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

CRF患者饮食及健康教育

1.CRF优质低蛋白饮食患者宜选用动物性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植物性蛋白质一般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生物效价低,故应限制。主食除米饭和面条外还可以配合麦淀粉(面粉抽去蛋白质的制品,蛋白质含量仅016 %) 。同时注意全日所供给的蛋主食除米饭和面条外还可以配合麦淀粉(面粉抽去蛋白质的制品,蛋白质含量仅016 %)白质要均匀地分配在3 餐中,以利于更好的吸收及利用。若经济条件许可,同时补充α-酮酸或氨基酸,以更好地维护肾功能和提高营养状况。蛋白质的摄入量既要达到不加重氮质血症,又要满足机体代谢需求,难以确切估计,至今尚未形成一致观点[3 ] 。低蛋白饮食并不是指一味地限制蛋白质摄入,也并不是指摄入的蛋白质越少越好,一般不低于0. 5~0.6g·kg- 1·d - 1 ,否则易引起营养不良。如已开始血透或腹透,则不需要低蛋白饮食。

2.供应充足的热量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保证食入的少量蛋白质被充分利用。每天的热量至少要达到35kcal·kg - 1·d - 1其主要来源依靠糖和脂肪。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糖类饮食则要小心控制。含热量高的膳食有土豆、山药、芋头、藕、南瓜、粉丝、菱角粉、营养粉等。

3.低盐低钠饮食CRF 合并高血压和浮肿的病人,要限制钠盐和含钠丰富的食物,

如腌制品等。大多数CRF 患者钠盐摄入量< 3g/ d。严重呕吐或腹泻时,不应限制钠盐。

4.保持水平衡CRF 患者的水平衡非常重要,液体的入量要根据排出量而定,防止水摄入过多,排出障碍而加重浮肿。临床上CRF 患者稳定状态下(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压,无明显浮肿,血钠正常) ,尿量可以指导摄水量,即水摄入量= 尿量+ 500mL (不显性出汗) 。

5.预防高血钾CRF 患者出现高血钾时,应限制含钾食物,避免食用果汁、罐装饮料和含钾高的蔬菜及水果,如橙子、蘑菇、紫菜、虾米、大葱等。

6.高钙低磷饮食在部分CRF 患者中可有血磷升高和血钙下降的现象,因此饮食中应注意提高钙的含量,降低磷的含量,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芝麻酱等。另外烹调鱼和瘦肉时, 用水煮一下捞出,再进行热炒,能够降低食物中磷的含量。

7.维生素的补充和限制CRF 患者大多数合并有消化吸收不良,另外疾病本身可导致水溶性维生素代谢改变,所以要有意识地补充维生素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ARF 患者的维生素需要量未明确规定。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无贮备,建议积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不主张常规补充。临床上对CRF 患者应补充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 等,而不应补充维生素A ,其原因是体内维生素A 升高,可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而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还可以引起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增高。维生素D 应在有严重低钙指征的情况下进行补充,而且剂量必须个体化,避免出现高钙血症

肾病患者并不需要远离肉类和鱼类,只要注意适量摄八就行。变做法一些烹调技巧可以帮助降低食物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例如土豆在烹制前先用水泡一会儿就可以去掉一部分钾元素,不吃莱汤、肉汤可以减少磷的摄入。.选种类多选择钾含量较低的蔬菜和水果,如用苹果替代香蕉。

