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乘整数(1) 课时 1

教材简析教科书第64-6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0. 8

× 3

2. 4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 3

2. 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读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时 1

教材简析学习教科书65-66页的例2、例3,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扩大100倍

向右移动三位扩大1000倍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4

5.3 0.7 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享有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5.04×10=50.4

5.05×100=504

5.04×1000=5040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树,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板书0. 351千克=()克

(3)提问:你会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 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0. 351乘1000,计算0. 351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0. 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三位。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

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课堂作业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游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

3、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教学内容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课时 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68-69页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与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上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2 2个十分之一

3)9.6

9

6 6个十分之一

6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一块五一斤”

“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

(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三、课堂练习。

1、错题医院

学生独立完成69页练一练,指名说一说促在哪里,怎样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

五、作业

完成《学习与探究》。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时 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70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探索由小数点位置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完成练习十二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做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

向左移动两位缩小100倍

向左移动三位缩小1000倍

二、复习引新

1、口算。

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4、教学例5

(1)出示例2: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21.5 ÷10=2.15

21.5 ÷100=0.215

21.5 ÷1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5、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米=()千米

(3)提问:你会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做单位的数。可以用把500除以1000,计算500乘1000是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3三位。

三、课堂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3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题。

6、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经验项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

完成《学习与探究》

教学内容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练习课课时1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完成练习十二8-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练习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随着扩大(缩小)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扩大),商也随着缩小(扩大)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口算练习

4.8÷2= 7.2÷9= 3.5÷5= 0.56÷7=

4.8÷8= 7.2÷6= 0.35÷5= 0.56÷4=

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全班交流订正。

3、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发现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练习十二12、14和思考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 练习题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 1

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 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6、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 一、认真思考,准确填写。 1、( )扩大到它的10倍是45,417缩小到它的 1000 1 是( )。 2、计算3.12÷1.5,我们先把除数转化为( )数,也就是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转化为( )÷( )再进行计算。 3、已知14×16=224,那么14×0.16=( ),1.4×0.16=(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5×0.99○8.5 6.3÷1.8○6.3 4.9÷4.2○1 9.9×1.01○9.9÷1.01 5、在. ...261.51666.51622.5261.5,,, 中,( )是有限小数, ( )是循环小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6、2÷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7、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4÷0.16=( )÷16 3.5×30=35×( ) 8、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9○2.6=1.3 3.9○2.6=1.5 3.9○2.6=10.14 3.9○2.6=6.5 9、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3.3×3.4=11.22 3.3333×3333.4= 3.33×33.4=111.222 × =111111.222222 3.333×333.4=1111.2222 10、一款童装每套用布2米,51米布最多可以做( )套这样的童装。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商。 ( ) 2、. .2134.2既是无限小数,又是循环小数。 ( ) 3、一个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0.9平方米。 ( ) 4、3.2×1.1-3.2=3.2×1=3.2。 ( ) 5、15.4×100的积比15.4÷0.01的商大。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 ①54÷0.36 ② 5.4÷3.6 ③540÷36 2、要使19.2÷□>19.2成立,那么□里可以填( )。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10倍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100倍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0.92是两位小数,把它扩大100倍,看作92,18×92=1656,这样积就扩大1000 倍,要得到原式1.8×0.92的积,就要把1656缩小1000倍,所以就从1656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即1.8×0.92=1.656。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例:0.56 ×0.04 = 0.0224 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四位小数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教学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以及简单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其主要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如下图: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以及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而且可以为学习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单元内容大体分五段安排:第一段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探索一个小数与10、100、1000……相乘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第二段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探索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第三段学习小数乘小数,包括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第四段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包括用“四舍五入”法

取商的近似值,以及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第五段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这五段教学后,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结构如下图: 由于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小数乘、除法的竖式形式,乘、除的顺序,积和商的定位等都可仿照整数乘、除法的相应规则进行,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除法中来,同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计算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积的位数少于乘数中小数部分位数之和的小数乘小数的笔算;二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这两个内容不仅需要正确运用积和商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而且思考过程相对复杂,所以学生在计算中产生错误的可能性也相对大一些。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小数乘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与以往把小数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不同,本单元把小数乘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先安排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安排小数乘小数以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样编排的好处,首先有利于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情境中,小数乘整数很容易转化为整数乘法,小数除以整数也很容易转化为整数除法,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也不难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因而这部分内容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计算方法。而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则要以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为基础,应用积、商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学习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这便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引领学

