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制度史

美国政治制度史
美国政治制度史

第九章:美利坚合众国政治体制的构建与美国的宪法修正案P158

一.北美独立战争前北美殖民地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概况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北部:工商业、渔业发达、黑人奴隶贸易广泛

2)中部:小农场和大地主地占有事并存,农业经济发达

3)南部:奴隶制为主的种植园经济为主

2、政治体制状况

1)皇家殖民地

2)业主殖民地

3)自治殖民地

(二)北美《独立宣言》和《邦联条约》

1、北美独立战争

历史背景:殖民地政策(工商业政策、土地政策)

直接原因:征税政策(蔗糖法、印花税条例)

2、大陆会议

1)第一界大陆会议(1774)

①要求各殖民地向英王送交表达不满的请愿书

②要求各殖民地筹建自己的的军队

③要求各殖民抵制英国贸易

2)第二界大陆会议(1775)

①建立了自己军队,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

②支持北美港口对除英国,外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

③通过《独立宣言》(1776 7 4)

④通过《邦联条约》(1777 11 7)

3、《独立宣言》(1776 7 4)通过

历史意义:

1、《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殖民地联合组成一个拥有主权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从而建立了新国家在外国政府眼中的合法性

2、《独立宣言》第一次把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生命安全、追求幸福等天赋权力和革命性的理念一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美国宪法的制定哈美国政治体制的构建起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3、《独立宣言》剥夺了黑奴做为人的一切天赋权力,具有鲜明的种族歧视和种族特权的色彩,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历史回顾

美国宪法第一第二款称,国会议员根据各州的人口数量进行分配,该数由自由的总数家上“所有起他人口的五分之三”得“其他人口”不言而喻指奴隶,这样,一个奴隶等于五分之三个白人,所以,宪法在1863年保护了奴隶制,令平等不可能实现,非州裔美国人的领袖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指出“有天壤之别的自由和奴役并存于宪法之中”

4、《邦联条约》(1777年11月17日通过

1)邦联政府的界、结构

①议会:议会有一个议院,每个州有2——7名议员,多数权力的行使必须得至少九个州的同意,对《邦联条约》的修正须得到所有州的同意

②各州委员会:在议会体会期间,一个由所有各州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有权以议会的名义行事。

③官员:在议会任命从事一些行政、工作的官员

④各州:A、必须遵守邦联国会的命令

B、各州公民享有完全的权力

C、彼此引渡逃犯

D、充分信任哈尊重他洲的档案、法律和司法程序

E、州际之间的争端提交国会解决

F、公民可以在州际之间来往和经商

H、各州保留未明白授予邦联国会的权力

G、各州须承担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和促进社会共福利的责任

2)邦联议会的权力

一、议会有权二、议会无权

●宣战于媾和●强迫各州遵守条约

●缔结条约和结盟●强迫各州履行军事配额

●建立和控制武装力量●向各州征税

●从各州征调人员和资金●管制州际之间的贸易和各州的对外贸易●发行货币和公债●强迫各州分担政府开支

●规定海事法院●阻止各州发行纸币

●建立邮政系统

●管理印地安人事务

●保证每个州的公民身处

●他州时享有这几个州公民的权力特权

●调解州际争端

3)问题:如何认识《邦联条约》的缺陷?

①帮联政府的运转取决于各州的善意,使政府在维护新国家和平秩序中难以更多作为

②邦联政府缺乏独立的收入来源保障军事力量所需要的财力支持,使新国家难以面对外过(西班牙、英国)军事威胁

③邦联政府缺乏必要的行政机构和法院系统来统一治理国事,各州以邻为睿的政策(如边界争端、发行货币、设置关税和贸易壁垒、州发院裁决袒护已方等)导致邦联在独立战战兢兢时其就现出软弱涣散。

▲▲解读:美国《邦联条约》的缺陷

①多数权力的行使须获得至少九个州的同意,对《邦联条约》的修正必须得到所有州

的同意——邦联议会与其说是立法机构,该不如说是各州议会的使者,实际上他们只听命于本州政府,使国会缺乏应有的权威

②邦联不设行政部门也没有设立独立的司法部门,一般的刑事案件由个州自行审理—

—邦联缺乏必要的行政机构和法院系统来统一治理国家,使中央政权在执行上软弱五力,缺乏必要的司法功能。

③邦联政府无权向各州征税——邦联政府的税收和军事开支依赖与各州的捐献,邦联

政府缺乏独立的收入来源保障军事力量所需要的财力、支柱,使新国家难以面对外过(西班牙、英国)军事威胁

汉密尔顿的诊断:条约的缺陷是部分控制了整体,首先的症结是中央,政府对作为中央与个人之间的中介的各州的依赖

二、美国宪法的制定与政治体制的构建

(一)美国党人和反联邦党人

1、《联邦党人文集》对联邦政治体制的阐释

——联邦政府有助与抵御外悔,防御内乱

——统一政府按照全国一致的原则和政策,集中和利用优秀的人力和资源来完成新过家以及个州事务的协调运作

——联邦政府有益于维护新国家的团结统一,避免分裂斗争

——联邦党人的代表:亚里山大、汉密尔顿、詹姆士、麦迪逊和约翰。杰伊

2、反联邦党人的反应

——宪法将造就一个反对个人自由的专横利、和粗笨的中央政府

——联邦将削弱各州的权力

——主张实行大共和国

(二)宪法的制定者对美国政治制度的构建

1、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

1)众议院

——议员按人口比例选举

——选民和候选人资格不受财富、门第、职业、宗教信仰的限制

——众议院的选举和更挽救属于人民

2)参议院

——设立的目的是制约行政权力

——参议员人期较长,地位稳定

——参议员受制于地方议会,地方议会受制于各州人民

3)行政权

——总统间接选举

——总统权力受制于参议院

——总统任期四年,可以连选连任

4)司法权

——法院有权审查和禁止违宪立法

——法官无过错终身任职至60岁

——法官新俸固定

——法官行为不检由众议院提出弹劾参议员审判、定罪、撤职

2、问题:如何认识美国政治体制基本架构的意义

①联邦党人所构建的美国政治体制,反映了独立战争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客观要求

②联邦党人所构建的美国政治基本架构吸取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经验,吸取了孟德斯鸠,洛克等人的利论原则,其中所阐适得其反理论观念被为美国的政治理论的最佳典范

③联邦党人所构建的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总结了美国各州政权建设已有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新国家奠定了制定了制度基础

三》美国的宪法修正案与联邦制的发展

(一)(一)美国的宪法修正案

1、1、两种提出宪法修正案的正式方式

1)1)在国会两院中获得三分之二的议员票数

2)2)国会应三分之二的州议会请求召开一个全国性的制宪会议

2、2、两种批准宪法修正案的正式方式

1)1)四分之三的州议会投票通过

2)2)在各州召开专为某修正案的批准事宜,而设的会议,并有四分之三者投票通过(如废除禁酒令)

问题:为什么要使提出和批准修正案的程序如此困难?

