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

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
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3645182.html,

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

作者:张鹏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分布式电源概念的分析,阐述了分布式电源的四个基本特征,并对常见的分布式电源,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智能发电,燃料电池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DES、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中图分类号:TM61;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41-01

引言

分布式电源作为大电源的重要补充,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将成为我国促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布式电源是促进风电、太阳能等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布式电源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电源的重要补充,与大电源、大电网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分布式能源系统并不是简单地采用传统的发电技术,而是建立在自动控制系统、先进的材料技术、灵活的制造工艺等新技术的基础上,具有低污染排放,灵活方便,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新型能源生产系统。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简称DES)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概念基础之上,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设施。它通过在需求现场根据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温度对口供应能源,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的最大化。

分布式能源是以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最优化来确定机组配置和容量规模的系统,它追求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组合配置,可以满足用户多种能源需求,能够对资源配置进行供需优化整合。分布式能源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智能化、网络化控制和远程遥控技术,可实现现场无人职守。同时,它也依靠于能源服务公司体系的社会化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的专业化运作,以保障各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关于分布式电源的界定标准,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分布式电源发展展望

何季民 (华北电力设计院,北京100011) 摘要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渊源与兴起,介绍了分布式电源发展的现状、影响和研究开发动向。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展望 1引言 在新世纪之初展望电力电源新技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及 与IT技术的结合,将对传统的电力系统形成巨大的影响,带来电力系统的概念革新,引起电力技术的显著进步,形成新型的专项技术和经济市场。 近几年来,世界能源、电力界都在热谈分布式电源,但是尚没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 目前的文献的各种理解表明:分布式电源还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概念,还不可能给出一个准确完整 的定义。为行文和阅读设立一个前提,本文就此提出一个简明的理解:所谓分布式电源,既指传统的分散独立小型电源,更指未来采用分布式技术联网上网的一“群”或成组的小型分散电源。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在中文文献中也有人称为分散式电源,只是翻译习惯不同, 概念和内涵相差不多。本文在综述日本部分中采用了“分散型电源”。 2分布式电源兴起的技术背景 分布式电源的兴起,是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技术进步的产物。当分散独立的小电源效率较低不 宜大量应用时,当它无须联网与大电网无关时,当它数量很少被浩大的公共电网忽视不计时,根本没有分布式电源这个名词。只是当新型高效绿色的小型独立电源为可持续发展政策所重视并日益发展壮大时,分布式电源技术及其名词才应运而生。分布式电源的“分布”两字,既是相对于集中的大机组大电网而言,也是相对过去到不相联的小电源而言。 虽然分布式电源概念几乎包括了过去所有的小型分散电源,但是目前主要指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兴绿色环保电源。主要有: ①自然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常称为可再生能源; ②化石燃料发电,内燃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料电池等; ③废弃物发电,如垃圾发电等,常称为环保再生型能源, ④贮能电源,抽水蓄能发电、蓄电池组等。据预测,分布式电源将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新技术,尤如计算机世界的PC机,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途。 从20世纪末起,分布式电源在工业发达国家里热起,有三方面的原因: ①各种小型分散型绿色环保电源迅速发展,所占比重越来越重,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大,迫使世界重视自己; ②大电网的发展受到环保和需求的限制,为分布式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各种分布式电源多属清洁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 ………………. …………………山东农业大学毕业论文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装 订 线

……………….……. …………. …………. ………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2班院部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届次201X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 1.2.1分布式电源的研究现状 (1) 1.2.2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2) 2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及分类 (3) 2.1 分布式电源的定义 (3) 2.2 分布式电源类型介绍 (3) 3 配电网的继电保护 (5) 3.1 配电网的结构 (5) 3.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要求 (5) 3.3 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原理 (6) 3.3.1电流速断保护 (7) 3.3.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8) 3.3.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9) 3.4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配合及应用 (10) 4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11) 4.1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12) 4.2 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14) 4.3 算例分析 (16) 4.3.1 仿真模型 (17) 4.3.2 验证仿真 (17) 5 结论与展望 (23) 5.1 结论 (23) 5.2 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7)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 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出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 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 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 的热电联产(CHP)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Distributed Energy)或DER(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istributed虽 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 业受到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

