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1、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 2、分式B

A 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

B 0≠, 3、分式B A 值为零的条件是:?

??≠=00B A 分母分子 4、分式B A 值大于零的条件是;分子A 与分母B 同号????>>0

0B A 分母分子 或 ???<<00B A 分母分子 5、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 6、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7、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8、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n a

)1( ()0≠a ,特别地,a a 11=-()0≠a 9、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m n mn a a =;

(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n n n ab a b =;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n m n m

n

m a a a a a -==÷ ( a ≠0); (5)商的乘方,分子分母各自乘方:()n

n n a a b b

=;(b ≠0) 10、科学记数法的形式:n a 10?(其中101<≤a ,即a 是一位整数的数,n 是整数) 若原数是绝对值大于10的整数时,n 为正,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若原数是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 n 为负,

n 等于原数的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那个0)

1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1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后,化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

(3)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0≠,则它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若最简公分母=0,则它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

13、增根的含义:(1)增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2)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

A A C

B B C

?=?A A C B B C ÷=÷

14、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表示: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

1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6、三条已知线段组成三角形条件:两条较短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线段 17、已知两边时,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和第三边两边之差<<

18、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 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结论:如图,在△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 则 A BOC ∠+?=∠2

190 (2)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三角形面积两等分;

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则有下列结论:①CD=BD,

② ACD ABD S S ??= ③AB AC C C ABD ACD -=-??

(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线(简称高)

性质: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它的内部;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它的直角顶点;如右图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它的外部;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结论)在Rt △ABC 中, AB ⊥CD,则BC AC AB CD ..=19、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1)任意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相邻内角互补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

结论:(1)五角星五个角之和等于180°(2)三角形三个外角之和为360°

2

1 A C B D

21、命题:对某一件事情作出判断的陈述句叫作命题,

任何一个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

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反过来就成为它的逆命题。 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①两腰相等,是轴对称图形

②等边对等角(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③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判定:①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结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即:DE+DF=CP ,(D 为BC 上的任意一点)】 2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①三条边都相等 ②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

③三个“三线合一”(即每边上的中线、高和该边所对内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④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4、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论)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AB 的一半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 、N ;作直线MN ,则直线MN 就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25、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6、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7、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2)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3)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4)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28、 由边边边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固定

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

A B C D

E P

F A

B C D A B P

29、平方根的有关概念:

(1) 定义:如果一个数r ,使得a r =2,那么r 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正数a 的的两个平方根记作: a ±

a r =2 <—> a r ±=

a 是r 的平方 r 的平方是a

r 是a 的平方根 a 的平方根是r

(2) 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

零有一个平方根,它是零本身 ; 负数没有平方根

30、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作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① 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即a ≥0.

② a 本身是非负数,即a ≥0。 两个公式:a a =2

a a =2)( (a ≥0.) 31、 立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即如果3x 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

(2)一个数a “三次根号a ”,

其中a 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3)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a x =3 <—> 3a x =

a 是x 的立方 x 的立方是a

x 是a 的立方根 a 的立方根是x

(4)两个公式:33a a -=- a a a ==3333)(

32、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是0, 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是0和1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是0,1,-1

33、 1至20的平方数:1,4,9,16,25,36,49,64,81,100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1至10的立方数:1,8,27,64,125,216,343,512,729,1000

34、小数点移动规则:

一个正数a 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n 2位, 它的算术平方根a 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n 位

一个正数a 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n 3位, 它的立方根3a 的小数点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n 位

35、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作无理数

36、无理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或3

π+8等; (3)小数点后有一定规律但不循环的小数,如0.1010010001…等;

37、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38、不等式的几个概念:

(1)用“<”,“≤”,“>”,“≥” ,“≠”等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式子,

叫做不等式.

(2)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叫作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9、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那么。 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40、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42、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方法:“三定”:一是定边界点,二是定方向,三是定空实。

(口诀)大于向右边,小于向左边; 有等号画实心,没等号画空心

4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合在一起,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组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4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为:

(1)分别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

(2)将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3)根据找出的公共部分写出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若没有公共部分,说明这个

不等式组无解).

