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能量来源。

教学重点

太阳大气结构,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到地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颗普通天体中的一个,然而地球又以其具有生命存在而大大不同于一般天体,这其中,地球和太阳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恒星系统——太阳和太阳系。

【板书】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概况

【启发引导】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万物生机。

你们知道太阳有多大吗?它又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也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也有1.5亿千米远。光走过这段距离,也需要8分18秒的时间。跟地球相比,太阳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板书】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出示投影】地球与太阳的几组对比数据

项目太阳地球倍数

半径(R)70万千米6371千米109

体积(V) 1.41×1018千米

3

11000亿千米

3

130万

质量(m) 1.989×1027吨 5.976×1021

33万

密度(ρ) 1.41克/厘米3 5.5189克/厘

米3

1/4

表面重力加速度

(g)

27300厘米/秒2980厘米/秒228

【指导学生看书】

【承转过渡】我们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太阳黑子,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存在于太阳的什么地方?除了黑子之外,太阳上还有些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太阳的结构了。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直到目前我们也知之甚少,大多只能根据理论推算,从太阳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边介绍边画太阳内部结构板图】

太阳的中心是核反应区,通过热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通过辐射区、对流区向外传递。

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太阳的外部构造。

学生快速阅读。

【启发提问】(1)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是什么层?为什么叫光球层?

(2)太阳黑子是怎么回事?

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是光球层,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明亮夺目的太阳光就是从这一层发出的,所以称之为“光”球层。光球层的太阳大气很薄,只有500千米厚,温度也不高,只有6000K,对于巨大炽热的太阳来说,光球层确实太薄了,温度也的确不高。

【边讲边画太阳外部结构板图】

太阳黑子实际上就是光球层表面温度比较低的区域,这里比光球表面低1500℃左右,因而显得比光球暗,由此得名。

指导学生读“太阳”挂图,看太阳黑子。

【启发提问】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些关于黑子的情况?

根据回答情况,补充介绍:

(1)黑子的周期:数目具有周期性,极大年,极小年,11年周期(指导读书中的插图);

(2)黑子的大小:大小不一,小的直径有2千米,大的直径3000~7000

千米;

(3)寿命:很短,几小时——几个月;

(4)一般成群出现,一个点→一对→一群→消失;

(5)黑子有强大的磁场,波峰年会影响地球,出现异常;

(6)我国很早就有了关于黑子的记录。

公元前,《汉书》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可是,为什么光球层表面会出现黑子?至今,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启发提问】(1)太阳大气的第二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色球层上有什么活动方式?

光球层外,是太阳大气的第二层,这是一层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因而称为色球层。

指导学生读挂图《太阳》,观看色球层的色彩和活动方式。

与光球相比,色球厚多了,有几千千米厚,温度也高,从里向外,温度由四五千度升高到几万度,但发出的可见光却很弱,平时无法直接用肉眼观测,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仪器才能看到。为什么温度越来越高,而可见光却很弱,目前,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引导学生读挂图。我们看,在色球层中,有时会突然出现这样红色的火焰,巨大的火焰柱升腾而起,这种现象称为日珥,日珥上升的高度可达几百到几十万千米,最高可达100多万千米,然后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回落太阳表面,或者挣脱太阳引力,消散于茫茫宇宙之中。

我们再看挂图,这里有一些非常明亮的斑点。色球层上,有时短时间内某个区域会出现这种突然增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耀斑,又叫色球爆发。

【简介耀斑】(1)寿命:300秒到几分钟,其间面积、亮度增到极大,然后减弱、消失;

(2)周期:与黑子一致,11年,出现的位置也与黑子对应;

(3)能量巨大;书上形容得很好,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能放出巨大的能量,有很强的无线电波、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的粒子流,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的氢弹的能量。

这能量如果能被我们利用该多好呀,可是目前我们还远远做不到。耀斑爆发为什么会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我们还不清楚;它为什么会与黑子对应出现?我们也不清楚,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启发提问】(1)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又有什么特点?

