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主要器官的调理

身体主要器官的调理
身体主要器官的调理

脾胃虚弱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脾胃虚弱会导致体质不好,经常生病。那么什么才算是脾胃虚弱,它的症状表现是怎样的?脾胃虚弱的人又应该如何调理呢?下

面我们就将脾胃虚弱的症状及调理方法推荐给大家。

脾胃虚弱的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要分类型,不能乱用药。中医区分脾胃虚弱,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四种。

脾气虚,症状主要,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脾阳虚,主要表现,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胃气虚,主要表现,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

胃阴虚,主要表现,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脾胃虚弱的调理方法

脾胃虚弱的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中医对于脾胃气虚者,可选择中成药,服用参苓白术散和香砂养胃丸;对于脾阳虚,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阴虚成药较少,可汤药调理。

药方: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水煎,日1剂,分3次服。加减: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黄芪、升麻、葛根;

兼夹湿热,口苦舌黄,或大便夹粘冻,加黄连、马齿苋.

饮食调理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

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建议:脾胃虚弱的,喝粥最佳!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喝上山药、茯苓、薏米其中任何一种熬的粥,就可起到补脾健胃作用。

人体各主要器官的饮食调养!!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形如倒垂未开的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与四时之夏相应。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心气充沛,血液才能在脉内周流不息,营养全身,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如果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就会形成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甚至发生气血淤滞,血脉受阻,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2、主神志: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在各脏腑功能活动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都必须在心的统帅调节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生命活动。

(二)心的生理特点心为阳脏,主阳气,心气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营养原则日常的饮食可以选择补益心气、益心血、养心安神的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小麦、全麦、燕麦、糙米、扁豆、绿豆、赤小豆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瘦牛肉、鱼、猪心、猪脑、牡蛎、海参、鸡蛋、牛奶等。

3、蔬菜类的选择:卷心菜、茄子、瓠子、空心菜、辣椒、百合、藕、菇、洋葱、蒜头、海带、紫菜、木耳、菠菜、番茄等。

4、水果类的选择:苹果、香蕉、樱桃、黑莓、荔枝、龙眼、桑椹、西瓜、甜瓜、哈密瓜、莲子等。

5、其他:核桃、芝麻、花生等。

饮食禁忌

忌过于肥甘厚腻的饮食;忌浓茶、浓咖啡;戒烟限酒。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龙眼肉、小米、西芹、牛肉、小麦面粉、茄子等,如小米龙眼粥、西芹牛肉包、鱼香茄条;加餐:苹果汁午餐:大米、小米、空心菜、百合、金针菇、排骨、藕等,如二米饭、蒜蓉空心菜、百合拌金针菇、莲藕炖排骨汤;加餐:酸奶晚餐:红枣、莲子、面粉、白菜、火腿、香菇等,如红枣莲子羹、花卷、香菇火腿烧白菜。

肝位于腹腔中,膈肌之下,右胁之内。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调畅气机:气在体内的升降出入的运动叫做气机。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都依赖气机的调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脏腑功能就正常。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会出现不适。如果是气郁就会有胸胁、少腹胀痛;气逆就会出现头痛、面红耳赤,甚至喀血、晕厥等。

(2)促进脾胃运化:脾主升、胃主降,肝的疏泄正常是保

持脾胃升降正常的重要条件。如果肝失疏泄,可以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3)调解情志:精神情志的活动有赖于气血的运行,气机调畅则精神愉快;气机失调则会抑郁不乐。

2、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解血量的功能。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有血海之称。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的时候,肝将贮藏的血液向外疏布。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则两眼干涩、视物昏花,或夜盲;血不养筋,则会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若肝不藏血,则会出现吐血、衄血,经量过多,甚至崩漏。

(二)肝的生理特点肝为刚脏,喜条达。肝刚柔不济,柔弱而刚强,故肝气易亢易逆。肝气、肝阳常有余的病理特性,反映了肝脏本身具有刚强躁急的特性。肝气与春气相应。天人相应,同气相求,在人体则与肝相应。故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而在春季也多见肝之病变。营养原则适宜吃疏肝理气、补肝明目、养肝补血的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雀麦米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兔肉、鸽肉、鳝鱼、凤尾鱼、带鱼、鲍鱼、墨鱼、龟肉、鳖肉、蚌肉、泥鳅、河虾、螃蟹、海蜇、淡菜等。