家用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并网型)

家用分布式光伏系统设计 摘要:太阳能是最普遍的自然资源,也是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方便接入就近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从发电入网角度出发,根据家庭用电情况可以给出系统施工要求、设计方法以及光伏组件、逆变器的选择等。 关键词: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1.前言 太阳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5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kW·h,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从长远来看,太阳能的利用前景最好,潜力最大。近30年来,太阳能利用技术在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仅供参考。 2.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现状 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简称PV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可以部分代替化石燃料发电,而且可以减少CO2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防止地球环境恶化,因此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各国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的光伏发电应用领域从航天、国防、转向了民用,如德国的“百万屋顶计划”使许多家庭不仅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了自家供电,而且这些家庭还办成了一所所私人的“小型电站”,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公用电网提供电能。 近几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国家对光伏发电较为重视,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的补贴政策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实施“送电到乡”、“光明工

论述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

论述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 发表时间:2017-01-21T14:59:15.0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作者:余鹏 [导读]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问题,一直是影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建设于应用的关键。 (亳州市惠特电气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问题,一直是影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建设于应用的关键。本文首先探讨了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并对分布式发电对传统故障定位策略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展开分析,最后探讨了分布式电源应用背景下架空配电网的改进故障定位策略和故障定位策略选择的原则,为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和定位策略的选择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策略 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是现代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在我国智能电网不断推进建设的今天,分布式电源与常规电网正在不断融合。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相比于常规电网,其网络辐射结构由单线变为多线,这无疑加大了配电网故障检修和定位的难度。想要进一步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就必须在现有的配电网故障定位基础基础上,寻找到符合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有效策略,为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做贡献。正因为智能配电网的需要,现如今各电力企业纷纷致力于寻找一种有效的故障定位方法、技术和策略,本文同样对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策略进行分析,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 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依赖于配电网结构、分布式发电接入位置,以及所有无源和有源元件的等值模型。配电网的短路电流在短路期间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要求一个模型能够反映短路全电流的变化过程非常困难,因此,短路电流特性常用一个最大的次暂态短路电流(起始短路电流)和一个最小的稳态短路电流来表征。而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次暂态短路电流。 含分布式发电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建立分布式发电的等效电路,电机类和采用间接电流控制的变流器类分布式发电等效为电压源和次暂态电抗的串联形式,而采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变流器类分布式发电等效为电流源;之后将分布式发电的等效模型、配电网各元件以及系统侧等效电源按照元件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连接起来,形成配电网的短路分析模型;再根据电路连接关系,求取各电源点(包括配电网的系统等效电源)单独在网络中引起的短路电流,即该电源对短路电流的贡献;所有电源产生的短路电流之和即为系统的总短路电流。 二、分布式发电对传统故障定位策略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后,会改变配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和方向。由于分布式发电容量一般较小,提供的短路电流也较小,而且短路电流会受到光照和风速等自然因素影响,因此,增加了继电保护配合的困难。但也由于分布式发电提供的短路电流较小,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定位一般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1、分布式发电接入 上游母线的情形对于分布式发电接入上游母线的情形,无论接入数量多少,在SR满足Std1547.2标准要求的情况下,根据故障电流信息,采用基于故障电流的传统故障定位规则就能实现故障定位。但是,需要将分布式发电接入点开关和分布式发电出口断路器处的配电终端的故障电流信息上报阈值均根据主电源的短路电流设置,使流过主电源所提供的短路电流时超过该阈值而上报故障电流信息,但流过分布式发电所提供的短路电流时不超过该阈值而不上报故障电流信息。 2、分布式发电接入馈线的情形 对于分布式发电接入馈线的情形,当某个区域发生故障时,除了该区域的主电源侧端点会流过主电源所提供的短路电流以外,对于该区域与分布式发电连接的端点也会流过相应分布式发电提供的短路电流。若主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与分布式发电提供的短路电流相差较大时,可以设置故障电流上报阈值,当流过主电源所提供的短路电流时超过该阈值而上报故障电流信息,而流过分布式发电提供的短路电流时未超过该阈值而不上报故障电流信息,从而根据故障电流信息依靠传统故障定位规则就可以进行故障定位。 三、架空配电网的改进故障定位策略 由上文分析可见,对于城市电缆配电网而言,在其供电距离范围内,根据故障电流信息依靠传统故障定位规则基本上都能正确进行故障定位。对于架空配电网,其能够满足分布式发电与主电源短路电流水平差异性要求的供电距离偏短,尤其是以架空线为主的农村配电网的供电半径一般都较长,接纳分布式发电尤其是电机类分布式发电的容量也偏高,根据故障电流依靠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进行全范围故障定位比较困难。但是,架空配电网一般需要根据重合闸来判断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而根据Q/GDW480-2010规定,非有意识孤岛的分布式发电必须在馈线故障后2s内从电网脱离。利用上述特点,可以对根据故障电流信息的传统故障定位策略作如下改进。 第一,馈线开关采用负荷开关,只有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具备过流保护和一次快速重合闸功能,重合闸延时时间为2.5~3.5s。第二,故障发生后,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第三,2s后,该馈线上的分布式发电全部从电网脱离。第四,变电站出线断路器跳闸后经2.5~3.5s延时进行重合,若是瞬时性故障则恢复全馈线供电;若是永久性故障,则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再次跳闸,此时配电自动化系统采集到的故障信息就排除了分布式发电的影响,可以根据故障电流依靠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进行全范围故障定位。 四、选择故障定位策略的一般原则 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相比于常规电网故障定位策略的选择有一定区别,笔者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策略的选择进行分析,其策略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若分布式发电是从母线接入配电网,则无论是架空线还是电缆配电网,都可以依据故障电流信息采用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进行故障定位。 3、对于分布式发电接入馈线的情形,若分布式发电类型均为直接电流控制变流器类分布式发电,则当限制分散接入每条馈线的分布式发电总容量不超过该馈线最严酷情形下所带负荷的25%时,可以依据故障电流信息采用传统故障定位规则进行故障定位。 3、对于分布式发电接入馈线的情形,若分布式发电类型全部为电机类分布式发电或间接电流控制变流器类分布式发电,当限制分散