45、用数轴表示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46、二次根式:一般的,式子

a ( a ≥ 0 ) 叫做二次根式。 其中“”叫做二次根号,二次根号下的a 叫做被开方数。

47、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根号下的被开方数≥ 0

48、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 a =2)( (a ≥0.) (2)a a =2

(3

(a ≥0,

b ≥0); (4(b

≥0,a>0) 49、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平方因子;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号。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就是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与等于180°。 三角形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与,等于斜边的c的平方,即a2+b2=c2。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表示对应角相等、S表示对应边相等)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A、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B、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焦点。 C、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D、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多边形的内角与 n边形的内角与等于(n-2)*180°。 3、多边形的外角与 A、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方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B、多边形外角与的定义: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与。 C、多边形外角与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与等于360°。 D、多边形外角与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跟它相邻的外角就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与加外角与等于n*180°,外角与等于n*180°-(n-2)*180°=360°。 4、正多边形 A、在平面内,边相等、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作正多边形。 ○1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缺一不可。 ○2各内角相等,所以每个内角为 ○3各外角相等,外角为,每个内角为180°-。 ○4正多边形都就是轴对称图形,正n边形有n条对称轴,当n为偶数时,正n边形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湘教版七年级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分式考点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 A B 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 A B 就叫做分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分式和整式通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3、分式的运算法则 法则:有乘方的先算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运算顺序从左往右。化简和计算的结果必须是整式或最简分式。 a c ac a c a d ad 分式乘除:;; b d bd b d b c bc n a a n 分式乘方:()(n为整数); n b b a b a b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c c c 4、分式方程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a b c d a d bd b c 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分式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即: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等式的性质,每一项都要乘)(2)解一元一次方程 (3)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中,等于0分式无解是增根,不等于0分式有解) (4)写出结果 考点二、整数的乘法 m n m n 整式的乘法:a a a(m,n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n (a a(m,n都是正整数 ) )(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n n n (ab)a b(n都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每一个因式的乘方) 22 (a b)(a b)a b(平方差的逆运算) 222 2 (a b)a ab b, 222 2 (a b)a ab b(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算) m n 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m 整式的除法:a a a(m,n,a0) 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D.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A.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c的平方,即a2+b2=c2。 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长,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的长。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表示对应角相等、S表示对应边相等) 四、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 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A .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B .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焦点。 C .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D .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作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2.多边形的内角和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 3.多边形的外角和 A .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方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 B .多边形外角和的定义:在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和。 C .多边形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D .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证明: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跟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 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 *180°,外角和等于n *180°-(n -2)*180°=360°。 4.正多边形 A .在平面内,边相等、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作正多边形。 ○ 1正多边形必须满足:各边相等、各内角相等。缺一不可。 ○2各内角相等,所以每个内角为 (n?2)?180°n ○3各外角相等,外角为360°n ,每个内角为180°- 360°n 。 ○ 4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正n 边形有n 条对称轴,当n 为偶数时,正n 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用表示。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大全

C B A c b a C B A D C B A P F E D C B 21A P E D C B A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直角三角形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 PE ⊥AC ,PF ⊥AB ∴PE=PF 角平分线的逆定理; 角内部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到角的角平分线上。∵PE ⊥AC ,PF ⊥AB PE=PF ∴点P 在∠BAC 的平分线AD 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PA=PB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 a b c +=。 求斜边,则c = ;求直角边,则 a = 或 b ②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 分别计算“22a b +”和“2 c ”,相等就是Rt ?,不相等就不是Rt ?。 4、直角三角形全等 方法:SAS 、ASA 、 SSS 、AAS 、HL 。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 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的其它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 形斜边上的中线等 于斜边上的 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的中 线,∴CD=1 2AB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C B A F E C B A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A=30°,∴ BC=12AB 。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在Rt ?ABC 中,∵BC=1 2AB ,∴∠ A=30°。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三角形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中位 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如图,在⊿ABC 中,∵E 是AB 的中点,F 是AC 的中 点, 即EF 是⊿ABC 的中位线 ∴EF ∥BC 且EF=2 1 BC 二、四边形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n -2)·180o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360 求n 边形的方法: 2 180n = +内角和 n 边形的对 角线共有2 ) 3(-n n 条 2、中心对称:(在直角坐标系中即关于原点对称,其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1.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 ※2.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 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归纳

