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观设计·师

著名景观设计·师
著名景观设计·师

法国著名城市景观设计师亚历山大·谢梅道夫及其作品

发布: 2008-04-20 01:37:00 作者: 朱建宁来源: 《中国园林》2001(1):25-29 查看:84次

亚历山大·谢梅道夫1973年从凡尔赛国立高等园艺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前身)毕业之后不久,与J.古龙、A.马格里特和克莱尔·高哈汝合作,创建“绿方格”景观设计公司,1978年成立自己的“景观设计事务所”。曾在凡尔赛风景园林学院、巴黎托尔比阿克建筑学院以及日内瓦建筑学院任教。近年来的作品主要有南特市会议大厦环境设计、里昂交易所广场、巴黎十三大校园环境设计、里昂法院环境设计以及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等。

French Famous Landscape Architect Alexandre Chemetoff and his Works

ZHU Jian-ning

Abstract: After graduated from l'Ecole Nationale Supé rieur d'Horticulture of Versailles in 1973, Alexandre Chemetoff formed part of the group called Carré Vets together with J.Coulon, A. Marguerite and C. Corajoud. In 1978, he created the team of architect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Bureau des Paysages. He has carried out teching activities at l'Ecole Nationale Supé rieur d'Horticulture of Versailles and the Universities of Architecture of Paris Tolbiac and Geneva. His recent works includes the public spaces of the Congressional Palace, Nantes; Bourse square, Lyon; public spaces at the Paris XIII university, Villetaneuse; Gardens of the Palace of Justice, Lyon; public spaces for the beach at Havre.

Keywords: concrete; bamboo's garden; beach; contents; crosstie

1 A.谢梅道夫的设计思想简介

A.谢梅道夫生于1950年,1973年毕业于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园艺学院。此后不久,便与J.古龙、A.马格里特和克莱尔·高哈汝等风景园林师合作,创建了绿方格景观设计公司。1978年又独自成立景观设计事务所(Bureau des Paysages)。该设计公司在法国因其规模较大、作品涉及面广而著称。保持在20多位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组成的设计团队,作为一个单纯从事景观设计的公司,这一规模在法国是很少见的。

在设计实践之余,A.谢梅道夫曾经在凡尔赛风景园林学院和巴黎托尔比阿克建筑学院以及瑞士日内瓦任教。此外,法国许多著名建筑师都与A. 谢梅道夫有过项目合作,曾经在景观设计事务所工作过的国内外建筑师、风景园林师难计其数,笔者也曾在其中工作3年。可以说,A.谢梅道夫及其景观设计事务所在发展法国风景园林事业和培养青年建筑师、风景园林师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A.谢梅道夫的设计作品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城市街道、广场、城市家具小品、居住区、集团公司环境和大学校园、城市设计、高速公路景观、工业园区、海滨以及区域景观规划等,可以说涉及到风景园林行业的方方面面。主要作品有法国驻印度新德里大使馆花园设计、法国财政部大厦环境设计(图1)、巴黎近郊犹太城Hautes-Bruyeres 住宅区环境设计(图2)、南特市会议大厦环境设计、里昂交易所广场设计、巴黎十三大校园环境设计、里昂法院环境设计、拉·比埃伍尔(La Bievre)河谷景观设计等(图3、图4)。曾因塞纳·圣德尼(Saine-St.-Denis)省有轨电车环境设计以及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获Moniteur杂志颁发的城市空间设计大奖(图5)、因Sainte-Genevievre-des-Bois 市别墅区规划设计获城市发展设计大奖等。

图1法国财政部大厦

图2巴黎近郊犹太城Hautes-Bruyeres住宅区

图3拉·比埃伍尔(La Bievere)河谷景观及城市家具设计

图4拉·比埃伍尔(La Bievre)河谷景观及城市家具设计

图5塞纳·圣德尼省有轨电车环境设计

A.谢梅道夫的父亲P.谢梅道夫(Paul Chemetov)是法国著名的建筑师,代表作品为巴黎财政部大厦建筑设计。因此,A.谢梅道夫年轻时就经常随父亲去建筑工地,并有机会与著名的风景园林师米歇尔·高哈汝结识。或许,A.谢梅道夫本人的理想是后来在他父亲和高哈汝的影响下进入凡尔赛园艺学院学习风景园林,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高哈汝和雅克·西蒙这两位风景园林大师的设计思想对他的影响十分深刻。由于与建筑师的关系十分密切,A.谢梅道夫对风景园林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在设计作品上都表现出与建筑的紧密联系,他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更加偏重于城市设计。

A.谢梅道夫说道:“虽然我是风景园林师,但是我尝试着不做风景园林设计。我认为风景园林是一种文化,是维系作品的必要性和条理性的文化。我更愿意将这种文化理解成一种布局与建造的方式。”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段话理解为A.谢梅道夫希望涉足于建筑领域所做的一种铺垫。

A.谢梅道夫与J.古龙、A.马格里特和克莱尔·高哈汝合作的绿方格景观设计公司所设计的风景园林作品,也为他带来了一定的声誉。因此,在他本人景观设计公司成立不久的1979年,就有机会参与了当时一些大型工程的方案竞赛,如塞纳·圣德尼省的苏塞公园以及后来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图6)方案招标。虽然最终未能获得竞赛的胜利,但是其设计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理念与观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图6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方案

因此,拉维莱特公园方案竞赛的获胜者、建筑师贝尔纳·屈米(Bernard Tschumi)1985年邀请A.谢梅道夫创作拉维莱特公园中的主题花园之一:“活力园”(Jard in de l'énergie)。A.谢梅道夫在接受了这一邀请之后,仔细研究了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总体设计思想,并且认真思考了“园林艺术”园的创作思想:在拉维莱特公园序列景观中插入一个由下沉式空间形成的局部片断,园中布置象征自然的一种植物材料——竹子和代表人工的一种技术产品——混凝土,并使自然与人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这个主题性小园完全采用竹类植物造景,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竹

园”(Jardin de bambous)。A.谢梅道夫希望人们将竹园看作是一处集展示、试验、生产与再生等各种思潮于一体的场所,其中园艺知识与工程技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他曾说:“竹园是我非常喜爱的场所,因为它充分展示了枝叶与混凝土的魅力,代表了我的观点与信念。由于我的独特经历,使得我更偏重于城市景观设计,因此,我对混凝土这一材料兴趣浓厚。我并不喜欢那种质地光滑的,或者建筑师常用的处理手法,而是偏好那种通常用于基础设施的表面粗犷的混凝土,完全给人以大地般的感受。”

A.谢梅道夫近几年来的城市设计作品既有城市形象的重新塑造,包括在拥挤的城市近郊的一些小型城市局部空间形态设计;又有领土的整治,如法国雷恩市la Vilaine河流沿岸的整治规划;也有新建筑围合的空间环境的创造性设计,如拉库耐夫市(la Courneuve)的城市公园、南希市的城市发展新区及水景园(Jardin d'eau)设计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A.谢梅道夫将空间与实体融为一体的创作理念,以及在公共空间中追求“交流与共享、规律与验证、个性与整体相平衡的理想。”