【强烈推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综合练习参考内容(一) (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认真思考,准确填写。 1、( )扩大到它的10倍是45,417缩小到它的 10001是( )。 2、计算3.12÷1.5,我们先把除数转化为( )数,也就是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转化为( )÷( )再进行计算。 3、已知14×16=224,那么14×0.16=( ),1.4×0.16=(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5×0.99○8.5 6.3÷1.8○6.3 4.9÷4.2○1 9.9×1.01○9.9÷1.01 5、在. ...261.51666.51622.5261.5,,, 中,( )是有限小数, ( )是循环小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6、2÷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7、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4÷0.16=( )÷16 3.5×30=35×( ) 8、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9○2.6=1.3 3.9○2.6=1.5 3.9○2.6=10.14 3.9○2.6=6.5 9、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3.3×3.4=11.22 3.3333×3333.4= 3.33×33.4=111.222 × =111111.222222 3.333×333.4=1111.2222 10、一款童装每套用布2米,51米布最多可以做( )套这样的童装。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商。 ( ) 2、..2134.2既是无限小数,又是循环小数。 ( ) 3、一个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0.9平方米。 ( )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教学内容 (课题)小数乘整数(1) 课时 1 教材简析教科书第64-65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与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0. 8 × 3 2. 4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 8 × 3 2. 4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还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改进意见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课堂作业 1、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一第1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2、指导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检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检测试卷 一、填空: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四位,然后向右移动了三位,再倍扩大了100倍,则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倍。 2.13.65扩大()倍是1365;6.8缩小()倍是0.068。 3.把7.4343434343……用简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4.把7.1687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5.在乘法中,如果两个因数都不为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6.不用计算,写出: (1),1.8×0.27的积有()位小数。 (2),9.12÷0.2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7.0.7除以0.3,商求到十分位,商是(),余数是()。 8.在○里填上“>”、“<”或“=”。 1.46×0.99○1.46 54÷0.18○54 0.57×1○0.57 7.6×1.01○7.6 4.8÷1.5○4.8 35÷0.1○35×10 9. 由48×32=1536,可知480×0.32=(),0.48×3.2=() 10.由21.45÷15=1.43,可知 2.145÷15=(),214.5÷0.15=()。 11.一根铁丝一半一半地剪,剪了两次后还剩4.25米,这根铁丝原来长()

米。 12.一个小数,如果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 13.运动会跳远比赛,小红的成绩是2.85米,小明比小红多跳1.25米,小红比小菊多跳0.23米.这次跳远比赛第一是()。 14.每一个油桶最多装4.5千克油,购买62千克油,至少要准备()只这样的油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5 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3.一个数乘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4.5.095精确到百分位是5.10。() 5.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 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 D、缩小1000倍 2.下面各题,积比△大的是()。(△是一个大于0的数) A、△×0.98 B、△×1 C、△×1.01 3.□÷0.6=0.12,方框内应填()。 A、0.72 B、5 C、0.072 4.一个小数扩大3倍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 7.2,原来的小数是()。 A、21.6 B、3.6 C、2.4 5.一个学校办公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4.15米,宽是3.2米,它的面

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除法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3、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7、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8、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二、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2、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3、小数除法中的比大小: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能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计算中,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卷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班级:姓名: 等级: 一、选择题 1.a×1.02=b×0.98(a、b都不为0),那么() A.a>b B.a<b C.a=b 2.与6.84÷10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68.4×10 B.0.684×10 C.684÷10 D.68.4÷100 3.7.5÷0.05与750×0.05的结果相比( )。 A.积大B.商大C.相等 4.下面商小于1的算式是() A.54÷18 B.0.54÷0.9 C.5.4÷0.09 D.540÷0.9 5.一个数的4.8倍比100还多10.4,这个数是() A.10 B.19.8 C.20 D.23 二、填空题 6.把8.2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四位后是(____)。 7.两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 的 1 10 后,积变为56.7,则原来的积是(________);两数相除,被除数缩 小到原来的 1 100 ,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后,商变为56.7,则原来的商是 (________)。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08×1.01(___)5.08 3.9÷0.98(___)3.9 3.2÷0.01(___)3.2×100 0.32公顷(___)32平方米 9.计算7.488÷2.4时,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这样除数就扩大了(__)倍10.10.2×29.8估算约等于,实际结果是. 11.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填在下表里.