(2)太阳上真的会“刮风”吗?

色球层之外,是越来越稀薄的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它的温度极高,可高达100万度,这是一层完全电离的气体层;日冕的厚度极厚,可从色球层边缘向外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那么远,但亮度却更暗了,也只有在日全食或用日冕仪才能看到。

在100万度高温的作用下,太阳大气在这一层被热电离为高能带电的粒子流,有极大的动能,容易挣脱太阳的引力,以高速冲向行星际空间,这种现象就是太阳风,

【简介太阳风】(1)是热电离的气体粒子以高速向外冲出;

(2)速度约为350km/s以上,5~6天就可到达地球(可对比地球上的风速);

(3)组成粒子中,He核占95%,H核占5%。

为什么太阳大气越向外温度越高呢?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宇宙真是太令人神往了,我多么希望这些谜底是由我们来揭开。

【启发提问】太阳大气由里向外的三层,厚度、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各层主要的活动方式都有什么?

【总结板书,列表】

【承转过渡】黑子具有强大的磁场、耀斑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风是高能带电的粒子流,当这些活动出现的时候,势必会对地球造成很大的影响。

【启发提问】(1)黑子、耀斑、太阳风都以什么形式影响地球?

(2)对地球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指导学生阅读《高中地图册》第二章《大气垂直分层图》,简介地球的电离层及其作用。举例说明黑子和耀斑发出的射电对无线电短波通讯的影响(见参考资料)。

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

出示投影片《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激发,产生极光。

【小结并板书】【承转过渡】除此以外,太阳活动的影响还有很多,现在专门有人在研究“太阳活动与气候”、“太阳活动与人体健康”等,太阳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关键在于它有太多、太大的能量。

【启发提问】(1)太阳如此巨大的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2)再有多长时间太阳的能量就会消耗完了?

指导学生速读课本《太阳能量的来源》。

这节课,我们从太阳开始,认识地球身边的事物,下一节我们将继续了解距离我们更近的、就在太阳系中的一些其他的天体。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概况

主要成分:氢和氦

基本数据:(见书)

二、太阳的外部结构

1.太阳的外部结构板图

2.对比

层次特征厚度温度亮度太阳活动日冕层银白、淡黄太阳风色球层因色而名耀斑光球层因光而名黑子

渐大渐高渐暗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中心的热核聚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2.使学生能够了解太阳系中各种天体的性质特征。

教学重点

太阳系的组成。

教学难点

行星和恒星的区别。

教学媒体

“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了解了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的情况,今天我们就到太阳系中去看一看,看看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地球还有哪些兄弟姐妹。

【板书】三、太阳系及其成员

【启发引导】(1)太阳系都由哪些天体类型构成?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哪一个?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心天体?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太阳,因为太阳的质量实在是太大了,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大质量的吸引小质量的。这样,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就在太阳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成为中心天体。

【指导学生画书】

【启发引导】(1)请同学们一起看“太阳系模式图”,从图中可见,除太阳外最重要的一种天体是什么?

(2)什么特征的天体就是行星?

(3)你知道在满天的繁星中,哪些是恒星?哪些是行星?

(4)你对哪一颗行星有所了解?请介绍给同学们。

(5)现在,太阳系中已发现的行星有哪几颗?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快速记忆。

行星和小行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天体,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质量比太阳小得多,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行星,“行”说明它有相对的位置移动;恒星,“恒”说明它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即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恒星中,只有太阳给我们的感觉例外,这是因为与其它遥远的恒星相比,太阳距离我们太近了,而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造成了每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视运动。一般情况下,目视观测,满天繁星中,眨眼睛的是恒星,不眨眼睛的是行星。

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九大行星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常常湮灭在太阳夺目的光辉中,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能看到。我们比较常见的是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距离太远了,必须用较大倍数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用“成群结队”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它们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最大的是“谷神星”,半径仅及地球半径的1/15,直径大于200千米的不过30颗。

【播放录像】请同学们边看录像,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投影下列问题】

(1)九大行星中,具有固体核心的有?没有固体表面,呈现流体行星的是?

