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复习

金属学复习
金属学复习

名词解释

1.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具有简单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2.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3.固溶体:在固态下合金中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5.致密度:致密度=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有的体积/单位晶胞体积

6.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

7.空间点阵:抽象的几何点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队列

8.多晶型性: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把金属的这种性质称为多晶型性

9.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必须获得的能量

10.晶胚:在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

11.临界晶核:半径为r*的晶核

12.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

13.粗糙界面:从微观上高低不平,有几个原子厚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约50%的位置占有原子的界面称为粗糙界面

14.光滑界面:液固界面处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是光滑的界面称为光滑界面

15.伪共晶:不平衡的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全部转变成共晶组织,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6.不平衡共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固相线上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的不平衡共晶组织

17.离异共晶:有共晶反应的合金中,如果成分离共晶点较远,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共晶相数量很少,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初晶长大,另外一个相单独分布于晶界处,使得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18.上坡扩散:原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出扩散的现象

19.均匀化退火:将钢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温度,长时间保温(10-15h),然后随炉冷却,以使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20.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

21.柯肯达尔效应:扩散偶中由于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对接面移动的现象

22.自扩散:不伴随浓度变化,与浓度梯度无关的只发生在纯金属和均匀固溶体中的扩散

23.互扩散:伴随有浓度变化,与异类原子浓度差有关的发生在异类原子之间的相互扩散

24.成分过冷: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

25.平衡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固—液两平衡相中溶质浓度的比值ko称为溶质的平衡分配系数,ko=Cs/CL

26.区域熔炼:利用正常凝固的原理将棒料从一端顺序地进行局部熔化,使溶质杂质富集到右端,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以达到使金属棒一端提纯的技术

27.有效分配系数: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

28.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三元系合金处于两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与平衡相的成分点必定在同一直线上,且合金的成分点位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之间,该规律称为直线法则

29.重心法则:如果合金在某一温度处于三相平衡,合金成分点位于由三个平衡相成分点组成共轭三角形的重心位置,这就是重心法则

30.连接线:三元系截面图中液相线上液相成分点和其对应的固相线上固相成分点的连线

31.单变量线:三元系空间模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三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形成三条空间曲线,称为单变量线

32.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33.临界分切应力:能引起滑移或孪生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

34.复滑移:由于晶体的转动,使另一个滑移系参加滑移,从而形成双滑移﹑多组滑移系参加滑移的过程

35.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

36.双交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与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则称为双交滑移

37.孪生: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晶面)和晶向发生切变

38.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39.变形织构:多晶材料因塑性变形后的晶粒取向偏离非随机分布状态所形成的组织

40.位错点阵阻力:位错移动受到的阻力

41.回复: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温度较低时,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的迁移,

使晶格畸变逐渐减小,内应力逐渐降低的过程

42.再结晶:冷变形金属的加热温度高于回复阶段以后,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金属的显微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破碎拉长或压扁的晶粒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的过程

43.动态回复: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因而在变形的同时伴随着回复的过程

44.动态再结晶: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因而在变形的同时伴随着再结晶的过程

45.二次再结晶:再结晶完成后晶粒长大随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增长而不连续不均匀地长大,称为二次再结晶

46.多边化:指由于冷变形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引起点阵轻微弯曲,在退火过程中,通过刃型位错的攀移与滑移,使同号刃型位错沿着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小角度亚晶界的过程

47.储存能:冷塑变时,外力所作的功尚有一小部分储存在形变金属内部,这部分能量称为储存能

48.退火孪晶:某些面心立方金属和合金﹑如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等,冷变形后再结晶退火,其晶粒中会产生的一种孪晶

49.流线:在热加工过程中铸态金属的偏析,夹杂物,第二相等逐渐沿变形方向延伸,这种组织称为流线

50.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或整数倍)点阵矢量的位错

51.不全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52.单位位错:柏氏矢量为一个点阵矢量的位错

53.固定位错:将面心立方完整晶体沿{1 1 1}原子层间剖开,抽去半原子平面或插入半原子平面就形成了层错,这样形成的层错就是固定层错

54.面角位错:形成于两个{1 1 1}面之间的面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所构成的位错组态

55.扩展位错:两个不全位错和中间的层错带所组成的位错组态

56.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置有差别),形成柯氏气团

57.铃木气团:当溶质原子偏聚在层错附近,使其浓度大于基体中浓度时,即形成铃木气团

58.应变时效:在塑性变形时或变形后,在室温或适当加热时,导致间隙固溶原子在位错线上的偏聚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并往往导致不连续屈服重新出现的现象

59.位错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包含位错线的总长度

60.层错:由于某种原因,原子排列不按正常次序生长,这样使原子层产生了错排

1、总结思考间隙固溶体、间隙相和间隙化合物。

答:(1)间隙固溶体是当溶质原子比较小时,如碳、氢、硼等,他们进入溶剂的晶格空隙而形成的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后,固溶体的点阵都将发生畸变,从而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2)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具有简单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间隙相具有极高的硬度和熔点,但很脆,具有明显金属性,因为他们中的原子结合既有共价结合又有金属结合的性质。间隙相是合金钢中的主要强化相之一。(3)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合金钢中常遇到的间隙化合物有:m3c/m7c3/m23c6型,m6c型通常多元,即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m’、m”与c组合而成。M’如fe、co、ni、m”为mo、w等元素。

2、过冷(1)金属种类的不同,过冷度的打小也不同(2)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3)过冷度的大小在上述因素确定后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去速度越低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3、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液态金属要结晶,其结晶温度一定要低于理论结晶温度tm,即要有一定的过冷度,此时的固态金属的自由能低于液态金属的自由能,两者的自由能之差构成了金属结晶的驱动力。