糖尿病肾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查房

一.病史汇报:患者张思成,男性,79岁,退休工人,入院时间:2015.04.22,供病史者:本人 现病史:患者现精神尚可,双下肢轻度浮肿,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波动较大,入院第二晚睡前血糖3.1mmol/l, 检查结果:全腹部CT:双肾多发性囊肿、胃窦间质瘤可能。超声心动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血红蛋白107g/l,肌红蛋白1200ng/ml,Cr102.7umol/l,Bun12.71mmol/l,磷酸肌酸激酶489u/l,尿蛋白1+。 既往史:T:36.7℃P:80次/分R:20次/分BP:130/60mmhg 患者既往糖尿病、高血压20余年,3年前有白内障手术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患者曾因糖尿病、高血压多次入住内分泌科,给予降糖降压治疗,血糖血压控制一般,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体检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肌酐160umol/l,明确为慢性肾衰,后不正规治疗,入院前在外院查肌酐170.9umol/l,同时查CT示:胃小弯占位性病灶,建议行胃镜进一步检查。故此次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躯干及四肢散在暗红色斑片。 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 1.概述 糖尿病肾病:(DN )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病因 ①.遗传因素 2.肾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3.高血糖症 4.高血压 3.分期 一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但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当血糖控制后可以部分缓解。是可逆的。 二期:该期尿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 三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四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 五期:终末肾功能衰竭。 前3期为DN早期,适当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4期和5期分别为DN的中期和晚期,如病情进入这两期不管临床如何治疗都不能阻止病变的进展。 4.临床表现 (1)蛋白尿:可为早期的唯一表现。期间蛋白尿呈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尿液镜检可发现白细胞和管型。 (2)水肿: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后,可出现轻度水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水肿就会出现。明显的水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

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入院时间: 主管医生:责任护士: 主诉: 现病史:患者1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食症状,每餐时间不规律,喜食油腻,因头晕于当地卫生院测血糖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未控制饮食摄入。曾先后服用拜唐苹、亚莫利、格华止、诺和龙降糖治疗。5年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双足酸胀疼痛、乏力,休息后缓解,静息状态下无疼痛,无红肿。4个月前于我院门诊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大于300mg/24h,血肌酐升高,给予诺和锐30联合拜唐苹,雷公藤降低尿蛋白,析清口服透析。近一月来患者体重下降5公斤,一周前口感多饮、双足乏力感明显加重,不伴麻木发凉及疼痛,为求全面诊治收住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颈动脉血管闭塞症1年。 过敏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家族史:父亲患高血压,已故;母亲患糖尿病 入院后查提示: T: 36.2℃P: 60次/分R: 16次/分BP:130/80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自发病以来,无视物模糊及听力下降,无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无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无法热及咳嗽咳痰,食欲及睡眠可,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及便秘。 视力:左眼:0.4 右眼:0.6跌倒坠床评分:7分Ⅰ度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5分 化验检查回报: 检查: 眼底镜示:动脉硬化。 腹部B超示:脂肪肝(轻度)。 经颅多普勒示: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血管痉挛。 甲状腺B超示:双侧甲状腺低回声结节,左侧最大14*14,右侧 最大6*8。 超声心电图示:主动脉硬化,左心房增大,左室下壁、后壁、侧 壁运动幅度减低,左室顺应性下降。 血单: FBG: 15.49 mmol/L Cr:99.9 umol/L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NationalKidneyFoundation)发表的枟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枠(下称“指南” )指出,既往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 (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DKD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 - thy),但是在内分泌界的指南中并没有对DKD这个名词特别重视,中文名称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参照1型糖尿病肾损害改变进行分期。1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首先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然后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再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随着肾小球病变加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衰竭。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对应出现的临床指标分别是正常蛋白尿,持续出现的尿微量蛋白(30~300μ g/d),继而持续大量蛋白尿( > 300μ d/d或尿蛋白 > 0畅5g),最后血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尿毒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经过多次修改和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 > 3个月)的统称。 指南推荐糖尿病肾损害的程度和分级参照 CKD分级(表1),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制订定期监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 表1临床常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建议 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 GFR(ml/min)分期描述 KDOQI分期 GFR[ml/(min· 1 r .73m2)]分期描述 临床建议 ≥90 S正常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 险因素 50~80代偿期60~89肾功能轻度下降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 25~50失代偿期治疗并 发症 30~59肾功能中度下降评价和 10~25肾衰竭期15~29肾功能重度下降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10尿毒症期15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 注:KDOQI: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 DOI:10.3760/cma.j.issn.1008 - 137 2.2014.0 2.005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作者简介:裴剑浩,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一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代谢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的圣文森医学研究所和悉尼大学医学院附属皇家爱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访问学习 在糖尿病指南中,无论美国还是我国的有关糖尿病肾病指南章节中并没有将CKD分期作为糖

