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 总则

1.1 为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地方和行业部门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及考试(核)站,以下简称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和鉴定过程,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效性,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参照GB/T 19000-2000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各级鉴定机构。通过按本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体系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的过程,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企业、学校、社会、劳动者、鉴定主管部门)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1.3本标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各级鉴定机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各级鉴定机构内、外部评定其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自身需要能力的依据。

2 质量管理体系

2.1 鉴定机构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体系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应将鉴定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提高鉴定服务的有效性,并持续改进。

2.1.1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确保与鉴定机构的宗旨相适应,在鉴定机构内得到沟通和理解,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且要充分体现公正、科学、规范、有效和顾客满意的要求。

2.1.2 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鉴定服务要求的内容,与质量方针相一致,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层次,并可测量。

2.1.3 质量管理体系应符合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政策、法规、标准对鉴定机构的要求。

2.1.4 识别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过程的顺序与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与方法,以及实施过程必要的资源与信息。

2.1.5 确保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这些过程的绩效。

2.1.6 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目标,并持续改进。

2.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2.2.1 体系文件应包括

a.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本标准所要求的程序文件包括:文件与记录、未达标项、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等控制程序;

c.为策划、实施和控制各鉴定过程所需的作业指导类文件(如作业指导书、规程、制度等);

d.本标准以及鉴定实施过程所要求的记录。

2.2.2体系文件的控制要求

a.体系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其是充分与适宜的。必要时对其

3.2.6 证书管理系统。

3.2.7 设施设备管理系统。

3.3 管理职责

3.3.1 最高管理者

a.负责鉴定机构的鉴定服务质量,确保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b.负责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c.负责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质量目标以及2.1的要求;

d.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

e.确保体系运行必需的资源;

f.在领导层中指定管理者代表;

g.负责体系文件的批准;

h. 负责仲裁质量管理争议问题。

3.3.2 管理者代表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提出改进意见;

c.在整个鉴定机构内增强鉴定质量意识,提高鉴定工作管理水平,达到顾客满意;

d.对外联系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

e.负责体系文件的审核;

f.负责领导内部审核和组织管理评审;

g.适时组织分析各管理系统运行、控制建议,改进其有效性。

3.3.3 综合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组织、建立和保持,使之有效运行;

b.组织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鉴定过程质量的检查程序、标准及方案;

c.审核和监督检查的实施,确认检查结果;

d.负责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向管理者代表提交内部审核报告;

e.接受鉴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组织实施并进行内部协调;

f.制定和实施管理评审计划,跟踪、验证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执行的有效性;

g.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人员所必需的能力,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满足这些需求;

h.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4 职业标准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负责职业标准的执行(或制定)及管理工作;

b.确保职业标准制定过程和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c.负责编制职业标准管理相关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作、控制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d.参与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e.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5 命题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负责命题系统的管理工作;

b.确保命题工作过程和质量符合有关规定;

c.负责编制命题质量管理相关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作、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d.参与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e.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6 考核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负责考核系统的管理工作;

b.确保考核与职业标准、国家题库相衔接;

c.确保考核过程及其有效性符合有关规定;

d.负责编制考核管理、考评人员管理等相关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作、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e.负责考核场所的验收,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的使用和管理;

f.参与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g.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7 鉴定机构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负责本鉴定机构的管理工作;

b.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鉴定活动,确保鉴定工作的公正、有效,程序符合鉴定要求;

c.负责编制鉴定机构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参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作、控制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d.负责检查考核场所设施、设备及所需仪器、工具,并与考核管理系

统沟通,保证满足鉴定服务要求;

e.负责听取、收集顾客对职业标准、试卷和考核以及本鉴定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向最高管理者和本鉴定机构的上一级部门反映;

f.按照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接受或组织认证活动,确保认证工作的公正、有效,程序符合认证工作要求;

g.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8 证书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负责证书管理工作;

b.确保证书管理的规范;

c.负责编制证书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作、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d.负责与本鉴定机构内部的工作协调,保证证书管理工作满足考核工作的需要;

e.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3.9 设施设备管理系统责任人员

a.根据鉴定工作要求配备所需设施、设备、工具以及监视、测量装置等,并进行控制,以满足鉴定服务需要;

b.负责编制设施、设备等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实施。参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适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本系统运行、控制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c.保持与上述各系统的工作衔接、协调,满足其需要;

d.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3.4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包括评价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持续适宜性的评审。