3、蔬菜类的选择:丝瓜、芹菜、韭菜、空心菜、黄花菜、荠菜等。

4、水果类的选择:荔枝、山楂、松子、梅、李子、枸杞子、枇杷、番茄、桑椹等。

5、其他:桂皮、茴香、芝麻等。

饮食禁忌

忌过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忌过量饮酒。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黑芝麻、粳米、丝瓜、鸡蛋、玉米面等,如黑芝麻粥、丝瓜炒鸡蛋、玉米面发糕;加餐:桑椹;午餐:大

米、小米、荠菜、胡萝卜、猪肝、紫菜等,如二米饭、荠菜圆子汤、胡萝卜炒猪肝、紫菜汤;加餐:荔枝;晚餐:南瓜、粳米、虾仁、冬瓜、小麦面粉等,如南瓜粥、海米冬瓜、家常花卷.

肺调养食谱概述肺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与四时之秋相应。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个方面。在气的生成方面,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共同组成宗气。同时,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的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使体内体外的气体交换,呼浊吸清,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可以排出体内的浊气,同时可以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如果肺气失去宣发的功能,则会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无汗等。肃降指肺将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向下散布,同时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如果肺失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状。

3、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肃降的功能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如果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调,则可能水液停聚,生痰成饮等。

4、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帮助心脏运行血液。心脏的搏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血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到全身。若肺气虚衰,不能帮助助心脏运行血液,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而出现血行障碍,如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症状。

(二)肺的生理特点肺为华盖,为娇脏,肺气与秋气相通应。

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的病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症状。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肺气与秋气相应,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营养原则肺宜清润,适宜吃清热、滋阴、降肺气、有止咳定喘、化痰作用的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糯米、黍米、薏苡仁、豆制品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鸭肉、鹅肉、燕窝、银鱼、鳗鱼、龟肉、蛋类、奶类等。

3、蔬菜的选择:萝卜、藕、冬瓜、番茄、葫芦、芹菜、芥菜、荠菜、胡萝卜、山药、竹笋、芦笋、百合、蘑菇、银耳、豆豉、紫菜、海带等。

4、水果类的选择:雪梨、荸荠、龙眼肉、苹果、香蕉、柿子、杨梅、杏、梅、葡萄、枸杞子、白果、橘子、枇杷、甘蔗等。

5、其他:胡桃仁、松子、蜂蜜、生姜、芝麻、花生、罗汉果等.

饮食禁忌

不宜吃过于辛辣燥热的食物;戒烟。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薏米、粳米、芹菜、百合、鸡蛋、小麦面粉等,如薏米粥、西芹百合、一个煮鸡蛋、花卷;加餐:苹果;午餐:大米、小米、杏仁、猪肺、豆腐、紫菜等,如二米饭、杏仁炖猪肺、烩豆腐、紫菜汤;加餐:酸奶;晚餐:白果、粳米、胡萝卜、海带、小麦面粉、芹菜等,如白果粥、凉拌胡萝卜海带丝、芹菜包子。

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脾主运化,主

统血,主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皆依靠脾的滋润濡养,故脾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脾主肌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指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脾运化功能正常才能为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

(2)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健旺,既能使体内各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不致使水湿过多而潴留。反之,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形成水肿。

2、主生血、统血:指脾有生血和统摄血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若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则血液亏虚,出现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作用来实现的。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化源不足,则气血虚亏,气虚则统摄无权,血离脉道,从而导致出血.因脾失健运,阳气虚衰,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归经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临床上表现为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尤以下部出血多见。

3、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臵相对恒定的作用。脾之升清,是和胃之降浊相对而言。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主升与胃气主降共同

完成饮食物之消化吸收和输布。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脾气升发,又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如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眩晕、泄泻等症状。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

