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工业

味精工业
味精工业

国内味精工业现状调查论

摘要:我国的味精行业发展历史是从1923年第一家味精厂“天厨味精厂”的成立开始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味精的产量,质量以及生产技术装备都在大幅度地提高。本文就我国味精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趋势做一大概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味精,发展现状,产量,质量,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Domestic monosodium glutamate industry situation survey theory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ur country MSG industry began from 1923 “TianChu MSG industry”establish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yield in China, quality and MSG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re greatly improved. This passage does 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 and the trend of MSG.

Key words: Monosodium glutamate;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Quantity;Production;Qualit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 Development trend

据来自国家轻工业总局的消息,我国味精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成为世界味精生产的第一大国,产量达34万吨我国味精工业发展迅猛,产销两旺, 2007年味精总产量已达191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在国际微生物发酵产业中已占有一定竞争优势。我国味精生产已经有80 多年的生产历史,1923 年从我国面筋水解法生产味精到1958 年利用淀粉糖发酵法生产味精研究开始,我国利用发酵法生产味精,已经走过了50 年的历程,使发酵产酸发生了很大变化,味精发酵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变革,回顾国内各味精厂曾使用过的菌种,主要是1.天津短杆菌;2.钝齿棒杆菌;3.北京棒杆菌及它们的突变株。目前厂家用葡萄糖发酵所使用的菌种主要为天津短杆T613 的突变株,有

FM820;FM84-415;FM-1 到FM-20;S9114 等.80 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味精厂采用淀粉糖发酵法,一般发酵工艺采用生物素亚适量进行发酵控制,发酵产酸一般在5%~6%左右,糖酸转化率在50%左右,70 年代开始新疆石河子味精厂首先利用甜菜甜蜜,采用高生物素、大种量、高通风的发酵技术进行发酵生产,使发酵产酸达到8.5%左右,糖酸转化率在60%~65%,90 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味精厂在淀粉味精发酵行业开始进行以适量高生物素、大种量、高通风的发酵技术实验,加上我国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对淀粉制糖工艺、发酵菌种以及工艺控制方法及装备水平进行大量研究和改进,发酵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酵产酸一般12%~14%左右,糖酸转化率在56%~60%,逐步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

尽管我国味精工艺技术指标水平进步很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外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粗原料糖蜜、少数淀粉,具有成本优势。

2.生产方式:提取、精制生产单元连续生产方式,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3.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高,广泛采用计算机,机器装备先进,运行稳定,生产环境好。4.生产率:设备产能高,生产能力比我们高50%,人员劳动生产率高,相同规模但人员仅是我们的1/10。

5.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发酵产酸14~16%,转化率62~67%、精制收率97~98%。6.生产工艺方法:谷氨酸发酵:高生物水平、添加青霉素或采用温度敏感型菌株,低糖连续流加方式,发酵强度高,夫酸热量高,利于精制收率提高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利于环保治理。

7.提取:连续浓缩等点法精制:连续结晶,并引入多效蒸发装备,蒸汽消耗低。

8.环保治理:资源化利用高,生产液体肥料或固体肥料,治理彻底,完全达标排放,并且有一定收益。

为了提高我国味精生产能力以及生产效益,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迫切提高改善的环节:优化发酵菌种,谷氨酸提取技术,味精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

*优化发酵菌种:前厂家用葡萄糖发酵所使用的菌种主要为天津短杆菌T613 的突变株,现在生产菌种,主要是通过诱变为主的微生物育种而获得,它的产酸能力伴随着谷氨酸发酵生产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如果在现有产酸能力情况下,继续采用传统(经典)微生物育种技术(如诱变、细胞融合等手段)选育菌种,以期达到大幅度提高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已变得相当困难。因此,采用现代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菌种,从而提高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不失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L-谷氨酸作为生产量最大的氨基酸之一,通过改造菌种以提高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国内在谷氨酸菌种基因改造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为止基本上还属空白,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报导不多,且菌种、生产工艺以及原料和国内技术有所差别。根据国内现有生产菌种的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生产菌种,从而提高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但这种趋势和研究结果显示,届以时日,谷氨酸的产酸率和糖酸转化率定会有较大的突破。

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寻求提高谷氨酸产酸水平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可以肯定的是,基因工程技术在提高谷氨酸发酵水平方面前景良好。

*谷氨酸提取技术:分析味精现有生产工艺过程可知,谷氨酸提取技术工艺路线的差异不仅决定了谷氨酸的收率和质量,同时也决定了硫酸、液氨等辅助材料的消耗水平;其次,味精工业的主要污染物———高浓度废水集中产生于谷氨酸提取工序。因而,谷氨酸提取技术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初步分离工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味精产业的制造成本、环境障碍和产品质量,最终制约着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造现有谷氨酸提取技术将是我国味精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国内味精工业的谷氨酸提取工艺,主要有“冷冻等电加离子交换工艺”(简称“等电离交”)和“浓缩等电加转晶工艺”(简称“浓缩等电”)。目前,产业界谷氨酸提取工艺以“等电离交”为主,“浓缩等电”次之。

