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制度

1.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工作,由保健部具体组织管理。

2.每年年初制定全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围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指导等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制定,内容根据本年度开展的适宜新技术、妇幼健康工作的要求进行调整。

3.担任培训班的师资,由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安排院内、院外专家进行授课。

4.针对新更换的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凡当年调到妇幼保健科室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

5.培训前要掌握妇幼保健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后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以检验培训效果。

6.健全培训档案,将培训通知、课程表、签到、课件、照片、总结、班前班后问卷、培训效果追踪评估等资料装订存档。

妇幼保健院助产士业务培训制度

助产士业务培训制度 为加强我院助产专业队伍的技术能力建设,规范助产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行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助产技术队伍,落实全程助产责任制,全面推进产房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产科服务质量。为此,结合我院助产专业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我院助产士掌握助产士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正常与异常产程观察判断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科室业务骨干能协助组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承担临床助产工作及教学工作,并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方面逐步展现才能,成为助产学科的骨干力量。 二、培训对象 1、毕业5年内初级助产士; 2、护师级助产士; 3、主管级助产士。 三、培训内容 1、助产技术、围产期解剖生理学基础、正常及异常产程观察及产科护理常规; 2、产科助产各项护理技术和急救、分娩期并发症及救治,新生儿急救技术等; 3、产房区域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母婴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 4、消毒隔离与院感控制的概念。 5、正确描绘产程图、规范各种产程观察记录。 四、培训要求 (一)工龄1-2年的初级助产士

1、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 (1)明确各班的工作职责、流程和规章制度。 (2)能按照孕妇入院的护理流程指导孕妇正确办理入院手续和完成入院的准备工作。 (3)能准确划分三个产程及正确判断临产情况。 (4)能独立完成正常孕妇及新生儿的护理记录。 (5)能进行产房内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6)明确催产素、硫酸镁的基本作用、用途、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禁忌。 2、专科技能: (1)能完成正常待产孕妇及胎儿的一般护理常规。 (2)能进行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 (3)能进行正常产程的观察,实施正确护理措施。 (4)能正确描绘产程图。 (5)能完成顺产接生的物品准备及配合顺产接生,明确接生手法及正常新生儿脐部处理。 (6)能正确执行医嘱,并及时观察各项治疗的反应。 (7)能按照标本采集程序为孕妇正确采集标本。 (8)用健康保健知识对孕产妇进行健康宣教。 3、应急处理与抢救能力: (1)明确抢救车的药品和物品管理及抢救器械的放置。 (2)能正确准备新生儿窒息抢救的用品。 (3)掌握孕产妇的抢救制度及报告原则及产科紧急情况的人员调配原则。 (4)遇到突发事件或投诉时,能懂得寻求帮助与汇报。 (5)能根据职业暴露指引正确处理锐器损伤事件。

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制度

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制度 一、新入职护士的培训(V1年护士、NO级)(一)培训目标: 具有良好的护士形象和行为,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①悉科室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程序。 ②掌握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③掌握科室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④掌握科室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常规。 ⑤掌握科室基本的技能及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 ⑥熟练掌握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⑦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⑧熟悉医院感染知识。 (二)培训要求: ①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岗前培训考核和护士行为规范训练。 ②科室根据每一位护士的情况,制定具体培训计划。新进院护士每科室轮转3个月,共轮转1年。轮转期间由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负责教学管理及临床指导工作。 ③适当安排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④参加院内、科内的业务学习。 ⑤轮转期间每月护士长或带教老师提问不少于4次,由临床指导

老师负责指导、评价,有评价记录。 ⑥每半年护理部考核基础护理操作,考试成绩均在85分以上者方能合格。 ⑦轮转结束时,每人书写一份护理工作小结。科室对轮转人员进行理论考核一次、操作考核(附原始资料)。 (三)培训效果评价: ①轮转结束,根据轮转护士工作表现、操作技能、晨会提问、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查房或讲座等进行教学评价。 ②护理部组织科室护士对轮转护士进行综合考评。 二、护士阶段的培训(V5年护士、N1级)(一)培训目标: ①熟悉科室的配置与布局,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②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 ③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知识、疾病护理要点、专科仪器使用、用药注意事项及常见不良反应等。 ④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和专科抢救流程。 ⑤掌握护理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⑥掌握责任制整体护理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二)培训要求: ①熟练掌握各岗位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 ②每人每年至少进行1次护理业务查房或科内讲课,由上一级老师指导,护士长及其他带教老师参加并评价。