C B A C B A c b a C B D C B A P F E D C B 2 1A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一、直角三角形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得点到这个角得两边得距离相等 如图,∵AD 就是∠BAC 得平分线(或∠1=∠2), PE ⊥AC,PF ⊥AB ∴PE=PF ·如图,在ΔABC 中,∠C=90°∠ABC 得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若BD=10厘米,BC=8厘米,DC=6厘米,则点D 到直线AB 得距 离就是________厘米。 ·如图:在△ABC 中,,O 就是∠ABC 与∠ACB 得平分线得交点。 求证:点O 在∠A 得平分线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得点到线段两个端点得距离相等 。 ·如图,△ABC 中,DE 就是AB 得垂直平分线,AE=4cm,△ABC 得周长就是 18 cm,则△BDC 得周长就是__。 ·已知:如图,求作点P ,使点P 到A 、B 两点得距离相等, 且P 到∠MON 两边得距离也相等.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 2 2 2 c b a =+。 ·如图就是拉线电线杆得示意图。已知CD ⊥AB,, ∠CAD=60°,则拉线AC 得长就是________m 。 ·直角三角形得两边长分别为6与10,那么这个三角形得第三条边长就是______。 ②逆定理 如果三边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Rt ?。 分别计算“22a b +”与“2 c ”,相等就就是Rt ?,不相等就不就是Rt ?。 ·在Rt △ABC 中,若AC=2,BC=7,AB=3,则下列结论中正确得就是( )。 A.∠C=90° B.∠B=90° C.△ABC 就是锐角三角形 D.△ABC 就是钝角三角形 ·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就是 三角 形、 ·一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 90B ∠=?,木板得面积为 、 ·某校把一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得废地开辟为生物园,如图所示,∠ACB=90°,AC=80米,BC=60米,若线段CD 就是一条小渠,且D 点在边AB 上,?已知水渠得造价为10元/米,问D 点在距A 点多远处时,水渠得造价最低?最低造价就是多少? 4、直角三角形全等 方法:SAS 、ASA 、SSS 、AAS 、HL 。 ·如图,在ΔABC 中,D 为BC 得中点,DE ⊥BC 交∠BAC 得平分线AE 于点E,EF ⊥AB 于点F,EG ⊥AC 得延长线于点G 。 求证:BF=CG 。 5、其它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得中线等于斜边上得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CD 就是斜边AB 得中线, ∴1 2 CD AB = 。 ·直角三角形斜边长20cm,则此斜边上得中线为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得直角 边等于斜边得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A=30°,∴1 2 BC AB = 。 ·在Rt △ABC 中,∠C=90°,∠A=3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得就是( )。 A.AB=2BC B.AB=2AC C.AC 2+AB 2=BC 2 D.AC 2+BC 2=AB 2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得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得角等于30°。 如图,在Rt ?ABC 中,∵1 2 BC AB = ,∴∠A=30°。 O C B A A D B C O N M · · A B

数学知识点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总结

第一章 实数 1.1平方根(第1课时)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 根。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能熟练地用平方根求某些非负数 的平方根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计算、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能感悟到 平方根的意义,并且能够知道正负数以及0的平方根的规律。在教学中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千万不能在走老路,先告诉规律,然后讲例题,在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情景一:在等式a x =2中 ,已知3-=x ,你能求a 吗?已知5=a ,你能x 求 吗? (二)探索规律,揭示新知 问题一:认真观察下面的式子,积极思考,互相讨论: .25.0)5.0(,25.05.0,9 1)31(,91)31(, 4)2(,42222222=-==-==-= 请你举例与上面的式子类同的式子; 你得到什么结论? (分小组讨论,老师适当参与给予帮助。)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的a 平方根(square root),也称为二次方根。 如果a x =2,那么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设计说明:所选的题目都具有代表性,学生通过做题后思考讨论交流,能够较 好接受平方根的概念】 问题二:在下列各括号中能填写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吗?如果能够,请填写;如 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4,0,10,5;2 1,41,25,922 22222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 点总结 第1章分式 1.1分式 1.2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3整数指数幕 1.4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J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2章三角形 2.1三角形 2.2命题与证明 2.3等腰三角形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3全等三角形 2.6用尺规作三角形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3章实数 3.1平方根 3.2立方根