等电离交工艺流程:发酵液经冷冻等电后分离得到谷氨酸,残留在等电母液中的谷氨酸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再洗脱后回等电结晶。工艺提取收率高达94% ~95%。缺点是物耗高,提取1 t谷氨酸消耗液氨120 kg、硫酸850 kg;成品味精中SO2-4含量易超标;高浓度废水离交尾液排放量较发酵液体积增加60%左右,化学需氧量高达80 000 mg/L以上,还额外产生

30~40 t化学需氧量为3 000~4 000mg/L的中浓度树脂洗涤水。经济上已无优势,还增加了环境压力。因此,“离子交换”作为谷氨酸提取的产业化技术已不合时宜。

浓缩等电工艺流程:浓缩等电工艺源自日本味之素公司糖蜜发酵谷氨酸的提取技术,国内最早由河南莲花味精集团将其嫁接于淀粉糖原料发酵工艺上(图2),该工艺没有采用“离交技

术”,优点是硫酸、液氨消耗低,排放高浓度废水总量仅占发酵液体积的50%左右。

*味精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目前,我国味精生产厂家较多,但对生产中排出的废水,大都是按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对COD、pH、悬浮物等项目,进行简单处理后,就直接排放掉,没有对其作进一步再处理后重复利用,而实际上,味精生产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很大,这样会给企业和国家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厂所产出的废水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试验,试验采用了三种方法:

1 用树脂处理:处理时发现,水样除滤去一部分悬浮物外,根本无法脱去废水中的色素,说明此方法不行,透光较低。

2 用不同比例的粉炭脱色、过滤后,检测滤液透光,结果如表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粉炭处理时,可以脱掉其中的色素,随着加炭量的增加,透光几乎达到蒸馏水的水平,按0.015g/dl 的比例加活性炭处理后的废水。透光就可达95.5%,远远超过目前回流水的质量,如果采用板框滤层的方法,估计效果会更好,从而使t 废水处理费用大大降。3、用颗粒活性炭,装柱脱色后,检测滤液透光和COD,结果如表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处理后水样COD 明显降低,透光也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透光有所降低,COD 变化不太明显,但由于水样中悬浮物较多,虽然滤去了大部分较大颗粒的悬浮物,但一些细小的悬浮仍存留于水样中,当处理量达1.5t 时,柱子的滤速明显降低,处理到2.0t时,柱子已严重堵塞无法处理,但此时处理的水样质量还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可用目数较小的网筛,将悬浮物滤出后,再用颗粒炭脱色处理,估计效果会更好;处理量会更大,处理费用会更低。(网筛的具体目数,可根据悬浮物的情况,进行适当选择。)

所以味精废水再利用处理基本方法:

基本工艺:总排口水初滤悬浮物→活性炭脱色;

效果:处理前:透光:82.1,COD:62

处理后:透光:98.7,COD:16

成本分析:每 kg 炭可处理水约 5t,按 5000 吨t /天排水量计算时,每天需活性炭约1t,不含电力。

味精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展望未来,味精工业将会达到更高水平,味精工业前景将更加美好,我们应立足现在,充分认识行业差距,借鉴国内外、业内外先进经验,团结一致,不断技术创新,加速企业技术进步,继续进行味精工艺革命,提升技术水平,为味精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味精有限公司环评报告

上海天厨味精食品有限公司 味精综合废水 处理方案

1. 概述 上海天厨味精食品有限公司建于1923年。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郊,北界云岭东路,南滨苏州河,东西两上侧为工厂企业。占地面积为8.5公顷,已有建筑面积440,924m2。公司固定资产原值6,22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3,836万元。有职工80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3人。该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味精制造工厂主要产品为佛手牌味精。年生产味精总量为19,782吨,佛手牌味精总销售量为19,055吨。除味精产品外,还生产氨基酸,矿泉水,酵母调味料等产品。该公司97年总产值27,23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6,896元/人。销售收入25,559万元。创汇119万美元。 该公司年耗新鲜水量为1,375,938吨。排水为合流制。排放废水以有机物为主。其中公司每天排出的200吨高浓度废水已进行了预处理;采用蒸发浓缩离心分离干燥工艺生产动物饲料。 公司考虑新项目建成后尚有综合废水5000t/d (地面冲洗水,设备冲洗水,包括生活污水)尚未处理,经处理后的废水纳入苏州河合流污水截流管。公司要求处理后除COD Cr应达到300mg\L以下,其余均应达到DB31/199-1997表4中二级行业标准。 2. 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污水水质,水量等基础资料;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3)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1997);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6)沪环保开(1994)第262号文。 3. 设计原则 (1)采用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上海市的有关排放标准及厂方要求的指标;

味精厂淀粉废水处理

味精厂淀粉废水处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环境工程 题目:某味精厂淀粉废水处理方案设计作者姓名:方日明 导师及职称:魏翔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年月日

