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

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
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

家长会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

寒假开学,又到了春季传染病的高峰季节,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场所,最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局部爆发流行,将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保障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职责。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注意以下几点: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建议家长利用学生寒假期间带上自己的孩子到医院去进行“麻风腮”、“水痘”、“流感”等疫苗的接种以提高免疫能力,寒假开学,学生报到请带上疫苗接种证明交到班主任处。

2、上学期间,孩子生病请假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并如实讲明病情,学生病愈返校必须到我校管辖片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开健康证明,再到学校医务室,由校医复查合格后,方可到教室上课。没有区妇幼保健院开具的健康证明不准进教室上课,请家长一定配合学校做好这项工作。

3、寒假期间请家长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少去公共场所,不要同正在患传染病的人一起学习、生活、娱乐以减少感染和传染的机会。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晒衣被,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切勿紧闭门窗,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预防传染病宣传资料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期,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医疗卫生常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这些疾病就容易在人群中传染流行,影

响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抓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夏秋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期,肝炎、痢疾、急性肠胃炎、肠道寄生虫、食物中毒、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其发病主要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个体素质、环境卫生、医疗卫生常识及自我保健意识有关,只要我们做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用餐前要清洗碗筷,不吃不清洁变质食品,少吃或不吃凉菜及冷饮制品,用餐自带碗筷,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手拿食品吃前必须洗手。这样,消化道传染病是完全能够预防控制,使你免受其害。

一、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特点是病情重,传播快,感染率高,危害大。临床表现:头痛、发热、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咳嗽等普通感冒症状较轻,而头晕、乏力、寒战高烧,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关节肿痛等中毒症状较为突出,也有无普通感冒症状,一开始就表现为流感的中毒症状,如不急时医治,常会造成健康的极大影响,重症病例可危及生命。常需住院输液及时对症治疗

才能痊愈。流感没有特效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具体措施是:

①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免疫力;

②适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寒;

③室内常开窗,保证空气新鲜,下课多在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

④在流行期间不到人口特别多的场所及空气污浊的地方去;

⑤应用化学消毒剂对环境进行灭毒杀菌;

⑥注射流感疫苗以获得特效免疫。

值得注意的是流感流行30年为一个周期,目前,正是新的周期开始,流感病毒有可能将要产生变异新的毒株,年初香港出现的流感局部流行,学校被迫停课,应引起大家注意。

二、麻疹几乎是每个人都要发生的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发病,早期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乏力、打喷嚏、咽喉不适等,但眼睑浮肿、眼泪汪汪、结膜充血、畏光、疲倦、高烧最为突出,在发烧第2-3天口腔粘膜上可见到费——科氏斑,在第4天起在耳后、头颈、面部、躯干及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玫瑰色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是其特点。患了麻疹要休息,吃易消化有营养食物,避风、多饮水,必要时可口服中药桑菊饮或银翘解毒散加四紫汤,如有并发症如肺炎则要住院输

液对症治疗,预防最有效的是接种麻疹疫苗。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有效接种,麻疹的发病率大大下降,其症状很轻,也不典型,不知不觉如轻微感冒有极少皮疹,就轻松结束了,还有一部分人一身都不患麻疹。

三、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面部腮腺肿痛,常以一侧开始,而很快波及到另一侧,一般预后很好,有些有睾丸炎、卵巢炎、脑炎等并发症,多数不经任何处治也能自愈,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板兰根冲剂,普济消毒饮等清热解毒中药,适当休息及对症处理,局部可用青黛伴醋外敷。

四、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全身皮肤,好发于躯干、面部、四肢,以躯干最为突出,其特点是在病变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及痒为主的临床表现,本病预后较好,常不作处理而能自愈。但要注意不要搔抓引发感染性脓疱疹,有必要可口服病毒灵、V-C1、阿昔洛苇,肌注V-B12、巨肌胞等,也可口服消热、凉血解毒、健脾利湿、理气止痛中药,但坚决不可应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发心肌炎。

