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厌氧性细菌练习七

7厌氧性细菌练习七
7厌氧性细菌练习七

练习七厌氧性细菌

(一)名词解释

1.汹涌发酵

2.气性坏疽

3.肉毒毒素

(二)填空题

1.厌氧芽胞梭菌主要包括、、。

2.破伤风梭菌芽胞呈形,位于菌体一端,大于菌体宽径,似状。

3.破伤风梭菌经感染,其感染条件是伤口具备,通过产生而致病。

4.破伤风痉挛毒素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细胞结合,阻断小泡的锚泊作用,

从而阻止甘氨酸能释放神经介质,使屈肌、伸肌同时强烈收缩,从而发现典型的破伤风症状。

5.接种进行人工自动免疫,用于破伤风的远期预防,注射进行人工被动免疫,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6.产气荚膜梭菌是的主要病原菌,此外,、、菌等也可引起气性坏疽。

7.在已知毒物中毒力最强者是,若污染食物经口食入而引起。

8.在人体正常菌群中的主要成分是,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广泛引起各系统内源性感染,对不敏感,可用抗感染治疗。

(三)单项选择题

1.哪项不是厌氧芽胞梭菌的特点()

A.均为革兰阳性杆菌

B.都能形成芽胞

C.都是通过伤口感染

D.均为厌氧菌

E.主要分布于土壤

2.破伤风梭菌的形态特征为()

A.鼓槌状

B.分枝状

C.膨大呈棒状

D.网球拍状

E.球杆状

3.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物质是()

A.溶血毒素

B.红疹毒素

C.肠毒素

D.杀白细胞素

E.痉挛毒素

4.破伤风特异性治疗可应用()

A.抗生素

B.抗毒素

C.类毒素

D.细菌素

E.破伤风疫苗

5.用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目的是()

A.解除痉挛

B.中和游离的外毒素

C.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

D.抑制破伤风梭菌生长

E.激活补体溶解破伤风梭菌

6.下列哪项不属于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

A.G+菌体粗大

B.在机体内可形成荚膜

C.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大于菌体宽径

D.专性厌氧生长

E.能分解糖,产生大量气体

7.能产生细胞毒物质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结核分杆菌

E.幽门螺杆菌

8.肉毒梭菌引起全身感染的表现为()

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9.在正常人肠道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链球菌

E.无芽胞厌氧菌

10.下列不属于无芽胞厌氧菌感染所致的是()

A.局部炎症

B.脓肿

C.组织坏死

D.食物中毒

E.败血症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破伤风梭菌特性的是() ,

A.为专性厌氧菌

B.能形成芽胞

C.可用灭活疫苗作特异性预防

D.细菌常侵入血流,并经血扩散

E.通过外毒素致病

2.引起气性坏疽的病原菌为()

A.水肿杆菌

B.败毒杆菌

C.溶组织杆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肉毒梭菌

3.肉毒梭菌的特点是()

A.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胞,有荚膜

B.肉毒毒素的毒性最强

C.食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致病

D.肉毒中毒死亡率高

E.肉毒毒素作用于胆碱能神经末稍,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

4.芽胞宽于菌体横径的细菌是下述()

A.破伤风梭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肉毒梭菌

D.炭疽杆菌

E.白喉杆菌

(五)问答题

1.试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致病机制。

2.无芽胞厌氧菌的感染特征包括哪些?

3.简述破伤风的特异性防治原则。

4.比较肉毒梭菌性食物中毒与一般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不同。

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填空题

1.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

2.圆鼓槌

3.伤口厌氧环境破伤风痉挛毒素

4.神经介质中间神经元抑制性

5.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

6.气性坏疽水肿杆菌败毒杆菌溶组织杆菌

7.肉毒毒素食物中毒8.无芽胞厌氧菌条件致病菌抗生素甲硝唑

(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E

4.B

5.B

6.C

7.B

8.C

9.E 10.D

(四)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D

3.BCDE

4.AC

(五)问答题(重点)

1.①致病条件:伤口具备厌氧环境,即伤口深而窄,伴有泥土混入及局部坏死组织多、缺血或伴有需氧菌感染;②致病机制:破伤风痉挛毒素与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细胞结合,阻断神经介质小泡的锚泊作用,从而阻止甘氨酸能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使屈肌、伸肌同时强烈收缩,从而出现典型的破伤风症状。