三、判断题 12.一个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没有被除数大.(判断对错) 13.小数加减法和乘法在列竖式时,都要相同数位对齐。(_____) 14.一个数的小数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判断对错)15.小数加、减、乘法计算时,都要将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16.已知8.691÷A>8.691,则A>1.(______) 四、计算题 17.口算. -= 2.45 -= 2.75 2.5 ?=7 3.58 ?=0.254 -= ?=14.5 2.9 40.88 ÷= 2.730 ÷=140.5 += 6 1.2 ÷=19.79 2.1 18.按要求列竖式计算。 2.8×0.45(验算) 13.2÷43.7(保留两位小数)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5.27-1.98-0.02 3.2×5.7+ 6.8×5.7 2.5×6.8×0.4 4×15÷15×4 0.72+9.6÷3.2 7.75×[20÷(3.24-3.04]

苏教版小数乘法和除法复习题(1)

小数乘法和除法复习题 一、积随因数变化的规律 (1)根据159×17=2703,可以得出 1.59×1.7=(),15.9×0.17=()。(2)把2.26×0.8中得两个因数看作整数相乘,乘得的积是原来的()倍。(3)小强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误将一个两位小数当成了整数,算出的结果是 86.125,正确结果应该是()。 (4)0.529×1.8=52.9×() (5)两个数相乘的积是0.054,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则积是();如果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如果一个乘数扩大10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则积是()。 二、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 1、在○里填“>”、“<”或“=”。 5.4×1.02 ○5.4 9.4×1.3 ○9.4 7.38×0.56 ○7.38 0.99×0.99 ○0.99 三、小数乘法的估算 (1)0.48×0.51的积的末尾有( )位小数,估计它的积大约是()。 (2)3.2×1.8的积的末尾有( )位小数,估计它的积大约是()。 四、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及应用 1、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小数。 3角6分=()元45毫米=()米 5米3厘米=()米8千克60克=()千克 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6平方千米=()公顷6时24分=()时 0.56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千米=9100000平方米 2.08公顷=()平方米7800公顷=()平方千米 3.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五、商的变化规律 1、观察下列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000 ÷200=(5 ) 100÷20=( 5 ) 10 ÷2=(5 ) 50÷5=10 (50 ×2)÷(5 ×2 )=10 (50 ×5)÷(5 ×5)=10 发现: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 = ÷= ×8 = + = × = 10÷ = ÷ = = × = ×101 = 二、填空:(14分) 1、3×表示求,×3表示求 。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3、在计算除法÷时,需要把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为整数,则被除数应扩大。 4、根据算式×=写出两个积为的乘法算式①,②。 5、4.9·0·保留两位小数得,精确到十分位得。 6、比较大小:×○ ÷○ 7、时= 分天= 时 8、在4.2· 4.2·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在括号内画“○”,5分) 1、在除法运算中,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2、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3,积的小数位数也一定是3。() 3、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4、一个小数是循环小数,那它一定是无限小数。() 5、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一样,先要算出商,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四、选择:(4分) 1、在×12×8=12×(×8)中,用到的乘法的() ①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③乘法分配律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计算除法时,如果要求得数精确到,商应除到() ①十分位②百分位③千分位 3、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①× ②÷③× ④÷ 4、一根木棒锯成三段需要15分钟,锯成四段要() ①20分钟②15分钟③分钟 五、用竖式计算:(4分) ×(保留两位小数)= ÷11(保留三位小数)=

六、求未知数χ:(6分) χ× =15 ÷χ= χ÷= 七、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4分) ÷×6 ÷(×) ++÷×11×4×90÷25÷4 ×+×+ 八、列式计算:(12分) 1、3个比15多多少 2、比的倍还多的数是多少 3、与的积除以,商是多少 4、78减去与的商,差是多少