五、春季过敏体质差的人或体内有湿热过甚者,由于天气渐热容易引发皮肤过敏而出现皮疹、荨麻疹,或身上长有疮节。处理方法是对症处理,应用皮康霜,无极膏、红霉素

软膏等外用,可内服抗过敏或消炎药,最好是服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散风中药,可达到治本而完全康复。

六、肝炎,主要表现为乏力、厌油、不思饮食、肝区不适、小便及恐膜发黄,如有此症状要引起重视,并要进行肝功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肝炎。肝炎预防是爱清洁、讲卫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与患者接触,不过多饮酒及吃有损肝脏的药物,打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肝炎治疗主要是保肝、护肝,休息,对症处理,中药治疗肝炎优于西药,可辩证选用。

七、食物中毒是集体场合必须把关严防的重点,要防止其发生,一是要大家要有防患意识,不吃变质、变味食品,对所吃食品要时刻留意是否过期,色味是否正常,质量是否可靠;二是关键在于食堂或厨房加工原材料质量是否质优,贮物及冷藏是否得当,贮物是否有序有标识,物品是否专人保管,管理是否紊乱,食堂或厨房环境卫生是否较好,有毒有害物品是否进入食堂或库房,烹调方法是否正确,只要做好了以上工作,食物中毒事件是绝对不可能发生。

八、胃病是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等胃部疾病的总称,平时没有引起一般人的重视。它主要是由于不洁的饮食;饮食不规律,进食过硬及刺激性较强的食物;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精神压力过大,引起胃液分泌及蠕动失调。胃

病多数是吃出来的病,因此,要预防胃病保养胃,就必须做到:

①不吃不清洁食品,对于陈剩食品要冷藏好,并且要煮沸煮透几分钟,最好现煮现吃;

②饮食必须规律,三餐饭基本定时,不能吃午饭了还没吃早饭,不能好吃就多吃而过饱,不好吃让它受饿;

③要进软食,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对于辣椒、醋及其它调料量要少,适可而止;空腹不要喝过多酒,饮酒也要适量,且要进一定的饭食;

④细嚼慢咽,有利于胃的消化吸收;

⑤保持平和心态以对万物,做到劳逸结合,饭后40分钟内不作剧烈活动,以免影响胃的消化活动和避免胃下垂发生;

⑥患了胃病,要尽快医治,在保养胃的同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药物治疗。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资料

细菌性痢疾知识宣教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日常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和蟑螂等污染食物而传播。如水源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排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护士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宣教。

[心理指导]给予精神安慰,及时解决病人生活上的困难,主动关心病人,使其能安心接受治病和护理。

[饮食指导]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宜,不宜饮牛奶,以免导致肠胀气。腹淀次数较多、呕吐频繁者,应暂禁食,促进肠道恢复,静脉补充能量及电解质。禁食香蕉及蜂蜜等润肠的食物及油腻食品,以免加重腹泻。

[用药指导]

1.喹诺酮类有强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也可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本类药还可影响骨骺发育,故孕妇不宜用,儿童则慎用或短期使用。

2.复方新诺明:主要不良瓜是在肾小管形成结晶而影响肾功能。故在服药期间多饮水,同时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预防结晶尿。

[护理方法指导]

1.腹痛时,可用热敷袋或热水袋行热敷,以缓解疼痛,必要时应用阿托品、颠茄片等。

2.有里急后重时,嘱病人排便不要用力过度,以免脱肛。如发生脱肛,可戴橡皮手套轻柔地助其回纳,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清洁及避免感染。

3.中毒型菌痢高热时,可用头部冰敷和25%~30%酒精擦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或用冰生理盐水灌肠,既可降温又能排除肠内毒素。惊厥时,可用10%水合氯醛灌肠,同时防止舌咬伤、摔伤、窒息等意外发生。

