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扶贫讲话方案汇报总结]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2018扶贫讲话方案汇报总结]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2018扶贫讲话方案汇报总结]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打造北部山区乡村旅游新亮点

长城村位于开州北部山区,与四川省宣汉县漆树乡接壤,境内主干道(原开州至城口省道)已油化,村内人口居住密集区支路已全部硬化,农户住家通车率达90%以上,80%以上田、地可通车直达。平坝水田周边的河提、田埂、便道已全部硬化,境内平坝地区有主河道“漆树河沟”穿村而过,数十条小河沟分布在平坝两边的坡地、梯田及树林之间。洞子湾、石膏湾、避匪洞、将军山、一线天、石笋峰、圆潭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乡村旅游有待开发。

长城村尽管已经摘掉贫困村帽,但是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仍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整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走不出、长不大、起不来的困境。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乡村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开花结果。长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便利交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点。长城村村支两委为此召开多次会议,主要研究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大进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长城村决定建立开州区圆潭.乡土印象生态农业观光园,由开州东松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负责实施。

生态农业观光园总投资280万元,开县东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0万元,申请产业项目专项资金180万元, 7户建卡贫困户以土地、人工、现金入股的方式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经营。计划建设砖混结构综合楼1幢;具有农村特色的房屋11间;小木屋5栋;休闲便道5000米(宽1米,数条);停车场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公共厕所1间;露营烧烤基地1个;自助野炊基地1个;游泳池1个;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1个;整修及美化河堤2000米,预计总投入280万元。同时将基地已建成的50亩标准化流水鱼养殖场扩大规模,实现乡村旅游与渔业一体化发展,实现贫困户致富增收,预计投资20万元。

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引领村民迅速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提供村民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项目收益对象主要针对“失能、弱能”家庭贫困户,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深度贫困户重点受益,参与本项目的贫困户共计101户372人。200万元扶贫资金产权分配按照项目实施主体持有产权

的49%用于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的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持有产权的51%,其中41%的股权量化给贫困户获取收益,10%的股权收益作为村集体收益,用于与扶贫相关的其他事业。同时每年进行保底分红和盈利分红,贫困户所占比例为41%。

生态农业观光园建成以后,房屋出租出租预计年收入可达31.5万元,食材、饮料、零售等可盈利30万元。新增长期就业岗位12个,临时用工2个,新增岗位优先考虑贫困户。实现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扶贫效益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长城村村支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把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当作本村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力争让乡村旅游在长城村搞出特色、闯出新天地,在开州北部山区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大进镇乡村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X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近期目标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

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远期目标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年度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一、**村驻村帮扶工作组驻村情况 **村落实帮扶单位3个,分别是**景区管委会、团区委、区环保局,驻村工作组组长**平均每月到村指导开展工作2次;省派“第一书记”宋杨为全脱产驻村,区派“第一书记”**平均每月驻村15天;科技人员**,每月到村14天。 二、驻村帮扶工作组帮扶实绩 **村在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扶下,取得以下实效:驻村工作组按照上级要求,与镇委、镇政府,村两委紧密配合,集中精力了解民意,多措并举解决民需,使**村容村貌进一步得到改善,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一是深入了解村情,理清工作思路。驻村工作开展后,工作组成员多次逐户对群众进行走访,广泛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特别是了解了自然资源情况、生产发展情况、村务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结合本村实际,工作组确定了帮扶工作思路,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村容村貌,着重推进桃园基地建设、管护道路建设、彝家新寨后续管理工作,努力把**村打造成集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于一身的旅游强村。2016年,**村已完成400亩桃园基地、2.4公里管护道路以及1000平方米的停车

