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说课稿

唐晓梅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2009-11-21

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章内容,我将从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对学生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有发展有用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一)依据课标要求,我确立《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二)本章共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

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教材分析: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以下各个章节,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不仅要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还应该理解气候在形成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在教学中,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容易弄混,要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各自 特点 课程资源:

无形资源:学生和教师,考生和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知认水平 等 校内资源:实物教具,多媒体 网络资源:与本学科有关的网站 习题资源:各种习题册和填充图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道,提高学 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地理知道的习惯,培养人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1、 问题引入,判读卫星云图

学习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判读卫星云图是其中的学习难 点。针对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先弄清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含义,然后出 示一幅中国气象卫星云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哪些地方 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阴天?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区域地理,指范围 就比较困难。因此,我就让学生用红外线指示灯在屏幕上圈画。这样,就把一 个难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也觉得很有趣。 2、 寻找规律,巧记天气符号

认识并熟悉常用天气符号是学习收看电视天气预报的重点。由于这些常用 天气符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容易混淆。所以,我就采用探究式学 习法和讨论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讨论交流, 归纳出记忆这些符号的方法: 比较记忆法、规律记

氏气

气候

等温线图

.名称 分布 特征

忆法、形象记忆法等。我又通过电脑课件随机显示这些天气符号,让学生快速口答,进而达到乱熟于心的程度。

3、实际应用,测量气温

①工具:温度计

②表示方法:°C,读作“摄氏度”

③次数:一天4次(8时、14时、20时、2时)

4、化繁为简,逐步分析:

气温的分布:等温线的介绍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的分析

学生读书课本第56 页图3.21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4、巧记气候分布:

(1 )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热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2)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继而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3)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填表。

(4)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

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59 表中。

(2)还是分成三组学生,把课本P57A、B、C三图每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 ( A 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 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 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 ( 3)教师指图,让学集体和个人回答相结合,说出所指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 4)让学生独立完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有哪些气候类型,名称填在课本P59 表中。

(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说说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

( 6)组织学生进行说气候类型名称,指该气候类型的分布接力游戏。教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

以上是我对《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理解和设计,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设计 大洲和大洋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 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准备。 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 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 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 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 位置与分布,大洲、 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 决难题。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

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 合联系。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 是协同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1)学生习惯于看以“东半球、西半球”形式出现的海陆分布图,以“南半球、北 半球”形式出现的图形。学生不易看懂分清。可引导学生多看立体的地球仪,则能克服这种平面图形与立体实物间的转换障碍。 (2)学生在读以局部地点出现的大洲、大洋地图时,难以在脑海 中想象形成大洲、 大洋的整体分布图形。应加强培养学生在读图时能从图形的局部延伸到整体,或从整体图形回到局部的能力。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一)地球?水球? 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 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实用文档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看得远” 2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1 海 边看船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 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160°E。 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 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 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 90°N 北回归线 23.5°N 赤道 0°本初子午线 0° 南极 90°S 南回归线 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 是指:纬度60°—90°。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填出四节气名称并完成下表。 实用文档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纬度范围名称地理现象终年炎热,有阳S N热带—23.5°23.5°光直射四季分明,无阳N 北温带 66.5°N23.5°—光直射,也无极S 南温带°—66.523.5°S 昼极夜N 北寒带°—9066.5°N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S °—9066.5°S南寒带 ①。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和图例③一般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等于 12 “尺大围小内容详”。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某一地点高出;相对高度是指 13.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闭合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高距 等温线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密集表示气温差异越大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67515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50 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30分) 1、风车、郁金香与下列哪个国家有关() A、日本 B、荷兰 C、西班牙 D、巴西 2、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 D、吐鲁番盆地 4、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5、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6、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中的原因有() A、利于观察夜景 B、降水少,屋顶是平的,方便住宿且晚上较凉爽 C、气温高,这样凉爽 D、为了避免大型野生动物的侵袭 7、世界上分布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8、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海南岛 9、南北极圈位于() A、高纬度 B、中纬度 C、低纬度 D、中、高纬度分界线 10、放暑假时,下列描述符合你家乡实际的是()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全是白天 1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D、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1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4、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极昼、极夜 B、四季更替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变化 15、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拉丁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16、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的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B、等高线的数值越大,表示海拔越低 C、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表示的是山顶 D、等高线相交的地方表示的是鞍部 1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只有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只有山地 C、高原和丘陵相对高度都比较小,但海拔差异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形 18、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一定导致人口的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总量一定大 19、下列关于人种体貌特征与环境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种体貌特征是天生的,与环境无关 B、白色人种多分布在较热的地方,因为白色可以反射阳光