4.粪便采集方法:采集标本作培养时,无菌盒不要随便打开,病人大便解至大便盆后,用无菌棉签用取脓备便明显处,并及时送检,以提高大便培养阳性率。

[隔离知识指导]

1.餐具、便器、小儿尿布应专用并严格消毒,其排泄物、哎吐物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

2.隔离期限:临床症状消失,大使连续培养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出院。

[出院指导]

1.加强粪源、水源和饮食业的管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定期消灭苍蝇、蟑螂等。

2.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勿暴饮暴食,勿进生、冷、不洁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以免诱发慢性菌痢的急性发作。

3.如慢性菌痢病人在饮食业、幼托机构工作,除积极治疗外,应调离工作,以免感染扩散。

4.婴幼儿的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病菌经玩具感染。

霍乱知识宣教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病人及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水源、食物污染、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病人的吐泻物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饮水后,易造成暴发流行。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病人仅有轻度腹泻,少数严重者可有剧烈吐泻、脱水、肌肉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为了及时救治病人,防止疾病扩散,护士应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下述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本病为了严密隔离,要求住单间,禁止家属探视和病人走出房间,故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应耐心向病人说明隔离是避免感染扩散,并给予生活

上的关心和照顾,消除恐惧、孤独情绪,使病人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轻型腹泻者可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营养的半流食物或软食为宜,补充含钾、钠丰富的果汁、蔬菜等,不宜食香蕉及其它润肠食品或高渗液体,以免加重腹泻或脱水。重型腹泻病人暂禁食,以利肠道充分休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和营养。

[休息、活动指导]困病人腹泻、呕吐频繁,体力消耗大,应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床单清洁、舒适,营造一个安逸的环境,使病人能安心静养,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用药指导]

1.补液疗法: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根据病人腹泻的轻重、脱水程度可采用静脉和口服补液法。

(1)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型病人。因剧烈吐泻,引起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临床上可出现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体内电解质紊乱,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快速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能迅速增加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故首先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推注或滴注,待血压回升后改用含糖541溶液(每升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氯化钾1g,另加50%的葡萄粮液20ml)或3:2:1溶液(5%葡萄粮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或

11.2%乳酸钠1份)。输液过程中,告诫病人及家属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尤其是纠正脱水后,小儿和老年人要注意防止肺水肿发生。

(2)口服补液:口服液体中电解质及葡萄糖浓度与血浆比较,大致是等渗的,因此适用于轻、中型病人或重型病人经静脉补液后病情好转者,其方法是将口服补盐液1包溶于500ml温开水中服用,每天可饮2—3包。

2.抗菌药物:只能作为液体疗法的辅助治疗,与输液同时使用,能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可任选其中一种,连服3天。

[隔离知识指导]

1.严密隔离,应关闭门窗,严禁病人走出房间和家属探视。

2.病人的餐具、衣服、治疗用物用1:50的84液浸泡消毒处理,其呕吐物及大、小便用1:50的84液等量搅拌,1小时后倾倒。

3.隔离期限:临应酬症状消失6天后,大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阳性,可解除隔离出院。

4.密切接触者须与病人一样隔离,可口服强力霉素、四环素、氟哌酸等预防。

[出院指导]

1.饮水饮食卫生:严禁喝生水及进食不洁食物。

2.消灭苍蝇、蚊子、老鼠等传播媒介,保持环境清洁。

3.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伤寒知识宣教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争性肠道传染病。病人与带菌者为传染源,通过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经口传播感染。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初期(侵袭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临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与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常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为了加快疾病的恢复,防治并发症,需指导病人掌握下述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本病因高热时间长,病情重,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谵妄等,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心安理,应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本病的特点,上述现象可随病情改善、体温下降而恢复,取得病人的合作,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饮食指导]伤寒的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尤以回肠下段的集体淋巴结组织病变最明显,合理饮食,可加快肠道病变改善,如饮食不当,极易引起肠穿孔和肠出血。