场建设。 二是积极主动作为,注重精准帮扶。工作组在**局长的带领下,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要求和工作制度,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实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推进工作,真正做到了人到、心到、责到。同时,工作组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与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探讨村子面貌提升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最急迫的事。2016年以来,工作组成员单位已给予贫困户土鸡、山羊养殖和老鹰茶、重楼种植扶持资金以及生活物资等方面的帮扶资金7万元,多次到村为农户指导种养技术,及时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瓶颈以及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驻村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帮扶单位存在的问题:帮扶单位没有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帮扶资金来源还是靠部门办公经费拨付和党员干部的捐赠,帮扶力量较弱。 2、“第一书记”存在的问题:一是区派“第一书记”无论是个人资源还是单位资源都比较欠缺;二是区派“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困难,存在“两头跑”“一心二用”的现象。 3、科技人员存在的问题:种植养殖产业的季节性、适时性强,科技人员及时针对农户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产业发展指导、培训较少。 四、对驻村帮扶工作的建议 (一)政策宣传落实要到位。广泛深入宣传精准扶贫惠民政策,提高贫困群众的政策知晓率,赢得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真了解、真支持、真参与。积极与教育、卫计、民政等行业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对

12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旅发〔2016〕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16年8月11日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扶贫典型经验】以民宿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以民宿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近年来,XX州围绕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突破性发展民宿旅游,全州民宿达到2000余家,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X年11月,第三届全国民宿大会在XX州举行。 一、高点站位,高位推动。坚持将民宿旅游发展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板块,纳入全州加快建设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规划。 一是把民宿旅游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点。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与“三农”深度融合,让传统村寨变成旅游民宿,传统种养方式变成体验旅游,传统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既弥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旅游业态短板,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是把民宿旅游作为全域旅游引爆点。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XX 州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民宿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引爆点,以城镇、乡村、农户共建共享推进全域旅游。 三是把民宿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着力点。树立旅游扶贫、民宿致富的理念,依托“1处世界文化遗产、2家5A级景区、18家4A级景景区”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民宿旅游,让贫困群众借力民宿旅游,分享更多发展红利,加快脱贫步伐。 四是把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突破点。创造优良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回乡创业、回乡献智,打造一批有民族风情、有家乡情怀、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民宿,释放民宿旅游在传统村落保护、传统社区再造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带动农村产业

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对接需求,全域布局。坚持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接市场需求谋篇布局,构建县市有民宿群、城镇有民宿带、乡村有民宿点的旅游新格局。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州,全州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22个。 一是突出核心景区带动,打造景区周边民宿群。以核心景区为支撑,以吃、住、游要素配套为重点,辐射带动景区周边民宿群发展,让游客游在景区、吃住在民宿。全州2家5A级景区和18家4A级景区周边以及景区沿线发展民宿400余家。国家5A级景区--XX大峡谷周边发展民宿127家,能同时提供5000人住宿和餐饮,带动1400余人就业。 二是突出高山避暑特色,打造养生度假民宿点。发挥高山气候环境和生态优势,发展养生度假民宿,每年吸引50万以上游客来XX吸氧洗肺、养生度假,平均居住时间达1个月以上。利川市苏马荡每年夏季吸引大量游客,峰值突破23万人/天。 三是突出城镇功能辐射,打造城郊旅游民宿带。坚持依托城镇、辐射郊区,借力城镇的人气和财气,大力发展城郊旅游民宿带,催生了“周末游”热潮,为游客提供了“上山下乡”新去处。XX市XX镇将民宿作为扶贫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重点,出台奖励政策引导发展民宿230家。XX民宿旅游带配套建设了白鹊山书舍、水井集市等游乐项目,成为精品民宿典型。四是突出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民宿村。以美丽乡村为平台,打造特色农业景观带和体验带,昔日卖不出去的农特产品成了抢手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2部委《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于20XX年启动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省共有35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纳入该工程,村列入其中并被列为20XX年重点推进村。 一、基本情况 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辖3个居民组,104户居民,人口374人,耕地面积583亩,林地面积14070亩,该村森林茂盛、水源丰富、山峰秀美、文化氛围浓厚。贫困人口建档立卡21户、27人。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行动,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精准脱贫,对于自身和家庭成员都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社会保障兜底,做到“定人”、“定户”、“定时间”,做到“一户一策”、“一户一档”。 二、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村民委员会 建设背景:近几年,全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助推我区特色旅游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做为省级贫困村、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的大方向下,享有各种国家优惠政策扶持。 区位优势分析:村位于市东南部,距市区35公里,与山庄紧邻,其突出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空气优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进行消夏游、生态游、乡村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打造新型盛夏避暑休闲旅游模式。 科学统筹规划,定准项目,画好蓝图。 项目总投资预计120万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省级补助。项目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新修油渣道路260米,面积910平方米;新建餐饮房屋424平方米,用于农家乐餐饮项目;新建木屋2个、遮阳棚8个及购买相关配套设施;新建园林景观、美化绿化工程;安装木制栅栏、安置照明灯5盏及相关配套设施;购买餐桌餐椅、展示柜、冷柜等配套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产业开发处全体同志贯彻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决策方针和办党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增收”这一目标,以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主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大力培育网上村庄推进电商扶贫,促进革命老区贫困区县农村发展,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乡村旅游成为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凸显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渝府办〔 20xx〕 xx7 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实现了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目前,已在全市 XXX 个片区 XXX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项目,其中xx7 个高山贫困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专业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XX.X 万户。近 3 年来,接待各类游客量都稳定地达到近 1XXX 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近 XXX 亿元。其中,建卡贫困户直接经营农家乐 xxXXX 户,户均增收3 万元以上。贫困户就近参加农家乐务工常年保持在 5XXX 人以上,人均工资收入 XX.X 万元。乡村旅游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凸显出强劲的造血和带动功能。 (一)围绕精准扶贫制定特惠的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关于扎实