几种典型的分布式电源

几种典型的分布式电源 风力发电 众所周知,风能属于环境友好型资源,它清洁环保,而且可以再生,由于全球风能的储藏量非常大且可利用量也较其他可再生资源多,因此在能源储量日益匮乏的今天,风能作为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方法和利用效率问题不断得到各国的重视和研究。所谓风力发电,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风能转化成电能,具体说来,首先由风车接受风的能量,由它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最后,将产生的电能再通过电子控制器进行处理,最后并入电网。 风力发电是分布式发电中最为成熟和常见的发电形式,据GWEC(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数据统计,仅2011年全球新增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了41G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38GW,年增长率达到21%,这一数字意味着风电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走上了正式轨道,也意味着世界各国均已认可和接受风电带给电力领域的积极意义。 风力发电机按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步发电机与异步发电机两种类型,它们各有利弊。对于同步发电机,并网电路能够解耦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因此同步发电机的并网电路能够提供无功补偿,使得其并网节点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较高,而且同步发电机的并网电路能够分离电网侧和发电侧,因此该电路可以隔离故障。但是同步发电机也存在缺陷,首先,它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成本高,另外,它的输出功率受风速的影响很大,容易使电网受到波动;异步发电机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安装维护较为便捷,但是低电压穿越能力相对较差,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对电能质量造成影响。目前风力发电主要应用的虽然是异步发电机,但是随着电力部门对装机容量的不断提高和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日益严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具有全功率变流能力的同步发电机所替代。 同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样,风力发电也具有资源丰富、节能环保、安装运行灵活等优点,但一些缺点也不容忽视,主要有受环境风速影响较大而导致的不稳定性、不可控性等缺点。 (1) 不稳定性:风机功率受风速大小的影响,由于风速时刻在变,导致风机功率难以预测,因此风力发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1)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90 年以来,丹麦大型凝气发电厂容量没有增加,新增电力主要依靠安装在用户侧的、特别是工业用户和小型区域化的分布式能源电站(热电站)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热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1.6%。2005年7月,丹麦政府宣布计划铺设全球最长的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这将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丹麦主要的供电渠道。 丹麦对于分布式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明确的鼓励政策,先后制定了《供热法》《电力供应法》和《全国天然气供应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保护和支持立场。《电力供应法》规定,电网公司必须优先购买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而消费者有义务优先使用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否则将做出补偿)。 (2)1988年,荷兰启动了一个热电联产激励计划,制定了重点鼓励发展小型的热电机组的优惠政策。实践证明,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 700 MW猛增到1998年的7 000 MW,占总发电量的48.2%。荷兰实行了能源税机制,标准为6.02欧分/kWh,但绿色电力可返还2欧分。荷兰颁布了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使电力部门须接受此类项目电力,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由荷兰能源分配部门起草的《环境行动计划》中,电力部门将积极使用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以承担其对环境的责任。其中分布式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将负担40%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 (3)日本是亚洲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81 年东京国立竞技场第一号热电机组运行起,截至2000 年,分布式能源项目共1 413个,总容量2 212 MW。分布式能源能够在日本快速发展,关键是政府的有效干预。1986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布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分布式能源可以实现合法并网。1995年12月又更改了《电力法》,并进一步修改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拥有分布式能源装置的业主,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卖给供电公司,并要求供电公司为分布式能源业主提供备用电力保障。此外,分布式能源业主不仅能够得到融资、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能享受减免税等鼓励。