1.发热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流质饮食,如肉汤、蛋汤、果汁等,或给予半流半饮食如蒸蛋、面条等,不饮牛奶,少食蔗糖,以免引起肠胀气,禁食粗纤维如蔬菜类、水果等。

2.每天饮水或静脉补液在3000ml以上,促进毒素的排泄。

3.在疾病3—4周,病人高热已退,中毒病症改善,食欲增强,而此时肠道病理变化较重,易发生肠穿孔和出血,故要反复交待病人仍宜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软饭等,不可暴饮暴食,饮食恢复须循序渐进,切忌过急,禁食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休息、活动指导]为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肠蠕动,应注意休息,在极期或出现并发症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在室内活动,避免劳累。

[用药指导]

1.喹诺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伤寒杆菌均有较强大的抗菌作用,为临床上首选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瓜,极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停药。

2.氯霉素:对氯霉素敏感的非多重耐药伤寒杆菌所致的伤寒散发病例,仍为有效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故在

治疗期间,要向病人说明复查血常规的意义是观察外周血象,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

[护理方法指导]

1.病人高热时间长,要向病人解释不宜用大量退热药,以免虚脱;降温酌情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保持床单洁干燥,指导病人清洁口腔的方法。

2.出身腹胀时,可用松节油湿热敷或肛管排气,便秘时予以低压盐水灌肠,说明严禁常规灌肠或使用导泻药道理,以免引起肠出血、肠穿孔。

3.如病人出现精神恍惚、呆滞、精神错乱时,嘱陪人不可离开病人,并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病床尺量不靠窗边,并钉牢窗户,加护床栏,病房内禁放一切锋利物品,热水瓶不靠近病人,以免发生自伤或他伤。

[隔离知识指导]

1.肠道隔离,病友间不要相互接触,碗筷单用并消毒。

2.患者的排泄物及呕吐物经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

3.隔离期限: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半个月以上,可解除隔离出院。

[出院指导]

1.慢性带菌者出院后仍需治疗,可用氨苄西林加丙磺舒维持4~6周,或复方磺胺甲恶唑1~3个月,也可用氟哌酸口服4~6周。注意服用磺胺药时,多饮水,防止结晶尿。

2.预防:(1)带菌者若从事饮食、幼托工作应调离岗位,并积极治疗。(2)注重个人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的管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食不洁食物,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病毒性肝炎知识宣教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甲型、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也常见。目前按病原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而乙、丙、西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需指导病人掌握下述有关知识。

[心理指导]因肝炎传染性强,且通过密切接触可传给他人,因而常受他人的回避,特别是慢性肝炎,病性反复,故病人心理压力大,易产生焦虑、孤独、失望等心理。应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消除思想负担,设法摆脱忧虑和痛苦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休息、饮食及治疗三者对肝炎病人的康复同等重要。急性肝炎病人以适当热量、清淡、可口饮食为宜,以利于受损的肝脏修复。慢性肝炎病人应特别注意保证足量的热量和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少食多餐,不可进食过饱,以免影响消化吸收。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应掌握以下原则:

1.高热量:以含粮较高的食物为主,可保持肝细胞内糖原的含量,糖原对肝细胞的再生与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以此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如病人食欲极差,可由静脉补给能量。

2.高维生素:当肝脏受损时可导致多种维生素缺乏和代谢障碍,如维生素A、B、C、K等均缺乏,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猪肝、牛奶、胡萝卜等,既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又可保持其饮食清淡。

3.蛋白质:肝脏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脏器,蛋白质可促进机体受损的组织修复缩短病程,故蛋白质要适量,以营养价值高的鸡蛋、瘦肉、鱼类等动物蛋白为主。

4.脂肪:肝脏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当肝内脂肪过多或磷脂不足时,易致脂肪肝。故应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应以植物油为主。