(二)脾的生理特点脾宜升则健,脾喜燥恶湿,脾气与长夏相应。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脾能运化水湿,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最易生湿,而湿邪过胜又最易困脾。脾主湿而恶湿,因湿邪伤脾,脾失健运而水湿为患者,称为“湿困脾土”,可见头重如裹、脘腹胀闷、口粘不渴等症。若脾气虚弱,健运无权而水湿停聚者,称“脾病生湿”(脾虚生湿),可见肢倦、纳呆、脘腹胀满、痰饮、泄泻、水肿等。总之,脾具有恶湿的特性,并且对于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脾主长夏,脾气旺于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的阴阳变化相互通应。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等有内在联系。营养原则适宜吃和中益气,健脾开胃的食物。

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糯米、粳米、粟米、高粱、薏苡仁、荞麦、大麦、黄豆、黑大豆、豌豆、蚕豆、玉米等。2、肉、蛋、奶类的选择: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鸭肉、鹅肉、鹌鹑肉、鳝鱼、草鱼、鲢鱼、凤尾鱼、带鱼、鲤鱼、鲫鱼、鳗鱼、青鱼、银鱼、鲈鱼等。3、蔬菜的选择:南瓜、苦瓜、黄瓜、葫芦、包心菜、茼蒿、黄花菜、荠菜、扁豆、豇豆、茄子、辣椒、萝卜、胡萝卜、山药、番薯、洋葱、藕、豆腐、黄豆芽、绿豆芽、菱角等。4、水果类的选择:荔枝、龙眼、大枣、山楂、栗子、梅、葡萄、椰子、无花果、橄榄、菠萝、苹果、香蕉、枇杷、杨桃、罗汉果、芒果、花生、莲子等。5、其他:蜂蜜、生姜、花椒、桂皮、茴香等。

饮食禁忌

忌过于辛辣饮食。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扁豆、粳米、小麦面粉、绿豆芽、猪肉

等,如扁豆粥、花卷、豆芽炒肉丝;加餐:果汁;午餐:大米、小米、莲藕、青豆、洋葱、牛里脊肉、鲫鱼、豆腐等,如二米饭、醋熘藕片、咖喱青豆牛肉、鲫鱼豆腐汤;加餐:酸奶;晚餐:莲子、桂圆、粳米、黑米面、土豆、豆角等,如莲子桂圆粥、黑米馒头、土豆炖豆角。

胃调养食谱概述胃是腹腔中容纳食物的器官,其外形屈曲,上连食道,下通小肠。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胃以通降为顺,与脾相表里,脾胃常合称为后天之本。

(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接受和容纳水谷的作用。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所以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胃主受纳功能是胃主腐熟功能的基础,也是整个消化功能的基础。若胃有病变,就会影响胃的受纳功能,而出现纳呆、厌食、胃脘胀闷等症状。胃主受纳功能的强弱,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反映于能食与不能食。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强;不能食,则胃的受纳功能弱。

2、主腐熟水谷: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过程。饮食物经过初步消化,其精微物质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下行于小肠,不断更新,形成了胃的消化过程。如果胃的腐熟功能低下,就出现胃脘疼痛、嗳腐食臭等食滞胃脘之候。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二)胃的生理特点胃主通降,喜润恶燥。胃主通降与脾主升清相对。胃主通降是指胃脏的气机宜通畅、下降的特性。胃失通降,可以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等胃失和降之证,或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胃气不降,不仅直接导致中焦不和,影响六腑的通降,甚至影响全身的气机升降,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喜于滋润而恶于燥烈的特性。营养原则适宜食用温胃和胃、理气宽中、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食物。

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糯米、粳米、粟米、高粱、薏苡仁、荞麦、大麦、绿豆、豌豆、蚕豆、玉米。

2、肉、蛋、奶类的选择: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鸭肉、鹌鹑肉、燕窝、草鱼、鲶鱼、鲢鱼、鳙鱼、鲫鱼、青鱼、银鱼、黄鱼、螃蟹、田鸡。