在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能够理解A. 谢梅道夫所提出的共享景观的理念,即不属于任何人又属于所有人的概念。他将城市向港口和大海敞开,目的是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发现城市的地平线景观。在城市边缘地带通过一系列散步道和休憩平台的设置,激起人们心中那种既平常、又变化多端的情绪。几组非常类似的空间并列所形成的整体效果,与海滨特有的景观保持高度的统一性。”A.谢梅道夫还经常邀请一些艺术家通力合作,使得其设计作品具有原创性的特征。他本人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才能,一些通常被人们视为俗气的景观,甚至败景,经过他的巧妙处理,改变成人们乐于接受的景致。虽然人们因此而将他列入技术派景观设计师,但这并不是说他在放弃个性表现,而是体现出一种宝贵的对景观价值重新认识并且加以征服的意愿。他的注意力始

终在不断扩大,致力于对场址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周围地理景观的研究之上,并最终停留在整个国土景观之上,这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他力求征服景观的愿望和基本条件,正因为如此,A.谢梅道夫常常被同行们视为“扩张主义者”。

A.谢梅道夫常说:“风景到底有什么用呢?地理学家伊夫·拉科斯特(Yves Lacoste)说过,风景原本是用于战争的。而我认为风景现在用于国土整治规划,也就是说有助于人类的和平。”

2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竹园

Bamboo's garden in the park de la Villette

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竹园(图7)设计中,A. 谢梅道夫着重表现了一种人工创造小气候的高超技巧。竹园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小气候的舞台”,舞台上表演者便是在巴黎非常少见的竹类植物。虽然竹园的植物景观看上去似乎比较单一,实际上园内种有30多个品种的竹子,变化非常丰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竹子专类园了。现在,竹园已成为好奇的巴黎市民随植物学家辨认竹子品种的理想场所,人们对各种竹子之间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图7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总平面及竹园

虽然拉维莱特公园的占地面积达到35hm2,但是竹园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面积也只有3000m2。因此,要想在这么小的空间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效果,将游人从公园的其他部分吸引到竹园中来,难度可想而知,竹园的可识别性和原创性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首先,A.谢梅道夫采用了下沉式园林的手法,创造出三维空间,以达到扩大视觉效果的目的,可谓小中见大手法的典范。同时,低于原地面5m的封闭性空间处理,也形成了园内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使得竹子这类南方植物能够在巴黎露地越冬。其次,A.谢梅道夫在园中种植了高大的毛竹,竹梢伸出地面,游人在公园中很容易找到竹园,提高了竹园的标识性。

由于采用了沉床式花园结构,使得场址中原有的地下管道完全暴露出来。以处理工程技术见长的A.谢梅道夫,在这里又有了充分展示其才能的机会。他从将工程技术与景观效果结合起来的设计观点出发,将这些通常隐藏在地下的设施裹以沥青和混凝土,巧妙地使其成为园中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这种展现在游人眼前的是与众不同的景观,

达到了A.谢梅道夫刻意追求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独特效果。在下沉式竹园的排水处理上,他同样遵循着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思想,顺理成章地在园边设置环形水渠,既解决了排水问题,又增加了园内的湿度,同时也是连接全园的景观带。

不仅如此,竹园的照明设计也体现了功能与美观融为一体的创作手法。A. 谢梅道夫采用类似卫星天线的锅形反射板,形成反射式照明效果,并且在将灯光汇聚并反射到园内的同时,将光源产生的热量也一并反射到竹叶上,借此能够局部地改善竹园中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竹子的生长。

为了突出竹园的原创性和艺术性特征,A.谢梅道夫特地邀请了两位艺术家参与设计。莱特奈尔(Bernhard Leitner)借鉴意大利园林中的水剧场,在园内建造了一座声学建筑,被称为“声乐管”。他利用斜坡和竹林环绕的两段半圆形的、带有壁泉和格栅的墙壁,将轻风吹拂的声音、竹叶的沙沙声和潺潺的流水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座在此凝听自然之声的“音乐厅”。另一位艺术家比恩(Daniel Buren)采用抽象而又含蓄的手法,以卵石在园路上铺设了一段黑白相间的条带,与拉维莱特公园总体构图的方向感相一致,令人联想到投射在地面上的毛竹的阴影,又使得下沉式竹园与全园的构图相呼应。

与大多数设计师一样,A. 谢梅道夫本人也有自己喜爱的游览竹园的线路,实际上也是空间设计的思路:“我喜欢从设置水台阶的一端进入竹园,先下到声乐管。城市的喧闹在慢慢减弱,流水声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噪音,到这儿,我们知道已经身在花园中了……,穿过竹林中的小径,我从利用斜坡设计的流线型台阶上步出竹园。在设计这条台阶的线形时,我想到的是一条荒野的竹林小径。之所以采用流线型构图,一方面是为了视线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竹园中有数条小径汇聚于此,我将不同方向的小径加以重叠,画出了台阶的线形。因此,它不仅仅是一段台阶,而且是人们亦步亦趋、追求景观发展变化的脚步。”

3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

Public spaces for the beach at Havre

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是笔者在A.谢梅道夫的景观设计事务所工作期间所主持的工程项目之一。设计从1991年夏季开始,一年半后完成施工图。1993年春季开工兴建,历时三年始成。工程总投资3300余万法郎(图8)。

图8勒阿弗尔海滨景观设计总平面图

勒阿弗尔市位于塞纳河口岸,西临英吉利海峡,是法国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集装箱和石油运输业居全国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整个城市几乎被战火夷为平地。50年代经法国著名的建筑师贝莱(Auguste Perret)重新规划设计,形成方整规则的新型城市布局。

勒阿弗尔海滨地处城市西边,呈南北带状走向,长约1500m,涨潮时海滩平均宽度在150m。南边一直延伸至勒阿弗尔港,北面与圣阿德莱斯(Sainte Adresse)山丘相接,东面由城市干道及沿街住宅和小型商业服务建筑所限定。游船和油轮在距海滩西侧不到3000m处往来穿行,形成一道景观。A. 谢梅道夫强调要寻求“从场址中原有的与众不同的景观要素着手”,并且采用过渡性景观空间的处理手法,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力求将海滨和海平线与城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充分发掘和利用场址中原有的不同寻常的景观资源及要素,并使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塑造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空间环境,是A.谢梅道夫景观设计作品共同的出发点,事实证明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勒阿弗尔海滨过去是宽阔的卵石海滩,不利于人们在海滩上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人与海的距离。因此,海滨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便是人与海的尽可能地接近。考虑到海滩用地呈带状的特点以及海平线和城市轮廓线等水平线特征,A. 谢梅道夫顺理成章地采用了线性空间的布局手法,利用一系列平行的景观带,使人们从沥青混凝土街道逐渐过渡到卵石海滩和海水边。

