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品各项证书

化工品各项证书
化工品各项证书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SDS - 概况

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是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常用于DNA提取过程中使蛋白质变性后与DNA分开。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的组合,含有碳、氢、氧、氮,通常还有硫,磷。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 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还有一种SDS,叫做十二烷基硫酸钠。

质量标准 Q/(HG)SJ 445-91 项目Item 分析纯化学纯 (AR) (CP) 含量[CH3(CH2)10CH2SO3Na]Assay,%≥ 98.5 97.0 硫酸钠(Na2SO4)Sodium sulfate,% ≤ 2.0 3.0 水分(H2O)Water,% ≤ 0.5 1.0 不皂化物Not saponifiable matter,% ≤ 0.5 1.0 用途

REACH 即Regulation (EC) NO 1907/2006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REACH), establishing a 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 amending Directive 1999/45/EC and repealing Council Regulation (EEC) No 793/93 and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1488/94 as w

ell as Council Directive 76/769/EEC and Commission Directives 91/155/EEC, 93/67/EEC, 93/105/EC and 2000/21/EC。REACH是欧盟规章《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REGULATION concerning the 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的简称,是欧盟建立的,并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化学品监管体系。这是一个涉及化学品生产、贸易、使用安全的法规提案,法规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持和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的竞争力,以及研发无毒无害化合物的创新能力,防止市场分裂,增加化学品使用透明度,促进非动物实验,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等。REACH指令要求凡进口和在欧洲境内生产的化学品必须通过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等一组综合程序,以更好更简单地识别化学品的成分来达到确保环境和人体安全的目的。该指令主要有注册、评估、授权、限制等几大项内容。任何商品都必须有一个列明化学成分的登记档案,并说明制造商如何使用这些化学成分以及毒性评估报告。所有信息将会输入到一个正在建设的数据库中,数据库由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欧盟新机构———欧洲化学品局来管理。该机构将评估每一个档案,如果发现化学品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影响,他们就可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根据对几个因素的评估结果,化学品可能会被禁止使用或者需要经过批准后才能使用。据介绍,与RoHS指令不同,REACH涉及的范围要宽得多,事实上它会影响从采矿业到纺织服装、轻工、机电等几乎所有行业的产品及制造工序。REACH要求制造商注册产品中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大约共有3万种--并要衡量其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REACH建立了这样的理念:社会不应该引入新的材料、产品或技术,如果它们的潜在危害是不确知的。机电产品一直是宁波地区外贸的重头之一。作为化工产业的下游用户,没有一家对欧贸易的机电企业可以不受REACH制度的限制。编辑本段具体内容

REACH法规草案规定进入欧盟市场化学品和其它有形产品的生产商和进口商负有以下义务:(一)注册

(整理并提交包括产品所含每种化学物质测试数据在内的详细报告。)REACH法规中,化学物质的注册范围主要包括1. 数量≥1吨/年/人的独立存在的物质或配制品中的物质; 2. 上游供应商中未注册的:含量(重量比)≥2%且总量≥1吨/年/人的以单体单元(monomericunits)或化合物(chemically bound substances)形式存在于聚合物中的单体或其他物质; 3. 总量>1吨/年/人且正常或可合理预见使用状态下会有意释放的物品中物质

(substances in articles); 4. 总量>1吨/年/人,化学品局有理由怀疑会从物品中释放且这种释放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品中物质,化学品局可要求注册。REACH法规中,豁免注册的物质有: 1. 1吨/年/人的物质 2. 放射性物质 3. 海关监管下的不做任何处理或加工的:(1)为再出口而暂存的,或保税区或保税仓库中的;或(2)过境的 4. 非分离中间体 5. 运输危险物质的运输工具 6. 废弃物7. 成员国因国防之因而豁免的8. 医药或兽药9. 食品或饲料中的添加剂、食品调味剂和动物营养剂10. 附件IV中的物质(已知风险很低)11. 附件V中的物质12. 再次进口已注册的物质本身或制品中的物质13. 已注册的物质本身、制品或物品中的物质再次加工时(recovery process)14. 聚合物(聚合物本身)(但上游供应商中未注册的含量[重量比]≥2%且总量≥1吨/年的以单体单元(monomericunits)或化合物(chemically bound substances)形式存在于聚合物中的单体或其他物质除外)15. 仅用于产品或研发的化学物质(PPORD)(5+5/10年)16. 只用于植保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和辅料(co-formulants)(视为已注册)17. 只用于生物杀灭剂中的活性成分(视为已注册)18. 根据79/831/EEC指令,已做过新化学物质申报的物质(视为已注册)(二)化学品安全评估

(评估产品所含每种化学物质的安全系数。)评估的内容有:1,档案评估是核查企业提交注册卷宗的完整性和一致性。2,物质评估是核查该种物质是否需要企业提供进一步的信息。3,评估主要包括档案评估(Dossier Evaluation)和物质评估(substance Evaluation)。档案评估(Dossier Evaluation)包括:--.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须于登记后3周内,将注册人的登记资料与完整性检查报告提供给成员国(Member State)主管机关。但在分阶段注册截至日期前2个月内收到的注册卷宗,需3个月时间进行审核;--. 非分阶段注册物质以及过了注册截止日期的分阶段注册物质,在审核未通过前,禁止在欧盟国家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口(成员国主管机关对技术档案进行审查:评估登记的技术文件是否符合法规的规定,并检查动物试验计划,以避免不必要动物试验);--. 欧盟成员国审查提交的测试草案并起草相关决议。决议内容如下:(1)同意进行实验,在(附件I规定的)截止期限内提交实验结果概要和研究方法建设性分析。(2)决议同a、但要求在修订的试验条件下进行。(3)决议同a、b或d,但当提交的试验目标与附件要求不一致时,要求增加一个或更多的试验。(4)驳回实验的提议。(5)决议同a、b或c,如果几个注册人提交相同试验建议,管理局在90天内协调其达成一致,找到一位进行试验来代表全体。(6)同意的实验应有45天的公示期。物质评估(substance Evaluation)包括:--. 管理局为成员国提供评估优先物质的标准;--. 2011年12月1日提供评估滚动计划草案,以后是每年的2月28日前;--. 成员国从中选定物质制定持续三年的评估滚动计划,并进行评估;--. 管理局将最终评估清单登于网上;--. 欧盟成员国需在规定期限内起草相关决议(新物质180天)要求进一步的信息资料。(三)特殊授权REACH指令的注册方面规定只有欧盟企业才能注册。如果中国的企业要在欧盟注册,就不得不选择欧盟的代理机构,实际上的费用包括代理费、检测费、注册费等。据普遍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化工产业成本的增加,势必引起下游产业的连锁反应。使得原本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的机电企业,出口形势更不乐观。检验检疫机构提醒相关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REACH法规实施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生产经营者必须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观念。尽早采取应对

