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第九章翻译

PLC第九章翻译
PLC第九章翻译

锁存器定时器计数器

20095508王晓超

20095532赵洋

主题:

?锁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和MCRs

?设计实例

?内存位置和动作输出

目的:

?了解锁存器、计时器、计数器

?能够选择简单的内部存储器芯片

9.1简介

更复杂的系统是无法单独控制的组合逻辑。这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不能,或者选择不添加传感器来检测所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这样来估计系统的状态。PLC典型控制器使用包括;

第一次扫描的PLC——这表明PLC刚刚打开自一个输入打开/关闭——一个延迟计数的例子——等到有限量的事件发生锁存器或非锁存为了锁存或关掉它

一般的情况是基于两个问题“多少?”或“多久?”。基于此情况的一个例子显示装置在他图9.1。设备的输入是一个按钮。当按钮被推了输入设备打开。如果按按钮然后被释放出来并设备关闭,它是一个逻辑设备。如果当按钮就释放装置继续留任,将是一个类型的基于事件的设备。再次重申,该设备是基于事件的如果它之前能够作出一个或者更多的动作。如果设备响应的办法只有一个直接输入装置,这是合乎逻辑的。

图9.驱动装置

9.2锁存器

自锁就像是一个卡住的开关——当按它时会打开,并且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按释放它,把它关掉。锁存器在梯形图中使用一个锁存器指令和第二个非锁存指令,如图9.2所示。输出的L在输入A时将输出D。D将继续保持即使A断开。输出D将关闭如果输入B关闭并且输出U将工作如果一个输出已被自锁,将保持它的状态,即使电源已经关闭。

图9.2梯形逻辑锁存器

梯形逻辑图的操作在图9.2中附有时序图9.3。时序图显示随时间的输入和输出值。例如输入A开始的值低,短时间后变高,然后再次变低。当输入A打开输出也工作。输入和输出的变化造成了有延迟。由于程序扫描时间,这里的虚线代表输出扫描,检查和输入扫描(假设他们都非常短。)虚线间的是梯形逻辑扫描。考虑当A打开最初它未被检测到,直到出现第一个虚线。当梯形图扫描时有延迟到下一个虚线,然后在接下来的虚线输出。当工程关闭,正常的情况输出C关掉,但锁存输出D将继续保持,输入B将解锁输出D,输入B打开两下但是第一次没有足够时间检测扫描输出够长,所以它被忽略。第二次是在它解锁输出D并且输出D关闭。

这些线代表的PLC输入/输出时间。在这个时候所有的输出是更新,所有的输入都是在读。线之间的空间是梯形逻辑扫描时间。空间之间的线扫描时间是梯形逻辑。空间可能不同,如果不同部分的阶梯图每次执行通过梯行图。空间是plc的速度控制器,和一些梯形逻辑单元的程序。

图9.3为梯形逻辑时序图如图9.2

时序图如图9.3所示,有更多的细节比正常时间图如图9.4所示。短暂的脉冲通常不会被检测到,并将设计出一个系统通过延长长度的脉冲,或减少扫描时间。一个理想的系统会运行得太快,混叠是不可能的。

图9.4一个典型的时序图

一个更复杂的锁存器的例子如图9.5所示。在这个例子中的地址是一个美国micrologix控制器。输入开始于I/,然后一个输入量。输出开始于O/,其次是一个输出数

图9.5锁存器的例子

一个正常的输出应只在梯形逻辑,但锁和解锁指示可能出现多次。图9.5正常输出O/ 2重复两次。在程序运行时将检查第四行和改变0 /2在内存中的值(记住输出扫描之前不会出现阶梯扫描完成。)最后一行是解释并且改写O /2的值。基本上,只有最后一行将改变O/ 2

锁存器没有被所有PLC供应商使用,其他如西门子使用触发器。这些有类似的行为来锁存,但不同的符号所示图9.6。这里的触发器是一个输出块,是连接到两个不同的逻辑阶梯。第一级所示输入一个连接到S设置终端。当一个真的输出值Q真的。第二阶段有一个输入B 连接R重置终端。当B是真的输出值Q将被关闭。输出永远与Q相反,注意,S和R值等于L 和U值在之前的示例中。

图9.6触发器锁存值

9.3定时器

有四个基本类型的定时器在图9.7所示。一个on-delay定时器将等设定的时间后,梯形逻辑的一行已真正打开前,但它将立即关闭。一个延时定时器将立即打开时,行梯逻辑是正确的,但它将延迟关闭。例如一辆旧汽车。如果你转动钥匙点火,车不立即开始,这是一个on-delay。如果你把钥匙停止发动机,发动机不能停了几秒,这是关闭延迟。一个on-delay定时器可以用来允许烤箱达到温度之前开始生产。一个延迟计时器可保持冷却风扇在设定的时间后,烤箱已关闭。