最新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精品教案 前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学目标: 1、解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离不开地理。 2、了解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学期开始,课程表中有一门新课,就是地理课。地理课是学什么的呢?在讲课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分类)(讲授新课)学生的理想分类后大体有这些: 第一类:建筑师。告诉学生要想当建筑师要学习地理,比如说,画图Ⅰ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 啦,要学地图,比如说在什么地方设计建筑,当地的地形条件如何等等,都到用到地理知识。 第二类:服装设计师。还得学地理,比如说在国内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面料,也就是各地的棉花以及蚕丝等的分布,什么季节什么时候设计什么样的衣服,比如说给非洲设计什么样的衣服呀,皮袍可以吗?所以你得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因地制宜,设计人们喜欢的衣服。 (就是说,不论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一句话,干什么都得学地理)老师介绍初中地理内容。

板书: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提出问题: 生都联想一下我们生活中什么事物和现象与“地理”有关,并说出来? Ⅱ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并选择一部分对应做出简单的解释。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地理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息息相关,总而言之,生活离不开地理 板书: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说出下列地区收入以什么为主?在生产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见课件图片。看p3展示课本图:“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巴比伦介绍 提问: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 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 工具:百叶箱、温度计 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4.气温的差异 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 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 工具:雨量器、量杯 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 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 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 4.降水的空间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导学案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地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用处。 2.了解我们生活重充满着地理知识,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地理现象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最棒) 自学课本1—6页,做下列习题。(10分钟) 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2.在我们生活的之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妙。 3.“地理”一词的来源:中国最早出现在著作里,西方最早出现在。 4.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可提高对生活的。 5.东北地区的儿童溜冰,南方地区的孩子喜欢游泳,这与有关。 6.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和制约。 7.“低地之国”荷兰就是靠来维持国土的,因此定每年的5月第二个周六为。 8.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多样的语言与,各具特色的,,。 二、合作学习(乐于探究与合作,勇于展示) 结合教材及学习资料分组讨论学习(15分钟) 1.地理之谜:地理研究的是什么内容? 2.地理知识与应:○1地理与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地理与生产建设及风俗人情有什么关系。 3.结合课本第6页阅读,思考讨论阿拉伯人为何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三、学习提升,类题突破(5分钟) 1.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A 四季的变化 B 人口的分布 C 地形的分布 D 人的思想 2.以下不能反映地理与生产建设关系的是() A 广西来宾主要种植的粮食是水稻 B 我国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是小麦 C 服装厂可靠近城镇 D 非洲传统舞蹈 3.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风土人情。(可口头表达,也可板书) 四、问题答疑(10分钟) 学生之间思考提出自己疑惑不解的问题(问题可由学生问学生或学生问教师),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全体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五、检测学习(相信自己一定顺利通过) 1.下列日常活动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A 在家玩游戏 B 去电影院看电影 C 去邮局买邮票 D 去超市买水果时看其产地 2.下列哪个工厂最好建在城镇附近() A 啤酒厂B水泥厂 C 化工厂 D 钢铁厂 3.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旱,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是() A西装,衬衣B长袍,头巾C中山装D和服 4.荷兰人把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 A环保日B人口日C土地日D风车日 5.我国的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最适合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 纺织业 B 石油业 C 有色金属冶炼 D 煤炭业 六、小结与反思(2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及评价。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事 实。 2、知道学习地理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初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形成地理表象;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步树立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 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3、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重点】 1、生活与地理 2、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地理的方法、学习地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环境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国际合作价值观。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老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一门课程,他可以使我们成为像诸葛亮那样,上知天文,下知——? 学生:地理!