(二)(二)美国的司法审查权

1、1、何谓司法审查

——指的是美国法院有权宣布政府独立法和行政机构的所作所为不合法

2、2、司法审查方式

1)1)宪法裁决

2)2)宪法惯例

3、3、司法审查的意义

——使宪法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案例:20世纪,最高法院使用保障人们免遭无端搜查和逮捕的第四修正案,限制了政府官员使用窃听和其他电子监听方式

——使最高法院根据时代的变迁,对宪法的解释

案例:1896年裁定非洲裔美国人使用“隔离但平等”

问题讨论:美国宪法的特点

1、1、成文宪法:法律式的存在形式是基础性的

2、2、刚性宪法,修改文本难度比较大

3、3、框架宪法,为使其适度新形势的发展变化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4、4、原则宪法,为更广泛、更具体、更大量的立法、判例和司法解释的发展提供了更大

的可能性

问题讨论:美国宪政体制的政治根源

影响美国宪政体制发展变化的因素

1、1、宪法及其宪法修正案

①宪法成为国家一个结构性的要素

②宪法修正案(主要涉及人民民主权力的扩大,美国政治制度个别环节的调整),哟利

于宪法的与时俱进

2、立法

①涉及范围广,应对具体问题的立法在政府运作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②参众两院的大量立法工作为美国政府横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判断和司法解释

①具体判例和实际案例,能够抽象的宪法条款具体化、精确法、从而修补拉宪法的不足(条款宽泛细节不明)

②判例和司法解释为国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

4、政治传统

①政党活动深刻影响美国的总统选举,国会组成议案出台,行政部门与立法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分歧

(三)(三)美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1、1、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

2、2、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3、3、国会权力的逐步弱化

4、4、最高法院的政治作用局部强化

思考题:

1、《独立宣言》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如何认识美国《邦联条约》的缺陷?

3、美国的联邦党人如何阐释美国的政治体制?

4、美国宪法有何特点?

5、描述美国政治体制基本架构

6、阐析影响美国政治体制基本架构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章第十章美国现代政治制度

、一、美国国会

(一)美国国会议员的选举和议员豁免权

1美国国会议员的选举

1)1)州议会掌握“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2)2)参、众议院候选人采取直接预选的方式

①管门预选:本党党员参加投票的预选(39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采用)

②开放预选:跨党预选,禁止多党投票,(爱达荷、明尼苏达等8个州采用)

③大开放预选,跨党(含多党)投票,可投“分裂票”(阿拉斯加、路易斯安那、华盛顿3个州采用)

3)3)预选中多州采用相对所数即可当选的计票办法

4)4)正式选举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

5)5)全国统一投票时间为选举年份的11月的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二

6)6)众议员两年一选;参议员每六年一选,每两年改选3分之1的议席。

2、2、美国国会议员的人数、选区、豁免权、待遇

1、1、议员的人数

1)1)宪法规定众议员名额按比例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3万人选出的众议员人数不得超过3人

2)2)每州至少有一名众议员

3)3)众议院议席为435席(每州至少有一名代表)

4)4)参议院议席为100席(每席两名代表)

2、2、选区及国会议席分配

1)1)“贝克诉卡尔一案”(1962)裁决:各州保留不按人口比例划分选区的州议会违宪2)2)“韦斯怕里诉桑德斯案”(1964)裁决:确认“一人一票”制度

3、3、豁免权

1)1)不受逮捕的特权(判国罪、重罪、妨碍治安罪排外)

2)2)演说和辩论的特权(在议院发表的演说和辩论免受质问)

4、4、待遇

1)1)不菲的薪金(2001年年薪为15万美员)

2)2)酬金

3)3)免付邮资(简报、调查材料、信件)

4)4)雇用秘书和办事人员

5)5)特殊好处(廉价的理发服务、国会山车库免费车位、机场免费停车、免费花草、免费医疗保健、旅行津贴、特殊的税收待遇,国会车牌免罚单等)

()(二)美国国会的组织和权力

1、1、美国国会的组织

1)1)国会中两党的议会党团

2)2)国会的各种委员会(常设委员会)特别委员会、联合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程序委员会)

3)3)国会的行政、保卫和后勤保障机制

4)4)国灰议员的各种非正式组织(民主研究会、保守派民主论坛、星期三集团等)

2、2、美国国会的权力

——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财政权

——调查权

——政府官员咨询权、弹玄力权、相对条约批准权

——部分司法权

小结:

1)1)国会最重要的国内权力载誉于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即税收,开支和管理商业的权力2)2)国会的其他权力由宪法修正案规定(十二、十六、二十、二十一修正案)

()(三)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

1、1、立法动议:议员提出,但总统和政府个部门居多

2、2、委员会审议:举行听证会、提出审议报告

3、3、两院全院大会辩论(采取“封闭规则”。“开放规则进行辩论)、表决(喊声表决、分组表决、举手表决、电子表决)

4、4、另一元大会审议,辩论、表决(举手表决)

5、5、两院意见分歧,交由联合委员会协商统一意见后,交由总统签署发布

6、6、宪法修正案、经两院3分之2的绝对多数通过后不再交总统签署,而是提交各州批准小结:美国国会的立法程序:P193

1、1、选交议案

2、2、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进行审议

3、3、委员会研究讨论

4、4、委员会提交审议报搞送交程序委员会,列入全国大会议事日程

5、5、大会进行辩论、修正、表决

6、6、一院通过的议案送交第二议院交由有关委员会讨论

7、7、第二院委员会举行听证会

8、8、第二院委员会研讨论

9、9、第二院委员会研究报告和审议结国、果列入议事议程

10、10、第二院大会辩论、修正、表决

11、11、协商委员会讨论协商

12、12、就协商报告进行表决、通过的议案再次交由两院大会辩论和表决

13、13、呈交总统签署

问题:美国国会的功能(作用)

1、1、制定发律

立法涉及联帮预算规模、医疗保健改革、枪械控制、选择战争或和平的政策等等

2、2、服务选民

解释法案、增进地方的商业利益、代表选民向管理部门交涉,帮助选民查遗失的社会保陷支票等等

3、3、代表民意

4、4、监督官僚

4)国会议员的各种非正式组织(民主研究会、保守派民主、党论坛、星期三集团等)

1)1)通过委员会听证和调查

2)2)修改部门预算

3)3)

4)4)审查行政部门高级人选

5、5、教育公众

6、6、调和矛盾

思考题:美国国会的结构、权力和运行方式如何?

