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案例

语言教育案例
语言教育案例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教育案例

卢汝芳

一、案例背景:

中班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动物角色形象鲜明突出,容易让幼儿挖掘它们的特点,引发幼儿的多种联想,对幼儿特别有吸引力;又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说: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教学,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让幼儿乐学。因此,在中班第一学期的下半学期我们选择了此故事进行教学,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上课情况进行了以下原因分析:二、活动实录:

实录一:“乌龟兄妹想开一家商店,但是开什么店好呢?它们拿不定主意,想到了要去问一问动物朋友,让我们和小乌龟一起去看看其它动物都开了些什么店吧。”

(动画一):“这是谁呀?”“噢,大象开了什么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大象伯伯怎么会想到开花店的?”“听听大象是怎么说的?”

(动画二):“哎哟,我们碰到谁了?”“河马又开了什么店?”“你觉得河马开气球店好不好?”“为什么?”“听听河马是怎么说的?”依次类推,让幼儿知道袋鼠妈妈开书报店,最后猜想乌龟兄妹俩会开一间什么店?展示动画,听听它们是怎样说的。

分析:开始老师这样的导入,虽然很快就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快速将幼儿带入了情境中。但幼儿没有带着问题猜想,没有了互相的探讨与交流,一开始老师通过逐幅出现动画,采用相同的口吻问幼儿:什么动物开了什么店? 从哪里看出来的?怎么会想到开……店?等,这样的提问,幼儿只要看看动画图片就知道了,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此环节,我们是否可以先将动物角色提出来,让幼儿猜想乌龟兄妹会去问哪些动物朋友?再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点猜想它们会开什么店?最后让幼儿看动画,看看猜想得对不对,动画里是怎样说的,然后再引导幼儿找出乌龟兄妹的外形特征,想想它们可以开什么店,这样,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再听动画里各角色的对话,满足幼儿内心猜测的好奇心,让幼儿对故事有简单的了解,从而为下一环节做有效的铺垫。

实录二:幼儿分段听故事,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

分析:此环节应该完整听故事,并进行综合性提问:乌龟兄妹问了哪些动物朋友?

它们都开了什么店?为什么?乌龟兄妹最后开了什么店?你为它们感到高兴吗。看来,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做事情,才会获得成功。

有了前部分的铺垫,幼儿对于故事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完整听故事后,提问幼儿时要引导用完整的话来表述,促使幼儿敢说的勇气,提高幼儿表达的自信心以及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的设计,虽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如先讲故事,再请幼儿回答的方式。设计成讲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但老师在问题的设计上没有精心,巧妙地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想,让幼儿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我们要注意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根据故事的线索,提出问题,让幼儿尽情猜想,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另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开放式的提问,尽量让幼儿在回答时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完整听了故事后提出问题:如“乌龟兄妹问了哪些动物朋友?它们都开了什么店?”从而唤起幼儿的记忆,增加他们讲述的机会,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就是要为幼儿提供相互交往、交谈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而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来引导幼儿,做幼儿的引导者,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想说、敢说、喜欢说。对照新《纲要》语言活动的目标,从自己的教学过程以及反思中得到一些启示:

1、熟悉教材内容

一个有效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反复推敲,熟悉教材内容。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先考虑周全,把教材“吃透”,设定合理目标,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同时,还要在问题的设计上下苦工,要明白我这样的提问要幼儿得到些什么启示或是想给幼儿学到什么本领等。教师不是灌输者,而应是一位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更是一位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处处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能有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幼儿的好奇心和对学习的热情。

2、善于自我反思

反思不是简单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应该是学会更深层次的挖掘出自己教学活

动中的问题所在,优势所在,要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行为服务,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实际更有效。当我们完成某一活动的教学任务后,总有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及时不断地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