老师:对,地理!教师:同学们,在第一节地理课上,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学生说,并可以提问,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简单讲评 教师: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有趣,涉及到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学好地理是十分有用的。那么地理具体学些什么内容呢? 学生:读P1课文和卡片:1、说一说地理学习哪些内容; 2、尝试在空白卡片中填上地理的其它内容; 3、将这些内容按自然和人文进行分析。 教师:1、地理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2、用地理知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十分有用的。 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板书) 学生:读P2四幅图,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并讨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教师: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须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和“听老家的姑姑说……”两段资料,围绕下述内容谈感想: 1、造成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原因有哪些? 2、山区种植粮食和果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3、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 遭到大自然报复的反面事例。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板书:1、尊重自然规律。2、因地制宜。 学生:阅读教科书P4“综合分析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两段课文,结合上面所列举事例,说一说: 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2、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 3、怎样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 教师:1、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讲评; 2、小结:(1)形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用综合的观点学习地理; (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地理;(3)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再生是有条件的,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学习地理。 板书:综合地分析问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总结全课: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科学。学好她对每一位同学终生有用。 七、【板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套)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序言 【教材分析】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地理学科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学科,在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中扮演着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初中不受重视,因为中考不考;高中则因为初中基础不好,成为高考薄弱学科,也受尽歧视。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无法更改考试制度,学科特色还许我们去体现,唯一的办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使其把学习地理当乐趣!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式 【教学过程】 课前营造气氛:播放《蓝猫淘气3000问》部分片段。 上课铃响:屏幕出现欢迎画面:欢迎同学们进入地理知识殿堂!(营造友好氛围) 地理学科是学什么的呢?《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的歌词给我们做了一定方面的回答!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再一次去听听:根据你的了解判断,歌词中哪些属于地理学科研究的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师生互动,根据具体情况对话,让学生窥地理科学殿堂一角,激发学生求知欲! 解决关于学习地理的几个问题: 地理学科学什么? 一、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 用屏幕显示问题和课本图片,给学生分析的机会,让他们树立信心。 问:右边的图片,说明了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特长.你能分析它的地理原因吗? ●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日本人爱吃鱼,市场上的海产品琳琅满目。 ●国际中长跑中,来自东非高原上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 ●这些漂亮的服装大多出自我国江浙一带。 学生的分析有合理的、也可能有不合理的部分,教师该肯定的要肯定,即使说错了,也要巧妙地利用别的学生给以纠正,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用吝惜赞美之词,至于答案,老师不必说出来,反是留给学生,留个悬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重点强调在每节新课前学生要依据教师提供的预习指导做好课前预习。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 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经纬线特点:(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经线 5、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12页第十题、十一题,要会判断某点的经纬度及两点相对位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说课稿 唐晓梅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2009-11-21

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章内容,我将从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对学生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有发展有用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一)依据课标要求,我确立《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二)本章共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二、教材分析: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以下各个章节,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不仅要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还应该理解气候在形成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在教学中,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容易弄混,要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各自特点 课程资源: 无形资源:学生和教师,考生和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知认水平等 校内资源:实物教具,多媒体 网络资源:与本学科有关的网站 习题资源:各种习题册和填充图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道,提高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地理知道的习惯,培养人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1、问题引入,判读卫星云图 学习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判读卫星云图是其中的学习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先弄清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含义,然后出示一幅中国气象卫星云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阴天?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区域地理,指范围就比较困难。因此,我就让学生用红外线指示灯在屏幕上圈画。这样,就把一个难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也觉得很有趣。 2、寻找规律,巧记天气符号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天气和气 候》 说课稿 唐晓梅 沈阳市第一四五中学 2009-11-2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n ^Hl 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章内容,我将从新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和方法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课程标准要求: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对学生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有发展有用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一)依据课标要求,我确立《天气和气候》这一章的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3. (二)本章共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世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教材分析: 气候是本章的关键性的知识,是学习以下各个章节,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不仅要掌握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还应该理解气候在形成地理环境及区域特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 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本章内容的知识结构图 在教学中,学生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容易弄混,要分析天气和气候的各自特点 课程资源: 无形资源:学生和教师,考生和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知认水平等 校内资源:实物教具,多媒体 网络资源:与本学科有关的网站 习题资源:各种习题册和填充图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道,提高学习兴趣, 也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地理知道的习惯,培养人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1、问题引入,判读卫星云图 学习收看电视天气预报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判读卫星云图是其中的学习难点。针 对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先弄清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含义,然后出示一幅中 国气象卫星云图,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 哪些地方有雨或者是阴天?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区域地理, 指范围就比较困难。因 此,我就让学生用红外线指示灯在屏幕上圈画。 这样,就把一个难的问题简单化 了。学生也觉得很有趣。 、寻找规律,巧记天气符号2.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并熟悉常用天气符号是学习收看电视天气预报的重点。 由于这些常用天气符 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容易混淆。所以,我就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和讨 论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出记忆这些符号的方法:比较记忆 法、规律记忆法、 天气 隆水 组合 降氷 名称 分布 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P2—P6) 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系辞》,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 2.农业生产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要因地适宜。 由此中国形成了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主食以大米为主. 3.荷兰位于欧洲,濒临北海,国土1/4低于海平面,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人筑坝围堤,利用风车做动力不断扩大领土,这一过程称为:围海造陆。 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当地气候炎热而干燥(气温、降水),阿拉伯人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且宽大,因为:①防风沙②反射阳光透气好。 5.在解决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P7—P14) 1.现保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 2.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两大类。。 2、地图三要素是:一、方向;二、比例尺;三、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定向: ①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指向北,用字母“N”表示。 ③既不是经纬网地图也不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实际定向:晴天白天看太阳,太阳永远东升西落,晚上看北极星,北极星永远指向北;无论晴雨白天黑夜指南针都可定向,指向南北。 5.学校南边的胜利大街走向为:东西走向;学校东边的仓程路走向为:南北走向;流经渭南东部的沋河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渭南地势南高北低;流经渭南北部渭河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所以渭南的地势西高东低。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7.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比例尺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9.图幅大小的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列尺约小,表示的氛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82878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案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 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