度 以万象更新的精神,丈量核工业的万里雄心 让钱学森们的国家情怀和工匠们的家国情怀 组成锐不可当的精神远征 有多少马蹄飞溅的梦,璀璨一个登峰造极的事业 有多少深不可测的爱,其实透明得清清楚楚如同核工业人爱如潮水的火焰 为什么核工业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只是因为这融入血液的祖国一往情深 核工业精神的演讲者,请睁大眼睛 请凝视这湍流的精神之火 请接受大爱无疆的青草和碧流 将苍白的词语在奋斗的汗水里浸泡出阳刚之力

核工业论文: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核工业论文: 论弘扬核工业精神的时代价值 摘要: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核工业人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当今时代弘扬核工业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工业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建设;意义 2005年1月15日,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发展五十周年大会上,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指出,“在我国核工业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形成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1] 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工业发展进程中,广大核工业人铸就的崇高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爱国奉献、勇担重任、严谨细致、开拓创新精神的浓缩。核工业精神集中体现了核工业人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核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发展。今天弘扬核工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核工业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需要人们有昂扬的斗志,无私地奉献精神,需要人们具备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品质,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言“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和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痛苦于受人凌辱与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与鞭打。”[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核工业精神继承与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具有创新与科学的时代特色,是核工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精神品质,因此核工业精神是当今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精神支柱。 1.核工业精神中“事业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书经·尚书》云“纣有臣亿万,亿万其心;周有臣三千,唯一心”,最后周灭了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凝聚力的威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开创性事业,比周灭纣更复杂、更艰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世俗化、物化,有些人借口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悲观消极,不思进取;虽然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国内极少数分裂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勾结,破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国际反华势力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寻找各种借口制造事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要取得伟大事业的胜利,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民族成员为了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内聚力[3],它能把全国人民,不分地域、年龄、种族、职业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奋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没有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引,就没有民族的凝聚力。弘扬核工业精神,发扬核工业人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可以增强民族志气,凝聚民族力量,鼓舞和激励人们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以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完整版)长征精神的价值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价值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这次举世无双的军事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岁月流逝未能磨损长征精神的光彩,新的征程更凸现出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满怀信心、精神百倍地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一、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精神、爱好和平的理念、勤劳勇敢的作风和自强不息的斗志。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 长征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精神

的升华。理想是维系和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天上有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红军指战员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经历和承受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即坚信北上抗日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能够胜利。正如张闻天所说:“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地表现出了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她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顾全大局光荣传统的集中体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密切配合,这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决定性因素。长征途中,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局部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 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红军各部队之间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红军干部战士政治上同心同德,战斗中同仇敌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红军十分重视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所

中国不应该发展核电-反方辩词

《能源与环境》考试 辩论组

第一部分开题陈词 【正方一辩】字数在1100~1200字 【反方一辩】字数在1100~1200字 第二部分攻辩发言 【正方二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对方说能源足够用,但现状能源耗费很严重,这种世界问题如何解释 【反方二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新型能源角度发展迅猛 【反方二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核废料问题的处理 【正方二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核废料现在都有很好的储存,并正在研究同样针对新能源也有后续处理问题 【正方三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对方论点提到核能危害很大,那难道就因噎废食吗,请问对方如何解释 【反方三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要未雨绸缪,将潜在危害扼杀因噎废食?我不得不说对方辩友的观点太过极端了,难道你到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馒头卖完了就不会再买米饭吃了吗?馒头和米饭是相互可以替代的食物,没有馒头还有米饭可以充饥,这是我们大家的共识,放在能源问题上也是这样的,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宣布要尽快关停全国的核电站,难道德国在终止全国核电项目后就进入了无电可用的境地了吗?显然不是的,默克尔说:“我们要中止核电的使用,尽快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开发可再生资源,已成了现今社会的共识,核电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不清洁能源我们应该完全放弃,去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可燃冰,潮汐能等等这些对环境友好又可持续开

