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三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三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三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二)1、√;2、√;3、╳;4、╳;5、√;

1、 一线性系统不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若用它传输一个1000Hz 的正弦信

号,则必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

2、 在线性时不变系统中,当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的拉

氏变换称为传递函数。( )

3、 当输入信号)(t x 一定时,系统的输出)(t y 将完全取决于传递函数)(s H ,而与

该系统的物理模型无关。( )

4、 传递函数相同的各种装置,其动态特性均相同。( )

5、 测量装置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就越大。( )

6、 幅频特性是指响应与激励信号的振幅比与频率的关系。( )

(三)╳ √ √ √ ╳ ╳

(三)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滑线变阻器式传感器不适于微小位移量测量。( )

2、 涡流式传感器属于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

3、 压电加速度计的灵敏度越高,其工作频率越宽。( )

4、 磁电式速度拾振器的上限工作频率取决于其固有频率。( )

(三)√ √ ╳ ╳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

其相频特性为 。

(1))()(21ωωQ Q (2))()(21ωωQ Q + (3))()()()(2121ωωωωQ Q Q Q +(4))()(21ωωQ Q -

4、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4 。

(1)存在,但<5% (2)存在,但<1

(3)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4)不存在

5、 忽略质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 2 系统。

(1)零阶 (2)一阶 (3)二阶 (4)高阶

6、 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 3

(1)固有频率 (2)线性度 (3)时间常数 (4)阻尼比

7、

用阶跃响应法求一阶装置的动态特性参数,可取输出值达到稳态值

倍所经过的时间作为时间常数。

(1)0.632 (2)0.865 (3)0.950 (4)0.982

(二)(4)(3)(2)(4)(2)(3)(1)

(二)选择题

1、 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 。

(1)力 (2) 应变 (3)速度 (4)加速度 2、 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 3 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1)本身物理性质 (2)体积大小 (3)结构参数 (4)电阻值

3、 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4

(1)位移 (2)材质鉴别 (3)探伤 (4)非金属材料

4、 变极距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 2 关系。

(1)非线性 (2)线性 (3)反比 (4)平方

5、 半导体式应变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其电阻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3 。

(1)长度 (2)截面积 (3)电阻率 (4)高通

6、 压电式传感器输出电缆长度的变化,将会引起传感器的 3 产生变化。

(1)固有频率 (2)阻尼比 (3)灵敏度 (4)压电常数

7、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4传感器。

(1)电容式 (2)压电式 (3)电阻式 (4)电涡流式

8、 自感型可变磁阻式传感器,当气隙δ变化时,其灵敏度S 与δ之间的关系是:

S = 4 。

(1)δ

1k (2)δk (3)2-δk (4)2--δk 9、 光电倍增管是利用 2 效应制成的器件。

(1)内光电 (2)外光电 (3)光生伏特 (4)阻挡层

(二)(2)(3)(4)(2)(3),(3)(4)(4)(2)

第四章 信号调理、记录和显示

(二)选择题

1、 设有一电路,1R 是工作桥臂,2R ,3R ,4R 是固定电阻,且4321R R R R ===。

工作时1112R R R ?+→,则电桥输出电压≈y e ( )。0e 为电桥的电源电

压。

(1)0114e R R ? (2)0112e R R ? (3)011e R R ? (4)01

12e R R ? 2、 调幅过程相当于在时域中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1)相乘 (2)相除 (3)相加 (4)相减

3、 电路中鉴频器的作用是 。

(1)使高频电压转变成直流电压 (2)使电感量转变为电压量

(3)使频率变化转变为电压变化 (4)使频率转变为电流

4、 一选频装置,其幅—频特性在∞→2f 区间近于平直,在02→f 区间急剧衰

减,这叫 滤波器。

(1)低通(2)高通(3)带通(4)带阻

5、一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是

f,-3dB带宽是B,则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等于。

(1)B

f+

0(2)B

f-

(3)B

f

(4)B

f

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频率分辨力越高,则泄漏误差越小。()

2、A/D转换器的位数越多,则量化误差越小。()

3、对于周期信号,经整周期采样后,可完全避免栅栏效应。()

4、窗函数频谱的主峰瓣宽度越窄,旁瓣幅度越小,用其截取信号所引起的误差

越小。()

5、互相关函数是偶实函数。()

6、利用系统输入x(t)与输出y(t)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可求该系统的频率响

应函数。()

7、若系统是完全线性的,则输入-输出的相干函数一定为1。()

(二)1、╳;2、√;3、√;4、√;5、╳;6、╳;7、╳;

第六章振动测试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越高,其工作频率越宽。()

2、磁电式速度拾振器的上限工作频率取决于其固有频率。()

3、压电式加速度计手持探针法测振时,加速度计的使用上限频率最低。()

4、压电式加速度计的重量越轻,使用上限频率越高,灵敏度越低。()

5、涡流位移传感器属于绝对式拾振器。()

6、低频激振时,激振器的安装固有频率应比激振频率高3倍以上。()

7、快速正弦扫描激振属于宽带激振法。()

8、脉冲锤的锤头越软,则激励的频率范围越大。()

9、在振动测试中,测得的激励和响应之间的相位差包括了测试系统中所有仪器

的相移。()

绝对式;6、力传感器,加速度计;7、电荷放大器,电压放大器;8、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9、参考。

(二)1、╳;2、╳;3、√;4、√;5、╳;6、√;7、√;8、╳;9、√;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空格上,每题1分,共10分)

1.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 4 信号。

A 复杂周期

B 非周期

C 瞬态

D 随机

2.平稳随机过程必须 2 。

A 连续B统计特征与时间无关 C 各态历经 D 统计特征等于时间平均

3.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是 3 。

A 固有频率

B 阻尼比

C 时间常数

D 灵敏度

4.系统在全量程内,输入量由小到大及由大到小时,对于同一个输入量所得到的两个数值不同的输出量之间的最大差值称为 1 。

A 回程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误差

D 非线性误差

5.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 2 。

A 力

B 应变

C 速度

D 加速度 D B C A B

6—10 D B D B D

6. 用于评价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因果性。

A 传递函数

B 互相关函数

C 互谱密度函数

D 相干函数

7.为使电缆的长短不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应选用 放大器。

A 电压

B 电荷

C 微分

D 积分

8.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 是 传感器。

A 电容式

B 压电式

C 电阻式

D 电涡流式

9. 信号分析设备可分析的频率低于磁带记录仪记录信号的频率,可将磁

带 ,也可达到分析的目的。

A 重放速度放快

B 重放速度放慢

C 重放速度不变

D 多放几次

10.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

A 存在,但<5%

B 存在,但<1

C 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D 不存在

三、判断题(用√或×表示,在正确的题目对应的括号里填√,反之填 ×,每

题1分,共10分)

1.(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 )传递函数相同的各种装置,其动态特性均相同。

3.( )调幅波是载波与调制信号的叠加。

4.( )涡流传感器属于有源传感器。

5.( )滑线变阻器式传感器不适于微小位移量的测量。

6.( )窗函数频谱的主峰瓣越窄,旁瓣幅度越小,用其截取信号所引起的误

差越小。

7.( )恒带宽滤波器的中心频率越高,其带宽越宽。

8.( )随机激振属于宽带激振法。

9.( )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越高,其工作频率越宽。

10.( )若系统是完全线性的,则输入输出的相干函数一定为1。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已知周期方波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为

??

