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图表策略

阅读中的图表策略
阅读中的图表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128949.html,

阅读中的图表策略

作者:杨柳青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9期

【摘要】运用图表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图表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46-02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阅读策略基于的理念是: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帮助学习者提高阅读水平,通过阅读过程有意识的自我调控达到自主学习,国内外有关阅读策略的研究不断发展,阅读策略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已从传统的单纯阅读行为如跳读、略谈、浏览发展到今天的图式认知,如鲁墨哈特的图式理论。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进行交流以及娱乐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或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定的图表形式直观地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形式以及学生的思维过程。

图表类似于计算机程序。我们进行利用图表认知策略研究,探讨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依据图表组织信息的行为调控策略,从一个新视角主张教师应将其内容(关键词)和图表呈现的线索进一步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有必要运用图表阅读策略,将这些文章建构成形象、直观的图表、文本框架,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一、图表策略,读懂一篇篇文章的一把钥匙

1.叙事类作品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记叙文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制作图表,学生在学习图表策略时,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主要情节,感悟文本内涵,体会表达方法,体现思维过程。如学生学习《将相和》一课时,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文章的主旨,制作以下图表:

2.抒情类作品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整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作者说了什么?他如何描述?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来制作图表。如《白杨》一课,有位老师引导学生制作以下图表:

3.说理类作品

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调查论文

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阅读中有使用策略的意识;学生更侧重于使用元认知策略;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其性别、专业、年龄及学习英语时间的长短不相关;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与其高考英语成绩有相关性。 关键词阅读阅读策略英语阅读水平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reading strategies use.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ome variables and the students’reading strategies, the study gets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use is not very ba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tcognitive reading strategies use and the cognitive reading strategies use;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reading strategies use with their gender, specialties, how long they have learnt english and their ages; students’previous english score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 use. key words: reading, reading strategy, english reading proficiency 一、引言

英语图表阅读理解

A 下面是一张部分国内---国际航班表,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Flight (航班) Leave Arrival from to CN741 06:10 16:10 Beijing New York CN452 3:50 17:50 Guangzhou London CN650 12:00 15:25 Beijing San Francisco CN738 17:55 02:30 Chongqing Paris CN551 4:20 7:20 Harbin Moscow CN550 9:15 11:30 Guangzhou Tokyo ( )41.If I want to go to Japan, I can arrive at the airport (飞机场) at_____. A .9:30 B.8:50 C.11:30 ( )42.From China to America , there are _____Flights in this chart ? A .1 B.2 C.3 ( )43.If you go to France, you should take______.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128949.html,650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128949.html,551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128949.html,738 ( )44.If you want to visit your friend in the UK, you will have an air trip of _____hours. A.8 B.14 C.17 ( )45.How long does the Flight take ,when you leave Beijing to New York? A.14 hours B.3 hours C.10 hours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

(一)阅读是获得更综合、更复杂、更精确信息的必要手段,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不仅要看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篇目运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一般来说,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阅读理解中三个最重要且有相互联系的因素。 阅读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1.跳读: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阅读,找关键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what、when、where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 2.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即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why、how之类的问题。 3.精读:即最细致、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 3.推断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4.尽快选择答案。 (二)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传记类和故事类。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数字说明文 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释说明文

