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九”的由来

“小九九”的由来
“小九九”的由来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表】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九九歌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国内部分) 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九九乘法表口诀及由来

小九九”的由来 现在小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为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小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原则上需要无限大的乘法表,因此不可能有九九表。例如希腊乘法表必须列出7x8,70x8,700x8,700x8,7000x8……。相形之下,由于九九表基于十进位制,7x8=56,70x8=560,700x8=5600,7000x8=56000,只需7x8=56一项代表。 古埃及没有乘法表。考古家发现,古埃及人是通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计算 5x13,先将13+13得26,再迭加26+26=52,然后再加上13得65。 巴比伦算术有进位制,比希腊等几个国家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巴比伦算术采用60进位制,原则上一个“59x59”乘法表需要59*60/2=1770项;由于“59x59”乘法表太庞大,巴比伦人从来不用类似于九九表的“乘法表”。考古学家也从来没有发现类似于九九表的“59x59”乘法表。不过,考古学家发现巴比伦人用独特的 1x1=1,2x2=4,3x3=9……7x7=49,……9x9=81 ……16x16=256 …… 59x59=3481 的“平方表”。要计算两个数a,b的乘积,巴比伦人则依靠他们最擅长的代数学, axb=((a+b)x(a+b)-axa-bxb)/2。例如 7x9=((7+9)x(7+9)-7x7-9x9)/2=(256-49-81)/2=126/2=63. 古玛雅人用20进位制,跟现代世界通用的十进位制最接近。一个19x19乘法表有190项,比九九表的45项虽然大三倍多,但比巴比伦方法还是简便得多。可是考古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玛雅乘法表。 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少的进步。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十进位制,还发明九九表。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今日世界各国较少使用希腊等国的乘法。 九九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45项积。明代珠算也有采用81组积的九九表。45项的九九表称为小九九,81项的九九表称为大九九。

二十四节气知识问答题

二十四节气知识问答题 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个地方?(黄河流域) 2.“种瓜点豆”是在哪个节气前后?(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3.哪一个节气有吃春饼和春卷的习俗?(立春,这个习俗也叫“咬春”) 4.农历新年通常是在哪个节气前后?(立春) 5.哪个节气到了,迎春花开?(立春) 6.鱼儿在池塘里度过一整个冬天,要被憋坏了,它在哪个节气时,感觉到春天的召唤,开 始向上游,像要把冰面顶破一样?(立春) 7.哪个节气开始,天气回暖,无法形成雪花,下雨天气逐渐增多?(雨水) 8.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春捂”指的的哪个节气后的事情?(雨水,因为雨水后天气回 暖,但是冷暖变化较大,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古人提倡“春捂秋冻”) 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的是哪个节气的事情?(雨水) 10.哪个节气柳树开始发芽?(雨水) 11.哪个节气杏花开放?(雨水) 12.冰化了,鱼儿终于可以跃出水面了,这是哪个节气的事情?(雨水) 13.农历的元宵节与哪个节气相近?(雨水) 14.哪一个节气里,开始打雷?(惊蛰) 15.古人在哪一个节气祭拜“雷公”?(惊蛰) 16.哪一个节气桃花开?(惊蛰) 17.冬眠的动物醒来,爬出洞外活动,这是在哪个节气?(惊蛰) 18.哪一个节气里会有二月二,龙抬头?(惊蛰) 19.“春日农家闲不住,赶马牵牛耕作忙”描写的是哪一个节气?(惊蛰,早春耙地,保证 春播的顺利进行) 20.哪个季节表明春季已经过了一半?(春分) 21.“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是什么意思?(春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过了这一天,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会越来越短,所以会有这种说法) 22.到,海棠花开得热热闹闹。(春分) 23.哪个节气不仅是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 24.哪个季节过后,雨水渐渐增多,雨滴变大,太阳光照在上面,形成七色彩虹。(清明) 25.踏青是哪个节气的习俗?(清明) 26.寒食节过后一两天是什么节气? 27.播种的最佳时机是哪个节气?(谷雨) 28.哪个节气,水开始变暖,鱼虾开始在暖海区活动,渔民们开始下海捕鱼?(谷雨) 29.春季里有一个节气,气候温暖,多雨潮湿,雨水大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谷雨) 30.前后,种瓜点豆。(谷雨) 31.牡丹一般在哪个节气开花?(谷雨,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 32.池塘里的浮萍在哪个时节茂盛生长?(谷雨,一叶经宿即生数叶) 33.哪四个节气标志着季节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 34.立夏之后,有一种动物捕捉大量繁殖的小飞虫,是“农田卫士”,这个动物是什么? 35.芍药被称为“五月花神”,芍药在哪个节气前后开放?(立夏) 36.“立夏挂蛋”是什么意思? 37.谷物颗粒已经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这指的是哪一个节气?(小满)

