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药物微囊应用进展

高压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药物微囊应用进展
高压静电喷雾技术制备药物微囊应用进展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 药物分析的发展已从一种专门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科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等。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进行静态的质量控制,而是发展到对制药过程、生物体内和代谢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 关键词药物分析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属于商品,但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较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全面保证、控制与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分析,从体外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发展到联用技术,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 具体一点的讲,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 药物分析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药物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创新药物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等,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光谱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X 2射线衍射谱法等,方法较多。近年来发展虽不如色谱那么迅速,在药典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出现了很多新方法,如二维核磁共振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在新的世纪中,这些方法会有更快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药学科学各领域中。电化学部分分别为化学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动力电化学方法与应用。近几年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成为电分析化学中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电极技术是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在活体分析中,微电极用作电化学微探针,检测动物神经传递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微柱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检测器。在将来药物分析的发展中,将会显示出光辉的应用前景。 复杂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色谱法对复杂样品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药物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以及中药成分分析,已成为当今药

当前国内外保鲜技术

当前国际食品保鲜技术 纸箱保鲜法 这是由日本食品流通系统协会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式纸箱。研究人员用一种“里斯托瓦尔石”(硅酸岩的一种)作为纸浆的添加剂。因这种石粉对各种气体独具良好的吸附作用,且价格便宜又不需低温高成本设备。具有较长时间的保鲜作用,而且所保鲜的果蔬分量不会减轻,所以很受商家欢迎。 微波保鲜法 这是由荷兰一家公司对水果、蔬菜和鱼肉类食品进行低温消毒的保鲜办法。它是采用微波在很短的时间(120 秒)将其加热到72℃,然后将这种经处理后的食品在0-4℃环境条件下上市,可贮存42-45 天,不会变质,十分适宜淡季供应“时令菜果”。 陶瓷保鲜袋 这是由日本一家公司研制的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效果的果蔬保鲜袋,主要在袋的 内侧涂上一层极薄的陶瓷物质,于是通过陶瓷所释放出来的红外线就能与果蔬中所含的水分发生强烈的“共振”运动,从而对果蔬起到保鲜作用。 烃类混合物保鲜法 这是英国一家塞姆培生物工艺公司研制出的一种能使梨、葡萄、番茄、辣椒等果蔬贮藏寿命延长1 倍的“天然可食保鲜剂”。它采用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在使用时,将其溶于水中成溶液状态,然后将需保鲜的果蔬浸泡在溶液中,使果蔬表面很均匀地涂上一层液剂。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氧的吸收量,使果蔬所产生的CO2 几乎全部排出。因此,保鲜剂的作用,酷似给果蔬施了“麻醉药”,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电子技术保鲜法 它是利用高压负静电场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和臭氧来达到目的。负氧离子可以使果蔬进行代谢的酶钝化,从而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弱果实催熟剂乙烯的生成。而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又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和杀菌剂,既可杀灭消除果蔬上的微生物及其分泌毒素,又能抑制并延缓果蔬有机物的水解,从而延长果蔬贮藏期。 加压保鲜法这是由日本京都大学研制成功的利用压力制作食品的方法。蔬菜加压杀菌后可延长保鲜时间,提高新鲜味道。用这种方法储存咸菜和水果最为理想。 微生物保鲜法 乙烯具有促进果蔬老化和成熟的作用,所以要使果蔬能达到保鲜的目的,就必须去掉乙烯。科学家经过筛选研究,分离出一种NH-10 菌株,这种菌株能够制成“乙烯去除剂N-T”物质,可防止葡萄在储存中发生的变褐、松散、掉,对番茄、辣椒可起到防止失水、变色和松软的作用,保鲜效果明显。 可食性果蔬保鲜剂 英国研制成一种可食用的果蔬保鲜剂。它是由蔗糖、淀粉、脂肪酸和聚脂物调配成的半透明乳液,可用喷雾、涂刷或浸渍的方法覆盖于柑桔、苹果、西瓜、香蕉和西红柿、茄子等表面,保鲜期可达200 天以上,由于这种保鲜剂在水果表面形成了一层密封薄膜,故能阻止氧气进入水果内部,从而延长了水果熟化过程,起到保鲜作用。这种保鲜剂可同水果一起食用。新型塑料保鲜膜 日本研制成功一种一次性新型塑料保鲜膜。它由两层透水性极好的尼龙半透明膜组成,两层之间装有渗透压高的砂糖糖浆。用这种塑料膜来包装果蔬,能缓慢地吸收从果蔬表面渗出的水分,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减压处理保鲜法