3.3实数 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1不等式4.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4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4.5—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5章二次根式 3.1二次根式 3.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3.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本章复习与测试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分式 一、课前构建: 认真阅读教材P IT回顾相关知识: —分式的走义4

—分式的概念 一 —分式的性质2 分式_ —分式的运算 一 —分式方程a 一分式无意义+j —分式的值为零4 —乘’除运算a —整数指数幕的运算A —加、减运算厂 二、课堂点拨: 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 ★考点1:分式的定义: f 一个空成/除以一个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所得的商?叫做分乙1 S 例1、下列式子竿竽,±?叵中,是分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x 5 K X 姑点2汾式无意义:*j f ?5>X-屮,当g ______ 时.分Λt??: g_______ 时.÷1 S 例2、令二_____ 亦分式上没有意凫争__________ 陥分式厶有意矢 2兀+1 工+1 姑点3汾式的值为象亠 f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知识点总结

分式知识点总结 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2.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当分式的分子等于0且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0。 (分式的值是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的,所以使分式为0的条件是A=0,且B≠0.) (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求出使分子为0的字母的值,再检 验这个字母的值是否使分母的值为0.当分母的值不为0时,就是所要求的字母的值。) 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 变。 用式子表示为(),其中A、B、C是整式 注意:(1)“C是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是分式基本性质的一个制约条件; (2)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深刻理解“同”的含义,避免犯只乘分子(或分母)的错误; (3)若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先用括号把分子或分母括上,再乘或除以同一 整式C; (4)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分式进行约分、通分和符号变化的依据。 5.分式的通分: 和分数类似,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化成 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式子的最简公分母。几个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

母,这样的分母就叫做最简公分母。求最简公分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是指凡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为底数的幂选取指数最大的; (2)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一般应先分解因式。 6.分式的约分: 和分数一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 做分式的约分。约分后分式的分子、分母中不再含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叫最简公因式。 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1)约分时注意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乘积形式才能进行约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通常将分子、分母 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 (2)找公因式的方法: ①当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先找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它们的积就 是公因式; ②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先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易错点:(1)当分子或分母是一个式子时,要看做一个整体,易出现漏乘(或漏除以); (2)在式子变形中要注意分子与分母的符号变化,一般情况下要把分子或分母前的“—”放在分数线前; (3)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时,要防止遗漏只在一个分母中出现的字母; 7.分式的运算: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是: 提示:(1)分式与分式相乘,若分子、分母是单项式,可先将分子、分母分别相乘, 然后约去公因式,化为最简 分式;若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公因式,看能否约分, 然后再相乘; (2)当分式与整式相乘时,要把整式与分式的分子相乘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不变

新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数学 B C B A c b a C B A D C B A P F E D C B 2 1A P E D C B A F E C B A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直角三角形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 PE ⊥AC ,PF ⊥AB ∴PE=PF 角平分线的逆定理; 角内部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到角的角平分线上。∵PE ⊥AC ,PF ⊥AB PE=PF ∴点P 在∠BAC 的平分线AD 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PA=PB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a b c +=。 求斜边,则c a b = ②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 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 角三角形 。 分别计算“22a b +”和“2 c ”,相等就是Rt ?,不相等就不是Rt ?。 4、直角三角形全等 方法:SAS 、ASA 、SSS 、AAS 、HL 。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的其它性质 ①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的中线,∴CD=12AB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A=30°,∴BC=12AB 。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在Rt ?ABC 中,∵BC=1 2AB ,∴∠A=30°。 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三角形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如图,在⊿ABC 中,∵E 是AB 的中点,F 是AC 的中点, 即EF 是⊿ABC 的中位线 ∴EF ∥BC 且EF=2 1 BC 二、四边形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n -2)·180o;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360 求n 边形的方法: 2 180n = +内角和 n 边形的对角线共有 2 ) 3(-n n 条 2、中心对称:(在直角坐标系中即关于原点对称,其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一、平方根,立方根 1.如果一个数r ,使得r 2=a,我们把r 叫做 . 2.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一个负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 3.负数没有平方根(a ≥0,a ≥0). 4.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 5.如果一个数b ,使得b 3 = a ,那么我们把 b 叫做a 的 .a 的立方根记作 有理数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每个正实数都有且只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 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平方根 每个实数a 有且只有一个立方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有1,—1. 最大的负整数是—1.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 整数 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正实数 零 负实数