同时在尺度上,只有连续的、长达近千米的景观带才能够与辽阔的海滨空间相提并论,并且起到在海平线与城市轮廓线之间的协调与过渡作用。因此,在视觉上,从城市到海洋,人们逐渐感受到景观要素在从建筑景观带和道路景观带过渡到园林景观带和海滩景观带,空间边界在从城市轮廓线过渡到海堤线、地平线和海平线。空间在不断变化,景色在渐渐过渡,引导着人们逐步向海面接近。城市、园林、海滩、大海、船舶等景观要素互相对比,互相渗透,共同创造出一个风格独特而又协调统一的海滨景观。

设计的城市景观带首先是对城市建筑立面和城市街道景观进行地调整,以期与海滨整体景观相协调。并且紧贴城市街道兴建宽阔的下沉式散步平台,夏季兼做停车场,减少了城市交通对海滨的干扰。然后引来圣阿德莱斯山脚下的地下淡水泉,在散步平台边形成一条清澈的溪流,沿岸种植水、湿生植物。紧接着是缓坡草地景观带,与街道的护坡和山丘连成一线,并且在卵石滩上开辟出一处可供人们赤足行走、自由娱乐的场所,与过去的卵石滩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草坪活动区边缘建抬高的海堤,形成临海的散步道。在这些与海岸线平行的景观带之间,还穿插有数条面向大海的小径。

A.谢梅道夫希望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材料,以形成海滨景观的独特性。如将勒阿弗尔港口运输的废旧集装箱,经过重新装饰,改建成夏季海滨服务设施的临时用房,如安全监督岗哨、淋浴间或季节性餐厅等。在硬质景观的处理上,也就地取材,以卵石混凝土结合红色的黏土地砖和经过再处理的铁路上废弃的枕木,这也是A.谢梅道夫惯常的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思想的体现。

经过改造后的勒阿弗尔海滨在景观上有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这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大众化的“小城镇”,人们可以在海边散步、休憩、度假,可以更好地欣赏到多变的海景。而在冬季,人们在这里也可以欣赏到自由空旷,却并不单调的海滨景观和园林景观。采用将城市向大海敞开的海滨景观设计手法,大大增强了勒阿弗尔这座城市的时代感。

设计改造后的海滨景观既不同于过去的海滩,但也不会使居民感到十分陌生。设计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人们心中隐含的期望相一致,从而使得作品能够长期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最优秀的作品应使人感到没有经过设计,只是将场址中已有的景观特色发掘并有机地组织起来,其实这才是景观设计的真谛。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就是朝着这一方向的努力。

墨西哥风景园林大师马里奥·谢赫楠及其代表作

?简介:可以说,谢赫楠的血液元素里就有工程的细胞,他的祖父于20世纪初作为商务随员从挪威来到墨西哥,其后留下来协助监理墨西哥部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瓜达拉哈拉到查帕拉湖的铁路。谢赫楠的父亲也是一位有住宅和商业设计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同时还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教授建筑学达40年之久。父亲专业生涯后期从事的业务范畴,增加了风景园林设计,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协助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建立了风景园林专业。

?关键字:墨西哥,风景园林大师,马里奥·谢赫楠,代表作

1 专业之路的探索

1.1最初的选择

可以说,谢赫楠的血液元素里就有工程的细胞,他的祖父于20世纪初作为商务随员从挪威来到墨西哥,其后留下来协助监理墨西哥部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瓜达拉哈拉到查帕拉湖的铁路。谢赫楠的父亲也是一位有住宅和商业设计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同时还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教授建筑学达40年之久。父亲专业生涯后期从事的业务范畴,增加了风景园林设计,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协助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建立了风景园林专业。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谢赫楠选择了就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在那儿开始了他最初的专业建筑学习生涯。196 3-1968年,他沉浸在墨西哥的现代主义建筑中,探索墨西哥式现代主义道路的走向。谢赫楠回忆起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经历,仍觉得十分有趣:其中有3年他都在里卡多·弗洛莱斯(Ricardo Flores)和阿尔瓦洛·桑切斯(Alvaro Sanchez)的工作室中学习,前者引导他接触了路易斯·康的作品,后者教他懂得了许多有关构造方面的知识。这些国际性视野的熏陶,为谢赫楠培养了广泛的兴趣,正是这些兴趣,日后构成了他的技能。

1.2 兴趣的发展

谢赫楠在沉湎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同时,也对风景园林产生了兴趣。当他还是学生时,就注意观察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n)的景观设计项目:派德来哥(El Pedregal)、阿波勒达斯(Las Arboledas)和克鲁勃斯(L os Clubes)等。巴拉甘将传统形象———粉刷的墙面、水槽以及鹅卵石铺筑的地面,运用在现代环境里。此外,他对场地空间、材质和地形特点的敏感性,均对谢赫楠有明显的影响。

1968年夏,谢赫楠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毕业以后,到欧洲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次旅行补充了他在墨西哥学不到的知识。除许多建筑作品以外,他还看到了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马赛公寓;布劳耶(Marcel Breu er,1902-1981)设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厦和野口勇(Isamu Noguchi,1904—1988)为之所作的庭院;以及在伦敦和威尼斯的大量现代主义艺术作品。1968年8月,当谢赫楠回到墨西哥时,正好遇到了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游行和随后所谓的“十月事件”,成百名学生被政府军队枪杀。这次国外之旅和国内的动乱,促使谢赫楠做出了到国外继续学习的决定。

1968年秋,谢赫楠接受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奖学金,来到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风景园林专业。为什么会选择加利福尼亚呢?只因谢赫楠曾经在《进步建筑》上见到过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的园林作品介绍,印象深刻,希望在这个海湾地区能够见到他。实际上谢赫楠很少在加利福尼亚见到哈普林,然而他却借此机会从哈普林的原作直接学习到他作品的精髓。在那儿,老一代的设计师,特别是加勒特·艾克博(Garr ett Eckbo)和罗伯特·洛艾斯顿(Robert Royston)给了谢赫楠很深的影响,使他懂得:风景园林是一种设计专业,是一种属于当代的,而且是具有功能性要求的设计专业。

1.3 谢赫楠的城市设计集团

1970年,谢赫楠获得了风景园林硕士学位。最初,他回到了墨西哥,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任教。从1972-1 977年,谢赫楠就职于墨西哥联邦工人住宅研究所(INFON-AVIT)。因为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热爱,使他最终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并于1977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城市设计集团(GDU)。何塞·L·佩雷斯(Jose Luis Pe rez)等建筑师成为他的主要合作伙伴。

谢赫楠组建的城市设计集团以环境设计概念的整体化而得到公众的认可。他们的设计把建筑物、风景和城市连接起来,创造出统一的连续不断的整体,由此而产生的美学形象通过当代语汇清楚地表现了地区的特征。威廉·汤普森(William Thompson)曾在《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杂志中写道:“他们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揭示土地和文化中隐藏宝藏的机会,揭示的过程主要以城市设计方案的形式展示。”确实如此,谢赫楠与他的团队已经设计了许多能深深唤起对墨西哥文化遐想的城市公园、博物馆、文化中心……。谢赫楠的设计展示了一种同时对艺术造型和城市发展的关心,他对风景园林艺术的理念是:像关心生活环境中的生态状况一样,去对待景观绿化。