3.4.1 评审输入

a.审核结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鉴定质量审核的结果(如质量督导结果、年度检查结果等);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鉴定过程的业绩和服务的符合性。包括过程、检查和监控的结果;

d.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生的未达标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结果;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工种、新等级的开发等;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3.4.2 评审输出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任何决定和措施);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鉴定服务的改进(包括任何决定和措施);

c.资源需求。

4 资源管理

4.1 鉴定机构应确保获得所需资源,以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满足顾客要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4.2鉴定机构应根据其职能和服务配备相应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识别和确定鉴定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培训要求,并评价培训有效性。通过培训、考核提高全员服务顾客的能力和意识,确保全体员工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4.3 鉴定机构应对管理和监控等人员进行培训,对于培训合格者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聘用和管理。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以满足鉴定服务需要。

4.4 鉴定机构应按照职能和有关标准要求,配备相适应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

4.4.1 与工作相适应的办公、鉴定场所。

4.4.2 与工作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工具、信息以及相应的工作环境。

4.4.3 与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4.5鉴定机构应确保鉴定所需资源及时、有效地提供,并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鉴定服务的实现。

5 鉴定服务的实现

5.1 鉴定机构应在经认可的鉴定范围内进行鉴定工作的市场调查,收集顾客信息反馈。需开展新的鉴定项目时,应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根据本鉴定机构的实际情况,由管理者代表主持,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策划和开

发鉴定服务项目。策划和开发过程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2.1)。策划和开发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5.1.1 应当满足顾客要求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5.1.2 根据鉴定项目特性确定鉴定服务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其内容包括目标、要求、鉴定方法和程序、验收准则、所需资源、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等。

5.1.3针对鉴定服务确定所需过程、体系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5.1.4鉴定服务所要求的评审、验证、确认以及服务验收准则;

5.1.5为鉴定实现过程以及服务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5.2 鉴定过程的控制

5.2.1 综合管理质量控制

综合管理质量控制是对本鉴定机构质量管理的综合管理,应按照策划要求进行控制,其质量控制要点:

a.贯彻执行《质量手册》的要求;

b.审核、协调和督导各子系统;

c.组织做好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实施;

d.检查和汇报本鉴定机构体系的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e.保持控制记录。

5.2.2职业标准制定质量控制

职业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省级或行业以下鉴定机构原则上不制定职业标准。制定职业标准应当按照预测需求、专家论证、组织编写、技术审核和国家颁布以及持续改进等流程进行。职业标准制定的质量控制要点:

a.对专家的选择和专家组的组建;

b.专家论证意见和职业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

c.技术审核与技术试验;

d.建立信息、反馈等渠道,及时了解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收集标准使用者的意见;

e.持续改进职业标准,保证其适宜性和科学性;

f.保持控制记录。

5.2.3命题质量控制

职业技能鉴定实行统一命题,凡国家题库已有的职业(工种)的鉴定,试题一律从国家题库中抽取。国家题库未有的职业(工种)的鉴定,可由省(行业)鉴定中心根据职业标准组织开发,经专家论证、技术审查、管理者代表批准、部中心审批后联合发布使用。

命题工作一般按照组建专家组、依据标准、编制命题细目表、编制试题、技术审核、试题测试、修订入库、颁发使用和持续修改等流程进行。命题的质量控制要点:

a.建立题库与职业标准、教材相衔接的技术措施;

b.命题技术的科学性与试题的测试;

c.试卷使用和提取、印制、传递等管理程序及接口要求;

d.试卷的质量、使用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

e.保持控制记录。

5.2.4考核质量控制

考核是鉴定服务实现的重要环节。考核流程包括考前准备、考核活动

实施和考后管理总结。考核的质量控制要点:

a.考核实施与鉴定制度的一致性;

b.考核环境与考核要求的符合性;

c.考评人员配备和对考评行为的技术监督;

d.试卷的管理与阅卷控制;

e.确保考核的内容及项目全部、科学、安全地实施;

f.考核现场质量的控制与评分记录;

g.考核原始资料等档案管理;

h.保持控制记录。

5.2.5 鉴定机构质量控制

鉴定机构实行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中心,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为条件的资格准入制度。鉴定机构的认证评审、年审等应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为重点。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记录等鉴定考核档案,确保其正确性、有效性、完整性和规范性。鉴定机构的质量控制要点:

a.本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运行有效、规范并得到保持;

b.资源配置能够持续地满足鉴定服务的需要;