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坚持了“两个瞄准、八个到户”。两个瞄准,即: 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要求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必须以建卡贫困户为主体,贫困村和高山移民搬迁点为核心连片实施。八个到户,即: 规划到户、项目资金到户、帮扶到户、营销到户、设施建设到户、金融到户、培训到户、管理到户,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整合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0xx 年全市安排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8XXX 万元,重点支持贫困村乡村旅游、贫困区县旅游宣传营销等。启动了奉节兴隆镇六垭村、彭水鞍子镇新式村、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秀山涌洞乡楠木村、丰都高家镇方斗山村等 5 个贫困村的试点工作,整合各类资金总计投入 XX.X 亿元。发挥扶贫小额信贷专属产品优势,为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提供“5 万元以下、 3 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四年累计为开州两个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的贫困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XXX 万元,发展避暑休闲接待床位 788 张,贫困户累计增加收入XXX 万元。 (二)围绕精准扶贫探索多形式带动机制,破解“富民不扶贫”的难题。一是支持独立发展。对有意愿有能力独立发展产业的建卡贫困户,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支持独立发展产业。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支持发展农家乐;有条件发展休闲观光产业的,支持发展配套产业;不具备独立发展产业的,支持就近务工等。城口县兴田村, 20xx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 (一)国外经典案例 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2)主要项目及产品 核心旅游项目:胡桃雕刻彩绘、草编、木织(用树皮织布等)、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水上町群山围绕,当地人以务农为生,种稻、养蚕和栽培苹果、香菇等经济作物,把区域整体定位成公园,探索农业和观光业相互促进、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目前水上町已经建成了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农林渔业体验实习馆、农产品加工所、畜产业综合设施、两个村营温泉中心、一个讲述民间传说和展示传统戏剧的演出设施。 旅游产品:田园风光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温泉养生度假游、传统工艺体验游。 业态设置:特色餐馆、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水果采摘及品尝体验活动、温泉中心等。 (3)模式借鉴 水上町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振兴家乡的“农村公园”构想,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经验值得静海思考和借鉴。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在坊主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 “工匠之乡”以传统特色手工艺为卖点,进行产业化发展和整体营销,提供产品生产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内江市委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办发〔2016〕47号)和《内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旅委办发〔2016〕21号)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和推动全区旅游扶贫工作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促进旅游扶贫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推动贫困村脱贫摘帽。 二、创建标准 旅游扶贫示范村是指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开展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活动,具备为游客提供相应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条件和服务的设施,并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的行政村。基本条件是: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或其他规划中涉及有“乡村旅游”的章节。 (二)成立有管理机构(村级集体组织、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协会)。 (三)贫困人口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0%。 (四)整合各项扶贫资金用于旅游设施和旅游品牌建设。 (五)近三年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三、创建目标 按照有一定建设基础与规模、发展潜力大、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提升能够在全区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等要求,将新店乡双流村作为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创建目标。2016年启动创