问题:美国参众两院的差别

1、1、规模:大小不一

2、2、规则:松紧不一

3、3、威望:高低不等

解读:美国参众两院的差别

议员由地方选出议员由个州选出

两年一任六年任期

由选民选出原先(至1913)由各州议会选出

可弹玄力(指控)联邦官员可判决联邦官员

有更多的规则有较少的规则和限制

威望较小、个人知名度较底辩论可延长

增收议案的提出者威望较大、更受到媒体关注

收地方或狭隘利益的主导置疑或批准总统任命官员和签署条约

党派色彩较浓全国性的领导者

党派意义上的忠诚较少

二、美国总统和副总统

(一)

1、竟选总统条件(宪法第二条、第一款)

1)出生是美国公民

2)年满35岁

3)在美国居主满14年

2、总统选举方式

1)四年一选

2)间接选举(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再由他们在选举人团的人数与本州在参众两院的议员人数相等,全国选举人团的总数为535人。

3、总统的权力

1)宪法权力(以宪法为依据)

2)法定权力(以法律或法令为依据,如宣布紧急状态的权力)

3)固定权力(依据宪法中措辞宽泛的表述总统“负责使法律切实可行”)

4)特殊权力

①紧急状态权

②行政命令

③行政特权

5)5)行政权力的滥用和弹玄力

宪法授权参众两院将犯有“判国、贿赂或其他重最和轻罪”的美国总统和副总统或其他官员解职。美国总统弹劾案例

1、1、约翰逊总统因将陆军部长免职而遭众议院弹劾被判无罪

2、2、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被指控妨碍司法公正和滥用权力遭众议院弹劾,他先于

表决前辞职

3、3、问题:美国总统的多重角色

1、1、国家元首

1)1)象征美国人民的尊严和高贵

2)2)礼仪性的活动:授员力、开球、题词。

2、2、行政长官

1)1)任命权和免职权

2)2)予以缓刑和豁免权

3、3、军令总司令

1)1)派遣军事力量

2)2)下令使用原子弹

3)3)不宣而战

4、4、首席外交官

1)1)外交承认

2)2)提出和批准条约

3)3)签订行政协定

5、5、首席立法者

1)1)国情咨文争取国会支持

2)2)多种方式谋求通过立法(电话、写信、公开声明、劝服议员)

3)3)否决法案(口袋权)

4、4、总统的行政机构

1)1)内阁和阁部P204

2)2)白宫办公厅

3)3)经济顾问委员会

4)4)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5)5)国家安全委员会

(二)副总统

1、职责:主持参议院

2、工作:支持总统

3、继任:以宪法第二十五条修正案为依据

资料:1、副总统2、众议院议长3、参议院临时议长4、国务卿、5、财政部长6、国防捕长、司法部长

三、美过的司法制度P208

注意(一)美国法律的渊源

1、1、宪法

2、2、法令

3、3、行政法规

4、4、判决

(二)州法院系统

1、初审法院

2、上述法院

3、最高法院

(三)其他法院

1)领地法院

2)特别法院

3)权力申诉法院

4|)国际贸易法院

6)6)军事上述法院

7)7)税收法院

8)8)临时紧急上述法院

(四)美国法院组织系统

1、联邦法系院系统

1)联邦地方法院

2)上述法院

3)最高法院

(五)美国的司法诉讼程序P210

1、民事诉讼程序

1)呈送诉讼书状

2)传唤证人

3)磷选陪审员

4)开庭审理

5)发布执行令

2、刑事诉讼程序

1)拘捕嫌疑犯

2)检查官提起公述

3)后续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相当

(四)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

1、定义:

司法审查制度,又称违宪法审查制度,是一种宪法保障制度,是提供法定程序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行为是否违法的制度

2、2、确立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3)

1803年3月,总统亚当斯离任前夕签署委任状,任命马伯里等为治安法官,新总统杰弗逊接任后命全国务卿麦迪逊拒发委任状,1803年,马伯里向联邦最高法院起诉,要求法院根据1789年《司法条约》第十二条的规定,向麦迪逊颁布执行命,、、、

3、3、适用

①国会通过的立法

②总统颁布的各种行政规定和命令

小结:

——制度的理论基础:三权分立理论

——审查的法律依据:判例

——依托的审查机构:普通法院

——违宪的审查方式:事后审查,间接的附带性审查

——违宪的处理结果:准许否认(违宪的法律效力)但不能撤消(该法律)

▲问题:联邦法院的权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1、1、行政因素

1)1)司法实施离不开政府的配合

2)2)总统通过法官任命影响法院系统

2、2、立法因素

1)1)司法实施有赖于财政拔款

2)2)司法裁决可能被宪法修正案推翻

3)3)司法裁决可能被国会或州法俺修订或否定

3、3、舆论因素

4、4、传统评估

1)1)价值评估

2)2)局部(或细节)关注

3)3)遵循先例原则

4)4)审理“可予司法裁决的争端”(即法院拒不审理属于假设性质的案件)四、美国的联邦与州

(一)二元联邦制(建国初期)

特征:各自独立、权限分离

2、2、合作联邦制(19世纪30—40年代

特征:邦州合作、共同治理

3、3、中央集权的联邦制(二战后)

4、4、特征:联邦至上,各州附邦

●问题:美国联邦政府的中央集权

——集权的表现

1、1、联邦政府集合全国资源干预危机

2、2、加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紧密关系

3、3、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集权的背景因素

1、1、国家面临危机的考验(39年代的经济危机)

2、2、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跨州商业活动、环境治理)

3、3、国民安全面临的挑战(战争、恐怖袭击)

——相关问题:军事对中央集权的发展趣势有何影响?