2.感染特征:①发生在口腔、鼻窦、胸腔、腹腔、盆腔和肛门会阴部炎症及深部脓肿;②分泌物带血或呈黑色,有恶臭;③分泌物镜检可见细菌,但有氧培养无菌生长;④在有氧环境血培养阴性的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⑤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3.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用于远期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于紧急预防或特异性治疗。

4.主要不同是:肉毒梭菌性食物中毒是食入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毒素经消化道吸收,作用于颅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 头处,阻止乙酰掸碱释放,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很少有消化道症状;而一般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入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致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病毒学总论习题(带答案)

病毒学总论习题 一、单选题 1.病毒的形态哪种多见: A.球形 B.杆状 C.丝状 D.蝌蚪形 E.弹头形 2.病毒核衣壳中核酸外面包绕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3.某些病毒核衣壳外的一层结构称: A.细胞膜 B.包膜 C.衣壳 D.外膜 E.微荚膜 4.测量病毒的大小单位是: A.mm B.cm C.um D.nm E.dm 5.病毒严格胞内寄生是因为: A.在细胞外抵抗力弱 B.体积小,结构简单 C.只含单一核酸 D.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及细胞器,不能独立地进行代谢 E.以上均不是 6.下述哪一种结构就是病毒颗粒: A.核酸 B.核衣壳 C.衣壳 D.包膜 E.微粒 7.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法 B.多分裂法 C.芽生 D.复制 E.以上均不是 8.病毒抵抗力特点是: A.耐冷又耐热 B.不耐冷、不耐热 C.耐热不耐冷 D.耐冷不耐热 E.以上均不是 9.病毒的垂直感染是指通过哪种途径感染: A.皮肤粘膜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接触 E.经过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 10.最简单的病毒结构是: A.核酸+衣壳 B.核酸+衣壳+包膜 C.核衣壳+包膜 D.核酸+包膜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能通过滤菌器的微生物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2.下列属于非细胞型生物的是: A.病毒 B.螺旋体 C.放线菌 D.真菌 E.细菌 1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E.蛋白质 14.病毒的基本结构是: A.核心 B.衣壳 C.核心+衣壳 D.包膜 E.核心+衣壳+包膜 15.以下哪种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 A.支原体 B.衣原体 C.病毒 D.立可次体 E.细菌 16.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 A.分裂 B.分泌 C.分化 D.释放 E.分解 17.病毒以何种方式增殖: A.二分裂法 B.复制方式 C.裂殖方式 D.芽生方式 E.分枝繁殖 18.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 C.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培养 D.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 E.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检测技术第7章部分练习答案

第七章超声波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1. 单项选择题 1)人讲话时,声音从口腔沿水平方向向前方传播,则沿传播方向的空气分子___D___。 A. 从口腔附近通过振动,移动到听者的耳朵 B. 在原来的平衡位置前后振动而产生横波 C. 在原来的平衡位置上下振动而产生横波 D.在原来的平衡位置前后振动而产生纵波 2)一束频率为1MHz的超声波(纵波)在钢板中传播时,它的波长约为___C___,声速约为___E___。 A. 5.9m B. 340m C. 5.9mm D. 1.2mm E.5.9km/s F.340m/s 3)超声波频率越高,___A___。 A.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好 B. 波长越长,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 C.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 D.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差 4)超声波在有机玻璃中的声速比在水中的声速___A___,比在钢中的声速___B___。 A. 大 B. 小 C. 相等 5)超声波从水(密度小的介质),以45°倾斜角入射到钢(密度大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A___于入射角。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6)单晶直探头发射超声波时,是利用压电晶片的___B___,而接收超声波时是利用压电晶片的___A___,发射在___D___,接收在___E___。 A. 压电效应 B. 逆压电效应 C. 电涡流效应 D.先 E.后 F.同时 7)钢板探伤时,超声波的频率多为___C___,在房间中利用空气探头进行超声防盗时,超声波的频率多为___B___。 A. 20Hz~20kHz B. 35kHz~45kHz C. 0.5MHz~5MHz D. 100MHz~500MHz 8) 大面积钢板探伤时,耦合剂应选___A___为宜;机床床身探伤时,耦合剂应选__B____为宜;给人体做B超时,耦合剂应选___C___。 A.自来水 B.机油 C.液体石蜡 D.化学浆糊 9)A型探伤时,显示图象的x轴为___A___,y轴为___C___,而B型探伤时,显示图象的x轴为___B___,y轴为___D___,辉度为___C___。 A. 时间轴 B. 扫描距离 C. 反射波强度 D. 探伤的深度 E.探头移动的速度 10)在A型探伤中,F波幅度较高,与T波的距离较接近,说明___A___。 A. 缺陷横截面积较大,且较接近探测表面