建工作,2017年完成双流村的创建任务,发挥旅游扶贫示范村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3个旅游扶贫村(富溪镇天赐村、高梁镇慈花村、小河口镇红林村)在2019年以前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脱贫。 四、创建措施 (一)突出特色,开展创建活动。实现旅游扶贫示范村各类资源景观化,推进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古镇新村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旅游品牌,力争创建精品村寨,扶持培育创建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民宿达标户和休闲农庄、养生山庄、花果人家、生态渔庄、民族风苑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推动示范村旅游产业发展。 (二)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旅游商品。充分挖掘乡村物产、环境、生产劳动、生活起居、社会文化、民风民俗、人物故事,坚持创意开发,推出一批特色农产品、民间工艺品、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等乡村旅游商品。通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实现旅游商品的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在乡村旅游点开设一批诚信规范的购物实体店,形成乡村旅游商品和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覆盖旅游扶贫示范村,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下销售网络销售旅游商品。 (三)夯实基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申请专项资金,整合扶贫资金,用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通讯、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消防、报警、医疗救助等公共安全设施,旅游咨询点、旅游标识标牌、厕所、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接待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四)加强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建立乡村旅游营销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各类网络、微博、微信、短信、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全方位信息传播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农事节庆、民俗活动、赏花采摘等节会活动。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旅游节庆展会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发展乡村旅游业扶贫方案 为贯彻落实(xx政办〔xx〕xx号)《关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 __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到2018年,全县建成3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乡镇,5个旅游扶贫示范点。平均每年提供5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村和村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各自的作用,理顺关系,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并推广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协会+农户”、“景区景点+农户”等乡村旅游组织管理模式。成立xx乡村旅游经营者协会或联盟,制定卫生、安全标准,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8年,新增民宿客栈20家。 (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停车场、标识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重点村建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

游步道、摄影观光台、旅游购物点、休憩场所等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1座。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 (三)丰富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民宿客栈、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等休闲度假产品,推出乡村旅游“春季赏花踏青、夏季避暑亲水、秋季赏叶晒秋、冬季观雪看民俗”等四季旅游产品线路,开辟自驾、摄影、研学、徒步、养老养生等特色线路,以xx桃源文化为主题、乡土乡情和农事体验为特色的观赏体验型的乡村旅游活动。深入挖掘我县手工技艺及徽雕工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开发土特产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开辟主要景区贫困村农副产品直销点,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提升我县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依托央视、知名网站、知名电商等,加大我县乡村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支持、引导重点村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我县旅游精品线路,每年组织国内媒体和旅行商赴乡村旅游点开展踩线采风活动。依托我县良好生态、丰富农特产品、特色民俗活动,大力开展“油菜

景区精准扶贫典型经验

景区精准扶贫典型经验 1、3亿元,项目所在地交通便捷、区位条件成熟、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空气质量优、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厚重;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游、养生游项目,依托登封徐庄抗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优势和山地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人文旅游精品景区。自大熊山革命老区区域特色经济建设项目开始以来,xx年财政扶贫资金750万、自筹资金750万;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自筹资金1500万;财政扶贫资金500万、自筹资金564万。项目已投资达5564万元,其中我公司投入自筹部分的资金已达3000万元,还将根据需求继续投入。贫困村情况简介:徐庄镇下属三个市级贫困村:祁沟村、安沟村、何家门村,贫困户205户,贫困人口755人。三个村庄均属丘陵山区地貌,又处煤矿采空区,群众饮水困难并制约工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受传统思想影响仍以传统小麦、小米、玉米种植为主,靠天吃饭,群众虽然有较强就业致富观念,但因受教育程度影响,普遍缺乏技能和致富的门路。仙人谷景区也依据市级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脱贫计划,主要分为: 1、山区养殖业:对村里受教育文化程度稍高的贫困村民进行帮扶,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村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祁沟村、何家门、安沟村所属山林山地投放跑山鸡3000只,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鸡苗投放或养殖补贴的方