策略阅读

策略阅读1 3 5 “策略阅读”亦称“阅读策略”。所谓“策略阅读”就是按照既定的标准,确立阅读主题,选定阅读内容,运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种阅读性策略。 “策略阅读135”的核心是“一标统三书,阅读为五化”。 一、课标——覆盖三书理论 “一标”即《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标是阅读材料和阅读过程中必须遵循和坚守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学生的阅读材料必须依标扣本。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能把课标束之高阁,如果绕开课标谈阅读,那阅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习课标、解读课标、细化课标、落实课标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关于阅读,课标就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质量,阅读数量方面,对三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比如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课标提出八个方面,其中阅读质量占到了八分之六。第四条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数量占到了八分之二,第七条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八条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关于阅读的评价,课标指向更为明确:“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可以看出,课标对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是明确的,而且,每条要求都会逐一指向三书的每一条脉络。可以说,三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从课标中找到准确的理论依据。课标对阅读材料、阅读方法诸多方面起着统领的作用。 二、教材——策略阅读奠基 “三书”即“教科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同类书籍”。 教科书为“1”即三书之一,是基础。教科书的编写是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它的理论依据较为明显,比如:“教材编写建议6”就指出:“教材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可以说,教材是解读课标,细化课标的具体体现,师生在阅读教材文本时,更应结合课标展开对话活动。 对于教材,一是确立阅读主题,找到阅读缘由。人教版教材是以单元形式呈现的,每组文本就是一个主题。比如:五年级教材下册第三组课文分别是《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和《打电话》,主题是“语言魅力”。丛书主题为“语妙天下”(选出“智慧幽默”、“走近名人”、“外交风采”、“口吐莲花”、“魅力妙语”、“剧苑浪花”、“说学逗唱”七组文章)。阅读这些教材,不仅需要解决“阅读教材什么”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为什么阅读教材”的问题。我们就会找到这一主题的理论依据是:“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

新版六年级下册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版六年级下册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2)Where is Andy going this weekend? (3)What is Bob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4)Where does Wu Lan want to go? (5)What does Li Ming want to do there? 【答案】(1)He is going to see dinosaurs. (2)She is going to department store. (3)He is going to see a film. (4)She wants to go to Beihai park. (5)He wants to fly a kite. 【考点】阅读理解 【解析】【分析】大意:表格讲述了约翰,安迪,鲍勃,吴兰和李明在某地做某事。(1)句意:约翰明天要做什么?根据表格可知他要去看恐龙,故答案为 He is going to see dinosaurs. (2)句意:安迪这个周末要去哪里?根据表格可知她要去百货公司,故答案为She is going to department store. (3)句意:鲍勃这个周末要做什么?根据表格可知他要去看电影,故答案为 He is going to see a film. (4)句意:吴兰想去哪里?根据表格可知她想去北海公园,故答案为She wants to go to Beihai park. (5)句意:李明想在那里做什么?根据表格可知他想放风筝,故答案为He wants to fly a kite. 【点评】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首先通读短文,理解大意;其次阅读题干,根据题干信息写出恰当的句子。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It's a sunny morning. It's warm but not hot. Jack sees an old man with a black umbrella walking on the street.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很有用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一、阅读理解的测试要点 1.理解主旨大意; 2.寻读具体信息; 3.理解细节; 4.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推测生词词义,进而加深对文段的理解; 5.简单的判断和理解; 6.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 7.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8.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 9.理解图表信息; 10.理解指代关系。 从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看,命题者常用下述方法提问: 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2.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ell US about in the passage? 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4.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5.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text that ?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7.What is the general idea/main idea of the text? 8. The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 ? 9.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1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1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hat the author seems to? 12.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for the article? 13.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1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15.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entence in Paragraph X is related to? 16. In Paragraph X, "X X X" can be replaced by? 17. The underlined word "X "/sentence in Paragraph X probably mean. 18. The text is mainly written to explain. 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 基于上述测试要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具备下列技能,才能获取和处理信息:1.略读; 2.找读; 3.预测下文; 4.理解大意; 5.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 6.猜测词义; 7.推理判断; 8,了解重点细节; 9。理解文章结构;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练习题集(附答案)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 一、阅读理解题选材 高考阅读理解题选材,一般遵循三个原则: 1. 文章一般为3篇(含信息匹配题),阅读量在1100单词左右; 2. 题材广泛,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内容; 3. 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二、英语阅读文体类型 学会分析体裁的能力对我们做好阅读理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段落组织方式和脉络层次,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种特点来快速分析文章的体裁: ●记叙文往往按时间顺序展开段落,文章有明显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阅读时抓住时间这条主线,弄清who、 what、where、why与how。文章主旨要透过体察所揭示的人物、事件来进行提炼。描写手法大多按时间跨度、空间顺序、上下顺序来展开。阅读记叙文体应采取略读和扫读的方法,快速抓住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连贯性,进而大体上揣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情感主线。高考阅读就记叙文设题大多以细节理解为主。 ●描写文通过细节的描写以画面的方式来反应事物的特征、性质。对这种文章要迅速弄清其主题,主题词往往出 现在各个句子里,贯穿文章的始末;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阅读,找到文章与之有关的信息,并确定信息与主题的关系。 ●说明文用以解释或揭示事物的状态、特征、演变、结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类文体的文章,首句往往是主 题句,开门见山,说明文章的关注对象: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段落组织的方式;把握次要信息及其与主题的关系。 英语说明文的总体结构通常为三部份,说明对象、说明过程和归纳总结。常见的说明方法: 1,定义与诠释说明; 2,举例与引用说明; 3,分类与图表说明; 4,比较与比喻说明; 5,分析与综合说明; 就高考英语说明文的阅读而言,首先要抓住文章说明的要点,也就是要抓住被说明对象的实质性特征;弄清作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开始说明;并明白文章最后的说明结论。高考说明文阅读材料通常介绍最新科技、重大成就、生活时尚、流行现象等。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手法、说明方法,理清短文结构及段落中心思想是答题关键。 ●议论文通常为三段式,即“论点、论据、结论”三部份组成。首先借助某一现象引出论点,然后通过一定论据 从各个层面上加以推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议论文体主要考查学生对论点及论据的把握。因此,遇到议论文体时,应采取抓主题句的方法来把握文章主旨,弄清作者的观点。一般来说,作者的论点通常在文章首段被引出,接着是对这一论点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最后为结论。还应注意的是:在对论点论证的过程中,每一段的首句都是该段的主题句。把握全文论点、弄清论证各段的主题句、理解文章层次、找出中心论点的位置是理解议论文的关键。 就议论文而言,其论证的常见结构方式有: 1,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2,并列式几个论据之间属于平等关系; 3,递进式几个论据之间属于递进关系; 4,对照式把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彰显其中一种。 ●应用文属于实用型文体,如书信、通知、日记、广告等。应用文阅读要注意文中具体细节的把握与理解,弄清 作者所传达的实际信息及表达的具体内容。阅读时采取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快速精确地查出试题所设置的关键内容。