七年级科学细菌和真菌练习题

第3节细菌和真菌 一、选择题 1.细菌可以生活的环境有() A.土壤B.水和空气 C.人和动物体内D.以上都是 2.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哪种微生物制成的() 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枯草杆菌 D.酵母菌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B.木耳 C.酵母菌D.青霉 4.自然界中,若无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则() A.人类免于疾病感染,人口会急剧增加 B.生物体尸体和排泄物将堆积如山 C.人类将获得更多的食物 D.草木植物欣欣向荣,动物也可大量繁殖 5.蘑菇是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子实体的总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蘑菇都能供人食用 B.色泽鲜艳、外形美观的蘑菇都是毒蘑菇 C.有些蘑菇可食用,而有些蘑菇有毒,误食可能会引起中毒 D.毒蘑菇可使银器变黑,而且不会生蛆,很容易辨认 6.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其原因是() A.酵母菌引起的B.乳酸菌引起的 C.霉菌引起的D.醋酸杆菌引起的 7.大量的细菌可以使食物迅速腐败,但是,贮藏在冰箱中的食品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主要是冰箱这个低温环境中() A.没有细菌B.细菌繁殖很慢 C.细菌很少D.细菌都冻死了 8.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常常长毛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不易长霉,原因是霉菌的生活环境中需要() A.较大的湿度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氧气D.丰富的有机物 9.去年,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国内出现“炭疽”的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叫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有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A.细菌B.真菌 C.植物D.动物 二、填空题 10.和称作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分解者。

外科总论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无菌术 一、选择题 A型题: 1、检验高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A 作细菌培养 B 包内和包外各一条灭菌指示纸带 C 置入包内的升华硫磺是否融化 D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 E 置入包内的明矾粉是否液化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应包括切口周围: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E 30cm 3、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敷料,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 紫外线照射 B 石炭酸浸泡 C 烈日暴晒 D 流动蒸汽灭菌 E 焚烧法 4、戴无菌手套时只允许已消毒手指接触手套哪一面? A 手背部位 B 手套掌背部位 C 套口翻转部位内面 D 套口翻转部位外面 E 以上都正确 5、化学消毒液洗手的主攻目标是常驻菌,它常寄生于: A 毛囊、汗腺、皮脂腺内 B 皮肤表面 C 皮肤皱褶处 D 指甲下 E 以上都正确

6、压力蒸汽灭菌的优点不包括: A 适用于耐高湿物品的灭菌 B 穿透力强 C 灭菌快速 D 不遗留毒性 E 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7、用煮沸法杀灭细菌繁殖体所需时间是: A 30分钟 B 60分钟 C 20分钟 D 5~10分钟 E 15分钟 8、手术过程中不慎被缝针刺破手套后应: A 用3%碘酒擦拭 B 用3%碘酒擦拭后更换手套 C 更换手套及套袖 D 用碘酒擦拭后更换手套及袖套

E 重新洗手更换手套 9、下列哪类物品可在术中使用? A 无菌包的包布稍有潮湿 B 灭菌效果基本肯定 C 灭菌后有效时间基本肯定 D 无菌包外层仅有≤1cm大小破洞 E 限制区内的灭菌包 10、手臂消毒法能消灭: A 皮肤毛囊内的细菌 B 皮肤皮脂腺内的细菌 C 皮肤汗新洁尔灭腺内的细菌 D 皮肤表面的细菌 E 皮肤深层细菌 11、用煮沸法灭菌,杀灭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煮沸: A 30′ B 60′ C 100′