c.确保满足国家规定和顾客的需要;

d.建立不断适应鉴定市场变化与发展需要的机制;

e.确保本系统使用的体系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f.保持控制记录。

5.2.6 证书管理质量控制

证书管理应按相对集中统一、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共同监督发放的原则进行控制。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包括订购、申报、批准、验印、发放、使用等),确保证书的有效控制。证书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点:

a.执行国家有关证书订购、发放及办理的规定与程序;

b.确保鉴定成绩合格人员的证书经规定部门审核后颁发,并逐步实现多种方式的证书查询,确保证书的有效性;

c.定期检查证书管理(合格证书和废证书的使用、登记、库存)情况;

d.保持控制记录。

5.2.7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工作质量控制

考评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及标准实施考评,质量督导人员应按规定程序及要求进行督导。考评人员与质量督导人员的质量控制要点:

a.考评人员按照评分标准及程序进行独立评分;

b.质量督导人员对鉴定工作及考评人员考评行为进行监督;

c.保持控制记录。

5.2.8设施、设备质量控制

a.鉴定机构应建立与本机构鉴定范围相关的信息传递系统;

b.鉴定机构应确定、提供和维护与鉴定相适应的设施设备;

c.保持控制记录。

5.2.9鉴定实施质量控制

鉴定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有效地预防未达标项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未达标项,要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未达标再发生。应记录并实现可追溯性。鉴定实施质量控制的要点:

a.定期对鉴定全过程实施质量检查;

b.对考核现场实行重点控制;

c.鉴定服务实现过程应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衔接有序;

d.定期测量、分析有关考核场地、记录和考评等技术环节,保持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 保持控制记录。

6 信息管理

6.1 鉴定机构应对鉴定资料、考评原始记录、试卷、鉴定需求以及鉴定对象申报资料等信息进行分析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识别体系持续改进的区域,以便改进。

6.2 设立咨询和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有关鉴定质量的质疑及质量投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

6.3 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企业、职业院校以及鉴定对象对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及质量要求,改进鉴定服务质量和方法。

6.4 定期向顾客征求对服务质量和鉴定结果的意见与反映,建立抽样跟踪调查制度。

6.5 信息管理工作要与计算机化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密切结合。鼓励有条件的鉴定机构建立网站。

7 测量、分析和改进

7.1 追求顾客满意是鉴定机构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要定

期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发出调查表,调查顾客对本鉴定机构提供鉴定服务的评价、意见及建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顾客满意的程度和趋势,找出与设定目标的差距和主要问题,作为评价体系业绩和改进的依据。

7.2 鉴定过程各环节应进行量化评分测量。每场鉴定应做出达标与否的结论,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7.3 鉴定机构应确保未达标过程得到识别和控制。应区分严重未达标项和一般未达标项。对严重未达标项,主管部门可中止鉴定或取消鉴定资格,防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发生的一般未达标项,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未达标的再发生。保持未达标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7.4 为查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鉴定机构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7.4.1 应编制形成体系文件的程序,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7.4.2 有关责任人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未达标及其原因。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

7.4.3 内部审核应保持记录。

7.5 鉴定机构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未达标的原因,防止未达标再发生,以及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潜在未达标原因,防止未达标的发生。其步骤包括:

7.5.1 评审未达标(包括顾客抱怨)及产生原因,或确定潜在未达标

的原因。

7.5.2 评价确保未达标不再发生或防止未达标发生的措施。

7.5.3 制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7.5.4 记录采取措施的结果。

7.5.5 评审所采取的措施,并将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7.6 鉴定机构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结果,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8 附则

8.1 各级鉴定机构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可根据本鉴定机构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3.2和5.2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8.2 本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颁布和修订,并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流程》。

8.3 本标准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一)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农业产业化的不 断发展,农村技能培训已成为农民增收就业致富的一条 重要渠道。今年以来,我市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培训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工作,制定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创业致富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 年初,结合我市鉴定目标责任书,推进培训工作。 实际,我局与市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签订了以农民工培 训为主要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质量管理责任书,与区、镇 积极协调联系,千方百计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努力 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搞好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靠技术吃饭,用手艺致富”“技能;强企,技 能强国”的理念。采用发布告、下通知、散发宣传单、咨询服务、组织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建筑工地、培训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宣传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相