4、均匀形核的条件:(1)过冷(2)必须同时具备尺寸条件和能量条件r>=r*/ΔG*靠能量起伏补偿

5、形核率受形核率因子和原子扩散的几率因子控制。

6、控制细化晶粒的办法:(1)加大冷却速度和过冷能力来控制过冷度,则N/G 越大,所以晶粒越细小,但这种方法适合小件和薄件(2)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在液态金属中形成大量基底,起非自发形核的作用,促进形核,抑制长大,从而达到细化晶粒,改善性能的目的。(3)振动作用:在液态金属结晶时,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或电磁搅拌的处理办法。一、输入能量,提升形核功,促进形核。二、碎化大晶体,相当于提供形核剂,提供基底,提升形核率。

7、影响扩散的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原子的振动能就越大,使原子的迁移几率增大,还会使

金属内部的空位浓度升高,这些都有利于扩散。

(2)固体的类型: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扩散激活能一般比置换固溶体小,所以扩散速度比置换型溶质原子快得多。

(3)晶体结构:1.致密度越小的晶体越利于扩散2.结构不同引发的浓度差也不同,扩撒速度也不一样3.对称性低的晶体扩散各向异性相当明显。

(4)晶体缺陷、浓度、合金元素、应力也会影响,比较复杂

8、枝晶偏析的因素:(1)冷却速度越大,扩散进行越充分,则偏析程度越大(2)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大,则成分偏析的范围越大

9、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1)合金的液相线越陡(m越大),合金含溶质浓度C0越大,液体的扩散系数D越小,k0<1时,k0越小;k0>1时,k0越大,则成分过冷倾向越大(2)液相中实际温度分布越平缓(G越小),凝固速度(R)越快,成分过冷倾向越大。

10、影响铸锭组织的因素主要看柱状晶与等轴晶的分布情况与晶粒的大小(1)快速冷却,高的浇铸温度,方向性散热有利于柱状晶向的发展(2)慢速冷却,低的浇铸温度,均匀散热,变质处理和应用物理方法,有利于等轴晶区的发展。

11、籽晶从何而来:(1)对流溶液将与模璧分离的细晶卷入锭中心而成为大量籽晶(2)由于枝杆重熔而漂浮到柱状晶前沿,成为中心籽晶(3)由于表面形核下沉而成为籽晶。

12、用位错理论解释屈服和应变时效

答:Cottrell首相用溶质原子和位错的弹性交互作用,形成气团(柯氏气团)来解释低碳钢的屈服和应变时效。Cottrell气团就指碳原子偏聚于韧性位错的下方,碳原子有“钉扎”位错,使位错不易运动。位错要运动,只有从气团中挣扎出来,摆脱碳原子的钉扎。(1)Cottrell认为位错要从气团中挣脱出来,需要较大的力,这就形成了上屈服点。而一旦挣脱之后位错的运动就比较容易,因此有应力降落,出现下屈服点和水平台。(2)应变时效:在塑性变形时或变形后,在室温或适当加热时,导致间隙固溶原子在位错线上的偏聚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并往往导致不连续屈服重新出现的现象。当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由于位错原子已经挣脱出气团的钉扎,故不出现屈服点;如果卸载后放置较长时间或经时效效应则溶质原子已经通过扩散而重新偏聚到位错周围形成了气团,故屈服现象有重复出现。

13、解释化学相互作用能强化合金的原因。

答:化学相互作用:溶质原子在扩展位错的层错区聚集以降低层错能,形成铃木集团。强化原因(1)扩展位错运动时,层错必须跟着运动,但由于层错内外

溶质原子的浓度不同,因而增加了扩展位错的运动阻力。(2)当其他位错与扩展位错相交时,在交割前,扩展位错必须先来集成全位错,但溶质原子在层错区偏聚层加了层错的宽度,使扩展位错难以束集也不易发生交滑移而绕过障碍,从而提高了合金的。

14、试说明碳为什么在奥氏体状态下进行而不在铁素体体状态下进行?

答: (1)奥氏体的溶碳能力大于铁素体(2)奥氏体高温形成相有利于原子的扩散<主要因素>(3)铁素体的结构大于奥氏

含0.85%c 的普碳钢加热到900℃在空气中保温1小时后,外层碳浓度降到零。假如要求零件外层的碳浓度为0.8%,表面应车去多少深度?(D=1.1×10-7cm2/s )

解:c=0.8%;c1 =0;c2 =0.85%

x=0.053cm

生产中常用的渗碳可视为半无限长棒来考虑。此时c1为渗碳表面的碳浓度;c2为钢的原始碳浓度。 无限长棒

半无限长棒

870℃渗碳需用多少时间才能获得927℃渗碳10小时的渗层厚度?已知:D870=7.99×10-12 m2/s D927=16.1×10-11 m2/s

解:∵ x870 = x927 t=10h

14、扩散系数D 的实质是什么?它和跳动频率有什么联系?

经过推导,D=d2Pг。对于一定的晶体结构来说,扩散系数D 与跳动频率г成正比。如果用跳动频率衡量原子的扩散能力,那么扩散系数的大小就反应了原子扩散的速度,这就是扩散系数的物理实质。

15、回复与再结晶时性能的变化.

(1)回复阶段:显微组织无明显变化,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仅有某些物理性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电阻),内应力基本消除。

(2)再结晶阶段:组织彻底重新改变,性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恢复到冷变形前的水平),内应力完全消除。

16、回复的机制

a低温回复(0.1<TH <0.3)主要是由于塑性变形所产生的过量空位消失的结果。??? ??-++=Dt x erf c c c c C 2222121()??? ??--=Dt x erf c c c C 2211h D D t 15.2010870

927870=?=

其消失至少有下列几种可能:(1)空位迁移到金属的表面或晶界而消失。(2)空位与塑性变形产生的间隙原子复合而消失。(3)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消失。

b中温回复(0.3<TH <0.5)其主要机制是位错滑移导致位错重新组合,以及异号位错会聚而互相抵消。

c高温回复( TH >0.5)高温回复机制为多边化。

17,试讨论配位数与致密度的异同?

