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填空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填空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概念填空

五年级科学概念姓名

生物与环境

1、绿豆芽发芽实验中,实验组受光照,对照组用不透明物罩住。实验改变了的条件是。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3、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4、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

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6、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水方向生长。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的环境。

8、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的需求。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环境。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一般指,直接或

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消费者一般指。

1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14、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15、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1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1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它们之间也是互相、相互的。

18、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根据各自不同进行搭配,有条件的还

要。

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

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2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形成一个的

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

2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国家公园。

23、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自然保护区。

24、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作用。

25、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2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7、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

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光姓名

1、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在月亮、镜子、点亮的日光灯、太阳、星星中属于光源的是、、。

2、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的方位照射有关。

3、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陶瓷盆,所产生的影子不同、不同。

4、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大小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不同。

5、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也叫反光。

生活中我知道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有、、、、、、、等。

8、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相同。

9、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和发生变化。

10、阳光下,上午的影子,下午的影子,的影子最短。

11、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以每秒约的速度

传播的,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光到达地球约需要分钟。

12、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的现象能证明光是以形式传播的。

13、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侧。

14、教室的墙面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光的。

15、光强,得到的温度就;光弱,得到的温度就。

16、太阳灶就是利用能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17、不能用或直接看太阳。

18、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就是瞳孔。当光强时,瞳孔会;当光

弱时,瞳孔就会。

19、在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中,升温最快的是。

2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的时候在和,最短的时候是在。

2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22、奥运会圣火是利用聚光聚热取得的。

23、反射光是以传播的。

24、深色物体的反光能力而吸热能力。浅色物体的反光能力而吸热能力。

25、古代,人们用(也称)来记时,其原理是物体的影子随

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6、凸透镜是根据光的原理制成的,而凹面镜则是通过光的聚光的。

27、光传播时,遇到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

区,这就是。

2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

从而发现了氧气。

29、在阳光下,同一种黑色纸袋按和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比较快。

30、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

空中的位置。

31、晚上灯亮后,就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灯光照在书上,灯又从书到人的

眼睛里的缘故。

32、太阳能热水器是将转化成。制作中用到的原理有吸热,

聚光,,等原理。

33、阳光下测得影子长5米,如果一会儿变短,则发生在;如果一会儿变长,

则发生在。

34、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同一光源从的方位照射有关。

3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阳光下,旗杆的高度是影子的2倍,则物体的高度都

是影子的2倍。

36、物体在、光源和影子在物体的。

37、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1、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有关。2、影子的形状

变化光源照射得到物体的有关。3、影子的长短(大小)变化与物体同光源的有关。

38、物体影子与太阳方向。

39、一天中早晨物体影子,正午,傍晚又了。

40、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物体向着光的一面、背光的一面。

41、凹面镜、凸透镜把光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光很,温度很。

地球表面的地形姓名班级

1、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

2、地球表面的地形主要有、、、和。

3、和可以使地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

4、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两个挤压撞击而形成的。

5、地球的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和三部分。

6、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出地面,形成。

7、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内。

8、火山和地震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

9、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

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现在的。

10、火山和地震会对地球表面的变化是的,但是地球板块的挤压、摩擦和拉伸有时

也是的,如的形成,的形成都是非常缓慢的。

11、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但是火山灰也是一种很好的,海底火山爆

发还会形成新的。

1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有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和的

活动。

13、由于受、、或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14、岩石的风化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许多美丽的。地球表面形成的

海洋、陆地、高原、平原、山脉等多样的地形,离不开地球和各种的作用。

15、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是一个的过程,短期内岩石变化虽然,但是还

是一直在发生。

16、土壤是、、、、、、和等物质

的混合物。

17、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大小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和,

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而所用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和

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

18、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和等因素有关。

19、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和很容易被径流带走。地表径流的流

速越大,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20、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大河的流域。

21、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

22、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颗粒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23、上游的河床布满了,中游的河床堆积了很多,下游的河床堆满

了。

24、自然界每时每秒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的发生。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