▲军事对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有何影响?

1、1、为开国而战(南北战争)

2、2、为生存而战(二战)

3、3、为敌手而战(遏制苏联)

4、4、为资源而战(中东战争、海弯战争)

5、5、为“民主”而战(伊拉克战争)

6、6、为地区霸权而战(朝鲜战争)

7、7、为反恐而战(啊富汉战争)

影响:

1、1、总统权力的滥用

2、2、资源整合的强化

3、3、国民富利的减弱

资料: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一)

——宪法准予的权力

联邦政府的明示权力保留给各州的权力

——发行货币——管理州内商业

——处理对外关系——进行选举

——管理州际商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道德——宣战——建立地方政府

——组建、维持军事力量——批准联邦宪法修正案——建立低于最高法院的法院——建立州民兵

——建立邮局

——接纳判州

联邦宪法的默示权力

——“制定为行使上述权力和宪法授予合众国政府或任何部门或其中官员的其他一切权力所必要且恰当的所有法律”(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十八项)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有权力

——征税

——借款

——制定和实施法律

——建立法院

——提供大众福利

——建立银行和公司

美国联邦政府于州政府的权力(二)

——宪法未准的权力

联邦政府州政府

——征收各州的出口税——对进出口征收

——违反《权力法案》——发行货币

——改变州的边界——缔结条约

——中止人身保护令——破坏契约义务

——制定追溯既往的法律教育——削弱公民的特权的豁免权

——削弱公民享有法律上的正当程续和平等保护

联邦政府和州的政府

——授予贵族头衔

——允许奴隶制

——因种族、肤色或先前的奴隶身份不给予公民选举权

——因性别不给予公民选举权

五:美国的政党P216

1、1、政党雏形

——联邦党人:1795年成立联邦党

——反联邦党人:1792年成立民主共和党

2、2、两党对峙

——辉格党(1834年)

——共和党(1854溺爱)

3、3、两党制的萌芽和发展

——1800—1824年民主党独霸

——1860—1884、1896—1928共和党称雄

——1932—1968民主党独霸

——1968—1992共和党居优

——1992—2000民主党在位

——2000—2008共和党掌权

(二)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比较(共和点)

1、政治文化:信仰自由、崇高法律、尊重规则、遵守道德

2、政治传统:自由主义(自由、民主、平等)

3、主义信仰:资本主义

4、法治观念:宪法

5、政纲变向:实用主义

6、组织结构:松散、开放

不同点:

1、1、选民基础

1)1)民主党(中下层):黑人、犹太人、拉美裔美国人、工会会员、天主教徒、自由派知

识分子等

2)2)共和党(中上层)|白人、商人、保守派知识分子,高收入者等

2、2、治国理念

1)1)民主党:“大政府,多监管”

2)2)共和党“小政府,少监管”

3、3、公众形象

1)1)民主党:改革党,激进党、花费党、孤立主义政党,战争党马户党

2)2)共和党:保守党、审慎党、节约党、战争党、不干涉政党象党

4、4、内外政策

1)1)民主党:理想主义,强调平等公平,增税增支,外交温和

2)2)共和党:现实主义,偏重自由社会,减免税,外交强硬

形象放大:民主党和共和党

民主党

——改革党

——激进党

——大手大脚的政党

——孤立主义政党

——战争党(一、二、朝鲜战、越南、波黑、梨索沃战争)

——象党

问题;没国两党制长期稳定的基础

1、1、历史根基久远厚实

——利益分歧(奴隶制的去留、工农利益的对立)催生政党

2、2、政治文化公众认同

——私有财产观、民主价值观、大党政治认同感

3、3、选举制度排斥小党

——“胜者权得”的选举规则使小党难以获得选举人团票。

4、4、选举法规有利大党

①签名征集与选票:小党候人须得到上次投票选民的5%的签名才有资格出现在选

票上

②竞选资助与选票:大党竞选候人获得联邦全额补助(1996年为6180万美元)的

条件是该党在上一次选举中获得25%以上选民票,小党获得补助的最低门槛是获得寸进尺%的选民票

③总统辩论规则:大党操作总统辩论委员会两大党10名成员组成)辩论议题、辩

论形式、辩论邀请对象等)

问题:美国第三党的角色

(一)(一)美国有哪些小党

1)1)自由民主党(活跃于1848—1852)

2)2)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建于1874)

3)3)人民党(活跃于1892—1908—)

4)4)社会党(1901)

5)5)进步党(1911—1925)

6)6)共产党(建于1919)

7)7)自由党(1972)

8)8)绿党(1973)

9)9)改革党(1996)

(二)(二)小党影响

1、1、分离器

2、2、——小党参与总统竞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举结果,对大党的稳固优先势产生

动摇

22、晴雨表

——小党的产生和存在一定情绪上反映了美国国民政治情绪的变化,尤其是日益壮大的

中间派选民促使大党直面美国的新问题和新方向

3、3、安全阀

——小党的产生和存在一定程度上吻合拉失意的群体在政治上的满足感,有助于防止政治动荡和重大冲突

问题:美国政党的功能

1、1、选拔出任公职的候选人

2、2、组织操作竞选具体事宜

①选民登记

②招募工作站志原者

③组织开展各种竞选活动

3、3、力助竞选人获去成功

①提供经费支持

②充当候选人与选民的联系桥梁

4、4、承担政府的管理职责(执政党)

5、5、从事合作和反对像兼的政党活动(在野党)

浅谈美国政治体制

浅谈美国政治体制 当今世界美国已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仅有200多年的移民国家能够有如此成就,绝不是偶然的。与其政治体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当前政治体制运行的主要依据是1787年的《联邦宪法》,其基本精神是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法治、有限政府和联邦集权,这是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困境之后的务实选择。 1.产生背景 自独立战争起到1781年间,美国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当时虽有大陆会议领导协调着各地的独立运动,但其仅是非常时期的革命机构,而非常态政治下的政府,所以独立战争后美国迫切需要制定政府组织法,组建统一的中央政府。由于之前对英王专制下的暴政仍记忆犹新,人们不愿再度置于专制统治之下,而联邦党人所拥护的中央集权给人的印象是企图在北美大陆恢复此种制度,所以人们倾向于赋予中央以极小的权力。于是,就有了双方妥协而成的1781年的美国《邦联条例》。 2.历史发展 《邦联条例》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美国人对联邦制的理解。其基本精神是:美利坚合众国不是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其主权基础也不是合众国的人民;并且邦联政府缺乏征税权、商业管理权、统一的行政权,以及统一的司法机关。自从邦联政府建立时起,其就面临着来自外交、财政、贸易,以及内政方面的种种压力,而1786年8-12月的谢斯起义更是给新生的美国发出了一个紧急的信号:如果不建立一个