(2)九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表面温度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4)平均密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5)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其次是?

(6)哪些行星有美丽的光环?

(7)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公转平均速度,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8)自转运动有特殊现象的是?怎么特殊?

看完录像后,学生依次回答上述问题。

【书面落实】请同学们读课文后的“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将“之最”标在表中。将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公转平均速度的变化规律标在表中,即自转周期:长—短—中;公转周期:短—长;公转平均速度:快—慢。

金星的自转轴是倒着的,它自东向西自转,站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天王星的自转轴是躺着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利用理论推算,冥王星的实际公转轨道仍然比计算轨道向外偏,人们不禁猜测,有没有第十大行星呢?1994年,智利的天文学家曾宣称他们发现了第十颗行星,但世界绝大多数的天文学家没有认可,到底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人们依然在不断地寻找着。

【启发引导】九大行星中除了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金星外,其它的都有自己的卫星,什么样的天体叫卫星,我们最熟悉的卫星是哪一个?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它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而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的质量比行星又小得多了。我们了解的最多的卫星就是月球。利用宇宙飞船,宇航员已经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并带回了月球的土样和岩石标本,在月球的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的容貌。

出示几幅月球的图片或者投影片,简介。

【承转过渡】请同学们再看“太阳系模式图”,这种在扁长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是彗星,为什么有的人把彗星叫做“扫帚星”?我们听说过哪些彗星的名字?彗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它的结构如何?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录像。

看录像《彗星》。

彗星简介:(1)云雾状的独特外貌,质量很小;

(2)主要由冰物质构成(含尘埃、水、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人称它为“脏雪球”;

(3)结构分彗核、彗发、彗尾(分离子尾、尘埃尾),彗星在远离太阳时,只有一个冰冻的彗核,当行进太阳时,组成物质升华而形成彗发,在太阳风的吹拂下,背向太阳的一侧出现彗尾,远离太阳时,彗尾消失,尾永远背向太阳;

(4)目前已经发现了1600多颗彗星,最著名的就是哈雷彗星,1985~1986年,曾回归;

(5)彗星的公转周期各不相同,相差极大,有的几十年,有的几百年,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为76年。

【承转过渡】有时我们会看到夜空中,一道星光划过,这就是我们说的流星,流星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呢?流行落到地面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速读课文“流星体”。

【启发引导】行星际空间是否是“真空”状态?

行星际空间分布着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称为行星际物质,行星际物质的来源——太阳风、星际冲撞……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三、太阳系及其成员

1.太阳系:中心、成员、吸引、绕转

2.太阳系的成员:

①行星和小行星: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冥

②卫星

③彗星:云雾状外貌,结构(彗核、彗发、彗尾)

④流星体

⑤行星际物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叙述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2.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及原因,正确认识太阳也是普通天体之一,从而形成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教学媒体

投影片、太阳系的模式挂图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九个兄弟,有许多共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同之处。

【板书】 3.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一起阅读地图册上的“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分析:

(1)九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轨道等方面有什么共性?

(2)图中符号“i”、“e”代表什么意思?这两组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

九大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符号“i”表示轨道倾角。(简介黄道、黄道面、轨道倾角)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符号“e”代表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小结并板书运动特征】

【启发引导】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看过的录像吗,九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九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现在,我在黑板上列一个表,看看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出:

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分类行星名称体积质量密度表层温度卫星数光环组成物质距日远

类地行星水、金、

地、火、小大

地max

金max

少或无无中心

为铁

核,金

属含

量高

巨行星木、土大

木max

土min

中多

土max

有氢、

氦、氖

为主

远日行星天、海、冥中

冥min 中低

冥min

少有

冥无

氢、甲

烷为

边启发,边指导学生填表。

指导学生将三类行星的主要结构特征画书。

【承转过渡】通过我们对九大行星的了解,我们知道目前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条件呢?