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配位数约大,则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越高。

致密度:若把金属晶体中的原子视为直径相等的钢球,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以用钢球所占空间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

相同点:都是表示晶胞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的参数。

不同点:配位数是一种定性的表示方法,配位数越大,则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越高,致密度是一种定量的表示方法。

18,金刚石结构属于什么点阵?每个晶胞所占原子数为多少?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为多少?

1.两个面心立方点阵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相对位移了体对角线长度的1/4后构成的(金刚石属于立方晶系、面心立方点阵。

2.8*1/8+6*1/2+4=8个。

3.配位数4 点阵参数a=0.3599 致密度0.34 原子半径√3/8a

扩散通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呈正比关系。其表达方程为:

在应用扩散第一定律时,扩散系数D 仅随温度而变化,与合金的浓度无关。必须指出:该定律只适用稳态扩散问题

dx

dc D J -=

1.含0.85%c 的普碳钢加热到900℃在空气中保温1小时后,外层碳浓度降到零。假如要求零件外层的碳浓度为0.8%,表面应车去多少深度?(D=1.1×10-7cm2/s )

解:c=0.8%;c1 =0;c2 =0.85%

x=0.053cm

渗碳问题:

2.一块纯铁在920℃渗碳10小时,表层碳浓度为1.3%C ,扩散系数 D=1.5×10—11m2/s ,已知β=0.735误差函数e r f (β)=0.7,试求:

(1)β=0.735时渗碳层深度x

(2)β=0.735时渗碳层深度x 处碳浓度。

解:(1)x/2√Dt=0.735 x=1.1cm

(2)(Cs-Cx )/(Cs-Co)=erf (x/2√Dt )

(1.3%-Cx)/1.3%=0.7 Cx=0.39%

枝晶间距越小,扩散系数越大,则均匀化所需时间就越短。 高斯解描述的对象是:原始扩散物质分布集中于一个小区域的扩散过

程。

高斯解的适用对象是:扩散过程中扩散元素质量保持不变,其值为M 。扩散开始时扩散元素集中在表面,好像一层薄膜。

一个溶质原子至少必须具有相当于△Gm 的超额能量,才能实现跳动。 那么,在N 个原子中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原子实现跳动呢? 根据Maxwell-Bolzman 定律,原子具有足够能量而进行跳动的几率为: 空位扩散必须满足:

t

k Dt k Dt k x ===2??? ??-=KT G N n ex p

1 扩散原子的近邻不断出现空位。

2 扩散原子具有足够的自由能。

此时D=Doexp-(△Ev+△E)/KT

为什么间隙溶质原子的扩散比置换溶质原子的扩散快得多

答:通过空位迁移而实现的置换扩散的扩散激活能比间隙扩散的要大。因为它是由两部分能量组成:原子跳动激活能和空位形成能。

什么是柯肯达尔效应?柯肯达尔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若铜-铝组成的互扩散偶发生扩散时,界面标志物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这种扩散偶中由于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对接面移动的现象称为柯肯达尔效应。柯肯达尔效应直接否定了置换式固溶体扩散的换位机制,支持了空位机制。

柯肯达尔效应还说明,在扩散系统中,每一组元都有自己的扩散系数。向铝方向移动(低熔点和空位的亲和力大,原子向低熔点物质靠近)为什么会发生上坡扩散呢?

答:因为F= - du/dx 。F即为推动原子扩散的化学力,它指向化学位下降的方向。正是由于化学位梯度产生的化学力驱使原子产生迁移,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自由能降低。

例:将一块纯铁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至800℃,并长时间保温,使碳原子充分向纯铁中扩散。请在C—x图中标出渗碳层内所形成的相。

为什么金属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比晶内快得多?

原子沿着位错线进行扩散要比在整齐的晶体内部扩散容易,所以把位错看作“管道”,原子沿着这些“管道”扩散就快得多。冷加工使合金内部位错密度大量增加,则原子的扩散速度也明显增加。

1 将一批齿轮进行渗碳,每炉500件。在900℃渗10小时可以达到规定的深度。假定在900℃渗碳每炉每小时生产成本为1000元,而在1000℃渗碳为1500元。问在哪一温度渗碳成本较低?已知Q=32900cal/mol,R=1.987cal。

D1/D2=Doerf-(Q/900R)/Doerf-(Q/1000R)=0.22

C1-Co/C1-C2=erf(x/2√D1t1)=erf(x/2√D2t2)

D1t1=D2t2 D1/D2=t1/t2=0.22

t2=t1x0.22

900℃时1000t1 1000℃时1500x0.22t1=330t1

金属学原理复习要点

金属学原理 金属学原理(物理冶金原理)为北航材料学院2009年考研新加科目,考试内容为大二必修课《物理冶金原理》,参考书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材料科学基础》。本资料参考物理冶金原理思考题整理,由朱言言录入,期间参考了魏然,郭旭东,赵觅等同学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复习时仍以课件和教材为主,时间仓促,整理者水平有限,难免纰漏,本资料答案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或者对本资料有什么建议请直接联系朱言言zhuyanyanbuaa@https://www.360docs.net/doc/c415573155.html,。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目录 1. 晶体学基础、金属及合金相结构、固体金属原子扩散 (1) 2. 纯金属的凝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相图及凝固 (8) 3. 位错基本理论、界面 (14) 4. 金属的塑性变形 (18) 5. 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 (22) 6. 2008年物理冶金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25) 7. 2001年物理冶金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29) 8. 2003年物理冶金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30) 版权所有,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1.晶体学基础、金属及合金相结构、固体金属原子扩散1、简述题及基本概念 1)金属键及金属的性能特点; 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是所有金属晶体所共有,并在金属正离子之间运动,形成所谓电子云,金属键就是电子云和金属正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 金属键特点:自由电子公有化;无方向性;无饱和性;不选择结合对象;→种类及潜力无穷;→塑性变形及加工硬化 金属性能特点: 一、优异的物理性能:磁、光、电子、信息、储能等;优良的导电性及正的电阻温度系数;优异的导热性;……………. 二、优异的力学性能配合:优异的强韧性配合(高强度~4000MPa;高塑性及加工硬化;高韧性及损伤容限); 使用温度范围宽广(高温、中温、室温、低温)且力学性能优异;优异的耐蚀、耐摩、抗氧化、抗热腐蚀等性能 三、优异的成形加工性能Processing ability:优异与灵活的凝固加工成型性能(铸造成型:各种复杂形状及各种 重量的零件;焊接成型:同种及异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制造);独特的塑性变形及加工硬化特性与优异的冷加工成型能力(冷轧、冷冲压、冷旋压、冷拔、冷挤压…;冷加工过程中同时实现零件及材料的强化);优异的热加工成型能力(锻造、热轧、热挤压) 四、独特的抗过载能力及使用安全性(加工硬化):零件局部过载?塑性变形?加工硬化?材料强度提高?不但不 会失效、承载能力反而提高、使用安全;加工硬化?避免变形集中、均匀变形、均匀承载、零件材料潜力得以充分利用;加工硬化?避免变形集中、材料均匀变形?冷加工热加工成型成为可能。 2)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晶体: 原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周期性无限重复排列的物质 性质: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各向异性( Anisotropy of Properties);宏观性质的均匀性;一定的熔点;规则的外形(外表面为往往低表面能的特殊晶面) 3)金属非晶及性能特点; ●原子排列长程无序或短程有序Long-range disorder or short-range order ●无晶界、无成分偏析、成分完全均匀 ●没有固定熔点(玻璃转化温度) ●各向同性(Isotropic ) ●高强度、无加工硬化、低塑性