摘要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食品、医药、保健、饲料和有机酸等几个方面。但是,随着生物化工的发展,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大户。在生物化工的各个行业中,由于淀粉、啤酒、酒精、味精、柠檬酸、抗生素的产值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尤其引起人们重视。 食品工业是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工业。这类行业用水量大,废水排放量也大,尤其以淀粉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占首位。我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在国内,每生产1m淀粉就要产生10~20m废水,有的甚至更多。废水中主要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废酸和废碱等污染物,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COD浓度在2000~20000mg/l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其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悬浮物易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某味精厂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然后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味精,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淀粉废水,影响周围环境,为适应当地环保工作的需要和工业项目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也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故投资兴建此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某味精厂排放的废水特点及提供的占地面积,本设计方案通过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对比,选择一套高效,稳定和经济技术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同时使投资、占地面积、运行管理度达到最佳设置。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北京中元智盛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目录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2) 第一节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2) 第二节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价格分析 (2) 第三节味精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 第四节2016-2021年味精市场走势预测 (4) 1

2 中国味精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中国是全球味精的定价中心,国内味精龙头企业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具备定价能力。21世纪味精行业经过3轮的行业整合,目前中国味精产能占世界的75%,供给量占全球的60% 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和味精出口国。 图表- 1: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产量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 第二节 2011-2016年9月中国味精价格分析 在高集中度、市占率相近、没有新进入者以及需求稳定的背景下,未来味精两大龙头之间有望出现合作性竞争的理性格局,推动味精价格上涨。2007年以来国内味精行业经历了一个荣衰完整周期,8000元/吨左右的味精价格处于该周期的底部左右,又由于味精在下游客户成本中占比很小,因此认为两巨头有望通过形成理性的合作竞争推动味精价格上涨,有望涨至9000-10000元/吨。 自2014年11月以来,味精市场价已先后四次上调,拉动出厂价水涨船高。2015年7月初味精均价已达8500元/吨-9000元/吨,2015年7月阜丰大包装味精再度上调200元/吨,流通市场小晶达9200元/吨价格,该价格较2014年行业均价上涨20%。

梅花生物公司近两年每年累计涨幅都在千元,预计两三年还将保持这个涨幅,2017年价格预期将达12000元/吨以上,届时公司年利润可达30亿。 味精需求是在不断增长的,近年来出现的周期性价格走势是由于供给端不断洗牌带来的,实际上味精在下游商家的成本占比中较低,因此下游行业对于价格并不敏感,需求端并无议价能力。2013年洗牌以后行业形成了三家独大的格局,拥有绝对的议价权。 据了解,自2014年11月以来,味精行业已连续四次提价,每次调价200至400元/吨,目前大厂家依然处于满负荷开工状态,行业总体供需紧张,未来市场较为乐观。 第三节味精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味精价格仍有可能随着生产成本而波动。味精制造成本最大的两块是玉米和煤。 玉米是影响后期味精走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关系到阜丰、梅花等大企业与山东味精企业竞争态势。 目前,华北地区由于玉米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大幅上涨,后期粮源主要来自东北,因此,东北与华北的玉米价格趋于合理。在此情况下,山东味精没有竞争优势,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产量必然萎缩。 但是9、10月份华北玉米上市后,新玉米具有价格优势,山东企业将恢复生产,市场竞争将激烈。 从目前味精成本分析,味精行业利润相当可观,吨利润在600元左右,在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高位运行态势难以维持。 3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常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摘要主要介绍几种现代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关键词:工业废水、处理 1.造纸厂废水处理 2019 年中国造纸工业纸浆消耗总量为5 992 万t ,其中废纸浆为3 380 万t ,占总 浆量的 56. 4 %[1 ] ,废纸回收持续增长,使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成了近年来工业废水处理的热 点之一。 1.1 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 经分析,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细小纤维、无机填料、油墨、染料等污染物。木质素及其衍生生物、半纤维素、油墨等是形成COD 及BOD 的主要成分;细小纤维、无机填料等主要形成SS ;而色度主要来自油墨和染料等。 1.2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2]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浆回收,下面介绍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及生化处理。 1.3 纸浆回收 常用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等,常用的为斜筛。近年来出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 加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SS 1.4 物化处理 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 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为代表。 1.5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分“, 厌氧+ 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 去除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 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UASB、IC、PAFR 等) 。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

(完整版)高难度废水如何处理的介绍

高难度废水如何处理的介绍 高难度废水一般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难以生化降解 的废水,大部分工业废水均属高难度废水范围(BOD/COD小于0.3),主要包括印染废水、制革废水、造纸废水、电镀废水、半导体废水、仓储化工废水、硫酸钠废水、香兰素废水、焦化废水、冶金废水、制药废水、和酵类废水等。 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科技界、产业界人士的协同下,已成燎原之势,环保科学正逐步发展成综合性学科。应该肯定的认识到,相当部分的产业废水治理已成功地应用了国内及引进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但也应冷静地意识到急功近利的思维使许多技术人员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在工艺改变、设备改型、微生物生长环境的优化上,但对生化处理起决定性作用的微生物,竟很少有人问津,以至于对难处理的废水工艺、设备条件使浑身解数。AO法、AAO法、AOAO法、OAOA法纷纷登场,各种填料的专利及生产厂家举不胜举,生产企业也一而再、再而三花巨资兴建改造废污水处理系统,一片繁忙场景。照局外人乐观的想法,废水治理可达理想目标,但事实又如何呢? 1、难分解有机物的生化处理问题 通常人们认为BOD/COD<0.3的废水为难以生化。延长停留时间,改变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是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但大量的电力消耗,使企业苦不堪言。 补加生活污水,以糖精生产企业为例:3000T/Y糖精厂有近100m3工业废水,传统的方法要求1:5的添加生活污水,每天需收集的生活污水达500m3,一次性运输需100辆5T槽车。增加BOD/COD 值,出发点是好的,但可操作性又如何?目前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是困难的,如将餐厅及其它生活污水引入其中,更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教程文件

