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3.11)--藏象-心

中医基础理论(3.11)--藏象-心
中医基础理论(3.11)--藏象-心

【藏象—心】例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是因为:

A.心主血

B.心主脉

C.心藏神

D.心为生之本

E.心为君主之官

【答案】C

【题解】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驭气控精,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五脏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故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A. 心气

B. 心血

C. 心阳

D. 心阴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题解】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运行通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才正常。

心之苗为下列哪项?

A. 脉

B. 面

C. 汗

D. 舌

E. 目

【答案】D

【题解】舌为心之苗,也叫心之苗窍。手少阴心经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从经脉上通于舌。心的功能正常,气血上荣舌体,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正常,语言流畅。

汗由什么转化而成?

A. 血液

B. 水液

C. 津液

D. 痰液

E. 宗气

【答案】C

【题解】“阳加阴谓之汗”,汗是由体内津液所转化,经阳气的蒸腾气化,玄府开泄,外发皮表而成。水液与津液概念不同,体内一切正常水液为津液;水液的概念既包括了津液,还指停聚于体内的湿、水、饮等病理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的答案)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A.脉道通利

B.心搏正常

C.心气充沛

D.温运正常

E.血液充盈

【答案】A.C.E

【题解】血液正常运行于脉中,依赖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心气充沛,;二是血液充足;三是脉道通畅。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就会形成气血亏虚或气血瘀滞。

二、填空题

心主血脉包括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答案】心主血,心主脉

【题解】心主血脉指心、脉、血构成相对独立系统的生理活动。表现在心主血和心主脉两方面。

三、改错题(将下列各题中错误之处的下方用“——”标出,并将其改正。)

心血旺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力。

【答案】“心血”改为“心气”

【题解】心气能激发维持心脏的正常搏动,将血液不断地推向血管。因此,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的基本动力。

四、名词解释

心藏神

【答案】指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并且主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题解】心藏神包括藏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

五、简答题

简述心包络的含义、功能和临床意义。

【题解及答案】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功用:“代心受邪”。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若外邪侵心,心包络当先受病。温病学说中,将

外感热病中出现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

六、论述题

试述心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题解及答案】心的生理功能包括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即心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并有奉心化赤,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血、脉三者以心为主导,共同构成了循行全身的密闭系统,心气是血行的基本动力,血液的正常循行必须以心气充足、主血充盈、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胸部感觉舒畅。若心气不充,或血虚失养,而见面白舌淡,心悸胸闷,脉弱无力;若心脉壅阻,血行不畅,则见胸部刺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

心藏神,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由心主;神能驭气控精,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