5.慢性肝炎病人饮食还根据病情不同而异。有腹水者,钠盐限制在3~6g/日,但不主张过分限盐;肝硬化食道静脉

曲张者,给予易消化软食。避免油炸、冷、硬、鱼刺、骨头、瓜子壳等刺激性粗糙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有肝昏迷先兆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休息、活动指导]卧床休息可增强肝脏供血量,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争性期1~周除进食、大小便外,应卧床休息;重症肝炎病人进食、大小便均不宜下床;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恢复期可适当看书或在室内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用药指导]

1.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一般以支持疗法为主。常用酵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对消退黄疸、减轻症状、降低谷丙转氨酶有帮助。

2.慢性活动肝炎和重型肝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糜烂,加上凝血因子的缺乏,极易引起胃出血,常服用氢氧化铝凝胶,以保护胃粘膜。服用时,嘱病人充分摇匀,以免影响其有效浓度。

3.慢性肝炎常用药物的作用:甘利欣、联苯双脂能降低谷丙转氨酶,但停药后易产生反跳现象,故要在显效后逐渐停药;维生素类(B族、C、E、K),参与机体内生化反应达到护肝目的;肝太乐、维丙胺,能促进肝脏解毒功能;肌苷、ATP、辅酶A可促进能量代谢;肝安、水解蛋白,可促进蛋白合成。

4.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肝炎、抑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复制较为有效的药物。此药价格昂贵,疗程长,不良反应常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等感冒样症状,伴有粒细胞减少,应定期复查血象,保证疗程的完成。发热、寒颤时,给予安慰和关心;大部分病人经一段时间用药后症状可缓解,副作用严重不能耐受者,可由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护理方法指导]

1.重症肝炎和瘀胆型肝炎病人黄疸深,因胆盐沉积刺激皮扶末梢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厉害,影响休息和睡眠。嘱病人修剪指甲,不要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和皮下出血,可适当用温水擦洗全身,必要时用止痒水止痒。

2.行肝穿的病人,嘱其绝对平卧24小时,并用腹带加压包扎,以免肝出血;进食、排便均不宜下床,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日常生活起居。

3.重症肝炎或肝硬化腹水的病人,由于多种原因,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导致肝肾综合症,指导病使用带刻度尿壶,每次小便后准确测量,为指导用药和观察疗效提供依据。

[隔离知识指导]

1.日常用品如剃刀、梳子、牙刷等应专用,不外借他人。

2.隔离期间禁止与儿童、孕妇及抵抗力较弱的人接触。

3.被血液污染而有保留价值的物品交医护人员统一清洗消毒处理,无保留价值的物品放入指定的塑料袋焚烧或消毒后废弃。

4.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隔离期限自发病之日起3周;乙型、丙型肝炎隔离期限为HBSAg和HCV PNA转阴,不可参与任何形式的献血。

[预防保健措施指导]

1.注重饮食、饮水卫生,不食生菜,不喝生水。

2.禁止吸毒、纹身。在剃头、拔刀、穿耳、修脚过程中注意用具的清洁和消毒。

3.密切接触乙肝病人者,注重乙肝疫苗或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4.若母亲为乙肝病人,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经注射后才能接触母亲,以后按常规注射乙肝疫苗,并留母亲乳汁作乙肝全套检查,若为阳性者,禁止哺乳。

[出院指导]

1.急性肝炎病人出院后仍应休息1~3个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1~2年。

2.慢性肝炎病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静止期可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原来的工作,但仍需随夜1~2年。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54287资料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54287

精品文档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夏秋季为流行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常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本病以夏秋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接触、苍蝇和蟑螂传播。 3.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常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主要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4. 甲型肝炎是由通过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是我国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及感染率最高。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 5. 肠道病毒EV71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简称为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为肺水肿、脑炎等,统称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三岁以下婴幼儿多发,成人也可感染。 ○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重点,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的人容易感染。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 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接触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同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的防病意识。 2、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4、开窗通气,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的场所。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遇到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欢迎阅读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着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