最新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 版)

最新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 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国内的内分泌和肾内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共识。该共识近日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上,主要内容如下。 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诊断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伤,以往用DN(diabetic nephropathy)表示,2007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简称NKF/KDOQI。该指南建议用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取代DN。2014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 达成共识,认为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1.73 m2 或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 持续超过3 个月。糖尿病性肾小球肾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专指经肾脏活检证实的由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分为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肾脏病理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 (Kimmelstiel-Wilson)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还可引起肾小管间质、肾微血管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出球动脉透明变性或肾微血管硬化等,这些改变亦可由其他病因引起,在诊断时仅作为辅助指标。 目前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的依据有尿白蛋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表现为尿白蛋白阴性,症状不明显,易被忽略,但目前仍缺乏比尿微量白蛋白更可靠敏感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指标。 (一)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依据 1. 尿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其评价指标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AER)或ACR。个体间UAE 的差异系数接近40%,与之相比ACR 更加稳定且检测方法方便,只需要检测单次随机晨尿即可,故推荐使用ACR。 尿白蛋白排泄异常的定义见表1,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因素较多,需在3-6 个月内复查,3 次结果中至少 2 次超过临界值,并且排除影响因素如24h 内剧

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2016> 12、14 责任护士:樊墙 诊断:糖尿病肾病 查房者:纪晓芳 王硕庞雪丽耿丽雪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就10床高占荣“糖尿病肾病”得病例进行 护理查房目得有: 1. 让大家了解本病得相关知识,加强专科护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 为患者服务。 2. 了解责任护士对病人存在与潜在得护理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 效果如何? 3. 检查患者基础护理情况。 高大爷您好,今天我们就您得疾病进行护理查房,以便更好地对您进 行护理,时间不会太长,大约20分钟,希望得到您得配合。下面请责任 护士汇报病例: 责任护士樊皤:患者高占荣,男,67岁,住院号:186006患者因口干多 饮10年余,头晕、气促1月余,加重1天,于2016-12-09收入我科, 入院时头晕、气促,尚能平卧,偶感胸闷,四肢乏力,无明显口干多饮, 无咳嗽,自觉有痰难咯出,视物稍模糊,眼睑、颜面稍浮肿,双上肢轻度 浮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末端无明显麻木不适,无发热畏寒, 无腹痛腹泻,睡眠差,小便量少,夜尿2-3次/夜。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一 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完善相关检查,于入院宣教及指导。 遵医嘱给予改善肾血流对症支持治疗,现病人住院第3天,神清语明, 呼吸 查房种类:个案查房 病历号:186006 床号:10床 参加人员:吴东伟 高晶 张博 凌霄于丹李颖

平稳,夜间睡眠良好,精神状态良好,进食良好,双下肢轻度水肿, 今晨测T:36.5°C,P:86次/分,R:18 次 / 分,BP: 166/98mmHg 基础护理完 成,请护士长查体。 护士长查体:洗手,擦腋下,测量T;36.5°C P;82次/分R;20次/分BP;169/94mnihg,查口腔无异味,眼睑及口唇无苍白皮肤完整良好,床单位整洁。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就患者病情有哪些现存及潜在得护理问题并给与哪些护理措施? 樊墙M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⑴严格限制水钠摄入,水得摄入量控制在前一天得尿量+500ml o ⑵每天晨起测量患者体重,观察水肿得消长情况。 (3)记录24小时出入量,教会患者患者出入量得记录方法与内容,监测尿量得变化。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并且密切观察药物得疗效与可能出现得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氯血症,应定期监测患者得血电解质。 (5)告知患者与家属出现水肿得原因,如何观察水肿得变化,解释限制水钠对水肿消退得重要性。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饮食,一日三餐提供足够得热量,并补充各种维生素。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 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National KidneyFoundation)发表的枟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 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枠(下称“指南”)指出,既往 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 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DKD是指临床考虑 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 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 thy),但是在内分泌界的指南中并没有对DKD这个 名词特别重视,中文名称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参照1型糖尿病肾损害 改变进行分期。1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首先 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然后肾小球基 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再者肾小球基 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 样变;随着肾小球病变加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 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衰竭。一系 列的病理改变对应出现的临床指标分别是正常蛋白 尿,持续出现的尿微量蛋白(30~300μg/d),继而 持续大量蛋白尿(>300μd/d或尿蛋白>0畅5g), 最后血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 低,尿毒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 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正式提出了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经过多次修改 和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 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 病(病程>3个月)的统称。 指南推荐糖尿病肾损害的程度和分级参照 CKD分级(表1),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制订定期监 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 表1临床常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建议 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 GFR(ml/min)分期描述 KDOQI分期 GFR[ml/(min·1r .73m2)]分期描述 临床建议 ≥90S 正常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 50~80代偿期60~89肾功能轻度下降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