保持计时器和所有的或关闭的时间为一个计时器,甚至如果计时器永远不会结束。一个nonretentive计时器开始计时每次都从零。典型的保持定时器包括跟踪时间在保持之前是必要的。一个非保留计时器可用于一个开始按钮来作一个简短的拖延之后,一个输送机开始移动。

例如一个Allen - Bradley TON计时器显示在图9.8,梯级有一个单输入A和一个功能块TON。(注::这个计时器块会看起来不同对于不同的plc,但它将包含相同的信息。)这个信息内的定时器的定时参数块描述。第一项是t4:0定时器数。这是一个储存定时器信息的位置在PLC中,T4:指示这是计时器内存和0表明,它是在第一个位置。时间基于1.0是表示将在1秒的间隔定时器。其他时间基于在秒的小数部分和倍数。预设延迟定时器,在这里是4。找到延迟时间乘以时间基准的设定值=4 *1.0s4.0s。累加器的值把当前值给定时器作为0。当定时器运行时累加器的值会增加,直至达到预设值。只要输入A闭合EN 输出也闭合。DN输出将会是错误的,直到当前值达到预定值。在编程的时候EN和DN的输出不能被改变,当调试一个梯形逻辑程序。梯形逻辑的第二行使用计时器DN输出控制另一个输出B。

图9.8 Allen-Bradley TON定时器

时序图在图9.8说明的TON计时器的运算有4秒的延迟。A计时器的输入,当定时器输入是真的,EN启用位定时器也将是真正的。如果累加器值等于预设值DN位值将被设置。否则,TT将被设置并且当前值开始增加。第一次A是真的,仅仅保持3秒在关掉它之前,这个值重置为零。第二次是真的,它在4秒以上。4秒后TT位关闭,并打开DN位。但是,当解除累加器使其为0并且DN位关闭

某一值能变成当前值当程序被下载这个值将会在计时器为第一次扫描。如果TON计时器没有被启用这个值将被重新设置为零。通常0将被设成预设值。

定时器在图9.9和图9.8中是相同的,除了是保持。最重要的区别是,当输入A关闭当前值不置0。因此定时器打开的更快,在定时器打开后不关闭。将显示一个重置指令之后,将允许当前值被重置为零。

图9.9Allen Bradley保持延迟定时器

一个延迟定时器显示在图9.10。这个定时器时间基准0.01秒,预设值为350,使总延迟3.5s。D N启用的定时器匹配输入。当输入A是真的DN位也打开。当输入A关闭时累加器开始计数。DN位只有关闭的时候输入A关闭很久,以便达到累加器的预设值。这种定时器不保持,所以当输入A真的,累加器重置

图9.10 Allen Bradley的延迟关闭定时器

off-delay定时器有较少的应用,因此许多PLC供应商不包含它们。

例子程序见图9.11。总共有四个定时器的使用在这个例子中,t4:1到t4:4。定时器指示显示有一个简化的符号与预设相结合作为延迟。所有四个不

同类型的计数器的输入I/1。输出O/ 1将打开当TON定时器t4:1达到时。四个定时器都可以设置输入I/2。

图9.11定时器的例子

这个例子的时序图如图9.12所示。I/1作为输入在TON和RTO定时器开始计数达到4秒然后打开。当我I/ 2打开真重置定时器并且他们开始计数在一秒钟后I/1关闭。然后输入被关闭TOF and RTF 定时器都开始计数,但没有达到4s的预设值。输入I/1再次打开TON and RTO定时器开始计数。TON定时器提前1s打开因为它有1s的存储在7-8s间。然后I/ 1关闭,再关闭延迟计时器倒计时,并达到4秒的延迟,然后打开。这些模式继续在整个图中。

图9.12时序图如图9.11

考虑短梯逻辑程序在图9.13控制了加热烤箱。该系统是始于一个Start按钮,密封在自动模式。这可以停止如果停止按钮推动。(记住:停止按钮一般是封闭的。)当汽车TON 定时器用于按喇叭的前十秒警告说,烤箱开始,之后的喇叭停止和加热线圈开始。当炉子关掉风机继续打吹300s或五分钟后。