3、蔬菜的选择:南瓜、苦瓜、黄瓜、丝瓜、菠菜、芹菜、韭菜、包心菜、茼蒿、芥菜、莴苣、扁豆、豇豆、刀豆、茄子、土豆、芋头、番薯、竹笋、芦笋、洋葱、藕、蘑菇、木耳、银耳、豆腐、绿豆芽、荸荠、菱角。

4、水果类的选择:大枣、山楂、栗子、槟榔、石榴、杨梅、李子、椰子、无花果、橄榄、菠萝、橘子、梨子、香蕉、番茄、杨桃、芒果、西瓜、甜瓜、哈密瓜、花生、甘蔗。

5、其他:生姜、葱、胡椒、花椒。

饮食禁忌

日常饮食不宜吃的过急、过快、过烫;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南瓜、粳米、土豆、青椒、玉米面、小麦面粉等,如南瓜粥、青椒土豆丝、二面馒头;加餐:酸奶;午餐:大米、小米、豆腐、蘑菇、茄子、蛤蜊、裙带菜等,如二米饭、蘑菇炖豆腐、红烧茄子、蛤蜊裙带菜汤;加餐:橘子;晚餐:小麦面粉、玉米面、丝瓜、鸡蛋、芦笋、鸡肉等,如玉米面馒头、丝瓜鸡蛋汤、芦笋炒肉片。

肾调养食谱概述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右边偏下,左边偏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在四时与冬季相应。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指肾具有贮藏精气的功能。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先天之

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后天之精不断地供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所藏的精气。肾精促进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血液生成,抵御外邪侵袭,也是人体各种技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主水:从广义来讲,是指肾为水脏,泛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作用。从狭义而言,是指肾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利用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这两方面,均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肾主水功能失调,气化失职,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常,关门不利,小便的生成和排泄发生障碍可引起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若开多阖少,又可见尿多、尿频等症.

3、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使肺的呼吸均匀,气道通畅。如果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吸人之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理变化。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功能。呼吸虽为肺所主,但肺吸入之气,须下纳于肾,而为一身之用。

(二)肾的生理特点肾主闭藏,肾气与冬气相应。肾主闭藏是指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的作用。肾精不可泻,肾火不可伐,犹如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肾脏只宜闭藏而不宜耗泻。肾与冬季、北方、寒、水、咸味等有着内在联系,如冬季寒水当令,气候比较寒冷,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冬季以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营养原则适宜食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补肾气、益肾精的食物。

适宜食物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薏米、粟米、小米、小麦、黑大豆、蚕豆、薯类等。2、肉、蛋、奶类的选择:猪肉、羊肉、狗肉、猪肾、猪肝、猪心、鸭肉、鸽肉、燕窝、鳝鱼、鲤鱼、鳗鱼、黄鱼、鲈鱼、墨鱼、蚌肉、虾、海虾、海参、海蜇、田鸡、淡菜、鸽蛋、鹌鹑蛋、奶类等。3、蔬菜类的选择:葫芦、韭菜、

黄花菜、山药、芥菜、香椿。4、水果的选择:樱桃、石榴、葡萄、李子、栗子、桑椹。5、其他:花椒、桂皮、茴香、芝麻、黑芝麻、枸杞子、胡桃仁、白果、银耳、莲子。

饮食禁忌

忌高盐、高脂肪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日参考膳食早餐:山药、粳米、玉米面、茄子等,如山药粥、玉米面发糕、蒜蓉茄子;加餐:酸奶;午餐:大米、小米、白菜、木耳、金针菜、西兰花、鲈鱼等,如二米饭、木耳炒白菜、兰花金针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格模板标志

精心整理 人体各部位名称及体表标志 一、人体各部位名称(如图2—1)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 前—— 后—— 内侧—— 外侧—— 近侧—— 远侧—— 尺侧—— 桡侧—— 胫侧—— 腓侧—— 浅—— 深——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3)、额状面(冠状面

干部的体表标志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第二到第十二肋骨、第一到第十肋软骨。椎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 肢部的体表标志肩胛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锁骨:全长。肱骨: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尺骨头、茎突。桡骨:桡骨头、茎突。手骨指骨的背面。 肢部的体表标志髂骨: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耻骨联合、生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膑骨:前面。胫骨:胫骨前缘。腓骨:腓骨头和外踝。足骨趾骨。