点的平移:已知:点A (x ,y ) 左右平移 A (x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A ′( x -a ,y ) A (x ,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 A ′(x+a ,y ) 上下平移 A (x ,y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A ′(x ,y+a ) A (x ,y )向下平移a 个单位 A ′(x ,y - a ) 点的轴反射:已知:点B(x ,y ) 关于x 轴的轴反射,B ′(x ,-y ) 关于y 轴的轴反射,B ′(-x ,y ) 关于原点对称, B ′(-x ,-y )

二、函数 一次函数:y=kx+b (k,b 为常数,k ≠0) 图象是一条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 (k 为常数,k ≠0) 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函数的平移: 一次函数:y=kx+b (k,b 为常数,k ≠0)的图象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例如:y=x+2是由y=x 向上移2个单位得到的。) 若函数y=kx+b 上下平移,则有 y=kx+b 向上平移n 个单位 y=kx+b+n y=kx+b 向下平移n 个单位 y=kx+b - n 左右平移 :若函数y=kx+b 左右平移,则有 方法一、先将函数y=kx+b 化为x=k b k y - x=k b k y - 向左平移m 个单位 x =k b k y - -m 即y=kx+mk+b x=k b k y - 向右平移m 个单位 x=k b k y - +m 即y=kx-mk=b 方法二 y=kx+b 向左平移m 个单位 y=k (x+m )+b 即y=kx+mk+b y=kx+b 向右平移m 个单位 y=k (x-m )+b 即y=kx-mk+b 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 两个函数:y 1=b x k 111+ b x k y 2222+= ①平行:k k 21=且b b 21≠ ②相交:k k 21≠ ③重合:k k 21=且b b 21=

湘教版七年级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2)

第一章 分式 考点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 A 就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 B 叫做分式的分母。分式和整式通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4)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3、分式的运算法则 法则:有乘方的先算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运算顺序从左往右。化简和计算的结果必须是整式或最简分式。 分式乘除:;;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 分式乘方: );()(为整数n b a b a n n n =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c b a c b c a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bd bc ad d c b a ±=± 4、分式方程 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分式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即:去分母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等式的性质,每一项都要乘) (2)解一元一次方程 (3)检验(代入最简公分母中,等于0分式无解是增根,不等于0分式有解) (4)写出结果 考点二、整数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都是正整数n m a a a n m n m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都是正整数)(n m a a mn n m =(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都是正整数n b a ab n n n =(积的乘方,每一个因式的乘方) 22))((b a b a b a -=-+(平方差的逆运算)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算) 整式的除法:)0,,(≠=÷-a n m a a a n m n m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注意:(1)单项式乘单项式的结果仍然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结果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前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1、性质性质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性质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性质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性质4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性质5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的平方。即 a2+b2=c2 2、判定定理 定义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1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理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满足关 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全等判定方法:SAS、ASA、AAS、SSS HL(斜边、直角边定理) 4、角平分线: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单元四边形 1、多边形内角和=(n-2)180°;外角和=360° 2、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判定定理 定义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1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理4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注意: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016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四边形知识点

对行为一且为一四边形 两 组边平 一个 内角R t ∠一个内角为Rt ∠, 一组邻边相等组邻 边相等 一组 对边平 行 另一组对边 不平 行 一 个内角R t ∠组邻 边相等 第二章 四边形 知识脉络: 章节知识点: 1. 多边形 四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注:四边形内角与同一个顶点的一个外角互为邻补角. n 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ο 180)2(?-n .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ο 360 (3)n 边形共有2)3(-n n 条对角线 (4)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且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5)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n n 180 ).2(- A B C D 1234 A B C D