静电喷雾法

静电喷雾法 静电喷雾为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喷出的雾滴带电的喷雾方法。其原理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静电喷雾机后,才得以应用。 农业 静电喷雾法的特点是其形成雾滴带有电荷,因而可以将农药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并对靶标产生包抄效应。即带电雾滴受作物表面感应电荷吸引包围靶体,而沉积到靶体正面和背面,提高防治效果。影响雾滴的沉积方式和在靶标上的沉积部位,主要取决于静电力和重力的比值,如静电力大于重力,雾滴沿电力线的方向运动,可沉积于靶体的正面和背面;若静电力小于重力,雾滴按重力方向沉降,无包抄效应。 静电喷雾法的缺点是带电雾滴对植物冠层的穿透能力较差,大部分沉积在靠近喷头的靶标上,若用带风机的喷雾机,则气流辅助输送舅滴,可明显改善施药质量。 工业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喷雾技术用于汽车、家电、仪表等外壳的喷涂。 其原理是:喷口上的金属导流管接高压负极,被涂工件接地形成正极,在喷口和工件之间形成较强的静电场。当高压空气将涂料从输料管送到喷口的导流管时,由于导流管接上高压负极产生电晕放电,其周围产生密集的电荷,使涂料微粒带上负电荷,在静电力和压缩空气的作用下飞向工件,并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经过干燥或加热,固化成厚度均匀、质地坚固的涂层,完成喷涂工作。 申请号/专利号:200810107198 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它包括储液容器、液泵、具有高压静电电极的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连接软管、雾化装置,所述的连接软管中设置有输液管,所述的输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的储液容器相连通并且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的雾化装置上,所述的高压静电电极伸入所述的输液管内。相对与现有技术中在雾化装置处封入高压静电电极的做法,由于高压静电电极通过输液管对储液容器内输出的药液(或对液泵输出的药液)施加静电,由输液管送往雾化装置的则是含有静电电荷的药液,使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至高压静电电极的距离减短,因而高压传输损失少,并且绝缘易处理,大大降低了成本,且使得高压静电系统的可靠性大为提高。

气调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气调保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系部:食品工程系 专业班级:07成人食检班 姓名:温静 指导教师:申玉飞 时间:2009.12.15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气调保鲜的现状 (1) 1.1气调保鲜技术的原理 1.2气调保鲜技术的特点 2气调保鲜的方法 (2) 2.1自然降氧法 (2) 2.2充氮降氧法 (2) 2.3最适浓度指标气体置换法 (3) 2.4减压气调 (3) 2.5气调包装 (4) 3气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5) 3.1减压库 3.2气调保鲜库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摘要:本文对几种主要的气调保鲜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作了简要的阐述,分析了该技术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叙述了可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气调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也得到普遍加强,大家越来越对果蔬等食品在贮藏中长期使用化学合成保鲜剂的食用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使得果蔬、肉类等食品的贮藏保鲜逐步朝着注重物理方式的方向发展,气调保鲜方式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对原先气调手段和方式加以改进,充分发挥气调保鲜的潜力并扩大气调保鲜的应用范围成为研究的热点。气调冷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调节贮藏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以延长果蔬贮存期的一种贮藏方式。与普通冷藏相比,其贮存期延长1倍,是普通冷藏的3至4倍,使果蔬保持鲜脆性,营养成分及硬度、色泽、重量等与新采摘状态相差无几,具有极佳的贮存效果。但气调库房比普通冷库造价高,需增加价格昂贵的气调成套设备。目前,我国气调贮藏果品量仅为水果生产总量的1%,而发达国家则为70%~80%。下面我就气调保鲜做一简单介绍。 1气调保鲜的现状 气调冷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调节贮藏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以延长果蔬贮存期的一种贮藏方式。与普通冷藏相比,其贮存期延长1倍,是普通冷藏的3至4倍,使果蔬保持鲜脆性,营养成分及硬度、色泽、重量等与新采摘状态相差无几,具有极佳的贮存效果。但气调库房比普通冷库造价高,需增加价格昂贵的气调成套设备。目前,我国气调贮藏果品量仅为水果生产总量的1%,而发达国家则为70%~80%。 1.1气调保鲜的原理 气调保鲜是指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气体成分来达到肉、果蔬等贮藏物保鲜贮藏目的的一项技术。具体来说,气调实际上就是在保持适宜低温的同时,降低环境气体中氧的含量,适当改变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组成比例。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具有生命力,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生长期积累的营养物质来获得的。因此,果蔬保鲜的实质是降低果蔬呼吸作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1.2气调保鲜技术的特点 通过减少环境中呼吸作用所必须的氧气含量以及低温贮藏即可实现尽可能降低呼吸强度的目的,使果蔬在较长期的贮藏期里能较好地保持原有天然质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比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等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来全面保证、控制以及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手段大多包括化学方法来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但是,如今的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的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体外分析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分析发展到联用分析,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从而使得药物分析从20世纪初的一门分析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科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采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光谱、色谱及连用技术,对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学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眼睛,梳理并逐步明确了重点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分析科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药学学科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药物分析学不仅是静态的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而且拓展到对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的动态分析、检测和综合质量评价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药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物分析学已从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即药物成分和药物活性的相关分析。现就药物分析学的一些较重要发展领域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手性药物分析 美国药典药名字典所收载的药物中有一半至少含有一个不对称中心。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例如90%抗癫痫药,β-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口服抗凝剂,50%抗炎药和局麻药都以其外消旋体供药用。生物系统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如蛋白质、糖脂、多核苷酸、受体等,这些生物大分子都由L-氨基酸和D-糖类构成,因而生物体是一个手性环境。在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分子被引入体内后,具有手性的受体、酶蛋白质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化合物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另外,一些药物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如S-(+)-布洛芬是优映体,但低活性的R-(-)-劣映体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高活性的S-(+)-体。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使用外消旋体不易控制有效剂量,特别是当肾功能减弱时,S-(+)-优映体易在体内蓄积,通过抑制肾环氧化酶,加剧肾局部缺血,而发生毒副反应。美国等国药品管理部门已要求在申请新手性药物时,提供每一种对映体的药动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资料,并对研制外消旋体而不是单个对映体做出合理的解释。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外消旋体药物的药动学、浓度-效应关系研究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对映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在分离科学上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经典的分级结晶、旋光等方法的重现性或灵敏度欠佳。随着手性色谱学,尤其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气相色谱法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等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色谱法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RD)和直接法。间接法采用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手性胺类、醇类、羧酸类等反应形成非对映体衍生物。非对映体对在常规色谱系统中,根据非对映体分子的手性结构、手性中心所连接的基团、色谱系统的分离效率(包括溶