细菌学总论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与动物细胞结构相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A.核糖体(核蛋白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细胞壁 2.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3.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荚膜 E.细胞膜

4.在细菌生物学特性中,与芽孢有关的是A.抗吞噬 B.产生毒素 C.耐热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5.细菌的“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6.细菌归属于 A.动物界 B.植物界 C.原生生物界 D.真菌界 E.原核生物界 7.大多数细菌的代时,所需时间为

A.5~10min B.20~30min C.60~80min D.18~24h E.33h 8.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是 A.二分裂 B.有丝分裂 C.孢子生殖 D.复制 E.出芽 9.为了从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到单个菌落,应将标本接种到A.液体培养基中 B.半固体培养基中 C.固体培养基中 D.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E.高渗透压培养基中 10.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以合成的产物是 A.抗毒素

B.干扰素 C.生长因子 D.热源质 E.类毒素 11.产生毒素与噬菌体有关的细菌是 A.大肠埃希氏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破伤风梭菌 12.前噬菌体是指 A.已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B.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C.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D.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E.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13.不是噬菌体特性的一项为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具备细胞结构

细菌学总论复习题

1.证明细菌具有鞭毛结构的常用方法就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普通琼脂培养法 D.液体培养法 E.半固体培养法 2.革兰染色法在临床上常用于: A.鉴别细菌的血清型别 B.协助临床选择用药 C.诊断疾病 D.解释发病机制 E.判定细菌的免疫性 3.测量细菌的常用单位就是: A.mm B.μm C.nm D.pm E.? 4.不属于细菌的基本结构的就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器 E.核质 5.细菌细胞壁的最主要成分就是: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脂蛋白 E.肽聚糖 6.不属于细胞基本结构的就是: A.鞭毛 B.中介体 C.细胞膜 D.核糖体 E.核质 7.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理就是: A.干扰菌细胞壁的合成 B.破坏菌细胞壁上的磷壁酸 C.干扰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E.破坏菌细胞壁的多糖骨架 8.溶菌酶的杀菌机理就是: A.干扰菌细胞壁交联桥的合成

B.干扰二氨基庚二酸的活性 C.破坏聚糖骨架上四肽侧链的连接 D.干扰菌细胞核质的活性 E.破坏菌壁多糖骨架β-1、4键的连接 9.关于L型细菌叙述错误的就是: A.由于细胞壁缺陷常呈多形态 B.染色体不易着色 C.无致病力 D.常规细菌学检查多呈阴性 E.除去诱导因素可回复成原来的细菌 10.质粒就是细胞的: A.染色体以外DNA B.核质RNA C.储存高能的胞浆颗粒 D.胞浆中rRNA E.中介体 11.关于菌毛叙述错误的就是: A.就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B.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 C.成分就是蛋白质 D.普通菌毛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E.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瞧见 12.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就是因为: A.形态不同 B.营养需要不同 C.生理功能不同 D.细菌细胞壁结构不同 E.致病性不同 13.细菌学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染色方法就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美兰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14.细菌的繁殖形式就是: A.接合 B.裂殖 C.胞子 D.二分裂 E.复制 15.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就是: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人教版运动训练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题库