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2016.12.14 床号:10床 查房种类:个案查房病历号:186006 责任护士:樊璠诊断:糖尿病肾病 查房者:纪晓芳 参加人员:吴东伟高晶张博凌霄于丹李颖王硕庞雪丽耿丽雪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就10床高占荣“糖尿病肾病”的病例进行护理查房目的有: 1.让大家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加强专科护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了解责任护士对病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效果如何? 3.检查患者基础护理情况。 高大爷您好,今天我们就您的疾病进行护理查房,以便更好地对您进行护理,时间不会太长,大约20分钟,希望得到您的配合。下面请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责任护士樊璠:患者高占荣,男,67岁,住院号:186006患者因口干多饮10年余,头晕、气促1月余,加重1天,于2016-12-09收入我科,入院时头晕、气促,尚能平卧,偶感胸闷,四肢乏力,无明显口干多饮,无咳嗽,自觉有痰难咯出,视物稍模糊,眼睑、颜面稍浮

肿,双上肢轻度浮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末端无明显麻木不适,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泻,睡眠差,小便量少,夜尿2-3次/夜。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完善相关检查,于入院宣教及指导。遵医嘱给予改善肾血流对症支持治疗,现病人住院第3天,神清语明,呼吸平稳,夜间睡眠良好,精神状态良好,进食良好,双下肢轻度水肿,今晨测T:36.5℃,P:86次/分,R:18次/分,BP:166/98mmHg基础护理完成,请护士长查体。 护士长查体:洗手,擦腋下,测量T;36.5℃ P;82次/分 R;20次/分 BP;169/94mmhg,查口腔无异味,眼睑及口唇无苍白皮肤完整良好,床单位整洁。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就患者病情有哪些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并给与哪些护理措施? 樊璠: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1)严格限制水钠摄入,水的摄入量控制在前一天的尿量+500ml。(2)每天晨起测量患者体重,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 (3)记录24小时出入量,教会患者患者出入量的记录方法和内容,监测尿量的变化。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并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氯血症,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 (5)告知患者和家属出现水肿的原因,如何观察水肿的变化,解释限制水钠对水肿消退的重要性。

教学查房,糖尿病

教学查房 时间:2014年08月06日星期三 地点;内分泌科室 主持人QQQ老师 参加人员:QQQQ 主题:《糖尿病》 教学内容: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了解糖尿病。 1QQQ汇报病史:患者,女,45岁,汉族,住院号QQQQ 主诉:多尿、多饮、消瘦伴视力下降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 显增多约5瓶矿泉水,每日4餐饭量增多,---,夜尿增多,3次/晚,乏力,手脚麻木,巩膜黄染,消瘦,体重下降1.5kg,当时无排尿困难、尿频、尿痛,无神志不清、恶心呕吐,无脾气急躁,查空腹血糖12.7mmol/l,门诊诊断“糖尿病”,未监测血糖,未予以治疗,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病程中患者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无乏力、倦怠,胃纳无减退。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无药物过敏。无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十年饮白酒,每日一公斤,3 月前已戒,2年前吸烟,每日两包、无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婚外性行为。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患史,无家族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实习生操作: 一般情况体温37℃,心率90/min,呼吸18/min,血压110/70mmHg,身高162cm,体重68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平卧位,表情安静,神志清晰,应答切题,检查合作。 皮肤色泽正常,弹性好,无皮疹、色素沉着、肝掌、血管蛛、黄染、紫癜。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部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