正确使用静电喷雾器

正确使用静电喷雾器(附图) 1、静电喷雾器的特点 静电喷雾器通过高压静电发生器将低压直流电变成近2万的高压静电,通过电极接触喷雾器桶内药液,使静电喷雾器喷出的细小雾滴带上高压静电,带有静电的雾滴与目标作物之间形成静电场,利用静电吸附的原理,带有静电的细小雾滴环抱状吸附到目标作物的正反面及隐蔽处,提高了雾滴在作物上的附着量,显著减少了药液雾滴漂移损失,有效地提高农药利用率,以减少农药用量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静电喷雾器工作时会产生强静电,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 2、静电喷雾器的使用要点 2.1开机前,须经过滤网往喷 雾器内加药液,同时要防止药液沾 染桶口以外部位,保持喷雾器外表、 手柄喷杆干燥。药液或雨水使雾喷 器外表、手柄喷杆潮湿时会降低静 电吸附效果,但不会影响喷雾。 2.2开机时,操作者必须保持手握 住静电喷雾器手柄部上金属片,使 雾滴与作物之间形成静电场。 2.3喷雾作业,建议将喷头距离作 物30~50cm喷雾,静电作用能使被 喷雾作物表面吸附了一层细密的雾 滴,起到了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不需将农药喷到淌水、滴水的程度, 以免浪费农药。 3、操作和保管的注意点 3.1喷雾作业必须遵守《农药安全 使用规范》。做好防护,作业人员应 在上风向,顺风隔行前进或逆风退 行两边喷洒,禁止逆风前行喷洒农 药和在已施药区穿行。 3.2操作中不可触摸喷头和前段 喷杆;防止喷头靠近人体和碰及其 它物件;每次关机后应将喷头与作 物接触一次,让剩余静电消除。否 则可能会出现“麻电”现象。 3.3不喷雾时必须使喷头的位置高 于桶内水位,防止药液流出。每次作业完毕,用清水经滤网倒入桶体内,用喷雾器进行清洗性喷雾3~5min,再用清水擦净并凉干。不可将底座、手柄等喷雾器部件浸入水中洗刷,内部进水将会损坏喷雾器的高压静电系统和电器。 3.4充电:必须使用相符的充电器对静电喷雾的电池充电。在喷雾作业中报警声响或发现电压低,需立即关机对电池进行充电,不能将电池电力用尽,否则会严重影响电池寿命,甚至造成电池损坏。建议:前3次充电每次不少于10h,以后作业结束每次充电约7h。充电完毕应拔除充电器插头。喷雾器长期不用,应每月充电一次。 3.5保管:不得将静电喷雾器放置在有腐蚀性的气体、液体和潮湿环境中。喷雾器长期存放时,应用清水擦净并凉干后保存在防晒干燥的室内,离开潮湿地面放置以防电绝缘性能下降。 有关静电喷雾器的详细内容请阅读产品说明书2012.6