启发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地球为生命物质的存在提供了两个最优越的条件,这也是其它行星不具备的条件——(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中,使之具有介乎0~100℃之间的温度范围,这样地球上就有三种状态的水存在,尤其是液态水的存在。(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它的引力可以吸附住地球大气;地球大气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产生了氧气,创造出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指导学生画书。

【启发提问】宇宙中是否只有地球上存在有生命物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具有上述两项条件就可以存在的生命物质,而在宇宙中,在其他的恒星系统中,是否也会存在像地球这样的天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正在不断地探索。

【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3.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①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②九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分类行星名称体积质量密度表层温度卫星数光环组成物质距日远

类地行星水、金、

地、火小大

地max

金max

少或无无中心

为铁

核,金

属含

量高

巨行星木、土大

木max

土min

中多

土max

有氢、

氦、氖

为主

分类行星名称体积质量密度表层温度卫星数光环组成物质距日远

远日行星天、海、冥中

冥min 中低

冥min

少有

冥无

氢、甲烷为主远

4.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2)

(李奕)

小资料

强在磁暴笼罩地球

据《生活时报》报道,一种名为“日凌”、由太阳耀斑爆发而造成的磁暴,目前正在继续之中,专家告诫,它将给地球上的通信、导航和输电等造成不利影响。

何为“日凌”?也许是译音的不同,记者向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咨询时,专家们对此名词都颇感生疏,他们认为,所谓“日凌”,实际上就是美国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探测到的9月24日晚地球附近发生的一次强大磁暴,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能看到这次磁暴所伴随的明亮的极光。

太阳耀斑是太阳大气层局部区域活动突然剧烈、亮度突然增强的一种现象,太阳耀斑可释放出大量高能粒子,当这些粒子到达地球后,会与地球磁场发生作用,干扰地球磁场,形成磁暴。磁暴发生时,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一些依靠地磁场工作的导航仪等电子设备也会出现异常。

为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通知,通知说,10月上旬,上证所的卫星通信网络将不同程度地受到“日凌”的干扰,干扰的起止日期与各地球站的地理位置有关,受干扰的持续时间与天线的口径有关,天线大,持续时间短(约数分钟);天线小,持续时间长(约十几分钟)。我国范围内受影响的时间在12∶30~13∶00左右,因上证所的下午交易时间为13∶00~15∶00,因而日凌的干扰可能对卫星信息传输产生一些影响,望各会员单位的卫星用户注意,在受干扰期间,不要开关任何设备,干扰过后,通信会自动恢复。

10月8日晚7时许,某省电视台卫星节目正常播放时,信号突然中断,屏幕上的字幕显示是受日凌干扰。

(陈君)

宇宙射线强力爆发

美国宇航局总部的官员们最近宣布,8月27日晚太阳系外发生了一次极其强大的宇宙射线爆发,致使两颗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被迫关闭了自己的科学仪器。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是一次伽玛宇宙射线和X宇宙射线的大爆发,它是由一颗名叫SGR1900+14的中子星的表面发生震动而释放出巨大能量所引起的。

这颗极其致密的中子星位于天鹰星座,距地球大约两万光年。虽然它的直径只有大约19千米,但是它的质量却是太阳的1.5倍。科学家比喻说,这种中子星上一勺物质的重量就相当于地球上一艘航空母舰的重量。它的磁场极其强大,比地球上任何磁场都要强大数万亿倍,甚至比宇宙中任何先前已探测到的磁场也要强大100倍。