措施,进一步跟踪了解立法进展,进口、研发、使用无毒、低毒产品,申请注册对欧出口化学产品,加强检测,及时反映所遇到的技术壁垒问题,抓紧研究并改进生产,确保规避风险。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并且熟悉掌握WTO的游戏规则,才能更好规避贸易技术壁垒,最大限度地避免出口产品受阻造成的经济损失。想要赢得市场就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加大开发环保替代材料的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技术及产品配方。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还有很多机电企业对欧盟这项新规知之甚少。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机电企业:一要积极应对。消极观望会贻误有利时机,企业可以通过相关培训、研讨会了解REACH 制度的最新进展。同时,检验检疫部门也会不断向企业发布相关的信息。二要主动了解。企业要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引导的习惯思维,通过行业协会、欧盟客户、代理商、国外机构等各种渠道了解信息,扩展消息来源,全面掌握相关动态。三要适时出击。机电企业要密切关注上游化工企业应对REACH制度的情况,提早做好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工作以免影响生产。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REACH法规对于我们国内制定相关的环保、贸易管理法规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借鉴意义。对企业而言,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已经全球化,企业不能只关注眼前的目标,而不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REACH法规固然存在技术壁垒的嫌疑,然而随着各国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污染性企业和产品必将被淘汰。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环保要求,增强产品更新的能力,同时更应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加强贸易技巧,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从10月28日起,REACH法规下的新义务随着第一份高关注物质候选清单的正式发布开始生效。对于进入候选清单中高关注度物质的相关义务如下所示:公司必须为归入授权候选清单中的物质承担相应义务。这些义务针对的不仅仅是物质本身,同时还针对存在于配制品中,以及物品中的物质。编辑本段物品

1. 从物质被归入候选清单开始:如果物品含有候选清单中的物质,且质量百分浓度大于0.1%,则欧盟范围内此类物品的供应商必须向顾客提供其可获取的充足信息;或者,应消费者要求,在收到要求的45天内向其提供可获取的充足信息。这类信息应保证物品的安全使用,且至少包括物质的名称。

2. 从2011年开始:如果物品含有候选清单中的物质,且该物质质量百分浓度大于0.1%,并且在物品中的总含量超过1吨/年/公司,则欧盟范围内此类物品的制造商或进口商必须向ECHA进行通报。

3. 在2010年12月1日前归入候选清单中的物质,必须在2011年6月1日前完成通报;

4. 在2010年12月1日或在之后归入候选清单中的物质,必须在归入后的六个月内完成通报。

编辑本段物质

1.从物质被归入候选清单开始:

2.如果物质被归入候选清单之中,则欧盟范围内该物质的供应商必须向他们的客户提供一份安全数据表(MSDS)。编辑本段REACH法规

中的高关注物质

REACH第一批高关注物质清单(SVHC I)

序号物质EC 号CAS 号1 蒽Anthracene 204-371-1 120-12-7

2 4,4’-二氨基二

苯基甲烷

(4,4'Diaminodi

phenylmethan

e)

202-974-4 101-77-9

3 邻苯二甲酸二

丁酯(Dibutyl

phthalate)

201-557-4 84-74-2

4 氯化钴Cobalt

dichloride)

231-589-4 7646-79-9

5 五氧化二砷

(Diarsenic

pentaoxide)

215-116-9 1303-28-2

6 三氧化二砷

(diarsenic

trioxide)

215-481-4 1327-53-3

7 二水(合)重铬

酸钠(Sodium

dichromate)

234-190-3

7789-12-0

10588-01-9

8 二甲苯麝香

(5-tert-butyl-2,

4,6-trinitro-

m-xylene(mus

k xylene))

201-329-4 81-15-2

9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已醇)酯

Bis(2- ethyl

hexylphthalate

DEHP)

204-211-0 117-81-7

10 六溴环十二烷

及其非对映异

构体

(Hexabromocy

clododecane

(HBCDD) and

247-148-4

221-695-9

25637-99-4 及

3194-55-6

(134237-51-7,

134237-50-6,

134237-52-8)

all major diastereoisom ers identified (α–HBCDD,

β-HBCDD, γ- HBCDD))

11 C10-13 短链

氯化石蜡

(Alkanes,C1

0-13,chloro

(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

287-476-5 85535-84-8

12 三丁基氧化锡

Bis tributyltin)

oxide)

200-268-0 56-35-9

13 砷酸氢铅Lead

hydrogen

arsenate)

232-064-2 7784-40-9

14 邻苯二甲酸丁

芐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

201-622-7 85-68-7

15 三乙基砷酸酯

Triethyl

arsenate)

427-700-2 15606-95-8

REACH第二批高关注物质(SVHC II)

欧洲化学

品管理署

(ECHA)昨日正

式将14个物质

加入高关注物

质(SVHC)清

单,这14个物

质在REACH

中将需要履行

供应链信息传

递的义务,下游

产品供应商必

须在客户提出

要求的45天内

CAS号常见用途

免费以书面或电子的形式提供产品中这些物质含量的具体信息。瑞欧科技提醒这些物质的制造或进口企业,必须核查自身在此清单下可能要承担的义务,这些义务不仅涉及物质本身,还包括含有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和物品。此次清单中的物质包括5种形式的聚芳烃-蒽、高温煤沥青、2,4 -二硝基甲苯、硫酸铅铬钼红、硫代铬酸铅黄、磷酸三(2-氯乙基)酯、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氧化锆硅酸铝耐火纤维和铬酸铅共14种,去除了去年12月ECHA成员国委员会通过的15个高关注物质中的丙烯酰胺。ECHA 成员国委员会虽然将丙烯酰胺确定为高关注物质,但欧盟初审法院院长取消了此次将该物质列入清

单。目前丙

烯酰胺重新被

归入SVHC,

现第二批有15

项。15个

物质的详细清

单如下:物

质名称

蒽油90640-80-5

橡胶制品,橡胶油,轮胎蒽油,蒽糊,轻油91995-17-4

蒽油,蒽糊,蒽馏

91995-15-2

蒽油,含蒽量少90640-82-7

蒽油,蒽糊90640-81-6

高温煤焦油沥青659969-93-2 用于涂料、塑料、橡胶

丙烯酰胺79-06-1 絮凝剂,胶黏剂,土壤改良剂,造纸助剂,纤维改性与树脂加工剂

硅酸铝耐火陶瓷纤维-

工业绝热、密封、防腐材料;电热装置绝缘、

隔热材料;仪器设备、电热元件的绝缘和隔

热材料;汽车行业隔热材料

氧化锆硅酸铝耐

火陶瓷纤维

-

2,4-二硝基甲苯121-14-2 制造染料中间体,炸药,油漆,涂料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4-69-5