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 状及发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CQWU/JL/JWB/ZY084-02 学年论文 (课程论文、课程设计) 题目:水果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小组成员:陈盼盼、张珍妮、袁锐 杨善丽、罗云雾、张玲 专业年级: 2010级化学(师范) 成绩: 指导教师(职称):邓小红(副教授) 2012年11月13日 摘要:水果贮藏保鲜是水果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基础,本文是叙述了水果保鲜与贮藏业的现状及我国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高质量和高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新鲜水果贮藏方法的发展。为此,主要探讨了国内外水果贮藏保鲜应用的各种技术,分析了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方面的新情况与新进展。 关键词:水果保鲜;储藏;现状 引言: 果品营养丰富,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产品的易腐性, 给水果的采后处理、贮藏保鲜等环节带来了极大困难。特别是在水果的生产中, 由于采摘不当、贮藏不善, 或由于生理病害、微生物病害的影

响, 往往导致大量水果的腐烂损失。许多国家农产品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已实现了产业化。 1 水果保鲜与贮藏业现状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已从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对食品的需求不但追求数量,而且关心质量和花色品种,经济、实惠、方便的食品必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对象[1]。新鲜的水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含水量高,且具有我们所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水果组织柔嫩,含水量高,容易腐烂变质,不耐储存,采后极易失鲜,从而导致品质降低,丧失商业价值。因此,水果低温贮藏保鲜产业是水果生产的继续,是可持续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同时水果低温贮藏保鲜产业,对果品的采后增值、保值,农民致富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冷藏场所及装置是水果贮藏保鲜最关键的设施,它们的最关键点在于对温度的控制,其次是在特殊构造条件下还能够对气体成分、压力和湿度进行控制,以满足水果贮藏保鲜的要求。现代温贮藏主要包括机械冷藏、机械气调冷藏、机械减压冷藏和机械湿冷冷藏等。其中机械冷藏占贮藏水果产量的1/3左右,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进行人工调节和控制,已达到良好贮藏[3]。我国的气调贮藏起步很晚,主要的气调贮藏技术是小包装、大帐自然降氧和硅窗气调等且仅限于少量的水果。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种:塑料薄膜帐气调、自然降氧法、混合降氧法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等。 化学保鲜剂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多种化学杀菌剂、生物活性调节剂及生物涂膜类等防腐保鲜剂在贮藏保鲜中推广使用,对提高贮藏效果具有

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分析

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新进展分析 摘要:随着当前医学制药技术的越来越发达,针对天然药物的分析方法也越来 越多。本文结合现实状况分析了当前天然药物有效成分以及指标性成分的若干分 析方法,揭示了医学制药该领域中的技术研究应用新进展,以期望为天然药物的 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天然药物分析方法技术进展色谱法发展前景 我国传统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在世界回归自 然食疗和绿色革命兴起的今天,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关注。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微生物用药,由于它的成分绿色纯粹,注重自然食疗,所以为 当今社会及人们所关注。然药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必然因它的物质基础,即生 物活性物质或有效成分。其中生物天然活性物质成分拥有较为新颖的结构、高活 性与少副作用等特征,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新研发药物产品中,是重要 的药物活性先导化合物。因此对天然药物的技术研发进展分析很有必要。 一、天然药物分析方法的研发技术新进展分析 我国虽然是天然药物种植大国,但并不是天然药物研究强国,主要原因有2个: 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结构复杂,并且影响其药效的因素众多;②其次产生药效 的物质很难被研究出来,换言之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指标因素监控是当前制药 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就现代制药技术发展现状而言,针对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 一定要做到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通过高水平技术研究来明确和完善天然药物的 基本质量标准。 1.对气相色谱法的研究新进展分析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主要分析了天然药物的挥发油以及 其它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含有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成分[2]的天然 药物。在现实制药领域,GC法已成为药物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药材挥发油分析、溶剂残留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的一种重要手段。GC本身具有诸多优点,例如它的分离效能非常高,分离效能高,可以使一些分配系数很接近的难以分离的化合 物得到很好地分离;由于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其检测限可达10-11~10-13g;再者,它具有高选择性,可以挑选适当的固定相来分析诸如映体、同位素等存在理化性 质但生物活性却不同的各种药物成分。 就目前GC法的新研发进展来看,它与质谱联用仪的联用技术在天然药物成 分分析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即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技术。这种全新的联用技术能够能够保证混合药物在经过CG后分 离为独立的单一组分,再由设备各个接口进入MS仪器中展开分析测定过程。该 联用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集合了GC法的高速、高灵敏度与高分离效能,包括MS 的高选择性,让天然药物成分在MS离子化过程中裂解并生成碎片离子,便于检 测分析,更快得到组分结构鉴定结果。在研究款冬花的挥发油成分过程中,就可 以首先采取GC法实施结构组分分离,再利用面积归一法来进行组分相对含量测 定与计算,配合MS检测明确组分化学结构,鉴定得出款冬花中拥有65个化学成分,其中挥发油成分占到总量的80%以上。通过GC-MS技术进行试验,不仅仅检 测出款冬花中的所有挥发油成分,还实现了对其中各个组分含量的精确测定。同理,该联用技术也能够检测出无花果树叶中所存在的121种挥发性成分,并且进 一步确定树叶中的所存在的补骨脂素、二十二烷酸、β-大马酮等等挥发油成分, 这些都说明GC-MS联用技术在对天然药物的挥发性成分检测方面非常到位,它充