1、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区别 (1)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来,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性质区分: 3、顺次连接: 任意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是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图一 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是四边形是菱形, 如矩形、等腰梯形或图二中图形等。 顺次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是四边形是矩形, 如菱形或图三中图形等。 顺次连接对角线既相等又垂直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是四边形是正方形,如正方形或图四中图形等。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湘教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一、直角三角形 1、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 PE ⊥AC ,PF ⊥AB ∴PE=PF 角平分线的逆定理;角内部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到角的角平分线上。∵PE ⊥AC ,PF ⊥AB PE=PF ∴点P 在 ∠BAC 的平分线AD 上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PA=PB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a b c +=。求斜边,则22c a b =+22a c b =-22b c a =-。 ②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别计算“22a b +”和“2c ”,相等就是Rt ?,不相等就不是Rt ?。 4、直角三角形全等 方法:SAS 、ASA 、SSS 、AAS 、HL 。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的其它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的中线,∴CD=1 2AB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 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Rt ?ABC 中,∵∠A=30°,∴BC=1 2AB 。 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如图,在Rt ?ABC 中,∵BC=1 2A B ,∴∠A=30°。6、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习题.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 一、已学须用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或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提示:“三线合一”是指对应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在画图时实际上只是一条线段,即是一条线段既是顶角的平分线,又是底边上的中线,还是底边上的高,不能混淆. 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内部,也有可能在三角形的外部,还有可能和三角形的边重合。 知识点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 边). 2、提示:(1)定理题设中的两个角必须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不能出现在两个三 角形中;(2)结论中的两条边应是这两个内角的“对边”,这种对应关系不能混淆;(3)此定理的作用在于证明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并且在每条边上都有“三线合一”.因此等边三 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而等腰三角形(非等边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拓展: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容易知道等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相等. 知识点4、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除“三线合一”外,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性质,如:(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知识点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分式 1.1 分式 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1.3 整数指数幂 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2章三角形 2.1 三角形 2.2 命题与证明 2.3 等腰三角形 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5 全等三角形 2.6 用尺规作三角形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3章实数 3.1 平方根 3.2 立方根 3.3 实数 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1 不等式 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4.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5章二次根式 5.1 二次根式 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5.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 … 本章复习与测试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分式 一、课前构建: 回顾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教材P 1-40 二、课堂点拨: 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 .

★考点1:分式的定义: 知识点二:分式的性质 ★考点4: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即(其中)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即(其中) 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

★考点5:最简分式 (1)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称为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方法:先把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 知识点三:分式的运算 ★考点6:分式的加减法 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把分子。 即。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要先,即把各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适当的同一个非零多项式,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即。 ①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 ②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和式子是各分母的所有字母和式子。 ③最简公分母的每个字母或式子的指数是它在各分母中次数最高。

最新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大全

1 C B A c b a C B A D C B A P F E D C B 21A P E D C B A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1 一、直角三角形 2 1、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 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或∠1=∠2), 4 PE ⊥AC ,PF ⊥AB ∴PE=PF 5 角平分线的逆定理; 角内部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到 6 角的角平分线上。∵PE ⊥AC ,PF ⊥AB PE=PF ∴点P 在∠BAC 的7 平 分线AD 上 8 9 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10 的距离相等 。 如图,∵C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11 ∴ PA=PB 12 13 3、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14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15 即222 a b c +=。 16 求斜边,则c = a = b =。 17 ②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 a b c +=,那么这 18 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19 分别计算“22a b +”和“2c ”,相等就是Rt ?,不相等就不是Rt ?。 20 4、直角三角形全等 21 方法:SAS 、ASA 、SSS 、AAS 、HL 。 22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3 5、直角三角形的其它性质 24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25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6 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的中线,∴CD=1 2AB 。 27

湘教版八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1、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 2、分式B A 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 B 0≠, 3、分式B A 值为零的条件是:? ??≠=00B A 分母分子 4、分式B A 值大于零的条件是;分子A 与分母B 同号????>>0 0B A 分母分子 或 ???<<00B A 分母分子 5、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 6、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7、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8、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 当n 为正整数时,n n a a 1=- =n a )1( ()0≠a ,特别地,a a 11=-()0≠a 9、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m n m n a a a +?=;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m n mn a a =; (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n n n ab a b =; (4)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n m n m n m a a a a a -==÷ ( a ≠0); (5)商的乘方,分子分母各自乘方:()n n n a a b b =;(b ≠0) 10、科学记数法的形式:n a 10?(其中101<≤a ,即a 是一位整数的数,n 是整数) 若原数是绝对值大于10的整数时,n 为正,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若原数是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 n 为负, n 等于原数的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那个0) 1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1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后,化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 (3)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0≠,则它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若最简公分母=0,则它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 13、增根的含义:(1)增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2)增根是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的根。 A A C B B C ?=?A A C B B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