1味精的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味精的生产一般分为制糖、谷氨酸发酵、中和提取及精制 等4个主要工序。 1.1液化和糖化 因为大米涨价,目前大多数味精厂都使用淀粉作为原材 料。淀粉先要经过液化阶段。然后在与B一淀粉酶作用进入糖 化阶段。首先利用一淀粉酶将淀粉浆液化,降低淀粉粘度并 将其水解成糊精和低聚糖,应为淀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原来 的大米,所以经过液化的混合液可直接加入糖化酶进入糖化阶 段,而不用像以大米为原材料那样液化后需经过板筐压滤机滤 去大量蛋白质沉淀。液化过程中除了加淀粉酶还要加氯化钙, 整个液化时间约30min。一定温度下液化后的糊精及低聚糖在 糖化罐内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 温至60℃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左右,PH值4.5,糖化时间18-32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 85℃,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经过压滤 机后进行油水分离(一冷分离,二冷分离),再经过滤后连续消 毒后进入发酵罐。 1.2谷氨酸发酵发酵 谷氨酸发酵过程消毒后的谷氨酸培养液在流量监控下进入谷氨酸发酵罐,经过罐内冷却蛇管将温度冷却至32℃,置入 菌种,氯化钾、硫酸锰、消泡剂及维生素等,通入消毒空气,经一

段时间适应后,发酵过程即开始缓慢进行。谷氨酸发酵是一个 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菌摄取原料的营养,并通过体 内特定的酶进行复杂的生化反应。培养液中的反应物透过细胞 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将反应物转化为谷氨酸产物。整个 发酵过程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即适应期、对数增长期和衰亡期。每个时期对培养液浓度、温度、PH值及供风量都有不同的 要求。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必须为菌体的生长代谢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经过大约34小时的培养,当产酸、残糖、光密度等指标均达到一定要求时即可放罐。 1.3 谷氨酸提取与谷氨酸钠生产工艺 该过程在提取罐中进行。利用氨基酸两性的性质,谷氨酸 的等电点在为pH3.0处,谷氨酸在此酸碱度时溶解度最低,可经长时间的沉淀得到谷氨酸。粗得的官司谷氨酸经过于燥后分 装成袋保存。 1.4谷氨酸钠的精制 谷氨酸钠溶液经过活性碳脱色及离子交换柱除去C a 、 Mg 、F e 离子,即可得到高纯度的谷氨酸钠溶液。将纯净的 谷氨酸钠溶液导入结晶罐,进行减压蒸发,当波美度达到295 时放入晶种,进入育晶阶段,根据结晶罐内溶液的饱和度和结 晶情况实时控制谷氨酸钠溶液输入量及进水量。经过十几小时 的蒸发结晶,当结晶形体达到一定要求、物料积累到80%高度时,将料液放至助晶槽,结晶长成后分离出味精,送去干燥和筛

味精厂淀粉废水处理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环境工程 题目:某味精厂淀粉废水处理方案设计作者姓名:方日明 导师及职称:魏翔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年月日

摘要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食品、医药、保健、饲料和有机酸等几个方面。但是,随着生物化工的发展,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大户。在生物化工的各个行业中,由于淀粉、啤酒、酒精、味精、柠檬酸、抗生素的产值较大,环境污染严重,尤其引起人们重视。 食品工业是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工业。这类行业用水量大,废水排放量也大,尤其以淀粉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占首位。我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在国内,每生产1m3淀粉就要产生10~20m3废水,有的甚至更多。废水中主要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废酸和废碱等污染物,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COD浓度在2000~20000mg/l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其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悬浮物易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某味精厂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然后以淀粉为原料生产味精,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淀粉废水,影响周围环境,为适应当地环保工作的需要和工业项目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也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故投资兴建此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根据某味精厂排放的废水特点及提供的占地面积,本设计方案通过UASB—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和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对比,选择一套高效,稳定和经济技术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废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同时使投资、占地面积、运行管理度达到最佳设置。 第一章概述 1.1 设计背景 某味精厂是该省规模最大的味精厂,该厂位于某市郊区,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味精,味精产量为4万t/a,每生产1t味精消耗玉米2.7t,玉米制淀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淀粉废水,每消耗1t 玉米排出淀粉废水5t,该厂每天排放的淀粉废水为1000t, 废水直接排放,影响周围环境,为适应当地环保工作的需要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也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投资兴建此配套污水处理设施。 1.2 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 该淀粉废水排放量为1520m3/d,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1600m3/d,处理后水质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见表1。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和工程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 2、厂家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和基础数据; 3、本工程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4、《市外排放设计规范》1997年修订(GBJ14—87);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1.4 设计范围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word版)