2018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 题型3 阅读理解 专项训练十三 广告图表(含解析)

专项训练十三广告图表 时间:8~10分钟/篇分值:2分/小题 Passage 1(2018南京 ) Alan is visiting South Mainland with his family. He is reading an information card to help them. Ferry Booking Offices Mousa, Tel: 07901 872339 Fair Isle, Tel: 01595 760363 Shops Dunrossness, Toab, Bigton, Sandwick Places to Eat Local Food Sumburgh, Spiggie, Bigton, Hoswick Post Offices Dunrossness, Toab, Bigton, Levenwick Visitors Centres Boddam, Hoswick, Sandsayre, Cunningsburgh Swimming Pool Sandwick, Tel: 01950 431511 Health Centre Levenwick, Tel: 01950 422240 Police Station Dunrossness, Tel: 01950 460707 ( )1. Which number should Alan call if he wants to book tickets for the ferry? A. 01950 460707. B. 01595 760363. C. 01950 422240. D. 01950 431511. ( )2. Where can Alan go to enjoy local food in South Mainland? A. Dunrossness, Toab, Bigton, Sandwick. B. Sumburgh, Spiggie, Bigton, Hoswick. C. Dunrossness, Toab, Bigton, Levenwick. D. Boddam, Hoswick, Sandsayre, Cunningsburgh. Theme Parks Universal Studios(环球影城) —a dream land for Hollywood movie fans The history of movies, the live shows and film tricks(技巧) can be found here and it has parks in the USA, Japan and Singapore. Legoland You'll be sent back to your childhood time