发的能源,甚至,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开发洁净煤技术。 【反方三辩提问】字数在300~400字如何消除核矿开采问题我想请对方辩友注意一下,在铀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矿,它们一般集中堆置在地表的特定地方并形成尾矿库。这些尾矿中虽然绝大部分的铀已被提取,但是仍然有少量的铀残存在这些尾矿中,持续的对环境释放辐射。另外,这种大规模低水平放射性物质引发的另一个环境问题就是氡的析出,可能大家不知道,尾矿中析出的这种叫氡的物质一种强致癌物质,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极低,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可是在铀矿中,氡的含量却很高,若防护不当,氡气会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肺内,引起α粒子的内幅射,对人体产生伤害,难道我们能看着尾矿周围的居民每天都受到氡的侵蚀而无动于衷吗?还有,开采铀矿石还有产生大量的带有辐射的废气废水,这些废气废水该如何处理?难道直接排向环境中去?我想对方辩友也不希望这么做吧,可事实却就是这样的,这些带有辐射的废水废气被我们直接排向了大气,直接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请问对方辩友,我们是要这所谓的核电还是一个健康美好的安全的生存环境? 【正方三辩回答】字数在300~400字对于核矿开采问题毕竟少量,同时反述潜在危害 第三部分自由辩论 【正方×辩】 【反方×辩】恐怖事件,核电生态环境 【正方×辩】 【反方×辩】万一性,突发性,不好保证

论核工业的发展

论核工业发展 The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Industry 【摘要】核工业对国防科技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核工业。中国核工业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决策和领导下创建与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全新事业。从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历史性的战略决策算起,中国核工业已经走过56年的光辉历程。56年来,中国核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制止核讹诈,反对核战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核工业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国核工业56余年的风雨征程,深感成就来之不易;展望未来,对核工业发展前景充满希望和信心。 【关键词】论述核工业发展 【引言】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铀元素的放射特性,这一重大发现就成为了原子科学史起点,同时也敲开了现代核科学技术的大门。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现了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技术研究,从军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转变。如今,核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它在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效益明显,是当代技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文】

1.世界核工业发展历程回顾 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后,原子物理的大门慢慢被打开。随后大批科学家投身于原子物理的研究之中,为后来核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核工业于20世纪40年代始建于美国。核能和其他的高新科技一样,首先被用于军事。二战初期,爱因斯坦给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写信,提出德国可能正在研制核武器,应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核武器。从此,全世界最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云集于“曼哈顿工程”。美国政府也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展了空前规模的研究工作。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仅用了5年的时间美国就试爆了第一个核武器装置。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全世界为原子能的巨大威力而震惊。 表1 各国制成原子弹、氢弹时间 国家原子弹制成时间氢弹制成时间时间间隔 中国1964年10月16日1967年 6 月17日两年八个月 美国1945年7 月16日1952年11月1 日七年四个月 前苏联1949年8 月29日1953年8 月12日四年 英国1952年10月 3 日1957年 5 月15日四年七个月 法国1960年 2 月13日1968年8 月24日八年半 二战结束,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开始军备竞赛,核武器则为核心威慑力。随后,铀浓缩、钚生产、核动力反应堆研制及各种配套工业生产飞速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美国渐渐专注于轻水动力堆,以此作为船用动力堆和核电站用动力堆。苏联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核工业体系。在核动力方面,则主要采用石墨水堆和压水堆两种堆型。英国、法国战后也建设了大规模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联邦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专业:木家 姓名:烟火不寂寞 指导老师: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提起长征,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起长征精神,想必每个人对它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都有一定的学习和领会。虽然长征这个事实已成为历史,但它的时代意义和它创造的精神财富却一直都在,也时刻在提醒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更警示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它不仅写入了我们中华名族的发展历史,更是我们中华名族难得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名族的一份子,我们应时刻牢记长征精神。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在长征途中,参加长征的中国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崇高革命精神,也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长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远征的首次胜利的。在长征途中,中国红军所经历的困难险阻是艰苦卓绝的,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万水只等闲”这种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精神让红军战士最终战胜了一切敌人和所有困难,最终获取了伟大胜利。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理想信念,就是为救国救民,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牺牲生命都无所畏惧的奉献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

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就是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惜一切,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始终坚信心中的信仰并且为之奋斗一生,对信仰和自己的祖国无比忠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整整78周年了。78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也挽救了整个中国,挽救了中华名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更重要的是在这场远征中积累总结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回顾革命历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和总结长征革命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中的革命精神。 在当代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习、研究长征精神,学习红军长征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坚持严守党的纪律,紧密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思想品德;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坚持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

