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实中各年级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中学德育工作要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各地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①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②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

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就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现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分层性的德育目标和任务:

初中一年级:

德育工作重点:

做好小学、中学德育工作的衔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学习和学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步建立良好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与班风,进行爱校教育、爱家教育、“五爱”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初步的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注意起始年段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德育目标

㈠思想品德目标

⑴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初步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目的;

⑶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

⑷了解特区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的认识;

⑸相信科学,拒绝迷信。

㈡道德行为目标

⑴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⑵培养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意识;

⑶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尊敬父母和长辈、尊敬老师,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的观念;

⑷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⑸初步懂得责任和义务的内涵;

㈢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认识并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⑵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⑶培养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⑷初步具有承受学习与生活上的挫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⑸初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初中二年级:

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初一年德育成果,根据初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与引导,平稳地向青春期过度,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转化,努力缩小差距,减少两极分化;巩固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成果,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一、德育目标

㈠思想品德目标

⑴进一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的思想素质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知法、守法;

⑶树立爱校、爱家乡、爱特区的思想感情,树立为特区的繁荣、中华的振兴而刻苦学习的情感;

⑷相信科学,拒绝迷信和陈规陋习,初步具有科教兴国意识;

⑸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有要求加入团组织的意识。

㈡道德行为目标

⑴养成自觉的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与行为习惯,继续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意识;

⑵具有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⑶关心集体和他人,以为集体和他人做好事为荣,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⑷珍惜时间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养成先人后己的好品质。

㈢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养成与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能够较正确地看待和评价自我和他人,具有初步的自我调控能力;

⑶能够正确处理交友与学习的关系;

⑷对异性交往有较为正确的态度;

⑸进一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观念。

初中三年级:

德育工作重点:

巩固前两年的德育成果,根据初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面临的毕业、升学、就业压力进行教育与引导,开展知法、懂法、守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的教育,进一步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一、德育目标

㈠思想品德目标

⑴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的含义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

⑵热爱中国共产党,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⑶具有进一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法、守法;

⑷由爱校、爱家乡、爱特区的思想感情出发,进而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民族责任心、自豪感,立志“报效祖国”;

⑸积极要求上进,争取加入团组织,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的意识。

㈡道德行为目标

⑴继续培养与巩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的意识,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做一个社会的人”;

⑵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⑶心中有他人和集体,必要时能正确处理自我、他人与集体三者的关系;

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立志成材;

⑸有自觉的较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㈢个性心理品质和能力目标

⑴进一步养成与巩固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⑵初步具有较稳定健康的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情趣等在内的内在性格;

⑶基本形成较稳定的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圈子,正确处理同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友谊;

⑷初步具有用正确的观点、思想、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校的任务

1、中学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支持和协助校长做好德育工作。

2、校长要加强对政教处或德育工作指导小组的领导,通过他们具体组织、指导本大纲的实施、政教处或德育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状况;制定贯彻实施本大纲的年度、学期计划和每月的工作安排;确定各年级组、教研组、团队、学生会及各职能部门为完成工作计划应承担的具体任务及分工组织协调好校内外各德育途径之间的相互配合;建设好校内外的德育基地,总结交流经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学校要加强对年级组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年级组应定期组织教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状况:制定实施本大纲的分年级要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开展年级性的教育活动,组织本年级教师共同完成本大纲的任务。学校领导要认真执行《中学班

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导班主任制定实施本大纲的班级工作计划;落实学校和年级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并负责做好学生政治思想品德评定的工作。

4、学校领导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课在形成学生的理论观点、政治态度、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理论素养,为他们提供进行社会考察和学习进修的机会,指导他们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育常规制度。每周一次升旗仪式;晨会、校会,班、团会;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开学、毕业典礼,表彰三好学生、优秀生;参观德育基地,参加社会服务等,均应形成制度,认真坚持。对各年级学生必读的书籍,必看的影视片,必须学会的歌曲,必须参观的本地区的德育基地、人文、自然景观等也要做出规定,积极创造条件、付诸实施。