妇幼保健机构各科室规章制度总汇编

妇幼保健机构各科室规章制度总汇编 目录 制度篇 笫一节社会保健工作制度 (5) 一、社会保健科工作制度 (5) 二、保健人员培训制度 (5) 三、保健导临床人员轮转制度 (6) 四、保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6) 五、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6) 六、母乳喂养培训、考核制度 (7) 七、母婴同室工作制度 (8) 八、母婴同室宣教制度 (8) 九、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9) 十、巩固爱婴医院长效管理制度. (9) 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lO 第二节信息管理与基层指导工作制度 (13) 一、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 (13) 二、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14) 三、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例会制度 (14) 四、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 (14) 五、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16) 六、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制度 (16) 七、基层指导工作制度 (17) 八、基层培训工作制度 (18) 九、基层例会制度 (18) 第三节康教育工作制度 (18)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8) 第四节妇女保健科工作制度 (19)

二、女职工保健工作制度 (20) 三、乳腺保健工作制度………………………………………………………………………………….20 四、青春期保健工作制度 (20) 五、更年期保健工作制度 (21) 六、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21) 七妇女保健健康教育制度 (21) 八、妇女常见痫防治工作什制度 (22) 九、优生遗传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22) 十、孕妇营养咨询门诊工作制度 (22) 十一、生殖保健科工作制度 (23) 十二、产后康复工作制度 (23) 十三、理疗室工作制度 (23) 十四、盆底康复室工作制度 (24) 十五、乳腺病防治门诊工作制度 (24) 十七、妇科病查治工作制度 (25) 十八、婚前医学检套工作制度 (25) 十九、婚前保健综合体检室工作制度 (26) 二十、婚前保健咨询工作制度 (26) 二十一、婚前保健逐级转诊制度 (26) 二十二、婚前保健疾病随访制度 (27) 二十三、婚前保健消毒卫生制度 (27) 二十四、婿前保健资料信息管理制度 (27) 二十五、新婚学校工作制度 (28) 二十六、孕前保健工作制度 (28) 二十七、孕期保键工作制度 (28) 二十八、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29) 二十九、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29) 三十、计划生育技术工作制度 (30)

妇幼保健院护士岗前培训制度

妇幼保健院护士岗前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是妇幼保健院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岗位职责而进行的一种培训制度。以下是一个针对妇幼保健院护士岗前培训制度的简要介绍,共计1200字以上。 一、培训目标 1.提高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和技术; 2.培养护士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使其能够与患者和家属有效沟通,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3.培养护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有效参与团队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4.提高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应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 1.理论学习:护士需学习护理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与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还需学习医院的相关政策制度、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培训内容还包括安全知识、感染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学习。 2.实践操作:护士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包括各种常见病症的护理操作、临床技能培训、药品使用和计量等。在培训过程中,护士需要通过模拟患者、真实患者和实际工作情境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培训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授课,使护士能够了 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应用。 2.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指导和实践操作,培训护士各项护理操作的专 业技能,通过模拟患者和真实临床情况的训练,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讨论: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培养护士的判断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4.观摩学习:护士可通过观摩他人的工作方式和职业表现,学习他人 的优点和经验,借鉴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培训评估 为了确保护士岗前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妇幼保健院将进行培训评估。 1.知识测试:护士需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测试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 程度,考核护士的理论学习能力。 2.技能考核:护士需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通过模拟患者和真实临床 情况的操作测试,考核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评价:由培训师和相关部门对护士进行专业评估,考核护士的 专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道德。 4.反馈意见:护士可提供对培训制度和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和 优化培训制度。 五、持续教育 六、总结

妇幼保健院培训计划及内容

妇幼保健院培训计划及内容 张金英负责培训妇幼卫生信息原始表册簿填写 张曰莲负责培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四)产后访视 (五)产后42 天健康检查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 (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四)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检查或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郭先荣负责培训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一)新生儿家庭访视 (二)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三)婴幼儿健康管理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健康问题处理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市妇幼保健院轮岗转岗培训制度及流程