金属学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1-1. 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害的? 答:S容易和Fe结合形成熔点为989℃的FeS相,会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热脆性;P与Fe结合形成硬脆的Fe3P相,使钢在冷变形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 1-2. 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可以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1-3. 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答:①当r C/r M>0.59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 C/r M<0.59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子尺寸、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一般K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③强碳化合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④N M/N C 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⑤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1-4. 合金元素对Fe –Fe3C 相图的S、E 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γ相区的元素均使 S、E点向左下方移动;凡是封闭γ相区的元素均使S、E 点向左上方移动。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少; 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少。 1-19. 试解释40Cr13已属于过共析钢,而Cr12钢中已经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 答:①因为Cr属于封闭y相区的元素,使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所以钢中含有Cr12%时,共析碳量小于0.4%,所以含0.4%C、13%Cr的40Cr13不锈钢就属于过共析钢。②Cr使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在Fe-C相图中,E点是钢和铁的分界线,在碳钢中是不存在莱氏体组织的。但是如果加入了12%的Cr,尽管含碳量只有2%左右,钢中却已经出现了莱氏体组织。 1-21. 什么叫钢的内吸附现象?其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合金元素溶入基体后,与晶体缺陷产生交互作用,使这些合金元素发生偏聚或内吸附,使偏聚元素在缺陷处的浓度大于基体中的平均浓度,这种现象称为内吸附现象。机理:从晶体结构上来说,缺陷处原子排列疏松、不规则,溶质原子容易存在;从体系能量角度上分析,溶质原子在缺陷处的偏聚,使系统自由能降低,符合自然界最小自由能原理。从热力学上说,该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其驱动力是溶质原子在缺陷和晶内处的畸变能之差。影响因素:①温度:随着温度的下降,内吸附强烈;②时间:通过控制时间因素来控制内吸附;③缺陷类型:缺陷越混乱,畸变能之差越大,吸附也越强烈; ④其他元素:不同元素的吸附作用是不同的,也有优先吸附的问题;⑤点阵类型:基体的点阵类型对间隙原子有影响。 1-22. 试述钢中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 答:置换固溶体的形成的规律: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因素是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因素,无限固溶必须使这些因素相同或相似. ①Ni、Mn、Co与y-Fe的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即无限固溶;②Cr、V与α-Fe的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形成无限固溶体;③Cu和γ-Fe点阵结构、原子半径相近,但电子结构差别大——有限固溶;④原子半径对溶解度影响:ΔR≤±8%,可以形成无限固溶;≤±15%,形成有限固溶;>±15%,溶解度极小。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①间隙固溶体总是有限固溶体,其溶解度取决于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间隙元素的原子尺寸;②间隙原子在固溶体中总是优先占据有利的位置;③间隙原子的溶解度随溶质原子的尺寸的减小而增大;④同一溶剂金属不同的点阵结构,溶解度是不同的,C、N原子在y-Fe中的溶解度高于a-Fe。

金属学原理思考题

“金属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结构及结构缺陷 1.1 根据钢球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以点阵常数为单位,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中的原子半径及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的半径。 (2)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致密度和配位数。 1.2 用密勒指数表示出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中的原子密排面和原子密排方向,并分别计算这些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 1.3 室温下纯铁的点阵常数为0.286nm,原子量为55.84,求纯铁的密度。 1.4 实验测定:在912℃时γ-Fe的点阵常数为0.3633nm,α-Fe的点阵常数为0.2892nm。当由γ-Fe转变为α-Fe时,试求其体积膨胀。 1.5 已知铁和铜在室温下的点阵常数分别为0.286nm和0.3607nm,求1cm3铁和铜的原子数。 1.6 实验测出金属镁的密度为1.74g/cm3,求它的晶胞体积。 1.7 设如图所示立方晶体的滑移面ABCD平行于晶体的上下底面,该滑移面上有一正方形位错环,设位错环的各段分别于滑移面各边平行,其柏氏矢量b∥AB。 (1)指出位错环上各段位错线的类型。 (2)欲使位错环沿滑移面向外运动,必须在晶体上施加怎样的应力?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3)该位错环运动出晶体后,晶体外形如何变化?