有效的、威权性的高于各州的政治机制,各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阻碍,基于此,各州的精英们坐到一起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于是就有了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1787年9月17日,制宪大会举行《联邦宪法》签署仪式。 3.主要架构 首先,《联邦宪法》明确地把立法权交给联邦国会,不再提各州主权、自由和独立高于一切;并且给了联邦很大的权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而不是“友谊的国家联盟”;国会也变为两院制。其次,《联邦宪法》把行政权授予美国总统,并对总统的权力作出明确的规定:总统是行政首长,经参议院同意有任命高级官吏和缔约之权,还享有对国会法律的否决权。总统由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大选选出,任期四年,并可连任一次。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必须历经政党初选、提名、竞选活动、全民投票、选举人团投票等阶段,才能顺利入主白宫。再次,宪法把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生任职;任期内应受俸金,并不得减少。最后,宪法强调“本宪法与依照本宪法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名义缔结或将要缔结的条约,均为国家的最高法律,即使与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联邦宪法》最终确立了人民主权、联邦制、分权制衡等宪法原则。 二、基本特点 (一)两党轮流执政。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在美国虽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制度的运行 梅仁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课程前言 王鲁湘:2012年的美国大选将于11月6日举行,仅剩两周时间,现任总统奥巴马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在经过了三轮的电视辩论之后,在最近的民调中间支持率不相上下,选情处于一种胶着状态,美国媒体的报道也口径不一。总统选举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中间的重头戏,也是美国国家运转的核心内容,美国的政治制度又是西方民主制度中间重要的一种,那么该如何去看美国的大选?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又是如何形成的?2012年总统大选又将如何影响美国的政治走向?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来为我们阐述以上的问题,以帮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美国的大选及其政治制度的运行。欢迎梅仁毅教授。 解说: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美关系史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1982年至1983年作为富布赖特访问学者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学习,研究方向为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美国政治、国际关系,主要作品有,主编《美国研究读本》、《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六册等。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2009年荣获北京市名师奖。 王鲁湘:梅教授您好,欢迎做客世纪大讲堂。现在的这个美国的总统选举正在可以说是选情尤酣,这个罗姆尼和奥巴马有点不相上下,我们假设就是您是一个美国人或者说就是说您作为一个对美国的政治运行制度特别关切的一个中国专家,如果要您来投一票的话,这两个候选人您倾向于投谁一票。 梅仁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我是个中国人,不是个美国人,一般地说我把自己定位是我来观察。 王鲁湘:观察员。 梅仁毅:我来分析,但是如果一定说要我投个票的话,我觉得我是会不参加投票,因为我觉得俩差不多。 王鲁湘:差不多,其实在美国选举中间反正有很多的人是弃权不参加的。 梅仁毅:对。因为你投谁你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还不如不投。 王鲁湘:保持一种中立状态,观察员的身份吧。 梅仁毅:对,就是这个。

美国政治制度及其评述

美国政治制度及其评述 16世纪,当第一批欧洲探险者发现美洲这片新大陆时,他们看到的或许仅仅是一望无际的荒野,绝不会想到日后一个世界性大国将于此崛起;若干年后,满载政治流亡者,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在普利茅斯靠岸,那些理想主义者们也不会想到一个新型民主制度将由此奠基;从弗吉尼亚议会,到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一直到1787宪法等等,历史见证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美国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政治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我们不妨选取关键词,并从以上角度来审视美国政治的形成特点与发展历史。 一、联邦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独立前的美国先后经历了前殖民时代与殖民时代, 其国民构成极其复杂,不妨简单分为原住居民与外来移民。 研究显示,最早的美洲人可能来自两万年前的白令海峡对岸,他们也成为了印第安人的祖先。而有据可考的资料显示,最早到达美洲的白种人应该是维京人。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两百年时间内,先后有来自英国,荷兰,法国等欧洲移民来到美洲东海岸。他们最早在詹姆士敦建立移民聚居点,而后逐渐发展为带有殖民性质的地方机构。在18世纪,形成了西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到大西洋的北美13块殖民地。正是由于移民来源广泛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北美各殖民地在人种构成,风俗习惯,经济模式,发展期望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由此导致了1776年美国独立后难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保证每一个州的利益得以实现。其政体大致经过如下变迁:1、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拥有受英王控制的总督府和代表殖民地利益的地方议会。2、独立战争期间,形成了适应军事形势需要的大陆会议,领导整个战争。3独立初期(1776-1787),为了巩固统一形势,采取复合式国家形式-邦联制。4、费城制宪会议后,颁布1787年宪法,决定实行联邦制。(注:邦联制较联邦制松散,是由主权国家为某一经济,政治目的,通过签订条约订立的联盟,无统一政府,无统一宪法,各州有非常大的独立性,中央政府只存在与形式。) 美国实行联邦制,究其根源,是由于各州先于中央政府而存在,各州拥有较大差异,没有实行单一制的物质条件,加之美国移民所特有的自由主义精神,也决定了其只能成为滋生相对松散的联邦制的沃土。联邦制的优势是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各州的独立性,使各州能更好的按照自己的特点制定法律,决定发展道路,体现了美国崇尚的自由民主精神。从历史上看,联邦制更容易为各州所接受,很好的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但事情皆有两面性,联邦制亦然。过于松散的统治,较为单薄的中央政府,独立的州政府,必然会导致一些法律政策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同时也不利于集中全国力量搞发展,一定时期也会出现各州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滋生分裂势力。美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联邦制度,处理好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中央政府与各州恰当的分权,中央处理军事,外交,财政等全国性问题,而教育,医疗等则由地方做主。总而言之,美国的联邦制适应了美国发展的需要,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总统制简谈 1789年美国制宪后,曾在对英作战中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在选举中毫无疑问的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称为总统的领导人。美国总统制的诞生,虽然说是宪法中保障人权,捍卫自由的必然体现,但其中也