HJ444-2008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味精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技术特征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味精(以玉米为原料)工业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取水量 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用于供给企业用水的源水水量。 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蒸汽等水的产品,但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 3.3 循环用水量 指在确定的系统内,生产过程中已用过的水,无需处理或经过处理再用于系统代替取水量利用。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味精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分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味精行业发展与现状

中国的味精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摘要:随着我国味精行业的逐步发展,味精的各方面指标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不仅对它的定义和理化性质作了详细的讲解,还总结了味精的发展史,生产工艺以 及生产味精后的一些环保处理,同时要求了设备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谷氨酸钠生产工艺发展史 1.1 定义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人们熟悉的调味剂, 是L—谷氨酸单钠盐(Mono sodium glutamate)的一种化合物(HOOC—CH 2CH(NH 2 ) —COONa●H 2 O,具有旋光性,有D-型和 L-型两种光学异构体。 1.2 理化性质 注意的是如果在1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味精,谷氨酸钠会转变成对人体有致癌性的焦谷氨酸钠。由于炒菜时油温在150-200℃,这会使味精变成有毒性的焦化谷氨酸钠,所以,对于加入味精的半成品配菜的烹饪,应以蒸煮为妥。还有如果在碱性环境中,味精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所以要适当的使用和存放。 1.3 味精的发现 尽管味精广泛存在于日常食品中,但谷氨酸以及其它氨基酸对于增强食物鲜味的作用,在20世纪早期才被人们科学地认识到。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了一种昆布(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棕色晶体,即谷氨酸。这些晶体尝起来有一种难以描述但很不错的味道。这种味道,池田在许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踪迹,尤其是在海带中。池田教授将这种味道称为“鲜味”。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 1、4味精的行业现状 味精是以粮食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谷氨酸提取、精制等工序制得,在谷氨酸发酵制取过程中只有约3/5的原料转化为味精及副产品,而2/5的原料进入废液中,从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原料利用率低,发酵废液干固形物含量达10%-12%,废水指标CODCr高达35000-40000mg/l,从而造成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严重、治理难度较大等行业突出问题。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废水和其中的污染物是一定生产工艺过程的产物,因此,解决工业废水污染问题,首先要改革生产工艺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做起,尽量使污染因子不产生或少生产。这方面的措施包括改变生产程序、变更生产原料、工作介质或产品类型,重复使用废水,加强生产管理等。减少污染因子的排放量的方法之一是在车间或工厂内回收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即创造财富,又减少污染危害;方法之二是进行最终的水质处理,已达到排放标准。 现存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级和二级处理系统,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初级和二级处理过程用来处理多数无毒废水;而其他的废水再加入到这一处理流程之前必须预处理。这些过程基本上与工厂中公用大型处理过程(POTW )相同。 废水处理是废水生化处理的准备工作,大量固体呗筛网格栅除去,并进行沉降。 中和,是指具有不同pH 值的酸性和碱性废水,彼此部分进行中和。油、油脂和悬浮固体利用浮选、沉降或过滤方法加以除去。 二级处理则是可溶的有机化合物的生化降解,将BOD 值由50-1000mg/L 甚至更高,降到15mg/L 以下。它是在一个敞开的曝气池内进行的,但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在生化处理后,微观组织和所携带的其他固相允许被沉积下来。在特定过程中,部分污泥可以被回用,但过多的污泥最终沉降物一起排放掉。 上述的废水处理过程在过去时何时的,但现在则落后了,因为现在必须改进或设计新装置使其能够去除对水中生物有毒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因此在生化处理后进行三级处理,以便去除特定类型的残留物。过滤去除悬浮固体或胶状固体,用颗粒活性炭(GAC )吸附可以去除有机物;二化学氧化也可以去除有机物。 ………………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二

附件三: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八年四月

目 录 1.任务来源 (1) 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1 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1) 2.2 适应味精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2.3 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3) 3.修订原则及总体思路 (4) 3.1 修订原则 (4) 3.2 总体思路 (4) 3.3 制定方法 (4) 3.4 技术路线 (5) 4.行业基本情况 (5) 5.生产工艺 (7) 6.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8) 6.1 废水来源和特点 (8) 6.2 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10) 7.控制项目设置及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1 时间分段 (13) 7.2 控制项目设置 (13) 7.3 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4 特别排放限值 (14) 7.5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14) 7.6 环境监测要求 (15) 8.与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比较 (15) 8.1 新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对比 (15) 8.2 与GB19431-2004的对比 (16) 9.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7)