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毕业

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毕业

毕业论文题目分布式电源对县级配电网电压水平影响的研究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 学习形式: 学号: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职称: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摘要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系统从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分布有中小型电源的有源网络。带来了使单向流动的电流方向具有了不确定性等等问题,使得配电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分布式电源又具有提高电网可靠性,绿色节能,等等优点,所以为更好的利用分布式电源为人类造福,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本文采取通过利用仿真软件Matlab编写计算潮流程序模拟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模型进行潮流计算的方法对分布式电源的稳态影响进行探索与分析。 选取了34节点的配电网网络模型,通过对单个以及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以及容量的不同情况对34节点配电网的网损以及节点电压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牛顿拉夫逊法

Abstract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ccess to distribution system makes passive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active medium-sized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t brings uncertainty to one-way direction power flow, etc., and it makes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more complicated. Otherwise, it can bring a lot of benefits, such as more reliable, and it is green power.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hould be better known , so we can benefits more. So the program called Matlab was used to compile a program to solve the power flow problem. By this program, we can text which factor can influence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access 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IEEE 34 Node model was chosen to be discussed how different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power qual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influence to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energy lost and voltage level. Keywords: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Newton-Laphson method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 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岀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 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 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 (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 ),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 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热电联产(CHP )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 表if 球主要国貳热电联产英机富童*'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 Distributed Energy )或DER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 ,Distributed 虽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业受到

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个网络化的能 源系统。加入Resources 一词,反应了人们将阳光普照的可再生能源和分散化的废弃资源视为一种资源,充分涵盖的可再生能源和废弃能源资源的分散化利用。全球分布式风电2008年装机容量达到0.4万千瓦(表-2)。2010 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高达3,950万千瓦(表-3),其中日本、欧洲等地分布式光伏发电位居世界前列。 M ?金球小型凤电克场艾机情乱- 1 ' wind global D13, rkst 2008+-1 <3^^主要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娄札恬况£忑土屁八 来溥:0P昭-(中卜和Qw UE「yr 訂帚U" U 1M】” 国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支持市场化的独立发电商(IPP )和能源服务商(ESCO )为用户提 供了专业化的能源服务与节能服务,因地制宜、因需而异、因势利导,建设个性化的能源梯级利用设施,转变了传统低效的所谓集约化”、规模化”的能源生产供应模式,直接对社会分工进行了重构,为未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清洁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整合优化进行了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 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梯级利用;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为清洁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资源能源来增加电力和其他能量供应提供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汇总