流失,而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因此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25、除了流水,还有、、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

蚀和沉积。

26、人们采取了加强、、和等措施,以

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27、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排列为、、和。

28、岩石的、雨水的、河流的都可以让地表的形态发

生变化。

29、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即给人们带来,也给人们带来。

30、地球上海洋、陆地。

31、在地球内部、越往下,温度越,压力越。

32、地球深部的物质像一锅煮热的,在不断运动。

33、岩石→(风化)岩石→(继续风化)和。

34、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35、河流是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36、河流对土地不但有作用,而且也有作用。

37、河流坡度较大的地方水流速度大,容易发生。坡度较缓的地方水流速度小,容

易发生。

38、自然界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现象发生。侵蚀使土地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

积了低洼的地方。

运动和力

1、常见的力有:、、和。

2、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和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和

的。

3、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的。

4、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的压

力,这个力就是。重力是物体由于力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5、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原来的力。

6、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长度越。

7、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放开气球的气嘴,气球里的气体就会喷出,从而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动小车向前运动。这个推动小车运动的力叫。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

用的力。要使运动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施加。

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

上则统一规定用“”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用“N”表示。

10、进行测力计读数时,眼睛应刻度板。从下往上看,读数会变,从上往

下看读数会变。

1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的特征制成的。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

13、手按在桌子上拖动,会有一个力阻碍手的运动。这时因为手和桌面之间有。

14、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 ;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15、物体越轻,运动时的摩擦力越,物体越重,运动时的摩擦力越。

16、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方式(和)因素有关,对

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滑动的摩擦力。

17、摩擦力有时,有时,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18、在同一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比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19、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的作用。

20、滚珠轴承是一种将转变为的装置。

21、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时摩擦。铅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摩擦。

2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23、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

24、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25、用同一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在车轴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

26、用同一气球驱动小车,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27、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28、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从滑梯上往下滑,都是受到的作用。

29、弹簧测力计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30、自行车的、、、都要增大摩擦力。而、需要减小摩擦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第一单元 1.植物的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份、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9.校园花园食物链: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生产者:蔷薇花;消费者:蚜虫、瓢虫、小鸟。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食物网。 12. 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个湖泊、一片树林、一个海洋。 13.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螳螂、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17.受国家保护的动物:猎隼、大熊猫、扬子鳄、藏羚羊植物:甘草、发菜、水杉、珙桐 18、设计题:绿豆芽发芽需要什么条件(作业本P1) 例:种子发芽与水分的关系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在国际上简称科学,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把它分解成物理、化学、生物等分支。在科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统一制定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围绕核心概念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内容,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分布。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论对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课程改革,还是对小学科学、初中科学(或者物理、化学、生物等)的课程改革,以及推进STEAM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合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考虑到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1],我们将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内化的带有科学学科特性的品质,是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科学学科的本质,系统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总结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建构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科学观念及应用 “科学观念与应用”是学生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用科学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仅要重视科学观念的深度理解,还要重视这些观念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但没有知识就一定没有能力。在科学教育领域,国际上关于科学知识的表述有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等等几种方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特别重视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很多学校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原理学习,而素养强调知识和原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全集

---------------------------------------------------------------最新资料推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全集三年级下册希望帮助学生形成的科学概念第一单元《混合》核心概念物质都具有特性。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以利用各自的特性把它们分离开来;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具有新特性的物质。 具体概念《混合》一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变成其它的物质。 通过分离混合后的物质,我们发现混合前后物质的特性没有发生变化。 《混合》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并且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有新物质产生。 《分离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组成部分仍保持各自原有的特点,可以利用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离。 《土壤》土壤是混合物,含有沙、泥土、死亡了的生物残体、水、空气等物质。 第二单元《空气》核心概念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自己的特性。 空气的许多特性是可以被我们发现的。 它不仅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而且可以被人类利用。 具体概念《了解空气》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和工具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并发现它与固体、液体有不同的特点。 1 / 5