1.8 设如图所示立方晶体的滑移面ABCD 平行于晶体的上下底面,晶体中有一位错线fed ,de 段在滑移面上并平行于AB ,ef 段垂直于滑移面,位错的柏氏矢量与de 平行而与ef 垂直。 (1)欲使de 段位错线在ABCD 滑移面上运动,应对晶体施加怎样的应力? (2)在上述应力作用下de 段位错线如何运动?晶体外形如何变化? (3)同样的应力对ef 段位错线有何影响? 1.9 在如图所示面心立方晶体的(111)滑移面上有两条弯折的位错线OS 和O ˊS ˊ,其中O ˊS ˊ位错的台阶垂直于(111),它们的柏氏矢量方向和位错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1)判断位错线上各段的类型。 (2)在平行于柏氏矢量b 和b ˊ的切应力作用下,两条位错线的滑移特征有何差异? (3)哪一条位错线容易在(111)面上滑移运动而消失,为什么? 1.10 判断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 [][][] 111321161102a a a →+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江苏大学

1.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即临界晶核形成功 2.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它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胚芽”或称晶胚 3.临界晶核:半径为临界晶核半径r*=-2γ/ΔGv 4.动态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 5.粗糙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面两相界面高低不平,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地界面 6.光滑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两相界面光滑,固液两相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 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非共晶成分(过/亚共晶)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 8.不平衡共晶:成分小于饱和溶解度的合金,由于结晶时冷速快,结晶过程中,固溶体呈枝晶偏析,其浓度偏离了相图中固相所指浓度,因此合金冷却到固相线时的结晶并未结束,并剩余液相。当合金冷却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此时形成的共晶组织是不平衡共晶 9.离异共晶:共晶体中α相依附于初生α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β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之间的组织特点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叫做离异共晶 10.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过程 11.均匀化退火:将产生偏析的铸件加热在低于固相或100C~200C温度范围内长时间保温是源自充分扩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铸件《扩散退火》 12.反应扩散:伴随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相变扩散》 13.柯肯达尔效应:由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原子对接面移动的现象 14.互扩散: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 15.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仅有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16.成分过冷: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将界面前沿液体中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17.平衡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两相平衡是固液两相成分之比。即Ko=Cs/CI 18.区域熔炼: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办法 19.有效分配系数: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此时剩余固体的平均浓度 20.直线法则:二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1.重心法则:处于三相平衡的合金,其成分必位于共轭三角形重心位置 22.连接线:三元系中,两相平衡时自由度为2,温度给定后仅剩一个自由度,即只有一个平衡相的成分独立可变,另一瓶横向成分随之变化,两瓶横向的成分存在着对应关系,连接对应成分点的直线叫连接线 23.单变量线:三元系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 24.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25.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最小分切应力 26.复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2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的过程 28.双交滑移:交滑移后的位错在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的现象 29.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30.加工硬化:金属经塑性变形,其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即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 31.形变织构:多晶体形变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取向择优的现象 32.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过程

《金属学与热处理》试题库

《金属学与热处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马氏体、贝氏体、莱氏体 2、共晶转变、共析转变、包晶转变、包析转变 3、晶面族、晶向族 4、有限固溶体、无限固溶体 5、晶胞 6、二次渗碳体 7、回复、再结晶、二次再结晶 8、晶体结构、空间点阵 9、相、组织 10、伪共晶、离异共晶 11、临界变形度 12、淬透性、淬硬性 13、固溶体 14、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15、成分过冷 16、间隙固溶体 17、临界晶核 18、枝晶偏析 19、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0、反应扩散 21、临界分切应力 22、调幅分解 23、二次硬化 24、上坡扩散 25、负温度梯度 26、正常价化合物 27、加聚反应 28、缩聚反应 四、简答 1、简述工程结构钢的强韧化方法。(20分)

2、简述Al-Cu二元合金的沉淀强化机制(20分) 3、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18-8型不锈钢)在450℃~850℃保温时会产生晶间腐蚀?如何防止或减轻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4、为什么大多数铸造合金的成分都选择在共晶合金附近? 5、什么是交滑移?为什么只有螺位错可以发生交滑移而刃位错却不能? 6、根据溶质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举例说明固溶体相可分为几类?固溶体在材料中有何意义? 7、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时,有时会形成微观偏析,有时会形成宏观偏析,原因何在? 8、应变硬化在生产中有何意义?作为一种强化方法,它有什么局限性? 9、一种合金能够产生析出硬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0、比较说明不平衡共晶和离异共晶的特点。 11、枝晶偏析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消除? 12、请简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3、请简述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的异同点? 14、临界晶核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形成临界晶核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15、请简述二元合金结晶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6、为什么钢的渗碳温度一般要选择在γ-Fe相区中进行?若不在γ-Fe相区进行会有什么结果? 17、一个楔形板坯经冷轧后得到相同厚度的板材,再结晶退火后发现板材两端的抗拉强度不同,请解释这个现象。 18、冷轧纯铜板,如果要求保持较高强度,应进行何种热处理?若需要继续冷轧变薄时,又应进行何种热处理? 19、位错密度有哪几种表征方式? 20、淬透性与淬硬性的差别。 21、铁碳相图为例说明什么是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共析反应。 22、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12分) 23、加工硬化的原因?(6分) 24、柏氏矢量的意义?(6分) 25、如何解释低碳钢中有上下屈服点和屈服平台这种不连续的现象?(8分) 26、已知916℃时,γ-Fe的点阵常数0.365nm,(011)晶面间距是多少?(5分) 27、画示意图说明包晶反应种类,写出转变反应式?(4分) 28、影响成分过冷的因素是什么?(9分) 29、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的意义是什么?(9分) 30、简要说明纯金属中晶粒细度和材料强度的关系,并解释原因。(6分)