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广泛用于塑料、橡胶、

油漆及润滑油、乳化剂等工业中

铬酸铅7758-97-6 可用作黄色颜料、氧化剂和火柴成分,油性合成树脂涂料、印刷油墨、水彩和油彩的颜料,色纸、橡胶和塑料制品的着色剂

钼铬红(C.I.颜料

红104)

12656-85-8 用于涂料,油墨和塑料制品的着色铅铬黄(C.I.颜料

黄34)1344-37-2

用于制造涂料、油墨、色浆、文教用品、塑

料、塑粉、橡胶、油彩颜料等着色

磷酸三(2-氯乙

基)酯115-96-8

阻燃剂、阻燃性增塑剂、金属萃取剂、润滑

油、汽油添加剂,以及聚酰亚胺加工改性剂

最新动态:据ECHA,2010年3月30日发布的最新公告,SVHC第二批高关注物质恢复为15个丙烯酰胺被列为高关注物质了,需要做检测的。(原文见扩展阅读)REACH第三批高关注物质(SVHC III)

在2010年6月9物质名称EC 号CAS号

日及10日刚刚结束的赫尔辛基会议上,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与成员国委员会(SMCs)对可能成为高度关注物质的8项SVHC提案物质达成一致认同。这些物质在ECHA 最终做出将其纳入的候选清单的决议后,将被正式纳入SVHC候选清单,该清单将在ECHA 网站上更新。此前,ECHA公布了由丹麦、法国、德国3个欧盟成员国提出的将8种化学物——三聚乙烯,硼酸,无水四硼酸钠,七水合四硼酸钠,铬酸钠,重铬酸铵,重铬酸钾,归为SVHC 的提议,这些都是致癌致畸及致生殖毒性的物质。各国可在2010年4月22日前发表有关这8种物质的危险特性的评论,SMCs届时将审查这些意见,以决定是否和ECHA达成一致。2010年6月18日,第三批SVHC正式被加入候选列表中,至此,候选清单中的SVHC已增加至38种。新增的8项SVHC如下:序号

1. 三氯乙烯201-167-4 79-01-6

2. 硼酸233-139-2/234-343-4 10043-35-3/11113-50-1

3. 四硼酸钠,无水215-540-4 1330-43-4 12179-04-3 1303-96-4

4. 四硼酸钠,水合物235-541-3 12267-73-1

5. 铬酸钠231-889-5 7775-11-3

6. 铬酸钾232-140-5 7789-00-6

7. 重铬酸铵232-143-1 7789-09-5

8. 重铬酸钾231-906-6 7778-50-9

2010年12月15日,ECHA正式发布了REACH法规第四批的授权候选清单物质。该批物质为8月底提议的11种物质中的8种,而1,2,3-三氯苯、1,2,4-三氯苯以及1,3,5-三氯苯由于被认为缺乏数据而被排除在此批次的清单之外。至此REACH法规授权候选清单的物质增加至46种。第四批的8种物质均为致癌、致突变和/或生殖毒性物质(CMR),清单如下表1所示。表1 第四批SVHC清单名称EC号和CAS号提案原因可能的使用硫酸钴(Cobalt sulfate)EC号233-334-2CAS号10124-43-3CMR主要用于制造其他物质。其他用途包括:催化和烘干,表面处理(如电镀),防腐,生产颜料、脱色(在玻璃、陶瓷中)、电池、动物饲料、化肥等。硝酸钴(Cobalt dinitrate)EC号233-402-1CAS号10141-05-6CMR主要用于制造其他化学品和催化剂。此外,还用于表面处理和电池。碳酸钴(Cobalt carbonate)EC号208-169-4CAS号513-79-1CMR主要用于制造催化剂,也有少量用于饲料添加剂、制造其他化学品,制造颜料和胶粘剂醋酸钴(Cobalt diacetate)EC号200-755-8CAS号71-48-7CMR主要用于制造催化剂,也有少量用于制造其他化学品,表面处理,合金,制造颜料,干燥,橡胶胶粘剂和饲料添加剂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EC号203-713-7CAS号109-86-4CMR主要用作溶剂、化学中间体和燃料添加剂2-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EC号203-804-1CAS号110-80-5CMR主要用作溶剂、化学中间三氧化铬(Chromium trioxide)EC号215-607-8CAS号1333-82-0CMR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和水生性木材的防腐三氧化二铬及其低聚物产生的酸铬酸(Chromic acid)二铬酸(Dichromic acid)铬酸及二铬酸的低聚物EC号231-801-5CAS号7738-94-5EC号236-881-5CAS号13530-68-2-CMR当三氧化二铬溶于水即产生此类物质。三氧化二铬主要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因此这些物质与三氧化二铬的使用相同。编辑本段欧盟REACH法规各成员国

执行现状

截止到

2008年12月

1日,向

ECHA通报

具体执行法

规的国家有:

处罚

保加利亚、捷克、丹麦、德国、芬兰、匈牙利、爱尔兰、立陶宛、马耳他、荷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瑞典、英国、意大利(草案) 2009年以来,又陆续有比利时、塞浦路斯、拉脱维亚、法国、卢森堡、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等欧盟成员国公布了本国对违反REACH法规的处罚措施。ECHA在2009年5月份启动了首次REACH 执行行动,其执行重点是―No data, no market‖。即检查企业有没有规范的进行预注册、注册和及时提供符合REACH法规的SDS(安全数据表)。其中,丹麦环保局在2009年6月就本国化

学品公司的预注册和注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以下是欧盟成员国对于违反REACH 法规的处罚措施:欧盟成员国

比利时罚款:£52-&p ound;4,000,00 0 监禁:8天-3年

捷克罚款:CZK 500,000-CZK 5,000,000

丹麦化学物质和产品法令No.1755 监禁:最多两年

德国轻度违规:最高罚款综上,尽管还有欧盟成员国没有制定相应的REACH 执行法规。但就已经出台的执行法规来看,欧盟主要成员国对REACH法规的执行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因为产品不符合REACH 法规而受罚,非欧盟的出口商将可能会受到欧盟进口商的巨额索赔。