预防传染病国旗下讲话

预防传染病国旗下讲话 敬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春季传染病发生》。 近日,禽流感在我们的身边流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什么是禽流感?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又被称为真性鸡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禽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及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禽流感怎样传染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鸽等家禽,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具有极大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患病后会有哪些症状?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早期症状与流冒症状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专家建议,病人出现以上症状就应该及时就医,若怀疑患者被禽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除此以外,平时操场上同学们在尽情追逐,欢快地嬉戏,一下子就玩得大汗淋淋,因为同学们没有及时把汗擦干,结果回汗引起了感冒。教室里同学们在认真地学习,专心的读书,教室里窗户紧闭,空气就不新鲜了,因为没有及时开窗户通风,结果带有细菌的飞沫在空中漂浮传播,引起了流行性感冒。同学们,如果平时不注意,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或者没有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就很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呢?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做好每一次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在学校和家里都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过运动不能过度,要注意动静结合。 二、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要保持教室里空气的流通,不要到小摊上购买各种不洁食品。 同学们,健康基于生命,我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将来就是社会的栋梁,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习惯,科学参加体育锻炼,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会拥有快乐。 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大全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大全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大全《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新生儿破伤风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风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四)甲型H1N1流感 现在,在全世界肆虐的甲型流感漫步开来首先我们要做到预防流感的措施以下方案: 1.勤洗手,把手朝下方搓洗。 2.强身健体 3.感冒发烧不适者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游历 4.尽快接种疫苗 5.禁止去流感区域 6.打喷嚏咳嗽禁止对人天气变化防感冒;食醋薰蒸常消毒,房间通风勤清扫;流行期间少串门,合理营养多运动;体弱年少打疫苗,身体不适早治疗;空余之时多学习,保健知识要记牢;劳逸结合莫疲劳,身体健康合家乐。洗净手,病菌脏物水冲走;勤通风,病菌病毒无处生;喝开水,不给病菌留机会;吃熟食,肠胃心肺都舒适;晒衣被,杀死病虫除异味;少集会,避免传染不遭罪;勤打扫,垃圾病菌都赶跑;会消毒,阻断传播不发愁;细排查,低龄儿童不漏下;常随访,每天都能知健康;量体温,体温正常才放心;早治疗,及时就医早日好。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加强晨检和因病缺课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日排查工作,尤其对发热和缺课学生进行重点排查,对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去医院检查。 2、班级出现传染病, 要立即报告辅导员(或班主任)。 3、对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严格按照传染病的隔离期予以隔离。 二、切断传播途径: 1、通风换气,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开窗户5-10分钟通风换气,课间打开

个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个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克山县第二小学校明丽华 避免自己和亲人遭受传染病感染看起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显而易见的流鼻水和咳嗽等症状以外,你可能还希望知道更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皮肤是防止有害微生物感染的天然屏障,但聪明的“病菌”会找到其他替代方法进入身体造成感染。在生活中做一些简单改变,就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 1、经常洗手。您是否知道微生物可以在惰性表面生活几分钟到几个月?想象一下,这些致病微生物可以生活在计算机键盘里,电开关上,甚至在人行道的扶手上!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有效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手。在没有流动水的地方,基于酒精的凝胶可以满足洗手的要求,尽管它不如肥皂和水好用。 2、不要共享个人物品。牙刷,毛巾,剃刀,手帕和指甲刀都可以是传染因子(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来源。在幼儿园,孩子通常会被教导共享玩具,但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手。尝试记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物品与别人共享。 3、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本着同样精神,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包括个人清洁,还包括在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巴的传统做法。为什么这在没有生病时也很重要?因为对于大多数传染,致病微生物在症状出现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增长和分裂。咳嗽或打喷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这些病菌。建议用手臂,袖子遮住嘴,而不是用手。 4、注射流感疫苗。人体免疫系统被设计的具有“记忆”先前感染的功能。当身体遇到了以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时,它会提高生产白血细胞和抗体,以防止第二次感染。因此,通过,可以欺骗身体,让它认为曾经感染过某些特定微生物,从而提高自己的传染病防御能力。 5、使用安全烹饪方法。不良食品制作和饮食习惯常常是造成食物性疾病的原因。事实上,微生物喜欢所有食品,特别是放在室温环境下