美国宇航局说,这次有7颗卫星探测到了这次巨大的宇宙射线爆发。如果人类能够对这样巨大的能量加以控制和利用,它可以满足地球上全部能源需求达数万亿年。这次爆发只持续了5分钟,但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却相当于太阳在未来300年里所释放的能量总和。

这样强大的磁场放置如果在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的一半时,人们口袋里所有信用卡上记录的信息将会消失。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爆发的巨大能量都被大气层上层所吸收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只是极少一点,因此对地球上的生命没有造成危害。

高中地理11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师精讲] 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都是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 生:(可能的答案)月球、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北极星、流星、彗星…… 师:很好,不少同学都能认识很多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还有很多,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放映录像:有关宇宙的片段,对各类天体及天体系统的介绍) 师:录像中都有哪些天体呢? 生:(多人分别回答)闪烁的恒星、云雾状的星云、不断移动的行星、拖着长尾的彗星、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2课时地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1、解释了宇宙的概念,特点,组成,分析了天体和天体系统,介绍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3、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层次,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认识太阳系的组成和分布。 综合思维:结合航天资料,学会分析航天基地建设条件。学会综合分析宇宙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分析太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特殊性,增强学生爱护地球的意识;了解人类活动对宇宙环境的影响,增加宇宙环境保护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户外观察和生活体验,学会判断天体,了解太阳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学会分析地球以及宇宙其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球,于我们而言熟悉又陌生,熟悉因为我们生活在这里;陌生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不多。在茫茫宇宙里,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球,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新课讲授】 一、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与其他七大行星一起围绕太阳公转。 1、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结构特征 与其他类地行星体积、质量、密度、组成物质等相似。 二、地球的特殊性 分析地球上的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 1、外部条件 (1)、太阳正处于中年期,状态稳定,给地球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给地球及其他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 2、自身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形成了地球适宜的温度。 (2)、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了一定的气体,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3)、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原始地球重力收缩,是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产生水汽,地球近地面平均温度约15℃,比内部温度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使地球上有液态水。 【合作探究】生命存在的条件 1、阅读下边的表格,地球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存在?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4)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阅读课文或观看电影《宇宙与人》,完成下列活动(建议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⑥ ②⑦ ③⑧

活动3.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课本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6.知识拓展和运用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地理 必 修

2017—2018学年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定义,知道宇宙的特点、天体及其类型 2.知道天体系统的定义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 3.掌握太阳的基本情况,在太阳系的地位以及八大行星的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插图、数据,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2.通过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阅读课文,掌握太阳的基本特点和八大行星的共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天体、天体系统的定义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教学难点: 天体系统和太阳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具:学案,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宇宙环境没有具体认知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咱们听着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看着这梦幻,五彩斑斓的天空,望着这浩瀚的宇宙有没有想过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浩瀚的宇宙。现在咱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四分钟。 [自主学习]: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2分钟 [教师板书]: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师]:同学们时间到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什么是宇宙,它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来回答呢? [学生]: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 [教师点评]: [教师]:宇宙在新华字典里面的解释就是,上下四方曰宇,就是空间,古往今来曰宙,就是时间。所以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现在同学们在书上画下来宇宙的概念。(注: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为什么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书上不写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而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解释这只是顺序不同)而宇宙的特点就是物质性和运动性。 [板书]:宇宙:定义、特点 [教师]:现在咱们呢请同学们来说一下宇宙有什么物质。 [学生]: [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现在咱们呢一块通过图片来看一下宇宙里面有哪些物质。 [PPT]展示图片讲解恒星,行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卫星等天体这概念,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示范教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规划 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不考地理,鉴于这一客观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地理不够重 视,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甚至抱有排斥的情绪。因此,本章的教学任务就不只是教参中所述的几条。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篇,本章内容难点较多,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培养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教材以地球为中心,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星系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再讲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时刻影响着地球,这些内容 难度不大,使用录像和相关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 本章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 说明和讲解,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辅以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本章最后的 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反映了全章内容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逻辑,教学中应体 现这一特点。 课时安排:共7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 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 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 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 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 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 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 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 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 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