专家提醒:为了降低欧盟REACH法规对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企业需要认真积极地应对。[企业应积极做好应对REACH法规准备]作为一个全新的体系,欧盟REACH法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将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三个管理监控系统。按照欧盟拟订的时间表,REACH法规实施后,产量在100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应于3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00~1000吨的化学物质,于6年内完成注册;产量在1~100吨的化学物质于11年内完成注册,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需要高昂的检测费用,而这些费用将全部由企业承担。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新物质的检测费用约需57万欧元。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估计,由此而增加的费用,将使我国对欧盟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出口成本普遍提高5%以上,一些医药类的产品包括原料药、中间体、植物提取物也被涵盖于此范围内。[国际对REACH制度的反应]由REACH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将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同样让人担心。据了解,受欧盟的影响,美国已在2003年启动了立法提案,初期目标是在2004年底完成2800种大量生产的化学品的检测。出于同样的原因,日本在2003年5月28日宣布未来将要建立商品检验注册制度,其做法与REACH法规非常相似。可以预见,随着由REACH法规所引发的―绿色壁垒‖大战的一步步激化,包括原料药在内的化工产品将在短期内遭受巨大挑战。每一个已经和准备开展出口欧洲业务的企业,现在都应该进一步了解REACH体系的细节,审核产品业务以确定适合REACH规定的产品和REACH对公司的影响,采取战略和行为计划以应对REACH的挑战,准备与上下游供应链进行沟通,寻找足够的资料以应对REACH。编辑本段REACH法规

REACH法规要求虽及其复杂,但对于中国的生产制造商或欧洲进口商来说,影响较大的是其对高度关注物质(SVHC)的要求。对于满足REACH第57条规定的物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度关注的物质(SVHC)。对于此类SVHC的物质,并且满足以下条件,按照REACH 第7条第(2)款的要求需要进行通告:该物质已被列入须经许可才能允许使用的候选物质名单中(附件XIV);该物质存在物品中的浓度大于0.1%(重量比W/W);每个制造商或进口商每年制造或者进口的物品中该物质的总量超过1吨;该物质作为此项用途尚未被注册过。一旦某种物质被认为满足上述条件,其将被列为SVHC物质,故此SVHC 物质清单将持续更新,REACH15项测试/SVHC15物质项测试2008年10月28日首批15种SVHC物质公布REACH30项测试/SVHC物质30项测试2010年1月13第二批30种SVHC物质公布,于3月30日修定.REACH38项测试/SVHC物质38项测试2010年6月18第三批38种SVHC物质度公布.REACH46项测试/SVHC物质46项测试2010年12月15第四批45种SVHC物质度公布.REACH53项测试/SVHC物质53项测试2011年6月20第五批53种SVHC物质度公布.中小企业如何应对REACH法规和测试欧盟环保法

规多变,REACH法规SVHC清单不断增加,给诸多类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不小经济压力,已经被确认公布后的清单合计是以上SVHC53种物质,在出于供应链的末端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做检测摸底测试,做好SVHC高度关注物质的控制,原则上需要按单一材质进行分开进行检测,出于成本考虑,可按照对应的材质分类,相同或类同的材质可适当混侧,但是注意因是混侧所以需要最终数值的控制。

电子产品基本知识

电子产品基本知识 1)P=U*I 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功率随着电压改变而改变. 2)U=I*R R为内阻值, 内阻值不是线型电阻值 3)P=U平方/R 1.1功率P表示单位为W 1.2电流I表示单位为A 1.3电容F表示单位为C 1.4电阻Ω表示单位为R 1.5电压U表示单位为V 4)电流测量探笔一端接线“a”另一端探笔接线“b”如图 ‖︳—a b—电源 a b 5)PNP与NPN的判定:在红笔不动的情况下同时测到两组数(内阻值)为NPN管。相 反在黑笔不动的情况下同时测到两组数(内阻值)为PNP管 6)基极测量:在红笔不动的情况下同时测到两组阻值(内阻值)那么红笔端为基极。在红 笔不动的情况下同时测到两组阻值(内阻值)那么红笔端为基极。 7)集电极:红笔一端,黑笔一端,在不能导通情况下用手捏住,然后用水导通红笔端后, 如果测量仪上有变化,那么红笔端为集电极,如果测量仪上有变化,没变化则另一端为集电极(这两端不包括基极) 集电极C 基极 发射极E 测内阻值 8)U.Y.T.Q.D这几种元件都是有方向性的电子元件 9)二极管:发光整流隔离稳压肖特基 D 识别:①色环表示正极②P.N表示极基③P为正极长短脚表示极性,④长脚为正极 测试:红笔为正.是正向导通阻值1PN结 10)电阻:碳质电阻(色环电阻) 棕1110±1 红22100±2 橙331K 黄4410K 绿55100K±0.5 蓝661M±0.2 紫7710M±0.1 灰88100M 白99 黑001 金0.15%±5 银0.110%无色20% 一般分为3-4环:第一环阻值是最大的一位数 第二环第二位数 + 第三环阻值末位该有几个零 第四环阻值的误差 如:红紫黄银值270000欧误差±10% 240 “R”Ω(KΩ,MΩ) 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472表示47×100Ω 104表示100KB

仓库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仓库管理 1 、物料的基本知识: 1.1 、物料的分类: 1.1.1 、依物理化学性质来分:如五金、塑胶、线材、电子元件等。 1.1.2 、依形态来分:原料、部品、半成品、成品。 1.1.3 、依重要性来分:主料、辅料(如包装材料)。 1.1.4 、依危害性来分:如化学品仓等。 注 1 :物料的分类各种各样,依工厂的规模、行业特点、仓库的规划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些电子厂还会分防静电物料仓等。 注 2 :仓库的分类基本上依据物料而定如:原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等。故在下面就不再对仓库的分类进行特别的阐述了。 1.2 、物料的承认程序: 1.2.1 、承认之范围:新产品、供应商变更、产品特性 ( 如结构、性能等 ) 的变更、客户或市场的需要等。 1.2.2 、承认之程序:新供应商评估(采购、工程、生产技术、品管等部门参加) ------ 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 ------- 提供生产基本技术资料(如图纸、样品等)给供应商(采购) ------- 送样(若需开模的话则双方应谈好条件在开模,然后试模,完了才送样) ------ 产品特性的测定 ------- 部分产品试装 / 试做 ------- 起草书面承认资料如承认书。 注:有的工厂在承认新产品的过程中会连同品质标准、潜在失败模式等一并进行确认。 2 、仓库的管理: 2.1 、仓库的基本规划(硬件): 2.1.1 、仓库的定置(地里位置): 2.1.1.1 、对外:考虑远离易爆易燃高温等场所。 2.1.1.2 、对内:一是要考虑方便物料的进出如一般的仓库要分进出口,且不能在同一面;(物流的方向相反或交叉操作会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二是要考虑将同类仓库尽量放置在一起;辅助材料、边角废料、不良材料等最好单独规划仓库或区域放置,因为废包装物和空箱及使用物料在同一场所堆放等都会使仓储效率不高