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1.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2.运动技术的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一)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身体姿势:指在动作过程中,身体或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状态及身体各部位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动作轨迹:指在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所移动的路线。动作时间:指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动作速度:指在单位时间里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移动的距离。动作力量:旨在完成动作时,身体或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所用力的大小,是人体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动作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同一动作重复的次数。动作节奏:指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二)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1、动作基本结构: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构成。亦可称为技术的微观结构。2、技术组合: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结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1.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07论)(一)主体因素: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则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3、感知觉能力;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需要各种感知觉参加。4、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运动员动作技能贮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动作速度、力量、柔韧等运动素质对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运动技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二)客体因素:1、竞赛规则;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2、技术环境;所谓技术环境,是对运动员个体来说,一个群体的整体的技术水平。3、器材设备与场地。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 第三节技术训练常用方法 1.技术训练常用方法:1、直观法与语言法。直观法:指在技术训练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语言法: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2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法是指运动员从技术动作的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完整地进行练习,从而掌握技术的训练方法。分解法:是指把完整技术动作按其基本环节,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使运动员分别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3表象法与想象法。表象法:又称念动法。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想象法:指在练习前,通过对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得更为顺利和正确的一种训练方法。4加难法与减难法。减难法: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加难法: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2.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1、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必须注意不要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即动作阶段的划分应以不影响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不破坏动作各部分的有机联系为准则。2、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不很复杂动作,可先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3、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4、“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不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及运动员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用什么方法。 第四节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 真菌和细菌都属于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结构、类型、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一、细胞结构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 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二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组成不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而真菌除具有核糖体外,还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 三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真菌具有。 二、生物类型 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 四是真菌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染色体(染色质);细菌没有染色体,其DNA分子单独存在。 三、细胞大小 真核细胞较大,直径一般为10μm~100μm;而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直径一般为1μm~10μm。 四、增殖方式 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的增殖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因真菌种类的不同其个体增殖方式主要有出芽生殖(如酵母菌)和孢子生殖(食用菌)等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为单细胞型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而增殖,具有原核生物增殖的特有方式——二分裂。 五、名称组成 尽管在真菌和细菌的名称中都有一个菌字,但细菌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球、杆、弧、螺旋等描述细菌形态的字眼,只有乳酸菌例外(乳酸杆菌),而真菌名称中则不含有。

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 参考答案

第十章细菌学总论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结构与分类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2.(生物膜) 3.(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4.(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5.(芽胞) 6.(染色体,质粒,质粒)7.(性菌毛,细菌粘附,传递遗传物质) 8.(鞭毛,荚膜,芽胞,菌毛) 9.(细胞壁,细胞膜) 10.(球菌,杆菌) 11.(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 12.(壁磷壁酸,膜磷壁酸) 13.(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14.(脂质双层,脂蛋白,脂多糖)15.(革兰阴性) 16.(D-丙氨酸,五肽桥,肽聚糖)17.(核糖体,70S) 18.(50S,30S,蛋白质)19.(休眠,强,繁殖,弱) 20.(细胞壁) 三.名词解释。 1.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造成其不同程度的缺损,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 2.芽胞:某些细菌的繁殖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强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叫芽胞,芽胞对理化因素具有强大抵抗力。 3.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4.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物质。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5.脂多糖(LPS):是G-菌的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性多糖组成。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 6.异染颗粒:某些细菌用异染颗粒染色法染色时,甲苯胺蓝可同该菌细胞浆中的多聚磷酸盐颗粒结合,使颗粒染成与菌体不同的红紫色,这一现象称为异染现象,具有异染现象的颗粒叫异染颗粒。 四.判断改错题。 1.(×)磷壁酸 2.(×)一个繁殖体 3.(√) 4.(×)细胞壁缺陷 5.(×)无固醇类物质 6. (×)和五肽交联桥 7.(√) 五.简答题。 1.试述肽聚糖的主要结构及青霉素和溶菌酶对其抑制的作用机制。 答:(1)肽聚糖,又称粘肽,是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由三部分组成:①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②四肽侧链

2018版浙江省高考通用技术题组训练 必修一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精品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王勇设计了一个学生用台灯,现想对台灯的性能以及人机关系进行研究,他应制做出() A.概念模型B.结构模型 C.功能模型D.展示模型 答案 C 2.制作如图所示的六角螺母需要用到划线、锯割、锉削等工艺,这 些工艺属于() A.加工工艺B.装配工艺 C.检测工艺D.铸造工艺 答案 A 3.(2014·3月省统考)以下四种起锯方式中,不容易造成锯齿崩裂的是() 解析起锯时,一般采用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锯条和工件的倾斜角为15°。 答案 A 4.如图所示为用来夹持小零件的手虎钳。转动蝶形螺母,手虎钳可以夹紧或是松开。铰链处的连接件应采用() 答案 C 5.如图所示为丝锥扳手和丝锥,攻丝时要将丝锥装夹到丝锥扳手上,以下装