1.任务来源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的实施,对控制味精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推动味精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GB19431-2004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政策,对“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国味精工业污染防治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味精工业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对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GB19431-2004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2008年1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太湖等环境敏感地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环办函〔2008〕14号),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加开展《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2.1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对按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包括:落后企业、落生产线、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采取措施促其淘汰。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限制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味精生产线。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各地提报和行业产能布局情況,《2006~2010年各地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计划》要求味精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生产企业。其总体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50万吨,落后酒精产能160万吨,落后味精产能20万吨,落后柠檬酸产能8万吨;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4.2万吨。 2003年2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中列出了“味精发酵液除菌体生产高蛋白质饲料,浓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浓缩废母液生产有机复合肥技术”。技术主要内容为“避免菌体及其破裂后的残片释放的胶蛋白、核蛋白和核糖核酸影响谷氨酸的提取与精制;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选择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选择 流程说起来工业废水,它的种类可是不少,当然相对的处理工艺流程就会略有不同,比如: 1.磨光、抛光工业废水 在对零件进行磨光与抛光过程中,由于磨料及抛光剂等存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一般可参考以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工业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池→过滤→排放 2.除油脱脂工业废水 常见的脱脂工艺有:有机溶剂脱脂、化学脱脂、电化学脱脂、超声波脱脂。除有机溶剂脱脂外,其它脱脂工艺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组成的脱脂剂,工业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pH、SS、COD、BOD、石油类、色度等。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隔油池→调节池→气浮设备→厌氧或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沉淀→过滤或吸附→排放 该类工业废水一般含有乳化油,在进行气浮前应投加CaCl2破乳剂,将乳化油破除,有利于用气浮设备去除。当废水中COD浓度高时,可先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如不高,则可只采用好氧生化处理。 3.酸洗磷化工业废水 酸洗工业废水主要在对钢铁零件的酸洗除锈过程中产生,废水pH一般为2-3,还有高浓度的Fe2+,SS浓度也高。 可参考以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调节池→中和池→曝气氧化池→混凝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pH回调池→排放 4.磷化废水又叫皮膜废水,指铁件在含锰、铁、锌等磷酸盐溶液中经过化学处理,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作为喷涂底层,防止铁件生锈。该类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pH、SS、PO43-、COD、Zn2+等。 可参考以下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废水→调节池→一级混凝反应池→沉淀池→二级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过滤池→排放 选择工业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多少、处理效果的好坏、占地面积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与否等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废水处理厂设计时,(洛阳大泉水处理)建议必须做好工艺流程的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完整版)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味精的生产工艺说明 一、味精及其生理作用 1. 味精的种类 按谷氨酸的含量分类:99%、95%、90%、80%四种 按外观形状分类:结晶味精、粉末味精 2.味精的生理作用和安全性 (1)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合成氨基酸 (2)作为能源 (3)解氨毒 味精的毒性试验表明是安全的。 二、味精的生产方法 味精的生产方法:水解法、发酵法、合成法和提取法。 1、水解 原理:蛋白质原料经酸水解生成谷氨酸,利用谷氨酸盐酸盐在盐酸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将谷氨酸分离提取出来,再经 中和处理制成味精。 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原料——面筋、大豆及玉米等。 水解中和,提取 蛋白质原料——谷氨酸————味精 2、发酵法 原理: 淀粉质原料水解生成葡萄糖,或直接以糖蜜或醋酸为 原料,利用谷氨酸生产菌生物合成谷氨酸,然后中和、提取 制得味精。 淀粉质原料—→糖液—→谷氨酸发酵—→中和—→味精

3、合成法 原理:石油裂解气丙烯氧化氨化生成丙烯腈,通过羰化、 氰氨化、水解等反应生成消旋谷氨酸,再经分割制成L-谷氨酸, 然后制成味精。 丙烯→氧化、氨化→丙烯睛→谷氨酸→味精 4、提取法 原理:以废糖蜜为原料,先将废糖蜜中的蔗糖回收,再将废液用碱法水解浓缩,提取谷氨酸,然后制得味精。 水解、浓缩中和,提取 废糖蜜————→谷氨酸————→味精 二、味精的生产工艺图 三、原料来源

谷氨酸发酵以糖蜜和淀粉为主要原料。 糖蜜:是制糖工厂的副产物,分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两大类。 淀粉:来自薯类、玉米、小麦、大米等 1、淀粉的预处理 (1)淀粉的水解 原料→粉碎→加水→液化→糖化→淀粉水解糖 (2)淀粉的液化 在 -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生成糊精和低聚糖。 (3)淀粉的糖化 在糖化酶(如曲霉菌糖化剂)的作用下将糊精和低聚糖水解成葡萄糖。 喷射液化器出口温度控制在100-105℃,层流罐温度维持在95-100 ℃,液化时间约1h,然后进行高温灭酶。淀粉浆液化后,通过冷却器降温至60 ℃进入糖化罐,加入糖化酶进行糖化。糖化温度控制在60 ℃左右,pH值4.0-4.4,糖化时间48h.糖化结束后,将糖化罐加热至80-85 ℃,灭酶30min.过滤得葡萄糖液。

味精废水处理方案

1000T/D味精废水 设 计 方 案 2014年5月编制 宜兴xx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5) 1.1、绪论 (5) 1.2、味精废水的来源,危害及处理的意义 (6) 1.2.1 味精废水的来源 (6) 1.2.2 味精废水的危害 (7) 1.2.3、精废水处理国内外现状 (8) 1.2.4、味精废水处理的意义 (9) 1.3、设计资料 (10) 1.3.1 、味精废水水量 (10) 1.3.2 工程地质资料 (11) 1.4 、设计内容 (11) 二、味精废水水质分析与工艺方案比选 (11) 2.1 废水水质分析 (11) 2.2 味精废水处理主要工艺 (12) 2.3 工艺选择 (13) 三、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15) 3.1、格栅 (15) 3.1.1、格栅作用与分类 (15) 3.1.2 、格栅设计参数 (16) 3.2 集水池 (16)