图9.13定时器的例子

一个程序如图9.14所示,光将每秒闪一次。当PLC开始,第二个计时器将被关掉,T4:1 / DN的位会关闭,所以正常关闭输入到第一个定时器将在T4:0开始计时,直到它到达0.5s,当它完成后第二个定时器将开始计时,直到它达到0.5秒。在这一点上T4:1 / DN就会变成真的,和输入到第一次将成为关闭。然后T4:0重新设置为零,然后T4:1是重新设置为零。而且,过程再次开始开始。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计时器用于驱动第二个计时器。这种类型的安排通常是为级联,可以使用两个定时器。

图9.14另一个定时器的例子

9.4个计数器

有两种基本的计数器类型:计数和倒计时。当输入一个计数,累加器值将增加1,如果累加器值达到预设值计数器Dn位将被设置。一个倒计时计数器将减少累加器值到预定值。

Allen Bradley计数指令如图9.15所示。这个在PLC指令需要内存来存储值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是C5:0。这个C5:表明它是反计数,0表明它是第一的位置。这个预设值是4中的值在当前值是2。如果输入从关闭到打开值当前值将增加值3。如果A关闭,然后设定值将增加到4,DN位将继续。计数可以高于预设值。如果输入B是真的当前值将变为零。

图9.1Allen Bradley计数器

倒数计数器是非常相似的计数计数器。而且,他们其实可以同时使用相同的内存位置计数器。考虑图9.16中的例子,例如输入I/1带动计数指令计数器c5:1。输入I/2驱动倒数计数器指令相同的位置。预设值计数器存储在内存中的位置c5:1这样的计数和倒计时指示必须具有相同的预设。输入I/3将重置计数器。

图9.1计数器的例子

时序图如图9.16所示,计数器的工作。如果我们假设,累加器从0开始,然后I/ 1输入导致其数量上升到3在原来c5:1。它重置输入I/3和当前值为零。输入/I1脉冲,使当前值值再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值5。输入/2然后使当前值下降到3以下,计数器又一次关闭。输入I/1使它增加,但是输入/I3重置当前值回零,并继续跳动直到达到3。

图9.17中的程序用于删除5每十个部分从传送带上与气缸。当检测到的部分是两个计数器将会增加它们的值为1。当第六部分到达第一个计数器就会完成,从而允许气动缸体触发后的任何部分在第五个后。第二个计数器第11部分将继续下去,直到检测并随后的两个计数器将会重置

图9.17计数器例子

中西翻译简史论文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外国语学院期末考试卷 《 中西翻译史》 (课程论文) 学号: 201252060220 姓名: 温立媛 班级: 翻译2班 成绩: 评语: (考试题目及要求) 本课程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择中西翻译史范围内的某翻译思想家、某翻译流派、某翻译思潮进行介绍。论文使用汉语写作,字数为1500-2500字。组成部分如下: ● 中英摘要:要求200字。 ● 关键词:要求3~5个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 引言:是对研究背景、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与价值等的简要说明。 ● 分析与讨论:其实质就是论证,可以采用类比、例证、归纳、演绎等丰富多样 的论证方法。 ● 结论:应涵盖本研究的结果、该结果的创新以及理论和实践意义等。 ●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参见《中国翻译》。 ● 注释:统一采用夹注的形式。 提交时间 2014年7月1日 教学对象 翻译系2012级1、2班本科生 ● 格式要求 统一采用A4纸型。课程论文中文题目(楷体,3号,加粗);课程论文正文:英文字 体用Times New Roman ,中文正文用宋体(字号5号。)页面上边距为3厘米, 下、左、右边距为 2.3厘米。页眉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 页脚排阿拉伯数字的页码,居中。页面行间距为1.5倍。要求上交纸质版一份;电子版一份由班长打包集中发至zhouyali2009@https://www.360docs.net/doc/c513035055.html, 。 装 订 线

浅析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观 【摘要】道安是一位翻译理论家,在佛经翻译理论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三不易”谈到佛经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个因素导致了佛经翻译的不容易。本文从来源和内容两方面对道安“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进行简单的解读,以便于人们更好地了解道安的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安,五失本,三不易 【Abstract】Dan’an, a translation theorist who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Buddhist sutras, put forward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ought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word order, work of esence and detail or simplification.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disceses the factors of times, readers and translators that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 faces. It is these three factors that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Buddhist sutra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simple explanation of “Five Losses of Source Texts and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on its origin and content, so that peopl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ao’an’s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se theories have an revealing effect on modern translation. 【Key words】Dan’an, five losses o f source texts, three difficulites in translation 一、引言 道安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位佛教领袖,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以及佛经翻译具有积极贡献。在佛经翻译方面,虽然道安没有直接参与,但是对佛经的翻译却有着很大的贡献。他整理了已译出的经典,撰成了中国第一部“经录”——《众经目录》,这为后来系统翻译佛经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有了这样的注疏和经录,佛经翻译才能承前启后,循着正规发展。他也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其所撰《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译论。原文如下:“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也。三者,梵语委悉,至于“咏叹”,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查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