化学品数据库查询系统使用说明

化学品数据库查询系统使用说明 一、本系统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1、《常用化学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化学危险品最新实用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 3、《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4、《实用毒理学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二、数据字段解释及说明 1 标识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的名称、编号、化学成份及其结构方面的信息。包括下列项目: (1)中文名化学危险物品的中文名称。一般收录一个学名和一个俗名,学名在前,俗名在后。但学名过长,又有全国通用名称的,则将俗名放在前,学名放在后。命名基本上是依据中国化工学会1980年推荐使用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和《无机化学命名原则》进行的。 (2)英文名化学危险物品的英文名称。一般收录一个学名,一个俗名,学名在前,俗名在后。命名基本上是按国际通用的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1950年推荐使用的命名原则进行的。 (3)分子式指用元素符号表示的物质分子的化学成份。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是根据美国化学文摘(CA)的规定编排的,即有碳氢的先把C.H排在前,其余部分按英文字顺排列;有机金属化合物把有机基团写在前,金属离子及络合水写在后;无机物是按习惯的常规形式书写的。 (4)化学结构式指用平面示意图表示的分子结构式。 (5)分子量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 (6)CAS号 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缩写。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该号是检索化学物质有关信息资料最常用的编号。 (7)RTECS号 RTECS是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的缩写。RTECS号是美国毒物登记信息系统的注册登记号。该系统是世界最权威的毒物登记数据库,已登录了11万多种化学物品。 (8)UN编号 UN是United Nation的缩写。UN号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对危险货物制订的编号。 (9)危险货物编号是国标GB12268—90制订的危险货物编号(简称危规号)。 (10)IMDG规则页码 IMDG是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的缩写。IMDG 规则页码是国际海事组织编制的《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危险货物信息页码。 2 理化性质指化学危险物品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特性。包括下列项目: (1)外观与性状是对化学危险物品外观和状态的直观描述。主要包括常温常压下该物质的颜色、气味、存在的状态,同时还收录了一些难以分项的性质,如潮解性、挥发性等。 (2)主要用途简述物质的主要用途。大多数物质的用途很广泛,本系统只列举了化工方面的主要用途。 (3)熔点晶体熔解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本系统未做标注的数据都是常温常压的数值,在特殊条件下求取的数值,都标出了相应的技术条件。 (4)沸点在101.3kPa(760mmHg)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称为沸点。若不是在101.3kPa大气压下得到的数据或者该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升华),或者在溶

化学药品使用说明

化学药品使用说明 一、目的 为保证我厂化学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避免因使用混乱,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和员工伤害,特制定本说明。 二、各类化学药品理化性质及使用方法 (一)硝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硝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ic acid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992 CAS No.: 7697-37-2 分子式: HNO3 分子量: 63.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硝酸≥97.2% 7697-37-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新员工产品基础知识培训教程 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 一、卡尔逊发明静电复印机 20世纪30年代,当时世界上只有用于仅有基于银盐照相直接影印的复印方法时,而卡尔逊则采用将带电的绝缘体利用光导电性媒介,能放电形成静电潜像和带有静电的粉体可以对潜像进行显影的两种想法揉合在一起的思路,研究成功了在光导电性绝缘膜层上能形成静电潜像的方法,并由此导致他发明了静电复印技术。1938年10月,在奥托·科涅(Otto Kornei)的帮助下,取得了第一台复印机的专利;1939年卡尔逊还成功地制造了一台复印装置模型。直到1959年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自动复印机后,才掀开了世界办公用复印机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二、模拟式静电复印机 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时间里,静电复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30多年中,前20年复印技术研究主要针对光导体技术。IBM公司研究了单组份显影系统和有机光导体方面的技术。在1970年到1972年先后研制出两种复印机,使用了把涂在铅箔上的有机光导体,取代非晶形硒,后将有机光导体做成长带状并绕在鼓内,提高了光导体的使用寿命。RCA公司则研究了被称为直接法的另一种复印方法。这种方法将光导体作为纸张上的涂层,用氧化锌(ZnO)感光材料与粘合剂混合后,薄薄地涂到纸上作为感光复印纸。例如:1963-1964年美国施乐制成的Xerox813型静电复印机,以及1400型、3600型复印机;1965年日本理光公司研制成功的用硫化镉作为光导材料,具有绝缘膜表面的静电摄影光导体;日本小西六公司与奥西公司研制成功将氧化锌做成的光导体等。目前使用的硒、硫化镉、氧化锌、有机光导体(OPC)都是这个时期研制成功的。1970-1980年期间,日本在静电复印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的发展。这期间,日本理光公司生产了液体显影体系的复印机,其液体显影体系节省了显影器,降低了技术成本,提高了机器可靠性。日本佳能公司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新发现。首先开发出发新的光导体,该光导体由上下两层薄膜组成,上层是绝缘层,下层是硫化镉感光体膜层,曝光和充电同时进行,由此产生静电潜像,潜像的电荷留存在两层膜年佳能公司1970”法。NP)简称“ProcessNew 之间的界面上。他们将其称为“新方法”(. 向市场推出NP型复印机。1980年又推出了第一台采用绝缘型磁性色调剂的单组份显影体系的NP-200型台式复印机。这种显影体系省去了瀑布显影体系和磁刷显影体系中所采用的载体,适用于真正的普通纸复印过程,其体积小,又有利于设计出小型廉价的台式复印机。 三、数字式静电复印机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期,复印机有效地实现了智能化、复合化、自动化,使复印机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数字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静电复印技术原理的复印机基本实现了由模拟式静电复印机向数字式复印机转化,实现了黑白静电复印机向双色、多色、全彩色复印机转化,实现了单功能的复印机向多功能复合机(传真、打印、扫描)转化;实现了将复印机更加小型化的个人用复印机向家庭SOHO—族用户转化;实现了应用静电复印技术使热敏传真机向普通纸传真机转化;实现了应用静电复印技术使针式打印机向激光

组长必备基础知识1

培训基础知识 目录 一.认知教育----------------------------------2 二.人员管理----------------------------------4 三.物料管理-----------------------------------7 四.作业方法管理-----------------------------9 五.机器管理-----------------------------------10 六.品质各知识--------------------------------11 七.异常的处理--------------------------------12 制定:王常军 第一章.认知教育