三九天与三伏天的来历

三九天与三伏天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三九天,是人所感受到最冷的时段。三九天,比较好计算,每年的冬至节这天,就开始进入“数九”,之后,你只要熟悉了中国传统的节气口诀,就知道寒暑时间表了。这就是:“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九九八十一,耕田老汉田中立。”。这意思是说,由于地球有积蓄前端时间的冷热能量的情况,所以,进入冬至之后,还有40天的最冷天气;冬至之后的18天,僵手足;冬至之后的18天—36天的这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可以冻死猪狗;而一旦进入冬至之后的36天——54天的这18天,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气候就转暖了;而冬至之后的54天——70天,人们就要脱下冬衣了;冬至之后的70天,就要准备春耕了,天气就彻底暖和了。 而三伏天怎么计算呢?三伏天的计算稍微复杂点,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国传统历法的规则,还是很容易计算的。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 环 目 迹皇 熘 螅 质歉龈 眨 簿褪?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 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公共基础常识判断之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

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表内乘法(一)、(二)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乘法含义的理解及各部分名称的掌握。经历口诀表的整理过程,发现口诀表中的规律,进一步熟记1~9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提高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经历简单分类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序思考的思维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感受我国渊远的数学文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表内乘法。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设计思路: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实施教学,第一层次:回顾这两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把知识进行整合,并建构知识网络。第二层次:探索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强化记忆。第三层次:全面复习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查缺补漏,综合提升。】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用到了我们的数学知识,游戏中出现的乘法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得数的? 生:用乘法口诀 师:乘法口诀是我们学过的表内乘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对表内乘法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贴课题:表内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知识块 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用课件出示电子课本,让学生一边看课本,师一边提示知识点,唤起学生

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与诗歌 篇一:二十四节气诗歌 源:作文网 一、冬至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小雪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二十四节气与诗歌),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三、立春的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公元七六七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宋朝女诗人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数九寒冬

数九寒冬 篇一: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数九寒天的来历以及计算解释:“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也就是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数九”及其习俗“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阳历12月的21日或22日)当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个单位. “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这些歌谣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就我国多数地区而言,从一九到二九,天气并非最冷,而只是“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和四九大部分时间属于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母狗”.五九以后,大地渐渐回春,天气由冷渐暖,故“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到了九九,已是“惊蛰”节气,所以“九九闻雷,响声持久”. 九九歌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像白鹤一样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华北地区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泻水不流;三九四九破冰石臼;五九四十五,飞禽....当空舞;六九五十四,篱笆出嫩刺;七九六十三,出门把衣袒;八九七十二,黄狗躺阴地;九九八十一,犁牛一齐出. ?? 从“九九歌”可以可以看出,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画九写九明代出现了“画九”的习俗。所谓的画,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图”,图中每九天四句,共三十六句,内容从远古时代的“三皇治世”到本朝代的“大清坐金銮”,称得上是一部富有雅趣的历史“大事记”. 继“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写九”的文化味也是很浓的,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