2014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18课时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主题单元设计

) 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主题单元设计

! 说明:小数乘整数可以用竖式笔算。小数乘法列竖式时,可以把末位对齐。(板书列竖式) 3.尝试计算×3的积。 说明:这里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在积里点小数点时可以这样想:因为3个两位小数相加的和还是两位小数,所以 ×3的积也是两位,是;也可以这样想:表示235个百分之一,按235×3得出705,表示有705个百分之一,所以积是。 4.学生尝试,归纳方法。 引导:这两题的乘数里各有几位小数,乘得的积里各有几位小数你对其中的关系有什么感觉或猜测吗 小结: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乘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板书:乘数有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可见计算时还是照整数算,关键是弄清积是几位小数,确定积的小数点 位置。 ~ 活动三:练习巩固,内化算法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第1题。 4.做练习十第4题。 活动四:全课总结,完成作业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 活动一:设疑揭题 引入:大家通过观察,发现在小数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那这种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研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找找会不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规律”及课题) 活动二:探究规律 1.计算乘法,初步感受。 出示例2,提出要求:先用计算器计算、填写得数,再观察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得数并交流每题得数,教师板书、校对。 2.举例归纳,揭示规律。 交流:你找的哪个小数和原来小数比,得数里小数点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指名几人交流) · 提问: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小数点就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过来.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等于把这个小数乘10、100、1000 ……这就是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呈现:小数点向右分别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是把这个数乘10、100、1000……) 提问:这个规律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填表.教师巡视。 活动三:应用规律 1.单位换算。 2.完成“试一试”。 — 学生思考、填写结果。交流结果,和大家说说方法。 说明: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当乘的进率是10、l00、1000时,只要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直接向右移动小数点。 活动四:练习巩固 1.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每道题填写的是几,是怎样想的和大家说说看。 2.做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直接填写并交流得数。 3.做练习十第8题。 ?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第三课时 活动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 1.完成下列计算。 96÷3 432÷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上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 题(上册) 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以供大家参考!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XX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新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五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并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6、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应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

主动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7、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 8、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和商里小数点的处理。 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练 习题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 1

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 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6、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

2013学年小学五年级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综合练习题

2013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五年级综合练习参考内容(一) (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认真思考,准确填写。 1、( )扩大到它的10倍是45,417缩小到它的 1000 1 是( )。 2、计算3.12÷1.5,我们先把除数转化为( )数,也就是把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转化为( )÷( )再进行计算。 3、已知14×16=224,那么14×0.16=( ),1.4×0.16=(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5×0.99○8.5 6.3÷1.8○6.3 4.9÷4.2○1 9.9×1.01○9.9÷1.01 5、在. ...261.51666.51622.5261.5,,, 中,( )是有限小数, ( )是循环小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6、2÷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7、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4÷0.16=( )÷16 3.5×30=35×( ) 8、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9○2.6=1.3 3.9○2.6=1.5 3.9○2.6=10.14 3.9○2.6=6.5 9、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3.3×3.4=11.22 3.3333×3333.4=

3.33×33.4=111.222 × =111111.222222 3.333×333.4=1111.2222 10、一款童装每套用布2米,51米布最多可以做()套这样的童装。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商。() 2、 . . 21 34 .2既是无限小数,又是循环小数。() 3、一个边长是0.3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0.9平方米。() 4、3.2×1.1-3.2=3.2×1=3.2。() 5、15.4×100的积比15.4÷0.01的商大。()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商最大的是()。 ①54÷0.36 ②5.4÷3.6 ③540÷36 2、要使19.2÷□>19.2成立,那么□里可以填()。 ①1.5 ②0.99 ③2.3 3、45分=()时 ①0.45 ②0.6 ③0.75 4、 . 9 6.3精确到千分位是()。 ①3.699 ② 3.690 ③3.700 5、下列算式中,与1.25×3.2×2.5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 ①(1.25×8)×(0.4×2.5)②(1.25×0.8)×(4×2.5)③1.25×8+0.4×2.5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0.7×0.6= 4÷8= 3.12+2.1= 0.15×6= 4.8÷2= 1.32×3= 3.5-1.8= 2÷0.0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科书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 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 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