英语阅读

一、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从印刷或书写的文字信息中构建意义。” Day and Bamford (1998:12) 换句话说,阅读理解涉及: 1. 从文本中有效地获取有关信息。 2. 为了达到理解目的,将文本信息与读者个人的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作者的目的是让读者读,而不是听。因此,阅读是一种安静的个人的活 动。阅读严格来讲是默读( Silent Reading )。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 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 育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阅读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接收性技能( It is a receptive skill but not a passive one.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及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作者与阅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思想交流的过程。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人 们进行广泛而高效的阅读,因而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 )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 3 )阅读是学习和巩固知识(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的有效途径。 4 )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拓展跨文化知识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5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阅读技能和学习策略。 (三)阅读的模式 阅读有以下三种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 Bottom Up Approach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表格图文题型训练

Passage 1 This March is a busy month in Shanghai. There’s a lot to do. Here are the highlights. Live Music—Late Night Jazz Enjoy real American jazz from Herbie Davis, the famous trumpet player. He’s coming with his new 7-piece band, Herbie’s Heroes. Herbie is known to play well in the early hours, so don’t expect to get much sleep. This is Herbie’s Scottish dancing Take your partners and get ready to dance till you drop. Scottish dancing is fun and easy to learn. Instructors will demonstrate the dances. The live band, Exhibitions—Shanghai Museum There are 120,000 pieces on show here. 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under one roof, It’s always interesting to visit, but doubly at the moment with the Egyptian Tombs Exhibition. There are lots of mummies and more gold Dining—Sushi chef in town Sushi is getting really big in Shanghai. In Japan, it’s become an art form. The most famous Sushi“artist”is Yuki Kamura. She’s also one of the few female chefs in Japan. She’ll be at Sushi Scene all of this month.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讲解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讲解 一、阅读理解概述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全面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测试题型,在中考英语试卷中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它不仅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考查学生阅读的速度及理解能力。 (一)(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五级阅读要求(初中毕业要求)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能读懂供7~9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二)从近几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来看,阅读理解考题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

1.阅读短文,选择答案 这类题目类型是阅读理解最常考的一种。这类题型的选项应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坚持短文内容与考项对比的方法,把一些与短文内容明显相符或不相符的答案选出来,然后再对要求根据上下文进行推埋的考项即短文伪容中没有直接答案的考项进行推断。 2.阅读短文,判断正误 这种题型要求应考者根据短文的内容,对所列的句子与短文内容是否相符做出正误判断。应考者做这类考题时应特别注意反义词、近义词以及一些词组的互替使用。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考生对这种题型除了将考项的内容与短文内容对比之外,还应特别留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对于一般疑问句,回答要简洁明了,用Yes,No。对于特殊疑问句的回答,切忌用Yes,No,答话也应尽量简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丢分。对于反意疑问句,应根据反意疑问句的特点和短文的内容仔细分析。 此外纵观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用于阅读理解测试的语篇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一般的英语故事外,还有书信、通知、广告、交通图、各种表格等。在体现知识测试的同时,更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因此,要做好中考英语试题中的语篇“阅读理解”题,需要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doc

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阅读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1.跳读: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阅读,找关键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 what、 when、 where 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 2.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即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 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why 、how 之类的问题。 3.精读:即最细致、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3.推断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 4.尽快选择答案。 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传记类和故事类。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 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 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数字说明文 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释说明文 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许多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学会解 决what, how, why 等一类的问题。它们是文章的关键。如能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将会更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比较说明文 比较说明文是通过对比方法说明问题。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善于把握全篇陈述的基本倾向。作者在谈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总要顾及到争议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作者的陈述总要倾向于某一种观点。 3.应用文 应用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广告、通知、书信等。应用文一般语言简洁,省略及不规范的句子较多。阅读时 一般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因此对题干的理解尤为重要。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完整版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 技巧及经典题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阅读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 1.跳读: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实际上是有选择阅读,找关键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what、when、where之 类的问题最为有效。 2.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即泛泛地、粗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了解大意,对文章有个总的概念。此种阅 读方法能回答why、how之类的问题。 3.精读:即最细致、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2.找出主题句、确定中心思想。 3.推断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4.尽快选择答案。 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传记类和故事类。传记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关键,根据时间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对于准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数字说明文 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可以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释说明文 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许多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学会解决what,how,why等一类的问题。它们是文章的关键。如能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将会更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比较说明文 比较说明文是通过对比方法说明问题。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善于把握全篇陈述的基本倾向。作者在谈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总要顾及到争议的各个方面。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作者的陈述总要倾向于某一种观点。 3.应用文 应用文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广告、通知、书信等。应用文一般语言简洁,省略及不规范的句子较多。阅读时一般 含义有更深理解,并据此进行判断和推理) 观题。 Ⅰ.事实细节题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图表题