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比较

国家审计制度作为行政监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国家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体制与管理模式、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水平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在上述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别,使得中美国家审计制度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是从这两种国家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区别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审计机构的隶属模式中国的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审计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属于“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91、109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第8、9、28条的规定,中国国家审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计的管理体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范围内的有关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上级审计机关也可以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审计。美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审计总署(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直译为政府责任办公室,简称GAO)隶属于国会,审计总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美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可以说是“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代表。根据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第301条规定:“应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机构,即审计总署,其独立于行政部门,在审计长的监督和指导下工作”。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地方自治的分权原则,所以审计总署与州、地方的审计机关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州、地方的审计体制也有差别,如纽约州审计长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其地位与市长、市议会议长平行,直接对选民负责;华盛顿特区的审计办公室则属于特区议会,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中国《宪法》第80、86条和《审计法》第15条规定,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决定人选,并由国家主席任免,在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撤换。美国审计总署最高首脑为审计长(Comptroller General),根据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第301、302、303条的规定,为了保证审计长的独立性,国会给予其相当超然的地位,审计长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由总统任命,任期15年,不得连任,除非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决议或受到众议员的弹劾,不得以任何理由罢免审计长,并且为了保障其退休后的生活,在其退休后仍可以领取全薪。中国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性、权威性相对于美国来说较差。作为“行政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国家审计机关并未独立于被审计单位所属的整个行政权力系统,只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一种形式上独立的管理模式。现行《审计法》作为权威性的法律规范,还缺乏针对性的具体规定,由于“审计的概念和独立性的概念,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1]我们有必要借鉴美国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上”[2]等方面进行制度上的完善。有学者提出中国国家审计体制应该改“行政模式”为“立法模式”,各级审计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领导。[3]我们认为从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发展情况和历史传统综合考虑,建立“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设想是不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目前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完善现行“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体制,特别是要理顺双重领导体制的纵向与横向关系。因此比较切实可行的是借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垂直管理的做法,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由地方双重领导体制改为垂直领导体制,由审计署对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以切断地方审计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设置、人员任免、经费来源等行政关系,使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独立性有比较大的提高,从而使地方审计机关在地方行政监督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empirenews.page--] 二、审计范围国家审计范围包括审计的对象范围和审计的内容范围两个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法律、审计技术与手段发展的差别,中美两国在审计

【管理制度)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管理制度)美国政治制度 简介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壹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壹部作为独立、统壹国家的成文宪法。俩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和和平集会权利于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且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壹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和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俩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俩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俩年,期满全部改选。俩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

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壹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奥巴马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 出生:只见过壹面的黑人父亲+影响终身的白人母亲 奥巴马的父亲生于非洲肯尼亚壹个牧民家庭。老奥巴马于1960年去美国夏威夷读书,和奥巴马的白人母亲结合,1961年8月4日奥巴马出生。 奥巴马壹生只和已于1983年离世的父亲见过壹次面,其他的时间他均是由母亲和外祖父母抚养的。奥巴马曾于自传中写道:“于我的生命中,母亲是独壹无二的永恒。于她身上,我见到了最仁慈,最高尚的精神。我身上的所有优点均源于我的母亲。”于壹次父亲节演讲中,奥巴马再次谈到自己的单身母亲,称“她壹直努力维持家庭生计,别的孩子有的她也会满足我们,扮演着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角色”。 实际上,奥巴马的出生环境更像是壹个“联合国”,他跟随母亲去过印尼,他的兄妹或亲属来自各种族裔和国家。很多人会拿奥巴马和40年前的马丁·路德·金相比,如果说金的梦想是为黑人追求和白人同等的权利,那么奥巴马反复强调的梦想则是各种族的人不分肤色,亲如壹家——正是他的家庭给了他这样的梦想。 成长:迷茫而自卑的“街头混混”

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

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 (作者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美国利益》双月刊1-2月号) 美国有很多政治制度当前都日渐衰败。这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或文明衰落现象并不是一回事儿。这里讲的政治衰败其实是说,一项特定的政治进程——有时是一家政府机构——已出现机能障碍。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思维僵化;地位稳固的政治行为方对改革和再平衡起到了阻碍作用,而他们的实力在不断壮大。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已走上永久性的衰退之路,也不意味着美国相对他国所具备的实力肯定会下降。但制度改革极难实现。在政治秩序不发生重大混乱的情况下,根本不能确保可实现制度改革。因此说,虽然衰败和衰退不是一回事儿,但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并非没有关联。 三大结构特征都有问题 人们对美国当前的困局作出了多种诊断。在我看来,制度衰败——或者说衰落这个范围更广泛的观念——绝非“一蹴而就”。但总体来讲,美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上总是会被忽视。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审视美国相对于其他自由民主国家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就会发现,美国政治文化有三个主要的结构性特征。不论它们如何演进,也不论它们在过去发挥过多大效力,这三个特征当前都出了问题。 第一,相对于其他自由民主国家而言,司法和立法部门(也包括两大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在美国政府中的影响力过大,而受损的是行政部门。美国人一贯信不过政府,由此就催生了立法部门解决行政问题的局面。久而久之,这种处理行政需求的方式变得成本极高、且效率低下。 第二,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的影响力在增加,这不仅扭曲了民主进程,也侵蚀了政府有效运作的能力。生物学家们所称的亲缘选择和互利主义是人类社交的两种自然模式。当与个人无关的当代政府失效时,人们就会回归到上述关系中。 第三,由于联邦政府管理结构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两极分化,美国的制衡制度——其设计初衷是防止出现过于强大的行政部门——也就变成了否决制。往好了讲,决策机制变得过于松懈——也就是说太过民主了,有太多的行为方由此得以阻止政府去调整公共政策。我们当前需要更强大的机制,以力促实现集体决策。但由于政府的司法化以及利益集团影响力过大,在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情况下,我们不太可能建成此类机制。 由此说来,这三个结构性特征已呈盘根错节之势。 直接引发代议制度危机 在当代自由民主国家里,政治制度的三个核心范畴——政府、法治和追责能力——具体表现为政府三权分立:即分为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立法部门。