夹部位正确的是() A.方形部位B.圆形部位 C.齿形部位D.方形与圆形交接部位 答案 A 6.若要使工件更加光滑,最合适的工具是() A.三角锉B.方锉C.平锉D.细砂纸 答案 D 7.下列有关锉刀的使用方法,描述错误的是() A.在粗锉时,应充分使用锉刀的有效长度 B.锉削时,如锉屑嵌入齿缝内必须及时用钢丝刷清除锉齿上的锉屑 C.锉刀使用完毕时必须清刷干净,且锉刀表面涂上油,以免生锈 D.不可与其他工具或工件堆放在一起,以免损坏锉齿 答案 C 8.(2013·省学考)李刚要从一张长2 000 mm、宽1 000 mm、厚10 mm的木板上分割下一块1 000 mm×1 000 mm大小的木板,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的是() 解析从板上取材,要根据材料的属性和所取材料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工具。本题是厚10 mm木板,D不合理;在长2 000 mm、宽1 000 mm、厚10 mm的木板上分割下1 000 mm×1 000 mm大小的木板,B、C都要卡住,故选A。 答案 A 9.(2016·4月省选考)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木质相框,边框连接结构采用的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 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大小形态颜色 小表面或粗糙干燥或光滑粘稠白色或黄色 # 细菌 真菌大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等 、 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培养皿和培养基内原有的杂菌。 接种前冷却的目的是:以免高温杀死要接种的菌。 4、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有机物。有的细菌并 不需要氧,这样的菌叫做厌氧型细菌(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有的细菌则需要有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 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大小:个体十分小,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观察。 · (2)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和荚膜(保护)。 (4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5)细菌的营养方式: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大多数是异养。(6)细菌的生殖: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7)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①分裂生殖②利用芽孢度过不良时期③个体微小易扩散。(8)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常见真菌:多细胞真菌:大型真菌(蘑菇)、霉菌(青霉);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 4、真菌共同特点有:①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真正的细胞核,因此是真 核生物。②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因而真菌的营养方式为异养。③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病理学基础》课后练习(总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 尸检. 活检. 细胞学检查 二、填空: 1. 病理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认识疾病的__、____,疾病过程中__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面有关病理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现代病理学可分为病理学(又叫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学科。 B.病理学(病理解剖学)偏重于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病理生理学则侧重疾病的形态变化。 C.病理学以基础医学各学科为基础,为临床医学各学科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在两者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D.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学科,是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最后确诊手段。 2. 有关细胞学检查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方法简便 B.病人痛苦小 C.结果准确,多数不需配合活检证实 D.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普查 3.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A.尸检 B.活检 C.动物实验 D.X线检查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健康. 疾病. 脑死亡 二、填空题: 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 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的外因 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1浙教版

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对细菌和真菌广泛分布的内容并没有直接讲述,而是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不再注重细菌和真菌主要特征知识的识记效果,而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细菌和真菌,个体微小,用肉眼难以看见。但在其大量繁殖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菌落,通过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地区分细菌和真菌。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可形成一个菌落,通过菌落的数目可知单位面积内细菌或真菌的数量。因此,通过菌落的数量,可知各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 本节内容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以及菌落的有关知识并制订探究方案;第2课时主要进行探究实验的展示与交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 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 2. 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培育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琼脂、培养皿、 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等)。 【教学设计】第1课时 〖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 (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 (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 (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 (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 (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 (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由此导入新课。 2.问题导入: 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同学们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吗?”通过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进新课〗

2018一轮浙江通用技术学考练习:必修1 第7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课后限时训练7 含答案 精品

课后限时训练(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锯割的工件,锯割发生歪斜,下列情况中会造成锯缝歪斜的是() A.锯条磨损 B.锯程短 C.起锯时没有用拇指挡住锯条 D.锯割时施压方向不正确 D[本题考查锯割操作。从图中可以看出,锯缝上部正常,下部弯曲偏移,这可能是锯割时向下施压不正导致的,因此D项正确;A项可能导致锯不动材料,B项可能导致锯条中部磨损严重,与A项同理,C项可能导致锯割起点偏离锯缝线,因此A、B、C项均不会导致题干所述问题,A、B、C项错误。] 2.如图所示的操作,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用丝锥攻丝 B.用丝锥打孔 C.用样冲冲眼 D.用样冲打孔