起航教育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图表类 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提前括号内。 ( )1. The form above shows us________. A. three journeys into space B. daily life of three famous people C. differences between three spaceships D. something about three famous astronauts ( )2. ________went into space first. A. China B. The USA C. Soviet Union D. The UK ( )3. The Chinese astronaut stayed in space for________. A. I hour 48 minutes B. only 15 minutes C. the shortest time D. 21 hours ( )4. What can't we know from the form A. The dates of arriving in space. B. The birthday of each astronaut.

C. The heights the three spaceships reached. D. The circles the spaceships went around the earth. ( )5. According to the for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Vostok 1 took Alan Shepherd into space. B. Yuri Gagarin was born on 12 April, 1961. C. Shenzhou 5 circled the earth 14 times. D. Mercury 3 reached a height of 327 kilometers in space. 参考答案 1—5 A C D B C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以阅读策略和阅读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外关于阅读策略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国内对中小学的阅读策略研究较少,提出应该注重英语学习者学习初级阶段的阅读策略训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阅读策略运用 一、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 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什么是阅读策略,不同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都是不同,至今没有定论。Wallace(1992)把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文章类型、上下文和阅读目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阅读方式。Johnson & Johnson(1998)认为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过程。Aarnoutse & Schellings(2003)将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为了全面理解文章,而对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所做出的认知行为。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就是阅读者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而采用的灵活的阅读技巧和方法。[1]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对阅读策略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同样,对于阅读策略类型的划分也大不相同。Saring(1987)将阅读策略划分为四类:1.技巧的策略,如:略读、跳读、写关键词、做标记等;2.归类简化策略,如:替代、解释等;3.衔接发现策略,如:利用图式预测下文、标记文章中的总结、辨认重点等;4.监控策略,如:随情况改变计划、调整阅读速度、自我评价、纠正错误等。[2] Harmer(1991)把阅读策略分为一类策略和二类策略。一类策略包括:预测、提取特定信息(寻读scanning),了解大意(略读skimming);二类策略包括:根据细节信息弄清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目的等,识别标识词及语篇模式(recognizing function and discourse patterns),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一类策略为第一次阅读应具备的,侧重于获取信息;二类策略为第二次阅读应具备的,既有助于获取信息,又有助于学习词汇、句型知识,掌握篇章结构等。 Urquhart & Weir(1998)则将英语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认知策略包括速读策略(略读、查读、寻读)和细读策略(区分主旨与细节、命题推测、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分析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策略 近五年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一直保持较高的难度,以卷为例,2013和2014两年难度特别高,2016年英语试题难度系数比2015年略低,但阅读理解的难度并没有降低。阅读理解以考查细节理解和推理判断为主,近年来考查主旨大意的题呈上升趋势(见图表)。阅读量从2012年2063词,2015年2217词到2016年2326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阅读理解D篇较长,2012~2016年均在600~700词左右。 2012~2016年高考阅读理解四种题型统计 “得阅读者得天下”道出了高考英语取得高分的秘诀。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比重大、分值高,提升阅读能力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前提。针对高考试卷阅读理解难度偏大、篇幅长、生词多、长句、难句增加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优先位置。重视阅读并保持每天一定量的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对阅读理解训练的倾斜,每周的课堂中要有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限时阅读,对解题速度做出明确要求,限时完成,规定四篇阅读用时35分钟左右。通过规的阅读训练课,学生在获取信息、分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会稳步提高。