从太空看地球教案

从太空看地球 古蔺镇长田小学王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行为与习惯: 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地球。 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地球有关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太阳系中的行星,让学生认识,找到地球。

2、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地球吧!(板书:地球) 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大胆猜测,给地球照相。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照片,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吗? 请同学们畅谈,如果给地球照相该怎么照? 出示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看见地球后说的话,从而引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让学生说说感受,并交流、讨论后回答92页同学的问题,后完善板书:从太空中看地球,并粘贴地球图片。图片左面板书:圆 地球上蓝色是。。。。。。 陆地是。。。。。。 白色的涡流是。。。。。 图片下面板书:美 活动二:认识地球。 学生阅读93页资料,感受地球大小,完成表格。 表格1:

表格2: 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与杨利伟拍摄的地球局部照片 图片右面板书:大 活动三:绘制地球。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笔等文具画画地球,并设计解说词。(1)学生动手绘制地球及设计解说词。 (2)小组内互说。 (3)小组代表解说。 三、小结。 1、自我小结,说收获、所得。 2、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3、收集与思考:收集人类从太空看地球的历程中有趣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从太空看地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1.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最基本是恒星和星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含: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分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类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 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和物质的永恒运动,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分层 其他恒星系统地球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八大行星)地月系月球地月距离:约38.4万千米 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统 三、太阳系及其特点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由于太阳的质量巨大,其他行星皆绕其运转,所以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其中金星离地球最近。水星,金星没有卫星。木星卫星最多,体积最大。水星体积质量最小。 运行近圆性:八大行星皆绕太阳以近圆的椭圆轨道运行地内行星:水、金特征同向性:除金星逆行外其他行星皆自西向东公转 分按位置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轨道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类按结构巨行星:土、木 远日行星:天、海 四、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位置特殊性:存在生命,特别是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条件: 稳定、安全的→→→太阳光照稳生适宜的适宜的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恒星际环境条件稳定定物温度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八大行星各行→→地球稳定、安全安生适宜呼吸大气厚度、密度合适←体积、质量适中 其道互不干扰的行星际环境全存的大气大气成分合适←←←←漫长的演化过程 日地距离适中环要充足的水内部水汽释放←收缩、衰变制热 境求分*液态原始海洋形成←冷却、凝结、汇聚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4H(高温)→He+能量(能量=亏损质量*光速的平方) 太阳辐射波长范围:紫外区:波长小于0.4 ;可见光区0.4-0.76 ;红外光:大于0.76 。(单位:微米) 太阳辐射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约占总能量的50%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如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直接利用太阳能。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晴天强,阴天弱);海拔高度(海 拔高,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长,接受太阳辐射 能多)。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 高,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海拔低,水汽多日照时 数短,阴雨天多。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的外部结构:太 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 光球层、色球层、日 冕层。 太阳活动: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圈 层 太阳活动现象 对太阳活动 的指示作用 周期对地球的影响 光 球 黑子 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 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 暗黑斑点 一般以太 阳黑子数的 增减作为太 阳活动强弱 的主要标志; 耀斑为太阳 活动最剧烈 的表现形式。 平 均 约 11 年 黑子:影响气候、天气,高峰年激流天气爆发几 率明显增加; 耀斑: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 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磁 针无法指明方向;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太空 中宇航器安全。 太阳风: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产生发光现 象,即极光,高纬地区可看到。 色 球 耀斑 激烈的能量爆发,色球 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 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日 冕 太阳风 日冕层脱离太阳引 力的带电粒子流

重点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重点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作者:————————————————————————————————日期:

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能量来源。 教学重点 太阳大气结构,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到地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颗普通天体中的一个,然而地球又以其具有生命存在而大大不同于一般天体,这其中,地球和太阳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恒星系统——太阳和太阳系。 【板书】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概况 【启发引导】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万物生机。

