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外国诗两首首》课件语文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 21、《庄子》二则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一、回顾复习 相关资料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的主要精神是崇尚自然,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2、作品介绍:《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评价说: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解题:《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二、学习目标 1、巩固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 3、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让学生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重难点1、熟练朗读并翻译课文。2、理解庄子“万物皆有所待”的思想。 三、合作探究 一、庄子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代表作品有,名篇、。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翻译重点词语。①冥:②鲲:③鹏:④怒: ⑤垂:⑥海运:⑦天池: 2.翻译重点句子。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翻译重点词语。齐谐:志:击:抟: 去:尘埃:息:极: 2.翻译重点句子。 ①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⑤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四、精讲点拨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五、学生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 六、达标测试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 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 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 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1 / 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材教案

第八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项教学内容。有感受德国风光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为我们展示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风光的《威尼斯的小艇》。有让大家了解善解人意,勤劳能干之泰国大象的《与象共舞》;有带我们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的《彩色的非洲》。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也可结合本组教学适当安排。 走向世界、开放的中国既大力弘扬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也十分尊重世界多样文化,并注意从全人类优秀文化中吸取营养。这种思想也反映在课程改革之中。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书写“莞尔一笑、姹紫嫣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3、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5、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修改作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3、比较各课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难点: 1、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2、学习《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向学生推荐异国风情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2、教学时,要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3、还要适当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单元,对本学期注重培养的阅读能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等,要加以复习与巩固。 4、整组课文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极好凭借,可充分利用学生过去学习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经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

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 北冥有鱼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垂:悬挂。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脊背,不知道几千里;当它振翅而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注释 海运:海水运动。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沁园春雪PPT课件3.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 2.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rar 2. 雨说PPT课件 3.rar 2. 雨说PPT课件2.rar 2 雨说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3.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3.rar 4. 外国诗两首夜PPT课件.rar 4 外国诗两首PPT课件.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2.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3.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3.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rar 9. 故乡PPT课件2.rar 9. 故乡PPT课件3.rar 9 故乡PPT课件.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2.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3.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2.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3.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rar 12. 心声PPT课件2.rar 12. 心声PPT课件3.rar 12 心声PPT课件.rar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rar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 吕新立

第六单元 第21课《庄子》二则 1、知识点汇总 1.议论性散文知识 2.字词积累 3.庄子生平及主要作品 4.夸张的修辞手法 5.想象的手法 6.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 二、知识点解读与训练 1.议论性散文知识 概念: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语言特色:议论类文体的语言规范是指阐释说理、分析议论的语言应准确、概括、鲜明、连贯,严密透彻,富有逻辑;议论类文体的语言生动是指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说理通俗易懂,能化抽象为具体。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词积累 字音、字形:熟练掌握重点字词、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字形,能准确诵读和默写。词义:理解文中重点字词义,做到准确翻译灵活运用。 (1)请整理并积累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词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④请循.其本 3.庄子生平及主要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1)请补充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及其思想。 (2)请简介一下《庄子》这部书。 (3)填空 庄子,名___,_____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________”和“________”,与道家始祖____并称为“____”。代表作《庄子》。《庄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4.夸张的修辞手法 夸张概念: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可分为"普通"类和"超前"类。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下夸张修辞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5.想象的手法 概念: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及形象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是想象的开端;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再创造,创造出新形象,是一种更高层的认识活动。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的想象的理解。 6.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 请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分析本文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风格。 三、能力提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 及知识点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

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庄子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二、课文翻译 北冥有鱼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 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xxxx的照片: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xx”: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读第二自然段。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 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1课细柳营教案新版语文版