(完整word版)我国核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在党中央、国务院地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多年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地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在浙江、广东两省,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地,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地重要支柱.当前我国运行地核电有台机组、万千瓦发电运行,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地左右,分别是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秦山三期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和江苏田湾核电站一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目前建设中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一期;辽宁:红沿河一期;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福清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一期扩建工程、三门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石岛湾核电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筹建中地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海南:昌江核电站一期;广东:陆丰核电站、海丰核电站;广西:红纱核电站;辽宁:徐大宝核电站、东港核电站;重庆:涪陵核电站;四川:三坝核电站;浙江:龙游核电站;安徽:芜湖核电站、吉阳核电站;吉林:靖宇核电站;湖南:小墨山核电站;河南:南阳核电站;福建:漳州核电站、三明核电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年,在年结束地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天地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地重大跨越,比投资美元千瓦,国产化率,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地性能,实现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地多项纪录.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十几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地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地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年月日,国务院批准建设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总之,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地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地基础.加快核电发展地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核电设计.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地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地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万千瓦和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地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核电设计院,开展了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地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核电技术研发.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地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地核电科研队伍,已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地大型核动力技术试验基地,各种试验台架、科研设施齐全,具备了较强地自主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地能力,基本上可以满足自主设计地需要,为核电技术进步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设计技术研究工作中,解决了核电站工程设计地许多技术难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地核电工程设计分析地骨干程序系统.初步形成了一套先进反应堆设计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提高了我国先进压水堆设计开发地能力.目前我国正在立足自主开发第三代、第四代核电关键技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目前开工建设地核电项目,无论是国产化项目,还是中外合作地项目,都建立了规范地法人治理结构,项目业主对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全面负责.在工程项目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1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全民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 核工业近6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核工业人的创新史再次证明,只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兴核强国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无论国际环境多么恶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一定能取得重大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克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尤其需要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始终把国家安全和民族命运放在第一位。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坚持“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扎根戈壁荒原、深山峡谷,甘愿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经受了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人继续秉持爱党、爱国、爱核工业三位一体的优良传统,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需求不懈攀登。上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工业人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防能力和国际地位。上世纪80年代,面对国家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核工业人坚持科研先行,建成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随后,他们又向巴基斯坦成功出口、援建了恰希玛一期核电站,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重大突破。 大力弘扬核工业自主创新精神,就是要像核工业人那样,甘当“老母鸡”、勇于奉献。“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

浅析长征精神及其时代意义

论长征精神的永恒作用 摘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党和红军在浴血重生的万里长征中,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特别是红军长征过贵州中形成的贵州精神,可以说是整个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不仅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永恒作用。 关键词:长征精神贵州精神十八大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贵州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有着太多最鲜亮的记忆。遵义会议,工农红军得以从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上扭转,开始自主而正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四渡赤水、乌蒙山千里回旋,红军以一连串的雄奇手笔,奇迹般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红军长征过贵州,不仅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开拓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一)红军长征过贵州的精神 长征始于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中国工农三大主力红军被迫相继实行战略转移。历时两年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贵州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贵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红军的光辉足迹。 红军长征过贵州期间,可谓是几进几出贵州。贵州是红军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地方,不仅召开了历史性的遵义会议,更是留下胜利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军事史上惊心动魄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在贵州,红军事迹代代相传,红军精神影响深远,红军长征的大无畏精神更是在贵州凝聚成一股贵州精神。贵州精神可以说就是一种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过贵州所凝聚的精神可谓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具体内容又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能力和市场前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核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 经过起步和小批量两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截至到2004年9月,我国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2003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和核发电总量,分别占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1.7%和2.3%。在浙江、广东两省,2003年核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13%,核电成为当地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到2005年在建机组全部投产后,我国核电将有11台机组、900万千瓦,届时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左右。 秦山一期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13年,在2003年结束的第七个燃料循环中创造了连续安全运行443天的国内核电站最好成绩,2003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九项性能指标中,秦山核电站有六项指标达到中值水平,其中三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二期国产化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比投资1330美元/千瓦,国产化率55%,经受住了初步运行考验,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提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核电站的多项纪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投运10年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岭澳核电站也已经全面建成投产并取得良好的运行业绩。江苏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正在调试过程中。此外,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2000年6月并网发电,2003年负荷因子达到85%。 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准建设广东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会议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努力落实国务院领导“不走错一步”的要求,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确保核电自主化开发建设目标的实现,努力形成自主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中国品牌核电站的能力。 总之,中国核电在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为加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核电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1.核电设计。我国核工业拥有一支专业配置齐全、知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核电研究设计队伍,形成了设计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一些国外核电成熟的设计技术;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核电设计院,开展了国产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设计工作,目前初步设计已经完成,进入初步设计审查阶段。 2.核电技术研发。我国核工业建立了专业齐全的核科研体系,培养了一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