6、学校领导应建立,健全贯彻实施本大纲的岗位责任制。每个部门都应有德育的功能,每个教职工教育应当是德育工作者。学校应对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师、职工分别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明确具体要求,并列入考评教师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价考核教职工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要把贯彻实施本大纲与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起来。

7、学校领导在贯彻实施本大纲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要重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

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学校应创造条件使学生对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提出建设。

贡嘎县农村实验中学 2014年5月1日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2.初一年级的老师虽然通过与六年级老师进行座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毕竟所获有限,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3.中小学德育处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常常“各走各的道,各唱各的调”。表面看来大家都扎扎实实、热热闹闹,实际上固步自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郭校长提出,我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但在具体内容和操作上,中小学也是各行其是,缺少良好习惯培养的序列规划。这对“分阶段推进,螺旋式上升”的实施策略和整体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

小学生分年级德育实施方案

小学生分年级德育实施方案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总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 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 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目标及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一年级学生特点: 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特别信任老师。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论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 标和基本内容 【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那些陈旧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德育的现代变革势在必行。德育目标就是讨论德育所要培养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问题,它制约着整个中小学德育活动及其进程。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是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 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武汉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要点,加强政工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一、师德建设 1、按照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辅导员工作方案,每月定期汇报交流的例会制度内容要有创新。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每个辅导员平时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级集体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为:(1)学习德育文件。学习心理教育理论。(2)利用网络如《立德网》、《教育在线》等网站收集辅导员管理方面的各种理论与经验。阅读相关的杂志增强理论学习。 二、常规工作 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和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1.党员联点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党员联点工作细则。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 3.要进一步强化班、团、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 4.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为继续强化班级管理。全体中层领导和有关教师辅助联系一个班级,平时要主动深入班级,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争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行为规范团队.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的管理。 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体系和新形势下学生教育工作的需要。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汇编

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一、我国小学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一)什么是小学德育内容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小学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二)小学德育内容的特征 1、阶级性和历史性 2、共同性和继承性 3、稳定性和可变性(三)确定依据 我国小学德育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小学德育目标与任务确定的。 (四)小学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祖国土地上长期生活、劳动和奋斗中形成的对祖国的深远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指通过学校德育培养起青少年的这种态度,并逐步演化为自身的一种深远的情感。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了解: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光鲜的阶级性,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也有共性: 建设祖国,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抗击侵略,保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帮助儿童从小培养心爱祖国的深远感情。②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民族和国家两者的内涵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树立起民族和国家意识。③帮助儿童初步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发展现状,引导儿童自觉地将自己乃至本民族的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为民族与国家巨大而努力奋斗的精神。④教育儿童在心爱本民族与国家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其他民族与其他国家的利益,逐步树立起尊崇、友好、合作的精神。⑤重视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2、理想教育 理想问题是人生价值的一个严重方面,包括社会理想、事业理想、人格理想、生活理想等等。是否具有康健、正确的理想是儿童能否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关键。 小学理想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者应充分理解、尊崇并正确对待儿童理想的现实性与丰富性。②帮助儿童认识到理想对于人深发展所具有的严重意义,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提高他们分辨正确理想和错误打算的能力;帮助他们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逐步树立起为民族和国家利益而奋斗的远大理想。③教育者应结合传统与现实,培养儿童学习革命光荣传统,并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3、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最严重的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集体主义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前提,同时充分尊崇个人合法合法的利益。 小学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 ①教育儿童关心集、心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②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规范言行。③初步了解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尊崇他人与服从集体的意识。