法与村民合作,科学养殖,严控质量,严禁饲料喂养及笼养,向村民收购成鸡,补充鸡苗。预计可以带动100户村民致富。 2、科技进村:发挥社会资源、信息渠道、致富技能等优势,积极主动帮助贫困村民解决贫困问题,在村内成立互助合作社,与村委会结合以科技书籍、科普视频、科普讲座等多种方式来直观全面的进行科普教育,满足不同文化水平的村民的需求;通过学习科学知识,结合村民自身条件,进行一对一帮扶,解决创业资金问题,或实物或资金或技术的方式提供帮助。 3、解决就业岗位:目前大熊山仙人谷景区已经初见规模,有很多岗位可以提供给愿意务工的村民,由公司提供服务员、保洁、环卫、安保、护林员、农耕队、养护员等工作岗位,采用双向选择综合考虑,提供就业岗位给村民,实现部分村民富裕,可以解决100人次的就业问题,实现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4、生态采摘园建设:帮助何家门村建设一处生态采摘园,园区种植葡萄树、红皮梨树、樱桃树、苹果树、桃树、杏树等经济树种,预计总投入为140万元,可解决30人就业,待果子成熟期可解决150人次用工岗位。 5、村村道路亮化工程:已投资60万元在何家门村现有道路两旁铺设路灯,实现道路亮化工程。 6、美丽乡村建设:帮助每个村里修建2-3个垃圾池,投资5万元。同时宣传卫生知识,预防疾病传播,建设美丽卫生干净的新农村。仙人谷景区为逐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又制定了一

旅游扶贫工作自查报告(最新)

旅游扶贫工作自查报告 X年,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新型农村社区‘三区合一’发展”的要求,立足“大美X、区域中心”的发展定位,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产业发展取向,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裕民的重要产业来抓。大力实施“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建设,明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和农民增收致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县X年旅游专项扶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X年,我县以乡村旅游新业态为抓手,结合脱贫攻坚,培育乡村振兴业态,加快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突出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4+N”产业环线,规范标准、完善服务、创造品牌,以“X朴院民宿酒店”“X农庄”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为示范带动,推动果园变公园、农舍变民宿,打造最美田园综合体,引导群众融入产业链,增加经营性收入。获评“X省乡村旅游强县”,现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8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X省精品村寨1个、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完成X镇太平村、X 乡杉树村、X乡茶林村3个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任务。完成了X镇X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建设达标4家省级乡村民宿。三

产融合产业链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全县近10万人融入旅游产业。X 年1—12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06亿元,同比增长16%。有力助推了X年25个贫困村、2327人脱贫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七个坚持”强力推动旅游扶贫 (一)坚持统筹规划,高起点谋划旅游扶贫工作。按照《X市旅游扶贫专项X年实施方案》,结合X实际编制了《X年X县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程。同时在编制完成了《X县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了《X县旅游发展规划》修编。根据我县旅游资源所处地理位置和空间组合特征,按照“一心二带四区”的功能布局,指导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带动旅游扶贫发展。 (二)坚持项目建设,实施旅游产品开发带动工程。包装编制了《X县康养旅游项目册》,涵盖单个旅游项目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47个,总投资278.68亿元;并精心筛选出了X湖旅游综合开发、花城X阳光康养度假小镇、X古城—X古道康养度假区开发等重点项目21个。完善X乡AAAA级景区管理机构,实施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升工程。以X湖旅游为支撑、以县城建设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为基础,加快X、X阳光康养度假小镇、山水国际度假酒店、万合花海度假酒店、X康养度假中心、X朴院·X溪和源素别院精品民宿、X峡谷X营地康养度假中心、X村和古路村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推进X湖、X、X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等精品景区建设。

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 一、国外经典案例 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2)主要项目及产品 核心旅游项目: 胡桃雕刻彩绘、草编、木织(用树皮织布等)、陶艺等传统手工艺作坊,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水上町群山围绕,当地人以务农为生,种稻、养蚕和栽培苹果、香菇等经济作物,把区域整体定位成公园,探索农业和观光业相互促进、振兴地方经济之路。目前水上町已经建成了农村环境改善中心、农林渔业体验实习馆、农产品加工所、畜产业综合设施、两个村营温泉中心、一个讲述民间传说和展示传统戏剧的演出设施。 旅游产品: 田园风光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温泉养生度假游、传统工艺体验游。 业态设置: 特色餐馆、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水果采摘及品尝体验活动、温泉中心等。 (3)模式借鉴 水上町的“一村一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和产业化发展,它们承载着当地人振兴家乡的“农村公园”构想,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经验值得静海思考和借鉴。 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摩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在坊主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