成人的骨骼共有206块,组成人体的支架。根据骨的形态不同,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主要由骨质构成,外面包着骨膜,内部藏着骨髓 、骨质骨质是骨的主要部分。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坚硬,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位于骨的深部。 、骨膜骨膜是位于骨表面(关节面除外)紧贴骨密质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它富有神经、血管和造血细胞,故骨膜对骨质的营养和骨折的修复赳看里妥作用、骨髓骨髓充满在骨松质的网眼中和骨髓腔内。胎儿、新生儿骨髓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 四、颅 2块,分为上颌体、颅骨由23块骨组成。 眶上缘至外耳门下缘的界,分成上下两部分,脑颅,下部为面颅(如图。 迷路的眶面,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颧骨2块,在额骨与上颌骨之间,位于眶的外下方,颞突与颞骨颧突连结而成颧弓,的骨性突起;下鼻甲2块,附在上颌体的鼻面,为卷曲的薄骨板;腭骨2块,位于上颌骨腭突的蝶骨翼突之间,构成鼻腔的外侧部分和硬腭的后一部分。 五、躯干骨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体最适宜作息时间表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 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早上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 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00 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00 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00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5∶00 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 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00 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 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 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 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12∶00 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 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00 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16∶00 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17∶00 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8∶00 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19∶00 最易发生争吵。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20∶00 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0∶00-21∶00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22∶00 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23∶00 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24∶00 气血处于一天中的最低值,除了休息,不宜进行任何活动。

身体各器官每日工作时间表

【身体各器官每日工作时间表】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泄。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八、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因此,建议每天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开始睡觉,累计要有8个小时的睡眠。睡眠时间不对是现代人生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个原因所造成的疾病,也就只有在正确的时间里将不足的睡眠补回来这一招,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替代。

1∶00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00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00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00 "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5∶00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00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7∶00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00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00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00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00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00-13∶00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00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00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15∶00-17∶00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

身体器官工作表一览

身体器官工作表一览,睡觉别太晚了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早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年级科学上册《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案设计 教科版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人体模型、课件、视频。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视频)同学们在做操的录像。 讨论:我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是否能依靠单一的某一器官就能完成呢? 交流汇报。 回顾:p64页的气泡图,根据气泡图说说这些活动是怎样完成的。 谈话: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思考:前面几节课中所学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2)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述你身体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可以用图示和简单的文字在科学记录本上进行描述,也可以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3)小组活动:分组边交流边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师生共同修改完善(循环反复)(板画: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学生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2)谈话:前面我们用图示或卡片表示了人体内一个系统中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大家想想这些系统在人体内是独立工作的吗?你是怎样想的? (3)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你学生丰富自己的想法,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 (5)引导:刚才我们用图示或卡片进行了描述,现在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描述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教科版《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案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节课将进行知识的复习整理,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地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节课在本单元中是总结性的作用,即是对前期学习的回顾也是对知识点的系统连接起来。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回顾旧知,二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某一活动的进行所需用到的器官,并用画图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人体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人体的肌肉、骨骼和关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之后,让学生根据各个系统所完成的工作,找寻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的最后,教科书表明了一个观点:“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站在事物本质、规律的基础上谈健康生活是科学学科应有的方式,它不同于思想教育中的健康教育活动。当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历发现人体的各个活动都是彼此密切联系的以后,他们思想中的健康不再是单一的某个器官的健康而是视为一个整体的健康,在寻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关注机体整体的健康。这就是本单元教学重要的教育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反复对自己画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难点: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 1.能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2.能够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完善自己的图画。