小学部分年级段德育目标

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分年级段德育目标实施总则(试行稿) 一、指导思想 小学六年是学生生理心理逐步独立、思想人格逐步健全的阶段,在这阶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立分年级段德育培养目标,开展德育活动,通过低年级段学会适应学会独立、中年级段学会交往学会文明、高年级段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六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行、为人处事的标准和能力,为后续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部分阶段德育目标》、《小学部国际公民培养目标》以及小学部各个月德育教育重点、各班班风学风建设、小学部三好学生国际公民评选、德育标兵评选等构成苏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多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以使小学部德育工作更加富有实效。 二、实施方法 分年级德育目标是阶梯式逐步上升、逐步积累的架构。各年级结合小学部国际公民评价制度和每个月德育工作重点,将分年级段德育目标细化在平时教育教学以及各类活动中,利用一年的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本年级段的德育目标,同时对前面各年级段目标进行不断完善。 三、各年级段德育目标 一年级:学会适应 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从学生的视角看,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老师同学、上课活动、教室宿舍等等。除了行为礼仪习惯等常规的德育外,适应是一年级学生德育重点,通过贯穿一年的教育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并初步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 一、适应小学低年级的学习 1、上课前做好学习用具准备,预备铃响能坐正等待上课。

2、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与同伴讲话。 3、学会倾听,积极举手发言。 4、保持正确的听、说、读、写姿势。 5、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保持书本、作业本整洁。 6、细心、按时完成作业,并能主动检查。 7、作业有错及时订正,如有不懂的地方,主动问老师。 8、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9、认真完成周末作业。 10、周末,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 二、适应学校的生活 1、按时起床、睡觉,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 2、认真洗漱,搞好个人卫生。 3、文明就寝,不打闹,阅读时间能坐在椅子上安静看书。 4、生活用品摆放整齐。 5、进出餐厅有序,不在餐厅内追逐打闹。 6、就餐前,先洗手;就餐时,静心吃;就餐后,桌面净。 7、剩饭菜倒入指定器具内。 8、用完餐后在座位上安静等待,与同伴一同整队离开餐厅。 9、不做危险的事,学会自我保护。 10、有困难或者身体不舒服时,会主动寻求老师和同伴的帮助。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说课材料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 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 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 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 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一年级学生特点: 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特别信任老师。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少先队工作: 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 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

育; 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 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 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2. 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 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 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 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 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

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一)一年级学生特点: 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范性。特别信任老师。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内容:

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章德育概念、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德育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动。 中学德育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 小学德育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性品格为主要目标。所谓基础性品格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第二节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及其分类 所谓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要培养学生具有何种品质所作出的设想和规定。 德育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德育总目标是学校德育的根本指针,是德育的总方向。 (一)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 包含了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 (二)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 我国德育目标的学段分层是:小学德育目标、初中德育目标、高中德育目标和大学德育目标。 二、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一)新时期德育目标的规定 (二)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 1、强调基础性 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 4、具有全面性 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第三节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区分开来。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 第三,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理性爱国。 第五,爱国主义要体现层次性。 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中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 第二,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第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道德价值。 三、民主与法制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指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具有当家作主、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与能力。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反对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 第二,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判意识及能力。 第三,要重视学校的纪律教育。 四、理想教育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第一,要避免对三大理想作分裂式教育。 第二,理想教育要注重理想的层次性。 第二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概念、结构与矛盾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品德教育过程,也即教育者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其区别表现为: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过程,而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个体在品德方面的发展。其联系表现为:德育过程是小事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这些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方面。

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指导思想 德育工作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素质基础。 二、德育内容 依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日常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教育。坚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切实确保德育重要地位,加大力度强化心理品质教育和学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人目的。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分层目标 1、道德素质目标 (1)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热心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劳动;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设施,珍惜劳动成果;自觉保护环境卫生,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掌握一般的劳动技能。 (2)真诚友爱待人。 (3)生活节俭,自重自强。不向父母提出过高要求;礼貌待人,对人友善;珍惜名誉,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人格的事情;穿着整洁大方,符合中小学生身份;仪表端庄,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举止。 2、法纪素质目标 (1)进一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懂得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掌握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内容和法律的基本常识,做到知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了解宪法权法和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树立依法履行

高中分年级德育目标

高密三中分年级德育目标 遵照《中小学生德育实施纲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我校“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根据高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特拟定我校高中各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提供给各班主任老师作为参考。 一、工作目标 1、政治思想目标 热爱祖国,遵守法律,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重大社会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初步懂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 2、道德行为目标 能够遵守社会公德,懂得健康、文明的生活和交往礼仪。具有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劳动成果和公共财物的品德。热爱集体,主动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珍惜同学之间友谊,男女同学能够互相尊重、大方得体地交往。 3、个性心理品质目标 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建立起独立思考、勤奋踏实、乐于创新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主要内容 普通高中德育主要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理想成才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进行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加强基本国情和时事政策教育;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成人教育、审美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