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文件汇总 及 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光伏电站 案例投资分析 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目 录 一、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 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6) 三、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 (23) 四、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 (25) 五、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 .. 28 六、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工作方案(草案) (30) 七、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 (32) 八、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35) 九、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45) 十、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 52 十一、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 知 ........................................................................................................... 56 附: ........................................................................ 错误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山东大海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现有电站案例投资分析错误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大海新能源—锌锰数控3MWp 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错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二)、广饶农村居民户用5KW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错误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书签。。

医院分布式能源开发策略word版本

医院分布式能源开发策略 1、市场开发战术 (1)以单冷或热定产,效率优先 以满足用户的用热、用冷需求为主,合理匹配热、冷、电的容量配置,根据用户的热冷规模确定发电机组选型和设计,避免设备能力的浪费和闲置,提高项目运行的经济性。以现有用冷或热基础量定产,实现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由运行时长、设备出力方面优化设计,结合项目未来规划,预留配套扩容空间和基础。医院项目用能特点较明晰:1、电力主要用于照明、水泵、风机,还有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不少医院也用电来制冷。2、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特别高,像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等重要地方。3、医院需要的热能主要是蒸汽和热水,蒸汽主要用于消毒和炊事。再就是将蒸汽经减压后产生热水,用于生活和取暖。 4、医院项目还可以将废热通过溴化锂机组进行制冷,实现能源的废弃利用。分布式能源站既能满足医院的用电需求,又能满足其对可靠性的需求。 (2)开发战术 研究当地政策,清楚政府扶持力度,布局、整合项目周围资源,最佳对接项目方主要领导。引导方式以宏观政策方针为始,宏观论述项目技术先进性、项目可行性、项目经济性,强调项目对业主方的安全保障、配合强度、能源品质和管理运维便捷性。通过项目引导过程,让用户理解项目的必要性后,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然后进行项目方案的设计阶段。以项目可行性、经济性、风险控制为三维,内部研究项目的投建必要性后,确定项目合作模式。 (3)合作模式 以投资方或能源服务商定位,负责项目建设、运营模式为主(BOO),业主执意要投资的,可参与运营管理。项目分润模式参考公司现有模式,以前期经济测算为基础,实实在在的为业主方降低能耗成本为目的。 (4)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首选能源物业和混合收益模式,能保证项目有较高的收益;其次可选择以量计价和固定收益模式,相对运营风险较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现阶段不作为推荐的商业模式。 (4)系统选择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自动化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对配网自动化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5-17T09:16:39.3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邹兰珍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分布式电源也越来越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新会供电局 529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分布式电源也越来越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分布式电源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把原有的传统单电源辐射型网络改变成双电源乃至多电源网络形式。本文讲述了分布式电源的特点、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其消纳方式。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影响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加大,而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数量有限,显然不能满足增长需求,节约能源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结果。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技术随之兴起。利用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相结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力供给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对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应用和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布式电源的特点 分布式电源英文名为distributed generation,一般简称为DG,是一种新型电源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分布式电源之所以能够快速兴起,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它绿色环保的属性决定的,它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例如:风能、太阳能,甚至是利用废弃能源发电。除此之外,分布式电源还有诸如以下特点: ①与负荷距离比较近,可以及时追踪用户负荷情况,有效调整系统,还能实现黑启动; ②能够减少电力线路的传送功率,降低因远距离输电引起的网络损耗,从而延长电力线路的使用寿命; ③分布式电源的容量较小,即插即用; ④控制与传统发电机组比较弱,只能算作大机组的负负载; ⑤利用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绿色环保,节约能源。 3 对配电网的影响 3.1 对配电网规划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规划造成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改变系统的负荷增长方式,使原有的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面临着更多不确定性;二是配电网本身节点数很多,系统增加的大量分布式电源节点,使所有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更加困难;三是对于含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混合联网供电系统,根据各类型能源特征建立模型,在配电网中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协调利用各类型电源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四是因多个位置不同,负荷电源不能均通过整个电力系统接入大电网,各个小型电源无法收到完整控制,也不能使各个小型电源均接入通讯装置,使调度在进行研究负荷调度与分配,进一步增大了不少难度,比如安全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无法接入主网,使得调度人员无法对分布式电源的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各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方式与负荷调度均不可控制,导致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度以及主网的整体控制难度都明显的增大,也会是导致主网与配电网检修作业带来更多麻烦。 3.2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系统,其供电可靠性将发生变化。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末端,是电力系统向电力用户提供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而配电网多为辐射状网络,故障发生率比较高;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变成了多电源与用户相连的环状网络,即便某些线路发生故障,分布式电源可构成自供用电系统,即孤岛运行状态,也称孤岛效应。