? ??+++= t t t A t x 0005sin 513sin 31sin 8)(ωωωπ 试绘出该周期方波的单边幅值谱,并说明其频谱特点。

2. 二阶测试装置的两个动态特性参数是什么?为了实现不失真测试,如何确定

其取值范围?

3. 何谓不失真测试?实现测试不失真的测试装置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应如何?

4. 信号的预处理包括那些环节?

5. 为什么在动态电阻应变仪上除了设有电阻平衡旋钮外,还设有电容平衡旋

钮?

6. 测得两个同频正弦信号的相关函数波形如图1,问:

图1

(1) 这一波形是自相关函数还是互相关函数?为什么?

(2) 从波形中可以获得信号的哪些信息?

五、计算题(共14分)

1.(6分)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ωτ

ωj H +=11)(, 式中 s 05.0=τ 当输入信号为)45100cos(5.0)60cos(6.0)( -+=t t t x 时,求滤波器的稳态输出

)(t y

2.(4分)有一信号)cos()(?ω+=t A t x ,初始相角?为一随机变量;

试求 1)求其自相关函数;2)确定其均值和方差。

3.(4分)以阻值Ω=120R ,灵敏度5.2=S 的电阻丝应变片与阻值为Ω120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 ,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当应变片的应变

为1000με时,分别求出单臂、双臂电桥的输出电压

六、 应用题(共16分)

1. (6分)某车床加工外圆表面时,表面振纹主要是由主轴箱转动轴上齿轮

不平衡惯性力使主轴箱振动所引起,实验测得振纹的频谱如图2(a )所示,

主轴箱内的传动示意图如图2(b)所示,传动轴Ⅰ、Ⅱ和主轴Ⅲ上的齿轮齿数

分别为Z 1 = 30, Z 2 = 40, Z 3=20, Z 4=50, 传动轴Ⅰ的转速为 n 1 = 2000转/分

(根据传动比计算可知:传动轴Ⅱ的转速为 n 2 = 1500转/分,主轴Ⅲ的转速

为 n 2 = 600转/分),试分析哪一根轴上的齿轮不平衡量对加工表面的振纹影

响较大?为什么?

(a ) (b)

图2

2. (10分)欲测试图3(a)所示简直梁的动态特性参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1)请从现有设备中选择,并用框图表示测试系统构成,简述测试过程;(2)测得该梁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b)所示,根据该曲线如何确定简直梁的动态特性参数(给出原理、公式并在图中表示)

(现有设备:压电式加速度计、压电式力传感器、磁电式速度计、电阻应变片、电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激振器、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显示设备)

图3 (a)

图3 (b)

一、选择题(每题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共10分)

1—5 D B C A B

6—10 D B D B D

二、判断题(每题1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共10分)

1—5 ×√×√√

6—10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5分)

2分

频谱特点:离散性、谐波性、递减性 3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

2.(5分)

固有频率(n ω)和阻尼比(ξ) 3分(每答对一个得1.5分)

为了实现不失真,阻尼比(ξ)取值0.6 ~ 0.8; 工作频率取值小于等于

0.58n ω 2分(每答对一个得1分)

3. (5分)

输出y(t)与输入x(t)满足关系y(t)=A 0x(t-t 0), 其中A 0和t 0为常

数,

则为不失真测试。 2分

或者用文字描述上述关系,描述正确2分,不完整1分,错误不得分。

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测试装置的

幅频特性为 A(ω)= A 0 = 常数 1.5分

相频特性为 φ(ω)=ω0t - 1.5分

或者用文字表述,表述正确同样得分。

4. (5分)

(1)电压幅值调理(或者放大) 1分

(2)滤波(或者滤去高频) 2分

(3)隔离直流分量(或者隔直) 1分

(4)如原信号进行调制,则应先进行解调(或者解调) 1分

5. (5分)

动态电阻应变仪采用的是纯电阻交流电桥(1分),即使各桥臂均为

电阻,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1分),相当于在各桥臂上并联了一个电

容,因此,除了电阻平衡外,还须有电容平衡(3分)。 5分

其它的表述酌情给分。

6. (5分)

(1)互相关函数,因为是非奇非偶函数。 2分

(2)频率信息:正弦波形的频率与此波形频率相同 1分

相位信息:两正弦波形之间的相位差就是此波形中的初相位 1分

幅值信息:此波形的振幅是两个正弦波振幅乘积的一半 1分

四、计算题(共14分)

1. (6分) )45100cos(

5.0)60cos(

6.0)(?-+=t t t x 令)60cos(6.0)(1t t x =,)45100cos(5.0)(2?-=t t x

根据线性系统频率保持性和幅频相频特性

2

)(11)(τωω+=A ,)tan()(τωω?-= 由601=ω,可以得到:

316.0)6005.0(11

)(21=?+=ωA 1分

?-=?-=-=565.71)6005.0()()(1arctg arctg τωω? 1分

)565.7160cos(1896.0)565.7160cos(316.06.0)(1?-=?-?=t t t y

由1002=ω,可以得到: 196.0)10005.0(11

)(22=?+=ωA 1分

?-=?-=-=69.78)10005.0()()(2arctg arctg τωω? 1分

)69.123100cos(098.0)69.7845100cos(5.0196.0)(2?-=?-?-?=t t t y

由线性系统的叠加性可得

)

69.123100cos(098.0)565.7160cos(1896.0)()()(21?-+?-=+=t t t y t y t y 2分

2.(4分) 自相关函数:?+?=T x dt t x t x T

R 0)()(1lim )(ττ 1分 =dt t A t A T T )])(cos[)cos(1lim 0

?τω?ω++?+? =)cos(2

2

ωτA 1分 均值:?-=220

00)(1T T x dt t x T μ=?-+22000)cos(1T T dt t A T ?ω=0 1分 方差:2

])([12220200

A dt t x T T T x x =-=?-μσ 1分 3. (4分)单臂:

36000105.241010005.24

141414--?=????==??=??=u S u R R u R R u y εV 2分

双臂:

3600010541010005.22

121212--?=????==??=??=u S u R R u R R u y εV 2分

五、应用题(共16分)

1. (6分)转动轴I 的转动频率为:2000/60=33.3HZ ; 1分

转动轴II 的转动频率为:1500/60=25HZ ; 1分

转动轴III 的转动频率为:600/60=10HZ ; 1分

与实验测得振纹的频谱图比较可知轴II 上的齿轮不平衡量对加工表面

的振纹影响最大。 3分

2.(10分)

(1)(6分)

测试系统组成框图:(4分)

测试过程(2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由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传送给激振器,激振器通过压电式力传感器对简支梁激振;压电力传感器拾取激振力信号,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拾取振动信号,分别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数据采集系统,最后由显示设备显示频率响应函数。

(2)(4分)

二、判断题(每题1

1.将时域信号进行压缩,同样则该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将会产生压缩变化。()2.金属电阻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是由导体电阻率的变化所引起。()

3.由于H(s)=Y(s)/X(s),即将X(s)减小时,H(s)将增大,因此H(s)和输入有关。()

4.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谱的相应变化。()

5.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τ越小越好。()

6.不属于周期信号。()

7.信号的频域描述是以时间为独立变量的描述方法。()

8.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中,输入输出之间是线性的关系。()

9.传递函数表征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并反映了物理结构,因此,凡传递函数相同的系统,其物理结构相同。()

10.若两信号是同频率的周期信号,当两信号的频率相同时,两信号相关。()二、判断(10)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论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所有周期信号都是功率信号;

2、离散信号即就是数字信号;

3、信号的频域描述能直观地反映信号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4、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

5、两信号不同频率相关,同频不相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连续的

b、离散的

c、周期的 d 、非周期的

2、系统动态特性在复数域可用()来描述;

A、传递函数 b、频率函数 c、脉冲响应函数 d、傅立叶变换

3、交流电桥除了调电阻平衡以外,还要调()平衡;

a、电感

b、电压

c、电容

d、压力

4、()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

a、磁电式

b、压电式

c、电阻式 d 、电感式

5、在调制过程中,控制高频振荡的低频信号为();

a、载波

b、调制信号

c、已载波

d、已调制信号

6、带通滤波器可由()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而成;

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

7、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决定;

a、品质因子

b、截止频率

c、滤波器因数

d、带宽

8、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函数.

a、偶

b、奇

c、递减

d、递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b

2、b

3、c

4、b

5、b

6、a

7、d

8、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离散的

b、连续的

c、周期的 d 、非周期的

2、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函数

a、偶

b、奇

c、递减d递增

3、带通滤波器可由()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联而成;

a、带阻

b、带通

c、高通

d、低通

4、()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

a、磁电式

b、压电式

c、电阻式 d 、电感式

5、在调制过程中,控制高频振荡的低频信号为();

a、载波

b、已调制信号

c、已载波

d、调制信号

6、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决定;

a、品质因子

b、截止频率

c、带宽

d、滤波器因数

7、系统动态特性在复数域可用()来描述;

a传递函数 b、傅立叶变换 c、脉冲响应函数 d、频率函数

8、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函数。

a、递减

b、递增

c、偶

d、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a

2、a

3、d

4、b

5、d

6、c

7、d

8、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3.将时域信号进行扩展,同样则该信号对应的频域信号将会产生压缩变化。()4.金属半导体应变片在测量某一构件应变时,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是由半导体几何尺寸的变化所引起。()

3.由于H(s)=Y(s)/X(s),即将X(s)减小时,H(s)将增大,可见H(s)和输入有关。()

4.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不一定会引起频谱的相应变化。()

5.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τ越大越好。()

6.属于准周期信号,是周期信号的特例。()

7.信号的时域描述是以频率为独立变量的描述方法。()

8.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中,输入输出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

9.传递函数表征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并反映了物理结构,因此,凡传递函数相同的系统,其物理结构相同。()

10.若两信号是同频率的周期信号,当两信号的频率不相同时,两信号也可能相关。()

二、判断(1×10)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论点是否正确,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测试装置的灵敏度定义为单位输出变化所引起的输入变化。

2、两信号同频率相关,不同频不相关;

3、直流电桥的和差特性是电阻值变化:相邻相反,相对相同

4、信号的时域描述能直观地反映信号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5、实际滤波器的品质因子越小,则滤波器的选择性越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选用传感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什么是调制和解调?其作用是什么?

3、简述信号不失真条件。

1. (1) 灵敏度(2) 响应特性(3) 线性范围(4) 稳定性(5) 精确度(6) 测量方式等

2.调制:就是使一个信号的某些参数在另一个信号的控制下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解调:从已调制波中恢复出调制信号的过程。

作用:调制的目的:使缓变信号便于放大和输出。

解调的目的:恢复原信号。

3.答:对一个测试装置,其输出y(t)和输入x(t)满足 y(t)=A 0x(t-τ0)。式中A 0、

τ0 均为常量。则w j e A jw H 00)(τ-=,即实现不失真测量的基本条件为A(ω)= A 0 =

常数,φ(ω)=-τ0ω

4、 说明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0分)

5、 说明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异同点,各有何优点?(10分)

3、简述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主要性质。(10分)

4、传感器:在测试系统和被测试对象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它直接感受 被测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是测试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1) 中间转换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进行传输、

放大

和转换,使其适合显示、纪录、数据处理。

(2) 信号处理单衣: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对中间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作进一

步地处理(如:计算、频谱分析、数据储存等)

(3) 显示、记录部分:作用是输出测试结果。

5.答:相同之处在于:

都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电阻的变化,且dR/R=(1+2H)ε+λE ε,其中H 为材料的

泊桑比,E 为材料的弹性模量,(1+2H)ε是由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λ

E ε

是由电阻率的变化引起的阻值变化。

不同的是,电阻应变片是利用导体形变引起的阻值变化,所以dR/R ≈(1+2H)ε, S ≈1+2H ;而半导体应变片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使电阻率发生变化引起电阻

变化。所以dR/R=λE ε,S ≈λE 。

各自的优点分别为:电阻丝应变片具有相当高的适应性;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高,一般为电阻丝应变片的50-70倍。

6.自相关1)偶函数2),3),

4)当τ=0时,Rx(τ)的值最大,并等于信号的均方值 ψx 2 5)同频率,丢失相位信息。

互相关1),2)同频相关,不同频不相关。

7、简述调幅波的特点。(10分)

7、特点有:

(1) 当调制信号x(t)>0时,调幅波x m (t)与载波y(t)同频同相,其幅值的

大小与x(t)的大小有关;x(t) y(t)

(2) 当x(t)<0时,x m (t)与载波y(t) 同频反相,其幅值大小仍与x(t)的大

小有关;

(3) 调幅波是一高频,但其包洛线和调制信号x(t)相似,其副值受x(t)变化

的影响,y(t)的频率越高,即波形越宽,相似程度越好。

3、交流电桥达到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来实现交流电桥的平衡?