2019年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是CKD的重要病因。国外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生率约为10/1000人年,合并大量白蛋白尿者ESRD的发生率接近60/1000人年[1-2]。来自我国香港人群的研究显示,ESRD在2型糖尿病中的比例约为0.5%,病程在15年以上者ESRD发病率超过20/1000人年[3]。国外报道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DKD[4-5],目前我国尚缺乏全国性DK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文献报道国内2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6-9]。DKD的风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种族、长病程、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盐饮食、血脂异常、肾毒物质、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等[10-13]。与不合并DKD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KD患者死亡率更高,且大部分死亡是由于心血管事件导致[14]。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DKD的发生发展,对降低大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于2014年制定了“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15],对规范我国DKD的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DKD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临床证据的陆续发布及一些新药的上市,有必要对2014版共识进行修订。本指南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6],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将证据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证据基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要点)

2019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要点)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4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进行了修订,形成《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旨在规范我国DKD的诊治。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1DKD定义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C级) 2评估指标及筛查 白蛋白尿:随机UACR≥30 mg/g为尿白蛋白增加;且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扰因素。 预估GFR(eGFR)下降:eGFR<60 ml?min-1?1.73 m-2。

2型糖尿病和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UACR和eGFR检测,以便早期发现DKD。(B级) 3DKD的诊断 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 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一定是DKD,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C级) 确诊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1~5期分期。(C级)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C级) 重视对DKD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A级)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A级) 1一般治疗

2021年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欧阳光明(2021.03.07)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DKD的诊断: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一定是DKD,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15期分期。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重视对DKD 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 一般治疗 ?控制蛋白摄入:DKD患者应合理控制蛋白摄入量,蛋白质摄入应约为0.8 g/kg/d,尚缺乏证据证明更低的蛋白摄入可进一步获益;?限盐:DKD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6 g/d); ?合理、规律运动;?戒烟。 控制血糖 ?严格降糖治疗可延缓DKD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DKD患者合理降糖; ?白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DKD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可优选SGLT2抑制剂;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DKD肾脏结局。 控制血压 ? DKD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目标值为130/80 mmHg; ?DKD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双倍剂量ACEI/ARB可能获益更多; ? ACEI/ARB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不推荐ACEI/ARB用于DKD的一级预防; ?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CVD是D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脂是CVD的可控危险因素; ?对于非透析DKD患者,推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调脂治疗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 ?推荐DKD患者血脂治疗目标为:有ASCVD病史或eGFR<60 ml/min/1.73 m2等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小于1.8 mmol/L,其他患者应小于2.6mmol/L; ?不推荐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透析患者开始他汀治疗,但已开始他汀治疗的透析患者可继续使用,除非出现副作用。 其他防治措施 ?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

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DKD的诊断: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一定是DKD,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1-5期分期。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重视对DKD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 一般治疗 ?控制蛋白摄入:DKD患者应合理控制蛋白摄入量,蛋白质摄入应约为0.8 g/kg/d,尚缺乏证据证明更低的蛋白摄入可进一步获益;?限盐:DKD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6 g/d);?合理、规律运动;?戒烟。 控制血糖 ?严格降糖治疗可延缓DKD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DKD患者合理降糖; ?白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DKD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可优选SGLT2抑制剂;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DKD肾脏结局。 控制血压 ? DKD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目标值为130/80 mmHg; ? DKD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双倍剂量ACEI/ARB可能获益更多; ? ACEI/ARB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 ?不推荐ACEI/ARB用于DKD的一级预防; ?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CVD是D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脂是CVD的可控危险因素; ?对于非透析DKD患者,推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调脂治疗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 ?推荐DKD患者血脂治疗目标为:有ASCVD病史或eGFR<60 ml/min/1.73 m2等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小于1.8 mmol/L,其他患者应小于2.6mmol/L; ?不推荐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透析患者开始他汀治疗,但已开始他汀治疗的透析患者可继续使用,除非出现副作用。 其他防治措施 ?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ACEI/ARB类药物,以及感染、尿路梗阻等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应积极评估、合理预防造影剂肾病; ?预防感染(如注射流感疫苗)对DKD患者有益。 DKD的监测 DKD诊断后需监测疾病进展,识别促进肾功能恶化的因素。CKD并发症包括血压升高、容量负荷过度、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及代谢性骨病等,应依据肾功能情况,定期监测。eGFR < 30 ml/min/1.73 m2的DKD患者应积极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查房教学文稿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查 房