“工匠之乡”以传统特色手工艺为卖点,进行产业化发展和整体营销,提供产品生产的现场教学和制作体验,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旅游,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添活力。农业与观光相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使居民们获得了实惠。 居民观念大转变,当地土生土长的匠人不仅感受到了家乡面貌的变迁,还感慨于人们观念和意识的转变。 1.2薰衣草的国度——法国普罗旺斯乡村旅游 (1)发展现状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不仅是法国国内最美丽的乡村度假圣地,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到此感受普罗旺斯的恬静氛围。在彼得.梅尔的《重返普罗旺斯》一书中介绍道:“普罗旺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已经和香榭丽舍一样成为法国最令人神往的目的地”,几乎所有人“逃逸都市、享受慵懒”的梦想之地。 (2)发展概况 普罗旺斯旅游形象定位是薰衣草之乡,功能定位是农业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核心项目及旅游产品是田园风光观光游、葡萄酒酒坊体验游、香水作坊体验游。在业态方面设置家庭旅馆、艺术中心、特色手工艺品商铺、香水香皂手工艺作坊、葡萄酒酿造作坊。 (3)模式经验 凸显特色化——立足本土,魅力独具 特色乡土植物——“薰衣草”几乎成为普罗旺斯的代名词,在普罗旺斯不仅可以看到遍地薰衣草紫色花海翻腾迷人的画面,而且在住家也常见挂着各式各样薰衣草香包、香袋,商店也摆满由薰衣草制成的各种制品,像薰衣草香精油、香水、香皂、蜡烛等,在药房与市集中贩卖着分袋包装好的薰衣草花草茶。而薰衣草花海同时也赋予了普罗旺斯浪漫的色彩,使其成为世界最令人向往的度假地之一。 农业产业化——游客体验,乐在其中 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

关于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旅游扶贫政策,宛城区旅游局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积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乡村旅游点周边农村贫困户和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促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现将旅游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成立了**市宛城区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开发股、市场股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扶贫工作小组,负责旅游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落实。二是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单位和联系村实际,迅速行动,局机关成立了扶贫工作队,多次深入联系重点扶贫村调研看望联系贫困户,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切实解决贫困户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使得扶贫工作更加严谨、细致、有效。三是积极协调区委、区政府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旅游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全区旅游发展及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或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帮助有条件的贫困农民发展乡村旅游。 二、旅游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年宛城区旅游扶贫工作上报的是金华镇东谢营村,结合金华镇东谢营村的实际,重点开展了前期的扶贫工作,积极推动谢氏文化苑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一期20亩建设用地手续已办理齐全,筹措资金3000万元,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以“谢氏文化苑”项目为重要支撑,不断完善提升金华镇东谢营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促进其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创业,实现“旅游脱贫”。汉冢乡以卢园为依托带动周边94户贫困人口就业,探索出了一条高效农业与旅游观光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新路子;瓦店镇依托大山农业科技园、豫花园等乡村旅游点安置120余户贫困人员就业,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贫困人员收入。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宛城区旅游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点,因为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观景点建设等基础配套不到位,不能得到快速发展,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受限,难以形成扩大效应。二是扶贫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旅游业在产业扶贫中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关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出台后,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政策较少,项目配套跟进不及时。三是旅游扶贫投入严重不足。每年投入旅游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加之旅游扶贫项目偏少,导致一些旅游建设项目难以进“笼子”。

乡村旅游农家乐精典案例

乡村旅游规划从资源的角度而言,是以村落、郊野、田园等环境为依托,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对比,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山合水易在规划乡村旅游中一贯遵从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就是大力发展城乡结合部和一些乡村的经济建设,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满足城市人接近自然的需求。 案例一: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雁南飞茶田把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融茶叶、水果的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按照“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内涵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创出了一个新的模式。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二十多荣誉称号。

案例二:广东顺德长鹿休闲度假农庄 长鹿农庄建于2002年,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长鹿农庄是一个集岭南历史文化、顺德水乡风情、农家生活情趣,以吃、住、玩、赏、娱、购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是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的最佳场所。 主要由“长鹿休闲度假村”、“机动游乐主题公园”、“水世界主题公园”、“农家乐主题公园”和“动物主题公园”五大园区组成,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吃:岭南特色农家美食