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摘要: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 方式的总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其特定的国情、积极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渊源等所决定的。当今世界美国已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仅有200多年的移民国家能够有如此成就,绝不是偶然的。与其政治制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美国的政治制度又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本文将就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展开阐述。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原则。政权体制实行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它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一、主要内容 (一)政权组织形式 美国采用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美国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1)从立法和行政的关系看:国会拥有相当权力,总统对于官员的任命,须经过国会参议院同意才能生效。同时,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总统有权介入立法领域,可以通过本党议员和本党议会团的领袖来影响某一法案的命运等。(2)从总统与联邦法院的关系看,总统可以任命法官,有权赦免一切罪犯,有行政裁判权。同时,法官一经任命可以终身任职,可以作出对总统不利的裁定;法院掌握司法审查权,可以宣布总统的行政立法违宪等。此外,国会同法院的关系也是相互制衡的。这种分权制衡关系并不否定三方有合作的基础:在和平时期,三方面的制衡多于合作;在动乱或者紧急事件中,三方面的合作多于制衡。因为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所维护的利益从根本上与国会一致,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国会对总统采取忍让默许甚至支持的态度。不仅在国内事务上,国会往往与总统采取合作态度:在战争和外交问题上,法院遵循“司法依从”和“政治问题回避”等原则,也常常与总统合作,放任总统的行为。这种时而分权,时而合作,具体什么时候怎样表现,主要取决于美国统治集团的利益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国家结构形式 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简单的说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美国实行的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包括一个最高的权力机构即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在建立统一的联邦政权的基础上,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有统一的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政府机构;若各州的宪法和法律与联邦宪法和法律发生冲突,联邦宪法和法律优于州的宪法和法律。美国宪法列举了联邦政府享有的权力,如征税,举债,铸币,维持军队,主持外交,理州际和国际贸易等。不经宪法列举的其他权力,除非宪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为州政府保留。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如以地方名义征税,管理州内工商业和劳工,组织警卫力量和维持治安,等等。 (三)政党制 美国的政党制是典型的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共和党以象为徽民主党。以驴为徽。美国的政党组织松散,美国选民可以自由注册成为某个党派的成员,可以自由投票给某个党派,不过这些都无法限定选民的选择,也不会带给该选民针对该党派任何特殊的权利或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

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差异 龚华生 摘要:中美国家审计法律制度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区别。本文主要从审计机构的隶属模式、审计范围和审计结果的处理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并就如何完善中国国家审计在这三个方面的法律制度作了简略的论述。 国家审计制度作为行政监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上层建筑,必然要受到国家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体制与管理模式、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与教育发展水平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在上述社会环境因素方面存在着差别,使得中美国家审计制度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本文是从这两种国家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区别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审计机构的隶属模式 中国的最高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审计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属于“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91、109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2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第8、9、28条的规定,中国国家审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审计的管理体制。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范围内的有关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上级审计机关也可以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审计。 美国的最高审计机关——审计总署(The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直译为政府责任办公室,简称GAO)隶属于国会,审计总署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美国的国家审计制度可以说是“立法模式”国家审计制度的典型代表。根据美国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第301条规定:“应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机构,即审计总署,其独立于行政部门,在审计长的监督和指导下工作”。由于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实行地方自治的分权原则,所以审计总署与州、地方的审计机关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州、地方的审计体制也有差别,如纽约州审计长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其地位与市长、市议会议长平行,直接对选民负责;华盛顿特区的审计办公室则属于特区议会,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浅谈美国政治制度

浅谈美国政治制度 关键词:美国政治制度国会政治总统选举制度 摘要: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多元因素的混合体,各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内起着不同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权力分散,机构庞杂。美国政治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就以下几个方面简单的分析美国一下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一般是指与本国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国家权利机构和基本制度。政治制度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一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间和空间的烙印。“百年前制定的美国宪法规定了奉行至今的美国政治制度。不同于英国政治制度是经过极为缓慢,因而也更为自然平和的漫长历史演变积淀而成。美国政治制度是人类智慧的人工产物,它从一开始便显示了自己的独特性:复杂性和个性。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天赋人权”学说和“三权分立”原则。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政府制度,公务员制度和政党制度等;标榜“人民民主”,以代议制为民主的主要形式;政权体制实行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它的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美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美国政治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为完善的政治制度。美国仅仅用了三百年的时间就经历了其他国家用了一两千年才走完的历史阶段。两三百年以前,最早的殖民者飘洋过海前往美洲。他们有的为了逃避宗教压迫,有的为了到新世界去发财致富。他们到达美洲后,不但要同荒芜人烟的原野和印第安人作斗争,而且还要管理他们的内部问题。他们头脑中关于政治的概念不可避免的主要来自他们离开的那个社会。所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必然有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子,不过,欧洲的政治观念与美国也不是全都相容的,这是因为在美洲自行建立的社会不是按照当时欧洲存在的社会模式组织起来的,并且美国社会所赖以建立的环境也与欧洲的环境不同。正如美国作家路易斯哈茨极中肯的解释那样,美国历史的最重要因素是美国根本没有旧秩序;封建主义从未在美国存在过,尽管在殖民地时代有过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也有来自欧洲的奴隶。美国不是一个“无产阶级社会”,而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除了对待黑人奴隶之外,美国并没有欧洲的阶级观念,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传统,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不存在社会主义者需要加以反抗的那种阶级结构。当时美国人总有一种基本的信念,即为了创立一个廉洁的社会,他们已经与腐败老朽的欧洲一刀两断。另有一个方面美国的政治制度又有其宗教因素。因为移民和殖民者主要是一些基督徒,所以在某些方面政治制度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我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两特点:独特性,多样性。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有意识的创造物, 1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