新整理国旗下讲话 共同携手,预防秋季传染病

国旗下讲话共同携手,预防秋季传染病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共同携手,预防秋季传染病》。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已经渐渐变凉。此时,不但气温下降,各种易发的传染性疾病也悄然而至。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又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身体呢?今天,李老师就要和大家分享,预防秋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秋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流行性感冒 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它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常常伴随着发热、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 二、流行性脑脊膜炎 这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起自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这种主要侵犯脑膜的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传播快。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三、流行性腮腺炎 这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由空气飞沫传播。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常在学校和公共集会场所爆发。开始有畏寒、食欲不振、头痛、低热等症状,其后则出现腮腺肿大等症状。 面对这些流行性较强的传染病,同学们也不必惊慌,只要我们预防到位、措施得当,一切都可以避免。在这里,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种预防传染病的常见措施: 1、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因为身体受凉时,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就容易侵入。 2、下课后教室应立刻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畅通。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每天保证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不吃变质和制作环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病从口入。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间操、体育课、体活课,真正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强健体魄、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5、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更不要接近患呼吸道传染病的人。 6、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每天吃几瓣大蒜或几段大葱对预防流感非常有效。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大全

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大全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新生儿破伤风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风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四)甲型H1N1流感 现在,在全世界肆虐的甲型流感漫步开来首先我们要做到预防 流感的措施以下方案: 1.勤洗手,把手朝下方搓洗。 2.强身健体 3.感冒发烧不适者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游历 4.尽快接种疫苗

传染病防治知识资料

传染病防治知识

传染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有特异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有一定潜伏期;有特殊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肝脾肿大、毒血症、皮疹等。 二、传染病的预防和救治 (一)传染病防治总则 有效地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此,要做到:1、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3、按规定接种疫苗。 4、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二)各季节高发传染病 春季:春季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甲型病毒性肝炎;接触传播引起的手足口综合症等。 防治方法:居室常通风;熏醋消毒素;被子勤晾晒;疫苗按时注;春季好郊游;莫去人密处。

夏季: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防治方法:食物采购严把关;餐具消毒双保险;个人卫生要注意;生蔬凉拌莫多餐;瓜果食前先去皮;大型家宴要消减;室内清洁灭蚊蝇;保证营养足睡眠。 推荐食品:杀菌食品: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醋。凉性排毒食品: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 秋季: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积极参与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 冬季:受气候和人口流动(春运)等因素的影响,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局部性大爆发。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流脑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方法:按时接种疫苗;注意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 三、几种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 (一)病毒性肝炎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一组传染病。我国人群中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高达80%,发病率居病毒性肝炎首位,占40%-50%。