细柳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言谈话语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显示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1、导入请大家看: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的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将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来讲述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2、请大家将书翻到171页,本文的作者是司马迁,谁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画在语文书上,我们共同解决。 祝兹zī侯棘jí门彀goù弓弩nǔ按辔pèi 徐行作揖yī介胄zhòu 嗟jiē乎曩n?ng者 4、下面,老师来给大家范读一下课文,请同学们注意断句,进一步了解课文。 5、好,让我们共同来齐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 6、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课文注释,合作完成课文翻译。如果遇到本组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当然这里的难题指的是字词翻译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我们共同来解决。老师将黑板分为三部分,将问题写在对应的位置上,重复的不要写了。 7、(将实、虚词重点介绍)。为:动词wéi介词wèi 军细柳:驻军 上自劳军:军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测试 一、看拼音,规范正确地写词语。(10分) j ǐ li áng g ǎn r ǎn y ǔ zh òu t íng p ō b ǎo m ǔ ( ) ( ) ( ) ( ) ( ) chu án sh āo hu á xi ào d ǎo g ào s ōng ch í àn m ó ( ) ( ) ( ) ( ) ( ) 二、请将“北京欢迎您”这五个字按音序重新排列。(2 分) 三、找出成语中用错的字,并改正过来。 (6分) 繁花似绵( ) 再接再励( ) 毫不松驰( ) 熟视无堵( ) 目不瑕接( ) 杉杉有礼( ) 四、选词填空。(4分) 武断 果断 1、像你这样凭空( )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 ),大家都很佩服她。 胆怯 羞怯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 )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 ),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五、根据提示组词填空. (6分) (1)在小组( )中,我们为了一个问题,( )得不可开交。老师说,请同学们课后再查相关资料,下周专 门召开一个( )会。(提示:用“论”) (2)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四周( )极了,(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提示:用“静”) 六、按要求写一写。(8分) (1)写一句挂在餐厅里的诗句: (2)写一句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名言: (3)写一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言: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4)写一则手表广告: 七、句子训练营。(12分) 1.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2.我因为避着廉将军,所以是为我们赵国啊!(修改病句) 3.祖国的宝岛台湾风景秀丽。祖国的宝岛台湾物产丰富。(关联词连句) 4.可怜的狄克是一只活泼、美丽的小鸟。(缩句)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全中国人民的心怎能不一齐欢跃起来? 改为陈述句: 6.蝴蝶飞舞。(扩句) 八、课内阅读。(6分)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1)这段文字主要写(2分) (2)这段描写主要抓住和来写。(2分) (3)威尼斯是()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2分) 九、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知识点总结汇总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知识点汇总 一、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大致读懂课文。 3.学习分析鉴赏文中的人物形象。 二、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恰:qià(恰好、恰巧、恰到好处) 屉:tì(抽屉、笼屉、窗屉子) 嫣:yān(嫣然、姹紫嫣红) 讳:huì(忌讳、避讳、直言不讳) 晦:huì(晦气、隐晦、晦暗) 墩:dūn(桥墩、高墩、门墩儿) 钗:chāi(金钗、宝钗、荆钗布裙) 敞:chǎng(宽敞、敞亮、敞开) 四、多音字 兴:xìng(兴致) xīng(兴盛) 散:sàn(散步)sǎn(散养) 哄:hōng:(哄然大笑) hǒng(哄人)hòng(一哄而散) 五、近义词 齐整——整齐小器——吝啬忌讳——避讳

晦气——倒霉精致——精美寂寞——孤独 逼近——靠近展眼——转眼笑嘻嘻——笑呵呵 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六、反义词 齐整——凌乱小器——大方晦气——吉祥 精致——粗糙寂寞——热闹逼近——离开 笑嘻嘻——哭啼啼七手八脚——有条不紊 七、理解词语 1.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2.丫鬟:婢女。 3.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4.晦气:不吉利;倒霉。 5.放晦气:旧时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6.巴不得:迫切盼望。 7.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 8.剪子股: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 9.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10.顶线: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11.豁刺剌:象声词。 12.咯噔:形容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 13.铰:剪。 14.飘飘飖飖:随风飘动摇摆。 15展眼:比喻极短的时间。 16.睃眼:斜着眼睛看。 17.开交: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21课教案:庄子二则