3.2.1、设计说明 (16) 3.2.2、设计参数 (17) 3.3 气浮池 (17) 3.3.1 、气浮设计说明 (17) 3.3.2、气浮池的设计参数 (19) 3.4 调节池 (20) 3.4.1 、调节池设计说明 (20) 3.4.2 、调节池设计参数 (20) 3.5 混凝沉淀池 (21) 3.5.1 混凝设计说明 (21) 3.5.2 混凝沉淀池参数 (22) 3.6 水解酸化池 (22) 3.6.1 水解酸化池设计说明 (23) 3.6.2 水解酸化池参数 (23) 3.7 生物接触氧化池 (24) 3.7.1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说明 (24) 3.7.2 生物接触氧化池参数 (25) 3.8 二沉池 (25) 3.8.1 二沉池设计说明 (25) 3.8.2 二沉池参数 (26) 3.9 污泥池设计 (26) 3.10 污泥浓缩脱水机房 (26)

味精的生产工艺

谷氨酸钠的生产工艺 学生:张欣舒,指导教师:李永丽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呼和浩特,010051 摘要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鲜味,在中国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于汤和调味汁。中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然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离子交换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的,味精的加工规模、设备等也向着大型化发展。本文论述了味精生产的发展过程、生产设备与生产配料选择等内容。 关键词:谷氨酸;发展过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配料选择

引言 1861年,德国的一位教授从小麦的面筋当中,第一次提取出味精的组成成分谷氨酸。1908年,日本池田菊苗教授采用水提取和结晶的 方法,从海带中分离出谷氨酸,制成一种新型的调味品,并将其味道命名为umami(鲜味),即谷氨酸钠,申请了专利并起名“味之素”。日本的味之素传入中国后,引起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兴趣,买了一瓶来研究,后来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称之为味精。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 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2]。1956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宣布,发现找到了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短杆菌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

2015-2016年味精行业分析报告

2015-2016年味精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09月】

中国是全球味精的定价中心,国内味精龙头企业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具备定价能力。21 世纪味精行业经过3 轮的行业整合,目前中国味精产能占世界的75%,供给量占全球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味精生产国和味精出口国。目前阜丰、梅花产能全球占比分别为33%、25%(含伊品),市场价由阜丰和梅花主导。 味精行业整合之后,新产能投放从资金、政策来看难以介入,淘汰的产能在没有较好利润的情况之下难以重新开启。味精工厂生产对规模、配套装置有要求,需要的资金成本较高,要重新介入味精行业并取得一席之地我们保守估计需要10 亿的现金流。由于行业挣钱主要挣”配套的钱”,没有电厂配套的公司一吨味精生产成本比有配套的工厂要高300 元/吨,电厂建设审批成为了入行的头道坎,环保对味精工厂的要求成为行业的紧箍咒。 国内需求维持5%的增速。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拉动味精需求的第一动力,食品工业维持10%的增速可期;餐饮业受反腐影响13-14 年增速放缓,维持5%的增速预判;家庭消费对鸡精提出了更多的诉求,鸡精消费2008-2012 年间年均增速超过20%,由于鸡精的成分中含味精40%,鸡精消费对味精替代的同时增加了味精的需求,国内需求总体维持5%增长的预判。

出口维持10%的增长预判,欧美反倾销政策是影响出口的风险事件。2008-2014 年味精出口由17.8万吨增长至34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欧美出口占中国味精出口总量的50%,2008 年12 月欧盟对华味精反倾销终裁征收33.8%-39.7%的从价反倾销税;2014 年9 约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厂商的味精征收8.30%-8.32%的反倾销税。欧美的反倾销政策一度损害我国的味精厂出口的积极性,但年度数据表明,我国味精出口量依旧保持较好的势头,味精出口的增速可以继续保持在10%以上。 目前行业总体处于紧平衡状态。国内现有产能236 万吨,国内需求与净出口合计195 万吨,扣除掉闲置产能20 万吨,负荷总体维持90%以上才能满足需求。目前龙头企业阜丰、梅花开工率维持在满负荷水平,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有助于龙头企业的提价。看好味精行业未来3 年持续提价趋势,推荐行业龙头阜丰集团和梅花生物。 味精行业逐渐摆脱成本因素的制约,通过控制毛利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玉米、动力煤价格上涨助推味精龙头企业的销售业绩。经过产业的整合之后行业总体处于紧平衡,国内龙头企业通过控制毛利来规避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玉米价格由国家收储托底,