C[本题考查金工操作。图示为用锤子和样冲在材料表面冲眼,C项正确。] 3.下列操作要领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上划线时,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且与划线表面垂直 B.锯割时,一般可以从工件的远离自己一端起锯 C.攻内螺纹时,要确保丝锥中心线与孔中心重合,防止将螺纹攻歪 D.锉削时,锉屑堵塞锉刀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 A[本题考查金工操作要领。A项前后矛盾,划针“与划线表面垂直”就不能“紧贴导向工具”,正确做法是使划针外倾并向划线方向倾斜,使针尖紧贴导向工具,因此A项符合题意。] 4.如图所示是一个马形开瓶器,材质为钢铁,为便于悬挂和携带,小明在开瓶器上钻了一个直径为12 mm的通孔,在对这个孔进行锉削时,以下锉刀合适的是() A.平锉B.半圆锉 C.圆锉D.方锉 C[本题考查金工工具的选择。圆孔内表面锉削应选用圆锉,C项正确。] 5.如图所示为小木床和护栏的示意图,护栏两端分别装有转动轴和限位锁,护栏通过连接件安装到床上。

病毒总论复习题.doc

病毒学总论复习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病毒基本性状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微小,无细胞结构B.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 C.含有DNA和RNA D.对干扰素敏感E.耐冷不耐热 2.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A.微米(μm) B.毫微米(nm)C.微微米(pm) D.毫微微米(fm) E.微微微米(am) 3.关于病毒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和衣壳组成核衣壳B.有包膜的病毒才有感染性 C.衣壳由壳粒构成D.病毒包膜表面可有刺突 E.各种病毒壳粒数目不相同 4.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衣壳B.核酸C.衣壳D.包膜E.壳粒5.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DNA病毒是: A.腺病毒B.风疹病毒C.正粘病毒 D.弹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6.呈螺旋对称型的RNA病毒是: A.流感病毒B.腺病毒C.痘类病毒 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7.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 A.核酸B.衣壳C.包膜D.神经氨酸酶E.血凝素

8.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复制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E.芽生9.下述与病毒蛋白质无关的作用是: A.吸附作用B.保护核酸作用C.病毒包膜的成分 D.对脂溶剂敏感性E.免疫原性 10.病毒所合成的晚期蛋白的功能是: A.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B.合成包涵体的基质蛋白 C.构成病毒衣壳蛋白D.抑制宿主细胞核酸的合成 E.合成子代核酸所需要的DNA多聚酶 11.以破胞方式从细胞向外释放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B.麻疹C.脊髓灰质炎病毒 D.腮腺炎病毒E.呼吸道合胞病毒 12.以“出芽”方式从细胞释放的病毒是: A.ECHO病毒B.麻疹病毒C.柯萨奇病毒 D.腺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对病毒抵抗力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病毒60℃30分钟可被灭活B.大多数病毒在-70℃下可存活 C.紫外线能灭活病毒D.甲醛能使病毒灭活,但保留抗原性 E.所有病毒对脂溶剂都敏感 14.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在另一种病毒基因组外,这种变异称之为:A.突变B.基因重组C.加强作用D.表型混合E.互补作用 15.下述哪种属于病毒基因突变: A.交叉复活B.多重复活C.温度敏感性变异

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解释下列术语 动作 动作技能 熟练操作 练习 心理练习 集中练习 分配练习 整体练习 局部练习 随机练习 区组练习 情境干扰效应 固有的反馈 增补的反馈 结果的知识 觉错能力 反应时(间) 运动时(间) 运动能力倾向测 验答案