市妇幼保健院轮岗转岗培训制度及流程 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我院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需进行轮岗培训。为规范我院相关工作,特建立我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轮岗转岗培训制度。 一、培训目的: 对转岗、轮岗人员进行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培训,提高轮岗、转岗人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态度,帮助其达到新岗位所需的胜任力。 二、培训主要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为转岗、轮岗所到新任岗位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三、培训方式:以院内集中脱产培训、外出进修培训、科室带教制等多种形式进行。 四、培训时间: 1.院方组织的集中脱产培训原则上1周; 2.外出脱产进修培训原则上3个月至12个月; 3.科室带教制培训:原则上1-3个月。五、新到科室应 安排专人进行带教培训。六、在培训期间,转岗人员不得单独操作或值班。七、岗前教育要经科室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效果验证可采取理论考试、口头提问、现场操作等方式。 市妇幼保健院 2021年1月15日 市妇幼保健院轮岗培训流程 1、轮岗人员所在专业科室提出培训要求、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培训目标建议,上报负责相关专业(医政科、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职能管理部门审查; 2、若为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集中进行轮岗转岗培训,相关职能部门审查同意科室的培训建议后,必须在培训实施前制定详尽的培训计划,并发放给相关培训老师和被培训人员;并组织实施。转岗、轮岗培训结束,应由组织培训的部门、科室对被培训人员,进行相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并协同被培训人员所在科室,共同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估,并对是否具备有胜任新岗位的能力作出结论。 3、若为外出进修培训,负责外出进修培训的职能科室,应制定相关的培训申请表和进修考核表,由所接受进修的单位对进修人员的培训作出考核结论,进修结束后由进修人员派出科室和负责进修工作的相关部门签字盖章确认。

妇幼保健培训计划(完整版)

妇幼保健培训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妇幼保健培训计划 1.培训内容 1)孕期的保健。产前检查(询问病史、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化验时检查),产前检查至少5次,,产后访视(体格检查、妇科检查、新生儿检查)产后检查至少3次,要求村医参加,并做好每次培训记录。根据儿科教材培训身高、体重等的测量。2)四免一救助精神、内容、预期达到的效果。3)重大项目的培训(叶酸片知识的培训,发放)。 2.培训时间、地点的安排 根据培训内容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地点南川乡卫生院会议室。 3.参培人员 卫生院两干、村医等4.培训主讲人员 院长:马启福 妇幼专干:李巧明5.培训要求 1)要求培训人员必须签到,不得缺岗。2)培训人员要做好学习笔记 3)完成培训测试卷,并评分登记测试成绩 4)季度培训结束后由专干出具培训总结。 2021年妇幼保健 培训计划 南川乡卫生院 第二篇: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工作计划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工作计划 一月

1、上报2021年“降消”项目、妇女健康行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执行情况总结; 2、起草《湖北省苯丙酮尿症患儿特殊奶粉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协助省残联起草《贫困智力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3、起草《湖北省高危儿管理工作规范》,并组织专家讨论; 4、起草2021年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评审工作报告,协助省卫生厅召开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评审委员会会议; 5、汇总上报国家2021年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 6、完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报告卡网上直报及审核; 二月 7、起草《关于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 8、完成国家“三网监测”网上直报及审核; 9、汇总妇幼卫生年报、“降消”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妇女健康行动季报表,并下发简报; 10、完成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报告卡网上直报及审核; 三月 11、起草《湖北省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妇幼卫生项目督导方案》,并组织专家讨论; 12、起草《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制度; 13、起草《湖北省产前筛查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讨论;

2019年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计划

2019年基层妇幼保健人员 培训计划 我院是我县唯一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妇幼保健机构,是全县妇女儿童的保健中心。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我院承担着全县妇女儿童的保健工作和出生缺陷、重大公共卫生、基本公共卫生、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信息管理项目的业务指导,包括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督导检查、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和孕产妇死亡、5 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评审、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等具体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特制定工作培训计划: 一、培训管理 1.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培训的管理和监督指导工作。 2.县妇幼保健院负责项目培训和专项技术工作的实施、监督和业务指导。 3.乡镇卫生院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妇幼卫生相关人员的培训,全面深入学习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相关文件,强化对孕产妇、儿童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产科技术服务水平,从而降低全县孕产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

播,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推进我县妇幼卫生事业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培训具体要求达到以下指标: 1.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及业务人员妇幼项目知识培训率达100%; 2.村干部、孕产妇、儿童、目标人群对项目的知晓率达 95%; 3.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人员业务知识掌握率达 90%,培训考核合格率达 90%; 4.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产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考核合格率≥80%; 三、培训对象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项目实施单位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项目管理办公室、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产科负责人、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乡镇妇幼人员、村级乡医。 四、培训内容 1.管理知识:培训内容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意义、项目的实施及各执行单位职责与管理、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项目监督及协调、健康教育方法。 2.业务知识: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乡镇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 (1)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培训:重点培训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0-6 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5-49 岁妇女保健管理、免费产前筛查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等知识。