人体脏腑各器官24小时工作表

人体脏腑各器官24小时工作表 我们了解到人体的机能状态,生物周期过程,可以按照此机能状态去有规律地生活,做好养生保健,可以益寿延年。祝朋友们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开心每一天,幸福一辈子! 1点: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者想睡反而睡不着。 2点:绝大多数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状态,肝脏却在紧张工作,生血气为人体排毒。 3点:进入深度睡眠阶段,肌肉完全放松。 4点:“黎明前的黑暗”时刻,老年人最易发生意外。血压处于一天中最低值,糖尿病病人易出现低血糖,心脑血管患者易发生心梗等。 5点:阳气逐渐升华,精神状态饱满。 6点:血压开始升高,心跳逐渐加快。高血压患者得吃降压药了。 7点:人体免疫力最强。吃完早饭,营养逐渐被人体吸收。 8点:各项生理激素分泌旺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 9点:适合打针、手术、做体检等。此时人体气血活跃,大脑皮层兴奋,痛感降低。 10点:工作效率最高。 10∶00-11∶00属于人体的第一个黄金时段。心脏充分

发挥其功能,精力充沛,不会感到疲劳。 12点:紧张工作一上午后,需要休息。 12点-13点:是最佳“子午觉”时间。不宜疲劳作战,最好躺着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 14点:反应迟钝。易有昏昏欲睡之感,人体应激能力降低。 15点:午饭营养吸收后逐渐被输送到全身,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5点:-17点:为人体第二个黄金时段。最适宜开会、公关、接待重要客人。 16点:血糖开始升高,有虚火者此时表现明显。阳虚、肺结核等患者的脸部最红。 17点:工作效率达到午后时间的最高值,也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18点:人体敏感度下降,痛觉随之再度降低。 19点:最易发生争吵。此时是人体血压波动的晚高峰,人们的情绪最不稳定。 20点:人体进入第三个黄金阶段。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0点-21点:适合做作业、阅读、创作、锻炼等。 22点:适合梳洗。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最好在十点半泡脚后上床,能很快入睡。 23点:阳气微弱,人体功能下降,开始逐渐进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劳开始缓解。

人体器官一览表

人体器官一览表,别熬夜,年轻人注意了!!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

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 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中医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因此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保健方法,您可以试试。 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发“吹”音“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反复做6~9遍。 另外,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健脾通胃肠气的保健方法: 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3 00~500下,每天1~2次。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说课稿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说课 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是综合组1号考生苏星星,我要说课的课题是《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我将教材、教法、学情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的第7课,也是最后一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中身体的结构与各种器官的运动,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是综合总结前面所学内容,因此本课在我们的身体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人体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

人体20个重要器官衰老时间表

健康资讯:人体20个重要器官衰老时间表!! 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但每个“零件”走向衰老的过程却有先有后。近日,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为大家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一、脸部皮肤: 女性19岁半就开始长出第一条皱纹;男性35岁脸部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粗糙、松弛、面部轮廓不再清晰。

二、椎间盘: 椎间盘是人体中退变最早的器官之一,大约开始于20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的不可逆的退行性改变过程。 三、肺: 20岁开始衰老。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开始气喘吁吁。30岁时,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946毫升空气,而到70岁,这一数字降至473毫升。 四、大脑和神经系统: 22岁开始衰老。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会慢慢减少。40岁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五、头发:

男性头发30岁后开始变白,女性则从35岁左右开始。60以后毛囊变少,头发变稀。头发乌黑是因为头发里含有一种黑色素,人体没有统一分泌黑色素的腺体,黑色素在每根头发中分别产生,所以头发总是一根一根变白。 六、乳房: 35岁开始衰老。随着女性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减少,乳房逐渐衰老、下垂。40岁后,乳晕会急剧收缩。

七、肌肉: 30岁开始衰老。肌肉一直在生长,衰竭;再生长,再衰竭。30岁后,肌肉衰竭速度大于生长速度。过了40岁,人们的肌肉开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减少。 八、骨骼: 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80岁时身高会降低5厘米。 九、心脏:

40岁开始衰老。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较大。 十、牙齿: 40岁开始衰老。40岁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 十一、眼睛: 40岁开始衰老。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接着,眼睛适应不同强度光的能力降低,对闪耀光更敏感,不适宜夜晚开车。 十二、肾: 50岁开始衰老。肾滤过率从50岁开始减少,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滤过率是30岁时的一半。

四年级科学上册《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参考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做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难点: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

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三、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四、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人体五脏六腑的作息时间表