4、简要说明如何求解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的3个函数,它们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5、以二阶系统为例,简述求解具体系统频谱特性的一般步骤,并简要说出二阶系统的特性。

3、答:两个条件:相对两臂阻抗之模的乘机应相等,并且它们的阻抗角之和也必须相等。实现:电阻平衡,电容平衡。

4、答:对系统的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传递函数为输出和输入的拉氏变换之商,另拉氏变换中的a=0即可求得频率响应函数,对传递函数进行拉氏反变换就可求得脉冲响应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拉氏变换对和傅立叶变换对关系。

5、答:一般步骤:1)对系统建模,2)求拉氏变换3)求传递函数4)求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6)画相应的图形并分析改进之。二阶系统图形有几个关键点,对它进行讨论,并考虑最左最右的趋势。

3、简述信号不失真条件。

4、测试装置2个环节的串联后的频率响应函数与它的2个组成之间的关系是什

么?为什么所有的系统都可以由一阶和二阶系统来组成?

5、按一阶系统为例,简述求解具体系统频谱特性的一般步骤,并简要说出一阶

系统的特性。

3.答:对一个测试装置,其输出y(t)和输入x(t)满足 y(t)=A 0x(t-τ0)。式中A 0、

τ0 均为常量。则w j e A jw H 00)(τ-=,即实现不失真测量的基本条件为A(ω)= A 0 =

常数,φ(ω)=-τ0ω

4、测试装置2个环节的串联后的频率响应函数是它的2个组成频率响应函数之积。根据数学知识可知,任何多项式相除都可以化简为一次式和二次式组合而组成。故所有的系统都可以由一阶和二阶系统来组成。

5、答:一般步骤:1)对系统建模,2)求拉氏变换3)求传递函数4)求频率响应函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6)画相应的图形并分析改进之。一阶系统图形有几个关键点,对它进行讨论,并分析最左最右的趋势。

2、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哪三个特点,并简要加以说明。

3、理想的不失真测试系统的要求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直流电桥的和差特性是什么,请简要加以说明。

2、答:1) 离散性。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

2)谐波性。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 基波频率是诸分量频率的公约数;

3)收敛性。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幅值总的趋势是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的。

3、答:理想的不失真测试系统的要求:()()02,ft f const f A πφ-==。记不失真

测试系统的输入为x(t),输出为y(t)不失真, 即输出)(t y 只可放大S 倍和延时0

t

时刻, 即应对)()(0t t Sx t y -=该式左、右分别作傅氏变换,

有: π20)()(jft e f SX f Y -=即:

π

20)()()(jft Se f X f Y f H -== 4、答:相邻相同,相对相反。输出电压最大。

4、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有哪三种,请简要说明它们怎样计算、各自优点及之间的关系。

4、答:传递函数由常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得到、频率响应函数由其傅立叶变换得到、脉冲响应函数由单位脉冲的拉氏变化得到。传递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是一对拉氏变化对,频率响应函数与脉冲响应函数是一对傅立叶变化对。各有优点。

四、计算题(共40分)

1、试计算一阶低通RC 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函数,并推导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10分)

2、已知信号x(t)=e -t (t ≥0),

(1) 求x(t)的频谱函数X(f),并绘制幅频谱、相频谱。

(2) 求x(t)的自相关函数R x (τ) 。 (12分)

3、一电容传感器,其圆形极板r = 4mm ,工作初始间隙δ0 =0.3mm ,

(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的工作间隙变化Δδ=±2μm ,求电容的变化量。

(2)如果测量电路灵敏度S 1=100mv/pF ,读数仪表灵敏度S 2=5格/mv ,在

Δδ=±2μm 时,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ε0 = 8.85×10-12 F/m )(12分)

四.计算题(40)

1. 一阶系统微分方程为())(t x t y dt dy =+τ, 两边拉氏变换得

)()()(s Z s Y s sY =+τ, )()()1(s Z s Y s =+τ,s s Z s Y s H τ+==11)()()( ,ωτωj j H +=∴11)(,

2)(11)(ωτω+=∴A )()(1ωτω?--=tg 2. x(f)=?∞

∞-x(t)e -j2πft dt=-f j π211+ [e (-j2πf-1)]∞

0=f

j π211+ 则│x(f)│=22411

f π+ φ(f)=-arctg(2πf)

频谱图如上:

(2) Rx(τ)=?∞

∞-x(t)x(t+τ)dt=dt e e t t )(0τ+-∞-?=e τ-dt e t ?∞-02=2

1e -τ 3.解:(1)∵S=δ??c =-20

0δεεA =-4.94×10-9F/m

∴当δ?=±2Hm 时,

c ?=S ?δ?=-4.94×10-9F/m ×(±2×10-6m )

=-+9.88×10-15F

(2)读取仪表的变化格数为:

9.88*2*10-15×1012S 1?S 2=9.88×10-3×100×5*2

=10(格)

1、试证明一阶线性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1()1H j j t ωω=

+并推倒出它的幅

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表达式。(10分)

2、已知信号x(t)=at e - (t ≥0),

(1) 求x(t)的频谱函数X(f),并绘制幅频谱、相频谱。 (2) 求x(t)的自相关函数R x (τ) 。 (12分)

3、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0.2,求ω=ωn 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如果使幅值

误差不大于10%,应取多大阻尼比?。 (12分)

1. 一阶系统微分方程为())(t x t y dt dy =+τ, 两边拉氏变换得

)()()(s Z s Y s sY =+τ, )()()1(s Z s Y s =+τ,s s Z s Y s H τ+==11)()()(

,ωτωj j H +=∴11)(,

2)(11)(ωτω+=∴A )()(1ωτω?--=tg 2.