2 设计思想和代表作赏析

2.1 设计思想

(1)对设计场地历史和生态的关注

谢赫楠熟悉墨西哥的生态体系和历史文化,他曾对热带雨林、沙漠等地带及一系列历史遗址进行过考察。因此,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设计场地历史和生态的关注,如泰佐佐莫克公园追溯了中央河谷地区的历史,设计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引起人们对墨西哥河谷地区过去的联想,如在被占领时期的湖山地形特色等方面;通过说明性标示,介绍西班牙人占领以前,围绕湖泊的居住者的政治、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历史。

(2)对设计的社会意义的执著追求

设计的基址往往是移民聚居的污染工业区(如泰佐佐莫克公园)或是贫瘠高原上的湖泊洼地(如墨西哥公园)等环境恶劣的场地,而设计最终的目的则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开阔的活动空间。

(3)以简单材料和朴素的细部为特色

谢赫楠的公共工程项目经常是在低经费基础上实施的,所以设计相应地以简单材料和朴素的细部为特色。石材和砖瓦是他常用的材料,方和圆这些简化的几何形式形成了他的建筑的基本要素(如墨西哥公园内的公共设施建筑)。

(4)对基础设施的重视

如在墨西哥公园边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使废水能够循环利用,用来灌溉和保持湖泊的水平面不下降。

(5)对场地空间、材质和地形特点的敏感性

谢赫楠的思想深受20世纪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他与一批现代主义设计师如路易斯·巴拉甘、麦克斯·塞托(M ax Cetto)、马里奥·帕尼(Mario Pani)建立了友谊,他们对场地空间、材质和地形特点的敏感性均对谢赫楠有明显的影响。如在墨西哥公园中,谢赫楠利用现有的地形去处理缓坡和现存的墙体,把弯曲的步行道和野餐、游乐平台很自然的连接了起来。

2.2 代表作赏析

2.2.1泰佐佐莫克公园(Tezozomoc Park)

泰佐佐莫克公园是谢赫楠的事务所承担的第一项重要工程,完成于1982年。

(1)作品的社会背景

墨西哥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严重的社会及环境问题的困扰,包括从国内其他地方迁入的移民所带来的人口爆炸问题;极端的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以及城市里低收入地区缺少空旷的活动场地。这种情况给政治家和城市规划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阿兹卡泊扎尔科区(Az-capotzalco)的一个代表找到谢赫楠,要求他将一处原来的工业用地改造成一座公园和一处陈列该自治区历史的博物馆,根据谢赫楠的建议,最终泰佐佐莫克公园本身变成了博物馆。

(2)追溯河谷基址的历史和文化

泰佐佐莫克公园的基址位于墨西哥城西北一片污染工业区的中心,那里聚居着许多移民。最早的基址记录表明:在墨西哥河谷曾有的5个相邻湖泊的周围,至少存在过12个西班牙前聚居点。这为城市设计集团的马里奥·谢赫楠提供了一个设计起点:他把关于河谷地形最早的描绘作为景观重建的一个基础,特别是公园中心———湖泊周围的区域[3]。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创造了一个尺度巨大的地形模型,为了强调文化的传承主题,他与研究河谷的历史学家、生态学家和诗人共同合作进行公园设计。

这个约30hm2的公园拥有适于休养、文化底蕴浓厚的景观。它的中间部位是一个意在重现曾经充满墨西哥河谷地区的湖泊系统轮廓线的人造泻水湖,环绕其周围的是模仿该地区地形特点的丘陵坡地。在工业区拥挤的环境中,公共和娱乐空间是必需的,在此建造公园也是社会所急需的。如今的城市建在以前墨西哥河谷的位置,历史上河谷的湖泊已被城市化无情地填没,早已消失,山峦上也已充满建筑。追溯河谷已消失的历史和文化,把它们融入设计中,这成为城市设计集团里的风景园林师们的目标之一。

(3)以湖泊为中心的布局

公园建成后成为当地居民散步、观看室外表演和休息的场所。这个大大的长方形基地最显著的特征是一个湖泊,它最初是由墨西哥河谷的5个湖泊形成的。合并后的中心湖泊一边是密林,另一边是由于开凿墨西哥城地下铁而形成的低山丘。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公园的湖泊和灌溉用水可以与附近居民区的用水循环再利用。

场地周围有些入口小广场和停车场,正式的入口位于东北面。由东北面入口进入公园,经由一条长长的道路来到一个大型的圆形喷泉广场。公园东南面的道路有的夹在一个大面积的玫瑰园和一个户外雕塑区之间;有的形成环路,通过苗圃(这个大型苗圃不仅供公园使用,而且还为周围的林区再造提供树苗);有的则向北蜿蜒到达儿童活动区和野餐区,或是向西来到湖边的小山坡。

湖边适当布置了有小方尖塔的微型广场,表明西班牙前期散布于墨西哥河谷的居民点的位置,其上的说明文字阐明了该地区的历史、传说和生态状况。湖中小岛上甚至还有一座放置在墨西哥市中心广场(现称宪法广场)的最高法院大厦前面,由奥拉久韦尔(Olaguivel)创作的雕塑的复制品。该雕塑说明的是阿兹台克人关于墨西哥城起源的传说:嘴里叼着一条蛇,雄踞在仙人掌上的一头鹰,而提诺克梯特兰城———现在被埋在宪法广场下面———就建在

这个雕塑所在的位置[5]。水、植被、水鸟,以及说明文字为阿兹卡泊扎尔科的居民提供了关于该地区过去文化的一瞥,他们中许多人是从墨西哥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很少了解有关中央河谷地区原来的历史。

此外,公园还有网球场、篮球场、一条自行车专用道、一座咖啡馆、一处露天剧场和一个体育馆。文娱设施主要设在公园的边缘地区,自行车专用道则在上下高差上与步行道错开。公园的原设计方案比较倾向于折衷主义,轴线式的通道与蜿蜒小径相结合。随着树木长成,整个绿化景观在城市的浓郁绿荫覆盖下,显得更趋协调。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1822年,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出生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一个富裕的家庭,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人合伙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1857年秋,奥姆斯特德因在文学领域的影响,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次年3月,他和卡儿弗特?沃克斯在该公园的设计竞赛中胜出。于是,他作为中央公园的首席设计师,负责公园建设。纽约中央公园南起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名副其实地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央。340公顷的宏大面积使她与自由女神、帝国大厦等同为纽约乃至美国的象征。100多年后的今天,纽约中央公园依然是普通公众休闲、集会的场所。同时,数十公顷遮天蔽日的茂盛林木,也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在其职业生涯中,奥姆斯特德始终强调与其他行业的专家进行协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工程师、园艺师和建筑师。而在1893年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中,奥姆斯特德出任场地规划师时的角色则是这种协作关系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规则而拘谨的名誉法庭建筑,他在伍迪德岛和泻湖岸边配置大量自然植被的过程中与东部的建筑师们真诚合作,同时他又和建筑形式更为自由的芝加哥建筑师们合作进行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奥姆斯特德相信打动人的感情是其工作的目标,这在他的公园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创造了景观通道,使游人能融入其中,体验到景观的陶冶,奥姆斯特德称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在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惟一目标是使景观体验更为深邃,所有的设计要素都要服务于此。奥姆斯特德总是追求超越现实的品味和风尚,他的设计基于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上。尤其值得一