中医观点而言,一天二十四小时可分为不同时段,由不同器官来执行不同的功能,说明如下: *早上9—11点: 是脾脏排毒的时间,这段时间不宜吃冰,最伤脾脏,影响发育及生育。 *中午11—1点(午时): 是心脏工作颠峰时期,也是人体能量最强的时刻,此时心跳次数快速。 *下午1—3点: 是小肠吸收养分的时间,过了这个时刻,肠胃功能减弱,故有过午不食的养生之道。 *下午3—5点: 是膀胱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是下午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排尿功能。 *下午5—7点: 是肾脏排毒的时间,此段时间也是到健身房运动的好时段,有助于肾脏排泄毒物的功效。 *晚上7—9点: 是血液循环旺盛的时间,此时血压升高,应该要在家中休息。 *晚上9—11点: 是人体免疫系统休息与滤毒的时间,也是女性内分泌系统最重要的时候,这时一定要休息,不要再为家人操心,此时适合听音乐、洗澡、为明天作计划、或回想今天作了那些美好的事情,将错误原谅与放下。 *晚上11--1点: 是胆的排毒时间,要进入熟睡才能进行,不能只是入睡。 *晚上1—3点: 是肝的排毒时间,也是要熟睡才能进行。夜间工作者每周至少要有一天、每月最少要有一周、每年最少要有四个月能早睡。 *早上3—5点: 是肺脏的排毒时间,肺有问题的人在这个时候咳嗽会较厉害,肺的排毒要做心肺运动才

能排出。起床的时间参考当地当季太阳出来的时间,太阳出来后较有氧气,适合做运动,因此正常的人约5点就要起床。 人的排毒过程 晚上9-11点/ 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 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夫妻同房应排在此时,不应在11点之后,要不便先睡一觉,天亮再来。 晚间11-凌晨1点/ 肝的排毒时间.凌晨3-5点/肺的排毒时间: 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时间: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经,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 大肠的排毒时间: 应上厕所排便。 凌晨7-9点/ 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间: 应吃早餐! 半夜至凌晨4 点/ 脊椎造血时间: 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四年级科学上册《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案设计 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人体模型、课件、视频。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视频)同学们在做操的录像。 讨论:我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是否能依靠单一的某一器官就能完成呢? 交流汇报。 回顾:p64页的气泡图,根据气泡图说说这些活动是怎样完成的。 谈话: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都知道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人体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思考:前面几节课中所学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 (2)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述你身体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可以用图示和简单的文字在科学记录本上进行描述,也可以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3)小组活动:分组边交流边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师生共同修改完善(循环反复)(板画: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学生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2)谈话:前面我们用图示或卡片表示了人体内一个系统中的各个器官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大家想想这些系统在人体内是独立工作的吗?你是怎样想的? (3)分组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通过交流让你学生丰富自己的想法,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 (5)引导:刚才我们用图示或卡片进行了描述,现在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描述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 (6)学生活动:用比较复杂的图示和文字对人体主要器官之间的联系进行说明。(提醒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联系进行反复思考,找到最适宜的表述方式。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 (7)全班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3、健康生活。

