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视觉滞留性原理?

答:视觉滞留性是电影原理基础理论。

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之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定的时间(约1/10秒)。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

3.简述远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远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

(1)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2)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

(3)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4.简述中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中景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有:

(1)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

(2)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交流。

5.简述近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近景的特点与作用:

(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

(2)易与观众产生交流感。

6.简述特写的特点。

答:特写的特点:

(1)突出事物最有意义、价值的局部;

(2)表现细节,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

(3)表现重点;

(4)表现物体的质感。

7.什么是平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而得的镜头称为平拍镜头。它的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8.什么是仰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仰拍镜头是摄影(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有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9.什么是俯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俯拍镜头摄影(像)机镜头咼于被摄主体视平线、向下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有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

它的特点有:

画面中地平线处于上端,使地平面上的景物平展

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拍摄人物时可使形象显得渺少。

10.什么是正面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正面镜头是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

它的特点:

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

不足之处是:物体透视感差,立体效果不甚明显,如果画面布局不合理,被摄对象就会显得无主次之分,呆板而无生气。

11.简述正侧方向镜头的特点。答:正侧方向镜头的特点:

(1)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

(2)不利于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3)有时用于拍摄对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