中西翻译简史 期末

1.谢天振教授以什么为依据将中西翻译史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翻译观念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 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结合人类对翻译活动认识的发展以及翻译在各历史阶段的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把中西翻译史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①以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奠定了人类对翻译的最基本的认识, 确立了翻译的基本理念,如直译、意译、可译、不可译等问题。 ②以文学(也包括一定社科)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丰富、深 化了人类关于翻译的基本理念,并产生了针对各种文类、题材作品的翻译理论。 ③以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把翻译带入了职业翻译时代,为 传统的翻译理念注入了新的、不同于建立在宗教文献翻译和文学翻译基础上的翻 译理念,同时也促进了当代翻译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2.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三个阶段: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①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子僧徒为辅助力 量。此时期的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们的自主下分散进行的。 ②古代印度佛经原无写本,译者没有原本,所以早期翻译佛经,全凭口授。 ③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 ④译经僧侣一般都采用直译法,译文晦涩难懂。 ⑤具有很强的中国化倾向,翻译中介绍的哲学名词、概念往往是从当时流行的道家 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 从两晋到南北朝时期; ①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选拔大批人才参加翻译活动,由前 一阶段的私译转入官译,由个人翻译转入集体翻译。 ②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翻译同时带有研究的性质。 ③此阶段的翻译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 ④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上有所进步。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 彦琮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多采用意译,译文质量较前一 阶段有多提高,但有时可能会因为润色过多而导致对原文信息的变异。 从隋唐到北宋时期 ①宗教阐释的过程与翻译的过程译经被分开,译场相当完善,但规模变小,每个参 与者在专业知识上极为挑剔,有专门职位,最兴盛时多达11个。 ②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③各地僧院设立翻译学校,但译主仍然借重外人。 ④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导致中国佛经翻译活动从公元11世纪迅速衰落,译场时代随之 结束,佛经翻译逐渐转为个人行为。 3.译场是如何发展完善的?唐代译场与现代的团队翻译有何异同?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此时的佛经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由外国僧人担任

PLC外文文献翻译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s a digital computer used for automation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cesses, such as control of machinery on factory assembly lines, amusement rides, or lighting fixtures. PLCs are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and machines. Unlike general-purpose computers, the PLC is designed for multiple inputs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extended temperature ranges, immunity to electrical noise, and resistance to vibration and impact. Programs to control machine operation are typically stored in battery-backed or non-volatile memory. A PLC is an example of a real time system since output results must be produced in response to input conditions within a bounded time, otherwise unintended operation will result. 1.History The PLC was invented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American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were initially adopted by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here software revision replaced the re-wiring of hard-wired control panels when production models changed. Before the PLC, control, sequencing, and safety interlock logic for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s was accomplished using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relays, cam timers, and drum sequencers and dedicated closed-loop controllers. The process for updating such facilities for the yearly model change-over was very time consuming and expensive, as electricians needed to individually rewire each and every relay. In 1968 GM Hydramatic (th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ivision of General Motors) issued a request for proposal for an electronic replacement for hard-wired relay systems. The winning proposal came from Bedford Associates of Bedford, Massachusetts. The first PLC, designated the 084 because it was Bedford Associates' eighty-fourth project, was the result. Bedford Associates started a new company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manufacturing, selling, and servicing this new product: Modicon, which stood for MOdular DIgital CONtroller. One of the people who worked on that project was Dick Morley, who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ather" of the PLC. The Modicon brand was sold in 1977 to Gould Electronics, and later acquired by German Company AEG and then by French Schneider Electric, the current owner. One of the very first 084 models built is now on display at Modicon's headquarters in North Andover, Massachusetts. It was presented to Modicon by GM, when the unit was retired after nearly twenty years of uninterrupted service. Modicon used the 84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中西翻译简史期末总结 本学期,有幸选了赵老师的中西翻译简史课,目睹了赵老师作为目前中国译界大师的风采,收获颇多,感触颇深。翻译的学习中实践很重要,同时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赵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了解的中外翻译历史,对于翻译界众多著名的大师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关于中西翻译历史,赵老师在本学期初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中外翻译的兴起、发展与成果,使我们对中西翻译史有了宏观的了解。做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中西翻译史学习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翻译简史课上,我们首次看到了赵老师用其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构思为我们展现的中西翻译历史画卷,内容丰富,画面宏伟壮观。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折服于赵老师的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其次,在微观上,老师位我们详尽介绍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其中包括鸠罗摩什、道安、僧睿、僧佑、罗xx、james legge、william edward soothill等等。老师对翻译大师及其作品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是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这也教会了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许多翻译理念和译著,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在