《被压缩的空气》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想回到原来的状态,就产生了弹力。 《流动的空气》 1、空气是不断流动的, 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2、人类可以根据需要来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制造各种风。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2、人类利用空气的特性制造了各种工具。 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核心概念植物生长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萌发、生长发育繁殖和逐渐死亡。 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特点可能不同。 具体概念《种子变成芽》种子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育。 《芽长成苗》处在生长期的植物遇到适当的环境就会长高长大。 《开花了,结果了》 1、种子植物开花后其植株基本不会再增高。 2、植物的花具有特殊的构造,开花是为了结出果实。 《果实和种子》 1、植物的果实里有种子,生成种子是为了繁殖后代。 2、从一粒种子发育生长结出更多的种子直至植株死亡。 植物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 3、种子植物的身体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六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1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4.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7.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 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 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2019-2020年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概念知识点汇总整理

2019-2020年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概念知识点 汇总整理 第一单元沉和浮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科学概念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第4课造一艘小船 科学概念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课浮力 科学概念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科学概念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下沉的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科学概念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科学概念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第1课热起来了 科学概念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第2课给冷水加热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科学概念

填空-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概念

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概念填空 1.《植物》单元 1、树是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里,是有的物体。 2、我们观察一棵树一般用到了、、、、等方法。看、、;闻;听;摸、;量、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和。 4、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需要、、和等。 5、我们可以用的方法获取树皮的纹路。 6、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它们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 7、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点是:大树、茎、寿命;小草、茎、寿命。 8、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中;都有绿色的;都会;都需要、和。 9、黄色酢浆草(三叶草),开色花,每个叶柄上长着片叶子。 10、樟树的叶子有特殊的味,像樟树一样的茎叫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茎。 是木本植物,是草本植物。 11、水葫芦属于植物,叶柄里有膨大的海绵体,它是水葫芦水面的秘密。 12、水生植物都有、、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 和。 13、树的叶是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的基本特征。 14、植物的叶一般由和组成,叶片上有。 15、叶也是有的,叶从开始生长,到最后,完成了一生。 16、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有些变化。 17、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的过程。 18、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19、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20有些植物可以用、、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1、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里;都需要、、

和;都会;都会;都会。 22、植物的一生是有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 2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和植物。 24、种子萌发先长,再长和;植物的根向生长。 2.《动物》单元 1、动物具有,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的中生长着的动物。 2、我们在寻访时应做到、,不,不小动物。 3、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把小动物抓在手上。 4、小洞里可能有小动物,为防止无名小动物的,可以将手伸进去寻找。 5、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触角、身体来躲避危险等。 6、蜗牛利用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痕迹。 7、蜗牛头上有触角,靠触角来外界物体;长触角上有一对,但是眼睛;蜗牛壳旁边有两个孔:一个是,用来,能看到它;还有一个,用来。 8、蜗牛有颗牙齿,叫。它喜欢吃,也吃、、等植物类食物,蜗牛不喜欢吃、、等刺激性食物。它们出来活动。 9、蜗牛属于陆生贝壳类动物,蜗牛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10、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包括、、,环带离口的位置。 11、蚯蚓,有,身体爬行,摸上去的。遇到水会,下雨天会地面。 1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13、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对刺激的反应、对的反应。 14、蚂蚁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胸部长有只脚。用爬行。 15、蚯蚓在水中生活。 16、蚂蚁的生活范围,校园里、花坛边都可以找到它们。 17、为了寻找蚂蚁,我们可以用蚂蚁喜欢的食物它们。 18、蚂蚁遇到同伴时用交流信息。 19、金鱼用游泳;用呼吸;金鱼牙齿,是靠食物;身上有;吃或。 20、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生活在一定的里;会;会;会;会对外界刺激做出;会生长发育;会。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 (1)