阅读理解材料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紧贴时代、反映英美文化等特点。所选文章多源于国外的英文图书、报刊、网络媒体。从体裁看,文章多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课堂阅读训练确保让学生读到原汁原味、地道纯正、具有鲜明的英语语言文化特点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熟悉当今英美等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能力将大有益处。 高考阅读理解容多,时间紧,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较快的阅读速度,因此阅读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阅读理解中的四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进行简要的归纳和点拨。 一细节理解类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某一段落中某一些特 定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考生一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明?_的答案。这类题要求考生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且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常见的问题包括询问人(who)、物(what)、地点(where)、原因(cause)、结果(effect)、文中的数据(data)等,新闻、说明文、广告信息等文章中常常考查这些细节。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细节理解题目由简单信息题转向多层次细节推理综合题考查。例如: 2016年卷B篇此文从猩猩的自私行为导入到人类无私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 一、阅读策略 有的学者认为策略是个体用于帮助人们理解、学习、保留新信息的特殊的观念和行为(O’Malley & Chamot, 1990),是“一些特定行为、动作、步骤和技巧(Oxford,1990),是“学习者有目的的一些想法和学习技巧”(Stern,1992).运用学习策略的目的就是加快语言技能的发展,推动语言知识的内化、储存、提取和使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根据策略所包含的认知加工情况,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处理具体的学习任务,比如对材料本身直接进行加工的方式方法, 如归纳、演绎、分类、做笔记、想象、关键词表达、语境化、迁移、推理等;社会/情感策略包括交际策略、合作性策略、移情策略、自我情绪控制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的自 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一般 来说,资源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等也属于元认知策略的范畴,而《基础英语课程标准》 把资源策略从其他策略中分离出来,主要是因为英语作为外语在我国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学生需要掌握资源策略,开展自主学习。 根据策略所涉及的内容,英语的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口语交际策略、写作策略等。而阅读策略就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本 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的认知活动计划(竺小恩,2005),是指读者对阅读过程中认 知活动进行监控与调节的手段(焦明海,1997),是在阅读过程中为完成阅读任务而采取 的一切有效方式及手段,包括对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怎样组合、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决策(周龙兴,1995),指帮组学生有效理解文本信息,理解各种阅读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鲁 子问,康淑敏,2008)。 刘红霞(2008)按照阅读过程划分阅读策略,将阅读策略分为读前策略、读中策略和 读后策略。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 佟敏强(2009)将阅读策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读前策略:以下三种策略可以应用到读前策略 1. 合作阅读

初中英语表格类阅读理解

中考英语表格类阅读理解专题 (1) 阅读 1. __________ is ill in hospital. A. Kate B. Peter C. John D. Sam 2. John has a swimming class on __________. A. Sunday B. Tuesday C. Wednesday D. Thursday 3. John does his part-time job for _________ hours a week. A. five B. six C. ten D. eleven 4. John meets Sam __________. A. at Dave’s house B. In the hospital C. at the airport D. Kate’s home 5. Kate’s birthday is from _________ to _________. A. 2:00, 4:00 B. 12:00, 6:00 C. 12:00, 5:00 D. 5:00, 7:00 (1) 1. B 2. B 3. D 4. C 5. D (2)

1. From the first sign we know we can not ________ in the lake. A. stay for long B. fish C. swim D. boat 2. Helen is six years old, and she’s got a bad cough. She should take ________ a day. A. 0.5 teaspoonful B. 2 teaspoonfuls C. 1.5 teaspoonfuls D. 3 teaspoonfuls 3. The cough medicine can’t be taken by ________. A. a four-year-old child B. a three-year-old child C. a seven-year-old child D. an eight-year-old child 4. You’d better _______ if you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outing on Sunday. A. put on an old coat B. take your camera C. wear strong shoes D. take your umbrella 5. The fast food shop isn’t open ________. A. at 9:00 P.M. on Thursday B. at 10:00 A.M. on Friday C. at 9:00 P.M. on Saturday D. at 10:00 A.M. on Sunday. (2) 1. D 2. C 3. B 4. C 5. A (3) Mrs. Green: Do you take credit cards (信用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