小九九口算1

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练习题 (一) 1X3= 5X9= 9X5= 5X7= 3X2= 7X2= 1X3= 1X9= 2X6= 2X7= 7X5= 3X4= 8X1= 3X8= 2X6= 9X5= 5X9= 7X9= 8X6= 1X9= 7X6= 4X4= 2X9= 3X4= 3X9= 7X5= 4X2= 3X3= 1X6= 4X9= 6X4= 8X7= 9X8= 6X4= 4X9= 7X2= 3X7= 8X9= 7X1= 3X2= 7X7= 9X6= 9X7= 1X1= 5X8= 9X8= 7X6= 8X9= 2X9= 1X2= 6X5= 2X4= 7X1= 5X8= 8X5= 1X8= 8X8= 3X9= 1X5= 7X5= 3X3= 5X1= 9X9= 2X5= 9X3= 8X2= 5X2= 4X8= 8X2= 2X4= 4X8= 6X7= 8X7= 1X7= 4X6= 1X2= 3X3= 3X4= 5X6= 7X1= 7X9= 4X3= 5X3= 8X6= 7X8= 6X3= 7X9= 4X6= 5X6= 3X6= 6X5= 5X3= 2X4= 8X5= 4X6= 6X7= 5X2= 1X1= 7X1= 2X3= (二) 8X7= 6X3= 7X8= 3X4= 1X6= 6X6= 4X7= 6X4= 3X1= 5X7= 9X4= 6X2= 2X5= 7X1= 4X5= 0X6= 7X5= 3X2= 2X4= 3X7= 6X5= 2X6= 3X6= 5X4= 1X8= 5X6= 8X3= 2X6= 3X3= 4X5= 6X4= 6X3= 4X5= 3X8= 7X1= 5X3= 7X6= 2X3= 9X9= 2X5= 8X1= 8X7= 1X9= 7X2= 4X2= 8X8= 1X0= 8X5= 7X1= 1X4= 8X7= 2X2= 9X3= 3X4= 2X6= 3X9= 6X7= 7X4= 5X5= 7X5= 6X2= 7X5= 8X5= 6X2= 8X6= 6X7= 7X9= 8X7= 7X9= 7X6= 4X7= 5X1= 3X2= 4X5= 7X6= 3X6= 6X5= 6X2= 6X9= 7X7= 9X3= 8X3= 6X6= 6X5= 7X2= 4X3= 9X5= 5X9= 7X3= 2X3= 9X7= 4X8= 8X6= 8X8= 8X6= 7X6= 5X9= 6X8= 1X8= 2X3= (三) 5X2= 4X7= 0X5= 8X8= 7X3= 8X1= 9X8= 5X7= 5X8= 8X2= 4X7= 5X4= 6X1= 8X8= 7X8= 2X6= 4X2= 7X6= 6X8= 6X2= 1X8= 6X3= 5=6X 9X5= 9X4= 6X1= 5X9= 1X3= 3X4= 3X2= 6X5= 7X2= 4X9= 2X2= 6X5= 4X3= 9X1= 2X9= 4X7= 2X2= 1X6= 4X5= 2X4= 2X2= 5X1= 4X7= 8X1= 4X5= 2X9= 2X6= 5X8= 7X9= 6X3= 8X6= 1X7= 8X6= 6X9= 4X5= 7X2= 5X7= 7X9= 8X7= 7X8= 2X3= 5X7= 2X3= 2X8= 4X9= 6X1= 2X7= 2X4= 5X2= 3X7= 6X1= 8X9= 5X8= 6X4= 9X1= 3X9= 3X7=

冬至入九,九九歌谣

1.什么是三九?为什么寒冷?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2.何时入九?九九歌谣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3.什么是三伏?何时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4.夏九九歌谣 冬至数九过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 夏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九九乘法表”的由来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九九乘法表”的由来 乘法口诀,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轻重》云:“滤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韩诗外传》云;“齐桓公设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见者。”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还是,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顺序与后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所以称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现在人们一般把那些有心计、会算计、善谋划的人形容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他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我家的小猫_六年级作文_4