关法规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努力提高 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农民工 技能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 倡导和鼓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合理搞好培训工作。 鼓励各培训机构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生源、 场地、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开展针对性培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弥补场地设备和师 资力量不足的困难,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培训质量。 培训机构开班培训前,都要向劳动注重培训质量。 保障部门递交培训申请报告,劳动保障部门对培训的课时、人员、工种、教学计划、教学管理都严格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班培训,不定期检查培训情况,对其师资力量、职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场地设备进行抽查,并采取观摩教学、查看教案、询问学员等办法,督促培训机 构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农民能学到一 技之长。 五、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 为了深入企业、工地和农村,灵活开展技能培训。 不影响施工和农民务农,要求培训机构作好教学课件, 带上投影器材和实训设备到施工现场、村镇(利用早中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终审稿)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2009年修订)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6-16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兆欧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工仪器仪表和使用相应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对家用制冷器具、家用空调器具、家用电热器具、家用电动器具等家用电器进行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推理、学习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级、高级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师和具有必要的家电产品测试修理仪表及工具设备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培训鉴定表

培训鉴定表 培训鉴定表一、能够遵守学习纪律,较好完成培训课程。在1个月的学习培训中,我按照市委党校制定的学习纪律和课程安排,从未缺课和迟到早退,注意听讲,认真记笔记,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培训课程。 二、能够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中,我能够勤记笔记,尽量把所听的知识详实地记下来,在课余对知识进行回味、消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发展观及现代经济管理等基本观点进行重点把握,与湘西的发展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思索,澄清自己的模糊认识,汲取新知识,夯实理论知识基矗通过为期1个月的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是加强了党性修养。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坚定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牢固树立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用,利为民

所谋”的思想基础,深深认识到作为人民公仆和共-产-党员,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增强了干事创业的信心,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因此,要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念,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念,脚踏实地,勤政为民,为建设魅力湘西作贡献。 三是个人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我能够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对自己知识结构中较弱的经济、管理知识作为重点去学习掌握,使自己知识结构合理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参加 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 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参加初级鉴定的人员必

须是学徒期满的在职职工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参加中级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参加高级鉴定人员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生产作业可少于XX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特长、能解决本工种关键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难题,具有传授技艺能力和培养中级技能人员能力的人员;参加高级技师鉴定的人员必须是任技师3年以上,具有高超精湛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能解决本工种专业高难度生产工艺问题,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以及排除事故隐患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而且具有培养高级工和组织带领技师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能力的人员。 第一范文网申请职业技能鉴定报名

分析工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

分析工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设置标准 一、编制说明 为使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认定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部发[1993]134号)、《职业技能证书规定》(劳部发[1994]98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分析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等制定本标准。(以下配置情况按30人/批的鉴定能力设置)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认定本职业(工种)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所(考场)。 三、人员配置 (一)所长 负责鉴定所(考场)的全面管理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二)副所长 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工作。具有本专业中等技术职务或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熟悉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政策和培训考核工作。 (三)工作人员 ⒈办公室人员:协助所长管理鉴定所(考场)的日常事务,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考场的具体工作。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⒉考评人员:自有考评员不得少于3人。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考评人员资格证卡。 ⒊考务人员: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负责鉴定人员的报名、资格初审、考场安排、设备材料准备、辅助考评员和监考员工作、考务档案管理和办证等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⒋设备维修、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技能鉴定所的设备、仪器仪表维修及材料管理工作。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熟悉设备原理及使用,并持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2009年修订)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6-16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兆欧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工仪器仪表和使用相应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对家用制冷器具、家用空调器具、家用电热器具、家用电动器具等家用电器进行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观察、判断、推理、学习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级、高级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师和具有必要的家电产品测试修理仪表及工具设备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要求,现就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制造强国建设和劳动者就业创业需要,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促进普惠均等。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性、均等化,注重服务终身,保障人人享有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益和群众满意度。 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瞄准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加强对就业创业重点群体的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创业成功率,着力缓解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培训资源优化配置、培训载体多元发展、劳动者按需选择、政府加强监管服务的体制机制。 坚持统筹推进。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和职业素质培养,全面做好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等工作,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技能振兴与发展。 (三)目标任务。 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现培训对象普惠化、培训资源市场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2020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四)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组织实施体系。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怎么写