提的是,他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风景的“田园式”、“如画般”品质的强调。

英格兰鹿园是田园景观的缩影,它具有空间扩展感,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他发现这种风格是缓解城市生活不良影响的良策。他在陡峭、破碎的地形中采用图画般的风格,大量培植各种各样的地表植被、灌木、葡萄树和攀援植物,从而获得丰富、广博而神秘的效果。他对这效果的最强烈体验是1863年前往加利福尼亚时途经巴拿马海峡所感受到的。这两个风格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都缺乏针对性。在奥姆斯特德的表述中,“风景(scenery)”一词并不是指能清晰见到并被明确定义的可视区域,它必须包括“近处光与影的重要组合,或远处细节的遮掩”两者之一。这些品质在风景对精神的无意识熏陶过程中是必要的。另外,作为美学敏感性的培养基础,它们也是设计的关键要素。“精巧”的品质包含了丰富多变、错综复杂性,以及纹理、色彩和色调的精细层次,这是奥姆斯特德艺术与文明化目标的基础。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公司在他一生中承接了大约500个项目,包括100个公园和娱乐场、200个私人庄园、50个居住社区和小区,还有为40所学院完成的校园设计。

代表作品:

1:斯坦福大学公园

2:美国国会广场

3:德鲁伊山社区(Druid Hills)

4:哥伦比亚博览会(Colombian Exhibition)

顶尖城市规划设计大师名单十大排名 中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戴帆(DAI FAN)

顶尖城市规划设计大师名单十大排名中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戴帆(DAI FAN) 21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戴帆(DAI FAN)将宇宙生态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他提出了"宇宙城市"理论,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宇宙城市"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 戴帆(DAI FAN)是共振城市规划集团的规划和建筑总监。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总部位于美国,中国的总部在北京,共振城市规划集团是世界一流设计事务所之一,引领21世纪城市和建筑思潮。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是全球一流的城市规划、园区规划、文旅规划、产业园区策划、园区规划、园区建筑设计、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产业园区商业运营全产业链集团,打造举世瞩目的全球性地标姓,国际顶尖的园区生态综合性平台集团,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项国际大奖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在国际上荣获诸多设计大奖,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始终致力于多领域创意性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与实验工作,旨在通过动感的、演进式的实践,回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生活的社会、文化、政治与技术等方方面面。「共振」也是用宇宙观念来分析建筑、建构物体以验证自己理念的先驱。其作品从单体住宅到市政建筑,再到城市规划都体现出特有的哲思和结构张力,著名作品包括台州海城新区城市规划、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占地面积400公顷的“太空城”、巴黎新浪潮多媒体音乐厅、印度阿萨姆邦机场等。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是少数进行全方位设计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其对建筑项目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设计、方案设计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道路设计全面负责。R + C 城市规划设计集团「共振」覆盖了城市规划及建筑相关学科全部领域,例如城市产业规划、旅游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规划、城市概念规划、交通规划、生物区域划分、暴雨处理、停车、城市总体设计、城市声学和平面造型,它是当代城市设计和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数据的城市自然规划的重要团队。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在通州大运河新区城市规划中,重新发掘城市创意,将运河文化塑造为城市特点,以形形色色的创意激活城市问题,以新的创意改变城市的创新思维,想象一座城市的创意蜕变,在商业项目中深植创意文化:“创意城市创举”,发掘潜藏的传统和习俗资源,在非创新环境中的创新,播下创新种子,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并勇于冒险,对新时期的都市生活,还有都市如何进行全球性的创意交流与运作等等,需要对传统进行颠覆,实质性地重建重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新兴产业和传统文化体系的积极结合,体认到良好的构想只要化作都市景观文化便能激发潜力等,采取这些属于新时期的开创性策略便能够很好地达到建设创意城市的效果。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的创始人和规划总监戴帆(DAI FAN),引领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思潮,戴帆(DAI FAN)也是当代知名度最高的设计大师之一,其作品冲击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世界有名的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在1828年第一次使用了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择了15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 1. 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Mosque of Córdoba(或叫做Mezquita de C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784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98棵——至少是在18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 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700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罗马广场,自12世纪建立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Il Campo”,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着名的丹麦设计师兼Jan Gehl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Ryōan-ji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Ryōan-ji花园,推测是在15世纪末以及17世纪之间建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15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神秘主义熟识的标志。 4. Villa d’Este? 和世界其他顶级的花园一样,意大利蒂沃利的Villa d’Este是其热情的主人自愿花费大量金额来建造的。花园建造时间是在1550年到1572年之间,由Pirro Ligorio设计,以其对水的颂扬而出名。这一想法是16世纪的水力师发明的,他们利用了重力和来设计花园里的水姿。Villa d’Este里的宫殿和花园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高峰时期文化的标志。 5. 子爵城堡? 现如今子爵城堡的设计被认作是法国巴洛克式的景观最有名的作品,也是André Le N?tre第一个伟大的作品。花园占地1000英亩,包括了法国风格巴洛克时期景观的实质。17世纪的法国花园主张人类控制与主导自然。加上随后而来的高价,他们提供了一条君主权力和体验的重要信息。 6. 斯陀园?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教学教材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我指的是那些在 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 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 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 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 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 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自成立以来,它已经 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 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 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共振进入中国已 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2.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如果你住在澳大利亚,快去了解他们吧! 3.Pok Kobkongsanti–TROP:terrains+open space景观事务所

一套非常完整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案例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一、项目概况 某机关大院,位于某某1号,占地11876亩。沿迎宾路即达省委大院北门,二号楼位于省委大院的最北端。 本案设计将二号楼与自然风貌琴瑟共鸣,营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地高品质办公居住环境,并以非常流畅的组团形式来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交流,共同演绎现代都市生活的经典。 二、设计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2.2.文化性原则;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2.4.以人为本原则。 三、景观设计总体构想 3.1景观位置的地貌气候 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水,乔木,地被种植。造园设景因而显得顺理成章。 3.2景观主题——人与自然结合 当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仅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才系统地作出了努力,去探求组成一个平衡的和自我更新的环境,它包含人类生物的繁荣,社会合作,精神鼓舞等所有必须的成分。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还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然景观的精神愉悦作用,并通过园林的形式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再现第二自然,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了现代,生活在拥挤嘈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景观带给人的平静感受,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舒缓紧张工作的压力。 3.3景观环境的均好性 建筑群落和景观组建是构架生态环境的主要硬件,两者互动,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协