我家的小猫 我家的小猫150字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它的毛白白的,蜷起身子像雪球一般,所以,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小白”。 小白脸上有几条长长的胡须,尾巴长长的,有一些黑色的斑纹,翘起尾巴时非常可爱。 小白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白天,它找一个很安静的地方睡个好觉;到了晚上,它开始干活了,只见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想大灯泡一样,四周巡视着,一有动静,马上扑过去。机灵的小白有时也会在地上假睡,小老鼠以为它真的睡着了,就轻轻的走进屋子里偷食物,小白一伸爪子,抓住了小老鼠,小老鼠成为了小白的美餐了,你说小白是不是很聪明呢。 我爱我家的小白!我爱我家的小猫! 我家的小猫猫咪150字几年前,我爸爸问我要不要养猫,我想了想,说:“要吧。”然后,爸爸和弟弟连忙下楼,过了几十分钟,爸爸手上抱着一只小猫跑上来爸爸说;“看,可爱吧。” 那只猫全身是白色的,十分可爱,它还有一双棕色的眼睛。还有,它从不让人摸它的头,但时间一久,它就会顺从于你的手下。 还有,只要你跟它玩好玩的游戏,还摸它的头,它就会永远记住你,还会一辈子缠着你。 我记的有一次,猫咪在地上躺着,如果你从它身上跨过,它会发狂的。 正因为这样,我都不知道该给它取什么名字,就一直叫他猫咪。 这就是我家的小猫――猫咪。 关于家庭的作文:我家的小猫150字我的家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家庭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和一只可爱的小猫。 它是一只刚刚满月的小猫,非常淘气,圆圆的脑袋,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珠子忽闪忽闪的,像两颗黑宝石一样。所以我给它起名叫小淘气。它每天在地板上打滚,它的头撞在门上和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它到院子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我每天放学回家,只要小淘气听到我的脚步声,就会给我开门。吃过晚饭后,我出去散步的时候,小猫就跟着我,它像我的保镖一样。 这就是那只淘气的小猫。 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二小四 我爱我家的小猫250字从前我家养了一只淘气的小猫,它的名字叫做阿笨猫。 阿笨猫有一身黑白相间的毛,尾巴全白的。阿笨猫眼睛大大的,到了晚上的时候它的眼睛发出绿色的亮光,可能可以容易抓老鼠吧。 有一次,我在家看电视,见阿笨猫在“喵喵”,我就跑到阳台,见阿笨猫抓了一只小鸟,我想它是不是太笨了,或是饿坏了?不见它抓老鼠反而抓了一只小鸟,怪不得人家叫它叫做阿笨猫呢。是想让我奖励它吧,就在那“喵喵”的叫,我只好拿两条鱼打发它。 还有一次,我妈妈叫我喂鸡,阿笨猫就跟在我后面,它以为我喂他呢!阿笨猫真是阿笨猫啊!别看它笨,它挺可爱呢。 我准备上学的时候,看了看它,没想到它生了小猫呀。刚生出来的小猫有五六只,三只黑的,两只白的,刚生出来还没开眼睛呢,好可爱啊!我真舍不得离

传统节日问答活动题目及参考答案

传统节日问答活动题目 及参考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寻故途》当年歌语喧嚣处,今朝陌看无言土。春秋又到佳节时,熏茶重拾故人牍。辛夷书辛卯九月三十 1、【选择】牛郎织女的传说形成七夕最早可追溯到哪朝? A.春秋 B.战国 C.汉 D.南北朝 答案:B 典籍记载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时间当在,地点则在。查经问典,《诗经·小雅·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睆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还有一首与织女有关的《周南·汉广》中所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据史料记载,诗中的“汉”即指,又指天汉(银河),“游女”是指或织女星神。楚人雄距,甚重祠祀“汉之游女”。另外,在楚地民间,常将牵牛星与搞混淆了。南北朝时南阳人的《荆楚岁时记》注文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而在“牛郎织女星座”中,正是以河鼓为牵牛。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楚始都于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2、【填空】崔涂《除夜有怀》

迢递巴山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僵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又称除夕、岁除、大年夜等。除夜的风俗活动甚多。其中北方人做(),南方人做()。 答案:北方饺子,南方年糕。 3、【问答】《晋书》记载:“冰冻始泮,蜇虫始发,鸡始三号,天曰作时,地曰作昌,人曰作乐,鸟兽万物莫不应和。”驱除灾邪、祈求平安贯穿于整个春节的活动。如元日的饮屠苏酒、燃爆竹、贴挑符等。而元日即指新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元’为开始开端的意思,这一天被称之为‘三元’是指哪三元? 4、 答案:年、季、月