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长补短,稳步前进,同时做一个有思想的译者。 此外,本学期课程,以博客为平台,我们有幸欣赏到赵老师的众多翻译作品,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与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翻译《三字经》、《道德经》等中国古典文学的心得体会,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心底对老师产生的由衷的敬意。 最后,经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的翻译理念有了质的飞跃,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赵老师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在此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将会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期待老师为中国的翻译事业开辟更辉煌的明天。 XX年6月28日

第九章翻译

1.介绍 热影像成功的解释已在许多应用领域。这包括确定岩石类型和结构等不同的任务映射,定位的地质断层,土壤类型和土壤水分,灌溉渠道渗漏定位,确定火山的热特性的研究,从植被蒸散冷泉水,定位,定位的温泉和间歇泉,范围的确定、湖泊和河流中的热羽流的特点,研究水体的自然循环模式,确定积极的森林火灾的程度,并在垃圾填埋场或煤矸石山子表面火灾定位。 最热的扫描操作,如地质填图,土是定性的本质。在这些情况下,通常是不需要知道绝对的地面温度和发射率,而是研究在一个场景中的辐射温度的相对差异。然而,一些热扫描操作需要以定量的数据分析来确定绝对温度。一个例子是热扫描作为执法工具因自然资源的国家部门监测从核电厂排放地表水的温度下使用。 不同时代的一天可以利用热扫描研究。许多因素影响的最佳时间为热工数据的选择。任务规划和图像的解释必须考虑温度日变化的影响。的重要性日的影响如图1所示,这说明相对辐射温度的土壤和岩石与水的一个典型的24小时期间。请注意,黎明前,一个准平衡状态是达到这些材料的温度曲线的斜率是非常小的。天亮后,这种平衡被破坏和材料的热身,一个峰值,达到某个下午。最大场景对比度通常发生在这个时间和冷却发生之后。 极端的温度和加热和冷却速率可以经常提供的一个对象的类型和条件的重要信息。注意,例如,水的温度曲线。有两个原因都是独特的。首先,它的温度范围内,土壤和岩石相比是很小的。第二,它达到的最大温度的一个或两个小时后,其他材料。作为一个结果,地表温度通常高于水一天,低于水的温度在夜间。黎明和日落后不久,附近,水和其他特征相交曲线。这些点被称为热交换和表示时间在该温度下无辐射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两种材料。 确定对任何地球表面材料温度变化率的极端,在其他事情上,通过材料的热导率,容量,和惯性。导热系数是衡量在热通过料率。例如,热量通过金属的速度远远超过通过岩石。热容量确定如何以及材料储存热量。水比其他类型的材料有很高的热容量。热惯性是衡量一种材料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它与材料的电导率,容量增加,密度。在一般情况下,具有高的热惰性材料具有更均匀的表面温度在白天和夜晚比低的热惰性材料。 白天,阳光直射的差异加热物体根据其正常的特点和太阳光的吸收,主要是在光谱的可见光和近红外部分。反射的太阳光可以利用3到5μ米波段图像是重要的。虽然反射的阳光几乎没有直接影响,利用8至10μ米波段图像,白天图像包含热的“阴影”在凉爽的地区被阳光直接照射的物体如树木,建筑物,以及一些地形特征。同时,根据自己的定位山坡接收差分加热。在北半球,朝南的斜坡上得到更多的太阳能加热比朝北的山坡。许多地质学家喜欢“黎明”意象为他们的工作,因为这一天的时间提供了合理的稳定的温度的时间最长,和“影子”和坡向的影响最小化,然而,在黑暗的时期飞机导航在选定的热图像采集区域是比较困难的,在那里的地面特征不能被试容易看到。其他物流也进入热扫描任务的时间。例如,扫描从电厂运营废水通常必须在发电高峰时期进行的。 2. 机载红外光谱进行调查 航空热红外调查没有取得多数地区的航空测量;因此必须在感兴趣的区域。红外图像的获取成本大约是三倍,空中拍摄的照片,虽然成本每平方公里减少作为调查的面积增加,红外调查的两种基本类型:单段线和马赛克覆盖。一个飞行线在一个小的测试网站是简单的计划和

第九章 翻译技巧(五)