身体器官工作表一览

任何试图更改生物钟的行为,都将给身体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20、30年之后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Medicine,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四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节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同步练习 、填空题 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 解答:人体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这是人体结构的组成方式。 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答案:器官 解析:解答: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 分析:本题考查器官的定义。 4、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 答案:形态|功能 解析:解答:人体中的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所有每个器官都有一定的功能形态。 分析:本题考查器官的特性。 5、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 答案:器官 解析:解答:人体中的胃、心脏、大脑、肺是不同的功能的人体器官。 分析:本题考查器官的具体对象。 答案:统一 解析:解答:人体中的不同的器官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体现人体的统一性。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器官的整体性。 四部分。 答案: 头|颈|躯干|四肢 解析: 解答:人体的外观特征可以分为 4部分,分别是头、颈、躯干、四肢。 分析: 本题考查人的身体组成的结构。 2、人体是由 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 答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系统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整体组成。 6、人体各个器官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 的有机体。 7、身体的 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答案:肢体运动 解析:解答:人体的统一性使得肢体运动必须依靠骨骼、肌肉和关节三者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器官的整体性。 &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 解答:人体的统一性使得不同的运动形式必须依靠骨骼、肌肉和关节三者共同完成。 答案:骨骼 解析:解答:肌肉为肢体运动提供动力, 骨骼则提供动力作用, 两者相互协作产生新的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骨骼、肌肉各自的作用。 10、人体的各个器官总是 答案:相互合作I 共同完成 解析:解答:身体是一个整体,充分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所以工作时总是由不 同器官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人的身体结构活动整体性的特点。 二、单选题 11、由呼吸道传送气体,由( )完成气体交换。 A 、心脏 B 、肺 C 、支气管 答案:B 解析:解答:气体通过气管传送到肺,在肺完成气体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肺的作用。 12、肺将()随着血液输送入心脏。 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解答:通过肺进入心脏的是氧气,而通过心脏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考查肺与心脏的进出气体。 三、多选题 13、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 ),肺的呼吸就会( A 、越多 B 、越少 C 、加快 D 、减慢 答案: 骨骼|关节|肌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不同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差异性。 9、肌肉牵拉 到新的位置而产生运动。 工作的。

人体各器官代谢时间表

人体各器官代谢时间表 7:00~9:00小肠活跃时期 应吃早餐,这是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疗病者最好是在7点进餐;养生者最好是在7点半前吃早餐;不吃早餐者应改变饮食习惯;为保护肝脏,此时最好不要饮酒。 10:00~12:00心脏运作的黄金时段 心脏开始加大马力投入工作,人的精力被积极调动起来,人体精神活动最强,身体的痛感降低,此时几乎感觉不到紧张的工作压力。如果谁在此时喝茶聊天,那他将虚度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 12:00~13:00全身器官总动员 12点基本上是上午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时在人体生物钟的作用下全身器官进入总动员,这个时候最好不要马上吃午餐,最好将用餐时间推迟到下午1点左右。 13:00~14:00人体的第二个低潮阶段 血压及荷尔蒙分泌降低,身体逐渐产生倦怠感,精力消退,血液中溶入一些糖原,反应迟缓。我们感觉有些疲劳,最好适当休息一下。 14:00~16:00感觉器官很敏锐 人体在生物钟的控制下开始逐渐恢复工作能力,人体重新步入正轨,下午3点人体感觉器官尤其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下午4点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达到最高。 17:00~18:00运动的最佳时段 人体疼痛感觉减弱,神经的活动能力降低,想多运动的渴望上升,此时最好离开工作岗位,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运动员此时应加倍努力训练。 18:00~20:00情绪极不稳定 晚上7点左右是一天中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刻,此时人的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很容易激动,常会因一点小事而争吵。吃完了晚餐到晚上8点,身体反应又得以恢复。

20:00~21:00反应很敏捷 晚上8点是人体体重最重、反应最敏捷的时间,司机此时处于最佳状态,几乎不会出事故。晚上9点时人的记忆力会特别好,是学习的好时间。 21:00~23:00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 血液中充满白血球,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一倍,体温开始下降。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23:00~1:00肝排毒时间 除肝脏外,大部分人体器官运作缓慢。肝脏利用这段空闲时间紧张地工作,为人体排除毒素,但这一排毒过程必须在熟睡中进行。 24:00~4:00脊椎造血时段 必须熟睡,不宜熬夜,否则影响脊椎的造血过程。凌晨4点左右血压降到了一天中最低点,但此时听觉变的异常灵敏,极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1:00~3:00胆的排毒 凌晨1点,人进入了易醒的浅睡阶段。到了凌晨2点,胆的排毒有条不紊的进行。凌晨3点左右整个人都会得到休息。 3:00~5:00肺的排毒 此时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为排毒运作已走到肺,有咳嗽症的人此时不宜用止咳药,以免 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5:00~7:00大肠的排毒 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即使我们想睡觉,但此时肌体已经苏醒,大肠排毒活跃,此时最好上厕所排便。 一、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二、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三、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四、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 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五、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六、凌晨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 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七、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