???+∞+-+∞--+∞-+-=+=?+-=??==022)(0011)()(ωωωωωωωωa j a j a e j

a dt e e dt e t x x t j a t j at t j )()(1)

()(1222212

222222a tg a a a tg a a a x ωωωωω?ωωωω-=---=+=++=--

3.解:对于二阶系统:当w=w n 时,A(w) =1/2ζ,)(1w Φ=-90。, 幅值误差

=[ A(w)-1]Χ100%=150%A m , 相位误差=ф(w)= -90。, 如使幅值误差

不大于10%,则∣ A(w)-1∣≤0.1, 即0.9≤A(w)≤1/2ζ≤0.1, ∴1/2.2≤ζ≤1/1.8, 阻尼比应在0.46~0.55之间选取。

1、 已知RC 低通滤波器的R=1K Ω,C=1MF ,当输入信号μx = 100sin1000t

时,

求输出信号μy 。 (7分)

4、(1)在下图中写出动态应变仪所包含的各个电路环节。

(2)如被测量x(t) = sin ωt ,载波y(t)=sin6ωt ,画出各环节信号的波形

图。 15分) 1.解:∵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W c2=2πf c2=2π?Hz RC

9101121-===τπτ 而输入信号H x =100sin100t 的频率Wx=1000Hz ≥W c2 ,

所以低通滤波器相当于积分器,H y =?Hxdt RC

1=10-9?tdt 1000sin 100 =10-10sin (1000t-900)

4.解:见课本101页,图3-19 动态应变仪方框图,以及各波形图

3、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线圈平均直径D=25mm ,气隙磁感应强度B=6000Gs ,如传

感器的灵敏度S=600mv/cm/s,则工作线圈匝数应为多少?(7分)

4、已知调幅波x

m (t)=(100 + 30 cosΩt +20 cos3Ωt )cosω

c

t ,

其中f c =10KHz,fΩ=500Hz 。试求:

(1)x m(t)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和幅值。

(2)绘出调制信号与调幅波的频谱。(13分)3.解:∵磁感应传感器的灵敏度S=WRl,所以

线圈匝数W =S/ Rl,有B=6000GS=0.6T=0.6VS/m2

v=πD=25πmm,S=600mv/cm/s=0.6v/10-2m/s=25πΧ10-3m

∴W=0.6/(0.6Χ25π)=4Χ103/π≈1274(匝)

4.解:(1)∵x

m (t)=(100+30cos?t+20cos3?t)cosW

C

t

=100 cosW

C t+15cos(W

C

+?)t+15cos(W

C

-?)t

+10cos(W

C +3?)t+10cos(W

C

-3?)t

其中?=πKHZ W C=20 KHZ

所以x

m

(t)包括五个分量,幅值和频率分别我:20πKHZ,100;21πKHZ,15;19πKHZ,15;23πKHZ,10;17πKHZ,10。

(2)由(1)可得调幅波和调制信号分别如下:

2、(第1小题7分、第2小题3分共10分):

已知RC 低通滤波器,R =1k Ω,C =1μF ,试:

(1) 确定该滤波器的)(s H 、)(f H 、)(f A 、)(f φ。

(2)输入信号t u x 1000sin 10=,求输出信号y u ,并比较其与输入信号的幅值 及相位关系。

2、(第1小题7分、第2小题3分共10分)

解:(1) 1001.010111)(3=??==+=RC S

S H ττ×10-3 S τπf j jf H 211)(+= τπφτπf a r c t g f f f A 2)(411)(222-=∠+=

(2) ππ5002100==f 2/15.0411)(22=??? ??+=∴ππf A

)

451000sin(2/1)1001000sin(2/1455

.02)(0

-=-=∴-=?-=t t U arctg f ππφ

4、(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5分共15分):

已知调幅波)2)(cos 2cos 300100()(t f t f t x c a ππΩ+=

其中Hz f kHz f c 500,10==Ω试求:

(1) )(t x a 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及幅值。

(2)绘出调制信号与调幅波的频谱。

4、(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5分共15分)解:t f f t f f t f t x c c c a )(2cos 150)(2cos 1502cos 100)(ΩΩ++-+=πππ

t t t 444105.92cos 150105.102cos 150102cos 100??+??+?=πππ

频率:10KHz,幅值100;频率:10.5KHz,幅值:150;频率:9.5KHz, 幅值

:150

调制信号的频谱 调幅波的频谱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卷与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1 一、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 静态测量 和 动态测量 。 2.测量结果与 被测真值 之差称为 测量误差 。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 ,改善非线性,进行 补偿。 4.为了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 。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 ,有效值的平方称为 ,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后者频谱特点是 。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 和 。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其几何意义是 。 二、 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 t t x t t π? ≥?=?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9nC/MPa ,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 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 。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当压力变化为3.5MPa 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即 S =90.9(nC/MPa)?0.005(V/nC)?20(mm/V)=9.09mm/MPa 。 偏移量:y =S ?3.5=9.09?3.5=31.815mm 。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 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 、2s 和5s 的正弦信号,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设一阶系统1 ()1 H s s τ= +,1()1H j ωτω=+ ()()A H ωω== = ,T 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周期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1100%A δω=-?,将已知周期代入得 2-3 求周期信号x (t )=0.5cos10t +0.2cos(100t ?45?)通过传递函数为H (s )=1/(0.005s +1)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1()10.005H j ωω= + ,()A ω=()arctan(0.005)?ωω=- 该装置是一线性定常系统,设稳态响应为y (t ),根据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保持性、比 例性和叠加性得到 y (t )=y 01cos(10t +?1)+y 02cos(100t ?45?+?2) 其 中 0101(10)0.50.499 y A x == ≈, 1(10)arctan(0.00510) 2.86??==-?≈-? 0202(100)0.20.179 y A x == ≈, 2(100)arctan(0.005100)26.57??==-?≈-? 所以稳态响应为()0.499cos(10 2.86)0.179cos(10071.57)y t t t =-?+-? 2-5 想用一个一阶系统做100Hz 正弦信号的测量,如要求限制振幅误差在5%以内,那么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系统测量50Hz 正弦信号,问此时的振幅误差和相角差是多少? 解:设该一阶系统的频响函数为 1 ()1H j ωτω = +,τ是时间常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easure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学制),是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机械制造领域,无论是在机械系统研究过程分析还是机械自动加工控制系统中,工程测试技术应用及其普遍,所以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对做好机械制造专业的工作尤为重要。 2.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目的选用合适的仪器组建测试系统及装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位移、振动、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掌握计算机测量系统、虚拟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了解掌握新时期测试技术的更新内容及发展动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好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物理学上的电磁学理论知识、控制工程基础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电工学的电路分析理论。 2.要求掌握电工实验独立动手能力和仪器的操作能力。 3.掌握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检测技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能应对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测试系统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选型、调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对象为机械工程中常见动态机械参数,主要讲授有关动态测试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与使用。为后续专业课、选修课有关动态量的实验研究打基础,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有关振动噪声、力、温度等参量的测试中。 1.从进行动态测试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出发,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重点阐述建立明确的频谱概念,掌握信号强度的表达式、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功率谱密度函数及应用和数字信号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2)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部分:掌握系统传递函数、频响函数以及一、二阶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的描述及测试方法,掌握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条件,并能正确运用于测试装置分析和选择。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 (1)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 即电阻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12dR R με=+; (2)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电阻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应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dR d E R ρλερ == 。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R =2100010-6120=0.24 1)I 1=1.5/R =1.5/120=0.0125A=12.5mA 2)I 2=1.5/(R +R )=1.5/(120+0.24)0.012475A=12.475mA 3)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12.5mA 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0.025mA 的电流变化。一般需要电桥图3-105 题3-4图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补偿。 4.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相邻。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频率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式三角级数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级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X(t-t0)。其几何意义是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t0的位置处。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C)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答案