五年级科学概念姓名 生物与环境 1、绿豆芽发芽实验中,实验组受光照,对照组用不透明物罩住。实验改变了的条件是光。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 3、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4、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6、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 8、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消费 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消费者一般指动物。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草→田鼠→老鹰。 15、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田鼠、老鹰。 1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1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 18、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根据各自不同需要进行合理搭配,有条件的还要定期 检测。 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 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 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2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23、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24、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氧气和食物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作 用。 25、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概念知识点汇总整理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概念知识点汇总整 理 1.《生物与环境》单元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1-1《种子发芽实验(一)》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1-2《种子发芽实验(二)》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1-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1-4《蚯蚓的选择》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1-5《食物链和食物网》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1-6《做一个生态瓶》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1-7《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1-8《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2.《光》单元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 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 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 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 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 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 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 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 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复习要点 一、基本概念: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的重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物体离开地面越高,重量就越轻。 2、一定的拉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4、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5、压下的弹簧、拉开的弓、捏紧的海绵都会产生弹力。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物体在反冲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反冲运动。过年时放的冲天炮,步枪射出子弹时,枪身要向后缩,枪身的运动也是反冲运动。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利用反冲力,可以使物体获得获得巨大的速度。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9、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10、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 1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英文缩写“N”。1N约等于100克物体受到的重力,即1牛≈100克力。 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生物和非生物 一、填空题 1、(猫)是一种动物,(蒲公英)是一种植物, 2、(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 3、生物的共同点是:(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4、(毛绒玩具)和(石子)都是非生物,非生物的特点是:(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5、毛绒玩具是(人类制造的),石子是(天然的)。 二、问答题 1、寻找你家周围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答:生物有:鸡、狗、猪、猫、牛、树木、花草、人等; 非生物有:玩具、椅子、桌子、房屋、石子等。 2、机器人是生物吗?为什么?它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吗? 答:机器人不是生物; 机器人虽然能活动,但它不具备生物的特点,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不需要水和营养; 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因为它的行为判断都在一定的程序下进行,是一种运算模式。物质的东西永远决策不了意识。 第二课:树与草 一、填空题 1、树和草都是(植物),他们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2、草的茎很柔软,叫(草质茎);树的茎与枝干很硬,叫(木质茎)。 二、名词解释 蒸馏水———是指自来水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纯净的水。 三、问答题 1、比较蟋蟀草和桃树根、茎、叶等器官的主要特征。 答:蟋蟀草:根比较细、比较多;叶片平展,细长条形;茎秆丛生,茎的顶端有2-7个指花穗。 桃树:主干不太高,茎比较硬;叶子为长椭圆形;通常花瓣为5片,也有很多桃树品种为重瓣花,果实里有硬核。 2、说一说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 答:(1)采集漂亮的叶子与花; (2)找一本厚厚的书; (3)将叶片与花展平后夹在书中; (4)每隔一天将标本翻个面; (5)将标本固定在硬纸板上; (6)将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数据记录在上面。 第三课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一、填空题 1、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粮食)(蔬菜)(水果)(纺织材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女口: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草(生 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丕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 (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 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绿豆芽的向阳性:长出真叶的绿豆牙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18、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无偶然性。 19、必须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循环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浅谈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浅谈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厦门市吕岭小学林莉莉 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知识的推衍、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概念。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而且把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第三部分就给我们指出了纲要性的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一、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那样可任由教师随心所欲地画上理想的笔墨。在开始科学学习活动前,学生已经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及研究,并且他们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一定的间接经验及对自然界的独特的思考,这些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新科学概念建构的基础。科学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新信息装入一个新的容器中,而是在学生已有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理解,只有学生的前概念充分参与的科学学习才会更有效。 (1)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出问题,鼓励并激发学生对新问题进行猜想和解释,在必要的时候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质疑和辩论。 例如:《声音的产生》 教材设计第一个环节“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并要求学生吧制造声音的方法记录下来,于是学生开始通过各种各样方法制造声音。这个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前概念(日常概念)完全展示出来。 (2)在课堂或课下专门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以此获得学生的前概念。 例如:肥沃的土壤 为了解学生是否知道表层土的颜色、肥力与动植物腐烂的遗体有关,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带学生观察表层土以及学校对面工地被挖掘开的下层土,让学生说出这两种土的颜色(黑灰色/红色)——想想看“为什么表层土的颜色颜色是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 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种子的内部构造相同,都有胚根和胚芽。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 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放土。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③下种。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浇水。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茎的作用:植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 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 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 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为: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绿叶(叶绿体) 12.