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之思想情感总结

24 阅读理解之思想情感总结

初中阅读理解中,有一种题型是总结思想情感——也可能要你总结思想或总结情感,我一直头疼如何才能回答得全面,一直等到遇见下面这一篇,我才恍然大悟。

中考阅读理解:2013年南京《粥里春秋》
陆建华
(1)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3)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4)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5)五月,六月,七月。
(6)追肥,拔草,治虫。
(7)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8)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9)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

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11)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12)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于是,这篇《粥里春秋》就成了我必讲的一篇了。
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浏览全文。
重点看,这篇写了些什么人、什么事物。

【管理员】细嗅蔷薇(1970541262) 20:10:37
父亲教我节约粮食,我亲眼看农民辛苦种粮食,房大伯珍惜粮食,大学时代同学间的真情,孙辈间互相监督节约粮食。

跟我一起把全文过一遍,我们用小学语文老师教的一项基本功——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写刚刚懂事的“我”对珍爱粮食的启蒙阶段的认识:挂在嘴上。
时间是“我刚刚懂事”,事情是父亲教“我”读诗——珍爱粮食的古诗,这是启蒙啊。
第二段,很明显是过渡段,一般划分到下面。
第二至第九段,是全文第二部分,写“我”亲眼目睹农民种植粮食的劳动过程,并看到邻居房大伯品尝新米粥的神态,对珍爱粮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感官认识。

(5)五月,六月,七月。
(6)追肥,拔草,治虫。
写这三个月,是如此地“略写”。
写作文,就要学会详写、略写的合理分配,这样的作文才会“身材”好。
平均分配文字,那就是“直板型”身材了,没有曲线。

【吐槽】冰糖炖小离(1324338672)
作文的详略和留白都非常重要。

第十段,是全文第三部分,写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时期,围绕救命的粮食,人们相濡以沫的表现。
第十段,很明显分为两层,一层写村民,另一层写大学生。

【管理员】细嗅蔷薇(1970541262) 20:19:04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突然想到这两个。

第十一、十二段,是全文第四部分,写“我”晚年的时代、家庭变

化,表达“我”的复杂感觉。
花了这么多时间梳理全文,等到答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是值得的。
当然,我们讲起来很慢,在你头脑中可能是瞬息之间就完成的——如果你阅读理解能力好的话。

我们来看今天要看的题目,最后一题:
19.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传说】自由(2394481615) 20:25:14
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珍惜之情。

【吐槽】冰糖炖小离(1324338672) 20:26:45
四分,分四点答题。

思想也罢,感情也罢,都是不太好总结的。
教给你一个诀窍:任何思想、情感都是要附着在某人、某事物之上的。
所以,我们先找到本文主要写到了哪些人、事物,就能进而找到思想、情感了。
当然,这一篇只需要你找下情感——题目如此要求。

【管理员】细嗅蔷薇(1970541262) 20:27:35
对农民辛苦种粮食、珍惜粮食的敬佩,对珍惜粮食的美德能得到发扬的欣喜,对现在生活改善的高兴,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真情的赞美。

我在第一部分(刚才总结过了),找到的人是:“我”的父亲,事情是:教给“我”珍爱粮食的古诗。
在第二部分,找到的事是:农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了粮食,邻居房大伯喝粥则表现了农人对粮食的珍惜。
在第三部分,找到的事是:困难年代,人们相濡以沫。
在第四分部,找到的事是:“我”家珍爱粮食的家风得以传承。
找到了这些人,特别是找到了这些事,作者对他们(它们)的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我们刚才说了:思想情感都是附着在人、事之上的。

19.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对农人辛苦种植粮食和珍惜粮食的敬重;对饥饿年代人与人之间相湍以沫的真情的怀念;对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欣慰;对如今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传说】自由(2394481615) 20:36:22
刚好四点。

我们说的四个部分,还不能完全对应答案的四点,还得有变化。
经过前面的推理,这个答案应该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差距就是可能不能像答案那样准确、全面。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差距了。

给大家留另一篇阅读理解,有同样的题型。
中考阅读理解:2012年武汉《美丽的邂逅》
朱东锷
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

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十多年的光阴,有多少的尘俗和烟雨,再靓丽的青春也难以抵抗岁月的侵蚀。这个叫慧的女孩也应该不再年轻了,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也许被折断了翅膀,在生活的磨砺中,原本纯洁、满怀憧憬的心灵是不是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盛行、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而变得越来越荒芜和浮躁?
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个不起眼的书屋,一本写着藏书人名字却被遗弃的好书,一段人生和当今文学的现状,使我思绪万千:今天,有多少人还会静静地捧读一本书?有多少人还会孜孜以求三国水浒西游记和金陵十二钗?
⑧这时候,我耳畔想起来了温总理感人肺腑的声音:“读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

也是没有前途的。”
⑨那个深秋雨后的傍晚,一段美丽的邂逅,充实、温暖和美丽着一个个夜晚。但此刻,我甚至宁愿我没有得到这一本书,宁愿这本书一直珍藏在慧的书架慧的心中……
(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4分)

2.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4分)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3.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在“掩卷沉思”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并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4分)

4.文章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