第九章翻译技巧(五):转换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7种:①词类转换,②句子成分转换,③表达方式转换,④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⑤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⑥主动式与被动式转换,⑦分句转换。 一、词类转换 词类转换是指英语中的某一词类译成汉语时转换成另一词类。 (一)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或副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1) The cultivation of a hobby and new forms of interest is therefore a policy of first importance to a public man. 因此,对于一个从事社会活动的人来讲,培养一种爱好和新的情趣方式,乃是至关重要的对策。 (2) The Red Army Men marched on bravely against the piercing wind. 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英勇前进。 (3) All were unconscious that this experience was a test of character; and, when the first excitement was over, felt that they had done well, and deserved praise. 大家都没有认识到这番经验却是一次个性的考验,最初的兴奋过去以后,又觉得自己已经干得不错了,理应受到赞扬。 (4) He appeared at her side, breathing audibly, a moment after she reached the stop. She gazed ahead, rigid. 她到车站不一会儿,他便出现在她的身旁,听见他喘息的声音。她凝视着前方,表情严峻。

基于PLC相关的毕业设计外文翻译(可编辑修改word版)

毕业论文(设计)外文翻译 题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 系部名称: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2014 年3 月XX 日

译文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 引言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际是一个工业控制系统(近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用处理器来取代微控制器),在软件和硬件都配备的条件下,适合应用于工业环境。PLC 的发明是相当必要的,它代替了传统的依靠由继电接触器电路来控制电机。PLC 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它的输入信号和工作状态来确定输出。用户通常是通过软件或编程输入一个程序,来输出所需要的结果。 如图 8-1 所示,PLC 是由典型的黑色构件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它的输入和输出, 因为在这些模块上,工业环境会给 CPU 一个输入线,所以很有必要将 CPU 模块隔离以保护其免遭有害的影响。程序单元通常是用计算机来编写程序(一般是梯形图)。 1.1CPU 的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一个 PLC 的主控制器。一般 CPU 本身是一个微控制器。通常这些都是 8 位微控制器,如 8051 ,现在的这些是 16 位和 32 位微控制器。潜规则是,你会发现用在 PLC 控制器上的微控制器多数是由日本生产的日立和富士通,欧洲的西门子控制器,和美国的摩托罗拉微控制器。CPU 也负责通讯,与 PLC 控制器的其它部分相互联系,如程序执行,内存操作,监督输入和设置输出。PLC 控制器拥有复杂的程序用于内存检查,以确保 PLC 内存不被损坏(内存检查是为了安全原因而作出的)。一般来说,CPU 单元多数用来检查 PLC 控制器本身,所以有可能出现的错误很早就会被发现。你可以简单地看任何 PLC 控制器,查看错误信号在发光二极管上的种种指示形式。 1.2内存 系统内存(今天主要是在 FLASH 技术上实现)用于一台 PLC 的过程控制系统。除了 这个操作系统它还包含用户程序将梯形图翻译成二进制的形式。 FLASH 存储器的内容仅在 用户程序改变下可以改变。PLC 控制器较早被用来代替闪存,EPROM 存储器代替了那些只能依靠紫外线灯等擦除内存并依靠程序员来编程的 FLASH 存储器。在 FLASH 技术的作用下这个过程被大大的缩短了。重组程序内存通过程序中的串行通讯用于应用程序开发。使用内存被划分成多个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块。存储器某些部分用来存储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一个 输入信号的实际状态是用 1 或0 存储在一个特定的存储位。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在内存里都有一个位与之相对应。内存的其他部分用来存储用户程序中使用的变量以及变量的内容。例如,定时器的值和计数器的值都将被存储在这部分内存里。 1.3PLC 控制器的编程 PLC 控制器可以通过计算机(常用的方式)进行编程,还可以通过手动编程器(控制台)编程。这实际上意味着如果你有需要的编程软件那么每个 PLC 控制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编程。今天的传输计算机是非常适合在工厂对 PLC 控制器进行编程的。这对工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系统被刷新,重新读取正确的程序到 PLC 就很重要。还可以定期检查 PLC 中的程序是否改变了。这有助于避免在工厂车间发生危险状况(部分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通信网络,定期检查项目中的 PLC 控制器,以确保执行的程序是正确的)。