1. 班组长的定义 班组长是指在生产现场,直接管辖生产线的作业员并运用现场的作业人员. 材料设备作业方法生产环境等生产要素, 直接指挥和监督,以达成企业的各项管理目标,并对其生产结果负责的人.2.班组长的使命 为了达成所属集团(公司.部门等)追求的目的,根据现有的条件,高效率地达成自己应承担的组织的目标或者被分担的任务 3. 班组长的任务 * 指挥工作,即保质保量完成具体的工作(产品与服务的提供) * 领导人员.提高部下及同事的能力.创造有工作意义的劳动环境. 4.班组长应有的精神准备: * 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 * 经常留意革新 * 具有不被既定观念约束的柔软性 * 基于高敏度的信息管理下的先见性 * 根据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解决问题 * 具有与其他人一起运营组织的影响力 * 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 * 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被人信赖的人品 5. 自我角色的认知 1). 对企业来说 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员, 直接管理作业人员,是Q(quality品质) C(cost成本) D(deliver交货期)指标达成的最直接的责任者. 2).对主管人员来说 班组长是主管人员命令,决定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同时对自己的某方面工作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并且在对现场管理过程中,班组长既是精神传播的窗口,又是主管与作业人员沟通的桥梁。 3).对作业员工来说 班组长是直接的领导,并对其进行作业指导,评价其作业能力及作业成果。 4).对班组长来说 对班组长来说其他班组长是同事,是工作上的协作配合者,同时又在晋升方面形成竟争关系。 班组长在企业、公司、员工、同事之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赋予其不同的价值。 首先,班组长是企业价值和利润的创造者,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也最容易被忽略。 其次,班组长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左右手,是“左右手”而不是“左右脑”,表示工作的重点是具体实施,即以最好的方法贯彻上司的指示和命令,具体安注意的以下几: *是辅助上司工作,而非设计主导. *协助上司开展工作,与上司形成配合和互补关系. *指出上司不足时要注意方式*原则上只按受直接上司的工作指令,只向直接上司负责和报告工作. 再次,班组长是作业人员的帮助者和支持者. 最后,班组长是同事之间的战友和兄弟. 6.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1. 专业能力2目标管理能力3.问题解决能力 4. 组织能力5.交流交际能力6倾听的能力 7.幽默的能力8.激励的能力9.指导员工的能力

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制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制度(修 订版) 2012/06/27 系统管理员 海底捞餐饮公司文件 海总综字〔2012〕028号签发人:郑操犁 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制度 (修订版) 第一条目的 通过对有毒有害物品合法采购、正确标记、储存、使用的有效控制,防 止污染食品,防止食物中毒,达到确保食品安全和顾客的生命健康安全 的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物流站、加工厂、门店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第三条基本概念及涵盖范围 基本概念:无。 有毒有害化学品涵盖范围:卫生消毒使用的日化用品,设备设施使用的 润滑油、燃油,虫害消杀使用的杀虫药,化验使用的化学试剂,员工生 病购买的药品,客人美甲用化妆品等。 第四条职责 1、根据物流站、加工厂、门店的不同情况落实到具体部门或具体岗位负责管理; 2、片区物流品控部负责对有毒有害化学品进行验收,并对物流站、加工厂的使 用和储存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3、食品安全管理中心负责对门店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进行监督管理;

4、品控部、食品安全管理中心负责对受污染的食品、质疑食品评估其安全风险, 提出处理办法。 第五条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1、采购和储存:由采购部统一购买,储存于远离原料处理加工的区域,且独立分开存放,标识清楚,不得与食品、食品接触面相关物品混放。消洗日化品应与杀虫剂分隔存放,以免意外混合或误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除消洗日化用品外,其余有害化学品均不得在生产加工场所暂存。 2、标识与验收:品控部验收时,若标签资质不全做拒收处理。原包装标签要求:必须标明名称、制造商、批准文号、容量使用和使用说明;若有分装,其分装容器必须标明名称、浓度等必须的重要信息。 3、库房管理:有毒、有害物品库房保管员应做好库存的安全管理和登记工作,做到入出有登记,发放有审批,帐物相符。 4、盛装容器规定:为防止误用误食,不允许使用餐用具、饮料瓶进行分装。消洗日化用品的分装容器要保持清洁卫生。曾装过有毒化学品的容器不能用来存放食品、食品原料;消洗日化用品的容器(含分装容器)也不能用来盛装食品、食品原料。 5、领用使用管理: 5.1领用有毒、有害物品须填写《有毒、有害化学品领用登记表》(见附件)说明用途、用量,使用人必须记录有害物品的使用情况,做好贮存台帐。 5.2 各班组负责人对领用的有毒、有害物品使用管理负全责,要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多余部分应设专柜加锁保存,严禁随地放置。 6、出现问题的纠偏: 6.1 如果发现有毒、有害物品遗失,应立即逐级上报并进行追踪;对有质疑的产品进行隔离、复检、评估。 6.2 对因不恰当使用化学品使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受到污染的员工,应安排接受再教育;对受污染的食品、器具或食品接触面要进行重新评估,对被污染的食品进行隔离处置,对被污染的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7、日常监控:品控部、食品安全管理中心要对物流站、门店领用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整改。

产品设计基础知识

公司产品可分为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和OEM类产品。 自主开发设计产品 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方面有独到之处。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包括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帖牌产品、定制产品。 OEM产品 OEM原来是指由客户提供所有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制造商仅负责生产的模式。现在所讲的OEM其实已经包括ODM,即客户提供外观、对功能提出要求,制造商根据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产品。 OEM类产品尽可能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只有在客户的要求不合理的情况下,经与客户协商,在得到客户的同意下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OEM类产品只有在得到客户的最终确认以及本公司能批量生产才表示整个开发过程完成。 一、塑胶件 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等,其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和ABS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ABS、HIPS、PC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 IMD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 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1.2 装配设计 指有装配关系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主要注意间隙配合和公差的控制。

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有毒、有害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tc " 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程序"}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化学品有效监管,防止在使用、储存、废弃等过程中造成对环境、安全的不良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化学品从购买到废弃全过程的管理。 三、权责 1.采购部:负责化学品的购买。 2.仓库:负责化学品的储存、收发。 3.综合管理部:对公司化学品实施综合管理。 3.各使用部门负责在用化学品储存管理;负责化学品废弃的收集管理;保证正确使用化学品。 四、定义 有毒化学品是指进人环境后通过环境蓄积、生物累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 五、作业规定 1.本公司的化学品范围主要包括各种化学溶剂、油墨、机械油、有毒易燃化学品等。 2.化学品的采购 (1)各部门根据在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制度月度需求

计划,填写订(申)购单,由采购部统一进行采购。 (2)采购部根据公司“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对化学品的供应商进行选择确定,并在满足使用条件下,选择毒害性、危险性、易燃性较小的产品。 (3)采购部在化学品进行采购时,应要求供方在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具有防止泄漏、倾倒等预防措施,确保安全。 (4)对采购化学品应要求供货方提供化学性能方面的资料,如MSDS(化学性品质、应急事故处理表),并将MSDS随产品一同配置到仓库。 3.化学品的储存 (1)化学品的储存应按国家标准要求存放。 (2)化学品入库时,由仓库化学品管理员检查其包装是否损坏、泄漏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若不符合,应要求供货方退货。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3)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危险品库。根据储存的化学品特性,仓库内应采取必要的通风、防泄漏、防盗、防爆、防静电等措施,并将特性上有禁忌的化学品分开储存。 (4)对于易碎、易泄漏的化学品,不能堆放在高层。 (5)根据化学品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存放,文字标示要清楚并附上化学品性能的资料。生产现场领用的化学品应设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标示要清楚并有固定的化学品责任者进行管理。现场及仓库的化学品应限量存放,并做到100%分