医院业务培训制度

医院业务培训制度 第一篇:医院业务培训制度 业务培训制度 1、每周三主任查房时,结合临床病例学习助产知识及技术。 2、对于特殊病例组织学习讨论疾病病因、发病机率、病理特点、母婴风险及产科处理原则,将每种高危妊娠的治疗过程作为医护人员知识更新过程。 3、积极参加市、区卫生局及妇保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并将培训内容传达到每个人。 4、参加院内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技能。 5、对新上岗的人员进行脱产岗前培训不少于48 课时,其中包括母乳喂养的临床培训,新生儿复苏的操作培训。 6、每季度结合区内围产评审会内容,选择一个助产知识课题,在科内讲课。 7、每年全科人员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 课时,并将培训内容作书面记录。 8、年终考核个人继续教育学分是否达标。 第二篇:业务培训制度 业务培训制度 1、实行分级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记录,必要时有试题。 2、妇幼保健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强化业务知识提高医疗水平。 3、县级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县、乡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定期培训,必要时进行业务技能考核。 4、乡级卫生院负责定期召集村级保健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妇幼保健知识,提高基层业务技能。 5、所承办的各项培训任务,均应写出书面的培训计划,备好培训教材,做好培训记录等工作并备案。 6、负责授课人员应按培训计划及培训教材认真准备。

7、不定期组织资深医务人员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发现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次培训作准备。 第三篇:业务培训制度 业务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业务培训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不断更新员工的业务知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础,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各业务分管副总经理是相应业务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办公室负责在各业务分管副总经理的指导下具体承担业务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业务培训工作原则应体现以下特点: ⑴针对性:根据不同的业务范围提供不同类别的培训内容; ⑵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 ⑶操作性:强调授课人员的实践经验,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⑷灵活性:业务培训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强调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日常工作的影响; ⑸持续性:连续不断地进行业务培训以适应相关业务知识更新的最快进度; ⑹全员性:管理者即是培训者,各级管理者有培训下属的义务,每个员工也都有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7)实效性:每一个培训计划的拟定、实施都要追求实际效果。 第四条:业务培训方式可选择以下形式: ⑴ 内部培训:由公司聘请外部讲师或指定公司内部人员到企业授课,培训内容主要针对新知识、新技能,新规范、企业文化等。 ⑵外部课程培训:就某一门只与少数专业部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公司少数专业人员参加的外部公开培训课程进行专业培训。 ⑶工作培训: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是培训者,各级职能部门除了对下级工作进行检查外,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指导,协助下级解决实际问题。 ⑷工作轮换:针对部分员工进行岗位轮换,通过熟悉不同岗位的

市妇幼保健院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实施方案

**市妇幼保健院 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实施方案 各科室: 根据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为使新进人民充分了解医院的文化发展建设过程及办院理念,熟悉工作岗位特点和要求,了解医疗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特制订新进工作人员培训方案,具体内客如下: 一、培训目的 通过有效地培训,提高新进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融入医院发展大局,充分展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培训时间:由人事科拟定通知 三、培训地点:九楼会议室 四、培训内容: (一)、由人事科负责组织的全员集中培训: 1、院领导对医院总体情况介绍; 2、护理部培训内容:医院6S管理及医务人员服务礼仪与医患沟通; 3、医务科培训内容:十八项医疗质量核心制度; 4、保健科培训内容:母乳喂养知识; 5、感染管理科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6、医院办公室培训内容:医院劳动纪律、院文化知识、员工行为规范; 7、保卫科培训内容: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器材使用; 8、信息科培训内容:信息安全重于泰山 9、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分别负责的医疗医技药学专业、护理专业的分专业集中培训。 五、培训考核 (一)、集中培训和分专业培训结束之后分别对考生进行考试。 (二)、学员通过学习以上内容,以书面形式,对授课老师及授课内容进行评价。 (三)、考核合格上岗,考试不合格者进行二次培训,二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取消录用。 附件1:岗前培训安排表 2023年1月9日