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1)被试缺乏学习动机;(2)练习过多导致疲劳;(3)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4)缺乏适当的指导。 8.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1)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2)学习应循序渐进;(3)防止过早出现疲劳;(4)先要有准备动作。 9.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1)发现法;(2)讲解法;(3)示范法;(4)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方法。 10.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进行,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的理由是。(1)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2)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3)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4)以上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 11.普通人每秒只能对外界刺激的变化进行两次调节,而熟练的钢琴家每秒能弹奏10个以上的音符。最适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解释是。(1)钢琴家有特殊天赋;(2)熟能生巧;(3)人脑中已形成的产生式系统能自动进行;(4)通过练习,注意分配能力增强。 12.根据动作技能能力倾向测验的原理,测量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下述技能的学习:(1)编织; (2)射箭;(3)铅球; (4)画画。 13.下列动作技能不易遗忘的是。(1)打太极拳;(2)骑自行车;(3)游泳;(4)广播操。 14.草书毛笔字主要需要下列运动技能。(1)大肌肉的;(2)小肌肉的;(3)连续的;(4)不连续的。 15.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的早期(即认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能陈述动作技能的规则; (2)体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感;(3)对要完成的动作任务形成目标意象(goal image) ;(4)既要形成目标意象,又要形成目标期望。答案 四、研究与设计 1.观察一位中学或小学优秀体育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做详细记录(要求教师在课内教学生掌握某项体育动作)。或者收集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教师在教学时运用了本章介绍的哪些动作技能学习的原理。 2.观察并比较初入学儿童与熟练的书写者在书写常用汉字时的不同特征。 3.以情境干扰效应为例,说明什么是动作技能的学习以及如何测量这种学习。 4.认知领域中的知识和智慧技能学习的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理解,动作技能学习的第一阶段重点也在于理解。试分析这两个领域的学习在理解阶段学习的目的和条件的差异。 5.试分析练习在智慧技能学习领域和动作技能学习领域中的相同和不同作用。 6.假定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练好毛笔字,你认为本章阐述的哪些原理可指导教师的教

真菌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三节真菌 课型:新授审核:马生平主备:姚瑜杰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2)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复习七年级有关真菌的知识。馒头、面包的发酵需要哪一种菌类? 2.根据你们查阅的资料,知道真菌还有哪些种类?看谁知道得多。 [教学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真菌 1.你见过那些真菌?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 2.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3.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4.我们已知道蘑菇的营养价值很高,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采到? 【随堂练习】 1.青霉区别于曲霉的结构是直立菌丝顶端的分枝结构排列成( ) A.球状B.丝状C.芽状D.扫帚状 2.工业上能用于制酱油、制酒的是( ) A.真菌B.酵母菌C.青霉D.曲霉3.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水绵B.细菌C.青霉D.海带4.孢子生在菌褶上的是( ) A.青霉B.曲霉C.酵母菌D.蘑菇 5.下列生物中,不能靠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 A.酵母菌B.细菌C.青霉D.蘑菇 6..对真菌特征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真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真菌都是单细胞个体 C、真菌都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D、真菌能用孢子繁殖 7.真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 A、都有细胞结构 B. 都有细胞核 B、都是分裂生殖 D.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板书设计】 【学(教)后反思】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馒头上长出的一个个 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微生物学之父”是 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 2 (1)。 (2) (3 (4 (5) (6) (7) (8) 细菌 3、 4、 。多细胞真菌由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腐生,他们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能 将动植物的遗体和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 生产者吸收利用。 (2 这些菌的营养方式为寄生可使人患扁桃体炎; 臂癣 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 和玉米瘤黑粉病等(3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的制作: 2、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的原因是 3、酿造甜酒的过程是 以发酵时尽量不要打开盖。 4、食品的保存,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是 (1)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 ①干蘑菇——脱水法; 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 (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 (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2)疾病防治:

如青霉菌能产生青霉,能治疗细菌性 转基因技术。利用大肠杆菌的原因是繁殖速度快。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通过发酵把有 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

兽医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 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 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 7.S层是什么样的结构? 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 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 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 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 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 第二章 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 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 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 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 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 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 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 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 第三章 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 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

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四章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 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 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 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 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 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 第五章 1.何谓细菌遗传?细菌变异? 2.概述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3.质粒有哪些主要特点及类型? 4.试述毒力岛的概念及特点。 5.在自然条件下细菌的基因转移重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6.什么叫转化?试述转化的一般过程。 7.何谓转导?转导有哪些类型? 第六章 1.什么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根据什么指标来确定? 2.举例说明细菌的拉丁文名的命名规则及中文译名特点。 3.简述世界公认的细菌分类体系。 4.试述动物致病菌的鉴定程序。 第七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