化工产品手册

化工产品手册 ㈠溶剂油类 (1) ⑴6#溶剂油 (1) ⑵120#溶剂油 (1) ⑶200#溶剂油 (2) ⑷C5 (3) ⑸C9 (4) ㈡油品助剂类 (5) ⑴汽油抗爆剂 (5) ⑵汽油清净剂 (5) ⑶汽油脱臭去味剂 (6) ⑷降凝剂 (7) ⑸十六烷值改进剂 (8) ⑹柴油清净剂 (8) ⑺闪点提高剂 (9) ⑻金属钝化剂 (10) ⑼抗氧化剂 (10) ㈢油田助剂类 (11) ⑴降滤失剂 (11) ⑵破乳剂 (12) ⑶缓蚀剂 (12)

㈠溶剂油类 ⑴6#溶剂油 一、产品说明及使用性能 本品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易爆液体,无悬浮物、机械杂质及水不溶物,对油、脂溶解力强,安定性好,对金属无腐蚀,可作清洗剂,清洗电子零件,也可用作金属脱油去污清洗剂及调和汽油。 二、应用领域 印刷、五金、电子、胶水、橡胶、国防工业、油漆、化工、汽油调和等方面。 三、技术参数 四、储存与操作 1、操作注意事项:请按照说明正规操作,做到通风好,避烟火。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⑵120#溶剂油 一、产品说明及使用性能

本产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易燃,易挥发,不含四乙基铅,硫含量低,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制鞋行业,再生胶的综合利用,调制各种粘合剂及调和汽油。二、应用领域 有机溶剂、汽油调和等方面。 三、技术参数 四、储存与操作 1、操作注意事项:请按照说明正规操作,做到通风好,避烟火。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⑶200#溶剂油 一、产品说明及使用性能 本品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易爆液体,无悬浮物、机械杂质及水不溶物,不含四乙基铝,硫含量少,对油、脂溶解力强,安定性好,长期贮存不变。二、应用领域 溶解或稀释油漆的溶剂,调制柴油和生产无味煤油。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阅读:2280次来源:网络媒体 摘要: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声器件、激光器件、电子显示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电源、开关、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继电器、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各类电路、压电、晶体、石英、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常用电子元件入门知识 1.电阻 (1)电阻的作用和外形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降压、限流、分流、分压和作偏置元件使用。电阻在电路中对低频交流电和直流电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用字母R来表示。 电阻的外形如下图所示(图3-1)。 (2)电阻的命名 电阻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其命名方式如下(图3-2)表示: 例如:RH42为:R代表电阻器,H为合成碳膜,4为高电阻,2为序号,意义为高电阻合成碳膜电阻,编号为2。 (3)电阻的识别 电阻的常用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兆欧=1000千欧、一千欧=1000欧。电阻的标识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法。 ①在生产时直接将电阻阻值的大小印制在电阻器上,如图3-3: ②电阻阻值的大小通过色环来表示,一般有4道或5道色环。4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色环表示2位有效数字,第三道色环表示倍数,第四道色环表示误差等级。5道色环的含义,其中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环表示3位有效数字,第四道环表示倍数,第五道环表示误差等级(如图3-4)。 色环一般采用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色来表示,各颜色的含义如下表: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目录 第一章 2K稀释剂 (1) 第二章2K3油漆 (4)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编号:SC-019 第一章 2K稀释剂 1.物理化学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 熔点(℃):<-20℃相对密度(水=1):0.9 沸点(℃):78-192℃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比空气 重 爆炸上限%(V/V):1.0(基于二甲苯) 爆炸下限%(V/V):7.0(基于二甲苯)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酯、酮、醇醚类、芳香烃等溶剂 混溶。 主要用途:用于溶剂型涂料稀释剂和冲淡剂,用来调节涂料 产品粘度,以便于施工。 2.危害性知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本产品会刺激皮肤和眼睛并造成伤害。其蒸气会 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长期处于高浓 度环境中,会有害健康。长时间过度吸入高浓度蒸气会导致 晕厥甚至死亡。 主要症状:过度吸入其蒸气或喷漆漆雾会导致头痛、头晕、 恶心、动作不协调;眼睛和皮肤接触会导致充血、骚痒、有 灼痛感。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危险,在密封的容器 中遇高温会发生爆炸。 3.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呼1 /6

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 心脏按摩术。立即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 喂食任何东西;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 强制催吐,并给患者喝下足量温水;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 其身体向前倾以减轻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 即就医。. 4.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 不适宜灭火剂:水喷射。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佩戴自供气呼吸器,消防衣及防 护手套;喷水灭火无效;喷雾状水可用来冷却密封的容器外 壁,以防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或因高温而自燃甚至燃爆。 5.事故泄露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现场足量通风。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后,收集在 加盖有标识容器内。 6.处理和储存 操作处臵注意事项:远离热源、明火。避免眼睛、皮肤接触。 保持容器密闭。现场采用足够通风设备。采用经认可的接地 装臵。使用后彻底清洗。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保持容器密封。储 存区禁止吸烟,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2 /6

电子产品基础知识及电子产品介绍

电子基础知识及电子产品介绍 培 训 教 材

B.色环表示法:用4个或5个色环表示它的阻值和误差 4环:第1、2环表示有效数5环:第1、2、3环表示有效数字 第3环表示10的次方数第4环表示10的次方数 第4环表示误差第5环表示误差值 电阻值=20X101±10%Ω=200±10%Ω 色环表:(见表1-1)电阻值:401X102±5%=40100±5%Ω(有效数)红色(2) (有效数))黄色(4) (有效数) (

5、电阻的分类(常用) ① 碳膜电阻 ② 金属膜电阻 ③ 水泥电阻 ④ 陶瓷电阻 ⑤ 线绕电阻 ⑥ 压敏电阻 ⑦ 热敏电阻 6、电阻的功率: 1/16W 、1/8W 、1/4W 、1/2W 、1W …… 7、安装方法分类: A 、直插式 B 、贴片式(SMT ) SMT 件第一、二位数字为有效数,第三位数为10的次方数 如:123=12X103=12K 二、电容器 1.电容的作用 电容在电路中有隔直流通交流,且能储存电量、滤波、耦合、退耦、旁路等作用。 2.电容的代号:“C ” 3.电容的符号: 无极性电容 - 有极性电容 可调电容