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稿件

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简介 ——承德世代峰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靳家沟门村位于承德市滦平县付营子乡,京承高速与101国道沿线,,毗邻百草洼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双滦城区11公里,距离承德市主城区20公里。受省旅游局委托,承德世代峰景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承德市滦平县靳家沟门村旅游扶贫规划》,规划单位应两间房村委会要求,确定规划范围涵盖靳家沟门村村域全境,包含南台、二道河子、阳坡、盆地村、钟家、北大洼、二道沟、四道沟等自然村,总规划面积为12.4平方千米。现将旅游规划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确定靳家沟门村旅游品牌为山地运动小镇 靳家沟门村依托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而发展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地。近年来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发展山地运动旅游。2015年河北承德市旅游局、滦平县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白草洼徒步越野大赛在风景优美的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隆重举行。来自京津冀辽蒙等多市的38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比赛当日,中国户外协会还授予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户外基地”称号,未为其揭牌。 二、规划内容 本规划包含规划基础篇、场地分析篇、项目规划篇辅助规划篇四部分。 (一)规划基础篇

规划基础部分由规划选址、规划范围、规划衔接、规划背景、竞合关系内容组成。本篇章对靳家沟门村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扶贫面对的村情、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其中在市场分析篇重点分析了我国山地运动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规划场地篇 在规划场地篇就规划项目布局的场地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有现状分析、资源类型与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地形高程分析等。 (三)项目规划篇 本规划首先界定了5大功能区 引导景观区:以山地风光与玫瑰花画海为吸引力的功能区 山地运动服务区:以山地运动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功能区 山地漫游体验区:以休闲农业、山地民宿和山地漫游运动为主要产品的功能区 山地越野探险区:以山体越野、山地探险、山地观光为主要产品的功能区 生态保育—旅游发展预留区:以生态保育为主,作为旅游发展的预留区。 项目设计篇还详细介绍了规划区的主体项目设计: 入口景观:根据靳家沟门村入口地形条件,设计采用山地运动风格显著的入口标识景观引导游客进入。 玫瑰花海:在靳家沟门至南台中心村的入口距离较长,建

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一、立足资源,因地制宜,确定旅游扶贫重点结合景区周边乡村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产品挖掘开发,结合旅游业发展资源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土特产品包装,实施景区带动,优先夯实旅游扶贫基础。结合景区开发项目打造,着力改善贫困区域乡村经济和环境发展,带动景区及周边基础建设。以景区为主要平台开发,做好、做精旅游业发展,带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提高景区内贫困乡村居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争取政策资金、多轮驱动,确保旅游扶贫效果第一制定有效措施, 一是创新投资合作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外商或单位投资、成立合作社等模式,鼓励多主体投入格局。鼓励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开办农家乐,走“借梯上楼、借水行舟”之路,有效解决发展旅游资金掣肘问题。 二是征收土地流转,按照山区“耕地、闲置地、山坡地、荒地”分四类地形不同价位流转。同时,返聘贫困农民共同开发旅游发展,规模性推广,直接或间接带动景区周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增加了贫困农民经济收入。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做大做强景区旅游发展,带动区域内贫困乡村旅游产业。第二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一是紧抓交通建设,先后扩建天宝寨景区、花驼村和西韩沟村道路建设,实施景区和乡村道路硬化、美化工程。 二是抓好硬件建设,建设电力管网,完善乡村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

三是大力开展土特产品包装和饮食开发,优先聘用周边贫困乡村农户参与,带动贫困村民就业。 三、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助推扶贫加快发展 一是整合挖掘景区内山区乡村本土经济资源,企业带动农民成立蜂蜜养殖和中草药种植2家产业项目合作社,有效整合资源优势共同发展,带动山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二是返聘技术人才,吸纳培养人才,通过返聘部分贫困家庭技术性人才,广纳招贤,培养本土专业性操作人员共同开发景区旅游发展; 三是加快产业项目实施,带动乡村经济,自公司开发建设景区旅游项目以来,公司采取多种模式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各优质果树、精品种植等种植业、养殖业等新型农业产业项目有效实施开展。在景区旅游项目规模发展的同时,公司着力改善贫困乡村基础建设,对外推介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民俗文化项目,与当地群众互补发展,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思想,引导贫困农民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我公司优质旅游产业项目优惠政策,带动农民科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有效解决景区辐射范围内贫困乡村脱贫致富。