第1章绪论 1 计量、测试、测量的概念。 2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各环节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第2章传感器 1 在机械式传感器中,影响线性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可举例说明。 解答:主要因素是弹性敏感元件的蠕变、弹性后效等。 2 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五种机械式传感器,并说明它们的变换原理。 解答:气压表、弹簧秤、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毛发湿度计等。 3 电阻丝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应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来选用? 解答:电阻丝应变片主要利用形变效应,而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利用压阻效应。 电阻丝应变片主要优点是性能稳定,现行较好;主要缺点是灵敏度低,横向效应大。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主要缺点是温度稳定性差、灵敏度离散度大、非线性大。 选用时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现场条件、灵敏度要求等来选择。 4 有一电阻应变片,其灵敏度S g=2,R=120。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问R=?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表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表示值;3)电流表指示值相对变化量;4)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R=S g得 R=S g R=2100010-6120=0.24 1)I1=1.5/R=1.5/120=0.0125A=12.5mA 2)I2=1.5/(R+R)=1.5/(120+0.24)0.012475A=12.475mA 3)=(I2-I1)/I1100%=0.2% 4)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12.5mA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0.025mA的电流变化。一般需要电桥来测量,将无应变时的灵位电流平衡掉,只取有应变时的微小输出量,并可根据需要采用放大器放大。 3-5 电感传感器(自感型)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提高灵敏度可采取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样后果?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试卷集. 一、填空题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均方值Ψx2表示的是信号的强度,它与均值μx、方差ζx2的关系是¢x2=H x2+óx2。 3、测试信号调理电路主要有电桥、放大、调制解调电路。 4、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有、、。 5、灵敏度表示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值,是定度曲线的。 6、传感器按信号变换特性可分为、。 7、当时,可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成近似线性关系,其灵敏度S趋于。 8、和差特性的主要内容是相临、相反两臂间阻值的变化量符合、的变化,才能使输出有最大值。 9、信号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 10、系统动态特性在时域可用来描述,在复数域可用来描述,在频域可用来描述。 11、高输入阻抗测量放大电路具有高的共模抑制比,即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对信号有放大作用。 12、动态应变仪上同时设有电阻和电容平衡旋钮,原因是导线间存在。 13、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是方波信号,其与输入的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 14、调频波的解调又称,其解调电路称为。 15、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和响应时间成关系。 16、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决定。 17、对于理想滤波器,滤波器因数λ=。 18、带通滤波器可由低通滤波器(f c2)和高通滤波器(f c1)而成(f c2> f c1)。 19、测试系统的线性度和滞后度是由误差引起的;而重复性误差是 由误差引起的。 二、问答题(共30分) 1、什么是测试?说明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0分) 2、说明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异同点,各有何优点?(10分) 3、选用传感器的原则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共55分) 1、已知信号x(t)=e-t (t≥0), (1) 求x(t)的频谱函数X(f),并绘制幅频谱、相频谱。 (2) 求x(t)的自相关函数R x (η) 。(15分) 2、二阶系统的阻尼比ξ=0.2,求ω=ωn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如果使幅值误差不大于10%,应取多大阻尼比?。(10分)3、一电容传感器,其圆形极板r = 4mm,工作初始间隙δ0 =0.3mm, (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的工作间隙变化Δδ=±2μm,求电容的变化量。 (2)如果测量电路灵敏度S1=100mv/pF,读数仪表灵敏度S2=5格/mv,在 Δδ=±2μm时,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ε0 = 8.85×10-12 F/m)(8分) 4、已知RC低通滤波器的R=1KΩ,C=1MF,当输入信号μx= 100sin1000t时, 求输出信号μy 。(7分) 5、(1)在下图中写出动态应变仪所包含的各个电路环节。 (2)如被测量x(t) = sinωt,载波y(t)=sin6ωt,画出各环节信号的波形图。 (15分 一、填空题: 1、连续 2、¢x2=H x2+óx2 3、电桥、放大、调制解调电路 4、非线性度、灵敏度、回程误差 5、斜率 6、组合型、一体化型 7、Δó〈〈ó0定位 8、相邻相反相对相同 9、信号分析、信号处理 10、传递函数、频率函数、脉冲响应函数11、差模12、分布电容 13、频率 14、鉴频、鉴频器 15、反比 16、带宽B 17、1 18、串联19、系统、随机 一、问答题 1、答: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1)测量对象

关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

关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 发展及其应用领地的探索 1、引言21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对于一个学习机械工程类的学生而言,要想在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纪里大放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状态的同时能够独立创新,迎合时代的发展,这就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提出了一个空前的挑战和机遇。 2,关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在高技术含量,大型高效或精密、复杂的机电新产品开发方面,缺乏现代设计理论和知识的积累,实验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弱,停留在引进与仿制国外同类产品阶段,大部分关键机电产品不能自主开发和独立设计,仍然需要依靠进口或引进技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知识,具有实验研究和创新开发能力的人才 工业设备在制造过程及整机性能测试中离不开各种机械量和几何量,有些工业设备在运行中还要经常对多种物量进行检测或监视,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功率、压力、流量、温度、硬度、密度、湿度、比重、黏度、长度、角度、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表面波形等,这些均属于物理量。实际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还会遇到化学量、生物量(包括医学),而所有这一切,从信号工程的角度来看,都需要通过传感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近代还可以转换成光信号),而后再进行信号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控制……,