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政体的异同

中、英、美、德政体的异同 ——11级思政2班黄家乐 110301208 国家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的社会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 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当代政治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政体。譬如,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英国是议会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共和制; 德国是议会共和制。 当今中、英、美、德的政体均为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均由法律形式确立,且均为了达到权力制衡以实现不同政治派别的利益,适合国家国情,促进 了国家发展。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无产阶级国家的一种政体;而英国的 议会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德国的议会共和制均属于资产阶级国家 的政体类型。美国政府对总统负责;而英国,德国,中国政府是对议会或人民 代表大会负责。英国的女王、德国总统和中国的国家主席均为虚位元首,无实权;而美国总统拥有实权。英国女王实行世袭制;而美国总统,德国总统和中 国的国家主席均由选举产生。美国的权力中心为总统;而英,德,中的权力中 心为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代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成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 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权力中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 力机关。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代表国家主持国事活动、颁布法律、会见外宾,对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代表,任期五年,最多可连续任职两届。国务院 总理是政府首脑,是中国最高行政长官,领导中央人民政府。 议会君主立宪制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 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英国的议会是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是最 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国王、上院和下院组成。政府实行内阁制,由女王任命 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英国女王 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临朝而不理政”目前英国女王保佑的权利是接受磋 商权、警告权和奖励权;但是,君主在礼仪上、形式上仍是至高无上的,在国内、国际的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崇,英国女王实行世袭制。首相是英国 的政府首脑,英国首相从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内选出,一般是该党的党魁;首相可以任命内阁阁员,组成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不信任内阁 时可以发起倒阁,首相也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美国政治制度简介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两个世纪以来,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国会通过的包括保证信仰、言论、出版自由与和平集会权利在内的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通称“民权法案”(或“权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 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政府内阁由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

美国政治制度英文

the united state political system in my opinion, i think that both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enactment of law in the united state are democratic. thomas jefferson ever said“as far as i understand it, the supreme power of the most reliable person in charge can only be the people themselves” in 1820. the american system of government represents the citizens benefit and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apidly. however, the american system has also existed disadvantages. i think the racial prejudice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american society. a 18‐year‐old black youth named michael brown was shot by a white policeman and finally died in missouri, america on august 9th 2014. which caused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s and developed the violent incident such as beating,smashing and looting in many places. when the grand jury judged that the white policeman can not be accused on november 24th , the protests spread quickly more than 170 cities in america. this issue caused wild public concern not only at home but also all over the world. unfortunately, the racial problem has not been solved yet. the united state political system in my opinion, i think that both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and the enactment of law in the united state are democratic. thomas jefferson ever said“as far as i understand it, the supreme power of the most reliable person in charge can only be the people themselves” in 1820. the american system of government represents the citizens benefit and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apidly. however, the american system has also existed disadvantages. i think the racial prejudice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american society. a 18‐year‐old black youth named michael brown was shot by a white policeman and finally died in missouri, america on august 9th 2014. which caused large‐scale demonstrations and developed the violent incident such as beating,smashing and looting in many places. when the grand jury judged that the white policeman can not be accused on november 24th , the protests spread quickly more than 170 cities in america. this issue caused wild public concern not only at home but also all over the world. unfortunately, the racial problem has not been solved yet.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美国政治制度优缺点概论

比较政治制度美国组 欧阳学文 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我组将分别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联邦制度、政党制度、公民权利、选举制度等五个方面来分别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感想。 一、三权分立制度 (一)特点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初是由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尤其是孟德斯鸠系统地对其内容进行了阐述。他的三权分立思想中既强调权力的分工,又强调权力的制衡,这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独立战争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在1787年美国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内涵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与法院行使,三权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制约、保持均衡的一项政治制度,所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三权既分工又互相牵制的综合体。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三权分立制度对于维护美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功不可没。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从权力的来源上保障各自的独立性,使三种权力保持平行,是一种严格的三权分立模式。三大部门权力来源不同,相互平行。根据这个原则所设计的体制,国会参议院议员由各州选民选举(最初是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1913年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后改为现制),众议员由各选区选民选举产生;总统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组成的选举团选出;联邦各级法院的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但一旦被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就终身任职。因此,三个机关的地位是平行的,其中没有一个是最高权力机关。 2、三权分立体制下的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动态的运作过程中维持彼此之间的制衡关系。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这也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区别。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下,国家权力是僵化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分工,君主是绝

浅谈美国的政治发展史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一班 姓名:孙晓娟 学号:20095011159

浅谈美国的政治发展史 美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成功的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从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奴役制度的枷锁下解放出来。特别是独立革命的胜利,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各殖民地的独立革命,也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美国就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日益成为世界强国,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登上了世界霸主宝座。一九五三年朝鲜战争结束,美国的霸主地位虽开始动摇,但仍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九七九年初,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两国人民来往日益频繁,两国经济与文化交流也日益发展。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说,我们都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尤其是美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都要有所了解。 一、建国的历史 (一)十三个殖民地同英国统治阶级的矛盾和独立战争 1.十三个殖民地的起源 自从一四九二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几十年间,西班牙、荷兰等国都有人相继到北美殖民,以后有法国人。十七世纪初,美国人到北美建立了永久的殖民地。一六零六年,英国曾设立伦敦和普利茅斯两公司,在北美大西洋沿岸一带殖民。次年,有一百二十个英国人到北美南部佛吉尼亚的詹姆士城建立殖民地,这是十三个殖民的中最早建立的一个。这里的居民,多半是由伦敦公司的契约奴组成的,他们都是因贫困而卖身一定年限为奴隶的可怜人。一六零二年,又有为避免本国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来到北美北部的马萨诸塞,建立新普利茅斯殖民地。到北美建立殖民地的英国人,在时间上虽较晚,但得利却最大。他们首先打败荷兰人,夺取了新尼德兰,改名纽约。以后又先后先后战胜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夺取其殖民地。至一七三三年,最后建立佐治亚殖民地。至此北美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土地,皆归英国人所有,共有十三个殖民地。这就是英属十三个殖民地的起源。 2.十三个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和英国统治阶级对其限制 十三个殖民建立不久,自有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出现。当时北部各殖民地,从事农业和渔业的虽占多数,但从事工业和商业的市民逐渐兴起,手工业和手工工场陆续出现,造船、航运工具、木器等工商业比较发达。一七零二年,马萨诸塞首府波士顿已有造船工场十四所,可造出船二百只。十八世纪中,悬挂英国国旗的船舶,有四分之三是由北美殖民地造的。总之,北部各殖民地,已成为工商业占优势的地区。南部各殖民地,虽多属蓄奴地区,经营农业,但也有比较大的城市出现。但是英国统治者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使殖民地永为其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并限制殖民地同他国贸易,这些行为激化了与十三个殖民地的矛盾。 3.独立战争的爆发 英国统治阶级苛刻的商业上的限制已经激化了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课税问题直接侵犯了英国殖民地人民的经济利益,课税问题使独立战争一触即发。一七七五年爆发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十三个殖民地各为“自由独立之邦”,正式与英国脱离关系,经过殖民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七八三年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英国统治者对原来十三个殖民地的统治,从外部解除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