长城村乡村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长城村:打造北部山区乡村旅游新亮点 长城村位于开州北部山区,与四川省宣汉县漆树乡接壤, 境内主干道(原开州至城口省道)已油化,村内人口居住 密集区支路已全部硬化,农户住家通车率达90%以上,80% 以上田、地可通车直达。平坝水田周边的河提、田埂、便道已全部硬化,境内平坝地区有主河道“漆树 河沟”穿村而过,数十条小河沟分布在平坝两边的坡地、梯田及树林之间。洞子湾、石膏湾、避匪洞、将 军山、一线天、石笋峰、圆潭等自然景观美不胜收,乡村旅游有待开发。 长城村尽管已经摘掉贫困村帽,但是贫困户的持续稳 定增收仍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整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 走不出、长不大、起不来的困境。脱贫攻坚战略实

施以来,乡村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开花结果。长城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便利交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点。长城村村支两委为此召开多次会议,主要研究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大进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长城村决定建立开州区圆潭.乡土印象生态农业观光园,由开州东松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负责实施。 生态农业观光园总投资280万元,开县东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0万元,申请产业项目专项资金180万元, 7户建卡贫困户以土地、人工、现金入股的方式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经营。计划建设砖混结构综合楼1幢;具有农村特色的房屋11间;小木屋5栋;休闲便道5000米(宽1米,数条);停车场1个;多功能运动场1个;公共厕所1间;露营烧烤基地1个;自助野炊基地1个;游泳池1个;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1个;整修及美化河堤2000米,预计总投入280万元。同时将基地已建成的50亩标准化流水鱼养殖场扩大规模,实现乡村旅游与渔业一体化发展,实现贫困户致富增收,预计投资20万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篇一:“三亚旅游模式”之精准扶贫篇】 三亚实施旅游扶贫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三亚紧密结合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和发展全域旅游的新要求,力争一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 提升,两年全面提高,并通过示范村委会的引领作用,推动“酒店+ 民宿”模式的全面推广,确保三亚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微风徐徐拂过夏日正午的“春天里”,女主人阿春在一楼的客厅里轻 轻地摇着摇篮,几个月大的婴儿甜甜地睡着。现在是三亚旅游的淡季,阿春不必忙里忙外接待游客。要是在旅游旺季,阿春一天要接 待上百位游客。阿春之前的主业是在村里开小卖部,自从三亚大力 推广“民宿+脱贫”、“乡村旅游+脱贫”模式后,阿春的生活变得忙碌 而充实,同时,村里的环境也日新月异。 “四无”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 阿春真名叫符春,是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中和小组的一名村民。30 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春天里”的女主人。去年10月,在三亚市启动中廖美丽乡村建设时,阿春还对打造“春天里”心 怀疑虑。 “一开始不想做农家乐,经营‘春天里’,因为觉得木头做的房子不结实,而且也担心小孩子长大以后没地方住。”阿春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春天里’现在不仅仅只是一个喝咖啡、吃饭的地方,周边也打造了 环湖栈道、九品莲池等供客人休闲游乐。” “春天里”为两层建筑,一楼为阿春及其家人的生活起居场所,二楼 是为游客提供休憩的露天咖啡亭。二楼视野开阔,一条小河从“春天里”前面流过,屋旁的大榕树枝繁叶茂,为“春天里”投下一片阴凉。 放眼望去环湖栈道、九品莲池及郁郁葱葱的树木相映成趣,大自然 的清新迎面扑来。 “春天里”于2015年10月开始打造,春节对外营业。仅在春节期间 就接待了上千人,一天收入能达到200元。 据中廖村副支书高俊介绍,中廖村作为47个美丽乡村之一的村庄,是一个纯黎族村庄,现有812户,总人口3350人,2014年人均收 入68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和村民外出务工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