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课程代码:713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课程是审计学系列课程之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属沟通课程。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应用性强,重在培养学生对审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岗位适应期。本课程的内容既涉及四个基本审计循环、审计报告、特殊项目审计等实务内容,但也涉及一些审计基本理论概念。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升华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审计基本理论知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审计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基本程序的了解,拓展学生对资本市场审计案例和审计实务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运用审计理论知识和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具备一名审计人员应有的审计知识和审计技能。在学习中应关注以下内容:

1.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审计程序。

2.了解和掌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及其应对措施。

3.熟练掌握四个基本循环的审计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

4.掌握审计报告的类型和格式,能够根据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和出具各类审计意见的条件,正确出具审计报告类型。

5.具有从事特殊项目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审计技能。

6.能够顺利通过本课程的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和单科合格证书。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是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是会计学、审计学的诸多课程有着密切联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学习《会计学》、《审计学》、《审计准则》等课程的基本内容,然后在掌握了基本的会计、审计知识基础上,再学习本课程,这样方能学好本课程。所以,《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审计准则》等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课程,而本课程又是毕业实习的基础,只有学好了本课程才能在审计实习中获得满意的成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过程

(注:指定教材第八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与格式,以及审计业务约定书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掌握计划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掌握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方法与及其主要内容,掌握内部控制的基本分类、构成要素,以及内部控制的评价,掌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学生应阅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审计业务约定书》、《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般)

识记: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概念,审计业务约定书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签约主体、约定内容、文件性质、签署时间;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主要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理解:审计业务变更对签约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1)考虑变更业务的适当性,包括情况变化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产生影响,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审计范围存在限制;

(2)考虑变更业务对法律责任和业务约定条款的影响;

(3)不同意变更业务的处理。

(二)计划审计工作(次重点)

识记:初步业务活动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理解:总体审计策略

(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

(2)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

应用:具体审计计划的主要内容

(1)风险评估程序;

(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计划的其他审计程序。

理解: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1)对总体审计策略的记录;

(2)对具体审计计划的记录;

(3)对计划的重大修改的记录。

(三)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重点)

识记: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必要性。

应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方法

(1)风险评估程序;

(2)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3)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包括:

①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②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③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4)观察与检查

①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②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③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④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⑤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2)其他审计程序;

(3)其他信息来源。

应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主要内容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目标、战略与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四)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重点)

识记:

(1)内部控制的含义;

(2)内部控制的分类;

(3)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

理解:

(1)与了解内部控制相关的审计程序,包括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检查文件和报告、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2)控制手段与控制风险:自动化控制及相关控制风险,人工控制及相关控制风险。

应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