4.电容的单位:法拉(F ) 单位转换关系 1F (法拉)=1000mF(毫法) 1mF (毫法)=1000μF(微法) 1μF(微法)=1000nF (毫微法) 1nF (毫微法)=1000PF (皮法) 5.电容的表示方法: A .直标法: 通常电解电容用直标法:470u/25V 100μ/16V 等。 B .代号换算法: 通常小电容采用代号换算法,代号一般是3个数字表示,第一、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10的次方数,单位为PF 。 为10X104=100000PF=0.1μF 6.常用电容种类 ① 瓷介电容 如图: ② 电解电容 如图: ③ 钽电容 ④ 绦沦电容 如图: 7.安装方式分类: 有效数

电子制造工艺基本知识大全

电子制造工艺基本知识大全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基础知识问答 1、什么是工艺?电子工艺学的研究领域是哪些? 答:工艺是生产者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最后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的艺术(程序、方法、技术),它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经验和技术能力。 就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制造工艺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艺管理。我们可以把这两方面分别看作是“硬件”和“软件”。研究电子整机产品的制造过程,材料、设备、方法、操作者这几个要素是电子工艺技术的基本重点,通常用“4M+M”来简化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基本要素。 2、电子工艺学有哪些特点? 答:作为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技术学科,电子工艺学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涉及众多科学技术领域 电子工艺学与众多的科学技术领域相关联,其中最主要的有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光刻工艺学、电气电子工程学、机械工程学、金属学、焊接学、工程热力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工业设计学、人机工程学等。除此之外,还涉及到数理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会计学等与企业管理有关的众多学科。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

电子工艺学的技术信息分散在广阔的领域中,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交叉、相辅相成,成为技术关键(know how)密集的学科。 2)形成时间较晚而发展迅速 电子工艺技术虽然在生产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但作为一门学科而被系统研究的时间却不长。系统论述电子工艺的书刊资料不多,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第一本系统论述电子工艺技术的书籍才面世,80年代初在高等学校中才开设相关课程。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工艺学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工艺方法,寻找新的工艺材料,使电子工艺学的内涵及外延迅速扩展。可以说,电子工艺学是一门充满蓬勃生机的技术学科。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子产品制造工艺技术的更新要快得多。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项新的工艺方法还未能全面推广普及,就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经济、市场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关键工艺技术的竞争。从法律的角度,通过专利的手段对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企业内部,通过严格的文件管理、资料授权管理把企业的关键工艺技术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实行技术保密和技术 1 封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获取、收集电子工艺的关键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3、电子工艺技术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对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理论教学和实训,使学生成为掌握相应工艺技能和工艺技术管理知识、能指导电子产品现场生产、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骨干。在课程设置和实训环节的安排方面,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生产操作的基本技能,充分理解工艺工作在产

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使用规范样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使用 规范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441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使用规范Management and use of toxic and hazardous chemical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有毒有害化学品必须设专职仓库保管,并建有严格的出入库和仓库管理制度,严禁与其它物资共同存放。库房要远离生活区,库房门窗牢固,防盗、防火、防雷、防晒、防泄露等措施完备,通风良好、空气干燥、温度适宜; 2、保管员必须持《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许可证》上岗; 3、保管员要经常检查仓库安全,尤其门窗及仓库周围。检查各种预防装置是否安全有效,有问题及时向领导报告; 4、库区范围内严禁烟火,任何人不得将火种、火柴带入库区。有毒有害化学品库周围20米内不准有枯草和易燃、易爆物品; 5、建立出入登记制度,不经有关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准进入库内; 6、有毒有害化学品出入库必须经过严格审批,使用单位

要建立台帐,并设专人保管,余物品及时退库,严禁随便存放,私自留用或转送、转借、转卖他人,使用单位要保存使用原始记录; 7、安全部门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8、保管员值班期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能私自找人替班,不准在库区或库房内会客、留宿,严禁在库区内吸烟、用火; 9、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自觉接受安全员监督。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有毒化学物质(毒物)在进入体内的过程和危害

有毒化学物质(毒物)在进入体内的过程和危害在这里想对个位同仁和朋友说声:事业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下面的文章对你,我,他都有点帮助的,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好了让大家来看看这些讨厌的家伙: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毒物的分类 1.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物如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硝酸;漒水;硝漒水英文别名:nitric acid 化学式:HNO3 分子量:63.01 CAS号:7697-37-2 第二部分:成分及理化性质 有害物成分:硝酸含量≧97.2% 外观与特性: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熔点℃:-42(无水) 沸点℃:86(无水) 溶解性:与水混溶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饱和蒸汽压(kpa)4.4(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腐蚀性。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并释放出高度可燃的氢气。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伤、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腐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灭火方法:砂土、二氧化碳、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若不小心

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化学试剂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化学试剂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化学试剂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存放及使用用都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 1、购回的试剂必须全部入库,任何人不得直接取用,入库的试剂应逐渐核实上账,分别编号并分类保管。 2、化学试剂的取用应注意如下几点: 1)化学试剂由专人领用,填写领料单,经领料人和室负责人签字后领取,并登记在案。 2)应取用与使用要求相适应的纯度等级的试剂。 3)取用过程中应注意不使试剂受污染。应用清洁的牛角勺或不锈钢小勺从试剂瓶中取出试剂。若试剂结块,应用洁净玻璃棒捣碎后取出。液体试剂应用洁净量筒倒取。从试剂内取出的没用完的剩余试剂不得倒回原瓶。 4)取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打开易挥发试剂的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着人,不可用鼻子对着试剂口嗅气味。应注意试剂不得溅出。 5)取用易挥发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取用有毒有害试剂时应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3、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应由化分室责任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和保管情况。化学试剂的存放应遵循科学的原则,按下列分类进行存放:1)、易燃类;2)、剧毒类;3)、强腐蚀类;4)、燃爆类;

5)、强氧化剂类;6)、放射性类;7)、低温存放类;8)、贵重类;9)指示剂类;10)一般试剂。 应尽量创造适宜试剂存放的条件,以免试剂过早变质甚至出现危险。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近期内需用的药品,大量试剂应存放于仓库。 4、化学试剂的使用要求: 1)一切试剂应按规定的方法配制和储存。化验室配置的试剂,应按不同的性质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容器内,并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纯度、浓度和配置日期。 2)使用一切易燃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有毒的试剂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处进行,不允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此类试剂。 3)稀释浓硫酸时,必须仔细缓慢地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绝对不许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4)使用试剂的规格必须符合相应分析方法中规定的要求,严禁使用过期失效的试剂。 5)用量较大的试剂的废液,应尽可能分别存放,回收利用。 6)对于变质的化学试剂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按一般垃圾处理。高浓度的废酸、废碱应中和后统一稀释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