你们知道太阳有多大吗?它又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也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也有1.5亿千米远。光走过这段距离,也需要8分18秒的时间。跟地球相比,太阳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板书】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出示投影】地球与太阳的几组对比数据 项目太阳地球倍数 半径(R)70万千米6371千米109 体积(V) 1.41×1018千米 3 11000亿千米 3 130万 质量(m) 1.989×1027吨 5.976×1021 吨 33万 密度(ρ) 1.41克/厘米3 5.5189克/厘 米3 1/4 表面重力加速度 (g) 27300厘米/秒2980厘米/秒228 【指导学生看书】 【承转过渡】我们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太阳黑子,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存在于太阳的什么地方?除了黑子之外,太阳上还有些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太阳的结构了。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直到目前我们也知之甚少,大多只能根据理论推算,从太阳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边介绍边画太阳内部结构板图】 太阳的中心是核反应区,通过热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通过辐射区、对流区向外传递。 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太阳的外部构造。 学生快速阅读。

活动设计11宇宙中的地球

活动教学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 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 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 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 果及体会。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 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 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⑥ ②⑦ ③⑧ ④⑨ ⑤⑩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高中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湘教版必修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教学难点]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八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无始无终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汉语中对“宇宙”两个字的定义么?“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从这个角度来看,宇宙包含了地理学研究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板书】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讲解】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mpulsory 1 lesson plan of eart h in the universe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3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 3) o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一一太阳系一一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

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 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一一霍金的《时间 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 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观察图1—1—1中的天体: 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 0 5 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 C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 倍,质量

高一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 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发射到宇宙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2000多亿颗恒星) 4.2光年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结构特征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 彗星方向:自东向西 扁长轨道绕日行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方向:自西向东(自转、公转) 月球的运动周期:27.32日(恒星月)地月系(自公同步) (最低级) 其他天体系统:火、木、土、天王、海王 月相成因:地球与月球空间位置的变化形 成了不同的月相。 月相类型:新月-上弦月-满月或望-下弦月 2》月相成因及变化月相的变化规律:初一月黑头,十五月亮圆。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设计 作者:李玉来(高中地理青海省西宁市地理四班) 评论数/浏览数: 4 / 708 发表日期: 2011-07-01 10:36:02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

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第一单元__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条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地区D.跨东西半球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2.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 3.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A.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很相似,自转周期较短 B.从结构特征看,地球属类地行星,体积质量适中,比巨行星小,比远日行星大 C.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D.从结构特征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 4.地球是人类目前所能探测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关于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与小行星以外的其他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B.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适中,为液态水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 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完成18~19题5.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C.清明节 D.元旦 6. 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位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若黄赤交角扩大,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的距离相比,间距将()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3)(1)

地球在宇宙中 【课题】 1、必修模块1第一章第一节 2、题目: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所需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 1、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课标分析: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人类的家园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准确地“描述”出来。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肯定要了解什么是太阳系?太阳系中有哪些成员?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唯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课标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宇宙环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初中地理仅仅指出“地球是宇宙中一颗蔚蓝色的星球”,难以使学生认识宇宙环境,因此,教材将“地球在宇宙中”放在整个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旨在使学生一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先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地球在宇宙中”是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因为地球环境发生的许多现象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之初,对宇宙环境有较清楚的认识,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后面要学习的地理现象和知识。并得出这些现象和知识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成因。 教材首先介绍了宇宙的概念,阐明了宇宙的两大特征——物质性(天体)、运动性(天体系统)。第二部分讲述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通过图表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对八大行星进行了对比,为接下来学习“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本节最后主要回答地球究竟是宇宙中一颗什么样的行星这个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教材专门安排了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这也是本教材与以前教材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同时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章的学习中,空间观念的建立将是一个难点,加之,初中地理是非中考科目,又时隔一年,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几乎遗忘,这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