学生传染病预防常识知识讲解

学生传染病预防常识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常识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向广大师生及家长介绍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基本防治知识。 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 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及肺结核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流感: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潜伏期1—3天,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乏力、头痛、发热,发热一般持续3—4天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有咳嗽、鼻炎、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2、)麻疹: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潜伏期8—12日,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3)、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全身症状轻微,大部分情况下可不治自愈。 (4)、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5)、流脑: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 (6)、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内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腮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7)、猩红热:潜伏期通常2—3日,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并具有发热、咽峡炎、病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等症状。 (8)、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9)、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特别是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揩鼻涕使用过的卫生纸。清洁鼻腔后要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3)、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4)、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适当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6)、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7)、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8)、校医应在全校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春季疾病预防基本知识。发现学校职工、学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并向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9)、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秋季传染病首先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同学们都要树立起预防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切断传染途径。不食用不清洁的食物,不吃生食,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尽量远离宠物狗、猫。第二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绝不随地吐痰,教室里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秋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第三,秋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但是,同学们在锻炼的时候,也必须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否则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之后,白天见短,夜间见长。地面白天获得的热量已少于夜间散发的热量,使地面温度处于下降的趋势。此时,南方温湿空气势力开始减弱,而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并不断暴发南下。强冷空气导致剧烈降温,使得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在这种天气条件下,稍不注意,就会给人体带来疾病。 同学们:这一段时期,天气变化较大,有些同学一不小心,就开始出现发烧、感冒、拉肚子等现象,严重的同学一个星期中天天吃药挂点滴,自己皮肉吃苦不说,连累爸妈接接送送忙个不停,时时刻刻对你牵肠挂肚。因此,我们特别要注意身体的冷暖,早上傍晚的时候及时添加衣服。上体育等活动量大的课前,可以脱掉一两件,等上课结束后,立刻穿上。因此,希望同学们多关心自己的身体。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学习资料

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传染病是由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 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第三,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 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第四,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第五,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二、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三、目前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预防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 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 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

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 4天。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 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到15岁的儿童。 流腮的预防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 glue 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国旗下讲话:预防春季传染病

主题:预防春季传染病 时间:第三周国旗下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冬去春来,春姑娘静悄悄地来到了人间,来到我们可爱的校园,你看学校里的桑树、榕树欣喜的长出了鹅黄色的嫩叶,散尾葵在风中摇曳着孔雀似的绿尾巴,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我们却可能不知道美好的背后也隐藏着危险。 我们每天都重复地做着那个习以为常的动作,呼吸。但却不知在一呼一吸以赋有节奏的频率里,或许有着一种可怕的物体正随着它,慢慢的进入你的身体,游走在各个角落里。 它如一个隐形的杀手,只要一旦出手一定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决不会手下留情-----这个可怕的物体正是一种说熟悉但又难以触碰的传染病。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呼吸道传染病(例如流感、流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肠道传染病(如诺如病毒)和虫媒传染病(寨卡病毒、登革热)。 每一种不同的传染病,既然能够传染,自然也能够预防,防病是关键。 例如,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等。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接触或人与被污染物的接触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及体弱多病者更易受流感侵袭,且在患流感后容易引起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 如发现自己有发烧、咳嗽、流涕、肌肉疼痛等感冒样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带病上课。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教室、场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建议每年叫家长带你去接种流感疫苗进行有效预防。 诺如病毒是冬春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一种能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菌,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和腹疼。感染对象是成人和儿童。预防肠道传染病,要牢记“勤洗手,烧熟吃,喝开水”: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吃熟食,生熟食品要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尤其是海产品,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喝开水,生水未煮不要喝;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进入春季,气温将逐渐回升,虫媒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防蚊灭蚊是关键。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国旗下讲话预防传染病-演讲稿

国旗下讲话预防传染病-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想要跟各位讲一些与预防传染病有关的内容。 首先先给大家一组数据:2011年全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 320 099例,死亡15 802人。2012年2月,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67 395例,死亡1 246人。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传染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特别是在像学校这样人口稠密的地方,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最近我们身边就不时有同学有头痛、发烧等之类的疾病。 疾病重在预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班级的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5.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6.不随便在外面的饭店吃饭,注意饮食卫生。 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特别是体育课之后,同学们更加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7.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诚可贵!珍惜、珍爱生命是我们对自己最大的尊重。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我们只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才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拥有良好的体质才不会遭受病毒的危害。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XX预防传染病手抄报资料

XX预防传染病手抄报资料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今天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了XX预防传染病手抄报资料供大家参考! 控制传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于防控,由于在传染病的三个基本条件中,缺乏任何一个都无法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所以对于传染病预防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

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一直在强调,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

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一、基本知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 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 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 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 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 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 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 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