一.病史汇报:患者张思成,男性,79岁,退休工人,入院时间:2015.04.22,供病史者:本人 现病史:患者现精神尚可,双下肢轻度浮肿,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波动较大,入院第二晚睡前血糖3.1mmol/l, 检查结果:全腹部CT:双肾多发性囊肿、胃窦间质瘤可能。超声心动图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正常。血红蛋白107g/l,肌红蛋白1200ng/ml, Cr102.7umol/l,Bun12.71mmol/l,磷酸肌酸激酶489u/l,尿蛋白1+。 既往史:T:36.7℃ P:80次/分 R:20次/分 BP:130/60mmhg 患者既往糖尿病、高血压20余年,3年前有白内障手术史,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患者曾因糖尿病、高血压多次入住内分泌科,给予降糖降压治疗,血糖血压控制一般,7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体检时发现肾功能异常,肌酐160umol/l,明确为慢性肾衰,后不正规治疗,入院前在外院查肌酐170.9umol/l,同时查CT 示:胃小弯占位性病灶,建议行胃镜进一步检查。故此次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可,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躯干及四肢散在暗红色斑片。 二.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 1.概述 糖尿病肾病: (DN )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病因 ①.遗传因素 2.肾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3.高血糖症 4.高血压 3.分期 一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但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当血糖控制后可以部分缓解。是可逆的。 二期:该期尿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 三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四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 五期:终末肾功能衰竭。 前3期为DN早期,适当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4期和5期分别为DN的中期和晚期,如病情进入这两期不管临床如何治疗都不能阻止病变的进展。 4.临床表现 (1)蛋白尿:可为早期的唯一表现。期间蛋白尿呈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尿液镜检可发现白细胞和管型。 (2)水肿: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后,可出现轻度水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水肿就会出现。明显的水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恶化者。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查房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查房 地点:病房时间:2016.3.24 主讲人:张二莉参加人员:全体护士护士长: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下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希望大家积极发言。先有责任护士介绍病情。 张二莉:患者,女性,职业:农民,于2016年3月20日以“口干多饮多尿20余年,发现尿检异常1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用药不规律,血糖不平稳,一般空腹血糖在20 mmol/L,这次主要是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空腹血糖17.7mmol/L,尿素11mmol/L,肌酐86mmol/L,尿蛋白++,血压120/80mmHg,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眼病。故入院治疗。 针对患者病情提出以下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下降导致钠水潴留有关 护理措施:使患者了解控制水钠摄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水的摄入量控制在前一天的尿量+500ml,记录24小时出入量,指导病人进食以干饭为主,不易喝汤,经常测量体重,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蛋白质的摄入过少和丢失有关护理措施:提供可口,不油腻,高营养的,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动物瘦肉、鱼肉、蛋奶类,进食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循序渐进宣教有关保健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反复健康教育。向患者强调合理饮食对本病的重要性。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体液过多至皮肤水肿、瘙痒、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该患者双下肢浮肿,我们应给予皮肤的护理,穿宽松鞋袜,保持皮肤清洁,抬高双下肢,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下肢,增加静脉回流,以减轻水肿。嘱患者卧床休息时经常变换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床单位每天清扫,达到清洁无渣屑,告知患者保护好水肿的皮肤,清洗时候勿过分用力,避免损伤皮肤,避免撞伤和跌伤。(5)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物模糊有关 护理措施: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熬夜及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尽量闭目养神。一旦出现视网膜出血时,禁剧烈活动,减少头部活动,嘱其平日出行时需有家人陪同,行走时防止跌倒。 (6) 刘艳平:首先我先说一下何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张彩霞:我说说分期,大家一起学习:主要分期:I期以肾小球滤过滤增高和肾体积增大II期该期尿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