结合历史知识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加强时事教育和国情教育,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2、理想教育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明确自己的理想定位。结合升学、志愿选择,正确认识对待个人前途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鼓励学生在贡献社会、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3、集体主义教育 结合班级常规建设和学校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积极维护集体利益。明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 4、遵纪守法教育 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具有法制观念,既要懂法、守法又要学会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道德教育 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注重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充分认识道德品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自觉遵守道德基本要求。巩固以往形成的良好道德规范。 6、劳动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意识,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爱护环境。 7、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活泼开朗、主动热情、乐观大方、沉着冷静 的良好心理和个性特长。 三、分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需要制定不同年级的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六年级学生德育活动培养目标及要求

六年级学生德育活动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六年级学生特点: 六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不希望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小孩,但在处理问题上还很不成熟,熟悉小学的日常行为要求,但一些同学却做的不够认真,吸取的信息更多,不善于做正确的判断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二)实施重点: 进行理想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教育,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巩固。通过学生参与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责任感教育。 (三)实施细则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结合“做小学部表率”活动,加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开展“我们的责任”、“我能行”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结合毕业、升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中队教育活动。 班主任工作: 1、继续强化班级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班风,形成良好集体舆论,开展“集体一一我的家”主题教育活动; 2、利用主题班会、班主任课开展“我们的责任”、“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

3、开展毕业生爱校教育。 任课教师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和社会工作: 家长学校开办讲座,指导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育。 第二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 1、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 争做守纪学生; 2、结合“学雷锋”,组织学生参与“送温暖,献爱心,公益活动; 3、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在常规教育和主题班队会中,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 1、召开主题班会“我长大了",进行自理、自立、自律教 育; 2、结合“难忘童年时光”主题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做好毕业生的鉴定工作。 任课老师工作:

分年级德育目标

2015---2016年第二学期后旗三中德育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决议,紧紧抓住“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以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为教育的主攻方向,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积极配合政教处、教导处,抓好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益。 七年级德育工作安排 1、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力、自律能力、社交能力。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争当“文明示范生”和“优秀文明、示范班级”。强化考勤、卫生、两操、上课、自习等常规管理和考核,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2、抓好年级各班的学习、卫生和纪律工作。并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筹办“年级视窗”等活动,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年级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计划在期中考试后举行家长会,促使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多联系,与家长配合共同管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一学期中通过面谈、电话班主任家访率必须达到100%。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班主任是每个班级的管理者,是该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管理负责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该班的班风,班风影响到学风,学风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每个班主任必须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和心理教育理论,

认真学习学校的有关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善于做好每一个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要做好学校临时分配的各项任务和各部门分配的任务。 4、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班级黑板报、宣传栏有专人负责,要保证质量,使班级文化气息浓厚,给学生以薰陶与教育。 5、提高班会的质量,班会课必须用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坚决杜绝挪作它用。每一堂班会必须先备课,并做到主题明、条理清、针对强。班会课宜形式多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能受到心灵的启迪,有所收获,真正做好帮助教育的作用。 八年级德育工作安排 积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做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她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她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对她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她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她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她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三德育目标和内容