高压直流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451 高压直流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高压直流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 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高压直流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 高压直流电源是将工频电网电能转变成特种形式的高压电源的一种电子仪器设备,高压直流电源按输出电压极性可分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两种。高压直流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农业领域也有应用,例如农业环境静电除尘,静电喷雾杀虫,农业物料静电喷涂包裹,农产品加工中的静电植绒、农业生物静电效应研究、静电杀菌、农业种子静电处理等等。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工程应用实践对高压静电电源的需求逐年增多,对其精度、性能、规格、品种、类型、体积、智能化操作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现有的高压直流电源已经不能满足农业领域中的许多需要,研究和开发适合农业领域要求的多种新型直流高压电源已经成为一种客观需求,而且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显著,市场前景比较光明。

药物分析技术进展175557

药物分析技术及进展 色谱联用技术(hyphenated techniques in chromatography,HTC)是将具有高分离效能的色谱技术与能够获得丰富化学结构信息的光谱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目前,各种色谱联用技术在药品质量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色谱作为分离手段,光谱充当鉴定工具,两者取长补短,已成为当今分析领域中复杂成分样品分析的主要方法。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HPLC-NMR)、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以及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本章围绕几种应用较广泛的色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予以简述。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与有机质谱的联用系统(GC-MS)是最早实现(1957年)的联用仪。70年代,GC-MS已开始作为商品出售;80年代,已开始普及应用;迄今技术日臻成熟,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目前气-质联用在联用技术应用中十分活跃,它的成功应用能使样品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一次完成,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检测限已达10-9g~10-12g水平。对于药物分析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GC-MS在合成产物的确证,有机合成反应中副产物的鉴定,中药未知成分的鉴定,药物代谢物的研究等方面均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该方法利用了质谱仪扫描快、灵敏度高的特点,而且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所获得的质谱,碎片信息量大,重复性好。因此GC-MS 联用仪多具有10万或几十万张质谱的数据库,以供比对定性。气相色谱仪可以看作是质谱仪的进样系统,相反也可以把质谱仪看作是色谱仪的检测器。因质谱仪灵敏度高、特征性强、要求分析试样必需是高度纯净物(除MS-MS联用技术外),色谱技术为质谱分析提供了色