实用文档之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实用文档之"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DKD的诊断: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 而作出的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一定是DKD,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1-5期分期。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重视对DKD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 一般治疗 ?控制蛋白摄入:DKD患者应合理控制蛋白摄入量,蛋白质摄入应约为0.8 g/kg/d,尚缺乏证据证明更低的蛋白摄入可进一步获益;?限盐:DKD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6 g/d); ?合理、规律运动;?戒烟。 控制血糖 ?严格降糖治疗可延缓DKD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DKD患者合理降糖; ?白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DKD 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可优选SGLT2抑制剂;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DKD肾脏结局。 控制血压 ? DKD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目标值为130/80 mmHg; ? DKD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双倍剂量ACEI/ARB可能获益更多; ? ACEI/ARB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 ?不推荐ACEI/ARB用于DKD的一级预防; ?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 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CVD是D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脂是CVD的可控危险因素; ?对于非透析DKD患者,推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调脂治疗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 ?推荐DKD患者血脂治疗目标为:有ASCVD病史或eGFR<60 ml/min/1.73 m2等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小于1.8 mmol/L,其他患者应小于2.6mmol/L; ?不推荐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透析患者开始他汀治疗,但已开始他汀治疗的透析患者可继续使用,除非出现副作用。 其他防治措施 ?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ACEI/ARB 类药物,以及感染、尿路梗阻等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应积极评估、合理预防造影剂肾病;

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

查房内容名称__糖尿病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房日期___2013-10-28__________主讲人___孙雅_________地点____护办室__ ______ 参加人员: 王萍、周海燕、钱立平、孙雅、胡继周、刘俊俊、陶丽琴、程雅妹______________ 护理评估: 患者姓名隋本卿性别 _女__ 年龄 77岁 __ 床号 6 住院号 141878 民族汉文化程度初中宗教信仰无职业退休婚姻已婚 入院日期 2013-10-19 入院方式□平车□轮椅□扶行□√步行 入院诊断 2型糖尿病性肾病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Ⅲ期) 既往史:有胆囊手术史及右肩骨折手术史、有输血史、高血压病病史 药物过敏史□无□√有青霉素、链霉素 T 36、5℃ P 68 次/分 R 19 次/分 BP 160 / 68 ㎜Hg 身高 155 ㎝体重卧床㎏ 意识□√清楚□嗜睡□朦胧□躁动□昏睡□谵妄□浅昏迷□深昏迷□痴呆 精神/心理□√平静□烦躁□焦虑□恐惧□抑郁□依赖□愤怒□否认□自卑 其她 皮肤情况□√正常□潮红□苍白□黄疸□紫绀□皮疹其她 ____ □压疮部位分级范围 □外伤部位分级范围 口腔黏膜□√正常□异常义齿□√无□有 肢体活动□行动正常□√使用助行器□残肢□无法行动其她 饮食(食欲)□正常□√减低□增加其她 (食物禁忌)□无□√有种类牛肉 睡眠□√正常□失眠□服镇静剂其她残疾□盲□哑□失聪 大便□√正常□失禁□腹泻□便秘□肠造口其她 __ 小便□√正常□失禁□尿频□尿潴留□尿少□留置导尿管其她 嗜好□√不吸烟□吸烟□已戒烟□√不饮酒□偶饮酒□大量饮酒□已戒酒 疾病认知□√明确□不明确 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分值__55分___ 护理风险评估压疮风险□√无□有分值 __ 跌倒/坠床风险□无□√有分值35分 _ 导管脱落风险□无□√有分值 6分其她