从信息的角度看,这些信号连同声音和图象信息都是信息的源头,所以传感器和检测仪表、测量仪表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三部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中的重要部分 为有效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相关信息。随着人类探知领域和空间的拓展,电子信息种类日益繁多,信息传递速度日益加快,信息处理能力日益增强,相应的信息采集——传感技术也将日益发展,传感器也将无所不在。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检测传感器热”,各先进工业国都极为重视传感技术和传感器研究、开发和生产,检测传感器及其系统生产已成为重要的新兴行业。传感器技术包括敏感机理,敏感材料,工艺设备和计测技术四个方面约有30多种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发展很快,我国研发的力量尚需大量投入,特别要加强具存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的创新开发。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传感器生产产业化问题,在我国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批量生产情况下,控制传感器产品性能(主要是稳定性、可靠性),使之合格率达到商业化产业要求,就需要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工艺设备,因此应在开发专用工艺设备上下功夫,解决传感器生产产业化的“瓶颈”问题。在传感器的应用上,特别是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上,还得大力推广,改革开放创造了市场经济条件,各种工业设备应用了先进的传感器,这扩大了传感器市场,也使我国新型传感器生产产业化有了动力。 在传感器生产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在引进国际技术和自主创新两方面都不放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差动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变极距式传感器的____2__倍. 2、信号有多种类型,从分析域上看,经典的分析方法有__时域法_和__频域法_。 3、压电式传感器的转换原理是利用晶体材料的__压电效应____。 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中,输出量的变化量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称为___灵敏度___。 6、信息与信号二者间关系是___信息在信号之中___。 7、当两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在t 0有峰值,表明其中一个信号和另一个信号时移t 0时,相关程度___最高__。 8、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意味着传感器所能感知的___被测量__越小。 9、测试工作的任务主要是要从复杂的信号中提取(有用信号) 10、时域信号的时移,则频谱变化为( 相移 ) 11、 记录磁带快录慢放,放演信号的频谱带宽(变窄,幅值增高) 12、 用二阶系统作测量装置时,为获得较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则系统的阻尼比应(接近1/√2 ) 13、 对二阶系统输入信号x(t)=A1sinw1t+A2sinw2t,则系统稳态输出方程的通式为(A1'sin (w1t+φ'1)+A2'sin (w2t+φ2')) 14、 概率密度函数提供了随机信号(沿幅值域分布)的信息 15、 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电涡流式) 16、 只使在fe 1~fe 2间频率的信号通过,应采用(带通)滤波器 17、 在选用振子时,除了使阻尼比接近0.7外,应使被测正弦信号的最高频率fm(≤(0.5-0.6) )振动子的固有频率fn 18、 为使电缆的长度不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应选用(电荷)放大器。 19、 当τ→∞时,信号x (t )的自相关函数Rx (τ)呈周期性变化,说明该信号(含有周期成份)。 20、 正弦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使原有的相位信息(丢失) 21、 不能用确定的数学公式表达的信号是(随机)信号。 22、 非线性度是表示定度曲线(偏离其拟合直线)的程度。 23、 自相关函数一定是(偶)函数。 24、 为了能从调幅波中很好地恢复出原被测信号,通常用(相敏检波器)做为解调器。 25、 采样时为了不产生频谱混叠,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 )倍 26、 压电式传感器前置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27、在电桥测量电路中,由于电桥接法不同,输出的电压灵敏度也不同,___全桥___接法可以获得最大的输出。 28、压电传感器所使用的前置放大器在电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将传感器的低阻抗输入变成高阻抗输出___。 29、幅值调制装置实质是一个乘法器 30、理想滤波器在通带内的幅频特性为常数 3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非线性)关系。 32.如果窗函数频谱的主瓣峰值相对于左右旁瓣峰值越大,则该窗函数的泄漏误差(越小)。 33.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非金属材料)。 34.设时域信号x(t)的频谱为X(f),则时域信号(C )的频谱为X(f +f0)。 A . )(0t t x - B. )(0t t x + C. t f j e t x 02)(π- D. t f j e t x 0 2)(π 35.压电式传感器后面的放大器的主要功能为(阻抗变换和信号放大)。 36.一个相邻双臂工作的测力电桥,如果将两工作臂的一个应变片均改为两个应变片串联,则电桥的输 出电压(加大两倍) 二、判断题

最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试卷及答案(1)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 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 补偿。 4.为了补偿 (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 (相邻) 桥臂上。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 (频率 )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 (傅氏三角级数中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系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2ψ),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 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 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0()x t t -) 。其几何意义是 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 t )位置处 。 11、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500HZ ,负3分贝点的带宽B=10HZ ,则该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50)。 12.调幅过程在频域相当于(频率搬移)过程,调幅装置实质上是一个(乘法器)。 13.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 是从(0到+∞)展开的。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 是从(-∞)到(+∞)展开的。 14.周期信号x (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a n 表示(余弦分量的幅值),b n 表示(正弦分量的幅值),a 0表示(直流分量)。 15.余弦函数只有(实频)谱图,正弦函数只有(虚频)谱图。 16.单位脉冲函数 0()t t δ-与在0t 点连续的模拟信号()f t 的下列积分: 0()()f t t t dt δ∞ -∞ -=? ()f t 。这一性质称为(脉冲采样)17、 若x(t)的傅立叶变换是X(f),则x(kt)的傅立叶变换是(18、 测试装置输出波形无失真但有时间延迟的不失真测试条件是:装置的幅频特性为(常数),相 。 19、 x(t) 的频谱是X (f ),y(t)的频谱是Y(f),若在频域内X(f)与Y(f)作相乘运算,则对应在时域内x(t)与 y(t)应作__卷积___ 20、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线性)关系最佳。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 ——12眼本2班 一、名词解释 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14、全远视(Total Hyperopia):即总的远视量,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所能接受的最大正镜的度数,全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15、绝对性远视(Absolute Hyperopia):指的是调节所无法代偿的远视,等于常规验光过程中矫正至正视的最小正镜的度数。 16、随意性远视(Facultative Hyperopia):由自身调节所掩盖的远视,但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被发现的远视,随意性远视=显性远视-绝对性远视。 17、散光(Astigmatism):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 18、Sturm光锥:平行光线透过复曲面的屈光界面后,不能形成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互为正交的焦线,两焦线间的光束形成顶对顶的圆锥形,称为Sturm光锥(史氏光锥)。 19、最小弥散圆(Circle of least confusion):前后焦线之间为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椭圆形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 绪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参考教材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教材P8~10,八、测量误差)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①1.0182544V±7.8μV ②(25.04894±0.00003)g ③(5.482±0.026)g/cm2 解答: ① ② ③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要点:见教材P11。 0-6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150V的0.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30V的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5V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0.2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0.2%),而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 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 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故障诊断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选修课(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执行学时:24学时 一、本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一)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研究的内容为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及以上内容在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分析与识别。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与判断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的技能,并了解掌握故障诊断知识的更新及发展动向。 (二)基本要求 1 、从进行机械故障诊断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出发,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机械系统动态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 (2)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3)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4)齿轮箱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方法。 (5)红外检测技术。 (6)润滑油样分析。 2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实验课是达到本课程教学要求和使学生经受工程技术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开设实验应不少于6学时,重点为典型机械零部件运行过程中振动信号的测试与分析,典型故障信号的分析与故障判断。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 讲课学时的分配: 概述 1 学时 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 3 学时 机械故障诊断依据的标准 2学时 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描述及故障分析 2 学时 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2学时