调相互映照,共塑人居环境的完美与和谐。本案运用推窗即见景,低首即忘水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结合建筑通盘考虑,组团绿化成为路面的枢纽和交汇处,以喷泉跌水配合设置的局部点景,层层并进。从而达到景中有物物中有景,环抱围合的优质生态。公共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等均有细致入微的设计,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虚实结合,让每栋建筑,每棵植物直至点缀摆设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达到景观设计的均质感和理性化。 3.4景观道路设计系统 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的要求,亦注重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路”的道路系统基本以两套系统构筑:“曲路”和“直路”。曲路延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不禁浮想联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直路系统是采用带有西方景观设计的思想,结构严谨的设计手法来完成的。 3.5空间设计及引导 沿院内笔直的大道徐行,绿树环绕,繁花盛景。在二号楼前广场简洁的植物,小品的搭配给人以平静的感受;转过楼角,空间收缩,相对集中的绿地组图呈半围合之势,区域功能私密性强,廊架,叠水,喷泉隐于其中吸引人们寻幽探胜。 四、景观要点阐述 4.1入口 途经迎宾路,省委大院的北门展现于眼前,两翼绿树成荫、淙淙流水将城市的喧嚣留驻与大院之外;渡过重重绿荫,眼前豁然开朗,入口处的标志性景观与水结合构成肃穆,严谨的氛围,将二号楼与省委大院整体氛围相融合,让自然与城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点出了齐生设计在本案设计中“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主题。 4.2静思 人在什么场景能思考?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进庙堂而思佛追古。碎石铺成的小径,各种嶙峋的谷峰石头或散点或成组的摆放,半掩半露;棕桐、各种时令花木弥漫开的是带有本土风情的气味,东南角的小型叠水,池壁由浅至深的马赛克处理可把本身浅薄的清水变化成蓝色渐变的梦幻意境,耳闻徐徐跌落而出哗哗的水声,溶于景内,鸟语花香,“念往昔繁华竟退,叹门外楼头,患恨相绪”。人在不断反省的过程中成长,水令人致远,石令人思古。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通过有意的设计,将人与自然交流的精神境界合并,从而达到“天、地、人”合一。 4.3文化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乃至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是一种精神、是灵魂,没有自己文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姓名:张天辰 班级:07级专科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张扬 分析海德名园得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与东面(氿滨路沿线)得区域。该区就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与环境优势得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得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此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与房地产发展得两大区

域之一得团氿板块,既就是城市规划发展得重点区域,又就是当地消费者公认得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得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就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得。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得需求。以及此方案得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得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得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得设计者所要表达得设计目标就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得环境空间,展现一定得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得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得设计,来达到更好得经济与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得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得超前思维与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得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得诠释得设计理念。三者完美得结合,充分得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得

环境引入人们得生活,让人们得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得设计理念。全新得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得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得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得风韵,又不乏现代得气息。 整套得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图与详细设计图。总体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景观设计说明(小区景观意向图与别墅景观意向图)、总体空间分布图、开放空间分析图、车行流线分析图、地下车库分布图、别墅区分析图、主入口效果图(平面、剖面、透视)、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海马组团平面图、中央水景剖面图、海马水景雕塑广场剖面图、花之组团平面图、儿童乐园透视图、商业街效果图(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联排庭院平面与透视图、典型组团透视与剖面图、别墅得不同设计图与效果图。详细设计图包括地形标高设计图、地面铺装设计图、照明设计图、标识得布局设计图、家具艺术品与特色铺装得设计以及院内得植物得植栽策略与乔木得布局设计图,还有一些材料得列表。最后就是全区得鸟瞰图。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得总体布局,清晰得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与水体得布局。设计说明完整得阐述了设计者得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得设计策略与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得观点得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得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得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得区分哪里就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得分布,充分得考虑到了不同人群得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景观大师作品赏析 摘要: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传统园林服务于上流社会贵族和富豪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社会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园林的服务对象变为城市自身以及普通市民,因而出现了开放型园林——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它们的出现,拉开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序幕。 关键词:传统园林;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观点 ?主张充满“人性”的设计 ?用理论影响美国景观行业发展 ?用行动促进美国景观教育进步 奥姆斯特德部分简介: ?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 ?19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 (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1857年秋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 ?1865年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 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1895年他退休了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 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 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 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 可磨灭的影响。 年轻时的奥姆斯特德的不幸遭遇 ?在奥姆斯特德4岁的时候母亲去 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 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 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 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 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 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 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 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 正常的学业。 ——上图:纽约中央公园局部景观 不断努力的奥姆斯特德 ?在放弃学业后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 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 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

著名园林设计大师

著名园林设计大师 迈克尔·范·瓦肯伯格是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师协会成员,罗马美国学院的设计成员,还拥有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生院的查尔斯·艾略特教授头衔,自1982年以来就一直在景观设计学研究生院教授景观设计学课程。在1991年到1996年期间,他还担任了景观建筑系主任。 迈克尔·范·瓦肯伯格 迈克尔·范·瓦肯伯格在1973年获得了科内尔大学农学院的理学学士学位,在1977年获得了伊利诺斯大学美术学院的景观建筑硕士学位。现在,迈克尔同时负责管理剑桥大学和纽约事务所两个地方的工作,迈克尔·范·瓦肯伯格景观设计事务所(MVVA)在美国纽约和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均设

有分支机构。迈克尔·范·瓦肯伯格作为公司首席设计师,他的作品多次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设计大奖。2 005年凭借出色的环境设计荣膺库伯·休伊特国家设计奖。2 006年校友谷(Alumnae Valley)改建项目荣膺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优秀奖。 迈克尔·范·瓦肯伯格景观设计事务所涉及的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城市、公园、大学校园、企业、花园、居住区等各个尺度的景观设计。从古老农庄的大尺度景观到城市公园和庭院中的亲密空间。迈克尔追求着一个终身的目标,那就是在城市、校园、花园以及其他的任何地方,景观都可以成为加深和丰富人们生活的一个活生生的设计媒介。他设计的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海龟溪花园(GARDEN ON TURTLE CREEK Dallas,TX (1997-1999)),充分体现了他对于建筑与景观,景观与环境,生态与艺术相互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是现代景观设计美学和环境敏感性相互统一的典型范例。其他主要设计作品有芝加哥蜘蛛岛(SPIDER ISLAND Chicago,IL (1999-2000)),查尔斯顿玛丽恩广场(MARION SQUARE Charleston,SC (1998-2002)),布鲁克林大桥公园(BROOKLYN BRIDGE PARK Brookly n,NY (2003-ongoing))等。

世界有名地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 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 在1828 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 文 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选 择了是不为人所知的。 15 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 1.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 Mosque of C órdoba (或叫做 Mezquita de C 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 784 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 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 98 棵——至少是在 18 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 700 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 罗马广场,自 12 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 “Il Campo ”, 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 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 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 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 Ryōan-ji 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 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 Ryōan-ji 花园,推测是在 15 世纪末以及 17 世纪之间建 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 15 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 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 神秘

世界知名十大园林设计大师之戴帆 山西大同造园

世界知名十大园林设计大师之作品介绍戴帆是共振景观集团(R+G)的设计总监。共振景观集团(R+G)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园林起源的精深因素——神话传说,以上是园林形成的物质文化因素,事实上,园林的萌芽离