糖尿病护理查房

糖尿病护理查房 一、时间:2016年6月20日 二、地点:护士办公室 三、主持人:李英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全科护士 五、查房内容:糖尿病护理查房 主讲人:徐一主管护师 李英护士长:今天是组织护理查房,本次进行的内容为“糖尿病病护理查房”。首先由徐一主管护师讲解糖尿病的定义、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总结提出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一)糖尿病的定义:中医上消渴因禀赋不足,阴虚燥热所致。以口渴引饮为上消,易饥善食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在肺胃肾。西医上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 (二)糖尿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10版)。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三)糖尿病的西医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 (126mg/d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糖负荷(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HPG)≥ll.lmmol/L (200mg/dl);或随机血糖≥ll.lmmol/L (200mg/dl)。 (四)主要病因:高血糖伴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这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存在缺陷。 (五)临床表现: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 (六)并发症: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1心血管病变。2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3 、糖尿病眼病。4. 糖尿病足--脱疽。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2016.12.14 查房种类:个案查房 责任护士:樊璠 查房者:纪晓芳 参加人员:吴东伟高晶王硕庞雪丽耿丽雪 床号:10床 病历号:186006 诊断:糖尿病肾病 张博凌霄于丹李颖 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就10床高占荣“糖尿病肾病”的病例进行护理查房目的有: 1.让大家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加强专科护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了解责任护士对病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了哪些护理措施,效果如何? 3.检查患者基础护理情况。 高大爷您好,今天我们就您的疾病进行护理查房,以便更好地对您进行护理,时间不会太长,大约20分钟,希望得到您的配合。下面请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责任护士樊璠:患者高占荣,男,67岁,住院号:186006患者因口 干多饮10年余,头晕、气促1月余,加重1天,于2016-12-09收入我科,入院时头晕、气促,尚能平卧,偶感胸闷,四肢乏力,无明显 口干多饮,无咳嗽,自觉有痰难咯出,视物稍模糊,眼睑、颜面稍浮

肿,双上肢轻度浮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四肢末端无明显麻木不适,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泻,睡眠差,小便量少,夜尿2-3次/夜。入院后遵医嘱给予一级护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完善相关检查,于入院宣教及指导。遵医嘱给予改善肾血流对症支持治疗,现病人住院第3天,神清语明,呼吸平稳,夜间睡眠良好,精神状态良好,进食良好,双下肢轻度水肿,今晨测T: 36.5 C, P:86次/分,R: 18次/分,BP 166/98mmH基础护理完成,请护士长查体。 护士长查体:洗手,擦腋下,测量T; 36.5 C P ; 82次/分R; 20次/分BP; 169/94mmhg查口腔无异味,眼睑及口唇无苍白皮肤完整良好,床单位整洁。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就患者病情有哪些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并给与 哪些护理措施? 樊璠: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 (1)严格限制水钠摄入,水的摄入量控制在前一天的尿量+500ml。 (2)每天晨起测量患者体重,观察水肿的消长情况。 (3)记录24小时出入量,教会患者患者出入量的记录方法和内容,监测尿量的变化。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并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氯血症,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 (5)告知患者和家属出现水肿的原因,如何观察水肿的变化,解释限制水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2型糖尿病的护理查房 病史 患者沈尊芳27床女67岁因“感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十余天”于2016年9月1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视物模糊,无脱水征,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皮肤无破溃、食欲良好,两便正常。体检T 37°c,P88次/分。R22次/分,BP140/90mmhg。身高153cm,体重61kg,入院时血糖:19.9mmol/l,血酮:0.3mmol/l。 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特征性表现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流行病学: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人群中的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的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的0.9%上升至2012年的9.5%,另外还有3.2%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根据WHO 的预测,中国到2025 年将会有1.5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大多数是2型糖尿病 分型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3.妊娠期糖尿病 4.其他类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综合征即常说的“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还有其它症状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 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的诱因包括:1) 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2)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3) 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4)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 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③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