2017-2018年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911材料综合考研大纲重难点

911材料综合考试大纲(2017年) 《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材料科学基础》三门课程,其中《物理化学》占总分的50%,《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占总分的30%,《材料科学基础》占总分的20%。特别注意:《材料科学基础》分为三部分,考生可任选其中一部分作答。 物理化学考试大纲(2017年)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材料及环境等专业的基础课。它既是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要求考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及变化速率规律等物理化学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熟练的计算能力,同时具有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并掌握怎样由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和演绎,或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并能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分析解决较为简单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问题。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以下按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以及化学动力学五部分列出考试内容及要求。并按深入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或明了)和掌握(或会用)三个层次进行要求。 (一)化学热力学基础 理解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标准态等基本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及数学表达式涵义;明了热、功、内能、焓、熵和Gibss函数,以及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标准摩尔熵和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等概念。 熟练掌握在物质的p、T、V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求算热、功以及各种热力学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在将热力学公式应用于特定体系的时候,能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物性数据(热容、相变热、蒸汽压等)进行计算。 掌握熵增原理和吉布斯函数减小原理判据及其应用;明了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对应系数方程。 (二)化学平衡 明了热力学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会用热力学数据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理解并掌握Van't Hoff等温方程及等压方程的含义及其应用,能够分析和计算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如系统的温度、浓度、压力和惰性气体等)。 (三)相平衡 理解并掌握Clapeyron公式和Clausius-Clapeyron方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理解相律的意义;掌握单组分体系和二组分体系典型相图的特点和应用,能用杠杆规则进行相组成计算,会用相律分析相图。 (四)电化学

金属学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金属学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1-1. 为什么说钢中的S、P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害的? 答:S容易和Fe结合形成熔点为989℃的FeS相,会使钢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热脆性;P与Fe结合形成硬脆的Fe3P 相,使钢在冷变形加工过程中产生冷脆性。 1-2. 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可以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 1-3. 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 答:①当rC/rM>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C/rM±15%,溶解度极小。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①间隙固溶体总是有限固溶体,其溶解度取决于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间隙元素的原子尺寸;②间隙原子在固溶体中总是优先占据有利的位置;③间隙原子的溶解度随溶质原子的尺寸的减小而增大;④同一溶剂金属不同的点阵结构,溶解度是不同的,C、N原子在y-Fe中的溶解度高于a-Fe。 1-23. 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 答:粗晶粒更容易产生缺陷,偏聚程度大,细晶粒偏聚

程度小。1-5 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元素的分布状况。 答: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淬火态: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A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 1-6 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答: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够细化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1-7 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 答: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等。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 1-8 .能明显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答: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

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

金属学与热处理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 晶向指数相同,符号相反的为同一条直线 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晶面指数的数字和顺序相同,符号相反则两平面互相平行 晶面的空间位向不同但原子排列相同的所有晶面 当一个晶向[uvw]与一个晶面(hkl)平行时hu+kv+lw=0 当一个晶向[uvw]与一个晶面(hkl)垂直时h=u,K=v,l=w 晶体的各向异性原因: 在不同晶面上的原子紧密程度不同 纯铁冷却时在912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结构转变为结构,配位数,致密 度降低,晶体体积,原子半径发 生。 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 11晶面和]211[晶向 (2 刃型位错的四个特征(作业) 螺型位错的四个特征(作业) 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密排六方(HCP)晶胞原子数

原子半径 配位数 致密度 同素异构转变定义--18页 晶体缺陷的分类: 常见的点缺陷: 常见的面缺陷: 第二章复习题 一、填空 1、金属结晶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是和 2 、金属结晶的动力学条件为 3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为 4 、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晶粒更细,高 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晶粒粗大,采用振动浇注的铸件晶 粒比不采用振动的晶粒更细,薄铸件的晶粒比厚铸件晶粒更细。 二、问答 1、金属的结晶形核45页 2、金属的长大的要点52页 2、铸锭三晶区名称及形成过程(柱状晶为重点) 3、影响柱状晶生长的因素56-57页 三、名词解释: 1、细晶强化 2、变质处理 3、铸造织构 第三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作业题(复习题) 1、概念 合金、相、固溶体、固溶强化、、离异共晶、伪共晶 2、填空

2013-2014学年二学期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4

** 课程代码:座位号: 新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通信原理》试卷 姓名: 学号: 专业: 学院: 班级: 20 年月日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分)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84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选择(10小题,共10分) 1.如果系统满足理想低通传输特性,则频带利用率可以达到 [ ]。 A、1B/Hz b、1bit/Hz c、2B/Hz d、2bit/Hz 2.如图所示的通信方式是[ ]。 A.单工通信方式B.并行通信C.全双工通信方式 D. 半双工通信方式 3.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是[ ]。 A.幅频畸变B.相频畸变 C.多径传播D.瑞利衰落 4.高斯白噪声通常是指噪声的什么量服从高斯分布[ ]。 A、幅值 b、相位 c、自相关函数 d、功率谱密度 5.理想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可以表示为[ ]。 6.设x(t)为调制信号,调频波的表示式为[ ]。 通信原理试题第1页(共8页)

7.对于ΔM 编码过程,过载量化噪声通常发生在[ ]。 A、信号幅值较大时 b、信号 频率较大时 c、噪声较大时 d、信号斜率较大时 8.以下信号属于模拟信号的是[ ]。 A.PCM信号 B.PAM信号 C.⊿M信号 D.DPCM信号 9.下列几种调制方式中,频带利用率最差的调制方式是[ ]。 A.2ASK B.2FSK C.2DPSK D.2PSK 10.3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多址接入技术是[ ]。 A. FDMA B. SDMA C. TDMA D. CDMA 二、填空(20小题,共20分) 1.热噪声的频域特性表现为、时域特性表现为、统计特性表现为。 2.主要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参量为和。 3.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用来度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对应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具体指标分别是和。 4.由通信系统模型可知信号传输需经过两个变换,分别是变换和变换。 5.常规双边带调幅可以采用或者方法解调。 6.DSB、SSB、VSB三种调制方式,其已调信号所占用带宽大小的关系为。7.在AM、DSB、SSB、FM中,的有效性最好,的可靠性最好,的有效性与DSB相同。 8.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的量化SNR,代价是减少的量化SNR。 9.量化是将幅值的信号变换为幅值的信号。 10.在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中,抽样过程是为了实现的离散、量 化过程是为了实现的离散。 11.码于码相比,弥补了码中的问题,其方法是用替代。 金属学原理试题第2页(共8页)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2-1 a)试证明均匀形核时,形成临界晶粒的△Gk与其体积V之间关系式为△Gk=V△Gv/2 b)当非均匀形核形成球冠状晶核时,其△Gk与V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2-2 如果临界晶核是边长为a的正方体,试求出△Gk和a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形成立方体晶核的△Gk比球形晶核要大。 答:

2-3 为什么金属结晶时一定要由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为什么? 答: 金属结晶时需过冷的原因: 如图所示,液态金属和固态金属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的增高而降低,由于液态金属原子排列混乱程度比固态高,也就是熵值比固态高,所以液相自由能下降的比固态快。当两线相交于Tm温度时,即Gs=Gl,表示固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如果液态金属要结晶,必须在Tm温度以下某一温度Tn,才能使G s<Gl,也就是在过冷的情况下才可自发地发生结晶。把Tm-Tn的差值称为液态金属的过冷度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金属材质不同,过冷度大小不同;金属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材质和纯度一定时,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 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会出现过热及原因: 会。原因:与液态金属结晶需要过冷的原因相似,只有在过热的情况下,Gl<G s,固态金属才会发生自发地熔化。 2-4 试比较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异同点。 答: 相同点: 1、形核驱动力都是体积自由能的下降,形核阻力都是表面能的增加。

2、具有相同的临界形核半径。 3、所需形核功都等于所增加表面能的1/3。 不同点: 1、非均匀形核的△Gk小于等于均匀形核的△Gk,随晶核与基体的润湿角的变 化而变化。 2、非均匀形核所需要的临界过冷度小于等于均匀形核的临界过冷度。 3、两者对形核率的影响因素不同。非均匀形核的形核率除了受过冷度和温度的 影响,还受固态杂质结构、数量、形貌及其他一些物理因素的影响。 2-5 说明晶体生长形状与温度梯度的关系。 答: 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分为: 正温度梯度:指液相中的温度随至固液界面距离的增加而提高的温度分布情况。负温度梯度:指液相中的温度随至固液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温度分布情况。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分为: 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看,界面是光滑的,液固两相被截然分开。在金相显微镜下,由曲折的若干小平面组成。 粗糙界面:从原子尺度看,界面高低不平,并存在着几个原子间距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液固两相原子相互交错分布。在金相显微镜下,这类界 面是平直的。 晶体生长形状与温度梯度关系: 1、在正温度梯度下:结晶潜热只能通过已结晶的固相和型壁散失。 光滑界面的晶体,其显微界面-晶体学小平面与熔点等温面成一定角度,这种情况有利于形成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固液界面通常呈锯齿状。 粗糙界面的晶体,其显微界面平行于熔点等温面,与散热方向垂直,所以晶体长大只能随着液体冷却而均匀一致地向液相推移,呈平面长大方式,固液界面始终保持近似地平面。 2、在负温度梯度下: 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如果杰克逊因子不太大,晶体则可能呈树枝状生长;当杰克逊因子很大时,即时在较大的负温度梯度下,仍可能形成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具有粗糙界面的晶体呈树枝状生长。 树枝晶生长过程:固液界面前沿过冷度较大,如果界面的某一局部生长较快偶有突出,此时则更加有利于此突出尖端向液体中的生长。在尖端的前方,结晶潜热散失要比横向容易,因而此尖端向前生长的速度要比横向长大的速度大,很块就长成一个细长的晶体,称为主干。这些主干即为一次晶轴或一次晶枝。在主干形成的同时,主干与周围过冷液体的界面也是不稳的的,主干上同样会出现很多凸出尖端,它们会长大成为新的枝晶,称为称为二次晶轴或二次晶枝。二次晶枝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在它上面长出三次晶枝,如此不断地枝上生枝的方式称为树枝状生长,所形成的具有树枝状骨架的晶体称为树枝晶,简称枝晶。 2-6 简述三晶区形成的原因及每个晶区的特点。 答: 三晶区的形成原因及各晶区特点: 一、表层细晶区

金属学原理

莱特later 1.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2.粗糙界面:液固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上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 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界面反而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小平面,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3.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 4.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比上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 5.应变时效:低碳钢拉伸时,若在超过下屈服点以后卸载并立即重新拉伸,则拉伸曲线不出现屈服点; 若卸载后放置一段时间或在200℃左右加热后再进行拉伸,则屈服现象又复出现,且屈服应力进一步提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应变时效。 6.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 过冷度 7.形变组织:金属在合金塑性变形时,由于各晶粒的转动,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的取向会大致趋于 一致,形变中的这种组织状态叫做形变织构 8.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9.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即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降 低。 10.上坡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的扩散 11.割阶:位错线上垂直于原位错滑动面的曲折部分 12.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 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3.柯氏气团: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溶质原子将偏聚在位错线附近以降低体系的畸变能形成溶质 原子气团。 1、金属的退火处理包括哪三个阶段?简述这三个阶段中晶粒大小、结构的变化 答:退火过程分为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回复是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再结晶是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晶粒长大是指再结晶结束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 在回复阶段,由于不发生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所以晶粒的形状和大小与变形态的相同,仍保持着纤维状或扁平状,从光学显微组织上几乎看不出变化。在再结晶阶段,首先是在畸变度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核心,然后逐渐消耗周围的变形基体而长大,直到形变组织完全改组为新的、无畸变的细等轴晶粒为止。最后,在晶界表面能的驱动下,新晶粒互相吞食而长大,从而得到一个在该条件下较为稳定的尺寸,称为晶粒长大阶段。 2、简述影响固体中原子和分子扩散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答:1、温度;2、固溶体类型;3、晶体结构;4、晶体缺陷;5、化学成分;6、应力的作用 3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5 分)a 1、化学键包括: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离子键: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 无饱和性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饱和性;配位数较小,方向性 2、物理键如范德华力,系次价键,不如化学键强大 3、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具有饱和性