小学一年级语文《九九歌》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九九歌》教案范文 九九歌是中国民间谚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九九歌》经典教案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九九歌》经典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要学课文的会认会写生字和笔画。 ★学习各种识字方法与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明白人民在勤劳中的智慧。 教学准备 ★卡片课文生字词语 ★课文插图课件 ★桃树挂图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和笔画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1、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堆雪人。让学生看图说话,并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在冬天里,一场鹅毛大雪过后,最喜欢做什么?相机发展语言。 2、洁白的雪为冬天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冬天童话般的色彩。那么你们知道冬天的节气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冬天节气的谚语《九九歌》。(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圈点文题中的“九”,这个字是我们要书写的第一个字。谁想说说这个字怎么写?应该注意什么(课件演示“九”的笔顺)引 导学生观察九字在虚宫格里的位置。重点在笔顺。师范写,生练习写。(每个写1个)。扩词。 4、九九歌究竟写了什么呢?我们快快打开语文书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听字音,语气,节奏) 领读(读准字音,模仿语气)

自由读(圈出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同桌互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 试读课文,巩固生字,即能够把课文较通顺、流畅地读出来。 2、什么是九九歌呢?学生汇报。 3、教师讲解: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叫数九,这样从冬至起,一九、二九……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九九歌》描写的就是这八十一天的天气,温度的变化。跟节气有关的谚语又叫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确气象和农时变化的通俗易懂的固定语句,通常作为他们耕种作息的依据。 三、自主读文,随文、随图识字 1、课件出示文中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中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要求能用简单的话说出图的大意,并能用文中的句子配图。先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相机教学文中生字,二类字读准音,一类字记住形。这里重点指导学习“力、边、遍”。在此环节中,应引导学生文、图结合,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巧记字形:如学生会说“四”像窗户和窗帘,字理识字,区别形近字方法学习“手”、“毛”,部件组合法学习力+口=加等。(中间加入休息:边读文边做律动)

我的妈妈是老师小学作文500字3篇

我的妈妈是老师小学作文500字3篇 导读:我的妈妈是老师小学作文500字篇1 看了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问:你到底是写的是妈妈,还是老师?别急,让我慢慢道来。她呀,既是我可亲可敬的妈妈,又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 她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一头黄色的卷发,配上有点向下凹的鼻子,真有点外国佬的味道。 她对工作总是尽心尽责。“六一”快到了,学校又要举行“书法、美术”作品比赛了。妈妈班上的学生为了把手工作品做得更好,就请妈妈教他们做。 一天下午放学后,那些学生纷纷来到我家等候妈妈,可是妈妈还在学校帮另一帮学生排练舞蹈节目。六点多了,妈妈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家。可妈妈没顾得上休息一会儿,又弓着背,手把着手地教起他们来。我在一边写作业,有一道题不会写,就轻轻地走过去问妈妈,妈妈却说:“坚,你可不可以到另一个房间去写作业?”我听了气嘟嘟地走开了。 七点多了,学生的父母都弄好饭来接孩子了,我的肚子也咕咕地提意见了,可我们家的灶台还是凉凉的。我心里埋怨着:妈妈心里只有她的学生,都不管我了! 可是,“六一”那天,看着妈妈满脸笑容地站在表彰大会的领奖台上时,我对妈妈的“怨气”却不由自主地被另一种“傲气”代替了。 是呀,妈妈,不光是我的妈妈,她也是学生们的“妈妈”,我也