不开人类的精神活动。在精神活动上,园林的萌芽则源自于先民对自然的崇拜信仰和由此产生的神话。正如《圣经》中的伊甸园,佛教的极乐世界,《古兰经》中的天园一样,中国的古典园林也有一个神话的模板——昆仑神话和蓬莱仙境。这当然是一种冒险,思想既是一种试验、同时也是自由、是去试错的行为。把人的本性描述为去犯错误,其实想说的是宽恕错误,也就是“思想自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戴帆最新的建筑作品“空谷幽兰——中国山西大同造园”将于2014年12月亮相法国里昂“造-建筑中国”建筑设计展。在“空谷幽兰——中国山西大同造园”中,戴帆(DAI FAN)所领衔的共振将前卫的建筑结构观念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建造超现实的建筑意象,将生活、艺术和宗教用一种无法抗拒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模糊了现实与梦境。 在2014年10月举行的“共生国际建筑展”中,戴帆展示了新的建筑概念作品“空间、时间以及超越“,一起参展的还有英国扎哈?哈迪德、奥地利蓝天组、日本矶崎新、美国的理查德?迈耶建筑事务所等在国际上活跃的建筑师,共振的作品表现了卵生的建筑空间哲学,空间万物产生在一个卵形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

绝对自由的创造: 诙诡谲怪,道通为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研究 编辑 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形固有失,神则兼得。将异常的观念展开 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那种气质似曾相识。是的,那是中国当代独有的色彩:曾经拥有深厚和悠长历史的国家在急速发展中所涌现的生命冲动与迷失。或者说,一切能记住的都是抽象的、不可描述的。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应该怎么来保存我们的记忆和最初朴素的感动以及灵魂呢?也许最重要的是一颗敏感、纯净的心灵。纵观戴帆的平面设计,每个项目的概念和表现似乎又各有不同,在这场独属于设计的梦境之中,我们也仿佛也看见自己的影子,被一寸寸深烙于画面中。 戴帆在平面设计领域获得的奖项和展览包括:第23届波兰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环球设计大奖、日本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奖、第十一届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香港设计师协会亚洲设计大奖、亚太最佳品牌标志设计年度奖品牌形象类金奖5项提名、国际商标标志双年奖品牌形象类全场金奖、捷克斯洛伐克特尔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2010 大声展、世界设计大会POST__:现代国际海报设计展。

国内外景观设计公司TOP10

EDAW 易道公司,地暖公司,成立于1939 年。它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企划公司,获得 过上百项客户和行业奖项。EDAW公司通过其全球26 个办事处协力完成园林建筑、城市设计、环境和经济规划服务一中国总部在北京。易道是最早进入中国 的境外世界级景观设计公司,在中国担纲的大型设计不胜枚举,包括:香港阳 明山庄、北京嘉里中心、世贸中心、苏州星加坡工业园、上海浦东中央公园、 中远两湾城、深圳金海湾花园、天津顺弛世纪城等项目。景观设计经典作品: 香港迪士尼乐园、佛罗里达迪士尼欢乐小镇、欧洲迪斯尼乐园、日本福岗“运 河城”购物中心、香港机场及铁路九龙车站、新加坡克拉克码头商场、波士顿 的码头地区公园和多个奥林匹克项目,包括亚特兰大奥运百年纪念广场、悉尼 奥运村、北京奥运的水上公园和伦敦2012 年奥运会的规划项目。据说大连万科 城市花园也是啊。 EDSA EDSA 是世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美国的,创始人爱德华.斯通。历史、设计面跟 EDAW差不多,但它作的小区项目比较多,也比较有特色。 EDSA Orient 是 EDSA在亚洲地区的分支机构,总部在北京。其专业服务由美国EDSA 来主导。美国 EDSA总裁约瑟夫 .拉里出任 EDSA Orient的董事长, EDSA董事副总裁陈跃中出任EDSA Orient 的总裁兼首席设计师,领导着80 余名优秀设计师。目前, EDSA Orient 己成为中国环境景观业界内公认的行业领导者,得到众多房 地产发展商、旅游开发商及政府机构的高度认可。 项目包括: 四季花园(上海)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海南)

金石谷高尔夫俱乐部(大连)亚龙湾度假酒店(三亚) 朗琴园(北京)蔚蓝海岸三期(深圳)圣美利加别墅(大连)西湖髙尔夫别墅 (杭州) 武定门公园(南京) 市政项目规划设计: 中关村科技园东入口(北京)国际休闲中心(北京) SWA 美国 SWA集团是一家全球性景观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在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和景观规划领域享有盛誉,其资深设计师均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筑系。过去 的40 年,SWA的设计获得过 4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奖项,是建筑 E擎“全球三强”之一。另外,他是彼得沃克创办的,所以“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很正的。 亚洲总部在香港, 06 年在深圳设办事处。 SWA全球经典 Intel 公司总部, IBM 总部大楼, 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Disney World Masterplan) 美国洛杉矶时尚岛购物中心(Fashion Island) 美国亚利桑那中心 (Arizona Center) 美国谷歌总部SGI (Google Headquarters ) 日本东京大学( Tokyo University) 北京金融街 北京联想科技园

景观设计经典案例推荐-黄龙溪古镇

远景景观设计研究院经典案例——黄龙溪古镇 远景景观设计打造精致黄龙溪景观 在古色古香的街道品茗,戏水,逛街,享受美食,细心的游客们发现,“五一”小长假期间,黄龙溪古镇又“变”了——硬件设施上处处精雕细琢,服务提升更加贴心周到,在文化的传承上,更加突出特色和游客参与性,黄龙溪古镇不仅变得更加温馨,也更有魅力了。 笔者了解到,黄龙溪古镇紧扣“天府第一名镇”的定位,按照“五一小变样,十一大变样”的目标,自今年2月起,景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启动了黄龙溪古镇提升工程,在巩固和提升“天府第一名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除了在现有景致上的完善提升外,黄龙溪古镇改造工程二期涵盖了5大类34个项目,目前其形态建设,文态建设、业态建设、生态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提升工程均已全面启动。 黄龙溪古镇改造工程二期主要以“清明上河图”为规划蓝本,修建了“上河衢田园水村”、“七星伴月古院落群”等各类仿古型建筑,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上河衢田园水村”为黄龙溪二期景区的核心区域,其河域面积约3万平方米,所有建筑均临水而建,以川西民居风格为基调,极具明清风情。

黄龙溪“上河衢田园水村”——景观设计理念 根据对黄龙溪原有建筑风格,我们设计团队确立了将黄龙溪所有建筑体设计为传统的川西院落式民居风格,不是单纯的明清式样,而是简洁大方、古朴自然,外观虽无华丽,却有古典淳朴之美。运用大小不一的四合院、三合院、多进院、牌坊、照壁、阙楼、露台、耍坝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的街坊里巷,再现出“百年老成都”的风情与繁华。所有建筑及公共区域用材和工艺粗中有细、自然协调,具有高雅精致之美,横平竖直的人工堆砌痕迹。在景观小品设计中,本案结合黄龙溪千年传承的龙文化、三国文化、商贸文化、古蜀文化、民俗文化等于建筑景观中巧妙布局,相得益彰。如:民俗灯笼、撑弓吊瓜、石鼓地雕、八阵树林、竹海长廊、民俗画舫等。同时本案配套系列廊房、露台、门坊、阁楼、封火墙、过街楼、涌泉井、舂米车以及具有黄龙溪文化特色的各式岛屿、码头、石雕、石作、桥梁等小品景观,赋予其文化内涵,形成本案“外形与灵魂”的完美结合。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中国国内排名前十的园林景观设计事务所