plc外文翻译

1 Bit Logic In structi ons 1.1 Overview of Bit Logic In structi ons 1.1.1 Description Bit logic in structi ons work with two digits, 1 and 0. These two digits form the base of a nu mber system called the binary system. The two digits 1 and 0 are called binary digits or bits. In the world of con tacts and coils, a 1 in dicates activated or en ergized, and a 0 in dicates not activated or not en ergized. The bit logic in struct ions in terpret sig nal states of 1 and 0 and comb ine them accord ing to Boolea n logic. These comb in ati ons produce a result of 1 or 0 that is called the “result of logic operati on ” (RLO). The logic operations that are triggered by the bit logic instructions perform a variety of fun cti ons. There are bit logic in structio ns to perform the followi ng fun cti ons: ---| |--- Normally Ope n Co ntact (Address) ---| / |--- Normally Closed Con tact (Address) ---(SAVE) Save RLO into BR Memory XOR Bit Exclusive OR ---()Output Coil ---(# )--- Midli ne Output ---|NOT|--- In vert Power Flow The followi ng in structio ns react to an RLO of 1: ---(S ) Set Coil ---(R ) Reset Coil SR Set-Reset Flip Flop RS Reset-Set Flip Flop Other in structi ons react to a positive or n egative edge tran siti on to perform the followi ng functions: ---(N)--- Negative RLO Edge Detectio n ---(P)--- Positive RLO Edge Detectio n NEG Address Negative Edge Detectio n POS Address Positive Edge Detectio n

plc外文翻译

1 Bit Logic Instructions 1.1 Overview of Bit Logic Instructions 1.1.1 Description Bit logic instructions work with two digits, 1 and 0. These two digits form the base of a number system called the binary system. The two digits 1 and 0 are called binary digits or bits. In the world of contacts and coils, a 1 indicates activated or energized, and a 0 indicates not activated or not energized. The bit logic instructions interpret signal states of 1 and 0 and combine them according to Boolean logic. These combinations produce a result of 1 or 0 that is called the “result of logic operation” (RLO). The logic operations that are triggered by the bit logic instructions perform a variety of functions. There are bit logic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 |--- Normally Open Contact (Address) ---| / |--- Normally Closed Contact (Address) ---(SAVE) Save RLO into BR Memory XOR Bit Exclusive OR ---( ) Output Coil ---( # )--- Midline Output ---|NOT|--- Invert Power Flow The following instructions react to an RLO of 1: ---( S ) Set Coil ---( R ) Reset Coil SR Set-Reset Flip Flop RS Reset-Set Flip Flop Other instructions react to a positive or negative edge transition to perform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N)--- Negative RLO Edge Detection ---(P)--- Positive RLO Edge Detection NEG Address Negative Edge Detection POS Address Positive Edge Detection

【中西翻译简史】

翻译史复习重点 依据历史上主流翻译对象的变化,中西翻译发展史可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一,宗教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宗教翻译阶段,宗教典籍翻译开启了中西翻译史的帷幕。 二,经典名著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文学翻译阶段,文学翻译丰富、深化了对翻译的认识。三,实用文献为主要翻译对象的非文学翻译阶段,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历史,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P45~53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此时翻译阶段为佛经翻译的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以口授相付,不听载文“。译者多为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此时的翻译方法为集体翻译,称为”译场”包括三部分:口译(传言)记录(笔受)检验(证义)。此时多采用直译法。 2.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此时由于统治者对佛

教的逐渐接受,佛经翻译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脱离了私人的小规模翻译,变为大规模的译场,由私译转为官译,由个人翻译转为大规模的集体翻译。佛经翻译采用传译和讲习相结合的方法。由于译出的经典不断增加,佛经的目录整理应运而生。总体来说,翻译理论和技巧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的总结与整理。道安总结出“五失本,三不易”的佛经规律。彦宗提出“八备说”,鸠摩罗什主张“依实出华”。译文质量较前一阶段有多提高。此时多采用意译。 3.隋唐北宋时期:此时的翻译活动与之前有明显不同,译场较大程度缩小规模,译场在参加人员方面极为挑剔,只有具备特殊能力的僧人或世俗官员才能参加,除工作人员,其它人禁止入内。各职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培养新一代译者,各地僧院设立翻译学校。然而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导致中国佛经翻译活动从公元11世纪迅速衰落,译场时代随之结束。 佛经翻译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哪些影 响?P56~57