从这方面来说,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有利的,但是万物皆有两面性,孤岛效应虽然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但是它还可能造成电力孤岛区域的频率和电压的不稳定,容易引起用电设备的损坏,严重时可能会对电网负载以及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所以孤岛保护还有待深入研究 3.3 对配电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也会带来谐波污染的问题。首先,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如风能、太阳能发电,它们有着显著的不稳定性,与天气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再者,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都配有整流-逆变设备和大量电力电子装置,其电源本身就是一个谐波源,而且分布式发电系统一般发出的电是直流电,需要经过逆变器进行升压并网,这个过程中,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机、不同的分布式发电联网方式引起电压波动,会产生不同次数的谐波。 一般来说,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容量越大、其离母线端越远,对电压分布影响越大,配电网的电压波动也越大。由于谐波的注入,进而会引起配电网电压发生畸变,使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需要配置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设备等一直谐波分量。 3.4 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一、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配电网继电保护跟传统主网系统的继电保护相比简单的多,常常会使用时间级差保护、电流级差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等方法。保护动作包括设备故障点上游侧保护装置进行故障切除和上下级的装置做到后备保护。当接入了分布式电源后,配网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分布式电源会增加电流,恶化故障点的故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节点短路,甚至会使得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导致保护范围变化,最终线路的上下级配合受到影响。 二、双向电力潮流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配电网供电是使用单端电源,也没有设置继电保护方向元件,当接入了分布式电源后,配电网会变成双端电源供电形式。当线路上游出现故障时,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故障电流会从负荷侧流向系统侧,上游和下游都会出现故障,因为缺少方向元件,故障电流可能会远远超出整定值,直接影响到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因此,方向元件是分布式电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大重要元件,会直接影响整个继电保护的实际情况。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对系统短路电流处理策略的影响 对系统的短路电流影响,会因为接入等效阻抗的比值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会因为保护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也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影响效果。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合优化—能源供应系统集成化。八是能源企业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投资经营市场化。某种意义上说分布式供能就是一局域的智能能源网。 作为21世纪科学用能的最佳方式,“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利用”在30年间已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用户端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分布式能源技术已成为世界能源技术的发展潮流。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主席汤姆·卡斯顿曾说过:“分布式能源的革命即将发生,将像30年前发生的绿色革命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这样一场革命中,最先认识到它的人将获得最大的收益。”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再次将分布式供能系统赋予更多的新意。 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国外现状 分布式供能系统具有多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世界能源供应方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美日、欧盟等国已将发展分布式供能作为能源安全、节能和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梯级利用;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为清洁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资源能源来增加电力和其他能量供应提供支撑。美国和西欧目前基本不再建设大型电源及大型能源设施,正是这些依附于用户终端市场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和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将他们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排放不断减少,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在欧盟,欧洲委员会正在进行一个SA VE Ⅱ的能效行动计划,包含许多不同的能效措施,来推动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 多年来,英国政府一直试图通过能源效率最佳方案计划(EEBPP)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英国在过去20年中,已超过1000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被安装,遍布英国的各大饭店、休闲中心、医院、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园艺、机场、公共建筑、商业建筑、购物商城及其它相应场所。 美国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核心就包括力推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大的智能电网。美国从1978年开始提倡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现在美国能源部(U.S.DOE)的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计划是带领全国共同努力发展下一代洁净、高效、可靠、用户能够买的起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具体的操作方式是与能源设备的制造商、能源服务者、能源项目的开发者、州政府和联邦机构、公众利益组织、用户进行合作,研究、开发一系列先进的、能够进行就地生产的、小规模、模块化设计的发电、储能技术,用于工业、商业和民用方面,这些技术包括先进的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料电池、热驱动技术和能量储存技术,同时也进行先进的材料、电力电子、复合系统以及通讯、控制系统等方面技术的开发。美国能源部提出2020年的长期目标:通过最大程度地使用具有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毕业设计工作内容: 1、查阅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要求阅读30篇以上文献,了解当今电力 系统的发展状况,及目前含分布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的相关问题; 2、理解掌握各类分布电源的工作特点及相应的数学模型; 3、掌握电源节点类型转换原则,并自学前推回代法的基本计算原理; 4、熟悉C语言和matlab运行环境; 5、编写潮流计算程序,并通过IEEE算例验证程序的可靠准确行; 6、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资料: 1张洪信.赵清海.ANSYS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学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盛剑霓.电磁场数值分析.科学出版社,1984 3冯慈章.马西奎.工程电磁场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贺德馨.风洞天平.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 教务处制表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摘要 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催生了电力行业对新能源的需求。随着负荷的快速增长。当今社会对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成为了电力工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由于分式电源的引入,电源的节点类型出现了PQ、PI、PV、PQ(V)节点,传统的牛顿拉夫逊算法已不再适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推回代算法。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并根据它们并网的特点分别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分布式电源并网时归为哪一类节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进行等效处理。在IEEE 33系统中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统一处理各种分布式电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前推回代算法