得到过许多“妈妈”的爱呀!——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因为有了您们,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谢谢您,妈妈!谢谢您们,敬爱的老师! 我的妈妈是老师小学作文500字篇2 “翔宇,自己写作业,妈妈要去学校啦!”周末里,妈妈一声喊,便拎着提包,拿着车钥匙,骑上电动车到学校加班去了。 我开始写作业,写着写着,手有点酸,就起来到我的书架前转悠转悠。突然,我发现书架上“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的书空了一大格。怎么回事啊?难不成凭空蒸发了?我连忙打电话给妈妈:“老妈,我‘国际大奖系列’的书怎么没了这么多?”“被我拿到班上奖励学生啦!”妈妈咯咯地笑着。“啥?怎么可以这样?拿儿子的书去奖励学生?抗议抗议!”“哈哈,妈妈现在要做事啦。回去再和你慢慢说。” “会不会还有别的书失踪了呢?”我马上开始搜索我的三个书架。我发现妈妈给他们班学生做的班报,其中也有一些读后感,他们读的该不就是我的书吧?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我自己肃然起敬:要不是我的书支援他们,他们还写不出这样的读后感呢。 上个学期,妈妈每个周末都要做班报,有时忙得吃饭都要拖了。吃完饭,还没休息一会儿,就又坐到电脑前,开始编辑。班报做好了,还会来征求我的意见,看看颜色什么的好不好看。我很喜欢看妈妈班上的班报,从那些作文里,我仿佛看到他们学习生活的影子,这些作文有的快乐,有的悲伤。 妈妈为这些班报排版,编辑,打印,有时候干脆忙到深夜……

幼儿园大班语言《九九歌》教案

《九九歌》 班级:亲情班执教教师:曹康宁 课题来源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向来有冬至大于年的说法。冬至民俗众多,最为常见的除了吃饺子,就是数九。希望通过本节课,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九九歌》的相关内涵。 活动目标 技能目标:幼儿可以通过图画亮相内容,让幼儿熟记《九九歌》。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九九歌代表的内涵。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谚语,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节气变化。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记住谚语《九九歌》 活动准备 ppt 黑板大卡纸字卡图片胶棒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小朋友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幼智园西边的河水什么时候结冰、又是什么时候化开吗?(不知道) 曹老师就知道,因为曹老师会《九九歌》。小朋友们想不想学? 2.分句学习谚语《九九歌》 先来看几幅画,我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下这些都画了什么?当幼儿描述图画内容时,引出一句谚语内容,并带领幼儿朗读。 3.通读并讲解谚语来历 那你们知道这个《九九歌》的来历吗?我们古代的农民伯伯,为了早早的把冬天赶走,不耽误种地,就根据他们看到的这些景色变化,把这段寒冷时期,从冬至那天开始起,每九天为一个“九”,数到第九个九,就是“九九”,一共八十一天,

编成了这个小谚语,就叫做《九九歌》。 那我们再来完整的读一遍吧,先请小女生跟曹老师读一遍。 再请小男生和老师读一遍吧。 4. 拼图游戏 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和字卡,让小朋友们小组合作在白纸上拼出九九歌。然后进行点评。 结束部分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有了它人们就可以尽早地知道天气的变化,不会耽误农时了。那今天老师还要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爷爷奶奶,我们还有什么谚语,明天来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九九歌

《九九歌》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九九歌》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在朗读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这首儿歌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讨论,通过表演等形式汇报结论。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对儿歌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老师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此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可采用影视、图像等直观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挖掘教材内涵。 教学目标设计: 情感目标: 感受农谚作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有文化现象的魅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能力目标: 掌握随图、随文识字的方法。掌握引读接读、拍手读、看插图背等多种朗读和背诵的策略。在查找资料、问父母的过程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 学会“四”“六”“九”“手”“力”“加”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笔画“竖弯”,会认7个字。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首农谚,描述了从冬至那一天算起,以后九九八十一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本文读起来朗朗上口,结合书中提供了六幅不同景色的图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分析: 一、从实际入手,导入新课 二、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识字教学 三、教师活动:唱歌 四、游戏环节:

五、反复练习,游戏巩固 六、朗读背诵的训练 教学困难分析及媒体设计: 1、观察书中图片,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注意力易分散。将静态的图片以动画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教学教法单一,重点不突出。将生字的笔顺、字理通过电脑展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实施: 一、从实际入手,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从操场经过,你们说,外面的天气怎么样啊?(很冷)。我也觉得很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编写的农谚《九九歌》。它和冬天有一定的联系。(跟读课题)。还有一个采蘑菇的小兔子,它的蘑菇篮子中有许多小蘑菇。是要奖励给这节课表现好的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识字教学。 学习“九”: 1、从课题中导出本课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 2、教师板书课题,请大家注意观察,谁能说一说你看到老师书写九字时的笔顺是什么?(学生在座位上书空笔顺) 3、学生集体书空九字的笔顺。 4、指导书写(1)观察:九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第一笔,在竖中线左侧,上二线处起笔写撇,经过横中线,在下二线右二线的交点处收笔。第二笔,在横中线上方一笔尖的位置,左一线左二线中间再向左二线一笔尖的位置起笔。右一线上一线的位置折笔,向左倾斜,在下一线和下二线的中间处弯过来于右二线的地方提笔写钩。(2)教师书写,学生观察(3)学生书写。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写字的姿势,要做到三个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设计书写的个数。(通过整体观察这个字,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再进一部强化,教师书写将会在学生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最后学生书写效果会更好。)

小学五年级期末考试作文: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 本文作文是关于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作文我的外婆,欢迎阅读。 外婆是我内心最柔软的深处,与外婆在一起的时光是时光里最清澈干净的日子。 小时候最调皮的我很是让爸妈头疼,但是我最爱和外婆在一起了。外婆是个非常勤劳的女人,她经常去田里干活,这时候我就喜欢屁颠屁颠的跟着外婆,不是因为我想去干活,而是我喜欢去田里,喜欢田里的味道,田里的天空,田里风雨,每次外婆做完活都会带我去集市上买冰棒,这是我每次内心最大的期待与美好。外婆一脸慈爱的看着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早一看穿了我心中的小九九,摸着我的头说:好,好,你个小调皮,就想跟着外婆去捣蛋。就这样,外婆干净利落的带着劳动工具,习惯的走着,我一路跑一路走哼着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热烈的阳光撒在干燥而空旷的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老家田野里特有的香气,忽有忽无的影子透露出蓝天的样子。外婆利落的拿起锄头把土松了松,往土里浇了些水,接着把什么东西撒进了土里。“外婆呀,你在弄什么呀?”“花生呀,到时候我们的崽崽就有花生吃了呢,等你回城里了外婆让家里人给你寄过去”外婆擦了擦脸上和额头的汗,一脸欣慰的说着,仿佛是想着来年的收成。我跳着说好呀好呀,那我要吃外婆种的大花生。 外婆每天起的非常早和外婆家的公鸡一样早,每次我都拿着扫把赶着大公鸡不满意的说:大公鸡就你事多,吵着我睡觉,吵我睡觉就算了,还吵着外婆哼。这时候外婆总是笑嘻嘻的说:崽崽呀,我看你是你想睡懒觉吧,你太懒了,外婆可是要去田里干活的,你不要说大公鸡了,你要早睡早起知道不,回城里了爸妈

看见你这么懒会说你的哦。外婆还是带着笑意,我知道外婆是不会说嫌我懒的。在大公鸡执着的叫声中,夹杂着我追赶它的声音,日子很慢,很慢,我却希望再慢一些......但是时间还是细脚伶仃的白驹过隙,我还是到了离开的日子。 回到城里的日子,把所以的精力都在学习上了,连和外婆打电话的时间都没了,听说外婆很想我,她说家里的公鸡还是会每天叫,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嫌他烦了。 终于有一天,妈妈说外婆太操劳了,总是白天黑夜不停地去田里干活,熬出毛病来了,听到这一刻我得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即使在这么关键的学习期我还是坚持请假去回外婆家,没人人可以阻止我,我还是这么倔。 原来一切看起来都似变不变的样子,外婆家的那颗桃树还是很难长果子,那条去田野的路还是这么的小,那天空还是这么的蓝,但是那只天天叫的公鸡的叫声却没有这么响亮了,外婆不在那么利落的去田里干活了。看着在床上的外婆我心里一震,但是我知道我不能哭,不能让外婆知道我哭了,外婆你还没有给我寄花生呢,田里的菜谁去浇水呀?那只大公鸡都没人喂它了,它还这么吵我睡觉呀?外婆她没有回答我,只是安静躺在床上,还是带着和蔼的笑容。 看着外婆家那把有着时间历史的锄头也安静的躺在那里,我告诉自己,外婆别急,我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