齿轮箱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2 学时 红外检测技术 2学时 润滑油样分析 2 学时 实验 6学时 总讲课学时 22学时 考试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的重点、先进性、实用性和特点 本课程属专业课,与前设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衔接紧密,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有关振动噪声、力、温度等参量的测试及状态判断中。 近年来,随着传感技术、电子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机械故障诊断基础》课程从理论、方法到应用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求本课程的讲授要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结合新理论、新方法及新的使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前沿动态。 三、授课大纲 概述 课程的内容、方法。诊断信息的来源、获取,典型故障示例,学习方法。 第一章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 1、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 2、时域与频域的转换。 3、时、频域信号中蕴涵的信息分析。 第二章机械故障诊断依据的标准 1、故障诊断的绝对判断标准 2、故障诊断的相对判断标准 3、故障诊断的类比判断标准 4、几种判断标准的选用及判断实例。 第三章转轴组件的振动特性描述及故障分析 1、转轴组件的振动机理 2、转轴组件的振动原因识别 3、现场平衡技术 第四章滚动轴承的振动特性的描述及故障分析 1、滚动轴承失效的基本形式 2、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 3、滚动轴承的振动监测及故障判别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 思考题与习题 0-1 举例说明什么是测试? 答:⑴测试的例子:为了确定一端固定的悬臂梁的的固有频率,可以采用锤击法对梁尽享激振,在利用压力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波形记录器记录信号波形,由衰减的振荡波形便可以计算出悬臂梁的固有频率。 ⑵结论:由本例可知,测试是指确定被测对象悬臂梁固有频率的全部操作,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激振。拾振、记录、数据处理等,获取悬臂梁固有频率的信息过程。 0-2 以方框图的形式说明测试系统的组成,简述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⑴:测试系统的方框图如图0-1所示。 ⑵: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传感器是将被测信息转换成某种电信号的器件;信号调理是把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和处理的形式;信号处理环节可对来自信号调理环节的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滤波和分析;信号显示、记录环节将来至信号处理环节的信号显示或存储;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是进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相互转换,以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0-3 针对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思考如何学习该门课程? 答: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注意物理概念,才能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与本课程相关的必要的实验及习题,学习中学生必须主动积极的参加实验及完成相应的习题才能受到应有的实验能力的训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比较完整的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初步具有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 思考题与习题 1-1 信号的分哪几类以及特点是什么? ⑴、 按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为确定性信号和分确定性信号,确定信号分为周期信号(包括谐波信号和一般周 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准周期信号和以便非周期信号);非确定性信号包括平稳随机信号(包括各态历经信号和非各态历经信号)和非平稳随机信号。 ⑵、 按信号幅值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分类,信号包括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其中连续信号包括模拟信号和一般模 拟信号,离散信号包括一般离散信号和数字信号。 ⑶、 按信号的能量特征分类,信号包括能量有限信号和功率有限信号。 1-2 什么是单位脉冲函数)(t δ?它有什么特性?如何求其频谱? ⑴单位脉冲函数的定义 在ε时间内矩形脉冲()εδt (或三角形脉冲及其他形状脉冲)的面积为1,当0ε→时,()εδt 的极限()0 lim εεδt →, 称为δ函数。δ函数用标有“1”的箭头表示。显然()δt 的函数值和面积(通常表示能量或强度)分别为: ()()0 lim 00εεt δt δt t →∞=?==? ≠? ()()()0 lim lim 1εεεεδt dt δt dt δt dt +∞ +∞ +∞ -∞ -∞ -∞ →→===? ?? ⑵()δt 函数的性质 ①积分筛选特性。 当单位脉冲函数()δt 与一个在t=0处连续且有界的信号()x t 相乘时,其积的积分只有在t=0处得到()0x ,其余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本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 信号描述及其分析 【2-1】 描述周期信号的频率结构可采用什么数学工具? 如何进行描述? 周期信号是否可以 进行傅里叶变换? 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般采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式。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采用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展开式和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展开式两种形式。不考虑周期信号的奇偶性,周期信号通过傅里叶级数三角函数展开可表示为: n A =(2022()cos T n T a x t n tdt T ω-=? 2 02()sin T n T b x t n tdt T ω-=? ) 式中,T 为信号周期, 0ω为信号角频率, 02T ωπ=。 n A ω-图为信号的幅频图, n ?ω-图为信号的相频图。 周期信号通过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展开式可表示为: n C 是一个复数,可表示为: n C ω-图为信号的幅频图, n ?ω-图称为信号的相频图。 ▲ 不可直接进行傅里叶变换,因为周期信号不具备绝对可积条件。但可间接进行傅里叶 变换。参见书中第25页“正弦和余弦信号的频谱”。 【2-2】 求指数函数()(0,0)at x t Ae a t -= >≥的频谱。 参考答案:由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j t X x t e dt ωω∞ --∞ = ? ,得 由此得到,幅频谱为:()A X ω= 相频谱为: ()arctan()a ?ωω =- 【2-3】 求周期三角波(图2-5a )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 参考答案:周期三角波为: (2)20()(2)02 A A t T t x t A A T t t T +-≤

验光基础知识1

验光基础知识(1) 很多在眼镜店工作的销售人员都想做的更专业,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更好的给客户推介产品,本材料主要针对初学验光或希望掌握简单验光知识的销售员阅读,讨论主题为验光流程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并非验光专业知识内容。欲成为一名真正的验光师,必须认真学习系统的视光学知识,并加以临床应用,积累经验。同时,追求顾客满意的服务心态、不断完善自我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语言技巧都是一名验光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电脑验光 简介:使用电脑自动验光仪验光属于客观验光,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迅速,缺点在于因仪器使被检眼发生无法避免的刺激反射,可引起睫状肌调节,从而导致误差。通常近视度数便深,远视偏浅。 操作人员:一般由销售员或助理验光员进行,亦可由验光师本人直接进行。 操作要求:态度温和,动作规范,操作迅速。 操作流程: 1.引导顾客步入验光区。 2.开启电源,预热设备。 3.邀请顾客坐下,坐姿自然平稳,尽量靠近验光仪;观察顾客姿态是否舒适,必要时调整验光仪桌面高度。 4.请顾客将下颌放在电脑验光仪下颌托板上,前额靠在验光仪指定位置,固定头部。可让顾客双手扶在验光仪桌面。 5.观察顾客眼角与验光仪上参考标记是否一致,必要时调整下颌托板高度。 6.嘱顾客睁开双眼,平视前方,尽量放松,暂时减少眨眼。 7.调整焦距使视屏上的角膜像清晰。 8.移动环形光标至瞳孔中央。 9.揿动记录键,先右后左测量,每眼测三次,注意掌握测量的最佳时机。在此过程中留意顾客反映,提醒顾客保持上述姿势,保持放松。 10.验光结束后,打印结果,并告之顾客“可以了”。 问题与解决: 1.当顾客询问验光结果时,考虑到电脑验光结果未必完全准确,验光人员可将数据大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