庄子二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 体味人物对话的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情感目标: 学习古人淡泊名利的思想,做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的内容、多角度的理解课文的寓意。 2认识庄子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四、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北冥有鱼》 一、情境导入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在想象上天马行空,神奇瑰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相关作品资料。(教师补充)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3.题目解说 《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 (4)野马: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5)志怪也志,记载 2.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 3.一词多义: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字) 莫名其妙(动词,说出) 其:其正色耶?(连词,表示选择) 其视下也(代词,指大鹏) 4.词类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 教案 内容预览: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朗读,

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第八单元日积月累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句名言的意思,树立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观,懂得人生的最大乐趣不在于索取,在于奉献。 2、熟读并背诵积累四句名言。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试着去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并积累含有“乐观向上、乐于奉献”意思的名人名言。 教学难点: 从名人名言中受到启迪,陶冶情操,学会奉献和乐观。 教学流程: 一.复习以前背过的“日积月累” 1、时间是珍贵的,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我们可以用哪些名言或 诗句时时提醒自己。比比看谁一口气背诵得多。 2、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组内接龙游戏:一人一句有关“读 书”的名言和诗句。 3、抢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里的这句告诉了我们只要日积月累,便能滴水穿石,积少成多。(2)让我们记住《传家宝》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少年时期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勤奋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切莫“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样的道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只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再大的困难也有办法克服。 二.学习新知 1. 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失败在所难免,甚至还会遭遇不幸,身处逆境。可能我们用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摆脱。我们可以听天由命,怨天尤人,在郁郁寡欢中终老一生吗?读“回顾拓展八中的日积月累”,你从那句话中找到答案? 2. 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 简介普希金 4. 你脑子里突然跳出哪些“被生活所骗”,仍乐观向上,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的人? 5.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有时也会“被生活所骗”,我们该怎么办呢? 6. 拓展:还有许多这样的名言,让我们记住它们。 7. 另外两句名言又会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8. 你知道哪些人在做着“花”和“果”的事业,哪些人在默默地做着“叶”的事业? 9. 你愿意做一片绿叶吗?如何做好一片绿叶? 三.背诵名言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小册卷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小册卷 一、语言积累。(2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uān chǔxuán ɡuàfang xìbiān ca ()()()() kuài zhìr?n kǒu zìxiāng máo dùn ()() 2.划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即然你没有意见,从今已后就因该遵照执行。() (2)他默默的对着好友赠送的笔桶发呆,感觉真的很寂莫。()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6分) 教诲(huìhuǐ) 令(líng lìng)狐冲鸟栖(xīqī)虫居 百宝匣(xiájiá)刹(shàchà)那间按捺(nài nà)不住 4.根据情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歇后语或谚语。(4分) (1)小刚做事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带作业,就是忘带文具,虽然多次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但是他还是 (2)看着杂技演员在高空惊险的表演,我把手都拍红了。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赞叹:“真是,身怀好技艺才敢走遍天下啊!”就连见多识广的爸爸也说:“ ,像练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呀!”今天的经历使我更深切地懂得了的道理。 5.把句子写具体。(6) (1)时间过得真快, (2)今天真累, (3)早晨的雾可真大呀,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21分) 1、“要是你无论,,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那时候,你会感到 。你要知道,……”这段话中“美好的东西”指。请你写出一句有关奉献的名言。 2、农村的生活多么悠闲美好。你看,“牧童骑黄牛,。”或者“最喜小儿无赖,。”依依惜别显深情,看着孟浩然乘船远去,李白低吟“孤帆远影碧空尽,”人虽离得远了,但心却连着心,因为“,。” 3、祖国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去吧,去打开大自然。大自然充满奥妙,美丽而神奇,请你写出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 4、最有趣的是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又, 再用前脚,的蝉尾就出来了。 5.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_______ 。阳光___________,照得湖水______________。山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枝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临江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堪惊:总是心战胆跳。这两句说,二十多年好像一场春梦,我亲身经历了亡国的变乱,自己虽然还活着,回想起来总是胆战心惊。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这三句说,百无聊赖地登上小楼,看看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古往今来多少大事,也不过让打鱼的人编作歌儿在三更半夜里唱唱罢了。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