精心整理 技能培训工作总结怎么写 【篇一】 自进入公司近四月来,我持之以恒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公司、培养学习型干部、培育学习型员工”的精神,牢固树立“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的理念,以狠抓内涵管理、提高人的素质为重点,正潜移默化地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574人/5980 6天8 制度化、规范化、自觉化和长期化。 各部门的培训,只有安全生产小组启动了,其他部门没有行动。这是公司未来的发展的隐患。 介于上述,公司应启动“育才工程”,本着“淘汰不是目的,提高才是初衷,决不让一个员工掉队”的思想。在育才手段上,坚持“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的原则,突出学以致用,着眼高层和生产现场,在育才方式上,坚持抓“骨干”带“一般”,注重“梯次”培训,对基层员工的学习深造大开“绿灯”,用以解决企业像采购、行政、财务人才配置的青黄不接问题。针对生产急需课题实施现场教学。

通过近4月的观察,能洞察企业培训需要什么,能认真的做好培训课题,正追求着效果。为了更好的开展培训工作,为了更好的把高层愿望解码成培训内容,希望能看到公司的会议记录或纪要,或者直接参加公司的非机密性会议。 四、培训工作的努力方向: 1、培训制度的推行,培训队伍的组建,培训体系的建立。 2、在培训过程中,做到理论培训“五有”,即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教材、有培训教员、有培训教室、有培训考勤。 3 4 训。 5 6 7 8 9 10 11 12 13 功在岗位上进行、培训效果在岗位上体现,使其培训面达100%。 14、通过采取岗位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员工自学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岗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培训任务,实行培训计划执行率100%的工作目标。 15、搞好员工教育训练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开发好人力第一资源,进一步转变观念,激发员工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 16、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把员工培训跟踪考核档案作为年终业绩考核、晋升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1.如何参加就业前培训? 答:就业前培训是指城镇初次就业的劳动者按照国家“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所进行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掌握必要的就业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就业前培训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训练中心组织实施。 需参加就业前培训的人员,持户口本和毕业证书到当地就业训练中心报名,就业训练中心根据不同对象分类组织培训,对中专、职高、技校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行劳动法律知识教育和就业指导;对普通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1997年前(含1997年)毕业的须参加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1998年后(含1998年)毕业的须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取得就业前培训的相关证书后,到就业管理服务局办理《失业证》。 2.什么是就业准入?目前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有哪些? 答: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技术工种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2000年3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令(部6号令)发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规定从2000年7月1日起,对87个工种(职业)实行就业准入。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劳动者,就业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再上岗,并给予相应处罚。 目前,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石检验员、防腐蚀工。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沼气生产

解读《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解读《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题:提高就业质量,缓解技能人才短缺——解读《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职业技能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迈上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 四大措施推进“终身”制度特色发展 此次印发的意见中有一个独特的词语——“终身”。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更迭,如今一名劳动者单靠一项技能很难受用一辈子,“终身”二字如何体现? “意见中明确,‘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所以定位在覆盖、贯穿和适应这三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来解决‘终身’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 具体措施如何表现?汤涛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从覆盖培训对象上来说,既包括城市劳动者,也包括乡村劳动者,既包括就业人员,也包括准备就业人员; 从就业培训补贴上来说,只要是在岗、在职劳动或者工作,都可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且获得政府补贴,同样覆盖终身职业生涯;

从技能评价激励机制上来说,除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技能人员的专项业务能力外,职业技能培训也将纳入其中,并覆盖培训全程,以提高积极性; 从服务保障上来说,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大力倡导劳动者终身培训的理念,使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进行转变。 “这四点中的核心是第二点,即补贴培训的覆盖要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这是终身制度最重要的含义。”汤涛说。 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五年为超过130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始终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何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实现高质量就业发展,需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此次印发的意见中提出,要围绕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 “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在完善就业服务方面,需要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进一步发展,围绕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同时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着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开展的政府补贴培训近1700万人次,全国技能劳动者目前达到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 “持续广泛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为劳动者就业创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莫荣说。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相关文件为指示,以区有关政府部门和我校签订培训协议为基准,我们进行了XX年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共开设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家政服务、夏橙种植技术、柑桔种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五个专业,举办八个培训班,培训学员769人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为了确保学员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又不耽搁本职工作,我们广泛征求培训学员和相关领导的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段进行教学。这样既不耽搁××手中的农活,也满足××专业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培训质量。 培训地点的便利性。我校培训的地点不仅仅设置在学校,还根据学员的居住地点,我们把培训地点设在学员便利的地方。例如夏橙种植技术培训我们就设在村委会会议室,家政服务培训我们设在中学会议室,茶叶栽培和柑桔种植技术培训班我们分别设在茶叶加工厂及供销社大厅里……总之一切方便培训学员的原则。 教学内容的侧重性。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学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切实提高技能的效果。例如茶叶、柑桔、夏橙、生猪养殖等传统专业,培训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