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

58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 1 食品低温储藏的简述 所谓的食品低温储藏,简单来说,就是将食品保持在低温的状态下,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达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延缓食品腐坏的速度的目的。采用低温保藏技术对食品进行保藏,一方面能够将新鲜食品的保质期延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方便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还能够给食品加工工业带来便利,减少半成品的浪费,使半成品贮藏成为可能[1]。 在对食品进行低温储藏中要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保鲜,二是防腐。食品在低温下不易变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低温对水分活度的影响。其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其三,低温对酶的影响。因此,对食品低温储藏的处理应该按照先对食品进行加工前处理,再进行冷冻和冷藏,最后再解冻的过程。这一过程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当低温达到食品冷藏的冰点时,食品中的微生物活动会减慢,延缓食品腐坏的速度,而当低温保持在食品的冰点之下时,大部分的微生物的活动都会停止[2]。 2 食品低温储藏的工艺原理 2.1 肉食食品的低温储藏原理 对肉食食品进行低温保藏是消费者对保鲜食品需求量中的重要部分,而对肉食食品进行低温保藏的难度相对于素食食品的保藏是比较难的,这主要是由于肉食食品中微生物和酶的活动是比较活跃的,常温状态下的肉食食品很容易变质腐坏。将肉食食品的保藏温度控制在冰点之下,使肉食食品中的水分凝结成冰,对微生物和酶的活动进行控制,就会有效的延长肉食食品的保质期限,使食品维持在新鲜的状态下[3]。 2.2 素食食品的低温储藏原理 速素食食品产生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物体当中的呼吸作 用而导致的。对素食食品进行低温保藏主要应该考虑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和耐藏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的耐藏性,是指在低温储藏期间,植物体的质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温度的控制使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延缓,并且消耗最小的质量。素食食品的耐藏性主要是由食品本身带有的各种性质而决定的,因此,对素食食品进行低温保藏,首先就要对植物体的呼吸作用进行控制,在保证植物体活体状态的同时,尽可能的削弱呼吸作用。而低温储藏恰好能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但是,不同于肉食食品的储藏要将温度控制在冰点之下,对素食食品进行储藏时应该将温度控制在于冰点相同的状态下,才能够同时满足植物体的活体状态并对呼吸作用进行控制[4]。 3 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制冷技术的发展 原始的冷藏方法,有着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18世纪人们开始尝试人造冰,著名的爱丁堡学者布拉克对融化与气化现象进行了本质的解释,对潜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同时研发了冰量热器,成为现代制冷技术的开始的标志[5]。随后,出现了人工冷源,给冷冻保藏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首先,在美国产生了压缩式制冷,基于压缩式制冷的原理,德国人发现了吸收式制冷的原理,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的压缩式冷冻机,美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制冷和空调用的空气制冷机,取得了冷库设计的第一个美工专利。其次,法国 人制造了第一台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德国人林德(Linde)设计成功氨制冷机,这被大家称为制冷机的始祖[7]。 冷鲜保藏技术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液态氮和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冷媒的制冷技术。这种技术的工艺原理是将液态氮和液态二氧化碳直接喷洒在食品的表面,不但能够使食品快速的冷冻,同时还能够进行更加深度的冷藏[8]。 3.2 我国保鲜技术的发展 汉朝时人们就掌握了用地窖来储藏天然冰的技术。如东晋的陆翱所撰的《邺中记》中曾记载:“曹操在临漳县西南建冰井台藏冰”,曾记载:“有屋一百四十间,下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用于藏 冰及石墨…”[8] 。在以后的各个朝代冷藏技术不断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有记载,如:唐朝《齐民要术》中有农民用雪水拌种,以 增强抗寒,抗病能力的注载[8] ;元朝《马可·波罗行记》用冰保存鲜肉 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8] 。明朝用冰保证蔬菜鲜果在低温下运输,保持其鲜嫩。到了清朝时期,在北京已经设置了专门用于冷鲜保藏的冰窖,以满足皇室的果蔬供应。 我国现代制冷技术的开端是从19世纪从国外引进人造冰制造工艺开始。到了60年代以后,采用活塞式膨胀机的氢液化器,在国内各个实验室应用,为超导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 3.3 冷冻保鲜技术发展概况 食品的低温储藏保鲜可以分为冷冻保鲜和冷藏保鲜两种方式。前者要将保藏的食品降温到冰点以下,使一部分或全部水分冻结,动物性食品常用这种方法。后者无冻结过程,将温度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加工方法,新鲜果蔬常用这种方法。 随着制冷设备的不断改进,冷冻保鲜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首先,冷藏食品的包装方式不断加以改善,由原始的整体包装和大包装逐渐转向小型化和单一化的吧包装形式,使食品的冷冻速度和冷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次,在冷冻方式上也实现了突破,吹风式冻结、可连续冻结和流态化冻结等方式逐渐成为食品冷藏的主要方式,不仅使食品的冻结温度更加一致,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冻结的效率[9]。第三,制冷装置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采用液态氧、二氧化碳、氟利昂对食品直接进行冷冻的装置使食品的冻结温度大幅度降低,并且冻结速度也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近年来退出的环保冷酶-溴化锂冻结装置,更是给冷鲜保藏技术带来了新的动力[9]。除此之外,伴随着冷藏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冷藏链,将食品冷冻——冷藏——运输——销售等环节有机的联系成一个整体,使冷藏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之间更加完整。 4 我国低温储藏保鲜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当前我国的低温冷藏保鲜技术发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受到冷藏食品经营者认识方面的缺陷,导致保鲜技术的推广速度比较缓慢,同时也造成应用范围的受限。(2)由于当前我国的冷藏保鲜技术还不够完善,导致食品保鲜的效果不高,并且出现了很多食品质量损坏的现象,一方面影响商家的信誉,另一方面又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3)当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无法同发达国家相媲美,人均消费水平也显现出明显的不足,限制了冷藏食品的消费量,加之经济发展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 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概况 武学宁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工程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5) 摘要:本文叙述了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制冷技术、低温技术、低温储藏的冷却冷冻保鲜技术、冷链的发展概况。最后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对策,并且对未来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低温储藏 保鲜 冷藏链中图分类号:TS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3)07-0058-02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陈文