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3.凤仙花果实由雌蕊发育面来,果实白色茸毛,纺锤形(椭圆形),绿色,成熟后 变成黄褐色,里面一般有十几粒种子。种子球形,黑色,细小。 14.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约为89天。 15.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16.凤仙花的各个部分,包括花瓣、雄蕊、雌蕊、萼片。 17.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2草→蝗虫→鹰 3草→鸟→蛇4草→鸟→蛇→鹰 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 1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4.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影子总在背光一面,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长。 5. 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在光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6. 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30万千米。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潜望镜、反光镜。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白色的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奥运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英国科学家用凸透镜汇聚光线制得了氧气 16.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7.牛顿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让白光扩展成了红、澄、黄、绿、蓝、靛、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锦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概念集萃 沉与浮单元概念 1、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5、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6、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就是沉的。 7、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也是浮的。 8、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中也是沉的。 9、一块泡沫塑料在水中是浮的,把两块泡沫塑料粘在一起放入水中是浮的。 10、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无关。 1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体积较大的形状容易浮在水面上。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 14、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排开的水量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15、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船,把船造得大些,装载得货物就多。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17、当小船漂浮在水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18、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19、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20、漂浮在水面的泡沫,被拉入水中后,泡沫塑料受到的浮力=拉力+重力。 21、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22、在水中搬石头比在陆地上搬石头要省力。 23、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因为排开的水量相同,所以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 24、把大小不同的石块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有大小。 25、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6、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7、水里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马铃薯不一定能浮起来。 28、烘干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粉末不一定是盐。 29、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30、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会沉。 3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浓盐水中会浮。 32、如果1立方厘米的某物体的重量为1克,那么它在浓盐水中就会上浮。 33、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每立方厘米液体轻重的仪器。 34、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浓盐水。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一、填空 1、在我们的周围,(田野)、(花园)、(果园)等地方可以找到土壤。 2、土壤里的小动物有(蚯蚓)、(青蛙)、(蚂蚁)、(屎壳郎)等。 3、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4、人们根据土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5、沙粒、粉粒和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土壤是(壤土)。 6、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 7、(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8、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9、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10、被称为“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动物是(蚯蚓)。 1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和(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2、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13、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小石子)等。 14、山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二、判断 1、蚯蚓、屎壳郎、蚂蚁、蜻蜓都是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2、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3、在观察土里的小动物时,不要惊吓它们。√ 4、在测量小草根系长度时,要测量每一根的长度,并把长度相加。√ 5、古人将雨后采集的块茎植物带泥放入火中烧烤,块茎植物的中间部分被掏食后,外面的剩余部分就成了不定型的初始陶器。√ 6、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成沙土和黏土两类。× 8、黏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沙土。× 9、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10、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11、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提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就少多了。√ 12、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1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14、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15、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且枯黄。× 16、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助手。√ 17、贫瘠的土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18、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9、开山毁林、滥伐树木会破坏土壤、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20、喷洒农药会增加土壤的肥力。× 21、抛撒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 22、开窑烧砖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 2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2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科学五年级上册概念

资料说明: ☆建议会背、会写 △建议了解 未做记号不作要求 五年级科学概念姓名 生物与环境 1、绿豆芽发芽实验中,实验组受光照,对照组用不透明物罩住。实验改变了的条件是光。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 3、绿豆种子生长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4、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5、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可以放三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6、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有水方向生长。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由此可推测它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 8、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9、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 10、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消 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消费者一般指动物。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4、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草→田鼠→老鹰。 15、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田鼠、老鹰。 1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1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 18、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根据各自不同需要进行合理搭配,有条件的还要定期检测。 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0、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 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1、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2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23、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24、植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氧气和食物作用;动物在生态瓶中起提供二氧化碳和养料作用。 25、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6、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7、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