金属学与热处理试卷与答案AWord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__________晶格、__________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________、_________、耐磨钢。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正火和淬火、__________。 6、随着回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__________和硬度下降,而__________和韧性提高。 7、根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塑料磨具用钢等。 8、合金按照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特殊性能钢三类。 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0、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__________和金属粘结剂,通过__________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 11、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__________以及分布状态。 12、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麻口铸铁三类。 13、常用铜合金中,__________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__________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和莱氏体。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α-是具有()晶格的铁。 2、Fe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金属学原理重要知识点

1.配位数: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2..粗糙界面:液固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上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界面反而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小平面,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3. 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 4. 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比上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 5. 应变时效:低碳钢拉伸时,若在超过下屈服点以后卸载并立即重新拉伸,则拉伸曲线不出现屈服点;若卸载后放置一段时间或在200℃左右加热后再进行拉伸,则屈服现象又复出现,且屈服应力进一步提高。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应变时效。 6. 过冷度: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7. 形变组织:金属在合金塑性变形时,由于各晶粒的转动,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的取向会大致趋于一致,形变中的这种组织状态叫做形变织构 8. 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9. 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即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降低。 10. 上坡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的扩散 11. 割阶: 位错线上垂直于原位错滑动面的曲折部分12.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3. 柯氏气团: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溶质原子将偏聚在位错线附近以降低体系的畸变能形成溶质原子气团。 1、金属的退火处理包括哪三个阶段?简述这三个阶段中晶粒大小、结构的变化 答:退火过程分为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回复是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之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再结晶是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晶粒长大是指再结晶结束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 在回复阶段,由于不发生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所以晶粒的形状和大小与变形态的相同,仍保持着纤维状或扁平状,从光学显微组织上几乎看不出变化。在再结晶阶段,首先是 在畸变度大的区域产生新的无畸变晶粒的核心,然后逐渐消耗周围的变形基体而长大,直到形变组织完全改组为新的、 无畸变的细等轴晶粒为止。最后,在晶界表面能的驱动下,新晶粒互相吞食而长大, 从而得到一个在该条件下较为稳定的尺寸,称为晶粒长大阶段。 2、简述影响固体中原子和分子扩散的因素有哪几方面? 答:1、温度;2、固溶体类型;3、晶体结构;4、晶体缺陷;5、化学成分;6、应力的作用 3 、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5 分)a 1、化学键包括:金属键:电子共有化,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离子键: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要求正负离子相间排列,且无方向性, 无饱和性 共价键:共用电子对;饱和性;配位数较小,方向性 2、物理键如范德华力,系次价键,不如化学键强大 3、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介于化学键与物理键之间,具有饱和性 4、写出菲克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意义,简述影响扩散的因素。

金属材料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哪几种 答: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合金元素对钢γ相区和共析点会产生很大影响,请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作用 答:合金元素对α-Fe、γ-Fe、和δ-Fe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同素异晶转变温度A3和A4均有很大影响 A、奥氏体(γ)稳定化元素 这些合金元素使A3温度下降,A4温度上升,即扩大了γ相区,它包括了以下两种情况:(1)开启γ相区的元素:镍、锰、钴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2)扩展γ相区元素:碳、氮、铜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B、铁素体(α)稳定化元素 (1)封闭γ相区的元素:钒、鈦、钨、钼、铝、磷、铬、硅 (2)缩小γ相区的元素:硼、锆、铌、钽、硫属于此类合金元素 3、请举例说明合金元素对Fe-C相图中共析温度和共析点有哪些影响 答: 1、改变了奥氏体相区的位置和共析温度 扩大γ相区元素:降低了A3,降低了A1 缩小γ相区元素:升高了A3,升高了A1 2、改变了共析体的含量 所有的元素都降低共析体含量 第二章合金的相组成 1、什么元素可与γ-Fe形成固溶体,为什么

答:镍可与γ-Fe形成无限固溶体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 1、溶质与溶剂的点阵相同 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 3、组元的电子结构(即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间隙固溶体的溶解度取决于什么举例说明 答:组元在间隙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取决于: 1、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 2、间隙元素的尺寸结构 例如:碳、氮在钢中的溶解度,由于氮原子小,所以在α-Fe中溶解度大。 3、请举例说明几种强、中等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铪、锆、鈦、铌、钒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最稳定的MC型碳化物钨、钼、铬是中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铁、铬是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第四章合金元素和强韧化 1、请简述钢的强化途径和措施 答:固溶强化 细化晶粒强化 位错密度和缺陷密度引起的强化 析出碳化物弥散强化 2、请简述钢的韧化途径和措施 答:细化晶粒 降低有害元素含量 调整合金元素含量

金属学与热处理课后答案

14、何谓组元?何谓相?何谓固溶体?固溶体的晶体结构有何特点? 何谓置换固溶体?影响其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组元之间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形成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元相同的固相。 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固溶体仍保持着溶剂的晶格类型,但结 构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晶格畸变,2)有偏聚 与有序,3)当低于某一温度时,可使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的溶质 和溶剂原子在整个晶体中都按—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转变为长程有 序,形成有序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影响置换固溶体固溶度的因素:原子尺寸,电负性,电子浓度,晶体结构 15、何谓固溶强化?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哪个大?为 什么? 答: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大于置换固溶体的强化效果。原因: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差别越大,所引起的晶格畸变也越大,强化效果越好。间隙固溶体晶格畸变大于置换固溶体的晶格畸变 16、何谓间隙相?它与间隙固溶体及复杂晶格间隙化合物有何区别? 答: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的简单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间隙相与间隙固溶体有本质的区别,间隙相是一种化合物,它具有与其组元完全不同的晶格结构,而间隙固溶体则任保持着溶剂组元的晶格类型。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相比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间隙相一般比间隙化合物硬度更高,更稳定。 21、何谓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定性说明刃型位错的弹性应力场与异 类原子的相互作用,对金属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答:刃型位错:设有一简单立方晶体,某一原子面在晶体内部中断,这个原子平面中断处的边缘就是一个刃型位错,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