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分部工程验收总结报告-1

排水分部工程验收总结报告-1
排水分部工程验收总结报告-1

XX道路工程

排水分部工程验收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道路工程

工程地点:XXX

建设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勘察单位:XXX

施工单位:XXX

XXXX工程-排水工程项目位于禅城区,西起港口路,东至文华路,为规划区内横向交通一条主要的新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485米。

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为雨污水分流体制,雨水就近排向道路南侧的明渠。根据提供物探勘测资料,深宁路与港口路交叉口处有1500×1200排水方渠和4000×1500排水方渠,现状标高1.04m;深宁路与文华路交叉口处有1500×1500排水方渠,现状标高为1.170;现状K0+400处有2-4m×2.6m箱涵。根据《深宁路(港口路至文华路)道路工程(排水)规划》,本次雨水设计为2000×1500排水方渠,全长约447m,远期连通文华路1500×1500至港口路4000×1500排水方渠;近期接通K0+400处拆除重建的箱涵。污水设计DN600污水管道,全长约456米,连通港口路现状DN400污水管道至文华路现状DN600污水管。

二、工程施工情况

(一)污水管道施工

1、沟槽开挖

1.1、根据已经建立的测量控制网,按管道位置在现场进行测量放样,除图中标明的各转点外,在直线段应每隔20m设一中线控制桩。

1. 2、沟槽开挖前需按设计图纸中要求,做沟槽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施工需钢板桩吊至插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经纬仪进行控制。

1.3、沟槽开挖使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机类型及挖斗型号根据开挖的深度及宽度选取,边坡的坡度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扰动基底原状土层。设计基底标高以上20cm的原状土,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1.4、在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对管底土基进行50cm片石换填中粗砂填隙工作,换填完成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管底基础施工

沟槽片石换填后即进行管底基础施工,由人工配合机械布料,按要求的厚度进行回填,适量洒水并夯实,密实度达到90%。

3、管道铺设:

3.1、小管径的管道安装采用人工安装。槽深不大时由人工抬管入槽;槽深较大时用绳索溜管入槽,依次平稳地放在中粗砂基础上。

3.2、调整管材长短时可用手电锯切割,断面垂直平整,无损坏,并剔除毛刺。

4、沟槽回填

管道铺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回填到管顶以上50cm高度;从管底基础顶面开始到管顶以上0.5m的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分层对称进行,使用振动夯或木夯夯实,每层的回填厚度20cm,回填中粗砂的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管顶50cm以上部位的回填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回填材料及压实度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

5、污水排水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水压试验在上游井和下游井处用气囊堵住管子两端,灌水时保证上游管顶以上2m水头的压力;将进水管接至堵板下侧,,并挖好排水沟。管道在充满水浸泡1~2昼夜后进行预检查,无漏水现象为合格。对不符合要求的管段,在试验时做好标记,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处理。

(二)排水箱涵施工

1、基坑开挖前需按设计图纸中要求,做钢板桩支护,钢板桩施工需钢板桩吊至插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经纬仪进行控制。

2、基坑开挖

支护完成后,根据钢板桩边线及高程控制点,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人工清理基底的开挖方法,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不少于20cm厚度的土层由人工开挖基底,同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对开挖断面尺寸、标高进行验收。

3、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采用改沟导流和汇水井抽水相结合的排水方法。

4、基坑处理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经自检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检测基坑宽度,标高等),然后进行基础片石换填施工。

5、基础垫层浇注

5.1模板制作及安装

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板。相邻模板间应紧贴严密,基础侧模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5.2基础施工

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

6、排水箱涵框架施工

排水箱涵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浇筑时分二次前后作业。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当底板浇筑完成后且强度满足85%强度后,再进行侧墙与顶板钢筋制安、模板安装,然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即通道侧墙与顶板的浇筑,两次浇筑的接缝处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没有松散的混凝土、砂浆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混凝土泵车输送,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固。钢筋在加工棚内集中制作加工,现场安装就位。

6.1箱涵模板制造及安装要求

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箱涵在施工过程中,各部位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并在多次反复使用下不产生影响箱涵外形的刚度。模板的支撑必须支承在可靠的基础上,模板及支撑的弹性压缩和下沉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模板底板、侧板、顶板等模板全部采用厚12mm的木模板,各模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防止在砼浇筑过程出现漏浆、涨模、变形等缺陷,保证箱涵内在质量。

6.2箱涵钢筋制作与安装

箱涵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下料,钢筋集中在钢筋加工场加工,现场绑扎成型后,再安装模板。

6.3箱涵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浇筑过程中底板及侧墙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顶板部分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应按顺序、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也就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混凝土采用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为防止内模移位,采取通道左右侧墙对称平衡浇筑。混凝

土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原材料和外加剂选用、配合比设计均须符合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保证箱涵质量。

6.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保养,采用麻袋或其他物品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少于7天,每次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7、排水箱涵基坑回填

7.1必须在排水箱涵完成后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填筑。

7.2箱涵侧墙回填应采用设计要求材料及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填筑,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为20cm,并应加强压实措施。

7.3涵背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同时进行。

7.5回填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碾压,大型机械行驶作业时,应与涵洞洞身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间距,以确保涵洞及机械设备的安全。

三、工程质量情况

(一)分部分项划分及验收情况

排水分部工程共划分为1个分部工程,15个分项工程,具体如下:

1、沟槽支护分项工程,共9个检验批次;

2、沟槽开挖及地基处理分项工程,共7个检验批次;

3、管道基础分项工程,共7个检验批次;

4、管道铺设分项工程,共7个检验批次;

5、化学建材管接口连接分项工程,共7个检验批次;

6、沟槽回填分项工程,共5个检验批次;

7、给排水构筑物基坑开挖,共4个检验批次;

8、给排水构筑物模板分项工程,共19个检验批次;

9、给排水构筑物钢筋分项工程,共38个检验批次;

10、给排水构筑物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共19个检验批次;

11、给排水构筑物基坑回填分项工程,共5个检验批次;

12、拉管施工分项工程,共1个检验批次;

13、井室分项工程,共10个检验批次;

14、砖石砌体结构水处理构筑物分项工程,共6个检验批次;

15、雨水口及支、连管分项工程,共1个检验批次。

(二)排水分部工程原材料检验及试件检验情况

1、原材料送检共检测水泥3组,砂1组,石子1组,钢筋5组,HDPE管3组,蒸压灰砂砖检测1组,均检测合格。

2、C35混凝土抗压试件共检测18组,C35 P6抗渗试件17组,C25混凝土抗压试件共检测2组,C25 P6抗渗试件2组,M10砂浆试件3组,均检测合格。

3、砂击实试验报告1组。

4、铸铁检查井试验报告1组,检测合格。

5、树脂雨水箅子试验报告1组,检测合格。

6、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报告2份,检测合格。

7、回填密实度共检测175组(含雨污水井、雨污水主支管及混凝土箱涵回填),检测合格。

四、排水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排水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项工程经监理公司检查,全部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完

整。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自评:好。

综合以上各项内容,并根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对XXXX 道路工程--排水分部工程质量自评:合格。

最后我代表XXXX公司,再次感谢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质量安全监督单位专家批评指导,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谢谢!

XXXXX 公司

年月日(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