是对于现代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及养殖、加工技术以及规模化种植及养殖、农畜产品新型销售方式,这些作为培训的重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还有家政服务业,作为技能要求越来越精细的行业,我们以现代家政业的理念和思维培训学员,使他们对家政服务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增强操作技能。 三、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技能培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年龄层,对于这样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来说,如果管理跟不上,则可能使学习流于形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此,我们把对学员学习过程的管理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人落实,环环落实。 健全制度。为了规范管理,我们针对移民技能培训学习方式的特点,制定了《培训教师管理制度》、《办公室工作制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并在开学典礼上由领导宣讲,将这些规章印发到每一位教师和学员手中。每次学员听课,班主任都要再次强调。并且着重强调出勤率必须达到90%以上,才能取得结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实行规范的请假制度,班主任跟班管理制度。 狠抓落实。 严格学习考勤记载。每天上课,都要实行学员签到,对于未到的学员班主任要问明事由,做到人人有记载,请假有事因。 严格量化评定。每期学员我们都要求做好听课笔记,写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标准版)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学校领导下,设置的专业工作机构,业务上接受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指导,日常工作与职业培训部合暑办公,由职业培训部统筹协调各教学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工作。各鉴定场地和实施设备与学校教学资源共享。 第三条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本校学生和社会人员服务,对劳动者职业技能资格进行考核鉴定。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职业培训部职责: 1、组织协调各教学部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订有关规章制度; 2、统筹全校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计划,审核职业技能鉴定经费预算和开支; 3、对技能鉴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比和经验交流。 4、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发展建设和规划,负责考评员队伍建设。

第五条系(部)职责: 1、指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负责本系(部)学生参加技能鉴定的宣传、报名登记和费用收取,统一缴学校财务处; 2、负责安排技能鉴定场地、设施设备,以及维护专用仪器; 3、与技能鉴定所一起协商安排本系(部)考评人员、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 4、负责本系(部)学生技能鉴定证书发放。 第六条技能鉴定所: 1、受理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的报名申请,对申请鉴定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签发准考证; 2、在己取得考评员资格的人员中,聘任相应工种、级别的考评员组成专业鉴定小组; 3、按照国家或市鉴定中心统一编制的试题,组织实施理论和操作技能鉴定; 4、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鉴定情况,并对鉴定合格人员办理核发证书手续; 5、协调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设备和场地,确保符合鉴定要求。 6、管理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 第七条技能鉴定所接受国家、市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遵守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并在市技能鉴定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业务工作。 第三章技能鉴定的实施 第八条每学期开学初,技能鉴定所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职业培训工作特点,制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并上报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计划包括:鉴定职业(工种)与级别、鉴定人数、鉴定日程安排、考评人员配备、试题来源等。面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工种分类表模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工种分类表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工种)分类表 A类 行业工种名称 服务中餐烹饪人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等)、西餐烹饪人员(西式 烹调师、西式面点师等)、心理咨询人员(心理咨询师) 机械 数控机床(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加工中心操作人员(加工中心操作工等)、机械热加工人员(焊工等) 制药生物技术制药(品)人员(生化药品制造工、发酵工程制药工、疫苗制 品工、血液制品工、基因工程产品工等)、药物制剂人员(药物制剂工、淀粉 葡萄糖制造工等) 其他文物保护作业人员、金属工艺品制作人员(景泰蓝制作工、金属摆件 工等)、雕刻工艺品制作人员(工艺品雕刻工等)、美术品制作人员(装饰美 工、雕塑翻制工、壁画制作工、油画外框制作工、装裱工、版画制作工等) B类 行业工种名称 文职行政事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师、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理 财规划师等)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员(电子商务师等)、物流师(物流师等) 服务调酒和茶艺人员(调酒师、茶艺师等)、营养配餐人员(营养配餐员等)、摄影化妆服务人员(摄影师、冲印师、艺术化妆师等)、验光配镜人员 (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等)、洗染织补人员(洗衣师、染色师等) 社区物业管理人员(物业管理员等)、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保安员、违 禁品检查员、金融守押员、灭火员、消防抢险救援员、防火员、建筑物消防员、火灾暸望观察员等) 塑料.化工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人员(有机合成工、农药生物测试试验工、 染料标准工、染料应用试验工、染料拼混工、研磨分散工、催化剂制造工、催 化剂试验工、涂料合成树脂工、制漆配色调制工、溶剂制造工、化学试剂制造工、化工添加剂制造工等)、信息记录材料生产人员(片基制造工、感光材料 制造工、感光材料试验工、暗盒制造工、废片.白银回收工、磁粉制造工、磁记 录材料制造工、磁记录材料试验工、感光鼓涂敷工等)、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加 工人员(橡胶制品配料工、橡胶炼胶工、橡胶半成品制造工、橡胶成型工、橡 胶硫化工、废胶再生工、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制品成型制作工等)、火工品制 造人员(雷管制造工、索状爆破器材制造工、火工品装配工、爆破器材试验工等)、煤化工生产人员(备煤筛焦工、焦炉调温工、焦炉机车司机、煤制气工、 燃气储运工等) 机械.电子机械冷加工人员(车工、铣工、刨插工、磨工、镗工、钻床工、 组合机床操作工、制齿工、螺丝纹挤形工、抛磨光工、拉床工、锯床工、刃具 扭作工、弹性元件制造工等)、机械热加工人员(铸造工、锻造工、冲压工、 剪切工、金属热处理工、粉末冶金制造工等)、特种加工设备操作人员(电切