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新进展陈文 发表时间:2017-10-31T14:37:11.3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下第14期作者:陈文林艳珠[导读] 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 (海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海口分所;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近年来,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药物临床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药物的合理使用将为患者病情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药物分析过程中离不开基因工程、化学药物分析以及中药分析等技术,分析时针对选取的样本进行特殊技术分析。常用的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固态性质表征分析、高通量筛选技术、体内样本分析、中药分析以及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本文针对相应的药物分析技术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药物分析者提供意见。 关键词: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药物分析在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制备与生产以及质量监控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在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2012年我国学者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和整理,分类综述各类药物或生物样本的过程分析技术、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固态性质表征分析技术、杂质谱检测分析技术、体内样本分析技术、中药分析技术、生化药物分析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1 药物过程分析技术 传统的药物分析技术之中,主要是采取离线方式对药物进行原材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等进行详细分析,由于一些药物在生产过程中明显滞后,使得药物分析过程中不能确切的反映出当时生产的真实数据,也无法准确的表示出药物在生产线上的质量。但是采用药物过程分析技术可以对生产的药物实现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了药物质量的跟踪分析,符合药物生产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提取研究工艺之中,选用过程分析技术主要是根据红外光谱分析仪来进行成分分析。郑开逸等人针对药物过程分析提出了选用NIR光谱来对提取物进行测定,选用药物对照分析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建立起药物分析模型实现了在线检测,测定的结果显示所建立起的色谱图能够反映出药物质量浓度、生产终点以及生产过程检测判断。 2 药物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 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其主要的依据是以分子水平以及细胞水平作为实验基础,并且通过微型化以及自动化分析技术来实现的一门药物分析技术。实验过程中采用大量实验作为技术基础,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对候选化合物的甄选。目前所选取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主要为微流控芯片技术以及微孔板和微阵列技术。郭常川等人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的苯丙胺酰作为靶点,建立起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从而完成了对样本液体的筛选。通过高通量筛选模型针对化合物的细胞的毒性与抗菌活性完成筛选,从而为进一步寻找出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奠定良好基础。 3 药物固态性质表征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过程中不能够忽略潜在的固态反应和不同固态性质对于药物活性的影响,这就使得在进行药物分析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固态原料、辅料以及混合物的物理性质等进行仔细研究,从而为研究药物晶体型组成部分提供借鉴。针对药物的表征研究主要从其分子表征、微观粒子表征、批量样品表征等着手研究。郭磊等人针对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进行研究时,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器对于样本进行粒子直径和分散指数测定,并且测定了药物的包封率。结果显示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与原料的药物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差异不显著,而叶酸耦联纳米紫杉醇脂质体则更具有较强的逃避非网状内皮系统,其药效具有明显增强效果。 4 体内样本分析技术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近年来发展很快,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指导原则,从中国的药典中也针对体内药物分析进行了扩充和修订。体内药物分析技术主要的分析过程包含了:生物样本前处理(微透析技术、固相萃取技术)、体内药物分析(动物体内药物分析、人体内药物分析)、体内代谢物分析、体内生物标志物分析、体内原位测定。由于体内药物分析的时候存在着各种问题,其分析的目标以及分析的方法也会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分析样本、不同的分析方法应选用恰当。狄斌等人针对小白鼠的颈部和头部皮下的生长因子进行原位测定,采用红外荧光量子法实现了对动物的无伤检查,采用这种探针技术对于鳞状癌细胞进行检测效果良好,对于癌症患者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5 中药分析技术 中药分析技术属于中药药学的重要基础,在中药组分分析的时候其影响巨大。目前所采取的中药分析技术主要有GC、HPLC、EC、GC-MS以及HPLC-MS等分析技术。通过中药分析技术对于中药组分进行准确、快速以及大信息量分离,从而极大限度的提升了分析效率。姜潇等人针对现代药物分析的时候,并对比分析了中药分析方法,采用UPLC技术来实现了对虎杖药材萃取分离,将药材中的5中活性成分进行了快速检测。 6 结束语: 药物分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药物分析学科的飞速发展,现代药物分析方法已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正朝着高灵敏、高通量、高专属和高自动化的方向迈进。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为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制备以及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动态监控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保障,并促进药物科学研究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硕,陶晓奇.β-兴奋剂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1-8. [2]梁振普*?,王彩平,张小霞,张俊庆,刘雅静,李鹏娟,冯文霞.单颗粒示踪技术及其在病毒侵染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病毒学报,2017,04:638-645. [3]樊敦,余敬谋,黄皓,金一.环境响应性递释系统在基因与药物共传递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7,05:713-721. [4]赵冠华,许斌,李晓燕,汤传昊,秦海峰,王红,杨绍兴,王伟霞,高红军,何昆,刘晓晴.应用MALDI-TOF-MS检测肺鳞癌患者血清多肽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相关性[J].中国肺癌杂志,2017,05:318-325.