PLC控制系统外文翻译

附录 Abstract: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n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control applications, and PLC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to ensure normal operation should be noted that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give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PLC Industrial Control Interference Wiring Ground Proposal Description Over the year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LC) from its production to the present, to achieve a connection to the storage logical leap of logic; its function from weak to strong, to achieve a logic control to digital control of progress; its applications from small to large, simple controls to achieve a single device to qualified motion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across the various tasks. PLC today in dealing with analog, digital computing, human-machine interface and the network have bee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capacity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he field of control of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ⅡPLC application areas Currently, PLC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petroleum, chemical, power, building material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 textil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entertainment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 use of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1. Binary logic control Replace traditional relay circuit, logic control, sequential control, can be used to control a single device can also be used for multi-cluster control and automation lines. Such as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printing machine, stapler machine, lathe, grinding machines, packaging lines, plating lines and so on. 2. Industrial Process Control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 are some,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flow, level and speed, the amount of continuous change (ie, analog), PLC using the appropriate A / D and D / A converter module, and a variety of control algorithm program to handle analog, complete closed-loop control. PID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adjustment is generally used as a conditioning method was more. Process control in metallurgy, chemical industry, heat treatment, boiler control and so forth have a very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3. Motion Control PLC can be used in a circular motion or linear motion control. Generally use a dedicated motion control module, for example a stepper motor or servo motor driven single-axis or multi-axis position control module, used in a variety of machinery, machine tools, robots, elevators and other occasions. 4. Data Processing PLC with mathematics (including matrix operations, functions, operation, logic operation), data transfer, data conversion, sorting, look-up table, bit manipulation functions, you can complete the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Data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中西翻译简史第章课后 习题部分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第七章 1、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翻译作品有哪些有何特点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始于东汉末年,不过与翻译佛经的”译场“不同,这些翻译往往由译僧独自完成,所译内容也比较零散,是佛经翻译的附属或附产品,而非系统的介绍。 3、我国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有哪些特点对我国的科学和文化发展有何作用 此阶段是从19世纪开始,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的只是分子产生了普遍影响。此时的各人文学科渐渐自成体系,而此时社会腐败,仅有少数有识之士注意到西学的优越之处,但仍不把它作为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其地位远不及中国的学术思想。鸦片战争战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激起思想先进者向西方学习的欲望,以达到“维新”之目的。这就促成了西方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P118 清末译出的科学书籍的知识就内容而言,清末译出的书籍比较浅显。数量上看,清末73年约2100种,而民国时期译出的有10700种左右,五四后,科技译着的数量是清末的十倍。且质量较高。林则徐设立译馆,翻译西方书刊报纸,积极搜集西方信息。译出了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类知识的《四洲志》。它是当时介绍最齐备,最新颖的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图书。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大量介绍外国自然,地理,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徐继畲通过采访来华传教

士,商人等编着了《灜环志略》,第一本中国人全面介绍世界地理的书籍。虽然他们不通外语,但是较早重视并组织翻译外国资料,为同时代的人了解外部世界做出了贡献。梁启超等一批富有世界眼光的思想家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强烈要求改革。此时的大量西方知识,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各类翻译出版机构也先后翻译出版了大量科学技术文献和教科书。传播了化学,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为中国介绍了不少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 第九章 1、以佛经翻译为例,翻译活动在哪些层面上悄然改变了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P141 自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翻译开始了将近千余年的翻译历程。中国的语言,文学,文化更是经由翻译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1.佛教典籍的翻译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语言。P143 佛经翻译不仅

精品中英文外文翻译--PLC和微处理器-定

Introductions of PLC and MCU A PLC is a device that was invented to replace the necessary sequential relay circuits for machine control. The PLC works by looking at its inputs and depending upon their state, turning on/off its outputs .The user enters a program, usually via software or programmer that gives the desired results. PLC are used in many “real world” applications. If there is industry present, chances are good that there is a PLC present. If you are involved in machining, packaging, material handling, automated assembly or countless other industries, you are probably already using them. If you are not, you are wasting money and time. Almost any application that needs some type of electrical control has need for PLC. For example, let’s assume that when a switch turns on we want to turn a solenoid on for 5 seconds and then turn it off regardless of how long the switch is on for. We can do this with a simple external timer. What if the process also needed to count how many times the switch individually turned on? We need a lot of external counters. As you can see, the bigger the process the more of a need we have for a PLC. We can simply program the PLC to count its inputs and turn the solenoids on for the specified time. We will take a look at what i s considered to be the “top 20” PLC instructions. It can be safely estimated that with a firm understanding of there instructions one can solve more than 80% of the applications in existence. That‘s right, more than 80%! Of course we’ll learn more than jus t these instructions to help you solve almost ALL your potential PLC applications. The PLC mainly consists of a CPU, memory areas, and appropriate circuits to receive input/output data, as shown in Fig. 19.1 We can actually consider the PLC to be a box full of hundreds or thousands of separate relays, counters, timer and date storage locations. Do these counters, timers, etc. really exist? No, they don’t “physically” exist but rather they are simulated and can be considered software counters, timers, etc. These internal relays are simulated through bit locations in registers. What does each part do? INPUT RELAYS-(contacts) These are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y physically exist and receive signals from switches, sensors, etc... Typically they are not relays but rather they are transist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