国内外分布式电源对比分析

国内外分布式电源对比分析 2014-04-29能源情报 文/李琼慧国网能源研究院 引言 分布式电源是促进风电、太阳能等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能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分布式电源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电源的重要补充,与大电源、大电网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适合分散利用的光伏发电、风电和微小型天然气发电技术的逐步成熟,出现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分布式电源通常指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工业余热余压余气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以及冷热电多联供系统,主要是为了利用分散资源和满足本地用户的能源需求,通常规模小、接入电压等级低。我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早有应用,如我国分布式利用的小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

由于各国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激励政策的不同,分布式电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发展现况各具特点。因此,在对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定义和发展现况进行研究时,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激励政策。 本文在系统研究各国分布式电源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电网特点,提出我国分布式电源的一般定义,并对比分析国内外资源分布、激励政策、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 1分布式电源定义 目前关于分布式电源的最大容量、接入方式、电压等级、电源性质等相关界定标准方面,国际上还没有通用权威定义。不仅不同国家和组织,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对分布式电源的理解和定义都不尽相同。作者整理了世界18个国家或组织提出的分布式电源定义。 IEA对分布式电源的定义为服务于当地用户或当地电网的发电站,包括内燃机、小型或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以及能够进行能量控制及需求侧管理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分布式电源的定义为接入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备或储能装置。德国对分布式电源的定义为位于用户附近,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的电源,主要为光伏发电和风电。归纳18个典型国家(组织)关于分布式电源的界定标准,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征。 (1)直接向用户供电,电流一般不穿越上一级变压器。这是分布式电源的最本质特征,适应分散式能源资源的就近利用,实现电能就地消纳,各国定义均提及该特征。 (2)装机规模小,一般为10MW及以下。18个典型国家(组织)中,13个为10 MW及以下,3个为数十MW级,2个为100 MW级。美国、法国、丹麦、比利时等国家均将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容量限制为10MW左右,瑞典的接入容量限制为1.5 MW,新西兰为5MW。由于英国允许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电压等级较高,相应的允许接入容量也较大,可达100 MW,但从实际并网情况来看,接入66 kV电压等级的大容量分布式电源所占比例很少。 (3)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由于各国中低压配电网的定义存在差异,因此具体的接入电压等级也略有不同,一般为10(35)kV及以下。18个典型国家(组织)中,8个为10 kV及以下,7个为35 kV级,3个为110(66)KV 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限制在中低压配电网,国外的中低压配电网上限一般不超过30 kV。英国允许分布式电源接入66 kV电压等级,这是由于66 kV在英国仍属于中压配电网范畴。 (4)发电类型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高能效天然气多联供(能效一般达到70%以上)。 综合国际上典型国家及组织界定标准和我国电网特点,分布式电源一般可定义为: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小,位于用户附近,通过10(35)kV及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