附件1: 岗前培训安排表

**市妇幼保健院 医疗、医技、药学专业岗前培训安排表 **市妇幼保健院 护理专业岗前培训安排表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工作制度汇编 (一)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1、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在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全市儿童保健培训、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2、开展儿童保健门诊、高危儿管理工作,包括四病防治、集体和散居儿童的健康检查、儿童营养咨询、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卫生及五官保健工作,并定期对基层儿保门诊进行业务指导。 3、负责全市儿保医生、托幼机构保健老师、营养员、保育员培训,定期举办各类讲座,提高各类人员业务水平,协助当地幼儿园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4、开展儿童保健宣传、指导工作,编写科学育儿及小儿疾病防治知识的宜传资料。 5、开展儿童保健科研工作及流行病学调查,使全市儿保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6、及时了解国内外儿童保健动态,积极引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 (二)儿童生长发育科工作制度 1、做好身高(长)、体重测量仪的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定期(按照4、2、1程序)给小儿进行健康查体,严格按照《WHO或全国0-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表》进行生长发育评价,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和发育趋势。及时发现偏离,正确指导、纠正偏离。 3、积极预防各类营养性疾病,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4、设立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对高危儿专门立案登记,按照高危儿要求进行管理,发育正常后结案登记,转入正常儿童管理。 5、开展健康宣教,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指导家长做好小儿喂养与保健。 6、妥善保管各类门诊记录和相关资料,定期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 (三)儿童营养科工作制度 1、开展儿童营养门诊的指导,为家长提供适合年龄的膳食计划。 2、对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肥胖、贫血、佝偻病等儿童营养性疾病做好膳食调查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定期随访观察。 3、指导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及辅食添加。 4、定期培训各类儿童营养工作人员,提高其营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5、开展儿童营养知识宣教工作。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内容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两规”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 2、掌握本辖区的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指标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搞好主要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 3、加强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等,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做好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工作及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 5、配合市妇幼保健部门具体落实妇、儿保围产协作活动,并进行信息反馈。 6、定期召开基层妇保、儿保业务例会。 7、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基层现场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各项妇女、儿童保健常规制度、保健措施、适宜技术的贯彻落实和推广。 8、根据妇幼保健统一要求,对妇幼保健各类人员的医德、医风、业务技术、研究进行考核。 9、采用多种形式(如录像、广播、报刊、宣传册、画版),向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10、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XXX及妇幼保健工作长效管理制度 1、贯彻“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XXX宗旨,认真落实《增进母乳喂养胜利的十点步伐》、《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医院增进母乳喂养管理规定》,保护、增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规范,提高产科质量。 2、对所有新入院工作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技术的岗前培训。 3、利用多种形式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健康知识教育、指导;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及推销代乳品。 4、“孕妇学校”制定具体的孕产妇培训计划,专业人员定期向孕产妇及家属教学孕产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本领。 5、坚持做好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的早吸允、早打仗工作。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坚持无医学指征制止给婴儿吃母乳外的任何代乳品。 7、做好母乳喂养的咨询和产后随访工作。 8、定期对妇产科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反馈,保持妇产科质量的延续改进。

妇幼保健管理制度

妇幼保健管理制度 一、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儿童保健、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宣传。 2.为孕妇提供产前定期检查服务,做到早孕检查、孕期检查,对高危孕妇实行专案管理,监护分娩。 3.严格遵守产科操作规程,提高产科质量,对产褥期母婴进行二次以上访视。 4. 建立新生儿保健卡,对7岁以下儿童实行系统管理,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5.按省市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妇幼卫生基础登记本。 6.做好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统计工作和年度总结工作,及时、准确、完整上报各种妇幼卫生信息。 7.有专人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两个系统保健管理,努力降低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率。 8.按规定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二、妇幼卫生工作例会制度 1.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妇幼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结合实际,以会代训,开展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妇幼卫生工作管理水平。

2.定期召开妇幼卫生工作例会,通报全区基层妇幼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布置下阶段工作,以会代训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工作指导。 3.定期参加市保健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组织召开的工作例会,了解上级的工作要求,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实施。 4.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公共卫生人员按区妇幼保健院的安排,定时参加工作例会,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 5.遵守会议纪律,认真作好记录,领会会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6.开会前作好各种工作资料和报表的准备,不得弄虚作假。 7.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公共卫生人员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例会上提出,由区妇幼保健院研究解决,必要时再向上级反映。 8.区妇幼保健院对每次例会进行考勤,结合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人员的工作情况作为对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保健业务人员考核制度 1.每月由分管领导对保健科室进行绩效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年底对保健科负责人进行一次年度目标考核。 2.凡当年分配来保健科室人员,都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3.年龄在45岁以下的保健人员每年均须参加业务培训,未经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