第三章德育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的基本特征,形成关注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德育的基本观点; 2、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3、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 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德育课程的类型,学会分析和建设隐性课程,并初步形成德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的观点。 教学难点: 明确我国当前德育的各项内容,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节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内涵 (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即一定社会对其公民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二)德育目标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归宿、评价标准 (三)德育目标的类型:(参考:《德育学原理》胡厚福著,1997年3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德育目标进行类别的划分,是为了更全面细致地认识德育目标,而不是为了把整体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进行分解。在我们的德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往往是缘于没有全面、清晰地认识德育的目的,无明确的活动方向造成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问活动的开展,不问活动的目的和效果,其结果就是德育低效或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1、从德育目标的抽象程度上分类:这种划分方式,对我们发现德育实践问题的意义最为重大。 (1)观念性目标: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从德育目标的社会价值、发展价值和整体需要出发的,具有指向性和激励性。 (2)指标性目标:是以一系列具体的能以指标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目标组成的,是观念性德育目标的具体化,人民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比较和检测。 如:“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学习他的精神(观念), 做好事——可以量化(指标) 两种目标的关系:没有观念性目标,指标性目标就没有方向和依据;只有观念性目标没有指标性目标则无法检测观念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是:重指标性目标轻观念性目标。表现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安排了一系列活动,但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评定却往往违背活动的初衷,即表现出“有活动安排,无活动目的”,或者“开展活动就是活动目的”,比如:做好事只管登记次数、件数,卫生检查只管检查时的整洁度,不管事前的安排、过程中的表现和检查之后的保持,还有包干区的特点等。(有的包干区人流量比较大,卫生难保持,班级师生就有抵触情绪,因为,此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评比,为了能在评比中得到好的成绩和名次,而不是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意识、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等。) 2、从德育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划分类型:远景性、中景性、近景性目标 三种目标实现的时间长短无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标准和尺度。长远目标可以称为总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 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 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德育工作始终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内容 依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坚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切实确保德育重要地位,加大力度强化心理品质教育和学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逐步将德育工作推向序列化的轨道,为成功申报市重点高中和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奠定基础,为祖国建设培养“四有”式创新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的领导,初步树立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七年级:侧重加深对爱祖国、爱科学的理解,加强规范养成教育,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自尊、自理,能专注于各门文化课学习,学有成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八年级:将对祖国的热爱,对追求人生目标的热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的行动,自爱、自强、勇于质疑、创新,在学会求知和各类有益活动中,不断增强审美训练和人生观、价值观锻炼,有较强的责任感。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docx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 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内容: 1 、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 2 、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 3 、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 4 、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5 、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 6 、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 7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1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 2 、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 3 、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4 、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 5 、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 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化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因此,所谓中小学德育衔接,主要是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德育工作,从目标、内容、方法上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使之既要体现中小学德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充分发挥我校“九年一贯制”教育的优势,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校中小学德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建校以来,我校初中和小学的学生就一直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中小学在德育衔接方面也作出过一些大胆尝试,如组织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野外拓展训练(春秋游),共同参观番禺区戒毒所,共同听文明礼仪讲座,联合举办拔河比赛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这也严重困扰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功效。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到外校就读初中,一部分留在我校就读初中。对于留下来的学生,初中部的老师通常把他们跟外面进来的初一新生混在一起,统一进行考试,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学生重新分班。这样我校升入初一的学生就打破了过去的“班级”界限,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一切又从头开始。于是,“心理适应期”被人为形成。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第五章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一、基本概念 1、教育目的:教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才质量的规格与标准。 2、德育目的:人们对整个德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为了什么进行德育”的问题。(课本: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3、德育目标: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过程所培养的品德规格,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二、基本理论 德育目的的类型: 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代表人物:涂尔干、凯兴斯坦纳 个人本位论:从受教育者的道德本性和需要出发,强调个人价值的 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 和生命质量,使受教育者成为自由、自主的道德主体。 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外在德育目的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外在功利结果。 内在德育目的论:强调德性修养本身。 理想德育目的论: 道德教育的终极是培养趋近于神的理想人格。 现实德育目的论: 倾向于较为接近生活现实的德育目的。主张从现

实社会出发确定德育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追求 高尚的道德。 三、基本问题 1、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的关系 区别: (1)德育目的是各类教育培养人的品德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目的是德育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 (2)德育目标是教育所要完成的德育任务的具体目标,是德育活动具体努力方向,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联系: (1)德育目标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和规范化,德育目的必须转化为具体的德育目标才能避免其空泛。 (2)德育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德育目的的总要求,与德育目的相联系,否则会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2、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1)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教育目的具有整体性,需要分解为若干方面,德育目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予以具体化。 3、德育目的的特性(规定性)与功能 特性(规定性): (1)德育目的(应)具有预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