技能鉴定培训总结

技能鉴定培训总结 在省供销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我社领导的高度重视的正确领导下,台州职业技 术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各相关县(市、区)供销社的密切协作,我站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 成了市社安排部署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为进一步开展职业鉴定工作打下坚 实的基础,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争取政府支持。实践证明,要认真做好一项工作,首先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台州市政府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有关单位给 予配合支持。各相关部门也非常支持供销社开展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xx年5月,台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xx年市 供销社在在编制《台州市供销社系统“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开展行业职业技能培训 鉴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为农服务项目,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开展培训鉴定。20xx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共举办4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3期农产品经纪人初级班,1期庄稼医生初级班,共有549人参加培训,468人通过鉴定,468人取得国家人社部统一颁发的初级资格证书。几年来,共组织了9期农产品经纪 人和1期庄稼医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共有1324人参加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其中1218 人通过统一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取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发的行业职业技能 初级证书,合格率达到91. 99%。培训和鉴定过程中,我们坚持对农民学员不收费的原则,还为部分经济困难的学员解决交通费用,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四)强化队伍建设。今年,我们又组织了5人参加了总社第31期供销合作社行业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评人员培训班,其中1人新取得考证员资格,考评员总人数达到9人,并有巡视员1名。在鉴定站运作过程中,我们明确了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分管领 导和经办处室,并落实了鉴定站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 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矗 (五)健全规章制度。今年,我们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要求,逐步建立健全了站长岗位 职责、处室工作责任、财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内容, 工作中严格按章办事,使整个鉴定工作能有序进行。我们还将《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办法》、《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办法》、《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工作守则》、《供销合作社行业特 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监考人员工作守则》、《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考场 规则》、《供销合作社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试卷运转管理办法》、《供销合作社行 业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7项制度制作成框上墙公示,以更好地指导开展行业职业技 能鉴定培训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总结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总结近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了全市职业院校学生统一鉴定,全市 10 所院校共1460 人参加了维修电工、汽车修理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车工、装配钳工六个工种的技能鉴定考核。 为了将同职业鉴定质量误差降到最低,逐步缩小县(区)和市直鉴定质量差距,全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统一鉴定采取同职业(工种)“统一时间、统一考核方案、统一试卷、集中检测”等措施,确保了统考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开展学生技能统一鉴定的同时,积极为全市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实施了理论免试政策,受到师生欢迎。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总结今日,中国消防协会在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四川)站启动今年灭火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来自四川21 个市(州)的政(企)专职消防队600 名队员参加首批初级灭火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 据悉,灭火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是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对从事灭火救援行业人员进行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5 个等级,分别对应国家职业技能资格中五、四、三、二、一级,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结果是从事消防行业的重要技能凭证。