中国国内排名前十的园林景观设计事务所 SWA 世界上的最大的小型设计工作室。在规划与景观建筑的世界里,很少有公司能与SWA竞争。在SWA,我们对于这个星球的尊敬,特别是对于我们所设计的社区的尊敬是远远超过简单的几句话或是报章杂志的平面精美报导。 EDAW AECOM易道 全球最大的土地和环境规划设计公司之一易道(EDAW) EDSA orient EDSA是世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领袖企业。经过50年的发展,其在大型综合开发项目、旅游度假项目、居住环境项目、市政项目及公园与娱乐项目的规划设计方面所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EDSA 拥有数百名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及支持人员,能够提供从规划、设计至现场监理的全程服务,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罗德岱堡,并在奥兰多,洛杉矶,尤他州,阿根廷及中国设有分支机构。 EDAG泛亚国际公司是以景观设计为主业的专业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公 司自成立以来,完成了一系列景观或规划作品,深受业主赞誉,已奠定其在业内的翘首之位。 贝尔高林公司是一家全方位发展的环境景观设计公司。公司拥有优秀的设计及 施工管理队伍,提供居住、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绿地、风景旅游区等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施工、园林监理的专业服务。 英国阿特金斯集团是国际上领先的大型上市顾问集团公司。·成立于1938年, 拥有67年专业技术及管理服务的经验·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2000年欧洲规划、建筑、工程及顾问200强之首·2003全球排名第叁位的工程和建筑类顾问公司·2004欧洲排名第一多学科顾问公司·2004年营业额近15亿英镑,平均年增长20%·全球15000多名多学科背景之专业人士·业务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阿特金斯的核心业务是为客户的各类资本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可简要概况为:规划(Plan)--设计(Design)--实施(Enable)全过程的服务;阿特金斯的服务宗旨是使客户得投资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率。阿特金斯的专业技能包括:城市发展战略/综合经济咨询、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旅游规划/旅游咨询、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土木及结构工程、机电工程、隧道及岩土工程、安全及可靠性评估、可行性研究、投标代理。 ECOLAND易兰作为国际知名规划设计事务所,在美国、香港、北京设有分 支机构。易兰(亚洲)规划设计事务所主要负责在亚太地区的规划设计业务,具有景观设计资质。ECOLAND国际化的专业背景,结合中国优秀的设计团队及项目经验,对易兰(亚洲)的规划设计服务提供有力保证。 奥雅加拿大奥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是加拿大陴诗省注册的专业景观规 划与景观设计公司,由几位从国外归来的有志于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于1999年在香港成立,现已发展为深圳和上海两个办公室,人数近两百人的大

全球著名景观设计师简介

彼得·沃克 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大学教授 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玛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寻常路和挑战传统的设计手法而享誉国际景观建筑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和菲力普.约翰逊、矶崎新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庭院、德国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亚利桑那MESA市艺术娱乐中心等很多经典作品。施瓦茨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得尊重的景观大师。俞孔坚 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佐佐木英夫 全球最负盛名的景观建筑、城市设计和规划事务所SWA集团创始人,美国著名景观设计事务所Sasaki事务所(Sasaki Associates Inc.)创始人, 1948年毕业于当时格罗皮乌斯执掌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景观建筑系。1953年,在艾萨克斯的邀请下,佐佐木回到母校执教,1958年任哈佛大学景观建筑系系主任,历时10年,直至1968年因不满出自商学院的新任设计研究生院院长对景观建筑系的忽视而愤然辞职。还是在1953年,佐佐木选择了距哈佛大学不远的沃特镇(Watertown)建立了自己的景观建筑设计事务所。 三谷彻(Mitani, Toru), 日本景观设计大师,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硕士,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工学博士,早年曾就职于皮特-沃克与玛莎-施瓦茨合作景观事务所(事务所名称为: Office of Petere Walker & Martha Schwartz),现为studio on site事务所合作伙伴,并任日本千叶大学(Chiba University)园艺学研究科教授。 日本现代景观设计在世界景观设计行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们从日本传统园林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和手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诠释传统、追求新的造型意义,结合西方的现代景观设计手段,从艺术、技术、生态等方面,加以新时代的内涵,将现代日本景观设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手法上,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枡野俊明, 是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

历史上有名的15个景观设计案例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15个景观设计案例 ?尽管Scot Gilbert Laing Meason在1828年第一次使用了景观设计一词,但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已经在周围设计景观。几世纪以来,人类、土地以及设计的相互作用使许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景观技术得以出现。 在当今装点世界的历史景观中,作者选择了15个来进行讨论——一些是很出名的,而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 1. 橘院 橘院位于西班牙南部的Mosque of Córdoba(或叫做Mezquita de Córdoba,在西班牙很有名)内,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花园之一。它是在784年大清真寺开始建造时建立的。开始的时候植物有石榴树、柏树以及棕榈树,现在花园有许多的橘子树——准确的说是98棵——至少是在18世纪末成排种植的。由于花园环境、把灌溉转变成艺术品的需求以及自然与宗教结合的条件,设计师巧妙的设计让橘院独树一帜。

2. 坎普广场 在意大利有700年历史的锡耶纳是欧洲主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原来的时候该广场是古罗马广场,自12世纪建立市政厅以来,就是城市的文化中心。锡耶纳居民称它为“Il Campo”,也因为其活跃的特性和社会聚会以及互动的优势,成为居民和社会空间。著名的丹麦设计师兼城市规划师Jan Gehl赞美坎普广场是人类标准的冠军作品,是“百分百完美的地方”。

3. Ryōan-ji 花园 日本京都Ryōan-ji寺里的石头花园被认为是枯山水或者是枯山水花园最好的例子之一。世人不清楚是谁以及何时建造的Ryōan-ji花园,推测是在15世纪末以及17世纪之间建造的。花园本身是很简单的:四周墙面的土以及石块形成了15块石头,放在以白色倾斜的砾石组成的矩形上。为使用者设计成视觉形式来达到意识的冥思状态,这个花园也是东方神秘主义熟识的标志。 4. Villa d’Este 和世界其他顶级的花园一样,意大利蒂沃利的Villa d’Este是其热情的主人自愿花费大量金额来建造的。花园建造时间是在1550年到1572年之间,由Pirro Ligorio设计,以其对水的颂扬而出名。这一想法是16世纪的水力工程师发明的,他们利用了重力和水力学来设计花园里的水姿。Villa d’Este里的宫殿和花园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高峰时期文化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