食品废水处理

食品废水处理 食品工业的内容极其复杂,包括制糖、酿造、肉类、乳品加工等生产过程,所排出的废水都含有机物,具有强的耗氧性,且有大量悬浮物随废水排出。动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废水中还含有动物排泄物、血液、皮毛、油脂等,并可能含有病菌,因此耗氧量很高,比植物性食品加工排放的废水的污染性高得多。 废水的物理指标 废水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温度、颜色、臭味及固体含量等,常检测的是色度和固体含量两个指标。 1、色度食品工业废水常含有有机物或无机染料、生物色素、无机盐、有机添加剂等而是废水着色,又是颜色很深。在水质分析中,衡量水色程度的指标为色度。一般以除去悬浮物后的真色为标准,采用比色分析法对已知浓度的标准有色溶液和未知色度的水样在颜色上进行比较而得出的结果。 2、固体含量废水中所含杂志大部分属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以溶解的、悬浮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二者总称为总固体,其中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各种生物体。在水质分析时,除了测定总固体含量外,还要测定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和溶解固体含量等几个指标。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但总体来说食品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 (1)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禽羽等 (2)悬浮在废水中的物质有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等 (3)溶解在废水中的酸、碱、盐、糖类等 (4)原料夹带的泥砂及其他有机物等 (5)致命病菌等 食品工业废水的来源、特点及危害 食品工业是以农、牧、渔、林业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行业。食品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低投入、高效益产业正在引人注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有促进作用,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食品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禽羽等;(2)悬浮在废水中的物质有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等;(3)溶解在废水中的酸、

工业废水处理的十大难题

工业废水处理的十大难题 编者按 曾有舆论认为,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在中国,这个说法虽然偏颇,但不无道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以密集、高速态势发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之潮同时也降临中国,工业产生的三废问题挤压着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工业废水到底该怎么治理,目前面临哪些难题?我们邀请专业人士总结了多位工业废水领域专家、企业家的观点和思考,对工业废水治理的技术发展方向、商业模式等进行了探讨。 由于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性,近年来发生的比较严重的污染事故几乎都和工业废水有关。相关污染事件中,有事故、有偷排、有治理不当,和工业企业本身关系很大,这些事件几乎是工业废水处理现状的缩影,事件发生后处理也十分困难。那么,引发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 工业废水处理的十大难题 调查中笔者发现,工业废水处理的困难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市场方面的原因,还有宏观环境和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特别复杂。对治理工艺的选择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污染企业的生产工艺。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复杂,有些企业投资不够,没有处理好废水;有些企业投资够了,却由于后期管理不善导致出水不达标,也不能实现预期效果。工业废水成分复杂,不像市政污水污染物单一,技术相对简单。 第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水平有限。从目前掌握的技术水平看,国内很多工业废水的处理在理论上是达不到标准的,也许检查时能应对,但是不能达到真正的长期稳定运行。如制药废水、味精废水等,处理难度很大,现有的技术水准还有待提高。 第三,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不仅废水难处理,对经济贡献大的高产污企业还会继续存在。就制药行业来说,我国很多制药厂是初级制药,产污量很大。国外药厂把这些初级产品买走做一些化学加工以提高药效,这时的产污量比较少,产生的价值更多。但是,我国的制药生产技术没那么发达,只能“干笨活”,不仅附加值有限,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第四,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问题。工业园区本意是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但是现实运作中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工业废水都集中到一起后,末端建有公共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每个工厂的废水要处理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后果是容易处理的污染物质工厂自行处理了,到了末端的污染物质大部分都是难以处理的,最终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非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二○○八年四月

目 录 1.任务来源 (1) 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1) 2.1 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1) 2.2 适应味精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2.3 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 (3) 3.修订原则及总体思路 (4) 3.1 修订原则 (4) 3.2 总体思路 (4) 3.3 制定方法 (4) 3.4 技术路线 (5) 4.行业基本情况 (5) 5.生产工艺 (7) 6.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8) 6.1 废水来源和特点 (8) 6.2 废水治理工艺分析 (10) 7.控制项目设置及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1 时间分段 (13) 7.2 控制项目设置 (13) 7.3 排放限值的确定 (13) 7.4 特别排放限值 (14) 7.5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14) 7.6 环境监测要求 (15) 8.与国内外排放标准的比较 (15) 8.1 新标准与国外相关标准对比 (15) 8.2 与GB19431-2004的对比 (16) 9.标准实施的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17)

1.任务来源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1-2004的实施,对控制味精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推动味精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GB19431-2004颁布实施之后,国家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技术政策,对“十一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期间,我国味精工业污染防治技术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味精工业作为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行业,对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GB19431-2004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2008年1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关于下达太湖等环境敏感地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目计划》(环办函〔2008〕14号),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参加开展《味精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工作。2.标准修订的必要性 2.1国家提出污染物减排的具体目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对按规定应予淘汰的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包括:落后企业、落生产线、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采取措施促其淘汰。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限制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味精生产线。 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综合各地提报和行业产能布局情況,《2006~2010年各地淘汰落后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产能计划》要求味精行业主要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生产企业。其总体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50万吨,落后酒精产能160万吨,落后味精产能20万吨,落后柠檬酸产能8万吨;实现减排化学需氧量(COD)124.2万吨。 2003年2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中列出了“味精发酵液除菌体生产高蛋白质饲料,浓缩等电点提取谷氨酸,浓缩废母液生产有机复合肥技术”。技术主要内容为“避免菌体及其破裂后的残片释放的胶蛋白、核蛋白和核糖核酸影响谷氨酸的提取与精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