高压静电场保鲜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研究

高压静电场保鲜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研究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08期 摘要:近年来高压静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逐渐得到应用。从细胞膜电势、果蔬内部电场、水结构的角度分析高压静电场保鲜技术的原理,概述高压静电场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高压静电场保鲜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保鲜;果蔬;原理;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S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8-0058-02 地球表面的一切生物体都是在电场强度约130 V/m的自然静电场的作用下生长、繁殖。生物环境电场的改变,特别是外加高压静电场,必然对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内外的电荷分布、排列、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研究人员正在进行相关试验,且其试验结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近年来,静电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悄然兴起,这主要得益于微能源、静电生物效应和电场等理论基础研究的发展。目前,高压静电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高壓静电场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高压静电场对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高压静电场加速冷冻食品解冻的试验研究,高压静电场在食品杀菌中的应用研究,高压静电场的生物效应影响研究,以及高压静电场对食品其他功效的影响研究等。本

文对目前国内外运用高压静电场技术延长果蔬保鲜贮藏期的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和探讨。 1 高压静电场处理对样品品质影响的原理 特定的高压静电场处理能显著地保持所处理果蔬的品质,具体表现在:增加可溶性固形物、VC、还原糖、总酸等的含量,减少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但另外的一些静电场处理则出现与该结论不太一致的结论。现就这些现象从高压静电场保鲜作用机理方面做出如下讨论分析。 1.1 从细胞膜电势的角度分析 据报道,静电场处理对果蔬有保鲜作用,主要是由于电场改变了果蔬细胞膜的跨膜电位。生物化学理论认为,在水溶液中一个离子要穿过细胞膜,除了需要一定的载体来传送外,更重要的是它要受到2种驱动力的作用:一种来自膜内外两侧的化学梯度(浓度),另一种则是由于透过膜的电荷运动所造成的电势梯度(膜电位差)。这两者总起来叫做电化学梯度。也就是说,电化学梯度将决定离子的运动方向以及对膜的透过情况。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若外加电场方向与膜电位正方向一致,则膜电位差增大,反之则减小。膜电位差的改变必然伴随着膜两边的带电离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生物电流,带动了生化反应。国外的一些试验已经初步证实了这种影响方式存在的可能性。例如:细胞内的线粒体内ATP(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就是由于膜内外电位差造成电子在从膜

静电吸附技术

静电吸附技术: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的核心部件是静电吸附装置(亦称高压静电场)。静电吸附装置是由放电丝和负极板组成的。在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下静电吸附装置可产生4KV-8KV的直流高压电压并在静电吸附装置内部形成很强的静电场。当室内空气通过静电吸附装置时,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微生物)被迫带上正电荷后被吸附到负板上。试验报到,静电吸附装置能够捕捉直径为0.01μm的颗粒物。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是国内最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之一。 静电喷雾施药 利用静电喷雾技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现代植保施药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应用高压静电使雾滴充电,带电的雾滴在静电场作用下,快速、均匀飞向并吸附在作物上,减少了雾滴漂移,提高了农药在作物茎叶正反面、隐蔽部位的沉积率,增加了药物与病虫害接触的机会,减少了药液损失,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人们研究了静电场作用下的液体雾化机理和雾滴沉积形式,但整个数学模型的建立还需进一步探讨。目前,静电喷雾施药技术主要还处于试验阶段。江苏理工大学成功研制了用于草原大面积灭蝗的微量静电喷洒灭蝗车;杨宝芳等人将静电发生器和喷头组装成静电喷雾机,来进行小麦蚜虫等的防治,农药利用率可达90% 以上,比一般常规施药节省农药25%~50% 以上;喷头是静电雾化的关键,Moon 等人开发的容性静电喷雾喷头,在喷头锥体外安装一个环状感应电极,并加以脉冲电压,试验表明,荷电效果较好。 总之,静电喷药技术是我国施药器械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继续加强对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推出实用产品,并结合弥雾机、喷杆喷雾机和航空喷雾系统等,以提高施药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原理 照明和聚焦成像 当一张要复印的图像放在复印机的稿台上时,在机内灯光照射下形成反射光,通过内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聚焦成像。 静电显影 像正好落在光导硒鼓上,光导硒鼓是一个圆鼓形结构的筒,表面覆有硒光导体薄膜。光导体对光很敏感,没有光线时具有高电阻率,一遇光照,电阻率就急剧下降;在充电机的作用下,电阻率就急剧下降。光导体表面,在充电极的作用下,带有均匀的静电荷。当由图像的反射光形成的光像落在光导体表面上时,由于反射光有强有弱(因为原稿的图像有深有浅),使光导体的电阻率相应发生变化。光导体表面的静电电荷也随光线强弱程度而消失或部分消失,在光导体膜层上形成一个相应的静电图像,也称静电潜像。人们看不到它,好像潜藏在膜层内。 转印和定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