此次在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四川)站开展的鉴定工作中,来自全省政(企)专职消防队的业务骨干XX 人,将分三批参考。 据了解,初级灭火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考试共有60 个科目,项目既有灭火员水带操法、个人防护器材穿戴,也有消火栓、消防电梯、防火卷帘使用方法及电梯与自动扶梯识别等。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工作总结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是技能培训和获证奖补的“天平”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者又是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是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获得鉴定合格人员获证奖补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培训人员是否真的学到技能,关系到培训机构是否在认真负责任的培训,还关系到国家专项资金是否保质保量的发放。这个工作就好似一个天平,一端举着职业技能鉴定,一端托着获证奖补资金。我们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希望在政策范围内,既能让群众获得真正的技能,又能让获证奖补资金稳稳的发放给技能培训人员,这个天平的那一端都不能有所闪失。因此,技能鉴定督导员一方面要严格把控技能鉴定考场,绝不允许有替考、代考、徇私舞弊等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严格审核每一份鉴定合格人员的获证奖补材料,以防止有技能培训人员鱼目混珠骗取国家统一发放的获证奖补资金。灌南鉴定中心质量督导员凭着一腔对灌南鉴定事业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位参与考核的学员都热情服务,并且严格按照技能鉴定获证奖补的规定,认真的核查获证奖补材料上的每一个信息,不能报的坚决不报,能报的坚决不少报,认真的当好技能培训和获证奖补之间的“天

管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管工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管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专用机械设备,进行金属及非金属管子加工和管路安装、调试、维护与修理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空间感和计算能力,准确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5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1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1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有必要设备的技能训练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从事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施方案

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施方案 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施方案 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实施办法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我省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劳社部发[]27号)、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和规范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湘劳社发[]100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规定,结合我省医药行业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鉴定工作必须适应市场和医药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医药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行业特点,坚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方向,把培养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我省医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有关政策规定 医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二)《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三)《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湘劳社[]230号)第五条规定:“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凡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职业(工种),就业和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第六十五条规定:“企业从事质量管理、检验、验收、保管、养护、营业等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国家有就业准入规定的岗位,工作人员需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 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指导、监督下,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处。 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在省医药学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及其市州培训工作站受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相关培训与鉴定工作。各自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工作。主要职能是: 1、制定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全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

2019年技能鉴定个人工作总结

技能鉴定个人工作总结 导语: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保证鉴 定工作的规范性。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技能鉴定个人工作总结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一)鉴定基本情况 按照XX年度鉴定计划安排,鉴定站进行了XX工种的技能鉴定。全年共鉴定XX人,其中XX工种XX人。完成全年计划的XX%。 (二)鉴定工作开展情况 1.认真做好年度鉴定计划。年度鉴定计划是对一年工作的统筹 安排,为充分体现鉴定引导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鉴定站提前对各单位鉴定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合各单位鉴定资源和鉴定人员实际情况,从XX等方面制定了科学性、可操作性较强 的年度鉴定计划,既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鉴定对各单位销售业务正常开展的影响,又满足了鉴定需求。 2.做好主干工种新版培训教材和试题集的订制和配发工作。按 照鉴定中心工作安排,为做好新旧题库的衔接,确保新教材征订数量准确无误,鉴定站在年初对公司各单位新 教材征订需求进行了调查。新版鉴定教材共订制XX套,其中 XX工种XX套。为及时将教材发放到各单位,在鉴定教材统一收到后,鉴定站提前将各单位所订教材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利用各单位人事部门人员来公司参加培训时机,将新教材发放到各单位,为各单位做好鉴定前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做好鉴定前培训工作,提高鉴定考核质量。按照考培分离的原则,为了保证员工能够真正掌握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技能,鉴定站在每批次鉴定前,积极与各单位联系,指导各单位采取自学、集中辅导、网络培训等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进行考前培训,并要求各单位按照《职业技能实施细则》要求,积极筹备,组织员工培训,保证培训学时。同时鉴定站通过不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执行不培训不鉴定。确保参加鉴定考生的培训效果,保证鉴定质量。 4.做好新版教材实操所需设施设备的配备工作。 新版鉴定培训教材和试题库的修订内容,紧密结合了近年来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自动化和信息化推广应用,教材内容和试题技能操作有比较大的调整。鉴定场地和鉴定设备的建设很重要,鉴定站积极与各单位协调,依托库站,增设设施设备、仪器仪表、工具等,搭建加油站管理系统信息化以及油库建立油库自动化考核操作平台,不 仅为员工达到提高自身技能、掌握新知识提供了保障,也为顺利开展鉴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5.坚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衔接,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服务。为真正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并重,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职工培训、考核与工资分配中的杠杆作用,今年6月下发了《操作技能人员技能津贴管理办法》,使员工凭技能得到岗位和晋升,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